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天津电子仪器厂半工半读学校调查
顾雷 方辰 许令仪
天津市电子仪器厂,原来是个普通的电器制造厂,生产电烙铁、舌簧喇叭、电铃等。一九五八年,全国各项事业都在大跃进,这个厂的规模也扩大了,改为生产电子仪器。电子仪器是一种精密度很高的产品,想生产这种产品,不但需要一支强的技术队伍,还必须有一支既有生产经验又有技术理论知识的工人队伍。当时,电子仪器厂还不具备这个条件,新的任务与技术力量之间存在很大矛盾。
正是这时候,刘少奇主席到河北省视察工作,指示试行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从而为普及和提高教育、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创造条件。刘少奇主席的指示,给电子仪器厂的领导干部打开了眼界,启发了他们自力更生的思想,坚定了举办半工半读学校的信心。于是从教育部门招收了七百多名初中毕业生(其中有五十名是高小毕业生),办起了一所半工半读学校。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半工半读的学生毕业了,除一部分外调,留在厂内工作的有四百五十五名学生,其中有三百一十六人达到了相当于全日制高中毕业的水平,有八十九人达到了中专的水平,另外有五十名高小毕业生达到了初中的文化水平。
电子仪器厂的半工半读学校,是为了适应发展生产的需要而诞生的,是大跃进的产物。那么,他们怎样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呢,怎样进行教学呢,用半工半读的方法教育出来的人有什么特点,对工厂的生产发生了哪些影响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做了如下的调查。 一
半工半读学校,是个新事物,开始时曾遇到过不少思想障碍。
一部分管理干部和老工人认为,招来的学生,要不就是当徒工,要不就是学习。工厂嘛,就是搞生产的,办学不是正业。再说,“学工”们今天学习,明天劳动,生产计划也不好安排,难于管理,太麻烦。所以,有的人对这样一件重大的事情并不热心。
一些工程技术人员认为,办这种学校不成样子,又不是工厂,又不是正规学校,工厂办学校又是外行,还不知道把青年人弄成什么样子呢!一部分崇拜全日制学校的大学生,则用讥笑的口气谈论“学工”,认为成不了大气候,并且怀疑这样不正规的学校能办多久。
一些教学人员也看不起半工半读学校,同样认为这种学校太不正规,在这种学校里任教太不光彩。在谈到自己的学校时,不象谈某某大学、某某高中那样响亮。
有些“学工”也认为这不是正规学校。到了校外,也不说自己是上的半工半读的学校,只说是上的高中。开学不久,也有极小一部分学生因此而退学。
电子仪器厂党委会,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没有动摇办半工半读学校的决心。他们的决心来自两方面。一方面,刘少奇主席的指示教育了他们,使他们认识到办这种学校的深远意义;另一方面,形势逼人,工厂要生产新的产品,没有一大批有文化的工人是不行的,国家没有现成的人材分配给他们,要想完成生产电子仪器的任务,必须自己动手培养。他们分析了上述种种思想,认为一部分人怀疑半工半读是因为没有经验,没有看到这种教育的优越性;而另有一些人,则是把全日制学校看成唯一“正统”的学制,看不起其他种教育制度,瞧不起在劳动中成长起来的有文化科学知识的人,这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
为了克服这些思想障碍,工厂党委在学校开学的时候,即分别召开管理干部、老工人、工程技术人员、教师、学员座谈,大讲办半工半读学校的目的。反复说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飞速的发展、工业技术飞速的提高、新产品领域飞速的扩大,迫切需要大批具有文化科学知识的工人,迫切需要既有技术理论素养、又能实际操作的人材,否则便无法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大讲半工半读的意义,大讲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劳动结合的好处。他们选用了活的教材说服大家。工厂有个青年工人名叫李之珍,由于积极钻研技术理论,又有生产实践知识,竟很快承担并完成了我国第一部某种高级精密仪器的设计任务,受到了国家的表扬,而这部仪器开始是由一部分技术人员进行设计而失败了的。党委给大家指出,李之珍所以成功,除了他的忘我的劳动精神外,还因为他密切结合生产实践,掌握了技术理论,终于克服了种种技术上的困难,完成了艰巨的设计任务。当时,工厂党委不但号召全厂的工人、技术人员向李之珍学习,而且号召“学工”们走李之珍又红又专的道路。这些工作,在统一思想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据电子仪器厂党委同志谈,上述思想工作,一直贯串整个办学的过程。学校中的党支部,经常抓紧这方面的教育。至于用半工半读的方法培养出的人究竟有哪些好处,那是在“学工”们成长过程中,对生产作出了贡献,显示出了他们的优点,才慢慢改变了人们的看法和怀疑的。 二
电子仪器厂办的半工半读学校的学生,有一半时间参加生产,一半时间学习,既是工人,又是学生,而首先是生产的直接参加者。有人称他们是“学工”。
“学工”,大都是十六七岁的青年。工厂一开始就重视培养“学工”们的劳动习惯。当时,工厂正在建设新厂房,便组织“学工”到工地参加搬砖、运瓦、磨水磨石地面、修马路等工作,使他们初步习惯于劳动生活。
开学以后,工厂即根据不同的专业,对“学工”展开了一个月的快速培训活动。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学工”分到本厂各车间,指定老工人教给他们最基本的操作方法;另一种是送到外厂去培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工”们很快掌握一些基本的生产技术,免得他们到车间参加生产时插不上手。经过快速培训,“学工”们会做一些活了,到车间就成为老工人的一般的帮手。据工厂负责同志谈,这一步工作是不可缺少的。
短期培训以后,“学工”们即到车间劳动。开始根据不同的专业固定在车间当徒工,做一些辅助工作,从第三年起,正式承担生产任务,两个“学工”顶一个全日工作的工人,根据设计图纸、工艺规程、质量标准、计划进度,生产合格的产品。据工厂的估算,“学工”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除去教学开支以外,还给国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关于“学工”参加劳动的时间问题,工厂原打算让他们半天劳动半天学习。经与各车间管理人员研究,觉得有困难,理由是:工厂生产连续性强,节奏性强,产品有单项产品,有通过流水作业方法生产的产品,如果每天都有几百人忙于交接班,有的人劳动八小时,有的人劳动四小时,势必引起混乱,影响工厂不能按时完成计划,也很难保证产品质量。后来,他们试行了几种办法。一种是间周劳动,一种是间双周劳动,一种是间一个半月劳动,一种是间三个月劳动。工厂大多采用的是间周的办法,因为轮换的时间太长了,如一个半月或三个月一轮,“学工”学习后到车间去参加劳动感到有些生疏,不易提高技术;劳动之后回到学校参加学习,又得拿出一周左右的时间复习功课,难于巩固学习成绩。看来,轮换时间短一点,既便于提高“学工”的生产技术,又便于巩固学习成绩。
“学工”参加生产,在车间里由车间领导,根据不同的专业、工种统一安排任务。在每一个专业班里,有一个学习小组长和生产小组长。这两个职务由不同的人担任。参加生产时,生产小组长在车间领导下负责指挥生产,学习小组长是生产的一员。回到学校,学习小组长领导学习,而生产小组长则是普通的学员。一般说来,生产小组长在生产方面有所长,学习小组长在学习方面有所长,也有人是学习小组长兼生产小组长。在学校的学习班里设生产小组长的最大好处是:“学工”们一到车间就可以动手工作,不需要临时组织、调配。同时生产小组长也是学员,与大家生活在一起,对每个人的技术水平与理论水平有所了解,便于分配任务和在生产中帮助他们。
关于“学工”的待遇与学校的经费,电子仪器厂是这样处理的。“学工”入校后的待遇与普通徒工一样。“学工”的生活费,第一年是十三元,以后逐年增加一点。毕业后一般即评为二级工,工资为四十一元六角。整个学校的经费,一部分摊入生产成本,有一部分来自厂长基金。据电子仪器厂领导同志谈,将来国家有了明文规定以后,这些做法遵照规定处理。 三
对“学工”的教育,电子仪器厂半工半读学校采取的方针是: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教育与生产结合,学用一致。
学校分三个专业:电子、元件、机械加工。教员有两种。一种是专职的,教文化课与基础课,一种是兼职的,大部分是讲专业课,有的是请本厂的生产技术人员讲课,有的请有关学校教学人员兼课。教员的待遇,专职教员与全日制学校相同。兼课的教员,如果是本厂的人,工作时间授课无报酬。在行政机构方面,学校有个独立的组织,包括党支部、行政、共青团、工会等。学校下有教导处,设两个主任,一个抓教学业务,一个抓思想工作。党支部书记是专职的。整个学校在工厂党委领导下进行工作,有一个副厂长兼任校长。
学校整个课程的安排、每班人数的多少、专业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根据生产需要编排。具体办法是三对口:学校的规模大小与工厂的生产任务对口,设置的专业与工厂的产品对口,各个专业的人数与各车间的需要对口。
学校各种课程安排的比例大体是:政治课占百分之十五,包括毛泽东同志的一些著作、中共党史、哲学基础知识与青年修养等;文化课与基础课占百分之五十,包括语文、物理、化学、代数、几何、三角和高等光学等;专业课占百分之三十五。整个学时在二千四百至二千六百之间。如从大的方面划分时间,这所学校前两年以文化课为主,后两年则集中讲基础课与专业课。文化课与基础课占的比重最大。
这个半工半读的学校的教材从哪里来?他们选用的教材有两部分,文化课大都是用普通高中的课本,基础课、专业课则选用中专学校的课本。但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课内容随着生产的需要还有所增减。以专业课为例,由于学习的时间短,不可能把所选课本的全部内容讲完,可是工厂生产又需要“学工”有较深的技术理论素养。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以工厂产品为中心,决定哪些内容多一些,哪些内容可以省略一些。有个别专业课,甚至选用大专学校的教材。这样,不但保证“学工”学到的专业知识能很快用于生产,还使他们有较深的专业知识,便于提高技术。
为了使“学工”们在学习过程中随着新知识的增长而同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适应工厂不断试制、生产新产品的需要,他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很重视结合实物与实践的活动。教员教课讲到某种产品时,常把工厂里的实物搬到课堂上让学生看,也常常带着学生到车间去参观。从这方面看,工厂的条件比较优越,什么实物都有,有许多精密的仪器“学工”都能加以利用;同时学校还组织“学工”进行与生产有关的一些产品、部件的设计。
通过上述办法,既给“学工”打下了基础知识的底子,又使得专业课能直接用于生产。许多“学工”所以能很快掌握生产精密电子仪器的本领,是这种教学方法的直接结果。 四
通过半工半读培养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呢?他们有什么特点呢?根据我们的调查,在“学工”身上已显示出了许多新的特征。
第一,“学工”是通过劳动教育出来的人,他们直接参加了生产,创造了财富,就容易体会到劳动的伟大、工人阶级的伟大、集体的伟大,因而热爱劳动。同时,由于他们参加了工厂的各项政治运动,受到了活的阶级教育,提高了觉悟,就更加能正确地对待劳动。所以,他们虽已读书多年,却没有念书人的那种架子,不轻视体力劳动。
“学工”季茂全就说:“学校里的劳动与工厂的劳动是不一样的,看到工人生产出很多东西,自己很羡慕,自己能生产出东西时心里特别高兴,因为工厂出的产品,也有自己一分血汗。劳动中的愉快,是不劳动的人体会不到的。”他还说:“在学校时只抽象地知道工人阶级伟大,到了工厂,老师傅那种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随时教育自己。我们擦机器时用棉纱,用一次就扔掉了,可是张世荣师傅却拣起来,洗干净再用。我们就跟着学,去年一年我们车间没有领棉纱。”他说:“我是做模具的,上道工序做不好,我完不成任务,我做不好就会影响别人,什么产品都是大家共同干出来的,这也是对人的锻炼。”负责检验电子计算机的检验工赵九英也说:“自己参加劳动了,给国家出力了,就高兴。每台电子计算机的合格证上都有自己的戳子,看到机器被使用单位运走了,要发挥作用了,心里特别舒畅,因为自己的劳动有了意义。”不少“学工”都有这种心情。
据对已经达到中专水平的八十五个“学工”的调查,其中基本上能自觉进行劳动、服从生产需要、尊敬老师傅、积极钻研技术的有七十三人。“学工”张玉兰本来学的是装配工,后来车间又叫她学长度计量,不久又调她搞电器计量。有一度组织上还派她去托儿所、食堂。她都能服从调动,而每到一个岗位上,都很安心。她认为干什么工作都是劳动,而劳动就是光荣的。这些“学工”虽然有了不少书本上的知识,但把书本知识当成是服务于劳动的工具,而不是一种身分高低的标志,自然也就没有那种念书人的架子了。
第二,作为一个普通的工人,他们有技术理论,作为一个有技术理论的人,又是普通劳动者。他们在生产上既可以进行体力劳动,又可以承担不少属于技术员的工作。三车间的房桂贞是个三级工,她可以熟练地焊接电子计算机放大器,还可以制图,能按图纸对电子计算机进行调整,还能进行某些部件的试验工作,被誉为“质量能手”,现已被提为见习技术员。一车间的热处理工孙树莱,在没有老师傅教的情况下,很快熟悉了高频炉、低温炉、盐溶炉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熟悉了多种型号钢的热处理的性能,是全厂的“技术能手”之一,是天津市第二机械局热处理协作组的组长,有时还在工人文化宫讲热处理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根据对全厂八十五名具有中专水平的“学工”的调查,现在已有柴宝芬、方丽华等四人被提为见习技术员,另外有二十四人实际上在做见习技术员的部分工作。
正因为这样,所以“学工”已成为工厂极受欢迎的人。老工人欢迎他们,因为老工人在旧社会被剥夺了学习文化的权利,技术理论水平低,往往不会看复杂的图纸,不会计算,遇到新的产品设计图纸,觉得有些困难;有了“学工”的帮助,再结合自己的经验,可以加快生产的进度。以生产一台电子计算机柜为例,需要焊接三百个零件,看着五面图操作,由于老工人看不懂图,半个月只做了一台。“学工”参加了生产,新老工人相互取长补短,一个月就能生产四台。技术人员也欢迎他们,因为“学工”学会了操作,又懂得技术理论,他们往往成为技术人员进行某种产品试验的得力助手。
第三,既然“学工”是普通劳动者,又是有文化技术知识的人,那么就带来了技术进步快的特点。他们学到的东西,可以立即用于生产,同时又带着生产中的需要和问题进一步钻研技术理论,这样,他们在专业范围内能很快地提高技术水平,成为适应性很强的人材。
今年春天被提为见习技术员的柴宝芬才二十二岁,原来根本没见过电子仪器,通过劳动和学习,已经能够参加制订一些工艺规程和从事部分研究工作,成为全厂有名的技术能手。钳工郝家骏从半工半读学校毕业时,不过只是二级工,但他不久就学会了做只有五级工能做的跳步模具、骨架模具,受到老工人的称赞。工厂生产的一种精密的电子仪器,有两万一千多个焊点,九千多条线路,质量要求极为严格,任何方面一个微小的缺点,都能影响到仪器的准确性,但是许多“学工”操作起来却井然有序,完全合乎标准。这一切都不是普通的徒工或刚刚毕业的中专学生能够在短时期内办到的。一次,工厂生产一种测试仪,当时由一个中专的毕业生和四个“学工”一起搞,“学工”们分析线路时熟练,能很快找出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加以修理,而中专生则不够熟练。再以检验一种计算机为例,一个徒工虽比一个“学工”进厂时间早,但“学工”经过一段比较短的时间,可以独立操作,徒工则不行。“学工”们所具有的这种特点,是和我们国家建设的发展形势相适应的。我们的工业发展速度很快,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也很快,新的工业部门正在扩大,如何才能迅速培养出大量适应生产新产品所需要的人材,通过“学工”的出现,使人们看到了一个新的途径。
更重要的是,我们从天津电子仪器厂这所半工半读的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大量“学工”中,看到了消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的萌芽,这是共产主义新人的萌芽,他们的道路将是所有的人都必须走的道路。 五
用半工半读的方法培养新的人,对于促进电子仪器厂的各项工作已经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第一,促进了生产的迅速发展。电子仪器厂六年来生产了二十六种电子仪器,其中有十二种是比较精密的,有十种获得了国家二等或三等奖。现在,正试制的新产品有八种,大都基本成功,只待国家鉴定。如果这个工厂在转换产品方向的时候,不是用半工半读的方法培养人,而是用其他方法培养工人,那么新的生产任务就不会完成得这样的顺利。从全厂直接参加生产的“学工”人数即可看出这一点。现在参加生产的“学工”是三百五十三人,占全厂直接生产工人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九点六。
第二,为工厂提供了充足的技术后备力量。电子仪器厂有两个车间,从生产准备、生产、总装到调整与检验都离不开高等数学、电子学、电工学等理论知识。在这些车间里“学工”占很大的比重,有许多人都可以通过一段时间锻炼提拔做技术工作。工厂的工艺科有三十多人,除四个大专学生外,其余都是“学工”。设计科有四十六个技术工人,就有二十六个是“学工”。据设计科的同志说,一遇到各项工作都很忙的时候,就抽这些“学工”参加产品设计的部分设计工作。在全厂的全部“学工”中,已有七十多人实际上做着见习技术员的一部分工作。现在,工厂里已出现了这样的局面:没有一项产品设计是没有“学工”参加的。
第三,促进了工人学文化的高潮。根据工厂的统计,一九五八年以前,全厂工人中相当于高中文化水平的人只占职工总数的百分之十五。办了半工半读学校以后,在全厂九百四十三名职工中,相当于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已占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七十。许多文化程度低的工人看到“学工”进步快,有了提高文化的要求。有些老工人跟工厂领导说:“可不要只管他们,不管我们啊!”工人杨玉祥说:“他们干四、五年顶我们过去十年学的。现在还说我们有‘绝招’,再过几年,‘绝招’也不是‘绝招’了。”
第四,促进了技术人员的思想改造。在电子仪器厂里,无论是老的工程技术人员,还是新毕业的大学生,总不能无视“学工”们技术上进步快、受到各方面欢迎的情况。就连他们自己,也喜欢要“学工”当助手,因为“学工”们重视实践,不计较是主角或是配角,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接受新事物快,没有旧框子。这些优点,无形中也影响了技术人员的思想、作风。据工厂负责同志的介绍,有不少工程技术人员,现在基本上都能亲自动手,遇事和工人商量了。
由于半工半读学校培养出了新的人材,由于“学工”在生产上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人们对半工半读学校的看法也大不相同了。现在,管生产的人争着要“学工”,没有上过这种学校的要求再办,毕了业的“学工”要求进一步深造。根据这一形势,电子仪器厂的半工半读学校最近又招了二百四十人。其中有一百六十名初中毕业生,准备用四年时间,培养他们达到中等专科学校的水平;同时,从厂内招了八十人,其中有七十二人是“学工”,准备用三年的时间培养他们达到大专的水平。
自然,电子仪器厂的半工半读的学校,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还有不少问题需要工厂加以解决。例如,教师过去没有和“学工”一起参加劳动,实行半工半教,以致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解答不了“学工”们提出的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使“学工”学到的技术理论不能全部结合生产活学活用。又如,由于学校急于培养专业人材,强调了专业独进,文化课与技术基础课讲的不充分。电子专业的“学工”没有学好力学,机械专业没有学电子学的有关知识,使“学工”毕业后只能局限于某一工种,影响到他们不能很快向一专多能方面发展和进一步深造。再如,工厂的领导在开始办学时,由于过多地抓了学校的工作,而把“学工”的劳动只是交给各车间去管,未能对劳动方面的一些有关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象如何进一步缩短“学工”参加劳动间隔时间、为适应“学工”参加劳动工厂管理工作应作哪些改变、“学工”的劳动生产率如何计算、怎样系统解决“学工”劳动中活学活用的问题,等等,都还未摸出成熟的经验。这一切,都需要在今后办学过程中注意积累经验。目前,电子仪器厂的领导,已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并着手在这期半工半读学校中加以研究、解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