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
专栏:

大寨又一年
本报记者
中秋时节,登上山西昔阳县虎头山鸟瞰,大寨大队的层层叠叠的梯田里、沟洼里,茂密茁壮的玉米和谷子成熟了,一片金光灿灿。在山坡上,田地边,不少新栽的树木枝繁叶茂。在村里,新修的一排排青砖瓦房,一孔孔青石窑洞,格外美观。大寨,处处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人们记忆犹新。去年八月,大寨遭受了连续七天七夜的暴雨袭击。每块耕地都受到了损伤,百分之二十的土地、石坝、地堰,甚至连地基也冲得净光,百分之七十的房屋和窑洞倒塌了。
但是,被洪水冲毁和淤没的一百八十亩土地,现在有一百三十亩修好了,被洪水冲刷过的五百四十亩土地,有百分之七十整修了。这些土地又长出了一片好庄稼。今年夏季,四十亩小麦,每亩平均二百六十九斤,创造了历史上小麦亩产的最高纪录。眼下社员们看着七百多亩黄熟的庄稼,都议论说,这是合作化以来最好的年景!
暴雨洪水教育了大寨人。山流了,地冲了,为什么?因为山上没有树。灾后新建房舍,需要木材,还得去外地买,为什么?还是因为忽视了植树造林。于是,今年春天,大寨人在三百多亩荒山上,播种了树籽,在土坡上、耕地旁,栽下了七千多株树秧。一年春天栽的树,等于前四年的总和。
大寨人陆续住上了新居。六十四间砖瓦房新盖起来了,二十六孔窑洞新砌成了,把快要倒塌的三十五间房、十七孔窑洞也整修好了。
医治自然灾害造成的创伤的时间,只不过用了一年,他们依靠什么力量取得了这光辉的业绩呢?
自力更生、勤俭创业,是大寨人的光荣革命传统,是大寨人十多年来办集体经济的法宝。
这一年,是大寨人自力更生、勤俭创业的革命精神更加发扬的一年!
大寨遭受了一场毁灭性的灾害,但是大寨人不屈不挠,又用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为大寨的建设史写下了光荣的一页。一开始,他们就提出了英雄豪迈的口号:
“三不要——不向国家要粮、要款、要物资!”“三不少——不少向国家卖余粮、不减少社员口粮、不减少下一年的生产投资!”
钱,自己出。灾后,大队计划为社员修盖新房窑,老贫农李喜庆把八百元存款拿出来借给大队。他说:“集体是大家庭,别人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我不能自己存着钱,让别人受难。”全队八十三户社员,就有五十七户借出了款,总额是一万二千多元。今年大队生产资金不足,社员仍然不同意向国家贷款,他们说:“自力更生的精神,咱大寨要祖祖辈辈传下来。”于是,大家又拿出三千多元来投资扩大再生产。
工,自己投。为了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社员的出勤率更高了。从遭灾到现在,全大队从事生产的劳力是一百零五个。在这短暂的一年中,一百零五个劳力做了多少事呢?粗粗计算:他们以严格的质量标准完成全部农田的耕作,每人平均恢复、整修和新修了四亩九分土地;为修建房屋投了四十多工;在土地基本建设中,每个劳力平均担运八十三立方石头,移动了一百四十立方土,填补沟坑二十八处,另外,还播种造林二亩多,植树六十多株。
工具,也自己搞。修地修房要有开山打石头的工具。这些工具过去都是由集体购置的,现在要大量添置。许多社员为了减少集体开支,纷纷自己购买。还有些社员在大队的领导下学习烧砖瓦,自己铸造工具。真是作到众志成城,克服了一个再一个的困难。
大寨人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也改造了自己,在克服重重思想障碍中,把自己的革命胸怀锻炼得更宽广,把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锻炼得更顽强。
大寨人在合作化初期揭开了改天换地的斗争以后,党支部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任务,坚持不懈地对社员们进行了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支部教育社员说:“地在人种,戏在人唱,事在人为。”“发展生产靠向国家借债还能过好日子?我们自己能走过去的路,就不能靠人扶。”终于,人们认识一致了:路靠自己走,业靠自己创。上上下下坚持勤俭创业,勤俭持家。
近年来,尤其是在去年,阶级斗争和集体主义精神,是大寨党支部向社员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中心内容。当大寨遭到空前洪水灾害的时候,党支部便组织老年人给大家讲述一九二○年旱灾后的悲惨遭遇,并和现在遭灾后的情况做比较,同时讲兄弟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的情形。这些,激励着大寨人自力更生、苦干实干的革命精神。灾后,各方面都来慰问,负责同志也来了。大队支部书记陈永贵问大家:“过去遭灾谁来慰问?”大伙说:“死了也没有人问。”陈永贵又问:“你们看看现在和过去一样不一样?”大伙说:“那还能一样了!”陈永贵说:“既然和过去不一样,咱们就办和过去不一样的事,不要国家一文钱,自力更生,战胜困难,把土地和庄窝重建起来。”精神力量变成了物质力量。于是,大寨人在困难面前提出了“三不要”、“三不少”的口号;纷纷借给集体钱,纷纷为集体多投工,一场主要是用自己力量医治灾害创伤的战斗就这样开始了。
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大寨人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每一个胜利都是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党的自力更生的方针的一曲嘹亮的凯歌。


第10版()
专栏:

荒原农场群
记“九三垦区”职工艰苦创业十五年邢世良 李树章 王光文
八月,嫩江平原上的麦田一片金黄。在麦收季节里,我们访问了黑龙江省大型机械化国营农场群之一的九三垦区。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按各场实际收获产量计算,今年全垦区平均亩产是历史上最高的一年。进入八月下旬,便有大量汽车忙着将上千吨上等小麦送往国家粮库。据麦收指挥部的同志说,今年全垦区向国家上交的小麦,几乎等于去年全部交售的粮食。
今天,九三垦区已经成为我国重点农牧业基地之一。它拥有九个谷物农场和两个畜牧场,组成了大型机械化农场群。可是在十五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渺无人烟、荆棘丛生的荒原。
一九四九年的秋天,不到三百名革命荣誉军人和部分青年、学生组成的垦荒队伍,来到这里建立农场。他们在党的领导下以顽强的革命精神,向沉睡着的荒原进军!没有住处,他们就搭起临时窝棚;没有木材,他们就到森林中去采伐;没有农具,他们就修起烘炉自己造;国家调来拖拉机不会开,他们就边干边学……。过去在解放战争中流过血的革命军人,就这样战胜了重重困难,在满目荒凉的北大荒上,第一年就开垦了三万多亩荒地。如今这里完全变样了:拖拉机在田野里奔驰,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放牧……。然而,这里的人们却始终保持着当年艰苦奋斗的作风。今年春天,垦区党委派建场初期担任过荣军农场二分场场长的汪立国去建立铁锋农场,他同八年前一样,带领着职工在那里搭起几座地窝棚安下身,又开始了紧张的开荒劳动。到现在已开垦出四万多亩荒地,并超额完成了今年开荒任务。
在老一辈的熏陶下,年轻一代牢记着创业的艰难,继承着老一辈的良好作风。红五月农场第六生产队联合收割机驾驶员杜明森,在一块传送布上补了八十多个补丁,坚持使用了七年,仅这一项就为国家节省了八百多元。他驾驶的联合收割机,每年完成的收割任务都超过全垦区平均水平的一倍以上。去年麦收时,荣军农场有些联合收割机的摇动臂坏了,严重影响了麦收。年轻锻工张士英不声不响地承担了修理任务。他连夜找材料,用炉烧,用锤打,终于制成了四副摇动臂,停下来的联合收割机很快出动了。
“艰苦奋斗,勤俭创业”,已经成为九三垦区各级干部办好国营农场的指导思想。他们在基本建设的投资使用上,严格贯彻了先生产、后生活和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到去年末,累计投资总额中用于机械设备、道路、场房和畜舍等生产性建设占百分之八十三,而用于非生产性建设的只占百分之十七。在全垦区十一个农牧场中,就有八个是利用住宅做办公室的。现在农垦局党委书记和局长使用的办公桌、椅,还是建场初期省荣军学校拨给的。
今天这个大型机械化农场群,能够给国家提供大量的商品粮,也是这里人们艰苦奋斗的结果。这里适合种小麦,然而,当小麦扬花灌浆的时候,常常是几十天不开晴,挺好的小麦会感染锈病,好年景每亩打不上百斤粮。他们没有被这个困难吓倒,决定从种子上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们从各地串换来各种优良品种,在试验田和大田里进行多种试验,从中选优去劣。仅用三四年时间,就从一千二百多个优良品种中,选出了第一批抗灾力强的良种。
锈病的课题解决了,一个新的课题——小麦收割问题又被提出来。这里麦收时节正是雨季,机械在雨水多的时候根本进不了地,同时,阴雨天小麦较湿,不易脱粒,脱谷过程会造成很大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党委发动群众想办法。在十一年前,拖拉机手张玉昆(现任红五月农场副场长),用木头给联合收割机加上了很宽的大轮子和木爬犁等防陷设备,在土壤含水量达百分之七十的情况下,联合收割机可以照常工作。此后又采取早期分段收割的办法,减少了损失,争得了麦收主动。
九三垦区同新中国一起成长壮大,十五年间,垦区职工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从建场以来,开垦了近一百一十多万亩良田,生产出九亿三千五百多万斤粮食,上交国家的商品粮达六亿斤,平均商品率为百分之六十三点五。去年全垦区每个农业工人平均生产粮食两万三千九百多斤。不仅粮食增产,林、牧、副、渔等也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建场初期只有一百五十匹马,现在已发展到马三千六百多匹、牛三千二百多头、羊六千二百多只、猪七千五百多口,并建立了专门经营牧业的高峰马场和绿野羊场。十五年造林两万七千多亩。自从一九五五年以来,他们还向省内外推广优良种子两千八百多万斤,并帮助附近公社开荒和耕地。十五年来,九三垦区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三千多名干部和技术工人。
这一切,都显示了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强大威力和示范作用。


第10版()
专栏:

亦工亦农的新型劳动者
赵均平 程秀峰 姜茂生
陕西三原县城关棉绒加工厂,根据原棉加工季节性强的特点,同附近农村生产队签订合同,在原棉加工季节,主要依靠合同工生产。这一批亦工亦农的合同工期满,把他们在工厂受到的工人阶级的革命精神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带回农村去,对农民群众产生良好影响,提高了社员的觉悟,促进了农业生产。
城关公社南道生产大队有些回乡知识青年,去年在作合同工时,看到工厂老工人为了维护机器,经常在休息时间,爬到机器底下,或钻进风洞内检修,就决心学习老工人的高贵品德。在今年夏收期间,合同工张兴保、杨国栋等人,冒着烈日清理队里的牲畜圈棚,挖出厩肥四万多斤,改变了自己干活挑挑拣拣的作风。在他们带动下,青年们竞相挖粪送粪。高渠公社和平生产大队河槽生产队的女青年杨淑茹等,在轧花车间工作时,老工人江卫生向她们讲解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督促她们按时作巡回检查,保证轧花质量。她们回到农村后,就带动大家用这种精神作务棉花。今年这个队种植的一百二十五亩棉花,生长良好。
工人们在生产中胸怀全局,主动帮助别人克服困难的风格,在合同工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八月间,高渠公社和平生产大队河槽生产队考虑到本队地下水位上升后,周围几个生产队上千亩的庄稼有被积水淹没的危险,决定在雨季到来之前,赶挖一条排水渠。有些社员不同意。但是,合同工杨景荣坚决主张挖,在生产队的领导下,他串连了十三名青年,连续干了十多天,挖了一百多米长的排水渠,排除了地下水,使周围几个生产队的一千多亩秋庄稼在雨季便没有受水淹。事后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便向大家讲他的师傅蔺吉祥在工厂主动为下道工序排除故障的事迹,并说:“老师傅告诉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要有全局观点,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城关公社南道生产大队第十队合同工韩忠秀,初到工厂时,不懂技术,老师傅李文成热情地告诉他脱绒机的性能,手把手地教给他操作技术。韩忠秀在跟师傅学艺过程中,也学到了这种热情传授技术,毫不保留的思想品德。回到生产队后,他和社员房建新一起修剪果树,也热情地向房建新传授修枝技术,帮助他提高了技术水平。
许多合同工在工厂工人的影响下,逐渐养成了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维护集体利益的美德。渠岸公社兴隆大队名林堡一队贫农社员王玉成,在工厂劳动期间,多次看见老工人们不分白天黑夜,一遇到风雨,都抢着抬棚布,苫盖堆放在露天的原棉。他回到生产队后,处处关心集体。去年冬天的一个清晨,生产队向供销社运送棉花,一辆装载了四千多斤的棉花车,辕骡被道旁障碍物绊倒压在车下,赶车的社员只身力微,难以扶起。王玉成这时尚未起床,听到呼喊声后,忙穿着短裤跑去,协同赶车社员把压在车下的牲口抢救了出来。


第10版()
专栏:

“艰苦奋斗的主要力量是贫农”
诸暨县檀溪公社泉一大队党支部书记 何校洪
新中国成立十五年来,农村的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的精神面貌的变化,那就更大了。我们大队第三生产队贫农社员何佐根,就是许多艰苦创集体大业的人中的一个。他今年六十五岁了,我们都叫他“佐根爷爷”。
管水库九年如一日
佐根爷爷年老思想新,人老心不老,做得勤,看得远。为了管好水库,他一个人住在山上九个整年头。开始是管东塘水库。人民公社化后,我们又造了大伏虎、小伏虎两个大水库,他就负责管上三个水库。这大年纪了,黑夜下暴雨,他穿蓑衣,戴笠帽,提着马灯,在库坝上来回检查;遇到天旱的日子,他到四五里外的皂溪,把溪水引进库里来,一天来回好几次。吃饭的时候,他一听到社员们讲田里要水了,就先去开闸门。
许多事,别人看来,是与己无关的“额外”工作,佐根爷爷却认为是自己非干不可的份内事情。今年,他老人家又为集体创造了一笔“额外”财富。在春耕开始以前,有一次,他在水库周围转来转去,看见靠山边还有四块田约有三亩来大。他心里想:“我管的这三个都是活水库,只要我脚跑得勤一点,多去皂溪拦几次溪水进来,抗旱就有保证,今年这几块田可以留着种稻。”他跑来同我们讲了。有的社员认为现在不比前几年,粮食多了,对山上这几块田有点不上眼。佐根爷爷说:“粮食还愁多?我们不好多卖些给国家,支援建设,支援世界革命!”这几块田离开村子远一些,管理不大方便,佐根爷爷说:“你们只管把下面的生产搞好,山上的几块田有我。”种下去以后,耘田、施肥、灌水,这些工作他又兼管起来了。这三亩来田,早稻一季就收了一千多斤,眼前的晚稻也长得很好。
甘做大家的报时人
檀溪、东溪两个公社所属的四五个村庄,十多个大队,早中晚三次,天天可以听到来自水库方向的钟声。
敲钟,是一九五五年造水库时开始的。当时工地上人多,佐根爷爷敲钟只是为了传告工地上的作息时间。后来,他听到社员们说:种田人不是家家有钟的,碰到个阴天,不晓得啥时候该收工。有时收工太早,耽误做活工夫;收工太迟,回去又吃冷饭。听了敲钟,做生活心有数了。
佐根爷爷听了以后说:“对大家方便,对生产有好处,我辛苦点也要天天敲。”从此,佐根爷爷就把敲钟作为自己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刮风下雨落雪,过年过节,他都要去敲,从没有间断过,一直坚持了九年之久。
佐根爷爷住在山上,他老伴、女儿常常上山去看他。一天,他老伴随手把锅盖揭开一看,见里面蒸着一罐饭,一碗咸菜。他老伴嘴里“唉”地叹了一声,就说开了:
“家里有女婿、女儿会做,我养只猪,你管管菜园,有饭给你吃的,何必一个人住在山上?自己又不会弄菜,吃得这苦!”
佐根爷爷晓得他老伴在心疼他,就把老伴带到水库大坝上,指着眼前三个水库和大片农田村庄讲开了:
“你看,三个大水库下面,就是田地村庄。山上没有一个人住着,哪放得了心喔!现在有了三个大水库,一千七百多亩田自流灌溉,水库里的水还发电、照明、加工,这是集体力量办起来的社会主义大家业,哪好没有一个管家人!”
为集体添砖添瓦
一九五六年的一天,我和水利技术员何启友等上山检查水库。在佐根爷爷住的小屋子里,我们几个人在一起商量,要是水库里养上鱼,周围种起桃李那有多么好!可是当时大家盘算来盘算去,队里一时拿不出这笔资金。哪晓得佐根爷爷就把这事情记在心头,动起脑筋来了。领导上没有分配过任务给他,他也没有向队里去领过成本和肥料,就在水库附近的空地上起早摸黑地种起瓜来了。这年,收了五六千斤瓜,卖了八十二块钱。佐根爷爷就把这笔钱献给集体,作为建设水库的资金。第二年,水库里就养起鱼来了。
佐根爷爷出身很苦。他父亲是靠挑脚担过日子的,干了一辈子,临死时留给佐根爷爷的唯一家产,只有一根扁担和一条铁镶头的短柱。他继承了这份“家业”,不是帮人家挑脚担,就是出去打短工,一天到晚手脚不停地做。到他五十岁解放的那年,依旧是靠自己的肩膀吃饭,所有的家产还是他父亲留给他的一根扁担,一条短柱。佐根爷爷却说:“一个人有多少本事?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创大业。没有人民公社,没有集体的力量,天上哪会掉下这样的大水库来,山坞里哪有地方好养鱼?有共产党的领导,有集体的力量,以后我们还要办更大的事情哩!”
(韩林夫记)


第10版()
专栏:

农村天地广 科学道路宽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王世之
提起下乡蹲点,我的收获是很大的。
一九五八年以后,响应党提出的科学研究为生产服务的号召,我先后到北京市郊区农村蹲过两年点。这两年,只是农民怎么做,我就怎么看,提不出什么建议,更弄不清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心里也有些嘀咕、着急。后来,我坚持参加农村麦田考察,跑的地方多了,看多了,听多了,深感农业生产实际情况非常复杂,农民的耕作经验确实丰富,科学工作者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亲身和农民一起进行实践,光靠试验室和小块试验田的实验研究,科学技术就没法真正为生产服务,农民的经验也就看不出,摸不到。两次蹲点和经常到农村参加考察,这些经历是我深入实际的第一课。
去年秋天,北京郊区开展大规模的、群众性的小麦丰产科学实验活动。我到通县通镇公社新建大队蹲点,和县里科技人员一起同社队干部、群众结合,一块搞样板田。在热腾腾的科学实验斗争中,我又上了更深刻、更生动的一课,我有以下几点深刻的感受:
一是必须紧紧依靠县社各级党政的领导和支持,才能使科学技术比较快比较好地和群众的生产斗争结合起来。
二是必须虚心向群众学习请教,有问题多和他们商量。当地群众同土地打了多少年的交道,脾性摸得透,情况见得明。我们在确定、推广科学技术措施的时候,认真向干部、老农了解情况,同他们一起研究对策,所以,在推行搂麦,返青、起身、拔节追肥,浇灌浆水和麦苗分类管理等措施时,就收到了好的效果。要是把一些科学技术拿来就生搬硬套,必定会坏事。
三是必须和广大群众一起动手搞。通县层层建立了样板田,层层建立了三结合的科技组织。这样,科学实验、示范、推广就有了骨干和根基,能更好地动员广大群众。象三月里普查麦田活动,我们把道理和办法在现场会上一摆清,通过骨干分子传达下去,群众很快发动起来。有的到地里扫雪,有的认真数麦苗、算茎数,不少队的会计,还拿着算盘到麦田里精数细算。通县共普查了十几万亩,参加的有五千多人。这个调查,给下一步按苗情定措施、科学管理麦田打下了好基础。得来的大量的数据、情况,对推动当前生产起了很大作用。这是我们在试验室或小块试验田里万万看不到的,也是靠几个科学工作者万万办不到的。
通过下乡蹲点,参加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我感觉到眼界开阔了,认识提高了,科学研究的内容更能结合实际,更丰富了,对科学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道路更明确更具体了。今后,我愿意永远和群众在一起,为发展农业生产并肩奋战。


第10版()
专栏:

人民公社好
我国农村人民公社日益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它在发展农业生产,战胜自然灾害,巩固农村社会主义阵地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它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日益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陕西米脂县高庙山公社高西沟大队,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把十二个山头建设成宝塔式基本农田。
新华社记者 和坪摄
公社的威力,在抗灾斗争中进一步显示出来。这是福建龙海县角尾公社利用排灌工具,引九龙江水抗大旱。  杨湘贤摄
一些地区的人民公社,开始应用塑料薄膜覆盖秧田,提高秧田温度,促进秧苗生长。这是湖南岳阳县筻口公社筻口大队筻口生产队社员在秧田覆盖塑料薄膜。  龙文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