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9月1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朝鲜的路
谢云
火车过了鸭绿江,大家都凭着车窗眺望朝鲜的山川景色。刚刚下过一场春雨,此时雨过天晴,江山如洗,远山近树,在早晨阳光的照射下,苍翠欲滴,真是满眼春色,一片生机!无意间低下头来,却忽然看到一种很不调和的景象:在铁路路基旁边平整的农田里,参差地排列着一个又一个洼坑。洼坑里积满了黄色的雨水,看去就好像谁在美丽的地毯上烧下了一个个窟窿一样。这些洼坑是这样密集,有的还连接在一起,形成一道曲曲弯弯、时宽时窄的水渠。当我正在思索这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站在旁边的张同志却这样说了:“你们看,美国强盗当年在这条铁路线上扔下过多少炸弹!”这句话立刻把我们的思想从眼前的优美景色引向那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刘同志和黄同志在战争期间曾经在朝鲜生活过,这时便滔滔不绝地向我们讲起关于朝鲜的路的故事来。美国强盗为了切断中朝人民军队的供应线,曾经疯狂地轰炸朝鲜的道路和桥梁。太阳刚一露脸,美国的黑老鸹就来了,炸弹、燃烧弹像雹子一样往下落。但是敌人的飞机刚刚飞走,土地还在燃烧,朝鲜人民就立刻动手抢修被破坏了的道路。白天被炸断了,黑夜又修复起来;前面的人牺牲了,后面的人又赶上去填泥土和石子。于是汽车、大炮、火车又沿着道路隆隆地前进。这些关于路的斗争故事,我过去也曾经听到过;但是现在面对着作为历史见证的这些密密麻麻的弹坑,却引起了新的激动和思索:朝鲜的路,真是不平常的路;这是饱经战火的路,洒满了烈士鲜血的路,记录着人民英雄业绩的路啊!
于是在朝鲜访问期间,不论是走在平壤斯大林大街宽阔而光洁的柏油路上,金刚山风景如画的游览路上,或者黄海平原的笔直如箭的公路上,我总禁不住要想到那些关于路的故事。
一天,我们从咸兴去访问长津郡。汽车出城不久,便走上了山间公路。那路曲折而崎岖,时隐时现,忽上忽下,像一根飘带盘旋缭绕于重山叠岭之中。司机同志车开得很稳,虽然一面是峭壁,一面是深涧,人们却毫无紧张的感觉。一路上,朝鲜同志向我们介绍着二次战役中中朝人民军队冒着漫天风雪,沿着这条道路追击敌人的情形。成千成万的美国侵略军,拥挤在这条崎岖而狭窄的山路上,狼狈逃窜。无数汽车、坦克、大炮在峭壁上撞坏了,或者翻到路旁的深渊中去了。朝鲜同志自豪而意味深长地说:
“美国强盗以为朝鲜的路是好走的,他们没有想到,朝鲜的路是他们失败的路,死亡的路。”这诗一样的语言,使我对朝鲜的路产生了新的遐想:朝鲜的路——朝鲜人民走过的历史道路。
从一九一○年起,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了朝鲜。朝鲜人民失去了祖国,失去了自由,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一位朝鲜诗人曾经在一首诗里这样写道:
咸州百里平川
那样迂回交错的道路
可是没有一条生路啊!其实岂止是咸州百里平川,锦绣江山三千里,哪有一条朝鲜人民的生路?生路要靠人民自己来开辟。于是,朝鲜人民的优秀儿女在金日成同志的领导下,开始了开辟自由解放道路的伟大斗争。他们在长白山密密的森林里,踏着风雪弥漫的道路,踏着崎岖曲折的道路,踏着没有道路的道路,英勇奋战,流血牺牲,胼手胝足,披荆斩棘,经过长时期坚持不懈的艰苦斗争,终于打开了祖国解放的道路;但是新的生活刚刚开始,美国强盗就打来了。他们妄想用优势的兵力和现代化的装备,斩断朝鲜人民前进的道路,再一次消灭朝鲜人民的生路。凶残而又愚蠢的帝国主义者错了,人民的革命道路是任何力量也堵塞不了、摧毁不了的。朝鲜人民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美帝国主义,沿着战斗的路走到了胜利的路,并且继续迈着坚定豪迈的步伐走上了建设的路。
朝鲜人民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在一次宴会上,大家一面回忆着战争期间朝鲜城乡被破坏的情景,一面赞美着今天新的建设面貌。这时黄同志感奋万端地说:“这次到朝鲜来,本来以为可以给第一次来的同志当向导。到了这里以后才发现一切都变了,变得自己连路也认不出来了。”停了一会儿,他又接着说:“不过,有一条路我是熟悉的,这就是朝鲜人民所走的革命的路,战斗的路。朝鲜人民过去在战争中走着这条路,今天在建设中还是走着这条路。”黄同志这几句话,正好表达了我们共同的思想。在朝鲜访问期间,不论在规模宏伟的二八维尼隆工厂轰隆的机器声里,在黄海钢铁厂的熊熊火光中,在一两年内由落后变为先进的青山里农业社的绿色田野上,也不论在工人、农民豪迈的谈话中,在男女赤卫队员英武的身影里,在义务劳动大队昂扬的歌声中,我们到处都看到了这样一条革命的路,到处都听到了朝鲜人民在这条路上奋勇前进的脚步声。这条路,是朝鲜劳动党和金日成同志指引规划的,它的每一块路标都写着:奋发图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论在前面还会有怎样的风霜雨雪,沿着这条路,朝鲜人民将胜利地走向祖国的统一,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灿烂的黎明。
回国途中,当我再一次看到铁路沿线的那些密密麻麻的弹坑的时候,一个新的想法升上了心头:好的,就让这些坑坑洼洼保留下来吧!它将会帮助人们记起曾经走过的艰难而英雄的道路,它也将激励人们更好地沿着这条道路疾步前进。


第6版()
专栏:

桃子的来历
杨友
清末大画家吴昌硕最爱画桃子,他往往用西洋红的色彩点染出枝头熟透了的桃子,使人仿佛能感到那茸茸的桃毛和扑鼻的芬芳。白石老人也爱画桃子,他笔下的桃子比现实生活中的桃子要大得多、红得多,看去形状也有点怪,但却很引人喜爱。我也曾在一幅油画中看到画家吴作人画的桃子,那是一幅静物,散落在桌上的桃子有的还很青,不熟,但却很好看。
过去,我总觉得画里的桃子比生活中真实的桃子要耐看得多。画家的智慧给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增添了艺术光彩。直到今年夏天,我才看到一只桃子,对我说来比一切艺术家的创作更美丽得多。
这只桃子很大,圆圆的,一边已经熟透了,呈紫红色;另一边还有点发黄。我看着这只桃子,眼前就出现了一个十七岁的、黑黑的、梳辫子的姑娘小梅,她眨动着长长的睫毛,笑微微地望着我。
我又想起了去年暑假里的风波。
小梅的父亲是我多年的老友,那是一位有专业知识的学者,为人也很豁达。她的母亲是一位能干的主妇,解放后也参加了工作。他们兄弟姐妹都不必父母操心,在学校中学习的成绩很好。在亲友中,这是一个和睦而幸福的家庭。然而去年暑假他们家中却也出现了一场小小的风波。
去年学生放暑假时,我的老友突然有了心事。有一天他对我说:“真是,如今的孩子也不知怎么管才好?”
“耽心小梅考不上大学吗?”
“那倒用不着耽心,她根本不想去考!”
这时我才知道原来小梅高中毕业后,向父母提出她不愿考大学,愿意去农场参加劳动。这个想法使他们感到很意外,因为她一向是个能读书的孩子,他们多年来一直希望她学一门尖端科学。谁也没有料到,她自己选择了另一条路。
小梅的父母平日并不轻视劳动,但他们却也有一些顾虑,他们觉得孩子还能读书,他们也有条件让她升学,似乎还是升学的好。他们也怕十几岁的孩子往往凭一时的感情冲动作出了决定,将来可能后悔。再说,在亲友中也还没有这样的先例。作母亲的更有点心疼女儿,怕她受不了苦,说:“她要真能劳动倒也好了。可是家里这点事她都作不了,她行吗?”
她究竟行不行呢?这一切要小梅自己来回答。有一天晚上,小梅到我家来了。这是个很安静的姑娘,见人总有点羞涩。我问她:
“听说你不打算升学了?”
“在农场中不也可以学习吗?”她目不转睛地望着我,这孩子眼睛像一汪清澈的湖水似的。
“大家都耽心你身体吃不消?”
“别人受得了的,我为什么受不了?我可以学习吃苦。”
她斩钉截铁的回答决定了一切。暑假过后,家里人为她准备好粗布的棉袄、棉裤,将她送上了开往山区果木园的火车。她那上大学的姐姐和读初中的弟弟都很羡慕这位奔赴农业战线的新战士,不断地向她说:“给我们写信来!给我们写信来!”
直到火车的机车声已经远远地消失了,她的父母仍然站在月台上,他们彼此望望,觉得这个孩子仿佛突然长大成人了。
山区的生活当然比城市艰苦。和小梅同去的个别女孩子不久就有人背着被包回来了。这时在亲友中间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议论:有人劝小梅的父母把女儿叫回来,在家补习功课,明年再考大学;也有人说青年人干什么事一定要扎根,鼓励她好好干下去。家里把这两种意见都坦率地告诉孩子,让她自己选择。小梅没有回答,她留在果木园里,她在密密的果林中学习着上肥、接枝、除虫……学习着吃苦、耐劳,也学习着生产中和书本上的园艺学……。当父亲赶到山区去探望女儿时,他发现这个晒得黑黑的结实的姑娘,像一只小鸟似的在桃树丛中飞跑着,向他讲述着桃树的特点。他不禁惊叹地说:“真不简单,让我长了不少知识!”
一年过了,她跟着运送桃子的大车回到城里。她带回来几个大蜜桃,这是她自己的实验田中的果实。那天晚上我的老友将桃子分送给亲友们,他将红灼灼的蜜桃送到别人手中时,自豪而骄傲地说:“这是我女儿实验田中的果实,请你尝尝看。”那神气比孩子考了第一名还要高兴得多。小梅呢,这一年黑多了,也壮实多了,她那双眼睛仿佛更蓝更亮,她仍然眨动着长睫毛,微笑着……。
送给我的这只桃子又红又大,确实有点像吴昌硕笔下的仙桃。我记得吴昌硕曾在画上题词:“三千年结实之桃”,启示人们仙桃之可贵。但我面前的这只桃子比仙桃更可贵得多,因为它是在新的生活土壤上诞生的果实。“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几千年来的社会风气已经逐渐转变了。这要感谢革命前辈的教育,社会舆论的支持,老一代人逐渐的觉醒,和有理想的青年们的实际行动。知识青年到农村落户,不仅有助于改变农村面貌,也给城市生活带来新气息,许多家庭因此起了变化。这样说来,这只桃子也是我们新生活中才有的果实了。无怪乎在我眼里,它要比画家笔下的仙桃更美丽了。
我把桃子放在桌前,整个屋里都充满了香甜的气味,引起我许多美好的联想。我想过去我喜爱画中的桃子,那是因为艺术家笔下的桃子比现实生活中的桃子美得多。但是如今,当现实生活包含了无比丰富的内容时,又使艺术家手下的仙桃远落在时代的背后。然而新的生活必然会孕育新的艺术,那么在肥沃的生活土壤上,一定会诞生新的“仙桃”……。


第6版()
专栏:

蕉香时节(水印木刻) 宋克君


第6版()
专栏:

小谈“人情”
姚人为
一个一心为集体为革命的人,总是感情鲜明,胸怀磊落。原因是他和集体利害一致、休戚与共,脑子里没有腌腌臜臜的东西,没有见不得人的私心。这样,他在与人相处上,也就真正帮助了别人,促进了集体事业。四川简阳县石钟公社和平大队第二生产队记工员李同发就是这样一位好同志。(见今年八月九日本报第二版上的《一丝不苟为集体》)
有一次李同发自己的母亲在棉田里整地毛糙了一些,他坚持要他母亲返工重做。旁人劝说:算了,娘儿俩一家人,说得过去就行了。可是李同发不同意,说:“公归公,私归私,不能因为是我妈,就坏了队上的规矩。”回家后,他还开导他母亲说:“妈,你老人家经常给我们谈起过去,那时我们穷得没地没牛,尽管天天勤耙苦做,日子还是很难过呀!现在靠大家齐心干活,我们已得到许多好处。如果不能保质保量搞好集体生产,怎么能行呢?”“我们是贫农出身,事事要行得正,立得直,做个样子。”这一番道理把她母亲说服了,第二天天刚亮,她就高高兴兴下地返工重做。
又有一次,他所在的那个生产队队长张志高,因公耽误了十多天劳动,要求李同发补记工分。李同发要队长先补个公社和大队的证明再说。队长却认为公社和大队的干部都知道这件事,理应相信,何必一定再要证明。但李同发又坚持说:“不行呀,队长,规定是公社定的,大家都该执行;现在如果依你说了算数,以后别的干部照样办,工作怎能搞得好呢?”这一些话,也把张志高说得连声称对。
一个是自己的母亲,一个是他的上级,为了坚持原则、坚持制度,李同发都能打破情面,毫不徇私,秉公处理。
但也有人认为李同发那样公归公、私归私的做法,未免有些不通人情。
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人情”是什么?李同发真的不通人情么?不,绝不!长篇小说《创业史》里的梁生宝刚入党时,和县委杨书记和区委王书记的一番谈话中,有一段很深的感触,足以解答今昔人情的根本区别,他觉得:“同志感情是世界上最崇高、最纯洁的感情,而庄稼人之间的感情,在私有财产制度之下,不常常是反映人与人之间利害关系的庸俗人情吗?邻居间在利害一致的时候,相好得那么俗不堪言;一旦错收了一颗鸡蛋,辩几句嘴,就该别扭多少日子了。”
是呵,两种社会两种人情!
俗话说:“人情薄如纸”。这是旧社会的人情。我们是既讲原则也重感情的革命者,我们需要的是革命的感情,同志的感情。这种感情的可贵,在于大公无私、赤诚相见,对集体事业有利;是为了朝着一个奋斗目标,互相帮助共同前进。
可以设想,李同发倘使用旧的人情来对待这些事,其结果只能是“爱之反而害之”,更严重的是损害了集体。好在他通的是新的人情,这就教育了亲人,帮助了领导,而且也反映了在我们新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所应当建立起来的那样一种新型关系。——说它是关系,不如说是动力。它有力地推动我们的社会主义大业,蒸蒸日上,气象更新。


第6版()
专栏:

我们是兄弟
金近长长的鸭绿江,江水清又清,中朝两国的友谊,是兄弟一般亲。朝鲜的好儿女,跨过这条江,和中国人民一起,打得日本鬼子投降。中国的好儿女,跨过这条江,和朝鲜人民一起,打败了凶狠的美国狼。我们是同甘共苦的兄弟,我们是鲜血凝成的友谊,并肩战斗走向胜利,并肩建设社会主义。在亲切的鸭绿江边,又有个新的故事流传,英勇的朝鲜哥哥李镇善,把溺水的中国小弟弟救上江岸。在最危险的时刻,李镇善哥哥跳进深渊,使小弟弟王金宝的生命,像将灭的灯又给点燃。从此,金宝有了个好哥哥,李镇善也有个小弟弟,金宝的心里刻上这件事,把自己的名字改叫“友谊”。李镇善哥哥说得好:“我们是兄弟。”对啊,不管有多大困难,我们永远并肩在一起。鸭绿江水日夜流,歌唱中朝友谊比海深,鸭绿江水清又清,中朝人民永远心连心。不管美国狼张牙舞爪,不管它的走狗汪汪狂叫,中朝儿女高举革命红旗,要为共产主义开辟大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