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8月2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更新造林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林衍
最近,我到黑龙江省伊春等地着重调查研究了更新造林工作,深切感到,要多快好省地进行更新造林,是需要从多方面作艰苦的努力的,而按照正规程序作业确是极为重要的环节。更新造林要按照正规程序作业,就是说,更新造林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要保证更新造林的各项工作,都有计划地、因地制宜地按照林事季节进行。
大家知道,林业生产同农业生产一样,是有着强烈的季节性的,必须讲究林事季节。这种林事季节,根据黑龙江省的土壤和气候等特点,大体上是春季造林、夏季抚育(幼林要除草培土,按照技术规定,要连续进行三年)、秋季整地、冬季清理林场(冬季以外采伐的林场,也要随采伐随清理)等。这几个重要环节,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各项工作都是必须及时进行,缺一不可的。凡是按照这种正规程序办事的,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反之,则效果必差。
从黑龙江省多年来更新造林的实际来看,也正是这样。在大体相同的条件下,有的地方更新造林的数量多些,质量好些;而有的地方则数量少些,质量差些。带岭林业实验局、朗乡林业局和双子河林业局的更新造林工作,就是一个明显的对照。带岭林业实验局从一九五○年以来,由于认真贯彻执行了采育结合的方针,不仅做到了边采伐边造林,而且基本做到了春季造林、夏季抚育、秋季整地、冬季清理林场,因而更新造林成效显著,使更新基本跟上了采伐。截至一九六二年底,已完成人工更新面积一万八千多公顷,占应更新面积的百分之九十。已经更新造林的地区,大部分都生长得茂密而整齐。六七年生的落叶松已经长到三米多高,十年生的落叶松已经达到地径八厘米。据说,四五十年后,可望每公顷出材五百立米左右。朗乡林业局也是这样,由于基本上做到了更新造林的正规作业,从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二年皆伐迹地中凡适宜造林的都造上了林,成活率平均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更新基本上跟上了采伐。这种情景,实在令人兴奋。而和这种情形相比较,双子河林业局的更新造林工作,却是另外一种样子了。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二年的五年间,更新面积仅占采伐迹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二点五。其中,未成活的占更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四点九,需要再经过抚育和补植可望成林的占百分之三十五点一。这个局更新造林成效较小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严格地按照正规作业程序办事。造林前没有按照规格细致地进行整地,造林时没有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栽植,造林后又没有适时地进行抚育。结果,虽然当年直播的水曲柳成活率达到百分之八十,可是由于没有适时地抚育,两年后全都枯萎了。甚至三四年生的红松苗,也出现了“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的现象。群众说这种更新林地是“造的多,活的少”,“远看一片草,近看没有苗”。这里,只是举例而言。实际上做得好和做得差的,都为数不少。这种活生生的情况说明,更新造林能否按照正规的作业程序办事,是关系到能否多快好省地进行更新造林的大事情,关系到能否做到青山常在,永续作业,从而有利于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大事情。我们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向来是质与量的统一论者,没有一定的数量,就没有一定的质量;没有一定的质量,也就没有一定的数量。在更新造林工作上,只强调质量而忽视可能做到的数量固然不对;但那种单纯追求数量,不顾质量,只管栽,不管活的做法,更是不对的。而按着正规程序作业,正是使更新造林工作既保证一定的数量,又保证一定的质量,既保栽,又保活的一项根本性的技术政策。
然而长期以来,有些同志却以为更新造林就是春季的事,好像春天把树栽起来,就一切都万事大吉了。实际上这是没有认识到更新造林之所以必须按照正规作业程序办事,必须一年四季常年作业,乃是由树木生长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树木作为一种生物,是有生命的东西,有其自己生存的条件和特点,它既有着强烈的地域性,又有着强烈的季节性。各种不同树种的生长发育,不仅所需要的自然条件不同,而且各有其适宜的种植、培育、成长的气候条件。林业生产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更新造林具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强烈时间性。更新造林过程中的一切工作和措施,都必须根据季节、时令,根据林木所需要的气候条件适时地进行。这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们顺应它,幼林成活率就高,成长得快;违反它,就不能成活,或者成长得不好。例如植树造林,由于黑龙江省地处寒带,最好的季节要算是春季,而在春季最适于植树的时令,也只有化冻之后,小苗抽芽之前的那么十几天。在这个期间,土壤湿润,水分充足,气温适宜,最适于幼树成活。如果植之过早,就易于发生冻拔害;而植之过晚,小苗抽芽,便难以成活。因此,适时就成为更新造林的一条最基本的要求。要做到春季适时更新造林,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准备工作,例如要准备足够的苗木,要有一定数量的劳力和工具等。而冬季清理林场和秋季细致整地,恰恰是保证翌年春季适时更新造林的最重要的条件。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凡是做到了冬季清理林场、秋季进行整地的,翌年春季更新造林就主动,就有可能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任务。相反,那种不是采取冬季清理林场、秋季整地、春季造林的办法,而是春季边整地边造林的,由于时间紧,工作量过于集中,必然技术粗放,粗植乱造。而且正是由于春季突击造林,大量地占用了采伐、准备作业和其它工种的劳力,因而影响其它工种正常作业;而到夏秋两季,当采伐和准备作业紧张的时候,又不得不占用更新造林的劳力,结果就使得幼树抚育和秋季整地工作被挤掉了。反过来,由于不能适时进行秋季整地,翌年春季造林时,势必不得不进行非正常性的大突击;由于不能适时抚育,更新造林地陷于撂荒,势必影响幼树成活。这种情况,几乎年年如是,于是无形中使更新造林形成一种非正常作业程序的循环。过去凡是更新造林成效甚少的,现在检查起来,最重要的都是这个原因。这个经验教训,实在值得深刻吸取。事情已经使人们看得很清楚了,在更新造林工作中,必须善于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而不能违反这种自然规律;必须按照正规作业程序办事,而不能违其道行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多快好省地进行更新造林的目的。我国古书上说:
“四时各有其务,十二月各有其宜。先时而种,则失之太早而不生,后时而艺,则失之太晚而不成。”“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也是这个道理。
实现更新造林的正规作业,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首先,由于各级党委大力加强对林业工作特别是营林工作的领导,党的采育结合的方针和更新造林的重大意义,被越来越多的干部和群众所认识。其次,普遍建立和健全了营林专业机构,配备和充实了营林专业队伍。特别是通过农林结合的办法,广大社员农忙务农,农闲上山,为林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来源。第三,各级林业企业比较普遍地建立了苗圃,已为大苗上山奠定了雄厚的基础。第四,广大林业干部和职工积累了一些更新造林的实际经验,初步摸索到了一些营林工作的规律。所有这一切,都为实现更新造林的正规作业,在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上、技术上,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为了有步骤地、迅速地把更新造林转移到正规作业的程序上来,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艰巨的工作。当前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第一件事,是要继续妥善安排营林的劳动力。现在,我们更新造林的技术条件还是比较落后的,几乎全都是手工劳动。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正规作业,势必要增加用工量,因而必然发生劳动力不足的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不外有三:一是逐步实现林业机械化,这是一条根本办法,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态度,根据实际可能,力争逐步实现。二是充分发挥营林专业队的作用,这是更新造林的骨干力量,也是现实可靠的力量,但为数有限。三是实行农林结合,就是说,要充分利用农闲季节的农村劳力,为更新造林服务。事实证明,这是一条最现实最经济的办法,对农村来说,可以在不影响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营,增加集体和社员的收入,因而很受农民的欢迎;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改善林业的经营管理,有利于迅速发展林业生产。实行这个办法,根据已有的经验,一要加强上山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认真地反复地进行工农联盟的教育,宣传山区发展生产的方针和更新造林的重大意义,以充分调动其为林业生产服务的积极性;二要合理确定劳动报酬,做到兼顾国家、集体和社员个人三者的利益,既要充分调动集体的生产积极性,又要充分调动社员个人的积极性;三要及时地妥善地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恰当地确定劳动定额,在技术上给予具体帮助,精心安排食宿,关心其生活困难,等等;四是上山的农民,最好大体固定下来,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熟练地掌握技术,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提高更新造林的质量。这方面的具体经验,还有待于在实践中逐渐积累。
第二件事,是要坚持大苗上山。这就必须继续发展和办好苗圃。在交通方便的地方,各林业局、各经营林场(所)都要有一定面积的自用母树林,每年采种,作为本单位的采种基地,以便实现就地采种,就地育苗,彻底改变那种只造林而不采种、不是自力更生而是依靠外地育苗的局面。
第三件事,是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工作。经常通过总结经验、讲解技术、现场表演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和提高营林职工的技术水平。在生产过程中,无论采种、育苗、整地、造林、抚育和清理林场,都要严格地准确地按照技术要求办事,建立验收制度,凡是不合要求、不合规格的不验收。
最后,是要进一步改进领导作风。最主要的是要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地总结典型经验,用以指导工作。同时,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一,具体林事时令有所差异,这就要求领导营林工作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林事时令的差异性和复杂性,要尊重基层单位在安排和指导林业生产上的主动性。由于更新造林的工序是一环套一环,一步赶上,步步赶上,一步赶不上,步步被动,这就要求领导上要善于争取主动,要上步看下步,上季看下季,年初看全年,使造林、抚育、整地、清理林场等各项工作和措施,都提早安排,切合时宜。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更新造林在作业程序上迅速来一个转变,纳入正轨,从而使更新造林沿着多快好省的途径向前发展。


第5版()
专栏:

无机肥料对农业生产的作用
陈恩凤
肥料及其作用
各种农作物需要的营养不尽相同,一种作物的不同生育阶段需要的营养也不尽相同。土壤中所含养分,一般远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因此,只有按照作物种类和不同生育阶段施用所需要的肥料,并施用得法,才能获得高产。
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在特定的条件下,有其特有的规律和特有的生理形态,其中有的符合人们的要求,有的不符合人们的要求,所以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不能完全听其自然发展,须加以适当的控制,使它更多地适合人们的需要。例如我们要改变作物子实和茎叶的比例,有时要求子实多些,有时要求茎叶多些;要使作物早期或是晚期成熟;要使作物某些成分(糖分、蛋白质、脂肪等)增加;要使作物高产稳产等。对于这些要求,我们既可以通过选育品种的途径求得,也可以通过相应的施肥技术求得。植物体中不同的生理机制和代谢作用需要不同的营养物质,某些营养物质多了可能促进某些生理作用,少了可能抑制某些生理作用。例如氮肥多了可能引起作物的茎叶繁茂,贪青倒伏;少了可能引起作物的茎叶稀少,早期成熟。又如陈永康在长江流域通过适当的肥水管理,控制水稻的生长发育,能够获得比较稳定的高产。可见施肥还能进一步控制作物的生长发育,达到适合人们需要的目的。
肥料的作用还不止此。施肥不光是施给作物,也是施给土壤。通过施肥改良土壤,或是通过土壤中各种因子的适当配合,会发生更大的增产作用。举个例子来说,关于颗粒磷肥的效益,大家都知道颗粒肥料施在根的附近,可以便于根部吸收,减少被土粒固定,这是它的优点。但如果与粉状磷肥比较,只在用量较少的情况下,即大致每公顷施用颗粒磷肥在二百公斤(合每亩二十六点七斤)以下时效用较高,超过二百公斤则效用相等,有时粉状磷肥的效益还要高一些。分析其原因,是各种肥料施入土内往往要先被土壤吸收一部分,其余部分才对植物有效;但是先被土壤吸收固定的部分,很可能供土壤中微生物利用,也可能与其它离子配合,产生培肥土壤以至增加作物产量的作用。可见只有在肥源较少的情况下,才需要采用颗粒肥料之类的节省办法,不然还须同时注意培肥土壤。
增辟肥源的途径
肥料不仅数量要丰足,而且种类要齐全,所以要大力开辟肥源。肥源有已有肥源和新增肥源两大类。
已有肥源主要是指人畜粪尿之类的有机肥料。有机肥料的作用很好,只是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农业增产的需要。人畜粪尿大部来自植物体的转化,是生物循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粪尿和植物体互为物质基础,循环不已,形成一定的生物循环范围,而农业生产数量就局限在这一框框内。要想扩大生物循环的范围,也就是真正比较大量的增加生产,势必要加入相当数量新的物质,也就是增加比较大量新的肥料,才能达到目的。
新增肥源种类很多,有机肥料中绿肥就是很重要的一种。豆科绿肥作物生长在田内,通过它根部生长的根瘤菌,能够固定空中氮素,增加植株内和土壤内的含氮量。豆科绿肥作物的固氮量每亩达十多斤,为数很可观。我国南方水田中冬季经常种植绿肥作物,对增加氮源起了很大的作用。一般地说,在长江流域种植一亩绿肥,足敷三亩土地施用。但种植绿肥作物需要占地,需要消耗土壤水分,所以在生长季较短、降雨量较少的地区大量推广要受限制。
总的说来,有机肥料的作用虽然很好,但是数量究竟有限,加之效益较慢,用量大,用工多,用作追肥往往感到不便,而追肥对作物生长发育又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有机肥料在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农业不断增产的需要。
一直到了十九世纪之末,开始利用矿质磷钾肥料和化学氮肥,随着数量与品种的逐渐加多,才逐渐解决了肥源问题。矿质磷钾肥料是另一类新增肥料,来自矿产。资源丰富,经过简单加工而成。化学氮肥主要是利用空中大量的氮气,经过高温高压合成的,是一种化学合成产物。正由于空中的氮气取之不竭,能够保证我们农业生产中化学氮肥的不断增产,可以说是一种无穷无尽的丰富肥源。
无机的矿质与化学肥料一般所含养分比较单纯,须配合施用,才能发挥作用。最主要的是这类无机肥料肥源充足,数量多,能够大量增加植物营养的物质基础,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而扩大生物循环的范围。也就是通过无机肥料的施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又转而增加有机肥料的数量。事实上如果没有化学氮肥和矿质磷钾肥料,实难真正大量地提高农业生产。
人类最初利用粪尿之类的已有肥源,继而利用豆科绿肥作物之类的新增有机肥源,以后又利用化学氮肥和矿质磷钾之类的新增无机肥源(其中包括一些有机化学合成肥料)。它们对农业的增产效果究竟怎样呢?兹举密希利所统计的德国农业生产资料为例来说明。在中古利用粪尿时期,谷类(主要是指小麦、黑麦)产量每公顷七点五公担,合每亩一百斤;利用豆科绿肥作物以后,在一八四○到一八八○年期间,谷类产量每公顷增至十三点五公担,合每亩一百八十斤;及至利用化学氮肥和矿质磷钾肥料以后,在一八九一到一九○○年利用初期,施用量较少,谷类产量每公顷增至十七点四公担,在一九○八到一九一三年就增至二十二点七公担,合每亩约三百斤。
无机肥料对农业的增产作用,随着生产量与施用量的变化而有高低。根据密希利所统计的德国从一八八○到一九三六年间农业生产资料,从一八八○到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肥料施用量逐渐增加,小麦每公顷从十三公担增至二十三公担,黑麦从十公担增至十八公担,马铃薯从八十公担增至一百四十公担。战后一九一九年因缺肥料,小麦每公顷降至十七公担,黑麦降至十三点五公担,马铃薯降至一百一十公担。到了一九三六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施用量回升,小麦每公顷又增至二十三点五公担,黑麦增至十八公担,马铃薯增至一百五十公担。到了最近期间,无机肥料的施用量续有增加。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谷类产量每公顷达三十公担,合每亩四百斤,马铃薯达一百九十公担,合每亩二千五百多斤。
必须说明,导致农业增产的途径不只一端,因而须采取综合的技术措施。但一般认为农业增产中大致有百分之四十到五十应归功于无机肥料,可见无机肥料对农业生产作用之大。
再是无机肥料不仅包括多种的大量元素(包括地面气体),还包括多种的微量元素。在大量元素之中,目前常用的品种主要是氮、磷、钾、钙等,有些国家已经开始比较大量地施用镁、铁;而微量元素的施用范围还狭,它们的效用以及施用方法正在大力进行研究。这些都说明,无机肥料对农业的增产作用还在进一步发掘与扩大中。
不仅如此,还有一种称为“流动水培法”或“无土栽培法”的,在温室或网室的浅池内,铺以砾石、碎石或粗砂,每天用营养液定期灌溉几次,换出的溶液经过调配后再用于灌溉,营养的供给是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在温室内还要控制一定的光照、温度、空气、湿度状况。这种方法就几乎全部是用无机肥料供给植物营养了。
及时进行合理施用无机肥料的
科学研究工作
根据一些施用无机肥料数量较多而单位面积产量较高国家的长期经验,大体上是在尽量施用优质有机肥料(例如厩肥)和尽可能安排绿肥和饲料作物的基础上,大量施用无机肥料。七十年来的农产升降,大致随着无机肥料施用量多少而变化。例如在两次大战期间,往往由于无机肥料缺乏而产量下降。
我国今后增加农产量的途径,在施肥方面,除应尽可能地扩大有机肥源,提高有机肥料质量,扩大绿肥面积,改进栽培技术外,还应大量生产无机肥料,包括氮、磷、钾肥,并且合理地加以施用。同时,提高有机肥料的质量,积制优质有机肥料,既能够多保营养物质,也可以节省大量积制、运输的劳动力,也应当予以重视。
对于无机肥料的施用,如果年产化肥达到八百至九百万吨,能先在三亿亩耕地上集中施用,每亩施用量达到五十到六十斤以上,就须开始进行地块土壤分析,控制养分平衡,以免浪费肥料与损害土壤和植物,保证较高效率的稳定增产。为了控制土壤养分平衡,更须强调有机肥料的作用。有机肥料是混合肥料,含有多种成分,缓冲力强,有利于养分平衡,因而在大量施用成分单纯的无机肥料的同时,更须多施有机肥料,而不是少施有机肥料。二者可以相得益彰,不可相互代替。
为了进行大量的土壤需肥测定(例如在三亿亩耕地上每年约须采六百万个土壤样本),即地块土壤分析,作为施用化肥的依据,必须及时进行必要的有效磷、钾农化速测方法及其需肥界数的研究,并培养相应数量的技术人员。
关于工作方法的研究,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各地气候、土壤、作物、耕作方法不同,所以必须分区研究相适合的有效磷、钾农化速测方法及其需肥界数,包括氮、磷、钾的配合比例,至少要在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的主要农产地区同时进行。这个工作约需五年时间,经过几次重复,才能初步完成,因此应当早日组织力量有计划地推进。过去在这方面有一些零星研究,例如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在东北地区进行过一些工作,不少农业科学研究机关和高等学校也都做过这项工作,但是结果很不完整,还需要从头开始。
至于技术人员的准备,如以前述的在三亿亩耕地上采取六百万个土壤样本,三种分析项目重复一次,就要做三千六百万次测定(包括先采样后制图并加说明),工作量是很大的。因此,需要根据我们的设备条件和技术水平估计所需的人数,然后分别由高等和中等农业学校进行培养。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无机肥料的作用必将更为显著,研究合理施用无机肥料的方法也越来越重要。这是在实现我国农业化学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


第5版()
专栏:经济资料介绍

世界水产生产的发展
吴善长
目前世界水产产量中,海洋渔业生产产量占90%左右,淡水渔业生产产量占10%左右。在海洋生产产量中,估计有80%以上是在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棚水域内所生产的。1948年世界淡水渔产量为179万吨,占同年总产量的9%,1960年增至437万吨,占同年总产量的11.7%。世界海洋渔业生产量(包括贝藻类)1948年为1,730万吨,占同年世界水产总产量的91%,1960年为3,336万吨,占同年世界水产总产量的88.4%。
海洋鱼类的产量在世界海洋渔业产量中比重最大。1948年海洋鱼类产量为1,524万吨,占同年海洋渔业总产量1,730万吨的88%,1960年海洋鱼类产量达2,955万吨,占同年海洋渔业总产量的88.6%。在海洋鱼类产量中,以中上层鱼类的产量增长较快。这种鱼类1948年产量为574万吨,占同年海洋鱼类产量的37.6%,1960年增至1,227万吨,占同年海洋鱼类产量的41.5%。
世界水产总产量1948年为1,909万吨,1960年为3,773万吨,增长98%。1960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国家有以下几个:日本1948年产量为251.80万吨,1960年为619.20万吨(不包括鲸)。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水产生产恢复和发展得很快,自1948年以来,产量一直占世界第一位。秘鲁1948年产量只有4.77万吨,到1960年产量竟达353.14万吨。这主要是由于鳀鱼这项丰富资源自1947年起大量开发的结果。苏联1948年产量为157.50万吨,1960年为350.00万吨。美国1948年产量为240.99万吨,1960年为279.69万吨。挪威1948年产量为150.40万吨,1960年为159.89万吨。印度1950年产量为81.69吨,1960年为115.99万吨。此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水产事业近年来以极高速度发展,1962年产量为84万吨,按人口平均占有量已超过了日本。
1948—1960年期间,世界人口约增三分之一,而水产产量增加近一倍。这说明凡是有条件的国家,都把发展水产生产看作提供动物蛋白质的较为便捷而经济的方法之一。日本1960年水产品的每人平均占有量为132.5市斤,同期肉类仅为7市斤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都很重视发展水产生产。当然,水产品除了为食用提供动物蛋白质外,还可作某些工业和医药上所需的重要原料。
关于发展水产生产,尤其是海洋渔业生产所采取的措施,从产量大的日本和发展速度快的苏联等国家情况来看,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保护和培养内海、内陆水域和海洋沿岸渔业资源,积极发展公海远洋渔业。
水产生产在手工业操作方式较多时期,大多从事内海、内陆水域和海洋沿岸渔业,以后随着工业的发展,除发展上述渔业生产外,积极发展公海远洋渔业。苏联公海渔业的产量比重,1913年为13.2%,1940年为41.2%,1958年为67.0%。在1956年以前,公海渔业中远洋渔业仅有南冰洋捕鲸船队,其它公海渔业的作业范围不超出巴伦支海东部、日本海和白令海南部等,1956年起开始至大西洋纽芬兰渔场作业,以后陆续至大西洋中部和非洲沿岸作业,南冰洋捕鲸也增加了船队。日本政府分别于1913和1923年规定蒸汽拖网渔船和大型对拖渔船(约50吨),向东经130度以西的东黄海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向西推进一步,改为128度30分以西。日本远洋渔业作业范围遍及全球,其占总产量的比重虽还不大,但为近年来增产的主要一环。1955年为18.5万吨,1960年增至67.7万吨,1961年骤增至98.7万吨,鲸的产量还不包括在内。
第二、增建机器动力渔船,改进渔船质量,开展多种作业。
苏联为了发展海洋渔业,不断增建渔船。1956年渔船总艘数比1948年增长36%,比卫国战争前的1938年增长65%。其中机器动力渔船1956年渔船艘数、吨位和马力比1948年各增长3倍,比1938年的艘数增长3.5倍,马力增长7倍。日本1960年渔船共有38万艘,175万吨,比1950年的艘数减少21%,吨位却增长39%。其中机器动力渔船1960年为16.8万艘,156.8万吨,392万马力,比1950年的艘数增长31%,吨位增长72%,马力增长68%。机器动力渔船中所增加的大多为50吨级以上的大型渔船,其它50吨级以下的不论机器动力渔船或风帆渔船近十年来都呈下降趋势。日本近十年来铁壳渔船的发展也很快。1960年其艘数虽仅占渔船总艘数的0.48%,而其吨位占总吨位的45%,马力占总马力的30%。日本渔船装用高压柴油机的艘数1960年比1950年增长10倍,按吨位说则增长3倍,按马力说增长4.2倍。渔船大型化和铁壳化的优点是可以转换渔场。如日本在东黄海作业的舷拖渔船和对拖渔船中一部分,当夏季淡汛就转到白令海等其它渔场作业。
展开多种作业也是增产主要措施之一。世界上渔船种类主要有16种(包括运输船和调查实习船等非生产船),日本有15种,苏联有11种。
第三、采用新技术装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机械工业、合成纤维工业和仪表工业等的发展,也促进了渔业的发展。苏联渔船捕捞过程机械化程度提高很多,如起网机、吸鱼泵、船上加工设备、合成纤维网、塑料浮子、鱼群探测仪和新式航用设备雷达等,使用也较普遍。日本1960年渔业上使用绳网总量约3万吨(包括棉麻纤维和合成纤维),其中合成纤维达1万吨(1950年仅为50吨)。渔网使用量1.1万吨,其中合成纤维网占75%。日本在各种新技术装备方面也积极发展。如1960年渔船装有鱼群探测仪即达1万台,雷达1,500余台,渔船冷冻设备1,600套,专用于黄海捕对虾的网深仪250台,可变螺距推进器和无线电浮标等也都有增加。
第四、重视水产科学技术研究和资源调查。
苏联很重视水产科学技术的研究和资源调查。目前海洋渔业方面有全苏海洋渔业和海洋学研究所,并在太平洋和里海等五个海区设立研究所,各有调查船进行研究。另有河川湖泊渔业研究所和池塘渔业研究所。苏联科学院、教育部门和气象部门也作很多有关渔业的科学研究工作。日本现有中央级的海洋水产研究所7处,淡水研究所1处,珍珠研究所1处;地方级的水产试验场和指导所58处,连同分场达146处;另有民间水产研究所10多处,几个大资本渔业企业有其自己的水产研究机构。日本很注意新渔场的开发利用和旧渔场的变动规律,在世界各海区进行资源调查。日本对捕捞、加工和养殖等方面的新技术也有不断的研究和改进,如用中层拖网渔法捕对虾,金霉素保鲜,合成纤维网养殖紫菜等。
第五、开展现代化水产品加工。
随着世界水产生产的发展,十多年来水产品处理情况有所变化。总的趋势是鲜销和盐干品的比重下降,冷冻品和罐头的比重上升。1948年和1960年比较,鲜销比重分别为51%和40%,盐干品比重分别为24%和19%,冷冻品的比重则由5%上升为9%,罐头的比重由7%上升为9%。苏联的冷冻鱼1958年比1940年增长2.2倍,罐头同期增长5倍。日本鲜销的比重1956年为26%,1959年下降为12.4%,同期冷冻品比重由8.4%上升为12%,罐头比重由7.2%上升为11.6%。
第六、培养技术人材。
苏联有一支强大的水产科学技术研究队伍,有专门培养水产技术人材的学院和学校,同时还采取函授和短期训练大量培养。日本国立和私立高等水产院系有13所,每年招生千余人。中等水产专业学校和高中设有水产专业的共有50多所,另有讲习所2所,每年毕业约3,500人。此外,民间团体“大日本水产会”自1909年开办渔业技术人员培养所以来,约已培养7万人。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评价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的讨论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展开了关于如何评价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的讨论。
什么是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一种意见认为,自然科学唯物主义是一种自发的哲学派别。它不仅包含着大量的形而上学因素,而且在社会科学领域内保持着唯心主义观点。(见钱时惕:《如何评价和对待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光明日报》一九六三年三月二十二日)
另一种意见反对把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理解为完整的世界观。胡文耕认为,自然科学唯物主义“仅仅是指自然科学家在专业范围内在描述物质世界过程时不自觉地肯定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对自然科学中的普遍概念,范畴赋予唯物主义的内容。”(见《关于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哲学研究》一九六三年第三期)魏安祥也认为,它“仅仅是自然科学家们对本身业务的一种基本观点”,而不是整个世界观,也不是一个哲学派别。(见《关于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光明日报》一九六三年六月二十八日)
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的特点和局限性是什么?第一种意见是把这种局限性同特定时期的哲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联系起来。李宝恒认为,自然科学唯物主义从历史上看也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和历史唯心主义三方面的局限性;尽管自然科学进步了,这些局限性的本质并没有改变。(见《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关系》,《哲学研究》一九六二年第二期)
第二种意见不同意把这种局限性简单地归结为上述三方面,但是强调它的历史发展和现代的特点。胡文耕认为,二十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唯物主义一方面更多地在相对与绝对的关系上陷入形而上学的迷途,以及在整体与局部、主流与支流的辩证关系上迷失方向,而另一方面则“辩证因素增多了”。
第三种意见根本反对把自然科学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哲学体系来分析。魏安祥认为,就其本来意义上说,它并不包含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不过,它也具有“软弱性”,因为它易受唯心主义或形而上学的影响。
如何评价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的作用?大家都同意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在历史上有过反对神学和唯心主义的重大作用,今天对于指导自然科学研究、反对唯心主义哲学也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对它的作用、特别是它在现代的作用有不同的评价。
第一种意见认为,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的历史作用在辩证唯物主义产生之后,大大降低了。钱时惕主张这个意见。不过,他也认为它至今仍然是一种进步力量。
第二种意见强调不能忽视估计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在现代的积极作用。龚育之在《关于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文汇报》一九六二年六月三日)中认为,它至今仍在帮助自然科学家取得积极的研究成果,而且西方许多科学家都站在自然科学唯物主义这个立场上进行有利于唯物主义的斗争。
第三种意见是魏安祥提出的。他认为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只是对本身业务的唯物主义态度,它在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中一直起着积极作用。
(立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