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8月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拙劣的攻击变成了自我暴露
苏联报刊公然大谈什么“国际纪律”和少数服从多数并攻击自力更生原则
这不是想维持强加于人的指挥棒坚持损人利己的大国沙文主义又是什么
新华社三日讯 莫斯科消息:苏联报刊继续用大量篇幅进行反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仅仅八月一日这一天,《真理报》、《消息报》、《红星报》等六家报纸就又发表了九篇攻击中国的长篇文章。
《消息报》一日发表的列伊勃戎的题为《共产主义运动是国际主义的运动》的文章,诬蔑“中共领导人……在党的相互关系问题上,主要强调一个方面——自主性和独立性,完全避而不谈或只是形式上提到另一个方面——国际主义团结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每个党对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际无产阶级纪律的责任。”
文章硬说,“中国领导人按照他们的意见列举共产党相互关系赖以建立的原则,却闭口不谈国际纪律。更甚的是,他们以自己的论断的全部逻辑,对兄弟党的直接攻击表现出自己不愿考虑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意见。”
文章诽谤中国共产党破坏了兄弟党相互关系的原则,文章说,“难道共产党人——列宁主义者能这样做吗?难道这不是在伪善地保证自己对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忠诚的掩盖下对兄弟党相互关系的列宁原则的叛变吗?”
文章攻击“中国同志进行的争论的性质表明了他们不健康地和同国际主义不相符合地理解别人的意见和经验。”
文章竭力歪曲中国共产党在兄弟党相互关系中所坚持的原则立场,恶意诽谤“中国共产党的立场是不真诚的,而是有深远的目的的,尤其是中国领导人认为,现代世界革命运动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文章固执地主张用少数服从多数这种投票的方式解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原则性分歧。文章说,“现在没有国际性共产党组织,但是党不论在国内或者在国际计划的实践中,除按照多数人的意见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取得行动一致外,并没有别的什么方法。”文章把中国共产党在这个问题上坚持的正确主张说成是“分裂主义者”。文章说,“中共领导人认为‘不应该硬说谁是多数和谁是少数,不应该依靠这种多数来推行自己的错误路线。’他们甚至把对于多数的忠诚说成是宗派和分裂政策。这就说明他们并不把颠倒黑白当一回事。但是整个共产主义运动却认为那些破坏多数意志的人是分裂主义者。”
文章还诬蔑“中共领导人把争论变成了咒骂和争吵,并采用了托洛茨基分子和工人运动中的破坏分子所采用过和采用着的方式。”说什么“中共领导人在胡说八道地攻击一个又一个共产党的内部政策,用所有可能用的指责来骂他们时,却不允许对他们的任何同志式的批评意见。”
《红星报》一日就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发表了斯科塞列夫的文章,竭力吹嘘苏联对中国的援助,然后就反诬:“近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采取了破坏我们两国人民的团结、缩小同苏联的经济和文化关系的方针”,说什么“这不能促进我们两国军队之间传统的战斗团结的加强。”
《劳动报》七月三十一日发表经济学候补博士布利巴写的题为《把努力结合在一起》的文章,歪曲地引用了列宁关于“现在我们主要用我们的经济政策去影响国际革命”这一段话来攻击中国共产党。文章说,“苏联共产党领导坚定地掌握了伟大列宁的这一遗训,只有中国同志作出决定说列宁不对”。
文章用苏共中央公开信的腔调责备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合作问题上的正确观点,并颠倒是非地说,“中国领导人对以前签订的协定的破坏严重地损害了某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国本身的经济也从缩小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中受到了不小的损害”。
文章胡说,“中国领导为了力图在人民群众面前为自己的行动辩护,不久前提出了自力更生的理论,无论如何也不能同意这种方针,因为这是要建立自给自足的、闭塞的民族经济”。


第3版()
专栏: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交易!
新华社三日讯 华盛顿消息:据西德的德意志新闻社引美国政府人士透露,美英苏“三个缔约国一致同意的程序”:三国中任何一国可以接受新国家参加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缔约国对它的承认。
这家通讯社引华盛顿观察家的话说,这个问题必然已经在莫斯科谈判的最后阶段进行详细讨论。
这家通讯社引美国政府人士的话说,按照这个程序,民主德国政府可以把它加入的文件交给苏联,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或者英国承认这个政府;台湾蒋介石集团也可以把它的批准书交给美国而加入这个条约,但这“不影响苏联不承认福摩萨的态度。”


第3版()
专栏:

西德提出入伙条件
要美英宣布西德有权并吞全德
新华社三日讯 波恩消息:西德政府就美国要它签署三国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一事,要求美国和英国正式发表声明,承认西德政府是德国人民的唯一代表,并且宣布反对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参加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解释为西方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西德政府发言人冯·哈塞二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西德政府已经向美英政府提出上述要求。冯·哈塞说,美国总统肯尼迪一日重申不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谈话是值得欢迎的,但是西德政府并不十分满意肯尼迪的谈话。
他说,肯尼迪的谈话只是继续接触的良好基础,西德政府要求美国和英国就此发表一项正式声明。
在谈到三国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时,冯·哈塞一方面表示西德政府不反对这个条约的目的和精神,另一方面又强调,问题在于如何找出一种西德参加的办法,这种办法要承认西德政府是德国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他要求承认西德有“重新统一”德国的权利。


第3版()
专栏:

美国防部长向阿登纳保证
三国条约不影响北大西洋集团“防务”
波恩政府对美国不削减驻欧部队感到满意
新华社三日讯 波恩消息: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同西德国防部长哈塞尔举行两天会谈后在昨天发表一项联合公报说,会谈双方一致认为有必要加强北大西洋联盟、特别是美国和西德的军事手段。
公报说,两国将联合努力研究一种能够发射导弹的“未来的坦克”,这种坦克打算在一九七○年交付使用。
公报还说,双方高级军官将定期共同研究前沿防务问题,并同意由双方军官组成常设机构,处理后勤问题。
麦克纳马拉是在美英苏三国签订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并酝酿就东西方关系作进一步“探索”的时候访问波恩的。随同他访问的有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泰勒和国防部负责国际安全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尼采。英国《泰晤士报》说,麦克纳马拉等此行是“在禁试条约问题上向波恩提出保证”。
麦克纳马拉还同西德总理阿登纳举行了两小时会谈。英国《泰晤士报》二日从波恩报道说,麦克纳马拉向阿登纳保证,三国条约不会影响北大西洋集团的“防务计划”。
波恩政界人士说,上述会谈公报和麦克纳马拉向波恩提出的保证,即美国将不在美英苏三国莫斯科协议之后削减它驻欧洲的部队,使西德政府感到满意。
据报道,麦克纳马拉今天在波恩召集美国驻西欧部队高级将领举行秘密会议,研究美军在欧洲进行常规战争的能力。他还视察了美国驻西德的军队以及西德驻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边界上的一个装甲步兵师。


第3版()
专栏:

苏联拉拢日本入伙
日表示不能肯定派代表去莫斯科
新华社三日讯 东京消息:据共同社报道,苏联驻日本大使馆临时代办罗扎诺夫二日向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岛重信表示,欢迎日本参加三国部分停止核试验条约,并要求日本在这项条约正式签字时派代表团去莫斯科。
岛重信回答说,日本已经决定了参加这项条约的方针,不过参加在莫斯科签字仪式的问题,要加以研究,所以还不能肯定派代表到莫斯科去。
日本在美国的压力下已经决定准备参加部分停止核试验条约。二日,日本代理外务大臣福田一在内阁会议上报告说,日本政府已经在七月三十一日把这个决定通知美英两国。但是,他又说,在正式参加这项条约的时候,将重新要求内阁作出决定。


第3版()
专栏:

腊斯克同肯尼迪举行了“战略会议”
准备再同苏联政府作交易
新华社三日讯 华盛顿消息:美国国务卿腊斯克昨天晚上离开华盛顿前往莫斯科参加定于八月五日举行的美英苏三国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签字仪式。
据西方记者报道,腊斯克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探索苏联的意图,为下一次交易作准备。
腊斯克在安德鲁斯空军基地发表的谈话中说,他不能肯定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是否能够导致东西方之间的进一步协议,“我们面前还有很多未完成的事情”。
腊斯克说,“在访问莫斯科期间,我们也许能够发现”前景。
腊斯克在离开华盛顿前同肯尼迪举行了最后一次“战略会议”,对他的莫斯科之行作了“最后的检查”。参加这次战略会议的有美国副国务卿哈里曼以及随同腊斯克去莫斯科的美国军备监督和裁军署署长福斯特及美国前驻苏大使汤普逊等人。
华盛顿新闻界认为,这次会议说明了白宫对腊斯克将要同苏联领导人举行的会谈的重视。
腊斯克在参加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签字仪式之后,将作为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的客人继续在苏联停留三四天,并同赫鲁晓夫和葛罗米柯等进一步会谈。
美新处昨天在一篇题为《腊斯克将探索苏联的目的》的评论中指出,他将在莫斯科探明“下一步苏联愿意采取什么行动来缓和世界紧张局势”。美新处的评论说,“如果苏联准备继续向前走的话,它将发现美国是愿意合作的。”但是,评论强调,美国将坚持“一步一步来”的政策。
路透社记者赫弗南昨天报道说,华盛顿权威人士认为,腊斯克准备在莫斯科举行的会谈中“讨论赫鲁晓夫愿意提出的任何问题”。但是,他的“主要的任务是试探苏联的意图”,而不会“承担任何义务”。报道说,华盛顿人士认为,正式缔结一项赫鲁晓夫所提出的北大西洋集团同华沙条约国家之间互不侵犯条约“是非常不可能的,因为正式签订这样一部文件可以被解释为西方承认欧洲的永久分裂”。然而这并不是说这次会谈“不可能产生某种互不侵犯宣言”。至于裁军问题,腊斯克虽然准备谈但不想谈得太细致。美国认为讨论这些问题的“合乎逻辑的地方是日内瓦裁军会议”。
新华社三日讯 伦敦消息:英国外交大臣霍姆今天乘飞机离开伦敦去莫斯科,去参加预定在八月五日举行的美英苏三国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签字仪式。
随同霍姆去莫斯科的有掌玺大臣希思和国务大臣托马斯。
霍姆在离开伦敦前对新闻记者说,“条约签字以后,将举行三方会谈,探讨和查明我们能取得进展的进一步问题和讨论这些问题的方式。”


第3版()
专栏:

参加三国条约签字仪式
吴丹离纽约去莫斯科
新华社三日讯 纽约消息:联合国秘书长吴丹今天离开纽约前往莫斯科,参加将在八月五日举行的美英苏三国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签字仪式。


第3版()
专栏:

苏联援印反华意味着什么
柬报质问苏联政府是否让印政府用苏联武器入侵中国
巴报指出苏联领导人谈的是马列主义关心的却是强权
新华社金边二日电 柬埔寨《礼貌报》一日就《印度时报》刊登的关于苏联同意向印度供应导弹、雷达装备和运输飞机而不限制其用途的消息发表评论说:“这是令人震惊的”。
它说,我们要问:苏联是有意要让印度用它援助的这些武器来“入侵同苏联缔结了同盟条约的爱好和平的中国吗?”
这家报纸还说,印度反动派正在利用苏联的军事援助作为“冒充不结盟的最后一层外衣”。它指出,“在得到了苏联的军事援助之后,印度反动派和美帝国主义的勾结不是松了而是更紧密了。”
新华社卡拉奇二日电 《巴基斯坦时报》一日就印度经济和国防统筹部秘书布塔林加姆率领的印度政府代表团在莫斯科谈判由苏联向印度提供武器装备一事发表社论说:苏联“竟然忘记了关心世界和平,开始和西方竞相增强印度的打击力量,这起码是一件离奇的事情。”
社论说:巴基斯坦和其他亚非国家不能不带着深深的关切来看待关于苏联决定向印度供应导弹、雷达装备和米格式飞机的消息。
社论说:苏联不可能不知道印度怀有野心,它从西方取得军火不仅是为了要和中国长期冲突下去,而且是为了要吓倒较小的邻国而使它们屈服。它说,除了加剧目前的紧张局势以外,印度的备战还有可能使亚洲的和平陷入严重的危险。
社论说:“尽管莫斯科一本正经地谈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看来苏联领导人主要关心的并不是学说,而是强权。”它说:“对于苏联的言行不一致,亚非国家和其他国家只能作这种解释。”
据新华社一日讯 德意志新闻社记者七月三十日发自靠近中印边界西段的列城的一篇特写,具体地描写了美国空军的飞机和人员以及苏联制造的飞机,正在把军火和其他军用物资紧张地运到中印边境前线。
他说,早晨六点钟,“装得重沉沉的”美国运输司令部的一些C——三○型四引擎喷气式飞机从新德里的巴兰军用机场起飞。他所坐的飞机是一名美国中尉驾驶的。
他说,“我们坐在驾驶员座舱和非常大的货舱中间。封得严严的大箱子和匣子把货舱装得满满的,里面是军火和筑路装备,是运给喜马拉雅山地区和中国军队相对峙的印度军队的。”
他说,飞机在拉达克的列城机场着陆后,“我们的注意力被吸引到紧靠在旁边的另一架飞机上去了。”“它涂的是印度空军的标记,但是谁都认得这是一架苏联的安—12式运输机。”“这架飞机也是在给印度军队运供应物资。”
这个记者描写了这番紧张的空运情景后,引述美国飞行员的话说,这使他想起了一九四八年的柏林空运,唯一的最显著的不同之点是,这一次苏联飞机成了增强印度反对中国的能力的“供应链条中重要的一环”。
这个记者说,列城这个市镇看来“实际上是一个军事活动的中心”。从这里,通过一条用德国的设备和美国的援助修建起来的唯一的供应公路,“空运到列城的军事供应物资源源地运往全世界又一次在注视着的前线。”


第3版()
专栏:

尼赫鲁左右逢源大耍两面手法
在反华的名义下既从西方又从苏联获得援助
新华社三日讯 印度政府起劲散布的所谓中国军队在中印边界“大规模集结”的谣言,破绽百出,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桩笑柄。
法国《震旦报》七月三十一日发表评论说,尼赫鲁“大叫大嚷”所谓“中国人的新的入侵迫在眉睫”的说法,“大概是毫无根据的”,报纸一针见血地指出,印度政府所以要“编造这个故事”,可能是印度企图刺激一下已被沉重的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印度人的民族感情。但是真正的原因在于:“善于玩弄两面手法的尼赫鲁想从西方也从苏联获得更大量的军事和财政援助。”
英国《每日快报》也戳穿了印度政府的造谣伎俩。这家报纸在二日社论中说,中印边界上“响起的战鼓之声”“不是来自中国而是来自印度。”社论指出,关于在中印边界上“中国人集结”的叫嚷“值得怀疑”。社论说,“因为印度目前正面临着许多国内的困难,它无疑欢迎任何能够转移公众视线的事件。”社论还指出,印度这次造谣不仅是印度国内的事情,“英国和美国也牵涉在内。它们已经向印度提供了武器和空中保护”。
西德的德意志新闻社二日发自新德里的消息指出,“由于印度领袖不断地重申,共产党中国现在大概随时都会袭击次大陆,在印度气氛愈来愈紧张”。消息说,除了国外政治的原因以外,“据认为,印度国内政治在反华运动中也起了很大作用。”尼赫鲁的国大党“最近在各个邦遇到出乎意料的困难。”消息还说,印度首都的人们深信,“边界争端的加剧是为了把人们的视线从国内政治舞台转移开。”
印度政府编造的谣言如此拙劣,以至美国国务院也难于为之掩饰。国务院发言人菲利普斯七月三十一日在记者招待会上承认,“美国没有得到表明中国共产党过去几天内在印度边界进行大规模集结的消息。”
印度宣传机器制造的这类谣言越来越荒诞无稽,甚至缺乏起码的常识。例如,《印度斯坦旗报》七月二十九日在一条消息中竟然信口开河说,“大约有一千架中国飞机集中在离开东北边界不远的基地上,另外有一千架飞机驻扎在后方。”
印度报业托辣斯七月三十一日发出的一条消息,说中国军队在中印边界东段的两个据点“侵入印度领土”,但是这家通讯社后来又匆匆忙忙撤销了这则消息,承认这则消息“没有证实”。


第3版()
专栏:

戴高乐不买肯尼迪的账
坚持法国防务自主不作美国核附庸
新华社三日讯 巴黎消息:美国总统肯尼迪一日在记者招待会上承认法国是核国家,并且表示愿意向法国提供核援助以换取法国的支持的谈话,在巴黎受到冷淡的反应。
法国宣传部长佩雷菲特二日说:法国政府“从来没有怀疑过肯尼迪总统或美国人民尊重他们的联盟的决心”,但是,“可能会发生某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民的利益并不一定同欧洲人民的利益一致,无论如何,不会完全一致,也不会在同时一致。”他说:“如果发生了美国同欧洲利益的不一致的话,如果在十五年的时间内发生这种情况,欧洲现在就有必要为自己作准备,逐步地使它自己拥有保证它的防务自主的手段。”
有影响的《世界报》二日说:“看来在一个很长的时期中法美之间没有任何可能在核问题上达成协议……法国同美国在一切重大问题上的对立仍然像过去一样尖锐。”
《巴黎新闻》二日写道:“肯尼迪并没有向戴高乐提供什么东西,将军是反对一体化的,他把这种一体化比喻做一匹马和骑马的人之间的联盟。”
法新社记者余伯尔二日从巴黎发出的一条消息写道:“在美国总统肯尼迪昨天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以后,这里有资格的观察家认为,法国大概不会同意接受美国的核秘密换取签署莫斯科部分禁止试验(条约)的交易。”
这个记者在提到传说的肯尼迪在他写给戴高乐的信中表示如果法国签署部分禁止核试条约,美国愿意帮助法国发展核能力的这种说法后说:“法国人认为,如果法国接受美国核秘密,它将处于同英国目前所处的地位相类似的那种在核力量上依赖美国的地位。”
这位记者接着写道:“观察家们说,自去年年底以来,没有发生任何情况使得戴高乐改变他反对这种核‘一体化’的态度。据悉他相信,一体化必然意味着美国控制法国的军事力量。”


第3版()
专栏:

美苏科学家同获美福特汽车公司主办的奖金
新华社二日讯 华盛顿消息:美国“福特和平利用原子能奖金董事会”七月三十日宣布授予苏联科学院院士维·伊·维克斯列尔和美国科学家埃德温·麦克米伦一九六三年“原子用于和平奖金”。据宣布,这项决定是为了奖励他们在发展高能物理学方面和在“组织交换国际科学情报”方面所起的作用。
金质奖章和奖金将在今年十月二十四日庆祝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一百周年时在华盛顿颁发给得奖人。
“原子用于和平奖金”是在一九五五年在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鼓励下由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主办和美国一些科学组织参加建立的。


第3版()
专栏:

美机侵入我江苏东台以东地区领空
我提出第二百五十三次严重警告
新华社三日讯 八月三日十九时三十二分至十九时四十七分,美国军用飞机一架,侵入我江苏省东台以东地区领空。对于美国军用飞机的这种军事挑衅,我外交部发言人奉命提出第二百五十三次严重警告。


第3版()
专栏:

这样的一个“集体农庄”!
全村三百二十户中间只有二十户是集体农民
市场、养蜂场和菜园成了生活的目的和内容
新华社三日讯 苏联《苏维埃俄罗斯报》六月十二日发表的以《集体农庄土地上的农场主》为题的读者来信说,在苏联梁赞州的斯维努什基村“红色处女地”集体农庄“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很随便地从管理委员会领到土地”。“同集体农庄没有任何关系”的人能够在那里弄到大块土地。在这个村子“有三百二十户,但是,其中只有二十户是集体农民”。在那里,“对于许多人来说,市场、养蜂场和菜园成了生活的目的和内容。”下面就是这封由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学生扎宾写的信的全文:
他站在台阶上,撇开两腿。在他整个魁梧的形象中渗透着信心。
“你们是怎么决定的?”
“留百分之二十五公顷。”集体农庄党组织领导人科尔查金回答说。
“那我就不干。”小伙子说。
“我们没有权利给你留百分之四十公顷。”伊凡·科尔查金几乎是在求情。
“我才不管什么权利不权利。请这样转告:谢柳金不在乎!”
人们想知道,他,这个伊凡·谢柳金是谁,为什么法律管不着他?
小伙子一面不断地打呵欠,一面解释说他没有加入农庄。他是电工,负责照管电线是否完好,电表是否正常。有人苦苦请求他效劳。好,他答应了。而现在,他却委屈得要命。只要想一想:人们几乎打算把他的宅旁园地减少一半!但是,他,谢柳金,不能忍受这个。亲爱的乡亲们以前没有过过黑暗日子,现在却有得过了。
“哎,伊凡,看来,你完全昧了良心,”科尔查金伤心地叹气说,“你一个月赚六十个卢布,每昼夜给你另加○·七五个劳动日,我们还干了违法的事:留给你百分之二十五公顷的地,而你还嫌少。”
“当然,少。如果不喜欢,就另请高明吧。”
这次谈话证实了,斯科平生产管理局《红色处女地》农庄的一批集体农民在寄给编辑部的稿子中写出了他们斯维努什基村所发生的不成体统的事,这不是偶然的。
多年来,农庄一直是落后的。这里,农作水平很低。去秋,谷物收成每公顷只有六点五公担(每公担合二百市斤)。一头奶牛产奶量一天不超过三公升。饲料缺乏和照看不好,造成冬天牲口大批病死。
诚实的人和真正的劳动者渴望加强经济,使农庄摆脱完不成计划的现象。但是,真倒霉,村里出现了许多懒汉。大家的事他们不重视,他们拒绝在集体农庄里工作。但是,奇怪的是,他们没有被管理委员会指责。更坏的是,他们还利用农庄的土地,竭力多弄宅旁园地。
管理委员会有一本簿子。显然,它应该记录农庄生活中的大事和集体农庄管理委员会的决议,体现出法律,而且只能是法律。
簿子里记了好几行姓名。几乎在每个姓旁边都有“非集体农民”的标记。而稍右边是一个同样的数字:“○·○一”。
“用来建筑房屋,”集体农庄副主席马克西莫夫解释说。“一切都合法……”
真是这样吗?只要你刚刚停在一个姓比留科夫的宅旁园地附近,你就不会再相信马克西莫夫话的诚恳性。这是真正的庄园。几十棵苹果树和樱桃树。一串串的醋栗和藨子熟得水盈盈的。蜜蜂在蜂窝旁边嗡嗡地飞。
原来,果园占了○点二八公顷。试问,同集体农庄没有任何关系的比留科夫以什么方式弄到这样的大块土地的呢?
又是一个“○·○一”。在卡特科夫的姓旁边。他也不是集体农民。不是工人,不是职员。但是,他有大片的菜园,有新的、质量好的房屋。“莫斯科人牌”汽车羞答答地藏在汽车房里,不让过路人看见。
又是一个“○·○一”。又有……延伸好几米长的篱笆,后面果园发出苹果花的香味,这驳倒了某只不十分诚实的手所写的数字。斯维努什基村有三百二十户。但是,其中只有二十户是集体农民。
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很随便地从管理委员会领到土地。往往有人为集体农庄干了点小事而分给他园地。而且用来偿付这些劳务的不仅是土地,譬如,农庄前主席萨维洛夫,慷慨地把公用干草送给他的熟人,前面提到的那个谢柳金去冬就领到五百公斤。而总共挥霍掉了四十五吨饲料。
最近几年来,村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党和政府通过了一系列最重要的决议,决议每行里都关心加强集体农庄的经济和提高福利。但是,在离斯科平生产管理委员会和党委会非常近的斯维努什基村,对于许多人来说市场、养蜂场和菜园成了生活的目的和内容。
不久前,一位新任的主席、斯科平区委会前指导员日丹诺夫前来领导农庄。集体农庄党组织由苏共区委会前工作人员科尔恰金领导。本来以为,他们会坚决改变对农庄有害的传统。但是,现在还没有做。相反,最近管理委员会却拨给布洛欣零点一五公顷。
“为什么?”集体农民完全合理地关心这件事。
“布洛欣答应把农村的墓地围起来。”主席回答说。
看来,农庄是摆不脱完不成计划的局面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