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7月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异途同归
本报记者 陈健
在河南省的农业科学学术讨论会上,五十多岁的老农、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良种栽培所特约研究员龚文生,谈起农业科学问题来很像知识分子;年轻的知识分子、河南省农业劳动模范张履鹏,谈起农业科学问题来却使用农民的语言。他们的年龄、像貌、气质很不同,但人们总觉得他俩很相像。他们两个,一个是六个优良小麦品种的培育者,一个是我国第一个谷子杂交种的培育者。
两个不同的起点
龚文生是豫南内乡县人。他在个儿还没有麦秆高的时候,就跟爷爷在地里选种。老人选种极为严格,麦籽不饱满不选,麦穗不够长或者长得不端正不选,甚至两头不一般粗也不选。爷爷告诉幼小的龚文生说:“母大子肥,这是祖辈选种的经验。”龚文生的父亲也是选种能手。临到龚文生,他家已是远近闻名的选种世家了。然而在解放前,这个选种世家却连一巴掌大的土地也没有。解放后,龚文生分得了八亩地,他首先挑出七分多最好的地作种子田。土地改革后的第一年,他精选的良种抗住了虫害,获得了丰收。县的领导同志去他家访问请教,说选种是门科学,鼓励他好好研究,选出又多又好的良种,让全县农民都获得丰收。龚文生第一次听说选种也是一门学问,决心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二年,他从过去精选的一批农家小麦品种中,挑出二十八种最好的品种点播在自己的种子田里。每天晚上,他向上中学的儿子学文化,他知道要掌握育种科学知识,首先要有文化呵!
张履鹏和龚文生的出身不同。一九五○年,二十一岁的张履鹏,从一个农业专科学校出来不久,根据国家的需要,他选择了谷子育种这个研究课题。在学校里,他就懂得,科学研究必须以丰富的生产经验作基础。他下决心到农村去,到农民群众中去,吸取自己所缺少的营养,并把自己的知识献给农村,献给农民群众。就这样,他背上背包到了农村,迈开科学研究的第一步。
一个向科学进军
在龚文生的种子田里,一九五一年,出现了一个不知名的小麦品种,是他从南阳农业科学研究所带回来的。粒大,籽饱,产量高,群众叫它“大籽麦”。一打下,你一把我一把就分光了。第三年,内乡县种了十几万亩。龚文生到群众中去收集反映,农民说,大籽麦好是好,不过还有难于脱粒、麦壳坚硬的缺点,问龚文生能不能选个比这更好的。龚文生决心改造这个品种。那时玉米人工授粉的新技术在农村开始推广,龚文生受到启发,便在自己的种子田里选出几个能弥补大籽麦缺点的品种,和它杂交试验。
龚文生的研究工作,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他儿子的文化知识已满足不了他的要求。这时,他经常到县城的新华书店里去。有一次,他买回一部《田间育种学》,靠他自己苦学苦钻和儿子的协助,居然读下来了。米丘林关于遗传性和变异的学说,使他入了迷。他反复地回味米丘林说的话:人类不应该消极等待,而应该积极干涉植物的本性,使之依照人类愿望,发生定向的改变。这些道理把龚文生的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他大胆的向有关部门写了一封热情的求援信。十五天后,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和省的有关部门派了四位种子专家来到龚文生家里。
专家们惊住了,原来大籽麦就是南大2419。这是一种春性小麦品种,解放前,有些种子专家认为河南的农民有早播的习惯,只适宜种冬性或半冬性的小麦品种,不适宜种南大2419。解放后,南阳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技术人员也曾试验了两年,但没有成功。现在,龚文生竟试验成功了。专家们对龚文生这项成功的试验作了很高的评价。从那以后,他的研究工作,在专家们的帮助下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一九六○年,经过杂交后的南大2419,已定型为一个新品种,大田推广后,每亩单产六百二十一斤,比南大2419每亩平均单产提高了百分之三十四。这年,中央有关部门向全国推荐了这个品种。这就是“内乡五号”小麦。之后,内乡十九号、二十号、三十六号和四十一号等五个优良小麦新品种也陆续诞生。
一个向实践学习
当龚文生随着自己的育种活动逐步向科学理论进军的时候,张履鹏却在另一个天地里开辟了自己的道路。他用一年多的时间,徒步跋涉,访问了豫北的二十多个县、上百个村庄。为了搜集一个优良的谷子品种,他登上过王屋山、林县的蹯龙山,还去河北、山东等地访问过张希顺、董长生等种谷能手。他和他的同伴收集了许多种农家谷子,记录了上百万字有关谷子丰产的经验资料。这个青年人,沿途考察县志和碑文上有关谷子生产的记载,采集研究流传在民间的古农书……。这一切为张履鹏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张履鹏和他的同伴,一面把一批经过试验的农家谷子品种向周围大队推广,一面又积极进行其他的杂交试验。谷子粒小花小,杂交比较困难,而国内外关于谷子杂交育种的文献资料又很少,成功的杂交种当时还没有一个。他连续试验了两年,都没有成功。
他知道自己还没有完全掌握谷子的生物特征,还需要向农民学习。于是,他背上背包又走了。他到了温县马庄,找到河南省劳动模范、谷子亩产千斤的种植者张图书。他跟张图书同吃同住一年多,白天一起劳动,学习锄地、匀苗和管理谷子的一套技术;晚上,帮他搞副业,谈心。就这样,张履鹏真正了解了农民的过去和现在,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在马庄,他用很高的政治热情和他的同伴合作,由他执笔写成第一本书——《谷子丰产经验》。这本用浅显的科学理论总结出张图书种谷经验的书,一直在河南农村中广泛流传。
一九五五年,张履鹏和他的同伴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谷子杂交种的第一代。但是,要使它定型为一个新品种,还要继续培育好几代,在正常情况下,需要六、七年。张履鹏想起农民急需要谷子新品种的要求,决心缩短新品种的繁育时间。怎样才能实现这个愿望呢?他想起了他的老农朋友,于是又背着背包上了山。
辉县井峪村的一位老农,向一心为农民培育新品种的青年人,献出一本祖传的古农书,书中转录了《畿亭全书》中“冬月种谷法”的原文。大意说:秋收后,久旱不雨,不能及时种麦;直到过年一月,仍可种谷子,比麦子只晚熟二十天。这段文字,使张履鹏联想到这个县赵窑村村头一块古碑上留下的另一段文字:麦收后,久旱不雨,不能及时秋种,直到七月仍可种谷子,十一月还有收获。这是群众度荒积累起来的生产经验,张履鹏反复琢磨,思想逐渐明朗起来,不是吗?“一月到七月,七月到十一月”,谷子一年可以两熟呵!
一九五八年,我国第一个谷子杂交种“新农冬二”缩短一半时间诞生了。之后,张履鹏和他的同伴又培育出“新农三○”、“新农七二四”、“新农九四一”。这些新品种有的已在河南大面积推广。据一些地方的调查,这个杂交种比当地品种增产百分之二十五到五十。
达到了同一个目的
为了使龚文生在更好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领导部门决定让他在内乡县良种繁育场专门培育良种。记者访问他的时候,他打开“全国小麦分布图”介绍:“内乡五号”参加二十四个省区的区域试验情况和河南大面积推广他培育的几个新品种的增产数字。龚文生看得很远,抱负很大。他认为,“内乡五号”作为一个春性品种,适应程度还有局限性。四年前,当这个品种在他的家乡大面积推广时,他就研究了河南的气候条件和土质情况,特别是群众麦播期的习惯,开始培育出一批冬性和半冬性品种。现在,他的试验田里八十多个正在培育的小麦品种,有十六个已显出很好的适应能力和增产效果,被专家们认为是很有希望的优良品种。十几年来,龚文生在科学理论上迈进了一大步,他经常收到北京、河南农业科学研究机关和有关部门的图书资料,也经常参加那里的科学讨论会。一九六○年,他作为《中国小麦栽培学》这本书的审查人之一,在北京和许多国内知名小麦专家会聚一堂。现在,他经常手不释卷地读着米丘林的遗传学,小麦栽培学等书。
而张履鹏呢,他一直是新乡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技术员,他在豫北几个村子里扎下了根,作为他科学研究和帮助社员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基点。农民们都把他看成亲人,过一个时期不去,就到研究所来找。他在科学理论水平上的提高更为明显。十几年来,他写了《粟及其栽培技术》、《粟的杂交育种》等书籍和许多科学论文。这些书和论文,都由北京、上海有关出版机关和刊物出版,有些已经列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主要参考书。


第2版()
专栏:

解放军济南部队某被服仓库工作人员
用革命管家人精神管仓库
保管大批物资八年无霉坏丢损事故
处处勤俭节约节省大量费用和布匹
本报济南八日电 记者姜文品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部队某被服仓库精心爱护国家财产,八年来保管的大批军需物资没有发生霉坏、丢损事故,同时处处勤俭节约,节省了大量费用、布匹。不久以前,杨得志上将代表济南部队领导机关授予了他们一面奖旗。
记者访问了这个被服仓库。宽阔的院子里,到处干干净净,库内库外井井有条。官兵们对保管的物资勤查勤看。特别是大风大雨天气,他们更昼夜不停地检查库房;在潮湿季节,都及时翻仓倒垛。
他们不仅把物资保管得很好,不让国家财产遭受损失,更可贵的,是常常主动设法尽量节省物资、费用。
在一个储存旧物品的库房里,一边堆一些从部队收回的旧雨衣,一边整齐地垛着五千多条棉褥子。仓库的同志告诉记者,这些棉褥子是利用旧雨衣做成的。这些雨衣胶烂布不烂,利用这种卡其布做的褥子,至少也能用三四年。过去,很多单位都把这样的雨衣作废品处理了。去年,这个仓库收到一批旧雨衣。仓库指导员张世昌舍不得把它们当废品卖掉,和保管员们多次试验,摸索出了一种用高温洗胶的方法,并利用洗出的卡其布做了八百条棉褥子。济南部队后勤部的负责同志一看很满意,又把后勤部库存的旧雨衣运来两车皮。今年他们又把这批雨衣洗好,用洗出的布做成了这五千多条棉褥子。张世昌还常用这个事例教育大家:处理每件物品,都要抱着革命管家人的态度,要不,做这五千八百多条棉褥用的六万多尺新布就省不下来了。
有一天,天刚放明,记者看到仓库主任马振河和指导员张世昌带领全体官兵来到库房。他们把预先清点好的夏季服装等扛出仓库,搬上汽车,运到车站,卸到货场,准备运到部队去。这些搬运、装卸工作,在一九五八年以前按规定都是雇装卸工人来做。后来,张世昌想到,如果依靠本库的同志来完成这项任务,可以节省大批开支,他就第一个投入到装卸工人的行列里。在他带头参加劳动的影响下,所有官兵都跟着扛起包来。以后,他们就不从地方上找搬运工人了。
为了更好地完成棉军服拆洗任务和节省开支,他们经过刻苦研究,在一九六一年八月制成了一部洗衣机。过去每年拆洗一次棉军服要雇用三百多个临时工,现在只用六个人就行了;过去找人拆洗一套棉军服,要付出三至五角钱的拆洗费,现在洗一套棉军服只合九分钱。去年一年,就节省了约一万一千元的拆洗费,同时节约了肥皂。
这个仓库里设有许多废品箱,官兵们随时注意从地上拣起钉子、钮扣等放在里面准备重新利用。去年他们搜集起来的绳头、钮扣、棉球有二百六十多斤。洗衣组去秋今春理出三百多斤布条,代替麻绳打包。
这个仓库勤俭节约的思想为什么能够这样巩固呢?许多官兵在同记者交谈中都谈到这件事情:一九五八年部队清理物资时交来一批物品,他们在整理入库时,发现了六条在抗战期间用粗布做的干粮袋和十几双前面带钩钩鼻子的破布鞋。指导员张世昌把这些东西拿到课堂上,对大家说:“这些东西是抗战期间,解放区军民艰苦奋斗的遗物。再看看今天我们的装备物资,情况是大不一样了。可是,我们不能忘掉过去。咱们给革命管家务,为国家看仓库,是极大的光荣。这些劳动人民的血汗决不能从我们手里损坏一点。”在这些遗物面前,官兵们受到很深的教育。他们给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站在一个库,要看到全中国。”“在仓库里当保管员,要像在医院里当护士一样。护士经常对病员问寒问暖,我们对物资要勤看勤摸。”这个仓库就是这样经常利用各种事例向官兵进行教育,使大家逐步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美德。


第2版()
专栏:短评

三次“取经”的启示
北京火柴厂为了降低木材消耗量,三下济南,学习兄弟厂节约木材的先进经验。学习方法由不对头到对头,认识由不完全到完全,经过两次反复,终于取到“真经”,有效地推动了本厂的增产节约运动。
这件事情说明了,学习和推广先进经验,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实践过程。第一次,厂里派了两个干部去济南“取经”。他们见物不见人,回厂后作了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的汇报。领导干部根据这种汇报,作了错误的判断:济南经验好是好,只是学不上,用不了!于是,这次学习失败了。
但是,第一次的失败并非毫无用处。它促使北京火柴厂的领导干部想一想:济南厂的经验究竟好在哪里,本厂有没有一点用得上?他们带着这个问题,亲自到了济南。这一次,他们不仅听了一般的情况介绍,而且深入车间实地观察,看到了济南火柴厂木材损耗所以低,主要不是由于厂房大、机器好,而是由于具有高度爱护国家财富的工人,在工作当中进行着创造性的劳动,想出许多节约木材的办法。
应该说,这一次他们确实学到了济南火柴厂的先进经验,但还不尽然。他们确实看到了这一点,但还没有全部认识这一点。所以回厂以后,只提出一般的号召,采取了一些行政措施,而没有着力发动工人群众。厂里仍然冷冷清清,大家还是按照旧的方法办事,跟没有学习几乎一样。
第二次的没有完全成功推动他们再一次去“取经”。这一次,厂的领导人带了各科室负责人和车间支部书记,学到四十六项先进经验,并且带回一整套木材消耗经济指标,交给工人反复讨论。工人行动起来了,增产节约运动真正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了。
“失败是成功之母”。由走马看花,到深入调查研究,由看到一点,到全面研究济南火柴厂的经验。他们依靠一股钻劲,沿着这个认识深化的过程,从两次失败中取得了胜利。
这件事情也说明了领导干部亲自学习,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如果认为少数领导干部“学到手”了,只靠一纸命令,就能把先进经验推广开去,就不对了。领导干部认识了的东西,工人并不一定也认识了;某一措施在别厂群众中能够执行,在本厂就不一定能做到。要使大多数工人接受领导干部学到的东西,要把领导的意图变为群众的行动,需要做许多艰苦的思想教育工作,并且切实地帮助群众解决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这样,上上下下都有了一致的认识,有了共同的语言,为节约一厘米木材和一根火柴而奋斗的口号,真正变成了全体职工的实际行动。


第2版()
专栏:

《释放遣返全部被俘印军人员》纪录片上映
中国宽待印俘事实俱在
印度政府妄想用造谣诬蔑来抵消我国宽待印俘的巨大影响,制造紧张局势,那是枉费心机的,只能更加暴露自己。
新华社八日讯 纪录我主动释放遣返全部被俘印军人员这一友好行动的短纪录片,七日开始陆续在全国各地影院上映。这部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释放遣返全部被俘印军人员》,生动地纪录了被俘印军人员在中国西藏、新疆地方边防部队俘虏收容所里,受到宽大待遇和良好照顾的情形;在释放和遣返途中,中国方面处处为他们提供方便和给予照顾的实况;以及他们在回国时向中国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和依依惜别的情景。
影片中有中国红十字会人员参观访问印俘收容所的镜头:被俘印军人员在离开收容所返国前夕,同中国工作人员促膝谈心,亲切话别,一起聚餐,互赠纪念品和围着篝火亲切联欢的场面;中国工作人员冒着风雪为载送印俘的车辆扫雪修路的情景;中国工作人员背送被俘印军伤病人员登车的镜头;以及被俘印军人员离开时,向中国工作人员献花环,送感谢信,同中国工作人员紧紧拥抱,高呼“巴依(兄弟)!巴依!”洒泪分手的动人情景。
影片还纪录了包括印度陆军准将达尔维在内的二十七名被俘印军校级以上军官,愉快地游览拉萨名胜古迹和在昆明获得遣返的情形。
这部由摄影师们在现场拍摄的短纪录片,令人信服地表明,中国方面本着一贯宽待俘虏的政策,特别从中印人民友好出发,所给予被俘印军人员的待遇是极为宽大的,史无前例的。被俘印军人员无论在收容所还是在遣返途中,都得到了在当地物质条件下最好的待遇和照顾。前来接收被俘印军人员的印度红十字会人员,也对此表示满意。
但是,印度政府却以怨报德。印度新闻处六月二十六日在一篇新闻特稿中,编造荒唐离奇的谣言,诬蔑中国“违背了关于战俘的日内瓦公约的好几项条款”。印度国防部七月一日更无中生有地叫嚷说,中国方面交还印方的二十六名死者中的某些人,是“死于中国人的暴行”;若干印度士兵在举起手来投降的时候,“被残酷地打死了”;中国士兵向印度伤兵“身上浇上汽油并点起火来”等等。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也钻出来帮腔,胡说什么中国方面“给予印度俘虏们的待遇似乎是不人道的。”这完全是无耻的造谣。中国方面善意而友好地对待被俘印军人员的铁的事实是抹煞不了的。《释放遣返全部被俘印军人员》的影片再次有力地揭露,印度政府妄想用造谣诬蔑来抵消中国宽待印俘的巨大影响,制造紧张局势,那是枉费心机的,而只能更加暴露自己。


第2版()
专栏: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隆重开馆
新华社南昌八日电 江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于七月一日上午隆重开馆,并且举行有四百多人参加的开馆仪式。
井冈山的农民、工人、学生、解放军官兵、机关干部和外地参观者共六百多人,一日上午参观了博物馆。几十位当年参加过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老红军、老赤卫队员,也兴高采烈地参观了博物馆。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建立在井冈山中心茨坪村。全馆共分六个陈列室,用三百多件革命文物和各种图表、模型,以及数十件艺术作品,系统地介绍了毛泽东同志一九二七年十月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亲手创建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到一九二九年一月带领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发展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斗争历史。陈列的展品生动地说明了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唯一正确道路的历史意义;介绍了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把武装斗争、农民运动、建立革命根据地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革命运动得以蓬勃发展的历史经验。同时还突出地介绍了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为红军制定的一整套建军原则,从而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使红军成为一支与一切旧军队不同的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高度战斗力量的新型的人民军队;介绍了毛泽东同志在频繁的战斗中,总结出一系列的游击战术原则,如著名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以及“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等等。毛泽东同志所创造的这些伟大的历史经验和理论原则,不仅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而且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宝库,对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也有着极其伟大的现实意义。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筹备预展期间,前来参观的约有两万人次,其中有一些是外宾。


第2版()
专栏:

吉林割制鹿茸四百多副
吉林省各国营鹿场和人民公社鹿场开始割茸。每天清晨,饲养员就把鹿引进特制的“吊圈”里,捆绑起来,把成熟的茸角砍下或锯下,然后送到加工室加工。到六月十日为止,全省已经割制鹿茸四百多副。近年来,吉林省的养鹿事业发展很快。现在全省的大、中型养鹿场由六年前的七处增加到四十九处,鹿的头数比六年前增加了一点二倍。
割茸季节将一直持续到八月底。这个期间也是母鹿的产仔期,是鹿场一年之中最繁忙的季节。


第2版()
专栏:

湖北春木耳喜报增产
湖北省黑木耳产区人民公社喜收春木耳。社员们把收起来的春木耳及时晒干、选净,卖给国家。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全省春木耳的产量和收购量都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湖北省是我国著名的黑木耳产地。鄂西、鄂西北山区的许多县、社都盛产黑木耳。今年全省生产黑木耳的耳棚比去年显著增加,各产耳社、队都固定专人负责耳棚培育管理工作。
春木耳是清明到立伏前收的黑木耳,耳大、片厚、发头大,质量最佳,历来产量占全年产量的百分之四十以上。


第2版()
专栏:

新疆核桃在河南结果
河南省栽种的新疆核桃,今年已经结了幼果。
这些核桃树是河南农学院、洛阳林业学校和伏牛山区卢氏县在去年栽种的。今年四月,它们陆续开花结果,其中“十二号库车薄壳”和“库车丰产”两种核桃树,开花的占百分之七十以上,第一代幼果已长得和乒乓球一样大小。
河南省是我国核桃集中产区之一,但河南核桃品种一般栽种八年后才开始结果。新疆核桃在河南生长健旺,病虫害少,而且保持了播种后第二年结果的优良特性,这对迅速发展河南核桃生产,扩大油源开辟了新途径。
今年河南又从新疆引进七个丰产核桃品种八百余斤,发给全省各地林业劳动模范试种。


第2版()
专栏:

阿城播种甜菜超过计划
黑龙江省甜菜主要产区的阿城县,已超额完成今年的甜菜播种计划。目前,各生产队正在查苗补苗,防治虫害,加强甜菜的田间管理。
今年,这个县的甜菜绝大部分种在比较肥沃的土地上,并有百分之九十施了肥。早播的地区在小苗出土后,又及时撒药防治病虫害,缺苗的地块,也进行了补种,因此种植情况一般良好。阿城种的甜菜,主要是为制糖厂提供原料。社员们说:种好甜菜不但增加收入,还能支援国家,我们一定要把它种好。(新华社讯)(附图片)
河南固始县蒋集公社三里大队郭棚生产队的社员在砍收大麻
  冯志华摄(新华社稿)


第2版()
专栏:

雨花台前的毕业典礼
新华社记者 古平
七月六日早晨,阳光洒在庄严的纪念碑上,洒在孩子们鲜艳的红领巾上。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二百多名毕业生在烈士陵前隆重地举行毕业典礼。
校长、教导主任和四个毕业班的班主任都来了。过去,他们不止一次地带领着学生到这里来,站在纪念碑前——忆念那些英勇牺牲的烈士,接受革命精神的教育。今天,孩子们就要毕业了,教师们再一次地带领他们来向烈士致意。
孩子们献上他们用灵巧的小手做成的花圈。一朵朵洁白的花,一枝枝鲜红的花,一颗颗金色的花心,孩子们把他们要对革命先辈表达的心意,全都凝结在这个花圈上。
孩子们整齐地排列在纪念碑前,手里捧着他们的誓词,捧上他们那一颗颗激动的心。
“我们是高小毕业生,
今天,站在烈士墓前宣誓……”
一个名叫牟承晋的学生,用洪亮的声音开了头,接着,二百多个孩子的声音,汇成了一个声音,在雨花台的山谷中响了起来。
“我们是革命的新一代,
红色的校园把我们锻炼,
今天我们穿新衣,
没忘掉长征路上红军的破衣衫;
今天我们吃白米,
没忘掉长征路上红军咽草煮皮带;
忘不掉,渣滓洞里铁镣响;
忘不掉,这洒满烈士鲜血的雨花台!”
孩子们在这个幸福的时刻,没有忘记过去的艰辛,没有忘记为了幸福的今天而光荣牺牲的革命先烈。长眠在地下的烈士们,请再听听孩子们伟大的志向和决心吧:
“我们是红色的新一代,
今天,我们学好本领,明天要参加祖国建设。
如果种田,就像邢燕子,把青春献给农村;
如果当兵,就像黄继光,为祖国建立功勋;
如果做工,就像王崇伦,走在时间前面;
如果打球,就像庄则栋,为祖国增添光彩。
我们,在各种平凡的劳动中都要做尖兵。
不管祖国需要我们干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和你们一样——忠于革命事业。”
孩子们又一次在烈士遗物陈列室里,默默地观看先烈们遗留下来的东西。《和爸爸一齐坐牢的日子》这本书,曾经在孩子们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他们又来到陈列着这本书的玻璃台前。这本书是卢志英烈士的儿子卢大容写的。卢大容十一岁就跟爸爸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了监狱。在热得透不过气来的铁窗深处,大容坚持学算术,读英文。他爸爸曾经对他说过:未来的世界是你们的,不好好学习,将来拿什么本领去建设祖国。今天,这所小学的孩子们就要结束幸福的小学生活了,美好的未来在等待着他们。他们今天在这里重温卢大容的经历,感到更加亲切。
郭纲琳烈士在狱中绣的枕头和手帕,吸引了许多女学生。李庆莲早就听说过郭纲琳英勇牺牲的故事,枕头上绣的那只振翅欲飞的大雁,手帕上绣的“起来”两个字,还有那个用铜钱磨成的铜心,时常在她的小脑海中出现。每当她胆小害怕的时候,想到郭纲琳在黑暗的牢狱中表现出来的勇敢精神,自己就增添了力量。今天,这孩子又一次站在郭纲琳留下来的这些小小的遗物面前,暗暗地下定决心:我要永远向你学习。
离开雨花台的时候,孩子们踏着雨花石铺成的山路,一面拣拾那些自己认为最满意的石子,一面唱起了《踏着先烈留下的脚印》这首壮丽的歌:
“在波浪滔滔的赣江旁,
有方志敏同志战斗过的山岗;
在白雪皑皑的森林里,
有杨靖宇将军住过的茅草房;
洒满鲜血的雨花台,
是你们英勇牺牲的地方……,
踏着先烈留下的脚印,
我们继续向前进,
向敬爱的先烈们宣誓,
你们的事业我们一定要完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