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9月1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一场争论
杨垦夫
湖南农村过去有句俗话:“天干出毒人”。但今年一些地区逢干旱时却纷传着新人新事的新闻。例如衡阳县角山公社梁新屋生产队的干部和贫农们,就坚决把队里两塘可以顺放的水让给缺水的任老屋生产队,自己到河里车反水。(见八月十三日《新湖南报》)
不过新人新事不是轻易通行的,旧思想也曾出来阻拦过。队长梁汉先提议送顺水帮邻队,自己车反水,这在社员会上引起了一番争论。有些老上中农引“天干出毒人”的俗话宣扬“你只能顾你,我只能顾我”的思想,说送水是“蠢汉”。梁汉先和贫农们则根据新道理驳倒了这一套,实行了新事新办。这场思想较量很有意义。
其实,毒人不是天干变出来的,而是天干时表现出这种人的毒来。因此,要具体分析是什么阶级什么思想的人又是怎样表现毒的。在过去,剥削阶级千方百计损农民、肥自己。天干紧急之时,他们毒性大发,他们的恶毒本质也就特别显眼。梁新屋这两口塘过去地主霸占着,平时农民要挑点水淋点菜也要遭毒打,天干时那就更是地主坑人的“好机会”。另一家地主宁肯把水放进河,也不肯放进农民田里。过去各地农村的地主靠霸占的土地、水源使农民流了数不完的血泪。
要说农民过去争水有口角,那也是个体经济下产生的自私思想的结果。但是,“自顾自”并没有也不可能使广大农民摆脱苦难。地主却常常利用农民的自私,煽动他们起纠纷,地主从中取利,加重对双方农民的剥削。难道在今天新社会还要用自私落后的思想来办事吗?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在旧制度下也不可免地接受着剥削思想某些影响。“我只能顾我”这种私有制的思想产物,如果就其发展的趋势看,就是为产生剥削者提供条件。而这样,就势必是大多数农民受害。
现在社会变了,旧制度打倒了,但旧思想仍然残存着。要巩固和发展新制度,就得用新思想不断去战胜旧思想。就以天干用水说,在这件事上让旧思想一步,剥削者的思想就滋长一分。在这件事情上新思想战胜了,那么新人新事就成长一分。我们要使农民彻底解放,要建设新生活,就只有不断提高农民的革命觉悟,使越来越多的人,不按旧思想、旧道理办事,而按新思想、新道理办事。
什么是新思想?工人阶级的革命观点是新思想。什么是新人新事?凡有利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人和事,就是新人新事。照我们看来,只有劳动人民的团结斗争,才能改天换地。那么,我们的新事新办的原则就不能是“我只能顾我”,更不能是“毒人”的损人利己,而是以整个革命和建设为重,以革命阶级情谊为重,以共同的根本利益为重。顾了革命,顾了国家、集体和阶级兄弟,其中也就包括着自己。这里产生着最大的勇敢,最高的风格,最明敏的智慧。
梁新屋生产队的干部和贫农们坚持用新思想去驳倒旧思想,他们善于用自己斗争经历的活事实去说明,因而就特别有说服力。贫农说:这两口塘是大家斗争“从地主手里夺回来的”。又说:“要不是搭帮人民公社,要不是邻队支援,我们一个队根本没有这样大的本事扩建这两口塘”。还说:两队都为生产,我们下边可以车河水,“应该尽力支援人家”。说得好,这里哪一条是“我只能顾我”的人能够想到的呢?他们说得那些自私自利的人面红耳赤、无言可回地服输了,这是旧道理吃败仗了。
梁新屋生产队的干部和贫农使新思想打了一次胜仗。任老屋生产队也把这事当作阶级教育的好机会,通过回忆对比进一步认识新社会和新道理。社会主义的新观点新眼光使他们在这件事情上冲破了旧思想的羁绊。这说明,中国土地上的革命农民怎样在建设中同时改变着自身的面貌,怎样不断地认真地武装自己和旧思想作斗争。马克思、恩格斯曾说:“共产主义革命就是要最坚决地打破过去传下来的所有制关系;所以,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最坚决地打破过去传下来的各种观念”。梁新屋生产队在天干时的送水事例,就是千百万事实中的一个。对旧社会的遗毒除得越认真、越有成效,新社会的新人、新事、新风气就生长得越快。这又岂止是天干送水而已?


第6版()
专栏:

公社一渔村
——边地散记
王主玉
兴凯湖是壮美的。如果把北大荒比作一个威严的武士,那么,兴凯湖恰似它胸前的护心宝镜。但是,这可爱的地方,从前却遭受过日寇的野蛮统治:兴凯湖里,饱含渔民的泪水;完达山上,堆满矿工的尸骨……
兴凯湖有着痛楚的过去,辛酸的历史。直到解放后,它才恢复了青春。
我第一次见到兴凯湖,正是一天的早晨。兴凯湖的早晨,美丽极了。
阳光撒满湖面,朝霞染红云朵。湖中,碧波银浪,水天一色;那一队队的渔船,扯着风满鼓鼓的白帆,迎着波涛,迎着阳光,飘向那水天相接的尽头。岸上,田禾带露,草绿欲滴。在连绵起伏的山坳里,在漫长弯曲的河港上,布满了渔民新村。极目望去,山影叠叠,炊烟袅袅。古人说:“白云深处有人家”,“柳暗花明又一村”,此情此景,就仿佛使你置身在这诗情画境中!
新的一天战斗开始了。公社捕捞大队的大小渔船,带着网,挂着钩,像万箭离弦,射向湖中。霎时,一声螺号,各就各位,摆成了战斗队形。只见撒网的撒网,下钩的下钩,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那粗犷的渔歌,和着姑娘们琅琅的笑声,像是水上音乐会,在演奏着社会主义的“渔光曲”。
近山知鸟音,靠水识鱼性。渔民的捕鱼本领,令人折服:网不空撒,钩不空回。你看,一网又一网,一钩又一钩,浪花翻滚,鱼鳞闪光。每一网,都装满渔民的希望;每一钩,都化做欢乐的丰收。
这时,远处传来了突突的马达声。这是公社的机帆船——一个“机械化”作业组。它没有帆篷,没有橹桨;但它却昂首嘶鸣,纵横驰骋。渔民们对它有个爱称,叫做“水上骑兵”。
机帆船,渔民们视为珍宝,爱如明珠。因为这是过去他们曾年年盼望、而又年年没有的东西。一位老渔人意味深长地说:“这东西,在我小时候,父亲就盼过它,我长大了也盼它,但旧社会渔民哪会有这好东西;过去,我在梦里几次见过它,站在舵楼里,劈风破浪,可神气啦……咳,等醒来时,还是没有!”“看,我盼了几十年,胡子都盼白了……哎,谢天谢地,人民公社成立了,机帆船到底盼出来了……说句笑话:死后也合眼啦。”
这是渔民的心声。这是对党的赞颂!
现在,公社的渔民们,在三面红旗的照耀下,正沿着党指引的航线,驶向新的里程,驶向更加美好的彼岸。
当夜幕扯开时,渔村又呈现出另一派动人的景象。家家户户,灯火通明;远远近近,渔歌回荡。人们坐在炕上,喝着烧酒,吃着鲜鱼,谈着今天的丰收,想着明天的战斗。说笑声中,赶走了一天的疲劳。在这欢愉的时刻,一位老人不时地抬起头来,望着屋里的新衣新被新家具,望着镜框里红色的劳动奖状。最后,把目光落在慈祥的毛主席像上,老人陷入沉思了。
在另一个地方——生产队的俱乐部里,姑娘们、小伙子们敲着渔鼓,拉着胡琴,引吭高歌,齐唱《社会主义好》。另一群人围坐在收音机旁,听着来自祖国心脏——北京的广播。收音机的旁边,贴着一幅新式的对联,笔墨苍劲有力:“渔乡有了‘无线电’,调遣风云管龙王”。
人们坐在一起,有的听着音乐,有的牵针引线,织补网眼;有的闭目静坐,凝神遐想……突然,一阵渔歌掠过夜空:
我们——
住在祖国最东方,
远离北京万里长;
路程虽然这样远,
首都却在心坎上……
在幸福的时刻,人们没有忘记过去的苦难。那时,湖里的每条港汊,每个泊湾,不是日寇的“官港”,就是湖霸的“私港”。“官港”要抽税,“私港”要收租。逼得渔民鬻儿卖女,流离失所……
想想过去,看看现在;今昔对比,真是换了人间。
俱乐部的晚会散了,人们说说笑笑走回家去。多美的渔村呵,明月当空,渔歌铺地:
兴凯湖畔扬红旗,
渔乡换了新天地,
人民公社是航船,
舵手就是毛主席!


第6版()
专栏:

红心爱社(唱词)
赵其昌黑龙江畔雪纷纷,兴安岭上锁彤云。苍松翠柏傲霜雪,人民英雄火热心。听我衷心歌一曲,唱一段红心爱社的宋恩珍,乡亲们称他“带路人”。这一日万里蓝天平如镜,暖暖的红日早来临,王永富屯映照在晨光里,一片金黄一片银。这里是公社第四生产队,队员们你言我语议论纷纷。说的是为了加强第一线,大队里抽调干部往各队分。四队生产条件差,盼望着调来个坚强的领导人。您若问他们盼望哪一个?就是那红心爱社的宋恩珍。这个说:老宋是雇工出身立场稳,为翻身英勇参加解放军,七年内北战南征千万里,炮火中,身经百战立功勋;那个说:他复员回家闹生产,担任了互助组长分外辛勤,播下了社会主义幸福种,要开花结果先扎下根;这个说:打头阵,他带头办起初级社,靠群力,开荒增产聚资金,又添车来又买马,粮食多打几万斤;那个说:猛跨步,初级转成高级社,再跃进,公社的光芒照进屯,坚决走社会主义光明道,老宋是咱屯带路人。这一次他若下放咱们队,生产定会逐日新。想到此,队员个个齐振奋。有个人,一旁搭腔闷沉沉,说:“老宋原来在五队,一直住在范家屯。谁不知五队家底厚,平川地好赛金盆,生产上能手最多农具好,全社里富队就属范家屯;咱们队百分之八十是洼地,常年受涝被水浸,生产上生手太多农具少,全社里穷队属咱王永富屯。他怎能不往富队来穷队,他怎能不回本屯到外屯。再一说,他刚在五队把房盖好,向阳的门窗四壁新。他怎能撇下新居不去住,轻易离开旧亲邻。”大家说:“不要胡说瞎猜论,你这是老眼光和旧脑筋。”“好!好!好!就便是老宋到咱队,我看呐!也很难赶上范家屯。咱们是‘破犁疙瘩套’,队里缺钱少资金,土地太薄劳力差,赶富队谈何容易怎从心。”你言我语正谈论,见村外跑来一个人。气喘吁吁满头汗,眯缝两眼笑吟吟。说:“我一气跑了十几里,来向大家报好音。宋恩珍决定到咱队,说来就来,要进村。”大家一听心花放,急忙忙准备迎接意中人。宋恩珍来到四队当队长,没解行李就操上心:耕地中四分之三缺肥粪,大牲口饲料不足少精神。地不施肥,粮食怎么长?马不吃草,土地怎耕耘?老宋说:“关键问题要抓紧,咱们得挖掘潜力动脑筋。我在路上见一处荒地长满草,正好割来把饲料存。”大家一听齐说好,打草节约省资金。这真是人还未到心先到,两脚落地就生根,一颗红心比火热,不愧人称带路人。“对!”大家伙带上镰刀去割草;“好!”新队长带头参加不后人。一鼓作气不泄劲,七天打草四千斤。边打草边把肥源找,三天积肥破万斤。这一来,两大问题迎刃解,双重困难俱不存。老宋说:“只要图强能发奋,夺取丰收有信心,要超富队靠实干,勤俭二字胜黄金。”宋恩珍以身作则争先进,事事全作带头人:爱社员,照顾大家吃、穿、住,老和少,生活福利最上心,组织好辅助劳力把新房盖,全屯里家家户户有余温,讲道理,思想工作深又透,帮助人全靠诚心和耐心,哑巴和他能对话,聋子和他做知音;论节俭,一分钱能捏出水,赶车的鞭子虽小,也不轻易买一根,刮柳条,鞭杆折断他接好,搓马尾,续上鞭梢旧代新;勤劳动,能和社员同甘苦,常下地,做到见缝就插针,农忙时,白天收割把场打,到夜晚,看守场院至清晨;教技术,手把手儿做指导,好本事,尽心传授青年人,新手变成好把式,耕、耘、锄、刨艺在身;搞生产,尊重前辈老经验,又不保守讲革新,地边上,修成渠道好排水,力保丰收粮满囤。件件桩桩说不尽,为集体操劳费尽心。秋至冬来春至夏,四队面貌日日新。生产跃居头一位,一年里超过富队范家屯。谁不称赞“好队长”,公社里模范党员宋恩珍。


第6版()
专栏:

结网
 陈炳熙月色如银,李花如雪,一个透明的夜。手儿巧巧,线儿长长,一张精致的网。网儿在姑娘们手里跳荡,姑娘在柳荫下把故事讲。她们讲未来的时光,捕鱼机掀起万里浪!她们讲过去的年代,渔霸的魔手罩住蓝色的海洋——昏黑的海水哟浊浪滔天,裂缝的渔船哟东飘西颺。饥饿的爷爷被馋浪拖下海底,不屈的姐妹给渔霸抛入重洋……无垠的大海哪一滴苦水不是血泪?浩瀚的荒滩哪一粒沙土得见阳光?三月里不得春消息,只有那李花向春风诉说凄惶……如今又是一个李花如雪的夜,昔日的穷壤,今朝变成天堂!不闻那一阵阵箫声悠扬?它为那伏法的渔霸奏一诅咒曲送葬。它为海洋的新主人奏一曲出海凯歌,它为公社的捕鱼队奏一曲丹凤朝阳……动人的箫声呀,你响在什么地方?——姑娘的眼睛了望着灯光摇曳的船上。李花香香,月儿朗朗,竹箫儿吹出心儿的歌唱:春潮春水将送来渔家的丰收,叮咚的夜涛尽敲在人心弦上!手儿巧巧,线儿长长,网儿结成了,无比漂亮。每一个网扣儿都闪着姑娘的理想:让精致的网儿兜住无限富饶的春光!


第6版()
专栏:

过去的农奴(选自泥人张彩塑展览会) 张乃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