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8月2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继承和发扬老解放区的办学传统
延安大学坚持劳动教育培养一代新人
据新华社西安电 延安大学继承和发扬了老解放区的办学传统,一贯坚持劳动教育,使学生们锻炼成为既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有文化的劳动者。
延安大学创办于一九五八年,校址设立在当年党中央机关所在地和毛主席的旧居杨家岭。这个学校从诞生那天起,就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大学为榜样:自己动手,劳动建校。没有教室,就组织师生背石头、挖土方,和工人一起劳动;取暖设备不足,发动师生上山砍柴,烧木炭。他们还组织师生开荒种地,使副食品自给有余。这所学校特别重视参加人民公社的集体生产,每逢农忙季节,总要抽出一部分师生参加附近农民的生产劳动。今年,每个学生普遍到生产队劳动过两次以上,每次最少一周,共帮助生产队播种秋田八百多亩。
围绕着正式课程,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辅助活动。例如,新生入学后,首先让他们参观枣园、杨家岭、王家坪以及当年抗日军政大学和延安大学等革命遗址,邀请在“老延大”学习过的干部介绍当时生产劳动的情况。各个班系的毕业生还把自己使用过的工具、劳动地块移交给新来的同学,作为“传家宝”,一班一班往下传。数学系一直把毛主席种过的菜地作为本系的“传家宝”,先后传过四个班级,在这块菜地上劳动的学生,都感到无比的自豪。学生们一有空,就主动去那里劳动。
延安大学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风气和革命奋发的精神。学校的设备都是简陋而实用的,平时,学生们自己理发、修路、种菜、打土坯、平操场等。绝大多数学生都有针线包,许多人手心里结下了厚厚的一层茧。就连教师也都自己补鞋、钉书架、拆衣缝被。
通过劳动,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生产技能,养成了劳动习惯,更重要的是思想感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少人初来延安大学的时候,以为陕北人没有文化,土里土气,但是当他们同农民一道劳动过后,深深地感到陕北劳动人民热情忠厚,勤劳勇敢。学生们说:有些人看起来普普通通,平平凡凡,可是他们打过游击,当过赤卫队队员,思想觉悟很高,对革命有过不小的贡献。许多大学生同当地农民逐渐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在下乡劳动的时候,学生们到农村后,一般都分散住在贫农和下中农社员家里,早晨帮助农民挑水、扫院落,晚间同他们促膝谈心,因而都亲身体会到贫农和下中农社员那种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中文系二年级学生在枣园公社小砭沟生产大队劳动的时候,同老贫农社员许发有朝夕相处,许发有向大家诉说了自己过去在旧社会中的苦难经历和今天的幸福生活。学生们听了以后,都增加了对旧社会的仇恨和对新社会的热爱,他们准备把许发有的身世编写成家史,让人们永远记住。


第2版()
专栏:

十四万两白银的来历
本报记者 孙祖年
一天,一辆平板三轮车在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东城区办事处门口停下来,两个工人打扮的人从车上扛下一个沉重的包袱,吃力地搁到银行的柜台上。当他们刚一打开包袱,有人不禁失声:“唷,谁家存有这么多的银条?!”
“谁家现在还会存这么多银条?”银行办事员一边数点闪闪发光的银条,一边应声回答说:“这是东城区废旧物资回收公司化工提炼厂职工从废水、污泥、灰土中提炼出来的。他们四年多来已上缴给国家十四万两白银了。”呵,真是这样么?记者怀着很大的兴趣访问了这个化工提炼厂。
白手起家
这家工厂座落在北京建国门外护城河东岸,面积不过一亩多地。这里没有高大的厂房,没有像样的冶炼设备,也没有含银的矿石。仅有的五间厂房,是利用旧砖瓦木料自己动手盖起来的。房内摆着十多口水缸、篓筐,里面盛放着臭味很大的污水、沟泥,墙角落里还堆放着一堆堆灰土;厂房外面的一个不太大的凉棚下,有座自己砌起来的炼银炉。简简单单,仅此而已。四年多来,他们就从这里为国家提炼出十四万两白银;从去年开始,还生产出硝酸银二千三百多公斤。两项合计,总值人民币二十八万五千多元。
那还是一九五八年,这家公司的一个营业员,从书上看到废定影液(冲洗胶片用的液体)里含有银子,联想到回收利用的问题。他向公司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得到了支持,于是,一个小规模的提炼厂很快就试办起来。转业军人浦谷担任厂长,铜匠出身的销售员许庭秀和收购破铜烂铁的采购员于新山当了提炼工人。当时,工具一无所有,要求国家贷款购置新的吗?浦谷、许庭秀、于新山没有走这条路。他们立志从废品中找宝,尽量利用废物来为国家增产财富。
没有过滤废定影液用的布,他们从旧布中去找,找来了破布条就自己缝;没有铁铲、火钳、通条,没有护眼的色镜,没有燃料,……这一切他们都千方百计从废品中找到了。这真算是一座因陋就简、白手起家的工厂。
不怕失败
浦谷、许庭秀、于新山从来没有提炼过白银,也缺少化学知识。如何从废定影液中提炼白银呢?这是一件难事呵!但是,困难压制不住他们为国家创造财富的热情,他们决定在实践中去学习去钻研。第一次试验时,他们只了解从废定影液中提炼白银,先用硫化钠得出硫化银,再用坩埚提炼。结果怎样呢?坩埚烧坏了,黑色的硫化银仍然是黑色的硫化银。
原来,常见的含银化合物有两种,一是白色的氯化银,一是黑色的硫化银。硫化银要在高温下加入较活泼的金属,才能析出白银。可是,他们那时哪会知道这个化学原理呢!当时有人讽刺他们是“财迷”,说什么“废水、污泥哪能炼出白银来!”就此罢手吗?不,他们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们为社会主义建设增加资金,当这种“财迷”有什么不好呢?试验坚持了下来。许庭秀,十六岁就在旧社会提炼铅、铜、银的店铺里当过学徒。那几天,他默默地想起了老工人说过“铅是银之母,能使骨肉分家”的话。于是,他在想:硫化银加上铅,是不是就可以提炼出白银呢?他们开始了第二次试验:在一个中型的铁锅里,放满炭灰,中间挖一个不到一尺深的圆坑,先放铅,后放硫化银,上架木炭反射燃烧。四个小时后,果然,炼出了一块白银来。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了现实,他们多么兴奋啊!
可是,一算账,问题来了。一锅提炼一公斤白银,需要六百四十公斤废定影液,每公斤回收价五分,共计三十二元,六公斤硫化钠价值三元六角,铅和木炭需要四元六角,再加上四个人的工资八元,总计四十八元二角,而一公斤白银只值四十元,净赔八元二角。能不能提高出银率,转亏为盈呢?这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新的难题。
为什么加铅就能炼出白银?为什么出银率不高?那些日子,他们苦苦在钻研这些问题。爱动脑筋的浦谷,翻开了在工农中学读过的化学课本,弄清楚了用铅和木炭灰提炼白银的道理,这在化学上叫做金属直换法。铅和木炭中的钾加温后,性情十分活泼,而银子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按照化学原理,活泼的金属能够取代化合物中不活泼的金属,因此能炼出白银来。他在实践中又观察到,反射炉燃烧时,锅的下部和周围达不到足够的温度,所以出银率不高。
掌握炼银的原理,又找到了出银率低的原因,这就为改进炼银方法提供了可能。也是从书本上得知:锌也是一种活泼的金属,而它的成本比铅低,这样锌就起而代铅了。为了达到必要的温度,他们砌成了一座能同时放八个坩埚的炼炉,把坩埚放入炉中用焦炭燃烧,坩埚的上下周围都能受到高温。这样经过三个多小时,一只坩埚就能提炼出白银二公斤,出银率提高一倍,银子含纯银达到百分之九十八。由于炼银炉的改进和出银率的提高,八个坩埚一次的出银率,比用中型铁锅加铅和木炭灰炼银,提高了十五倍。
广找原料
废定影液、用银量较大单位的扫地土、水沟里的污泥是提炼白银的主要原料。这些东西,从来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废定影液从医院、照相馆、电影制片厂、印刷工厂的臭水沟里流失了;在玻璃厂、暖水瓶厂等用银的工厂里,大量的银末喷落在地下,同扫地土一齐被清除掉。为了把这些废料、废水聚集起来,这个提炼厂的职工付出了许多辛勤的劳动。今年四月间,他们到白纸坊印刷厂收集照相制版后的版泥。起初,印刷厂的职工不相信那里面还含有银子,半信半疑地让他们挖了集存在臭水沟里的二十公斤版泥。提炼厂用这些版泥提炼出八两白银。当他们拿着这雪白的八两银子再一次来到印刷厂时,职工们的思想才开了窍,从此格外注意一点一滴地集存版泥。
在开展回收含银废料的工作中,于新山这位在旧社会里沿街挨户收购破铜烂铁的人,如今为了积累社会主义建设资金又到处奔跑。每当他了解到哪个单位有含银的污泥、灰土,不论路途多远,不论是严寒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他带上干粮,蹬上一辆三轮车就出发了。大同玻璃厂镀镜用的硝酸银废水,长期以来集聚在一个暗井里。那还是结冰的二月,于新山没有犹豫,就下井挖臭泥,上来时已像个泥巴人,三天中,他挖出了含银的污泥一千多公斤。
就是这样,他们不嫌麻烦地跑了一个单位又一个单位,反复地耐心地解释,终于为提炼白银开辟了充足的原料来源。现在,他们同全市一百四十个单位有回收业务关系。这个提炼厂的职工也由原来的三人发展到十四人。
从废水、污泥、灰土中炼出白银,这说明回收利用废品是件大有可为的事。几年来,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少的成绩,但是更广泛更充分地回收利用废品,还有待今后的努力。
这件事也使我感到:像浦谷、许庭秀、于新山等同志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平凡的人,当他们具备了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高度热情,当他们不畏困难辛勤劳动的时候,他们就能做出很不平凡的事情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