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9月1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千里马时代光辉的艺术
——祝“朝鲜电影周”
蔡楚生
中国的电影工作者和全国人民一样,怀着无比欢欣鼓舞的心情来庆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这一光华灿烂的节日。在庆祝活动中,我国文化部和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在北京、上海、沈阳、广州、武汉等十大城市联合举行“朝鲜电影周”,放映《女教师》《工厂是我的大学》《时代的凯歌》等三部新作品,以及不久前已在我国银幕上出现,备受我国广大观众热烈欢迎和赞美的《红色宣传员》《新春》《海鸥号船员》等三部作品。这个隆重的电影周的举行,无疑将加强中朝两国人民万古长青、世世代代永如亲兄弟的友谊,和加深中国人民对英雄的朝鲜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果的认识,并向朝鲜人民许多英雄人物成功的工作经验和斗争经验作很好的学习。
从电影周上这些光辉的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朝鲜的电影工作者在朝鲜劳动党和金日成同志正确的领导下,反映了在沸腾的千里马运动中,在青年工人和教学工作者的改造和工作斗争上,在以革命人道主义的精神奋不顾身为人民服务的医务工作岗位上,在以“青山里指示”的精神贯彻在农业工作中坚韧而细致的斗争上,在农业生产热火朝天的竞赛上,在搏斗在海洋上的渔业战线上,等等,正涌现出无数闪耀着共产主义光辉的新人和新的事例!这些作品不仅有着健康的、革命的思想内容,而且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意。创作者们以革命的热情,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千里马时代的现实生活,歌颂了千里马时代朝鲜人民的英雄气概。这些作品,也使人深刻地感受到朝鲜人民在千里马运动中正在不断出现着崭新的奇迹,不断在改造着人的精神面貌和丰富着社会的物质财富,而为朝鲜的社会主义建设开拓和奠定了无限广阔的道路和基础。
金日成同志在朝鲜劳动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作过这样的指示:“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沸腾着劳动人民要尽早建成新社会的那种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热情,充满着体现了对人的极大热爱和集体主义道德的无数美谈。作家和文艺工作者应该深入到这样令人振奋的生活中去,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积极地为改造人们的思想,为鼓舞群众完成伟大的革命事业作出贡献”。我们高兴地看到,朝鲜的电影工作者正是由于坚决地执行了敬爱的领袖金日成同志的指示才取得了这样光辉的成果,这是值得我们衷心祝贺的。
中朝两国人民有着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有着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旗帜下伟大的团结。我们两国人民在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战斗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在反对帝国主义、各国反动派和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中,从来都是相互支持、相互援助的。我们有共同的历史道路、共同的斗争、共同的敌人和共同的奋斗目标。我们有共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语言,也有共同的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服务的艺术语言。因此我们对朝鲜影片中所描绘的生活、斗争和伟大的理想,感到无比亲切、真实和感动。影片中那些千里马时代宏伟壮丽的图景,那些在废墟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而奋斗的英雄形象,那些在新生活中不断涌现的奇迹,那些舍己为人的共产主义高贵品德,不仅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而且得到了极大的鼓舞!
在影片《女教师》中我们看到了刚走出校门的年轻的沈秀玉,怀着美丽的愿望,由城市来到偏僻的山村,立志要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毕生的这一感人的形象。正像她对郡委员长说的那样,她年纪“还很小”,但她那把文化带到山村、献身教育祖国第二代的崇高的志向,终于使她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她来到学校的第一天,就看到她把金日成首相的教导写在了自己的日记本上:“教师,在教育和培养我们青年一代的事业中,完成着光荣的任务,在我国的新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成了她前进的动力和座右铭。但是,她在工作中,在前进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她对全校闻名的“调皮学生”明浩屡教无效,反而受到教导主任和明浩祖母的责难时,她对自己是否有做教师的才能曾发生过怀疑,她陷入了苦闷。但是在校长的帮助和鼓励下,她又振作起来。校长的话给了她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真正的教师应该比父母更加热爱儿童”,她把校长的话牢记心中,并付诸行动。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她不分春夏秋冬、栉风沐雨、涉水爬山地去访问每个学生的家庭;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劳动观念,她帮助孩子们建立小动物园,并连夜去郡里争取领导上的帮助;为了使学生学习好,她主动去帮助学生家长做饭洗碗;为了让学生获得优异的成绩,她不顾自己的休息,把学生找到自己家里来,每天晚上给学生补习功课。尤其是她那在大雨滂沱中,不顾任何艰难,冒雨给每个家长送信的行为,更使我们受到深切的感动,为朝鲜人民有这样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而感到骄傲。她的辛勤劳动终于开了花,结了果。在她的辛勤培育和谆谆诱导下,被教导主任认为无法教好的明浩终于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这种共产主义教育的锻炼中,不但培育出共产主义的新花朵,也改造了沈秀玉自己。她成了一个优秀的好教师——培育共产主义新人的园丁,并成为一个光荣的朝鲜劳动党党员。
女教师这一感人的形象和她那优美的心灵,对我国正在走向生活、走向教学工作的青年一代是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
影片《工厂是我的大学》是千里马运动中另一部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感人的篇章。
中学毕业生金太一,响应党的号召来到工厂劳动锻炼。但他却另有爱好,一心幻想着当个文学家,不很好地在劳动中锻炼和改造自己,作个生活的小学生。但是,生长在金日成时代的金太一,在车间党委员长和千里马作业班班长朴春实以及周围的同志耐心教导与帮助下,终于成为一个真正的工人和根植于生活土壤的业余文艺工作者。
从影片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朝鲜劳动党对教育青年一代的重视,同时也看到了老一辈工人怎样遵循金日成同志的教导,把教育培养青年一代的重任担在自己肩上。他们牢记金日成同志这样的教导:“我们的工厂,不仅是国家的生产基地,也是培养干部的基地。因此,同志们,不仅要求你们生产优质高产的机器,还要培养人材。这些人是我们朝鲜工人阶级的继承人,党把培养青年一代的任务交给了你们。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你们要像花匠栽种盆景那样,照看他们,培育他们。”正是遵照这一教导,他们“日夜锤炼”,终于把像金太一这样的青年制成了“好钢材”,同时也纠正了工段长东哲等人对教育培养青年一代所采取的简单生硬的、不正确的看法和方法。
影片创作者,以集中、简练而抒情的笔触,给我们展示了在千里马运动中新人的成长,揭示了新老共产主义建设者的精神面貌和高尚的情操。影片中那些充满对同志的友爱、关怀的场景,那些充满生活意趣的描绘,使我们深受感动,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欣赏,也使我们进一步看到了千里马运动和青山里精神的伟大意义。
通过金太一的转变,也更加证明了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之密切。有志于文学创作的人,首先必须投身于沸腾的生活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列中,成为一个劳动者,并在劳动中改造自己,锻炼自己,才能创作出真实生动而有生命力和有教育意义的作品来。
影片《时代的凯歌》,则以动人心魄的音符,奏出了一首以崇高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战胜了疾病和死亡的凯歌。作品通过外科医生姜夏钟这一为维护共产主义建设者和人民的健康而辛勤工作、公而忘私的科学工作者的活动,使我们看到,朝鲜的医务工作人员也和其他岗位上的同志们一样,在他们救死扶伤的工作中,也克服了许多几乎是无法克服的困难,使患者得以恢复了健康。他们为工人治好了胳膊,使他在建设世界上最大的维尼龙工厂的宏伟劳动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为在旧社会被日本侵略者撞成残废的青年人治好了腿,使他实现了美好的愿望,成为一名遨游在祖国海洋上的水手;为孩子治好了全身烧伤达百分之五十三、已濒于死亡的创伤,使孩子仁洙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的重新获得了生命。他们“把别人的疾病看成是自己的疾病,为了抢救病人,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正是共产主义者崇高的思想”(金日成语)的体现。
影片也展示了千里马运动中工业战线上热火朝天的建设图景,以及“一人有事万人帮”的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
这些影片和受我国广大观众所欢迎的《红色宣传员》《新春》《海鸥号船员》等一样,都是有着高度的思想内容和优秀的艺术技巧的作品,都是有着深刻的现实教育意义的作品。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这些作品反映了千里马时代的风貌,体现了金日成同志的思想和青山里精神,它是今天朝鲜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工作、生活、斗争和理想的集中而具体的表现,它具有无比的生命力,它指引人民前进、提高人民的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品质、鼓舞人民为国家和人类的前途作出更多更卓越的贡献,因而也是具有无比的现实意义、现实作用的。
朝鲜同志们这种以高度的政治热情,积极反映和歌颂朝鲜今天沸腾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所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我们应该努力向朝鲜同志们学习,更好地来表现我们的时代,表现毛泽东思想,表现中国人民的工作、生活、斗争和理想,表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所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用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加速向前发展!
我们从来都是把朝鲜同志们的作品看作自己的作品,把朝鲜同志们的成就看作自己的成就,我们以有朝鲜这样并肩战斗、亲密无间、生死与共的兄弟、同志、朋友为光荣;我们也愿借此祝贺“朝鲜电影周”的成功时,祝贺朝鲜的电影事业在新的创作和工作中获得更光辉的成就!


第6版()
专栏:

敌人来了〔越南南方〕
青海敌人来了,一手拿着弹药和炸弹,一手提着钱串,凶恶地恫吓我们;“统统要你们死,笨蛋们!世界上只有我们自由生存。”我们毫不畏惧,面向和平,刀枪、炸弹和恐怖,吓不倒人,我们有着亿万人的力量,跨过敌人狗头,创举新的人生。敌人来了,捕杀老人和幼童,撕毁我们的红旗,破坏我们的党,他们永远也做不成他们的美梦,党高擎金星红旗,无尚荣光!我们仰首阔步,继续迈进,浩浩荡荡的队伍勇往直前,我们的旗帜熠熠灿烂,我们的党万代光荣,永远成长。敌人来了,妄想蛊惑人们,企图用甜言蜜语欺骗我们:“快快回到故乡去吧,骨肉团圆,妻儿盼着你们。”我们叱咄那撮狐群狗党;“逮捕我们妻儿的,就是你们这些豺狼,血海深仇还未报,怎么能忘,誓不退缩,永远坚持斗争。接着他们又把我们哄骗:“长期分裂成南北两边,哪会有团聚的一天?哪会有统一的明天?”不理敌人的恫吓和欺骗,我们的国土从来就是一片,山脉相接,江河相联,越过敌人狗头,赢得胜利的明天。敌人来了,变得昏天黑地,我们的前面,阳光普照大地,我们每跨一步,花儿招笑把头点,在时代的脚下,敌人永世把头低。
〔李 翔译〕


第6版()
专栏:在我这岗位上

铁面无私“一把锁”
田庄
万登安当保管员是从三年前开始的。当时,十月大队需要粮食保管员,大家挑来选去,最后都把眼睛瞅着万登安。说老万是个苦大仇深的人,解放后不久参加了共产党。人心眼实,又大公无私,保管粮食保险出不了错。
在万登安的眼里,粮食比金子还贵重。每到送粮的日子,有些社员往往把箩筐里的谷子堆得尖尖的。一不小心,谷粒就泼撒一地。碰到这时候,他一面告诉大家爱惜粮食,一面拿起扫帚、簸箕,一粒一粒地扫起来,哪怕是掉在泥缝里的,他也要想办法挑出来。然后,经过簸晒,第二天又倒进了仓里。有些青年社员看见了,对他说:“万叔,饭到嘴里还掉哩。这几粒算什么!割谷时,我们少漏一镰就有了。”这话触动了他的痛处,使他想起了过去,他说:“你们年轻人哪里知道粮食来得不易啊?过去我讨饭转一天也讨不了多少;锅里停了火,向地主借一升米,好话要说一箩筐,今天我们生活好了,可是不能浪费啊!……”
俗话说:“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防止粮食损耗霉烂,需要经常细心检查,更重要的是,把住关口,不让差粮混进仓内。因此,每到夏秋粮食登场的时候,万登安从这个队跑到那个队,向大家宣传送好粮的重要性。粮食入库时,担担都经过他亲手检查,亲眼鉴定,一点也不马虎。不合质量要求的,不管什么人,他都坚决不收。有一次,正是小麦登场季节,社员们挑着黄橙橙的麦子,向大队仓库涌来。在这些送粮的人群中,有个瘦瘦的年轻人,也高高兴兴地赶着一辆牛车来了。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万登安的儿子万文祥。万文祥虽然刚满二十岁,但已参加了共产党,当上了六队财经队长,是个能干的小伙子。万登安打开麻袋一看,他怔住了:又是野麦,又是秕子。再看一袋,还是一样。他气了,把手一扬:“拖回去!”
万文祥被这突如其来的吼声吓了一跳。他想:麦子虽没盘净晒干,存放几个月问题不大。一车几百斤,搬上搬下,运来运去,也确实麻烦。若多说几句话,兴许能够收下。可是,父亲还是不肯收。这一下,文祥冲着父亲说起气话来了:“这麦子是六队的,又不是我的,你何必板得这狠!”一句话把万登安气火了,“麦子是六队的,交到这里就是十月大队的。我不能不为全队负责。”
最后由六队留下三个社员簸簸筛筛,弄干净以后才入了库。这件事传出后,社员们都说万登安办事是“铁面无私”,管粮食是“一把锁”。


第6版()
专栏:

炉火熊熊
吕宏声挥大臂,举铁锤,丁当一响,如同三月劈雷脆!瞧!火色正好——擂!嘿!不长不短——美!谁?这两手真叫人心里佩!回头擦热汗、帽子往后推。嗨——阔嘴,浓眉,是咱主任老崔?!同桌吃,一屋睡,只听说:他山上当过游击队,平川里杀过胡、马匪,咋不知道他会抡大锤?师傅笑微微:“嗨!傻小鬼,你只知道下班把觉睡,怎晓得:主任跟我练功三年多,夜夜身披星星归。”说得我:睁圆了眼,张大了嘴,……望老崔,眉头锁,青筋堆;脚旁暴雨洒,锤下狂风吹。锤声丁丁,好似战鼓将人催;炉火熊熊,阵阵红霞脸上飞!……


第6版()
专栏:

骤雨还晴(木刻) 吴家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