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百万农奴的解放
——欢迎影片《农奴》上映
中共西藏工委第二书记 张国华
影片《农奴》在全国上映了。《农奴》是反映西藏革命斗争的第一部故事片,也是藏族演员演出的第一部故事片。《农奴》的上映,是值得西藏人民高兴的事。
影片《农奴》比较深刻地揭露了旧西藏的阶级矛盾,反映了旧西藏极其残酷的阶级压迫,表现了旧西藏蕴藏着很深的阶级反抗,必然要进行革命。同时影片还体现出这样一个真理,那就是农奴阶级的革命斗争,只有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有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才能获得胜利。
在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统治下的西藏社会,绝不象某些人说的,是一个没有阶级对立的、没有阶级剥削的、人道的社会,也绝不是什么只有民族和宗教的社会,而是一个有着阶级对立,并且阶级剥削与压迫极其残酷、阶级斗争极为尖锐的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迄今所有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旧西藏社会的情况正是如此,存在着对立的农奴主与农奴两大阶级。农奴主阶级(包括封建政府、寺院和贵族)霸占着全西藏的主要生产资料,对农奴阶级进行着极其凶残的压迫和剥削。农奴阶级几乎都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只能为农奴主劳动,世世代代人身依附于农奴主(奴隶完全没有人身自由),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在农区,农奴在领地上(包括份地与农奴主“自营地”)的劳动收入,百分之七十以上都被农奴主掠夺一光。此外,农奴除了象影片中所表现的,遭受着高利贷的残酷压榨以外,还要支付繁重的乌拉(即无代价的劳动),从事庄园里的其他生产劳动和农奴主的家务劳动;支应和缴纳名目繁多的各种差税,给原西藏地方政府出兵差,出运输差,服杂役,缴纳各种实物和货币;同时还遭受着其他名目繁多的剥削。如缴纳人头税、结婚税、分家税。甚至残废要交税,出生要交税,死亡的时候也要交税,人死税不死。在牧区,牧民除遭受着农奴主繁重的差、税和高利贷剥削外,还受着其他各种形式的残酷剥削,如“计美其美”等①。农奴主阶级为了维护他的残酷剥削,拥有他的政府和军队对农奴阶级进行横暴统治,对于逃亡的或被他们认为违法的农奴,可以任意用刑,甚至使用各种骇人听闻的酷刑。此外,农奴主阶级还利用宗教对农奴阶级进行欺骗,把宗教当做他们统治农奴阶级灵魂的工具。寺庙说是“积善”之地,实际上是造孽之所。影片在这方面是有着比较深刻的揭露的。在这样的黑暗社会里,生产力不能发展,生产长期呈现萎缩状态,根本谈不上什么建设,几乎全部农奴都是文盲,文化极端落后,甚至连人口也在逐渐下降。封建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西藏藏族人民的进步和发展。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尽管农奴主阶级对农奴阶级进行镇压又进行欺骗,在旧西藏社会里,农奴对农奴主的反抗斗争,仍然是接连不断地发生。影片《农奴》描写了铁匠格桑逃跑和强巴装成哑吧,表现了他们对农奴主的反抗。但是,不论怎样,农奴阶级的反抗斗争,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只有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才能得到真正的胜利。西藏藏族人民的革命有着自己的特点。在西藏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进藏后,农奴阶级同农奴主阶级的斗争,在阶级力量对比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根据西藏的具体历史情况与政治情况,主要进行了影响群众的工作和对上层人士的反帝爱国的统一战线工作,并为社会改革创造更好的条件,因此没有立即进行民主改革。为了给予农奴主统治阶级充分考虑的时间,一九五六年中央又规定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不进行改革,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是否改革,看情况定。尽管中央做到了仁至义尽,但是,农奴主阶级中的上层反动集团,仍然勾结帝国主义和国外反动派发动了武装叛乱。正如毛泽东主席所指出的:“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②为了维护农奴主阶级的残酷统治,原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在一九五九年三月,发动了全面武装叛乱,撕毁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这是农奴主阶级镇压百万农奴、破坏民族团结和背叛祖国的一场严重的阶级斗争,所以,自农奴主发动武装叛乱之日起,百万农奴便自动起来协助人民解放军平息叛乱。影片《农奴》里,强巴协助人民解放军捉拿暗藏下来的叛乱分子土登活佛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多很多的,并且还有许多更为动人的事情。平息叛乱的胜利,标志着农奴阶级对农奴主阶级的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党的民族政策的巨大胜利,为西藏的民主改革铺平了道路。
在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运动中,百万农奴在党的领导下,用自己的双手埋葬了最反动、最黑暗、最残酷、最野蛮的封建农奴制度,在世界屋脊上站立起来了。象影片中强巴这样受尽了各种迫害与侮辱的农奴和奴隶,现在真正成了西藏的主人,祖国的主人。他们在党的领导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艰苦奋斗的精神,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各个战线上改变着西藏贫苦落后的面貌,建设着美好的新生活。许许多多过去象强巴这样的农奴和奴隶,现在成了优秀的互助组长、基层干部、工人、文教工作者、医务工作者、解放军官兵,以及人民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等等。如带头创办著名的穷棒子(奴隶和贫苦农奴)互助组的结巴乡党支部书记次仁拉姆,过去便是奴隶;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贡布,过去也是奴隶;藏族著名歌手才旦卓玛,过去是一个农奴。这次在影片中扮演强巴的旺堆,过去也是一个农奴。旺堆真实地、深刻地表达了旧西藏农奴的苦难,在表演艺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件事本身,就表明了农奴的翻身解放,表明了农奴政治地位的根本改变。随着百万农奴的解放,西藏被封建农奴制度长期束缚的生产力,也得到了解放。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翻身农奴组织了互助组,以冲天干劲开展了爱国丰产运动,连续夺得了平叛、改革后的五个丰收年。今年的农业收成,虽受了些早旱晚涝的影响,但比去年仍略有增加。随着生产的发展,翻身农奴的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文化也有了相应的进步,人口也得到了不断的增殖。百万农奴是西藏藏族民族的主体。百万农奴的翻身解放,使西藏藏族人民逐渐摆脱了落后的境地,为西藏藏族人民的进步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翻了身的百万农奴,正在为彻底完成民主革命而斗争,并为西藏的社会主义改造准备条件。翻了身的百万农奴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得到完全的、彻底的解放。有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有了社会主义祖国各族人民的支援,站立起来的百万农奴,一定能在被封建农奴制度统治过一千多年的世界屋脊上,建设起幸福美好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新西藏。
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公报告诉我们:被推翻的反动统治阶级不甘心于灭亡,他们总是企图复辟。西藏被推翻的农奴主阶级正是如此。虽然他们注定是要灭亡的,但他们却不甘心于灭亡,总是企图复辟,重新骑在百万农奴头上。现在,西藏境内封建复辟与反对封建复辟为主的阶级斗争还是尖锐的、复杂的。在这个时候,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影片《农奴》的上映。它能帮助翻身农奴进一步提高阶级觉悟,更坚决地进行反对农奴主阶级复辟的斗争,鼓起更大的革命干劲,投入到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去,投入到西藏的革命事业与建设事业中去。这部影片,不仅对现在的翻身农奴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对我们的下一代也是有很大的教育意义的。这部影片必将受到西藏翻身农奴与干部、职工和爱国进步的上层人士广泛的热烈的欢迎。
注①“计美其美”(不生不死)是农奴主强迫向牧民租放一种牛羊(多系百年以前一二两藏银合一头牛强迫折放给牧民的),牧民自承放之日起,不管牛羊生死,年成如何,世世代代,每年都须按规定数量向农奴主缴纳酥油。
注②《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一一三一页。
〔原载《解放军报》〕


第6版()
专栏:在革命博物馆里

英雄大破地雷阵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战争馆里,有一个陈列柜里摆着刀、剪、钳等工具,这些普通的工具就是志愿军英雄战士姚显儒跟敌人地雷作斗争的武器。
美帝国主义在侵朝战争中,害怕志愿军夜袭,于是在志愿军阵地前沿布下了各式各样的美造地雷,什么跳雷、蝴蝶雷、定时雷、子母雷、照明雷……企图用这五花八门的地雷阵来限制住志愿军的活动。但是,这并没有把志愿军难倒,英雄们凭着勇敢和机智,很快就揭开了各种地雷的秘密,并发动了群众性的扫雷运动。
仅姚显儒一个人用这些简单工具,四个月中就起出敌人布下的各式地雷二百多个、破坏敌雷三百多个。他还把起出的敌雷大搬家,又巧妙地布到敌人阵地前沿上去,让敌人的地雷去打击敌人自己。这样,美国侵略军反而被他们自己的地雷封锁包围、炸得不敢抬手动脚了。
 〔晓白〕(附图片)


第6版()
专栏:

池水清悠悠
中央民族学院 流波
十多年前,在南宁学习的时候,一个叫蒙江的瑶族同学曾给我介绍过他家乡的情况。他的家乡是石山区。人们住在石山脚下的小凹凹里,当地称为“垌场”。那里没有大河和小溪。人们日常饮用的是靠石岩缝里流出来的滴水和储存的雨水。在那里,水象金子一样贵重。一盆水往往作三、四次使用,洗脸、洗脚、喂畜牲……蒙江还常对我说,毕业后,他要回故乡工作,为改变石山区的面貌尽一把力。
没想到,现在组织上派我到他的家乡去工作了,或许我到那儿真能见到蒙江呢。
来到县里那一天,正好遇上召开三级干部会议。真巧,在招待所里就遇上了蒙江。如今他已是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了,是来参加会议的。旧友重逢,那股高兴劲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聊了一阵后,我特地问他:“老蒙,您挑水泥了没有?”因为分别的时候,我曾开玩笑叫他从南宁挑担水泥回家去修池子储水。他皱着眉头想了一下,然后笑着拍我肩膀说:“哈,您的记性真好。我当然挑了。”
“那么现在哪儿还缺水吗?”我问。
“说起来话长,太晚了,明天到了那里你自然知道。”
第二天早上,我们走出县城向西望去,只见前面是无数巍峨耸立的山峰。老蒙指着群山对我说:“那里就是我的家乡。”
沿着新辟的公路走了约莫个把钟头,我们来到了山脚下,开始走石板砌成的山路了。到了山坳口,往前看,一排电线杆把我们引向了另一个山坳口。老蒙告诉我,再过三个坳口就到大队所在地龙石屯了。我们向前面的坳口慢步走去,路旁的石缝地里长着已经黄熟了的包谷和小米,迎着山风摆着脑袋。路下的深谷里有人在牧着羊群。羊脖子上挂着的木铃叮当作响,真是一支美妙的乐曲。
刚踏上坳口,迎面传来了一阵“哆哆”的砍柴声。朝着响声望去,见一个人站在崖边砍伐崖缝中长出来的小树,脚下便是峭壁千仞。我捏了一把汗说:“这个人真是只雄鹰!多危险啊!”老蒙说:“这对我们这里的人来说是家常便饭。没有这胆量,没有这种本领哪能改变山区一穷二白的面貌啊!”
是啊,在这只有一分泥土九分石头、到处是悬崖峭壁的石山里,瑶族人民世世代代就是靠着自己的勇敢和勤劳,与大自然和反动统治阶级作斗争生存下来的。
翻过第三个坳口,往下看,在深深的垌场里竖立着十几幢房子,大部分是新瓦房。离屯不远的崖边是一个用水泥和石头修建的圆形大水池。这水池就象一个湖泊一样。
我问老蒙:“那口池是您修的吧?”
老蒙沉思了一会,然后郑重其事地回答说:“现在我们这个大队几十个屯和垌场都已经修了池子,龙石这口大池子是第一个修起来的。您问是谁修的嘛,这石山区里大大小小的水池子,都是共产党和毛主席给修的。”
不知什么时候,龙石屯放羊的兰大爹也坐在我们背后了。他接着话题说:“没有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我们瑶人一辈子也别想有这样的大水池,还不知要累死多少人呢!”
我插话说:“大爹,过去没水池,你们可受罪了!”
兰大爹点点头说:“是呀!你不晓得呃,解放前我们不但受国民党反动派、地主恶霸的压迫,还受‘水’的压迫。有一年天旱,石崖水枯了,我们要到三、四十里外的红水河边挑水。天麻麻亮就点着火把上路,天黑了才回到家。有一个叫卜伯的人,他老婆因为上崖头寻水,不小心就跌崖死了!”
兰大爹叹了一声,敲了几下烟灰又继续说:“解放后不久,省里派民政工作组来调查,又拨了专款,由蒙支书领着大家把水池修起来了。现在有了大水池储水,再不愁没水喝没水用了。同志,您看那池水多清,请到池子里喝口清水解渴吧!”
我们来到了大池子边。池子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池子边的崖头上用红漆写了“解放池”几个大字,池边还写了两行标语:“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兰大爹用竹筒舀了一筒水一饮而尽,然后又舀一筒递给我,我也一饮而尽。我说:“这水又凉又甜,真解渴呀!”
兰大爹笑咧着嘴,意味深长地说:“这‘解放池’的水呀,就象一缸蜂蜜,喝在口里甜在心。我这七十老汉呀,喝了这池水也感觉年轻多了。”
说话间,兰大爹的老伴兰大妈挑水来了。她接上兰大爹的话说道:“这‘解放池’的水呀,喝了长生不老!”说着哈哈大笑起来。笑声是那么爽朗、愉快。
池水清悠悠,兰大妈舀水的桶击起了涟漪片片。在这清如明镜的水池里,我仿佛看见了雄伟的天安门,看到了我们党伟大的民族政策的光辉。


第6版()
专栏:

蒙古包前话天下
金高画 江城诗
蒙古包前阳光洒,
牧民凝神看图画,
一张张照片,
一朵朵红花,
看到北京城,
看到毛主席他老人家。
蒙古包前看图画,
牧民心头豪气发,
唱不完的歌,
说不完的话,
身在草原上,
心里常常想到亚非拉!(附图片)


第6版()
专栏:大家谈

做革命的“铁人”
江西省南昌市 万飞勇
人,不是铁打的。然而,在我们的革命队伍中,在沸腾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中,锻炼出了大批的“铁人”。大庆油田的王进喜,就是“铁人”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你看,在出现井喷事故的迹象面前,王进喜毅然抛掉双拐,跳进了泥浆池,忍着难以想象的痛苦,紧张搏斗两个多小时,保住了同志和钻机的安全。
你再看,一台钻机每天要供水四五十吨。在自来水管还没有装好的情况下,王进喜领着工人,从一里以外的小湖里,一脸盆一脸盆地端来了水。就这样打出了第一口油井。
看了这些激动人心的英勇事迹,不禁从内心欢呼,好一个赤胆忠心的革命“铁人”。
一个普通的工人,成了革命的“铁人”,这有一个千锤百炼的革命化过程。只有用毛泽东思想武装了的人,才会懂得革命事业与自己命运的关系,才会有钢铁般的意志,才会有吃大苦、耐大劳的坚强毅力,才会有永远向前的革命朝气。
我们每一个革命者,都应该在革命的熔炉里,把自己炼成“铁人”。我们有了象王“铁人”似的气节,就能战胜任何困难。我们队伍里的“铁人”越多,我们的队伍也就越能成为永远不可战胜的钢铁队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