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2月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生产、唱歌都是为了社会主义
湖南省群众艺术馆馆长 周政平 本报记者 刘见初
在湖南省少数民族聚居的高山深谷中,活跃着大批民族业余艺术尖兵。他们用嘹亮的歌声,优美的舞蹈,鼓舞着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三大革命斗争,建设自己美好的山乡。
这些群众业余文艺尖兵,大部分都组织在大队俱乐部的业余剧团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就建立了业余剧团六百多个。他们当中的许多人,被评为五好社员。这次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的二十三个演员都是贫下中农,其中就有七个五好社员和一个五好团员。
在云雾弥漫的湘西苗山里,经常可以听到一个女青年动听的歌声。歌声在山间萦回环转,吸引着社员们。在上山生产时,妇女们便对她说:“你唱得真好,给我们再唱一个!”于是,她放开嗓门又唱起来。这位女青年就是吉首县己略公社求产大队的苗族业余艺术演员石顺明。
石顺明,这位二十岁的女青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里,从小就跟着妈妈从事劳动生产,练成了一手好功夫。插田、薅禾、运肥、收割……差不多所有的农活都会做。她在生产中带头拣重活做,到困难的地方去。
妈妈在送她上学时说:“搭帮党和毛主席,你才有书读。你要用功学习。”石顺明年纪虽小,妈妈的话她懂得,旧社会的苦她尝过,解放后眼看地主被打倒了,劳动人民翻身作了主,有吃、有穿、有了温暖的家庭。这些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党和毛主席带来的。她对党的热爱深深地在心里扎下了根。
进了学校以后,石顺明在老师的教导下,阶级觉悟更高了,懂得的事情也更多了,她就想到要为党多做些事。做些什么呢?……她很爱唱歌,在学校里学了不少革命歌曲,给大家唱革命歌曲不是又能娱乐又能进行教育吗?她在放学后,晚上歇凉的时候就给社员们唱。县里发来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新民歌,她就用苗歌来唱,社员们很欢迎,说又听了歌,又受了教育。她也受到了很大鼓励,慢慢就被群众公认为小歌手,一有机会就围着要她唱歌,群众还自己编些新歌词要她唱。她还自愿地担任了“义务教员”,教寨上的青年唱革命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社员都是向阳花》等,让社会主义的歌声在这个边远的苗寨流传开来。在她的带动下,村寨里的青年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宣传广播组,使活动经常化,有组织地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不再唱哥呀妹呀的老民歌了。
对石顺明同志来说,听党的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自己一切行动的准则。这次来北京参加观摩演出时,她写的决心书第一条就是听党的话。一九六○年,她小学毕业了,由于她爱好艺术,考取了自治州剧团。当一九六二年党号召青年下农村、支援农业第一线时,虽然她非常喜爱艺术,而且业务进步很快,但她毫不犹豫地向组织申请回乡生产。组织上对她的热情给予了鼓励,满足了她的要求。
回到农村后,她积极投入到生产斗争中去,同时也成了宣传小组的骨干,积极组织宣传活动。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有些青年农民对地主阶级的罪恶了解得不多,阶级界线不那么鲜明,党支部针对这种情况,给宣传组的成员说明阶级敌人并没有睡觉,而我们有些人却失去了警惕。要求他们从这方面宣传。宣传组员们就把本队本公社阶级敌人各色各样的阴谋诡计和破坏活动,把贫下中农的苦难家史,编成许多歌,在群众中演唱,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秋收时,他们就根据公社布置的做好秋收准备,精打细收,反对铺张浪费等内容,用歌来宣传,以及用歌来表扬好人好事,歌唱人民公社等等。石顺明同志在她编的一首《歌唱人民公社好》中有段唱道:
人民公社力量大,
什么困难都不怕,
社员走上集体路,
团结如同山一座,
永远跟着共产党,
意志坚如钢一坨。
石顺明不但是宣传的积极分子,在劳动和工作上,也干得很出色。刚从剧团回到村里的时候,她就想:一个共青团员应该为党多做一点工作。她向党支部书记要求:“你交给我什么任务,我就做。”有一次,支部书记交给她一个任务:通知社员吃饭后开会。对这样一件简单的任务,石顺明也非常认真地去做,在晚饭前,她一家一户地都通知了一遍。
党支部了解到石顺明同志朝气勃勃,有一颗火热的心,但也考虑到她年轻,还没有经验,对农村中存在的阶级斗争、两条道路斗争的复杂性,还看不深,有些还看不到,因此经常给以教导,交给她任务,让她在实际斗争中去锻炼。支部书记还常提醒她,要搞好集体事业,首先要提高思想。这也是石顺明同志在实际斗争中碰到的突出问题。在党、团支部的领导和鼓励下,她开始经常地认真地学习党的有关农村政策的文件和对提高社员觉悟有现实意义的文章,并且把它们翻译成苗语,晚上讲解给社员们听,引导群众来讨论。这样,经她不断的学习和向群众讲解,她自己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同时,社员们的思想觉悟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有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石明德说:“听了讲,我的思想也开了,过去给地主当长工,汗水掉在地主田里,粮食送进地主仓里,自己一年辛苦一场空。现在是为大家做、为自己做,我要做得一天做一天,大家来建设社会主义。”学习以后,大家都主动地关心集体,出工更积极了,人与人的关系更亲密了,各家相互照顾如同一家人。
石顺明同志关心集体,热心为集体服务的精神,受到了党、团支部的多次表扬和鼓励,受到了群众的爱戴。共青团选她当团支书,妇女选她当妇女主任。担子重了,她想的也更多了,而且首先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带动和开展工作。一九六三年天很旱,支部书记对她说:“群众说‘叭靴’的三亩田没有水,甩掉算了,你们共青团有没有办法把它种上?”石顺明同志当即发动共青团员上山去查勘水源,在离“叭靴”半里多路的地方找到了泉水,她就带领青年们开渠引水,终于插上了秧,得到了好收成,现在变成了一块好田。群众说:“共青团,真能干,我们不干他们干。”党支部给了他们表扬,并号召群众向他们学习。
就是这样,去年她做了二百三十多个劳动日,被评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五好团员,并且当选为团代表,今年到北京参加了共青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她说:“我努力搞生产是为了社会主义,我唱苗歌同样是为了社会主义。用苗歌来宣传党的政策,提高群众的觉悟,又不妨碍自己生产,还为革命多做了一份工作,我为什么不积极参加活动呢!”


第6版()
专栏:文艺短评

会劳动又会文艺
这次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上,出现了不少先进人物,他们既是生产队长,党团干部、五好社员,又是出色的群众艺术家;当他们从事生产劳动的时候,能处处做群众的榜样;当他们从事文艺活动的时候,也能受到群众的夸奖和支持。今天,我们介绍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女青年石顺明同志的生动事迹,使人得到鼓舞,也得到启发。革命化,劳动化,既是业余文艺工作者的鲜明特点,也应当是专业文艺工作者的努力目标。
在我们的国家里,许许多多象石顺明这样的业余的文艺活动积极分子,在党的领导和毛泽东思想的教导下,不脱离生产,不脱离人民群众;和劳动人民一同生活、一同劳动、一同斗争并且事事带头;他们最了解群众的思想感情,也最懂得群众的需要和愿望。另一方面,他们为了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在党的领导和群众(首先是广大贫下中农)的支持下,充分运用了文艺这一武器,对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育,使得群众性的业余文艺活动成为党的有力的宣传工具,推动工农群众不断提高阶级觉悟和生产热情,成为党的宣传员。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的许多代表,和他们从事的活动取得的效果,便是有力的证明。
石顺明从事的文艺活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业余的文艺活动积极分子喜爱和运用的民族、民间文艺形式,正是各族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当石顺明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山歌,编成苗歌演唱的时候,不但使群众感到特别亲切,容易接受,而且深入人心。充分使用自己熟悉的传统的民族、民间文艺形式进行活动,同时根据革命内容的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是群众艺术工作者较之专业文艺工作者更为有利的条件。因为他们的创造是从生活中来的,不受资产阶级艺术条条框框的影响,能够按照人民群众的需要,大胆创新。
当然,石顺明同志也好,别的许多同志也好,他们的文艺事业,都还只是一个开始。但是,他们的方向是对头的。在各族人民中成批地出现了又会劳动又会从事文艺活动的群众艺术家,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的产物之一。他们是劳动者,在从事文艺活动中迅速提高了文化水平,逐渐达到党所提出的劳动人民知识化的要求。与此同时,大批专业的文艺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去,到工农兵中去,参加火热的斗争,参加生产劳动,改造思想,锻炼无产阶级的感情,努力做到知识分子劳动化。这样,在不久的将来,在我国社会主义的革命文艺运动中,就会出现一批崭新的力量,逐渐形成一支革命化、劳动化的队伍。


第6版()
专栏:

八个民族八枝花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友文工团 晨耕
在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上,来自湖南的侗、苗、瑶、土家族和黑龙江的赫哲、达斡尔、朝鲜、鄂伦春等八个民族的代表们同台演出。他们唱的是革命歌曲,跳的是斗争舞,演的是人民新生活,说的是群众心里话。那具有丰富的内容、多彩的形式,以及各种风格的艺术节目展现在同一个晚会中,真可说是百花竞放、五彩缤纷了。
达斡尔族的民歌手何德志,这个在旧社会用歌声控诉地主阶级压迫的放牛娃,今天用激动的情感唱起了《永远在毛主席身边》;翻了身的苗族姑娘龙设英和吴冬元,用高亢的苗族山歌表达了苗族人民“站在苗山望北京”的愉快心情;瑶族姑娘盘桂英、盘见妹用无限崇敬的心情把“歌儿唱给毛主席听”;赫哲族的歌手付桂芝在《不要忘记过去》的歌声中,诉说了赫哲族过去被压迫、被摧残的仇和恨;鄂伦春族的姑娘莫桂英则用宽广洪亮的歌喉演唱着《呼玛河水清又清》。这是斗争的歌声,革命的歌声,这是发自各族人民、广大群众心里的肺腑之音。
女声小合唱《脱谷场上喜洋洋》里的六位朝鲜族姑娘,边唱、边舞,那轻快的节奏、爽朗的音调、活泼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瑶族的民间歌舞《汽车开到荆竹寨》,又把我们引到了祖国的南方。在湖南省瑶族居住的山峦重叠的蓝山地区,人们劈山碎石修筑了公路。当第一辆汽车开来的时候,瑶族兄弟们意识到这不是一辆普通的汽车,它会给山区带来繁荣,带来文化,它会叫山区跨上汽车飞跃向前。瑶族人民穿上了节日的盛装,男的打起手鼓,女的耍起花伞,欢天喜地地载歌载舞、纵情歌唱祖国的伟大建设,歌唱人民的新生活。《在田间》描写土家族男女社员们,争购货郎送来的毛主席著作。这个节目,不但表现了土家族对毛主席的无比热爱,同时反映了他们在毛主席思想光辉的照耀下,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大步走向新时代的豪迈心胸。侗族村寨的人民吹起洪亮的芦笙,跳着欢快的“哆吔”《欢送劳模上北京》(侗族民间歌舞)……这些表演使我们看到了伟大祖国的新面貌,看到了各族人民的新生活,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光辉灿烂的图景——翻身了的各族人民,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正在沿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奋勇前进。
身着短衫长裤、腰束子弹袋、手执双鼓锤的湘西苗族妇女,在演武场上练本领。班长姑娘擂起战鼓,一会儿强、一会儿弱,一会儿紧、一会儿松。有时似千军万马一齐出动,有时象孤胆英雄去夜摸敌营。她的鼓点千变万化,她的舞姿矫健英俊,她的鼓声是命令,指挥着一队苗家姑娘在场上练兵。她们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一会儿卧倒、一会儿爬起,一会儿练射击、投弹,一会儿又练劈刺冲锋。一会儿是威风凛凛,一会儿又愉快轻松。真个是摸、爬、滚、打样样精通,表现了苗家姑娘们的新的生活内容,新的精神面貌。
赫哲族舞蹈《水上民兵》是又一个民族的又一队兵。这个在解放前遭到日本鬼子残暴杀害而仅剩下了三百人的民族,今天他们也扛起了枪,站在巨大的中国民兵的行列里,和其他各兄弟民族一起保卫着祖国。他们愉快地摇着橹,勇敢地背起枪,行驶在宽阔的乌苏里江上。他们用仇恨的目光注视着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他们以感激的心情歌唱着毛主席和共产党。在这些反映民兵生活的节目里,使我们看到了毛主席的人民战争的思想和全民皆兵的伟大号召,是多么深入人心,同时也充分展现了这一伟大号召的威力。(附图片)
裕固族女声独唱:《牧民爱的是公社》〔甘肃省代表团裕固族三好团员牙尔吉演唱〕新华社记者 丁峻摄
保安族舞蹈:《快快收割》 〔保安族出席甘肃省群英会代表马成信等八人演出〕
新华社记者 章梅摄
瑶族山歌齐唱:《歌儿唱给毛主席听》
〔湖南代表团瑶族五好社员、大队妇代会主任盘桂英、五好社员盘见妹演唱〕
王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