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毛泽东思想的颂歌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介绍
第三场:万水千山朗诵:
革命正在胜利前进,红色根据地正在蓬勃发展。机会主义者,却把革命的航船引入了歧路,人民的事业又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在这最危急的时刻,遵义会议,有如红日东升,把重重的迷雾驱散。毛泽东——我们伟大的舵手,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渡过了激流险滩,胜利向前!
一群红军干部和战士,遥望着遵义会议会场的灯光,静静地等待着会议的消息。
天亮了,空中现出彩霞。遵义会议胜利闭幕,传来了确立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和全党的领导地位的消息。天幕上出现有毛泽东同志象的巨幅红旗,红军指战员和工农群众欢乐起舞,最后组成高举毛泽东伟大红旗奋勇前进的场面。(图八)
硝烟滚滚,战火弥漫,英勇的红军战士,经历了千难万险和顽强的战斗,终于胜利地夺取了天险泸定桥,为我工农红军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图九)
红军路过彝族和藏族地区,播下革命的火种。(图十)朗诵:
长征是“宣言书”,它向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长征是“宣传队”,它向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长征是“播种机”,它散布的革命种子,将到处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天幕上出现雪山、草地的背景。红军过雪山,踏草地。(图十一)
西北高原耸立着一排排的窑洞。在陕北的乐曲中,陕北红军正站在高处了望。在嘹亮的歌声中,一、二、四方面军会师,表现出“三军过后尽开颜”的热烈情景。(图十二)
第四场:抗日的烽火朗诵:
工农红军,胜利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二、四三个方面军会师西北,高举民族解放大旗,鼓舞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但是,蒋介石反动派,却不顾民族危亡,枪口对内,一心反共,对日本帝国主义卑躬屈膝,把大好河山拱手相送。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人背井离乡。全国人民发出抗日的怒吼,拿起武器,英勇反抗!
在大城市的一角,一群流亡的群众中,有一位青年向人们激动地唱《松花江上》,倾诉东北沦亡的痛苦。(图十三)
群众义愤填膺,挽臂齐唱《救亡进行曲》。朗诵:
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全国人民都仰望着你呀,革命圣地——延安。你象灯塔一样,吸引着千百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你是抗日斗争的中心,领导着全国人民战斗到胜利的一天。
宝塔山下,延河岸上,一群整装待发的抗大男女学员唱《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然后向延安告别,唱着《到敌人后方去》的歌曲,向敌后进发。(图十四)
在《游击队歌》的伴唱声中,八路军、新四军战士和敌后人民,满怀着战斗豪情,跳《游击队舞》。(图十五)朗诵:
八路军、新四军浴血奋战,抗击着日寇的野蛮进攻。国民党反动派却重重封锁解放区,企图饿死我们、困死我们。解放区军民,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依靠自力更生,战胜一切困难,支持长期抗战!
边区军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展开大生产运动。(图十六)
背景出现波浪滔滔的黄河,敌后军民正在奋勇抗战。(图十七)(附图片)
?《遵义会议的光芒》(歌舞) (郑小箴摄)
?《飞夺天险》(舞蹈) (刘庆瑞摄)
?《情深谊长》(歌舞) (陈娟美摄)
?《雪山草地》(舞蹈) (陈娟美摄)
?《陕北会师》(歌舞) (陈娟美摄)
?《松花江上》(表演唱) (陈娟美摄)
?《到敌人后方去》(表演唱) (刘庆瑞摄)
?《游击战》(歌舞) (陈娟美摄)
?《南泥湾》(表演唱) (陈娟美摄)
?《保卫黄河》(歌舞) (郑小箴摄)


第5版()
专栏:

为革命而舞蹈
——谈《东方红》的舞蹈创作
胡果刚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以磅礴的气势、宏伟的旋律、英雄的舞姿、壮丽的场景,思想的高度概括、艺术的高度集中,表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光辉历程,歌颂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它对今天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奋勇前进,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支持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我国人民来说,具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同时,也是我国音乐舞蹈艺术在党和毛泽东文艺思想光辉照耀下,更加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实践。
用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民族的音乐舞蹈艺术的形式,来表现我国人民革命的伟大史诗,对我国音乐舞蹈工作者来说,是个十分光荣和艰巨的任务;也是对我国音乐舞蹈艺术发展和音乐舞蹈工作者本身革命化的一个重大的考验和促进。在过去的各个革命时期中,虽然给我们留下来了一些反映当时人民革命斗争生活的革命历史歌曲,可作为我们这部史诗创作的宝贵材料,但它毕竟还是比较零散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给我们留下来的歌曲多一些,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越往前留下的歌曲就越少了。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在过去的艺术作品里都很少得到反映。至于舞蹈方面,由于它记录和保留条件上的困难,较之歌曲来说,就更少了。大革命时期曾经有过什么表现革命内容的舞蹈,我们几乎还不知道。工农红军时期的舞蹈,我们也仅能从访问参加过当时舞蹈活动的一些老同志那里,得知一些舞蹈的名字、大体的内容和个别的动作。在舞蹈上可作为我们这次创作基础的,主要还是一九四二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在解放区新秧歌活动蓬勃开展以来给我们留下来的一些反映当时解放区人民战斗、生产、土改翻身的《斗争秧歌》、《胜利腰鼓》、《进军舞》和《生产舞》;建国以后各文艺团体创作的一些反映过去革命历史斗争生活的舞蹈、舞剧,如《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飞夺泸定桥》《艰苦岁月》《蝶恋花》《湘江北去》《在毛泽东旗帜下高歌猛进》等,以及表现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时代工农兵斗争生活的一些舞蹈。加上表现这部史诗内容上的需要,其中有二十三段都是要求通过舞蹈和歌舞形式去表现,大部分又都需要重新创作,这就更加重了舞蹈创作工作上的困难。例如《遵义会议的光芒》的一段歌舞。遵义会议是我国革命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和新的起点。它纠正了机会主义的错误路线,确立了以毛主席为首的正确领导,从而引导中国革命渡过激流险滩,不断地胜利向前!怎样通过歌和舞的形式去表现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它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呢?这不能说是没有困难的。我们的舞蹈编导同志们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当他们领受和了解到这一节创作任务和它的重大意义之后,就立即积极地行动了起来:重读毛主席著作和党史中有关遵义会议的章节,搜集有关当时的生活资料和图片等;还没等到音乐写出来,就完成了舞蹈艺术形象的构思,并开始投入排练。为了能够正确地表现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他们在创作上突破了舞蹈表现形式上的一些限制,创造出了一种将舞蹈、朗诵、歌曲和舞台美术有机结合起来的新的艺术形式:在遵义会议的楼前,用演员舞蹈的造型和场面的调度,表现出了人们对会议结果的殷切期待;用朗诵说明会议的意义和它胜利的结果,当人们听到:“毛泽东——我们伟大的舵手,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渡过了激流险滩,胜利向前”的时候,天幕上出现了人们心中向往的毛泽东的红旗,再用舞蹈结合着歌曲的内容,表现出了革命战士们在毛泽东的红旗指引下,信心百倍、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从而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根据《解放军进行曲》创作的《进军舞》和《百万雄师过大江》,以骁勇善战的英姿,排山倒海的气势,表现出了人民解放军在英明的党中央和毛主席发出的“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号召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在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决战中节节胜利直捣蒋家王朝的雄伟场景。《欢庆解放》中的秧歌和腰鼓,以具有当时特点的表演,将人们又一次带入了解放战争胜利时举国欢腾的情景。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歌声中所出现的舞蹈场面,鼓舞着人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意志。
根据《游击队歌》和《保卫黄河》创作的两段舞蹈,编导同志大胆创新,有意地避开了其他战斗的舞蹈里的重复手法。在《游击战》中生动地表现出了游击队员在青纱帐里、芦苇丛中神出鬼没、机智灵活战胜敌人的舞蹈形象。在《保卫黄河》中,通过八路军、民兵一组组表现他们精神气质的舞蹈组合和最后攻城的图景,表现出了抗战胜利反攻的气势,在艺术上获得了很大成功!
象《葵花向太阳》、《秋收起义》、《八月桂花遍地开》、《飞夺天险》、《伟大的节日》、《百万农奴站起来》、《丰收歌》、《练兵舞》、《全民皆兵》等舞蹈创作,虽然是以我们多年来在舞蹈创作中积累起来的优秀节目和各族民间优秀的舞蹈为基础进行再创造的,但它在服从整部史诗思想主题的需要下,加上编导同志在艺术上的重新处理,无论在意境的升华和技巧的提高上,都获得了很高的成就。《葵花向太阳》在《东方红》的歌声中,以它优美抒情的姿态,绚丽变化的图案,表达出了人民对党和领袖无限崇敬和热爱的感情《飞夺天险》则以它刚健有力的战斗动作和高度惊人的技巧,描绘出了中国工农红军勇猛顽强,无坚不摧、无攻不克的英雄气概;《伟大的节日》里通过天安门前各民族舞蹈的表演,充分地展示了我国各民族舞蹈艺术和各民族舞蹈演员的高度才华以及各民族之间亲如手足的深厚情谊;《百万农奴站起来》里充分发挥了藏族载歌载舞艺术的特色,情深意厚地表达出了藏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挣断枷锁后的喜悦;《丰收歌》和《练兵舞》,则以它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新颖的舞蹈语言,表现出了我们社会主义时代的农民和战士崭新的精神面貌。这些优秀的舞蹈,有如明珠颗颗,在整个音乐舞蹈史诗中,放射出鲜艳夺目的光彩!
由于创作和排练的时间较短,整部史诗中要求用舞蹈表现的段落又较多,个别舞蹈在创作上还是显得较弱的,如《工人舞》,尽管我们经过了多次的返工修改,每次都有所提高,但是仍没有达到应有的理想程度。是否因为工人的生活比起农民和战士来,难于用舞蹈去表现呢?我们认为不是的。作为我们国家领导阶级的中国工人阶级,有着最先进的思想、英勇斗争的光荣传统和丰富的现实斗争生活。主要是我们还没有真正地深入到工人生活中去,没有真正地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和性格。因此,在舞蹈上也就不可能很好地表现他们,过去在表现工人生活方面的舞蹈就不多,创作经验也不足。深入工人生活、表现工人生活,应作为我们整个舞蹈工作者今后共同努力的一个重要课题。
《伟大的节日》里的汉族舞蹈,先选用了安徽的《花鼓灯》,大家看后感到女的动作过于忸怩,缺乏今天女性矫健爽朗的性格;男的伞舞,从动作道具的样式上,都还使人感到一些陈旧的气息;后又改成了《陕北秧歌》,看来比《花鼓灯》好一些,但仍感到很不满足;最后,又加上了京戏的《花枪》和《旗舞》,从舞蹈的色彩和技巧上,才比较相称了。是否汉族的舞蹈真是不如各兄弟民族的那样多采和丰富呢?我们认为不是的。各兄弟民族的舞蹈各具风格,异采缤纷;汉族的舞蹈也是比较多样和丰富的。仅就京戏的舞蹈就可以证明,无论它在表演和技巧上都是具有极高水平的,更不用说汉族各地还有着多种不同的民间舞蹈了。问题在于我们没有很好地根据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革命的需要,使它们得到正确的提高和发展。
作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组成部分之一的舞蹈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也有必要相适应地把兴无产阶级思想,灭资产阶级思想,宣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直接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什么叫推陈出新?这就是推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之陈,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之新。不仅要有适合社会主义时代的新内容,而且要有适合社会主义时代的新形式”(《文化战线上的一个大革命》、《红旗》杂志一九六四年第十二期社论)。这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创作和演出上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再一次击破了那些认为舞蹈只适宜于表现花、鸟、鱼、虫、神(话)、童(话)、古、恋(爱)的资产阶级舞蹈艺术观点。我们主张舞蹈必须反映我们的时代,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是它能够得到提高和发展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资产阶级总是千方百计地反对和抵制我们用舞蹈去反映我们的时代,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阶级斗争在舞蹈艺术领域里的反映。我们要不断地进行斗争,为创造和发展我们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的舞蹈艺术作出更大的贡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