1964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西藏文艺工作者座谈会纪要
最近,西藏群众业余文艺演出队以很短的时间创作和演出了许多好节目,积极地反映了当前西藏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热情地歌颂了民主改革以后劳动人民的幸福生活,给了阶级敌人以有力回击,因而引起了有关领导部门和文艺界的重视。十月五日,中共西藏工委宣传部和西藏自治区筹委文教卫生处,组织在拉萨的一百多名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举行了座谈会。
在座谈会上,大家的发言涉及当前西藏文艺工作上的若干重要问题。我们根据座谈会的记录整理了一份座谈会纪要,发表于后。
要有坚定明确的政治方向
参加座谈会的同志一致认为,西藏群众业余文艺演出队,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创作和排演出一批反映西藏现实生活、现实斗争的好节目,首要的原因是方向对头。
方向对头,就是他们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和毛主席指出的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目前西藏正处于深入革命的新时期,新时期的新任务就是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积极地、稳步地为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就必须为西藏当前的新任务奋斗。为西藏当前的新任务奋斗,就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一部分。
目前,西藏一方面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和平解放特别是民主改革以来,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主要的。但是另一方面,阶级敌人并不甘心于自己的灭亡,妄图实现封建复辟。翻身农奴对阶级敌人的进攻,给以有力的反击,粉碎了阶级敌人的复辟活动。在这种激烈的阶级斗争情况下,西藏的文艺工作者应当怎么样呢?是投入到这个斗争中去呢,还是站在这个斗争之外呢?
群众业余文艺演出队对待当前的阶级斗争采取了正确的态度,他们立即投入到这个激烈的阶级斗争中去,与翻身农奴并肩战斗。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和演出,及时地对阶级敌人的复辟活动作了有力的回击。
从这得出一条经验: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必须有坚定明确的政治方向,必须站稳无产阶级立场,必须向着工农兵,向着社会主义,必须为当前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服务。这是摆在每一个文艺工作者面前的十分尖锐的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看,西藏许多文艺工作者是自觉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但是也不是就没有问题了,在某些方面和某些人身上,问题还很严重。比如有些人在这样激烈的阶级斗争中,看不到阶级斗争,或者即使看到了又不敢投入到阶级斗争中去。文艺工作者应当认真严肃地对待和解决这个问题。
群众业余文艺演出队创作和演出的节目,能够及时地反映和配合当前的阶级斗争,这无疑是很好的。但这并不是说他们这些节目的内容已经达到了十分丰富深刻的程度。他们应当把这看成仅仅是个开端,他们还必须再接再厉,锐志上进,争取好上加好。
要有饱满的政治热情
西藏群众业余文艺演出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新排、重排了二十多个丰富多彩的好节目。在这一段时期的工作中,他们的闻风而动、雷厉风行的作风是很突出的。他们创作快,在短短的时期内,创作出许多比较满意的小型脚本;他们修改快,听到了好的意见,马上进行修改,做到把节目改得越来越好;他们排演快,节目一下子排出来了,一下子演出了。他们为什么能这样呢?大家认为,因为他们有着饱满的政治热情。
饱满的政治热情,就是革命的热情,就是深厚的阶级感情。有了这种感情,就必然非常关怀当前的阶级斗争,必然积极参加当前的阶级斗争。正因为有着深厚的阶级感情,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创作和演出了《好得很》这个节目。
参加座谈会的同志指出,饱满的政治热情也好、强烈的阶级感情也好,都归结为立场问题。这就是说,一个人只有站稳了无产阶级立场,树立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才有可能具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否则,是不可能的。要站稳无产阶级革命立场,要树立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就得不断加强自我改造,把立场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大踏步地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奠定深厚的生活基础
群众业余文艺演出队的创作和演出所以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还因为他们有比较深厚的生活基础。这是参加会议的许多同志的看法。他们说:没有饱满的政治热情,既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又不会有革命干劲;没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就不能正确地丰富地表达政治内容。
群众业余文艺演出队的成员都来自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第一线,他们之中很多人都是贫苦农奴和奴隶,在党的领导下,他们获得了翻身解放,获得了幸福生活;在党的领导下,他们正以无比高昂的热情投入当前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西藏而奋斗。他们表演的就是自己的生活,就是与自己同阶级同命运的人们。他们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深深地体会到党的领导好得很,民主改革好得很,生产建设好得很,人民生活好得很,所以他们要强烈地表现“好得很”,也能比较充分地表现“好得很”。
有了深厚的生活基础,就有了丰富的创作源泉。群众业余文艺演出队有这样的经验,西藏话剧团也有这样的经验。群众业余文艺演出队依靠自己的丰富的生活经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创作和修改出二十多个节目。西藏话剧团的旺堆能演好影片《农奴》中的强巴,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是,他自己过去就是农奴,他与强巴有着共同的命运和经历。
与会的许多同志指出:就目前情况来看,专业的文艺工作者比起业余文艺工作者来,在对生活的熟悉程度这一点上,就是要差一些。这里,专业的文艺工作者就更需要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认真地锻炼自己,改造自己,奠定深厚的生活基础。只有在工农兵群众的斗争中经过磨练的人,有着丰富生活经验的人,才能在文艺创作上获得成就,创作出为广大人民所喜欢的剧本及其它作品来。也只有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把剧本越改越好,越改越符合群众的要求。群众业余文艺演出队演出的《好得很》这个节目,改了两三次,一次比一次改得好。这是什么原因?就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当然,也必须指出,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这是个长期的问题。一则,深入生活,深入群众,首要目的是改造文艺工作者的立场、思想。要改造好立场,改造好思想,时间短了是不行的。二则,客观实际是十分错综复杂的,人们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充分了解它的本质,掌握它的规律。三则,客观实际是在矛盾和斗争中不断发展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文艺工作者必须长期深入生活,不断深入生活。有鉴于此,不仅没有生活基础的同志应当快马加鞭投入到实际斗争中去,就是有了一定生活基础的同志也还要继续不断地深入实际斗争。只有如此,文艺工作者才能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提高。
深入生活,就要扎扎实实地深入生活,老老实实地同群众一起劳动,一起斗争,一起生活。有的专业文艺工作者,下去也是下去了,但是不深入,从上面看是下去了,从下面看还是在上面。这就不符合党的要求,取不到“真经”,打不下深厚的生活基础。真正深入下去,就得下到贫苦农奴和奴隶中去,同他们一起生活、斗争。只有这样,才能深刻地了解他们想什么,做什么,爱什么,恨什么,以后在创作和演出中,也才能更好地表现出贫苦农奴和奴隶的思想感情和真实面貌。
坚决听党的话
千条万条,党的领导第一条。要做好任何工作,就必须有党的领导,要坚决听党的话。文艺工作也是这样。在座谈中大家还谈到,坚决听党的话,按照党的指示办事,是西藏群众业余文艺演出队的创作和演出取得较好成绩的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对于党的指示,他们总是认真去研究、认真去贯彻。党叫他们搞反映阶级斗争的节目,他们就坚决去搞;党叫他们去搞小型多样的节目,他们就搞小型多样的节目;党叫他们修改某些节目,精益求精,他们就坚决修改,直到改好为止。
革命的文艺工作者能不能坚决听党的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能不能坚决贯彻党的文艺方向,即贯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我们的文艺只能为工农兵服务,只能为社会主义服务,不能为剥削阶级服务,不能为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服务。其次,能不能坚决接受并努力去完成党交给的任务,通过文艺的形式,去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党提出的任务?文艺工作是整个革命工作的一部分,文艺工作者是革命队伍中的一个成员,因此,文艺工作者创作什么,演出什么,就必须同当前的革命斗争紧密结合起来。要象群众业余文艺演出队创作演出《好得很》这个节目一样,又快又好。这里,有必要说说,党可不可以给文艺工作者交任务、出题目呢?回答是肯定的。党代表革命人民根据革命事业的需要给文艺工作者交任务、出题目,这不仅不会妨碍文艺创作,而且会有力地促进文艺创作。群众业余文艺演出队的演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第一次演出时,演出就不大好;第二次演出,党交给了他们任务,又给他们出了题目,就比第一次演出好得多。就整个革命事业来说,每个时期的每项革命任务就都是根据党交的任务,党教导的方法一个一个完成的,难道作为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的文艺工作能够例外吗?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党要在每个时候、给每一个文艺工作者都出具体题目,也不是说谁都要依靠党给出具体题目。第三,能不能愉快地接受党对自己工作的检查监督,郑重考虑和认真研究党对自己工作提出的每一具体意见,并认真严肃地根据党的意见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改进自己的工作?个别同志认为党只懂政治,不懂艺术,把政治和艺术割裂开来。事实上,党从来是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把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也从来是把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统一起来看待的。总之,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是全面的,既领导了政治,也领导了艺术。
有人所以要把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故意割裂开来,实际上就是为了拿他的资产阶级文艺观点或封建阶级的文艺观点和党的文艺标准相对抗。有的人对于洋东西抱住不放,对于西藏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艺没有兴致;对某些脱离现实生活、当前斗争的节目推崇备至,而对反映现实生活斗争的新剧目却缺乏热情。凡此种种都说明,我们要正确贯彻党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还必须批判和消除那些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文艺思想,不破不立。
实行领导、群众、专家三结合
实行领导、群众、专家三结合,也就是大走群众路线进行艺术创作、丰富演出节目,这也是群众业余文艺演出队在不长的时间里取得较大成绩的因素之一。《织氆氇》舞原来情节比较简单,如何充实、提高?在这个节目中演阿妈的群宗给大家讲了她在旧社会里的一段经历,她在旧社会里就给领主织过氆氇,受过鞭打。这段经历给演员们启发很大,他们决定加进回忆对比一段,马上排演。结果,这个节目演出效果很好。不走群众路线,就不可能有这样好的效果,或者不可能很快出现这样好的效果。还有一个节目有了词,可没有曲,怎么办?他们请来了很多民间歌手,请他们唱,专业人员帮助进行选择加工,曲子也就出来了。这样的事例,在群众业余文艺演出队的创作和排演中还有不少。在创作中,领导参加进去,就可以更好地掌握政治方向,加强组织领导工作;专业人员参加进去,就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长,有效地进行加工和提高;群众呢?以群众业余文艺演出队的情况来说,证明群众有着丰富的生活斗争经验,也有着很高的创造才能和智慧。对于一些专业人员来说,要做到同群众结合,这不仅是个方法问题,还是个思想问题。我们许许多多专业文艺工作者,是懂得和群众结合在创作中的重要意义的,但也有一些人,对这一点并不了解,或者了解得不深。有的人认为群众的东西是低级的,自己的创作才是高级的,他们在自己的书房里关门提高。事实证明,他们这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去提高,并不能真正达到提高。文艺是应该逐步提高的,但是必须弄清高是从哪里来的。高,是从低的基础上提高的,是从普及的基础上去提高的。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普及是人民的普及,提高也是人民的提高。而这种提高,不是从空中提高,不是关门提高,而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这种提高,为普及所决定,同时又给普及以指导……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正因为这样,我们所说的普及工作不但不是妨碍提高,而且是给目前的范围有限的提高工作以基础,也是给将来的范围大为广阔的提高工作准备必要的条件。”(《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主席的这些指示,今天对我们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专业文艺工作者要达到真正的提高,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向群众学习,老老实实地向群众学习,才有可能在群众文艺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创作、演出人民群众需要的好东西来。如果不是这样,而是眼高手低,那么,结果一定是什么也弄不出来,什么也弄不好。
真正同工农兵群众相结合,到群众浩瀚的艺术海洋中去学习,这才是真正的、唯一正确的达到提高的必由之路。
〔原载《西藏日报》,本报有删节〕


第6版()
专栏:

蔗林茅寮里的斗争
——谈广东话剧团农村演出队的话剧《珠江风雷》
 张颖
近处茅寮、蕉树,远望甘蔗成林,河涌交错。舞台上美丽的景色立刻把观众带到祖国的南方,珠江三角洲的农村里。但在这看来美妙恬[tiá n甜]静的环境中,人们的心却是不平静的,这里正酝酿着一场阶级斗争的风雷。一九五六年春天,珠江三角洲一带也和全国农村一样,在党的领导下,进入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尽管那些富农分子,带着浓厚资本主义自发思想的人,不甘心就此放弃剥削人民的念头,但时代的风雷是谁也阻挡不住的。
最近,广东话剧团农村演出队在北京演出的话剧《珠江风雷》就是反映珠江三角洲合作化高潮时期农村阶级斗争的戏剧。虽然写的是八年前的事情,但因为对农村阶级斗争表现得比较深刻,描绘出阶级斗争复杂广阔的面貌,因之有一定深度,也有特色,并且在复杂的斗争中写出了几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对我们了解今天的农村阶级斗争,仍然有着极大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珠江风雷》剧中所反映的,是一九五六年农业合作化高潮时期广东珠江三角洲沙涌这个村子的初级社,与邻近金斗村合并为高级社的一段故事。解放前在广州附近的农村里,虽然和资本主义相当发达的大城市近在咫尺,但人民的思想和生活习惯却是相当封建的,性格又多强悍,所以宗族、宗派性的械斗,经常发生。农村妇女虽然是主要劳动力,却普遍地受到封建歧视。人民生活中的这些落后面,在解放后也不是很容易就完全改掉的。在新的斗争形势下,阶级敌人就往往利用这些作为掩护,向社会主义进攻。由于剧作者对农村阶级斗争生活有较深刻的了解,能抓住这个地区生活的特色,从具体典型的事件出发来组织戏剧矛盾,把地方的宗派斗争和人们封建思想残余以及资本主义的自发势力,都集中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条道路的阶级斗争中来表现,所以剧本的主题是突出鲜明的,而戏剧情节和人物活动也显得丰富而生动。
沙涌、金斗两个村子解放前由于种种原因几辈子进行过宗派械斗,群众之间结下仇冤,解放后进步的群众慢慢已经成为阶级兄弟了,但落后群众难免还是耿耿于心,沙涌的生产队长梁甜是一个贫农青年寡妇,她正和高级社主任、金斗村的周耀信相爱着。副队长郭细九是个混到人民政权中的阶级异己分子。他和富农的妹妹结了婚,被反动富农刘福勾结利用做投机买卖,又拖着有严重资本主义自发思想的高级社副主任郭有辉和上中农刘胜等人来破坏高级社,阻挡农村向社会主义迈进。作者能够正视并揭露矛盾,戏剧一开始就把这样尖锐而又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摆在观众面前。这场阶级斗争确是以风雷之势展开的。而农村中广大贫下中农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也确是以风雷之势击败了阶级敌人,教育了群众,巩固并且发展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当然,作者着重的是要在这场阶级斗争中来塑造人物——特别是正面人物。妇女生产队长梁甜就是一个塑造得非常成功的正面英雄人物形象。她有着广东农村贫苦劳动妇女那种勤劳、纯朴的气质。她总是不声不响地劳动着,虽然她身上负着千斤重担,却从不叫苦。由于长期苦难生活的锤炼和在精神上备受压迫,她已经磨掉了劳动妇女那种泼辣豪爽的性格,但却稳重沉着地闪烁着智慧。在她身上,我们感受到深受剥削压迫的人民翻身以后,那种对社会主义坚定不移的信心,和捍卫自己争得的权利的无穷力量。作者把她放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的漩涡里,但却不是故意安排一些难题去折磨她,她自然地生活在斗争中,她迎着斗争风雷的锻炼而发展得更加成熟。
沙涌村从初级社到高级社,不可能风平浪静地度过。反动富农刘福并没有睡觉,他利用两个村子历来的宗派纠纷,以及梁甜和周耀信的感情关系来挑拨群众的落后思想,以达到他搞垮高级社的阴谋。在这样的大风浪面前,梁甜领着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立场是坚定的,而且有阶级警惕,所以虽然在戏剧开始时,我们会觉得她的沉默纯厚好象显得软弱一些,比如她在郭细九的无理坚持下,终于给干活不合格的刘胜、郭阿六发了一半工分票;他们提出要单干的时候,她还没有作出坚决有力的回击。但我们清楚地看到,她绝不是动摇在两条道路之间的人,更不是在这场大风浪中被刮倒的人,只不过她在这场新的斗争面前经验还不那样充足,还没有能很快洞悉这场斗争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但凭借她的阶级敏感,立刻就想到应该坚持党指出来的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她从党那里获得支持力量。所以一经周耀信提醒,她立刻就坚决投入到斗争的浪潮中,而且掌握斗争胜利的钥匙,和贫下中农在一起,坚决依靠他们来战胜敌人。
梁甜和贫农郭添一家以及贫农青年虾仔、月婵的关系都描写处理得真切感人,他们之间充满着阶级感情,这只有作者和演员真正从生活中理解了他们才能表达出来的。第三场在郭添家里那场戏,事件是平凡的,郭添病了没有钱治,又不愿意拖累大家向社里借钱,想卖掉正要开皮长膘的猪仔,这对于郭添一家是多么为难的事。被资产阶级自私自利思想腐蚀了的郭有辉,竟乘机来买他的猪。这时梁甜带着高级社给郭添治病的一盒针药和十五块钱来到他家,对他说:“……这都是我们做干部的对你们关心得不够。收下吧,我们有困难,不靠社,靠谁呢?你把病治好也是为了高级社啊!”这是梁甜和阶级兄弟们带给他的心意,带给他的力量。这是多么使人激动的声音。作者选择这样非常鲜明强烈的对照,揭露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丑恶本质。这样梁甜的话就显得特别有说服力了:“如果不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我们继续革命下去,没有合作化,就算土改分了田、翻了身也是不行的。资本主义搞得人六亲不认,骑在自己人头上咬自己人哪!”阵线分明了,贫下中农的队伍组织起来,这就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保证。这一场戏本是平常事,但作者写出了、演员也演出了他们内心真挚的阶级感情,所以就显得不平常,就有激动人心的感染力量。
“寡妇门前是非多”,这是多少年来封建社会给妇女留下的铁锁链,可以想象,梁甜在旧社会和婆婆、幼子曾经过多少辛酸岁月;而新社会给她展示了光明幸福的未来。作者对梁甜和周耀信恋爱的描写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分寸恰当,演员也掌握得自然准确,因此对人物的精神生活展示得比较丰富饱满。在梁甜身上观众看不到那些“精神创伤的烙印”,她对封建落后的思想残余毫不妥协,而是健康执着地相信自己应该和所有人一样过正常的幸福生活。所以当人们讥笑她寡妇改嫁时,她开始是忍耐不理,而后却理直气壮地站出来说:“我就是要嫁,又怎么样?我违反了婚姻法吗?你们这帮人就是利用我们两个人的事,挑拨群众,打击干部。”她勇敢地向一切封建残余思想宣战。她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成熟了。
作者对梁甜和她婆婆福母的关系也写得好,第二场福母听到富农老婆铁嘴鸡对梁甜的诽谤,心里又难过又不平,对梁甜说出一番又体贴又激动的话:“你是什么样的人品,我还不晓得?我就是怕铁嘴鸡他们不三不四地说你的是非……我儿子死了什么也没留下,只留下我和孙子一老一小……你还这么年青……”这不是一般善良人家相依为命的婆媳关系,而是在她们之间有着共同从苦难生活中度过来,充满着深厚的同情和谅解的阶级感情。只有在我们这样的社会才有这样新的婆媳关系。加上两位演员真挚出色的表演,这场戏十分激动观众的心弦。作者对梁甜这些感情生活的描写,是体现这个人物思想不断成熟的一个方面,使人物形象增加一些具体真实的行动。这个正面英雄人物的发展成熟是令人信服的。
《珠江风雷》所描写的农村阶级斗争显得厚实、生动,一方面是作者以豪放的笔触写出了农村社会主义合作化高潮时期,社会主义力量以风雷之势打垮了资产阶级进攻的波澜起伏的图景,同时也描绘了一群生动的人物,除梁甜之外还有周耀信、虾仔、郭添、郭有辉、阿六、郭细九等,都写得分寸恰当,形象具体,给人们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二十年前,我曾在珠江三角洲故乡的农村里生活过,解放后,也短暂地到过那里。虽然乡村景色改变了,人的精神面貌改变了,但戏剧中那蔗林蕉树,那人物性格,那样带有乡土气息的洗练又性格化的语言,使整个戏增添了光彩。可惜这种语言的特色难以用普通话表达出来。这次演出能够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是演员们出色的表演。广东话剧团农村演出队长期深入农村生活,在排演这出戏时拜农民为师,改造思想,要求思想感情和农民相通,所以他们所创造的农民形象非常真实可信,掌握和表达人物的感情也自然逼真。特别是林青而同志成功地扮演的女生产队长梁甜的形象,是在我们话剧舞台上不多见的。
《珠江风雷》是一出反映农村阶级斗争真实感人的好戏,无论剧作和演出都相当成功。同时,也还存在一些缺点,还有可能进一步加工提高。比如前三场颇有磅礴的气势,矛盾的揭露铺排得很突出开阔,戏剧斗争展开得也自然,但后三场却没有往深刻处挖掘人物的思想发展,而转入到敌人搞破坏的情节处理了。戏剧结束得也比较匆忙,对一些人物的批判和转变写得不够充分,因而正面人物的阵线力量也显得不十分强有力。如果在戏剧发展中加强郭添的戏(如对郭有辉的批判、阿六的转变等),那么正面力量的对比就可能更鲜明,剧本的主题意义也会更为有力量。
广东方言话剧第一次到首都演出,得到人们的称赞,这正是他们坚持工农兵方向、长期深入农村生活的胜利果实。(附图片)
党支部书记兼社主任周耀信(林兆明饰)鼓励贫农梁甜(林青而饰)积极进行斗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