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64-10-08

1964-10-08新闻联播 文字版

毛主席和女民兵在一起〔女民兵之歌〕

第6版()<br/>专栏:<br/><br/> 毛主席和女民兵在一起<br/> 〔女民兵之歌〕<br/> 王德娟画 袁水拍词<br/> 我们都是女民兵,<br/> 来自四海和五岭。<br/> 又拿锄头又拿枪,<br/> 能杀能战听命令。<br/> 站岗放哨,立场坚定,<br/> 打靶瞄准,胸有敌情。<br/> 守卫海岸线,<br/> 巡逻在边境,<br/> 民兵配合解放军,<br/> 做成天罗地网铁长城!<br/> 赵一曼举枪跨骏马,<br/> 娘子军立功在琼崖。<br/> 中华儿女多奇志,<br/> 伟大领袖将我们夸。<br/> 读毛主席的书,<br/> 听毛主席的话,<br/> 干革命,搞建设,<br/> 一切按照毛主席的办法!<br/> 全民皆兵,意气风发,<br/> 保卫社会主义新中华!(附图片)

向人民中国欢呼

第6版()<br/>专栏:<br/><br/> 向人民中国欢呼<br/> 〔厄瓜多尔〕毛里西奥<br/> 我站在这里,举起争取胜利的步枪<br/> 向人民中国发出战斗的欢呼。<br/> 在这个依靠自己的力量<br/> 而成长壮大着的国家里,<br/> 我的血液里沸腾着一个印第安人的热情,<br/> 这个人的皮肤象犁过的土地,<br/> 他热爱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玉米,<br/> 也热爱自己的反对地主的斗争<br/> ——象正午太阳一样炽热的斗争。<br/> 在人民中国,我的勇气<br/> 象安得斯山上迎风成长的大麦一样<br/> 透过被践踏蹂躏的世世代代而壮大,<br/> 凭了这种勇气,我们不但是象一个<br/> 为衣不蔽体的孩子而饮泣的母亲,<br/> 也象揉面团一样揉出革命的面包。<br/> 在这个人民的、英雄的十月,<br/> 万里长征的光芒恍如一条洪流<br/> 浩浩荡荡地流过它的血脉。<br/> 我看到全世界贫苦平凡的人们<br/> 都雄赳赳地站了起来,<br/> 大家彼此紧紧握着<br/> 因为扶犁和打仗而长了膙子的手,<br/> 大家都发誓要再接再厉,<br/> 在生活的每一条战线上<br/> 把帝国主义彻底打垮,<br/> 保卫自己的土地和未来。<br/> 人们从人民公社赶来<br/> 双手满盛着礼物来迎接十月,<br/> 脸上的笑容象水果一样新鲜,<br/> 他们要告诉被压迫的国家:<br/> 人民的斗争就是力量,<br/> 人民有能力移山倒海,<br/> 有能力制服波涛滚滚的江河,<br/> 有能力打败千百年的敌人,<br/> 有能力驱散帝国主义的黑暗。<br/> 马克思主义在这里扎了根,<br/> 人人都用列宁的语言讲话,<br/> 社会主义的气氛<br/> 使得百花能够齐放:<br/> 从那朵名叫欢乐的花,<br/> 直到那朵名叫共产主义的花;<br/> 生命的果实在这里成熟,<br/> 同时还发出一阵名叫和平的芳香;<br/> 这里的整条地平线上耸立着<br/> 参天壮伟的大树,<br/> 让全世界的被压迫的人们乘凉,<br/> 还给他们提供汁液和苗芽。<br/> 人民中国引吭高唱<br/> 它的社会主义十月的歌声:<br/> 六亿五千万个响亮的嗓子<br/> 不歇息地反复唱着:<br/> “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br/>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旗帜下团结起来!”<br/> 十三亿只粗壮的胳膊,<br/> 合在一起挡住了<br/> 那些修正主义者<br/> 在人类及其历史的苦难大地上<br/> 散布开的片片油污。<br/> 是的,我现在远离我的祖国,<br/> 那边的有财有势的人们<br/> 遵照着美国高利贷者的旨意,<br/> 正在星光闪闪的天空下压迫着我们。<br/> 但是我呼吸着人民中国的空气,<br/> 中国在牺牲了千百万人之后胜利了,<br/> 以自己的鲜血夺取了星星,<br/> 追随着自己的共产党,<br/> 一直走到黎明。<br/> 十月正在吹响自己永恒的号角,<br/> 我向人民中国欢呼!<br/> 我国的人民必将同中国人民一样,<br/> 以坚定的步伐走上<br/> 解放革命的道路。<br/> (古巴为斗争和胜利做了个开端:<br/> 拉丁美洲已经觉醒了!)<br/> 我国人民,同所有各国人民一样,<br/> 必将会有自己的十月;<br/> 我们必将穿上社会主义的衣裳,<br/> 建设自己的新生活,<br/> 并且从太平洋的彼岸<br/> 象驰越汪洋大海的暴风雨一样,<br/> 把自己的布尔什维克的臂膀<br/> 伸过来紧握中国的手,<br/> 紧握越南和朝鲜的手。<br/> 中国浸润在光辉中,<br/> 我发出的欢呼声在萦回着<br/> 正如天安门广场上浩荡的游行中<br/> 无数紧握拳头挥舞的手,<br/> 无数波涛般地飘扬的旗帜;<br/> 在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br/> 所有的革命者都热烈欢呼<br/> 社会主义中国的这个十月!<br/> 〔陈用仪译〕

大寨——我们的旗帜——看纪录片《大寨之路》

第6版()<br/>专栏:影评<br/><br/> 大寨——我们的旗帜<br/> ——看纪录片《大寨之路》<br/> 高汉<br/> “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大无畏精神,至今还没有被人忘记。十九年前,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主席用它鼓舞全党,去为挖掉压在我们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两座大山而奋斗。从此,它有了新的意义,“愚公”也就成为激发革命斗志的一面旗帜。<br/> 故事所说的愚公移山,只是个神话。但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这两座大山却早如毛主席所预见的,被中国人民推翻了。当然,在革命的征途上,这样那样的“大山”是挖不完的。如今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大道上不是又横亘着“一穷二白”两座大山吗?现在,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新时代的“愚公”正在率领着广大群众向它们展开猛烈的进攻。影片《大寨之路》所反映的,就是这无数猛攻中紧张雄壮的一幕。它所着重描写的,就是这成千上万新“愚公”中最杰出、最典型的一些代表。<br/> 例如,大寨大队的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同志,我们已经在报刊上读到过不少关于他的文章,但是,很多人都没有见过他的面,更没有见过他是怎样劳动,怎样工作,怎样学习和怎样为群众当家的。现在,影片把这一切展示在我们面前了。去年一连下了七天七夜的大雨,冲垮了大寨一百八十多亩土地。从影片上看,小北峪沟的梯田就跟炸药炸了似的;窑洞也坍了一大半。要在旧社会,碰上这样的灾,准是赤地一片,饿莩遍野。可是,让我们听听新时代的“愚公”陈永贵的声音吧!“大寨人决不被困难压倒,只要有人在,什么都好办……。”果然,他自己带头,把岩石一块一块地从山上翻下来,重新垒坝,使泥土象流水似的从山上流下来,填平了洼地。经过了一场艰苦的恶战,梯田修复了,庄稼长起来了,这长势在大寨还是多年少见的。他们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一斤粮,就扫清了灾难的痕迹,满山满谷是一片丰收景象。只这一桩事,他那天不怕,地不怕,根本不把困难放在眼里,但又脚踏实地、一个心眼儿为国家为集体埋头苦干的精神,就跃然银幕之上了。<br/> 再看看大寨第一批入党的老共产党员贾进才同志吧。在银幕上,他一直在挥锤开岩打石头;只在介绍结束时,突然出现了他那双胼胝的、筋脉凸起、纹路深刻的大手。那是一双战斗的手、创造的手,最有力量和最美的手!今年他五十五岁了,就凭这两只手、一个锤、一把钻,一年多工夫从岩石上开出一万多块石头来,大寨的每一道坝上和每一眼窑洞,都有他的汗水。这不是奇迹吗?论力气,他不在青年不在壮年。可是在旧社会,他当过半辈子长工,所以他心里有党,有自力更生、勤俭建国这八个大字。他用双手使党的思想化为物质,他用行动动员了群众,这就造成了所向无敌、可以移山、可以填海的力量。<br/> 不论是陈永贵、贾进才,或者是影片所描写的其它大寨人,都平凡而又伟大。如同影片所概括的:“要说愚公能移山,愚公只是把山搬了个家,而大寨人移了山、造了田,还要它长庄稼。”这生活本身所包含的光辉思想,作者充分地吸取了,并使它渗入整个主题。于是,主题显出了强烈的战斗性、鼓动性,充满着一种不可名状的豪迈气概。<br/> 《大寨之路》的题材选得也极好。它所记述的不是无关紧要的事情,而是关系整个国家命运的农业,在这一方面,所取的又是典型中的典型。还有,纪录片一向很难写人,这部片子却着重写人。它不但让我们清楚地认识了那些我们早就很想见面的英雄人物,还用解说词说出了他们的过去和现在,以及性格上的某种特点,令人感到加倍的亲切。解说词也写得好,通俗、生动、朴实,仿佛农民自己在解说,但在语言上又比他们通常所用的有了某种提高,清新可爱。<br/> 谁都知道,“大寨之路”是党的自力更生方针在农业方面的具体化,是高举三面红旗建设社会主义的好榜样。很自然的,这部纪录片就是这个榜样的传播者和讴歌者。在铲除“一穷二白”这两座大山的伟大战役中,它一定可以起到号角和战鼓的作用。

欢庆建国十五周年

第6版()<br/>专栏:<br/><br/> 欢庆建国十五周年<br/> 陈叔通<br/> 敢教日月换新天,新事新人到眼前,<br/> 一切更生凭自力,辉煌建设景无边!<br/> 敢教日月换新天,压倒西风震大千,<br/> 非拉亚洲潮怒起,帝魔横扫去如烟。<br/> 敢教日月换新天,马列光辉分外鲜,<br/> 岂有蜉蝣能撼树?不堪一击陷深渊。<br/> 敢教日月换新天,阶级犹存警惕先,<br/> 唯有斗争须彻底,无兴资灭握真诠。<br/> 敢教日月换新天,十五年来胜百年,<br/> 有党中央来领导,欢欣鼓舞信心坚!

国庆颂词

第6版()<br/>专栏:<br/><br/> 国庆颂词<br/> 邵力子<br/> 新华肇建十五载,成就辉煌放异彩,今年国庆欢加欢,<br/> 欢声雷动彻寰海。正义自为天下先,人心所向已昭然,<br/> 欣看红雨翻成浪,那怕乌云欲蔽天!自然灾害能征服,<br/> 国民经济已好转;多快好省总路线,大跃进中奇迹显。<br/> 农业基础焕新猷,八字宪法保丰收,人民公社真正好,<br/> 依靠集体齐歌讴。工业主导建宏规,调整提高广设施。<br/> 钢铁油煤皆增产,精重机械亦自为。自力更生好方针,<br/> 奋发图强树雄心,技术革新新复新,十大好处体验真。<br/> 内外形势好非常,解放人类开曙光,敌必衰亡我必胜,<br/> 抵抗侵略斗志扬。亚非拉美齐反帝,万众争迎革命潮;<br/> 支援黑人伸正气,义声直上干云霄。北京科学讨论会,<br/> 四洲群英齐萃荟,加强团结促交流,科技昌明方未艾。

赞“老舵手”初征

第6版()<br/>专栏:大家谈<br/><br/> 赞“老舵手”初征<br/> 最近,“渡江第一船”老舵手张孝华同志到北京参观,我们以崇敬的心情热烈地欢迎他。<br/> 张孝华同志,现在已是一个六十九岁的老人了。他虽然是一个普通渔民,但是在一九四九年四月,当“钟山风雨起苍黄”的时候,却能眼观世界,心怀全国,挺身而出担任了渡江突击队的舵手,成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第一批战士中的一个。他这种“慨而慷”的壮举,是非常值得我们敬佩的。<br/> 张孝华“老舵手”的风格永远是我们后代青年学习的榜样。他那种不畏强敌敢于迎着枪林弹雨、迎着惊涛骇浪前进的革命意志;他那种临危不惧、勇敢沉着的精神,是永远值得人们发扬光大的。张孝华同志不但在战争年月立下了功勋,在革命战争的关键时刻经受了战火的严重考验;而且在社会主义的和平建设时期又经受了新的考验,那就是:他虽然对革命有很大功劳,现在又年近七旬,但他从不懈怠,仍然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勤勤恳恳地为集体工作,始终保持了劳动人民的本色。他这种热爱集体事业、人老志不老的优秀品质,也是值得后人永远效法的。<br/> 张孝华同志为什么会有这种精神呢?这是因为他有一颗忠于革命、忠于人民的红心。有了这颗红心,所以他面对强敌,不怕牺牲,面对困难,毫不退缩;有了这颗红心,所以他能十几年来始终不居功自傲。<br/> 张孝华同志驾驶“渡江第一船”强渡长江的年月,是沧桑之变的年月。那个变,是要把被三座大山压得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变为繁荣富强的新中国;是要推翻蒋家王朝,建立人民自己的革命政权。在“第一船”渡过长江之后的半年,这种巨变就成为现实。从那时候到现在,又是十五年过去了,今天,我们也还经历着一个新的沧桑之变,就是要把我国“一穷二白”的沧海变为新绿繁茂的桑田,就是要把魑魅魍魉的沧海,变为没有帝国主义、没有资本主义、没有剥削制度的桑田。要实现这一场十分艰巨、十分繁重的变化,需要千千万万坚定、忠诚、勇敢的舵手。一切新的东西都是从艰苦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张孝华这位老舵手是经过这条道路锻炼出来的,革命的新舵手也要经过这条道路锻炼出来。只要我们发扬张孝华同志的“老舵手”革命精神,就一定能够一桨一桨划过沧海,造出新的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