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7月2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特别的姑娘(报告文学)
黄宗英 张久荣

按照计划日程,我们本该离开河北省宝坻县了。我们向全国知名的邢燕子队和铁姑娘队的姊妹们依依不舍地道了别。行囊已经理好,可打心眼儿里就是不愿走。听县委宣传部老杨说,这里还有个姑娘,名叫侯隽,乡亲们都说她“特别”,我们决定去看看这个“特别”的姑娘。
一个早晨,我们来到史各庄公社豆家桥生产大队。一进村,我们就打听侯隽住在哪儿。村里正在盖新房子,有人在屋顶上上瓦,一位大叔望着远处地头说:“这会儿侯隽哪能在家,不定在哪块地里干活哪!”这时候,有一群孩子把我们围上了,问:“你们是侯隽的同学吗?”“你们也是听毛主席的话来种地的吗?”我问孩子们是不是都认识侯隽?喜欢不喜欢侯隽?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嚷开了:“她可好哪,尽教我们唱歌。”“给我们讲故事。”“她还是民校老师。”“她会织‘车把套’,我们都学会了。”……孩子把我们带到一座低矮的小屋前,门上搭着锁,我正犹豫,一个小女孩轻轻把锁一摘,把门推开说:“进去吧,这门从来不锁住,侯隽愿意大伙儿到她屋里去玩。”我跨进门去;这是一座用秫秸夹的小泥房,顶棚破处露出秫秸秆秆,窗户纸透风的地方,用旧席片子挡住,小屋里锅灶土炕,柴堆水缸,墙上挂着留种的玉米,墙角靠着一两件农具,又用碎砖头搭了个摆瓶瓶罐罐的案子。乍看是个庄稼人住的屋,又过分简陋了些。只是那炕角上的歌谱、口琴,一本《怎样写美术字》的小册子,一只新式的塑料茶杯,自制的插筷子的布袋……,显示出屋子的主人不像是个“土生土长”的种田人。
我们刚迈进门时,就有几位大娘婶子也挤进来了。我耳边听到她们在嘁喳着议论什么:“准是的,没错儿。”“这下可好了。”我回过头来叫:“大娘!”一位背着小孙孙的大娘亲热地招呼我们坐,问道:“这二位同志准是来接侯隽的吧?”我一愣,正不知如何作答,亏得这大娘爱说话,一口气的唠叨下去:“这闺女可真会受啊。我就跟她说过,你在这儿吃这份苦,上边瞅得见,总有一天会把你这份人才调到大地方当干部去。”我心里直嘀咕,我走过许多有知识青年当“新农民”的村庄,当我们向群众了解情况时,也常有为年轻人“请功”或“告状”的,可是从来没有碰到干脆要求调走的。我心想向她们解释,我们不是什么上级,更没有权利调人,随嘴却问出:“大娘,您不愿意侯隽在这儿吗?”大娘说:“咋不愿意?这样的闺女可哪儿找!跟谁都和。可这是怎么说的?大高中毕了业,念的那书一本本老厚,全不带小人儿的。老远跑到我们这儿来,没一个亲门近支的,有个伴儿也‘颠儿’啦。成天下地,汗珠子掉地摔八瓣,一冬尽吃点白薯干子,说是要把好粮食留农忙吃,我们眼时再苦的庄稼人过的也比她强,这算哪门子事啦!”另一位婶子也赶着“说情”:“这闺女在这儿太孤了,太可怜……”我问:“侯隽自己怎么说?”大娘说:“她自己肯说啥?那闺女不软,不软也偷偷地哭了好几回了。”婶子又忙解释:“搁谁谁也挡不住掉泪啊。也怪她当初想的太特别,干吗……”这时外边响起一个清朗柔和的声音:“我不走,我哪儿也不去。”我看见孩子们牵着一个姑娘的衣角说着话走过来了。这姑娘,看上去,性格温和稳重。她脸色红红的,剪短发,戴着顶旧草帽,身个不高不矮,虽然不壮,倒也结结实实,她上身穿一件褪了色的“北京蓝”的上衣,下边裤子膝盖上补着补钉,一双青布鞋,没穿袜子,我特别注意到她的脚胫乌黑光亮,肩上扛着锄头,左手还攥着一本《人民文学》和一张报纸,我想起我的家乡老一辈人管种田的叫“乌脚梗”,管不劳动的读书人叫“白脚梗”,而今天,扛着锄头,攥着书本,攥着书本,扛着锄头的“乌脚梗”,是一天比一天多了。姑娘停在门口,惊奇地睁大眼睛打量着我们。

侯隽,今年二十岁,家住北京,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工会的干部。侯隽的母校是北京良乡中学,六年来她就在“良中”住读,曾因品学兼优获得北京市教育局的奖状。一九六二年,毕业前夕,同学们壮志勃勃,一部分人忙着投考大学,一部分人急着上山下乡回家建设新农村。啊,有谁接触过中学毕业生填写志愿时的心情和眼神吗?如果我是个音乐家或画家,我要呕心沥血去描绘这样的刹那,年轻人的思想里波涛汹涌,万马奔驰,翻腾着整个的世界,有数不清的工作、兴趣、理想吸引着他们,突然,一个最强音出现了,“站出来,任祖国挑选!千条志愿,万条志愿,党的需要是第一志愿。”于是,顷刻间,端端思绪全凝化为一个极为单纯的坚定的信念,一个极为热烈的渴望。——到党最需要的地方去,到青年人最应该去的地方去。侯隽就是这样千千万万高中毕业生中的一个,她虽然也曾向往学文学、学历史、学外语、学医护……,可是,目前哪里党最需要、哪里青年人最应该去呢——农业战线!侯隽此刻突然觉得自己有了主意了,成熟了,她觉得别的想法都是“小时候想着玩”的往事了,只有“当农民”才是她终身的志愿。无论是和同学们在月光下散步的时候,或倚着课桌凝想的时候,她总是听到党和祖国在召唤,她的眼前总是展现碧绿的田野,金黄的麦浪,总是看见回乡参加生产的先进知识青年邢燕子、王培珍……在向她招手。她也曾犹豫过“我行吗?”接着她又果断地想:“行,别人能锻炼出来,我为什么不能?”有人说,“农村苦啊!”她想:“对,我就是要去吃苦,让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把苦吃个干净,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为祖国人民,为后代创造幸福吧。”
可是具体问题来了,人家问侯隽:“你家在北京市,你下哪个乡呢?”侯隽说:“哪儿要我我就上哪儿。”这时,有一个和她最要好的姑娘,从小学六年级起就和她同学,七年来两人秤杆不离秤锤老在一块儿。那姑娘说,“你随我走吧。”侯隽说:“你家在山东济南市区,我去干吗?”那姑娘说:“我能找着地方,我从小生长在河北宝坻县豆桥庄,十几年前土改时,我父亲在豆桥分到过一间屋。虽说现在豆桥也没一个亲人啦,小屋还在,咱们俩到那儿扎根去吧。”两个姑娘互相倾诉着共同的理想,并且把预先设想出来的种种困难,一一想好解决的办法。那姑娘就兴冲冲地和豆桥生产大队和小时候的伙伴联系上了。队里表示欢迎,小伙伴张俊峰已经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也回家参加劳动了,还热情地说要骑自行车来长途汽车站接她们,给她们驮行李。两个姑娘高兴地当时就去办迁移户口手续了。她们决定要走的那天,也正是高等学校报考的最后一天。老师一方面鼓励她们,一方面也对她们说:“党号召广大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因为革命青年必须和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同时,党也需要一部分青年升入大学,掌握更丰富的知识,将来更好地为工农群众服务,从侯隽多方面的条件来说,也还是可以考虑继续升学。”可是任何时代,都有它的最前线,年轻人谁不渴望奔赴最前线?同学们都夸赞她们有志气,也有人担心她们“弦定得太高”,有点“浪漫主义”,好意地劝她们考虑得更周到些。侯隽的父母先是不同意女儿去的,因为这不同于学校里有组织的分配介绍,有点不放心。女儿又非去不可,他们就要女儿再仔细地冷静地想想,这是一辈子的生活道路的起点,若是去了,就不能半途而废。侯隽从小在城市里长大,吃饭在机关学校食堂里,穿衣着鞋是百货公司去买,送成衣铺去机器扎,袜子破了补不好,水开不开听不出音。下乡又要劳动,又要做饭,侯隽的身子又单薄,真能行吗?真能坚持住吗?——谁都不能回答,只有让生活,让时间,让事实来回答。

一九六二年七月十日,史各庄公社又增加了两名新社员,两个高中毕业生在豆桥生产队落户了。虽然这里受了点旱灾,物质条件较贫乏,可是干部和社员对待她们的热情却极为丰盛。大家都觉得这件事挺新鲜,挺有意思,也挺特别。冀东老百姓的胸怀永远为革命者敞开着,当年怎样地接待老八路,今天还是怎样地接待支援农业的新兵。大家跑来七手八脚的帮助她们糊顶棚,油窗户,你搭冷灶,我架锅,东邻送瓢,西邻借铲。队长媳妇刚给送碗甜酱,书记闺女又提了串咸菜疙疸,生产队还搬来口大水缸。“嘁里卡嚓”地就把个家安置好了。
年轻的姑娘呀,尽管她们自己以为是大人了,设想考虑得很周到,思想准备得很充足了。可是在生活面前,她们到底还是个孩子。人生、困难、斗争和整个的世界在她们,也才不过是像偎在母亲怀里数着夜空的星星,或是和小伙伴滚在青草地上,仰看变幻的彩霞。而生活的实际,却似莽莽风云,滔滔激流滚滚涌来。第一战役,冀东平原上大嘚咧咧没半点含蓄的七月骄阳,算跟这两个才从课堂里走出来的学生较上劲儿啦。烈日毫不客气地把姑娘的皮肤晒糊了。姑娘大汗小汗溜溜地淌,农业活儿,也不是像在学校里每周两小时的劳动锻炼那么简单愉快,就说耪地吧,抡起锄来不知怎么迈步,使出全身的劲儿,还是耪不深。明明跟人家一齐动的手,可总是被人家拉得很远,这下,可算形象的了解了“落后”二字的解释了,田垅变得好像无限长,老也到不了头。侯隽发狠地说:“你瞧,咱们立志当新农民,地里的活儿都干不好,算什么农民呢?”两人一商量,决定加紧练,赶上老农。于是早晨鸡才叫,星星刚退,她们已经在田里练了,耪地时候练耪,开苗的时候练开苗……。腰酸腿疼还在地里干,手上磨起一个个血泡还是干。在农民看来是轻而易举小拇指拨拉拨拉就成了的事,她们都得拚出半条命来。光是下地劳动不算,一天还得做三顿饭,在那火笼一般的西晒的小厢屋里,两个人糊鼓揪瞎糊弄,夹生过火、盐大碱小好歹地算填了肚子了。再加上,这一年,夏秋之交,又涝得厉害,庄稼被淹了,春旱秋涝,灾上加灾,眼看是要减产,口粮上虽然队里对她们还是照顾的,可是她们半点存底儿也没有,所以“吃口”挺紧,也不敢敞开吃饱了。宝坻一带,洼地多,苇塘多,大花蚊子,“小??”蚊子,也来向姑娘献殷勤了。两个姑娘只侯隽带来一顶单人小帐子,你推我让地,侯隽不肯把帐子挂起来,她们的腿被咬烂了,至今留有瘢瘢的疤痕。生活的考验实在够呛,可是姑娘在地里没少唱歌,在村头的大槐树底下,还表演舞蹈,她们说:“生活越艰苦越紧张才越有意义。”
唉,话虽这么说,可惜生活和“意义”也有“闹分家”的时候。还不到一个足月,那个带侯隽来的姑娘走了。(老是“那姑娘”“那姑娘”写不明白听不顺,请谅解我姑隐其名的苦衷。乡亲们都说“那姑娘”再机灵不过了,就叫她“小机灵”吧。)“小机灵”灵机一动,到×村去看朋友去了。本来,一个伙伴儿,暂时离开十天半月也不打紧,可是侯隽这时和豆桥的乡亲还有些人生面不熟的,又摸不准伙伴这一去什么时候回来,就特别感到孤单难受,更有人传说:“小机灵”是去订亲去了。有人和侯隽逗着说:“人家有对象啦,不回来啦。”有人同情地说:“可真不够意思,她把你给‘闪’了。”更有人背后叨咕说:“我说是吧,那个走了,这个也呆不长。”侯隽的歌声喑哑了,眼泪老是不听话地往外跑。党支部书记张清瑞鼓励她说:“侯隽啊,当初来的时候铁嘴钢牙咋说的,可别‘半截革命论’,咱对革命的热情,可不能像水皮上的油花,浮头一撩,就剩凉水一缸了,要越考验越热,越锻炼越强才是好样的!”那直性子爱说话的大娘也为她排解忧愁:“她走她的,走了更好,省得你啥事儿都得让着她,吃饭也老是她吃稠的,你喝稀的。”侯隽嗫嗫地说:“她回来,我还让她吃稠的。”
大秋时候,“小机灵”蹦蹦跶跶地回来了。侯隽把自己掉泪的事全忘了,姐俩又有说有笑,有商有量,又唱又闹了。
说也凑巧,树还没掉叶儿,“小机灵”的母亲又病了,“小机灵”就回济南去了,这一走,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也没回来。有人替侯隽着想说:“伴儿也走了,你也回北京吧,在我们这个‘破’地方,是图个什么呢?怎么了局呢?”侯隽的眼圈又红了。豆桥的姑娘帮着把侯隽的小铺盖一卷,……侯隽没有回北京,而是搬到了新结识的女伴儿的暖屋热炕头上。豆桥的人们哪一个不疼侯隽呢。常常是侯隽回到小厢屋做饭时,缸里水满着,有时候锅盖上躺着把鲜嫩的小葱……,侯隽天天和大家在一起,在风风雨雨的田野里来来去去,一步步、一锄锄地,把意志和麦种一起深深地种下,相信它一定会发芽。
冀东平原上的赛小刀子的老北风也来拜望姑娘,姑娘的手脚全冻裂了。农忙季节已经过去,家里的妈妈也想煞这心尖尖上的女儿了,捎信来叫她回家和弟弟妹妹一起过新年。可是,侯隽在这里教起冬学民校来。每天夜晚,在油灯下,在琅琅的书声中,姑娘把自己学得的知识一点一滴的教给别人。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而姑娘感到夜夜有暖流流过心房。直到古历腊月二十七,庄户人家都忙着扫房,杀猪,剁饀……没空来上学了,侯隽才坐着进城的牛车,有生以来第一次捎上些按自己劳动工分分来的谷子、棒子、猪肉、白面……买上张长途汽车票,回北京过春节。侯隽在豆桥劳动了半年,庄稼活儿,“久熟,久熟”干久了,又有人把着手教,自然而然就熟了,大家“鉴定”说:“侯隽苦夏寒冬的,风里雨里泥里土里‘抡打’过来了,像个庄稼闺女啦,干活够点意思啦。”她和大家相处的亲亲乎乎的,春节这一走,大家又是为她回家看妈高兴,又是嘀咕她不会再回来,本来嘛,这儿没家、没业、没亲、没故,闺女有啥可恋的呢?何况侯隽也说过,自己虽然是决心不脱离农业,可是很想去国营农场,也曾向有关方面去过信。……侯隽还会不会回来呢?

没等“七九河开”,不待“八九雁来”,她穿着一身厚棉裤棉袄,扛着从家里搬来的新炕桌,掖着几本农业书,回到自己简陋的小厢屋。人们觉得侯隽好像长大了些。有人说侯隽有心事,尽发愁。可有的人说侯隽更踏实了,她经常把书报带到地头,念给大家听。并把一首首新歌,一句句地教给村里的年轻人。她不但已经不用劳烦团支部书记戚连升费心偷偷给她挑水,而且大队部的水缸竟常常被她挑满。她把家里带来的喇叭口的裙子改成了劳动服。……但是,侯隽是不是就真的留在豆桥,不知道,姑娘的心还没有定下来,此刻,我的笔也不能为她做任何的艺术加工。
也许读者还关心着侯隽和“小机灵”的友谊吧,七载同窗,立志并肩走向生活,在这经受严峻考验的第八个年头,是否就此分手呢?据豆桥的姑娘告诉我,情况是这样的:才过春节,“小机灵”从济南回来,路过豆桥,见侯隽不在家,就径往×村去了,侯隽回来,一听说,就愣了,撂下炕桌,就往×村写信,一封封地写,可是“小机灵”难得回信。及至证实“小机灵”真的订了婚,并在×村小学当上代课老师了。肯定是不回豆桥了,“小机灵”又老给侯隽写信,侯隽又懒得搭理她了。后来,“小机灵”来把侯隽接到她未来的婆婆家去玩,做好的给侯隽吃,请她瞧“皮影”,住了几天,侯隽非走不可,“小灵机”说:“多玩两天嘛。”侯隽说:“我想家了。”“小机灵”没明白:“咋个啦?”“你不想咱们那个家,我想。”侯隽就回豆桥了。我们和侯隽谈心时,总想“套套”她和“小机灵”的具体的矛盾冲突,可是侯隽没说过她一句不好听的话,只是深有所感地解释:“生活的实际考验,比我们所想像的要复杂得多,它并不像在小说和电影里那么富有‘文学性’和‘诗意’。”呀——我真恨自己的文风花里乎梢,没能把侯隽所经受的考验真切如实地反映出来。它非常琐碎、细致、平凡,又是从早到晚、从大到小、从近到远无所不在的。豆桥的群众对“小机灵”的评价可不像侯隽那么止于分寸,他们倾向鲜明,护着侯隽,爱说的大娘又向我们检举:“那姑娘参加农业的心,是牛蹄子两半着。这件事做得就是不够意思。”好心的婶子告诉我们“小机灵”来豆桥办迁出户口手续时,她从小厢屋窗台猫眼里看见姐俩吵翻了。婶子说:“侯隽就是嘴太笨,翻过来倒过去只两句话:‘……你当初来的时候怎么说的,你当初怎么向老师和同学保证的’。”可是侯隽不承认吵翻了,她笑着说:“别听她们的,我们没吵,她回来,我还跟她好,她要好好教书,我也还跟她好,她总算没离开农村。”我赞成侯隽这个态度。“小机灵”年纪还很轻,走过一小段弯路,前途还是很广阔的。但是必须估计到,改正缺点,要比打冲锋仗还要艰巨得多,要付出五倍、十倍的毅力和决心。有时候一张画稿画坏几笔,只好一切从头画起。
而侯隽呢,从她参加少先队的时候起,从她在中学里接受党和团,接受老师们的谆谆教育,从她树立了全心全意献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想的时候起,到她独立地驾起一只小船,驶向生活的汪洋大海。她划呀划呀,不管那波涛汹汹,涌浪回旋,也不管那黑夜的风暴,她甚至弄不清是哪只海鸟为她带路,哪座灯标为她避礁,哪里传来的歌声为她鼓劲。她只是不停地奋力向前划。筋酸骨痛还是划,胆战心惊还是划,……当云雾渐渐散去,她发现方向是对的,对的!曙光是在前面,太阳又红又大又暖和,时代的长风巨浪推送着她的小船,她划出了好远好远,比她自己想像的要远得多,海阔天高、乘风万里,正好扬帆。一切经历过的困难和斗争都化为胜利的喜悦。真是到了“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的境界,今天年轻人的理想的桃源,正在这不平静的农业前线,她的眼睛看得很清,很远,她的胸襟开朗,斗志昂扬。
侯隽是否就定居在豆桥,她以后到底应该怎么办?大家的看法很不一致,因为笔者的走访,掀起了辩论的热潮,一时成为史各庄公社豆桥党团支部的干部们,大叔大爷、大娘婶子、姑娘学生在地边、炕头、会场、当街的谈话中心。有的人说:
“是应该让人家到国营农场去,那边生活有规律,也用不着自己做饭,组织领导、政治文化各方面都比咱们这儿强,年轻人进步得快,学习技术也方便。”有的人不同意:“在公社在生产队又不是没人管,都是共产党领导,哪儿更需要她呢?”有人说:“咱不能主观做决定,侯隽,你还是自己把心锅儿端出来吧。”
侯隽带着自我检讨的心情,红着脸说:“打我一来,公社、队里干部和乡亲们都这么关心我,待我好,帮助我进步。可是我自己还一阵阵的安不下心,想去农场,总还是为自己想的多。我现在高低不走了,我舍不得离开豆桥。再说越是条件差,越能锻炼人,这儿也需要我。”姑娘的眼眶再一次的湿润了,可是这是闪烁着幸福的泪花。寻找困难,是我们时代年轻人的风格,当一个人感到自己是跨过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感到自己是对大家有用,是多么幸福。这孩子就是这样,我们和她相处了那么多天,从来没听她讲过自己的优点,也从来没听她抱怨过什么。她才到豆桥不久,就给燕子姐姐写了一封信,可一直到今天都不好意思发,她老觉得自己还做得很不够,一年以前,侯隽还只能从字面上概念地去理解毛主席说的:“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可是今天,她多么想加劲使自己掌握更多的劳动本领和知识,好和农村青年成群结队,在这广阔的天地间,更高、更快、更勇猛地飞!飞!飞!
“是啊。”有人说:“像侯隽这样的先进人儿,应该调到咱宝坻县的大红旗邢燕子或铁姑娘她们的队里,就合适了。”这话在年轻人中点起火来,为了侯隽她们的落户,热情忙活张罗了一年的张俊峰早憋不住了:“人家是燕子,咱也不是天生的笨雀儿;人家是铁打的,咱就是豆腐做的啦?又不比人家缺胳膊短腿,要是侯隽带个头,咱就追不上人家了,先进人儿都凑在一块儿,起啥作用啊?不赞成!”
侯隽说:“我也常常想,咱们能不能也组织个什么队,拳头攥紧了才有力量。”姑娘们说:“着啊!”小伙子们嚷起来:“咱庄要组织可别叫什么姑娘队,得把我们也包括进去,不兴犯本位!”那位爱说话的大娘,可是还转不过弯子来:“别吵吵,干吗死气白赖地留人家闺女在这儿吃苦哪,没看人家掉泪儿的时候?”
侯隽笑起来:“大娘,您净记着我掉泪儿,您可不知道我心里有多乐,多甜。”我们能体会到:一个人如果听了党的话,为革命奋力工作时,那种“苦中自有乐,乐在吃苦中”的心情。好心婶子可也还在担忧:“年轻人别瞎起哄,你们敢情在家,守着妈哪,人家闺女多孤啊,多可怜,也没伴儿……”侯隽抢着说:“豆桥都是我的亲人,我不孤,党支持我。”着啊,豆桥的全体社员和她在一起,党和她在一起,千千万万的知识青年都是她的伴儿。我们也跟她作伴,生活中的新生事物教育了我们文艺工作者,我们不是生活的旁观者,我们不但是应该宣传新生的事物,而且首先是应该支持新生的事物。……
“是件好事啊,就是太特别。”大娘感叹地说。
“好就好在特别!”年轻人又“炸窝”啦。
“特别的有志气!”
“特别的有意义!”
“特别的有教育作用。人家跟咱这儿不沾一丝边儿,还非在这儿苦干实干,咱们还有啥话说!”
本来嘛,知识青年和劳动人民相结合,参加农业劳动,本身就是件特别的事,是前代知识分子从来没有也绝不可能做到的事,我们今天迈出了这伟大的一步。我们年轻人就是要立这样特别的志愿,干这样特别的事情。我想到“我们共产党人是具有特种性格的人,我们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这句话,我们深刻地感觉到,共产主义思想渗透在年轻一代的血液里,这是我们党的思想教育工作的一朵胜利之花。

侯隽不走了,侯隽坚决地留在豆桥了。
去年七月,侯隽还是学生;今年七月,侯隽已是农民。侯隽带着五分的优良成绩走出校门,她在生活的考场上,在她这一年的期终总评来说,又一次的得到了五分。我们难以预料,在未来的征途中,她还要遇到多少次大大小小的测验,我们祝愿这位特别的姑娘,勇往直前,永远得五分!
豆桥,美丽的豆桥,翻滚的麦浪正在劳动的巨掌下被征服,全体社员都出动来忙“麦秋”啦,今年麦子长得这旺实,乡亲们乐得后脑勺都开了花儿,侯隽在麦地里和大家一起拔麦子。这件新活儿,把姑娘的手又勒破了,姑娘把手指头缠起小布条,接着干。姑娘在场上,撂下叉杆,抄起扫帚,放下簸箕,抡起撬钩,天热,姑娘把短发用玻璃丝扎起两个小笤帚辫儿,额前的鬓毛,汗黏搭拉的,像剪了一圈齐眉穗儿,活是一个农家小闺女模样啦。笔者本应在这里打住煞尾了,可是想着也该再交代交代“小机灵”,我们打算去×村找找她,不料,她来了。这一天,我们正在场上“过箔”,把压过场以后的麦秸,在高粱秆编的有细缝的帘子上不停地拨来拨去,漏下剩余的麦粒,和短小的可喂牲口的花秸。“小机灵”穿着一身新衣裳来了。我们见了面都很高兴,她也拿起叉杆来就和我们一起“过箔”,侯隽挽起裤腿,光着脚丫子,忙着给我们供料。我们还扯着闲话儿,后来,“小机灵”问我们:“姐,听说你们是想把侯隽的事登报吗?”“是啊。”她脸上“唰”地“挂色儿”了:“你们可别写我啊。”我们笑了:“怕我们批评你吗?我们的笔头虽有尖尖儿,看见你这小样儿心早软了。”“真别写我,你们就把侯隽这面红旗树起来,就得了,别拿我衬着,再一艺术加工,我就没脸见人了。”“我们是想跳过你,可是避不开,你想想,我们就是只写八个小字儿——她带侯隽来,她走了。也不能让读者看着是表扬你,是不是?”她停下叉杆来,瞧着我们:“你们要把我写成反面人物吗?”我说:“怎么可能哪,我们要肯定你几点,你是充满了热情来的,经受过一段困难的考验……你现在还是在农村。……”她又问:“您说我就真错了吗?我当时想,我的家境困难,父母省吃俭用把我供到高中毕业不容易,我应该找个工作给家挣俩钱,不然怎么说得过去……”我正思忖着,每一个退下阵来的人,都会从“我”的角度找到一些“实际”理由,其实这些理由是一驳就站不住的,我怕话出口会太重,她接受不了。这时,和她从小一起长大的,火性直肠的张俊峰插嘴了:“你就只知道你父母省吃俭用供你读高中,咋你爷爷奶奶省吃俭用,你爸爸可没念高中哪!”“小机灵”委委曲曲地说:“我当时想着也还可以支援支援侯隽,您看咱们这个‘家’,顶今儿还是要啥没啥……”在我们对面干活的一位复员军人开腔了:“就算你是份好心吧,可你忘了你和侯隽参加农业就等于上前线。你琢磨琢磨哪个知识青年扛起锄把来,没有多少双眼睛盯着盼着啊。”“小机灵”不说话了,使劲地来回拨拉着麦秸已经不多的“箔”,高粱秆发出哗嚓哗嚓的响声,半天她抬起头来:“姐,我是绕了个弯子,可我才二十几岁,往后日子长哪,您看着吧,我再也不挪窝儿了,我要好好的当小学教师,‘麦秋’‘大秋’放假,我就到侯隽这儿来劳动,我不相信我永远走弯道儿。”我们高兴地说:“对!行!我们把你的话记下来,以后我们还要见面哪!”我想侯隽也一定在乐,这姑娘有哪一天不牵记自己要好的小伙伴呢,我揩了揩额上的汗,放下叉杆,抬眼看侯隽,咦,她哪儿去啦,这个特别的姑娘。烈日当顶,拖拉机吼叫着,牵住八个大?轴在场上转圈,腾起了土雾麸烟,满场是金子的海,金子的山,特别的姑娘在哪儿,是哪一个?这里谁也不特别。集体劳动的竞赛热情,融汇成一片雄壮和谐欢乐的合声,姑娘在人群中,姑娘在麦浪中,麦浪汹涌,麦浪汹涌……。
(五月二十三日——六月二十日写于豆桥——北京——宝坻)(附图片)
孙滋奚 插图


第6版()
专栏:

特别的姑娘(报告文学)
黄宗英 张久荣

按照计划日程,我们本该离开河北省宝坻县了。我们向全国知名的邢燕子队和铁姑娘队的姊妹们依依不舍地道了别。行囊已经理好,可打心眼儿里就是不愿走。听县委宣传部老杨说,这里还有个姑娘,名叫侯隽,乡亲们都说她“特别”,我们决定去看看这个“特别”的姑娘。
一个早晨,我们来到史各庄公社豆家桥生产大队。一进村,我们就打听侯隽住在哪儿。村里正在盖新房子,有人在屋顶上上瓦,一位大叔望着远处地头说:“这会儿侯隽哪能在家,不定在哪块地里干活哪!”这时候,有一群孩子把我们围上了,问:“你们是侯隽的同学吗?”“你们也是听毛主席的话来种地的吗?”我问孩子们是不是都认识侯隽?喜欢不喜欢侯隽?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嚷开了:“她可好哪,尽教我们唱歌。”“给我们讲故事。”“她还是民校老师。”“她会织‘车把套’,我们都学会了。”……孩子把我们带到一座低矮的小屋前,门上搭着锁,我正犹豫,一个小女孩轻轻把锁一摘,把门推开说:“进去吧,这门从来不锁住,侯隽愿意大伙儿到她屋里去玩。”我跨进门去;这是一座用秫秸夹的小泥房,顶棚破处露出秫秸秆秆,窗户纸透风的地方,用旧席片子挡住,小屋里锅灶土炕,柴堆水缸,墙上挂着留种的玉米,墙角靠着一两件农具,又用碎砖头搭了个摆瓶瓶罐罐的案子。乍看是个庄稼人住的屋,又过分简陋了些。只是那炕角上的歌谱、口琴,一本《怎样写美术字》的小册子,一只新式的塑料茶杯,自制的插筷子的布袋……,显示出屋子的主人不像是个“土生土长”的种田人。
我们刚迈进门时,就有几位大娘婶子也挤进来了。我耳边听到她们在嘁喳着议论什么:“准是的,没错儿。”“这下可好了。”我回过头来叫:“大娘!”一位背着小孙孙的大娘亲热地招呼我们坐,问道:“这二位同志准是来接侯隽的吧?”我一愣,正不知如何作答,亏得这大娘爱说话,一口气的唠叨下去:“这闺女可真会受啊。我就跟她说过,你在这儿吃这份苦,上边瞅得见,总有一天会把你这份人才调到大地方当干部去。”我心里直嘀咕,我走过许多有知识青年当“新农民”的村庄,当我们向群众了解情况时,也常有为年轻人“请功”或“告状”的,可是从来没有碰到干脆要求调走的。我心想向她们解释,我们不是什么上级,更没有权利调人,随嘴却问出:“大娘,您不愿意侯隽在这儿吗?”大娘说:“咋不愿意?这样的闺女可哪儿找!跟谁都和。可这是怎么说的?大高中毕了业,念的那书一本本老厚,全不带小人儿的。老远跑到我们这儿来,没一个亲门近支的,有个伴儿也‘颠儿’啦。成天下地,汗珠子掉地摔八瓣,一冬尽吃点白薯干子,说是要把好粮食留农忙吃,我们眼时再苦的庄稼人过的也比她强,这算哪门子事啦!”另一位婶子也赶着“说情”:“这闺女在这儿太孤了,太可怜……”我问:“侯隽自己怎么说?”大娘说:“她自己肯说啥?那闺女不软,不软也偷偷地哭了好几回了。”婶子又忙解释:“搁谁谁也挡不住掉泪啊。也怪她当初想的太特别,干吗……”这时外边响起一个清朗柔和的声音:“我不走,我哪儿也不去。”我看见孩子们牵着一个姑娘的衣角说着话走过来了。这姑娘,看上去,性格温和稳重。她脸色红红的,剪短发,戴着顶旧草帽,身个不高不矮,虽然不壮,倒也结结实实,她上身穿一件褪了色的“北京蓝”的上衣,下边裤子膝盖上补着补钉,一双青布鞋,没穿袜子,我特别注意到她的脚胫乌黑光亮,肩上扛着锄头,左手还攥着一本《人民文学》和一张报纸,我想起我的家乡老一辈人管种田的叫“乌脚梗”,管不劳动的读书人叫“白脚梗”,而今天,扛着锄头,攥着书本,攥着书本,扛着锄头的“乌脚梗”,是一天比一天多了。姑娘停在门口,惊奇地睁大眼睛打量着我们。

侯隽,今年二十岁,家住北京,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工会的干部。侯隽的母校是北京良乡中学,六年来她就在“良中”住读,曾因品学兼优获得北京市教育局的奖状。一九六二年,毕业前夕,同学们壮志勃勃,一部分人忙着投考大学,一部分人急着上山下乡回家建设新农村。啊,有谁接触过中学毕业生填写志愿时的心情和眼神吗?如果我是个音乐家或画家,我要呕心沥血去描绘这样的刹那,年轻人的思想里波涛汹涌,万马奔驰,翻腾着整个的世界,有数不清的工作、兴趣、理想吸引着他们,突然,一个最强音出现了,“站出来,任祖国挑选!千条志愿,万条志愿,党的需要是第一志愿。”于是,顷刻间,端端思绪全凝化为一个极为单纯的坚定的信念,一个极为热烈的渴望。——到党最需要的地方去,到青年人最应该去的地方去。侯隽就是这样千千万万高中毕业生中的一个,她虽然也曾向往学文学、学历史、学外语、学医护……,可是,目前哪里党最需要、哪里青年人最应该去呢——农业战线!侯隽此刻突然觉得自己有了主意了,成熟了,她觉得别的想法都是“小时候想着玩”的往事了,只有“当农民”才是她终身的志愿。无论是和同学们在月光下散步的时候,或倚着课桌凝想的时候,她总是听到党和祖国在召唤,她的眼前总是展现碧绿的田野,金黄的麦浪,总是看见回乡参加生产的先进知识青年邢燕子、王培珍……在向她招手。她也曾犹豫过“我行吗?”接着她又果断地想:“行,别人能锻炼出来,我为什么不能?”有人说,“农村苦啊!”她想:“对,我就是要去吃苦,让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把苦吃个干净,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为祖国人民,为后代创造幸福吧。”
可是具体问题来了,人家问侯隽:“你家在北京市,你下哪个乡呢?”侯隽说:“哪儿要我我就上哪儿。”这时,有一个和她最要好的姑娘,从小学六年级起就和她同学,七年来两人秤杆不离秤锤老在一块儿。那姑娘说,“你随我走吧。”侯隽说:“你家在山东济南市区,我去干吗?”那姑娘说:“我能找着地方,我从小生长在河北宝坻县豆桥庄,十几年前土改时,我父亲在豆桥分到过一间屋。虽说现在豆桥也没一个亲人啦,小屋还在,咱们俩到那儿扎根去吧。”两个姑娘互相倾诉着共同的理想,并且把预先设想出来的种种困难,一一想好解决的办法。那姑娘就兴冲冲地和豆桥生产大队和小时候的伙伴联系上了。队里表示欢迎,小伙伴张俊峰已经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也回家参加劳动了,还热情地说要骑自行车来长途汽车站接她们,给她们驮行李。两个姑娘高兴地当时就去办迁移户口手续了。她们决定要走的那天,也正是高等学校报考的最后一天。老师一方面鼓励她们,一方面也对她们说:“党号召广大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因为革命青年必须和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同时,党也需要一部分青年升入大学,掌握更丰富的知识,将来更好地为工农群众服务,从侯隽多方面的条件来说,也还是可以考虑继续升学。”可是任何时代,都有它的最前线,年轻人谁不渴望奔赴最前线?同学们都夸赞她们有志气,也有人担心她们“弦定得太高”,有点“浪漫主义”,好意地劝她们考虑得更周到些。侯隽的父母先是不同意女儿去的,因为这不同于学校里有组织的分配介绍,有点不放心。女儿又非去不可,他们就要女儿再仔细地冷静地想想,这是一辈子的生活道路的起点,若是去了,就不能半途而废。侯隽从小在城市里长大,吃饭在机关学校食堂里,穿衣着鞋是百货公司去买,送成衣铺去机器扎,袜子破了补不好,水开不开听不出音。下乡又要劳动,又要做饭,侯隽的身子又单薄,真能行吗?真能坚持住吗?——谁都不能回答,只有让生活,让时间,让事实来回答。

一九六二年七月十日,史各庄公社又增加了两名新社员,两个高中毕业生在豆桥生产队落户了。虽然这里受了点旱灾,物质条件较贫乏,可是干部和社员对待她们的热情却极为丰盛。大家都觉得这件事挺新鲜,挺有意思,也挺特别。冀东老百姓的胸怀永远为革命者敞开着,当年怎样地接待老八路,今天还是怎样地接待支援农业的新兵。大家跑来七手八脚的帮助她们糊顶棚,油窗户,你搭冷灶,我架锅,东邻送瓢,西邻借铲。队长媳妇刚给送碗甜酱,书记闺女又提了串咸菜疙疸,生产队还搬来口大水缸。“嘁里卡嚓”地就把个家安置好了。
年轻的姑娘呀,尽管她们自己以为是大人了,设想考虑得很周到,思想准备得很充足了。可是在生活面前,她们到底还是个孩子。人生、困难、斗争和整个的世界在她们,也才不过是像偎在母亲怀里数着夜空的星星,或是和小伙伴滚在青草地上,仰看变幻的彩霞。而生活的实际,却似莽莽风云,滔滔激流滚滚涌来。第一战役,冀东平原上大嘚咧咧没半点含蓄的七月骄阳,算跟这两个才从课堂里走出来的学生较上劲儿啦。烈日毫不客气地把姑娘的皮肤晒糊了。姑娘大汗小汗溜溜地淌,农业活儿,也不是像在学校里每周两小时的劳动锻炼那么简单愉快,就说耪地吧,抡起锄来不知怎么迈步,使出全身的劲儿,还是耪不深。明明跟人家一齐动的手,可总是被人家拉得很远,这下,可算形象的了解了“落后”二字的解释了,田垅变得好像无限长,老也到不了头。侯隽发狠地说:“你瞧,咱们立志当新农民,地里的活儿都干不好,算什么农民呢?”两人一商量,决定加紧练,赶上老农。于是早晨鸡才叫,星星刚退,她们已经在田里练了,耪地时候练耪,开苗的时候练开苗……。腰酸腿疼还在地里干,手上磨起一个个血泡还是干。在农民看来是轻而易举小拇指拨拉拨拉就成了的事,她们都得拚出半条命来。光是下地劳动不算,一天还得做三顿饭,在那火笼一般的西晒的小厢屋里,两个人糊鼓揪瞎糊弄,夹生过火、盐大碱小好歹地算填了肚子了。再加上,这一年,夏秋之交,又涝得厉害,庄稼被淹了,春旱秋涝,灾上加灾,眼看是要减产,口粮上虽然队里对她们还是照顾的,可是她们半点存底儿也没有,所以“吃口”挺紧,也不敢敞开吃饱了。宝坻一带,洼地多,苇塘多,大花蚊子,“小??”蚊子,也来向姑娘献殷勤了。两个姑娘只侯隽带来一顶单人小帐子,你推我让地,侯隽不肯把帐子挂起来,她们的腿被咬烂了,至今留有瘢瘢的疤痕。生活的考验实在够呛,可是姑娘在地里没少唱歌,在村头的大槐树底下,还表演舞蹈,她们说:“生活越艰苦越紧张才越有意义。”
唉,话虽这么说,可惜生活和“意义”也有“闹分家”的时候。还不到一个足月,那个带侯隽来的姑娘走了。(老是“那姑娘”“那姑娘”写不明白听不顺,请谅解我姑隐其名的苦衷。乡亲们都说“那姑娘”再机灵不过了,就叫她“小机灵”吧。)“小机灵”灵机一动,到×村去看朋友去了。本来,一个伙伴儿,暂时离开十天半月也不打紧,可是侯隽这时和豆桥的乡亲还有些人生面不熟的,又摸不准伙伴这一去什么时候回来,就特别感到孤单难受,更有人传说:“小机灵”是去订亲去了。有人和侯隽逗着说:“人家有对象啦,不回来啦。”有人同情地说:“可真不够意思,她把你给‘闪’了。”更有人背后叨咕说:“我说是吧,那个走了,这个也呆不长。”侯隽的歌声喑哑了,眼泪老是不听话地往外跑。党支部书记张清瑞鼓励她说:“侯隽啊,当初来的时候铁嘴钢牙咋说的,可别‘半截革命论’,咱对革命的热情,可不能像水皮上的油花,浮头一撩,就剩凉水一缸了,要越考验越热,越锻炼越强才是好样的!”那直性子爱说话的大娘也为她排解忧愁:“她走她的,走了更好,省得你啥事儿都得让着她,吃饭也老是她吃稠的,你喝稀的。”侯隽嗫嗫地说:“她回来,我还让她吃稠的。”
大秋时候,“小机灵”蹦蹦跶跶地回来了。侯隽把自己掉泪的事全忘了,姐俩又有说有笑,有商有量,又唱又闹了。
说也凑巧,树还没掉叶儿,“小机灵”的母亲又病了,“小机灵”就回济南去了,这一走,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也没回来。有人替侯隽着想说:“伴儿也走了,你也回北京吧,在我们这个‘破’地方,是图个什么呢?怎么了局呢?”侯隽的眼圈又红了。豆桥的姑娘帮着把侯隽的小铺盖一卷,……侯隽没有回北京,而是搬到了新结识的女伴儿的暖屋热炕头上。豆桥的人们哪一个不疼侯隽呢。常常是侯隽回到小厢屋做饭时,缸里水满着,有时候锅盖上躺着把鲜嫩的小葱……,侯隽天天和大家在一起,在风风雨雨的田野里来来去去,一步步、一锄锄地,把意志和麦种一起深深地种下,相信它一定会发芽。
冀东平原上的赛小刀子的老北风也来拜望姑娘,姑娘的手脚全冻裂了。农忙季节已经过去,家里的妈妈也想煞这心尖尖上的女儿了,捎信来叫她回家和弟弟妹妹一起过新年。可是,侯隽在这里教起冬学民校来。每天夜晚,在油灯下,在琅琅的书声中,姑娘把自己学得的知识一点一滴的教给别人。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而姑娘感到夜夜有暖流流过心房。直到古历腊月二十七,庄户人家都忙着扫房,杀猪,剁饀……没空来上学了,侯隽才坐着进城的牛车,有生以来第一次捎上些按自己劳动工分分来的谷子、棒子、猪肉、白面……买上张长途汽车票,回北京过春节。侯隽在豆桥劳动了半年,庄稼活儿,“久熟,久熟”干久了,又有人把着手教,自然而然就熟了,大家“鉴定”说:“侯隽苦夏寒冬的,风里雨里泥里土里‘抡打’过来了,像个庄稼闺女啦,干活够点意思啦。”她和大家相处的亲亲乎乎的,春节这一走,大家又是为她回家看妈高兴,又是嘀咕她不会再回来,本来嘛,这儿没家、没业、没亲、没故,闺女有啥可恋的呢?何况侯隽也说过,自己虽然是决心不脱离农业,可是很想去国营农场,也曾向有关方面去过信。……侯隽还会不会回来呢?

没等“七九河开”,不待“八九雁来”,她穿着一身厚棉裤棉袄,扛着从家里搬来的新炕桌,掖着几本农业书,回到自己简陋的小厢屋。人们觉得侯隽好像长大了些。有人说侯隽有心事,尽发愁。可有的人说侯隽更踏实了,她经常把书报带到地头,念给大家听。并把一首首新歌,一句句地教给村里的年轻人。她不但已经不用劳烦团支部书记戚连升费心偷偷给她挑水,而且大队部的水缸竟常常被她挑满。她把家里带来的喇叭口的裙子改成了劳动服。……但是,侯隽是不是就真的留在豆桥,不知道,姑娘的心还没有定下来,此刻,我的笔也不能为她做任何的艺术加工。
也许读者还关心着侯隽和“小机灵”的友谊吧,七载同窗,立志并肩走向生活,在这经受严峻考验的第八个年头,是否就此分手呢?据豆桥的姑娘告诉我,情况是这样的:才过春节,“小机灵”从济南回来,路过豆桥,见侯隽不在家,就径往×村去了,侯隽回来,一听说,就愣了,撂下炕桌,就往×村写信,一封封地写,可是“小机灵”难得回信。及至证实“小机灵”真的订了婚,并在×村小学当上代课老师了。肯定是不回豆桥了,“小机灵”又老给侯隽写信,侯隽又懒得搭理她了。后来,“小机灵”来把侯隽接到她未来的婆婆家去玩,做好的给侯隽吃,请她瞧“皮影”,住了几天,侯隽非走不可,“小灵机”说:“多玩两天嘛。”侯隽说:“我想家了。”“小机灵”没明白:“咋个啦?”“你不想咱们那个家,我想。”侯隽就回豆桥了。我们和侯隽谈心时,总想“套套”她和“小机灵”的具体的矛盾冲突,可是侯隽没说过她一句不好听的话,只是深有所感地解释:“生活的实际考验,比我们所想像的要复杂得多,它并不像在小说和电影里那么富有‘文学性’和‘诗意’。”呀——我真恨自己的文风花里乎梢,没能把侯隽所经受的考验真切如实地反映出来。它非常琐碎、细致、平凡,又是从早到晚、从大到小、从近到远无所不在的。豆桥的群众对“小机灵”的评价可不像侯隽那么止于分寸,他们倾向鲜明,护着侯隽,爱说的大娘又向我们检举:“那姑娘参加农业的心,是牛蹄子两半着。这件事做得就是不够意思。”好心的婶子告诉我们“小机灵”来豆桥办迁出户口手续时,她从小厢屋窗台猫眼里看见姐俩吵翻了。婶子说:“侯隽就是嘴太笨,翻过来倒过去只两句话:‘……你当初来的时候怎么说的,你当初怎么向老师和同学保证的’。”可是侯隽不承认吵翻了,她笑着说:“别听她们的,我们没吵,她回来,我还跟她好,她要好好教书,我也还跟她好,她总算没离开农村。”我赞成侯隽这个态度。“小机灵”年纪还很轻,走过一小段弯路,前途还是很广阔的。但是必须估计到,改正缺点,要比打冲锋仗还要艰巨得多,要付出五倍、十倍的毅力和决心。有时候一张画稿画坏几笔,只好一切从头画起。
而侯隽呢,从她参加少先队的时候起,从她在中学里接受党和团,接受老师们的谆谆教育,从她树立了全心全意献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想的时候起,到她独立地驾起一只小船,驶向生活的汪洋大海。她划呀划呀,不管那波涛汹汹,涌浪回旋,也不管那黑夜的风暴,她甚至弄不清是哪只海鸟为她带路,哪座灯标为她避礁,哪里传来的歌声为她鼓劲。她只是不停地奋力向前划。筋酸骨痛还是划,胆战心惊还是划,……当云雾渐渐散去,她发现方向是对的,对的!曙光是在前面,太阳又红又大又暖和,时代的长风巨浪推送着她的小船,她划出了好远好远,比她自己想像的要远得多,海阔天高、乘风万里,正好扬帆。一切经历过的困难和斗争都化为胜利的喜悦。真是到了“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的境界,今天年轻人的理想的桃源,正在这不平静的农业前线,她的眼睛看得很清,很远,她的胸襟开朗,斗志昂扬。
侯隽是否就定居在豆桥,她以后到底应该怎么办?大家的看法很不一致,因为笔者的走访,掀起了辩论的热潮,一时成为史各庄公社豆桥党团支部的干部们,大叔大爷、大娘婶子、姑娘学生在地边、炕头、会场、当街的谈话中心。有的人说:
“是应该让人家到国营农场去,那边生活有规律,也用不着自己做饭,组织领导、政治文化各方面都比咱们这儿强,年轻人进步得快,学习技术也方便。”有的人不同意:“在公社在生产队又不是没人管,都是共产党领导,哪儿更需要她呢?”有人说:“咱不能主观做决定,侯隽,你还是自己把心锅儿端出来吧。”
侯隽带着自我检讨的心情,红着脸说:“打我一来,公社、队里干部和乡亲们都这么关心我,待我好,帮助我进步。可是我自己还一阵阵的安不下心,想去农场,总还是为自己想的多。我现在高低不走了,我舍不得离开豆桥。再说越是条件差,越能锻炼人,这儿也需要我。”姑娘的眼眶再一次的湿润了,可是这是闪烁着幸福的泪花。寻找困难,是我们时代年轻人的风格,当一个人感到自己是跨过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感到自己是对大家有用,是多么幸福。这孩子就是这样,我们和她相处了那么多天,从来没听她讲过自己的优点,也从来没听她抱怨过什么。她才到豆桥不久,就给燕子姐姐写了一封信,可一直到今天都不好意思发,她老觉得自己还做得很不够,一年以前,侯隽还只能从字面上概念地去理解毛主席说的:“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可是今天,她多么想加劲使自己掌握更多的劳动本领和知识,好和农村青年成群结队,在这广阔的天地间,更高、更快、更勇猛地飞!飞!飞!
“是啊。”有人说:“像侯隽这样的先进人儿,应该调到咱宝坻县的大红旗邢燕子或铁姑娘她们的队里,就合适了。”这话在年轻人中点起火来,为了侯隽她们的落户,热情忙活张罗了一年的张俊峰早憋不住了:“人家是燕子,咱也不是天生的笨雀儿;人家是铁打的,咱就是豆腐做的啦?又不比人家缺胳膊短腿,要是侯隽带个头,咱就追不上人家了,先进人儿都凑在一块儿,起啥作用啊?不赞成!”
侯隽说:“我也常常想,咱们能不能也组织个什么队,拳头攥紧了才有力量。”姑娘们说:“着啊!”小伙子们嚷起来:“咱庄要组织可别叫什么姑娘队,得把我们也包括进去,不兴犯本位!”那位爱说话的大娘,可是还转不过弯子来:“别吵吵,干吗死气白赖地留人家闺女在这儿吃苦哪,没看人家掉泪儿的时候?”
侯隽笑起来:“大娘,您净记着我掉泪儿,您可不知道我心里有多乐,多甜。”我们能体会到:一个人如果听了党的话,为革命奋力工作时,那种“苦中自有乐,乐在吃苦中”的心情。好心婶子可也还在担忧:“年轻人别瞎起哄,你们敢情在家,守着妈哪,人家闺女多孤啊,多可怜,也没伴儿……”侯隽抢着说:“豆桥都是我的亲人,我不孤,党支持我。”着啊,豆桥的全体社员和她在一起,党和她在一起,千千万万的知识青年都是她的伴儿。我们也跟她作伴,生活中的新生事物教育了我们文艺工作者,我们不是生活的旁观者,我们不但是应该宣传新生的事物,而且首先是应该支持新生的事物。……
“是件好事啊,就是太特别。”大娘感叹地说。
“好就好在特别!”年轻人又“炸窝”啦。
“特别的有志气!”
“特别的有意义!”
“特别的有教育作用。人家跟咱这儿不沾一丝边儿,还非在这儿苦干实干,咱们还有啥话说!”
本来嘛,知识青年和劳动人民相结合,参加农业劳动,本身就是件特别的事,是前代知识分子从来没有也绝不可能做到的事,我们今天迈出了这伟大的一步。我们年轻人就是要立这样特别的志愿,干这样特别的事情。我想到“我们共产党人是具有特种性格的人,我们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这句话,我们深刻地感觉到,共产主义思想渗透在年轻一代的血液里,这是我们党的思想教育工作的一朵胜利之花。

侯隽不走了,侯隽坚决地留在豆桥了。
去年七月,侯隽还是学生;今年七月,侯隽已是农民。侯隽带着五分的优良成绩走出校门,她在生活的考场上,在她这一年的期终总评来说,又一次的得到了五分。我们难以预料,在未来的征途中,她还要遇到多少次大大小小的测验,我们祝愿这位特别的姑娘,勇往直前,永远得五分!
豆桥,美丽的豆桥,翻滚的麦浪正在劳动的巨掌下被征服,全体社员都出动来忙“麦秋”啦,今年麦子长得这旺实,乡亲们乐得后脑勺都开了花儿,侯隽在麦地里和大家一起拔麦子。这件新活儿,把姑娘的手又勒破了,姑娘把手指头缠起小布条,接着干。姑娘在场上,撂下叉杆,抄起扫帚,放下簸箕,抡起撬钩,天热,姑娘把短发用玻璃丝扎起两个小笤帚辫儿,额前的鬓毛,汗黏搭拉的,像剪了一圈齐眉穗儿,活是一个农家小闺女模样啦。笔者本应在这里打住煞尾了,可是想着也该再交代交代“小机灵”,我们打算去×村找找她,不料,她来了。这一天,我们正在场上“过箔”,把压过场以后的麦秸,在高粱秆编的有细缝的帘子上不停地拨来拨去,漏下剩余的麦粒,和短小的可喂牲口的花秸。“小机灵”穿着一身新衣裳来了。我们见了面都很高兴,她也拿起叉杆来就和我们一起“过箔”,侯隽挽起裤腿,光着脚丫子,忙着给我们供料。我们还扯着闲话儿,后来,“小机灵”问我们:“姐,听说你们是想把侯隽的事登报吗?”“是啊。”她脸上“唰”地“挂色儿”了:“你们可别写我啊。”我们笑了:“怕我们批评你吗?我们的笔头虽有尖尖儿,看见你这小样儿心早软了。”“真别写我,你们就把侯隽这面红旗树起来,就得了,别拿我衬着,再一艺术加工,我就没脸见人了。”“我们是想跳过你,可是避不开,你想想,我们就是只写八个小字儿——她带侯隽来,她走了。也不能让读者看着是表扬你,是不是?”她停下叉杆来,瞧着我们:“你们要把我写成反面人物吗?”我说:“怎么可能哪,我们要肯定你几点,你是充满了热情来的,经受过一段困难的考验……你现在还是在农村。……”她又问:“您说我就真错了吗?我当时想,我的家境困难,父母省吃俭用把我供到高中毕业不容易,我应该找个工作给家挣俩钱,不然怎么说得过去……”我正思忖着,每一个退下阵来的人,都会从“我”的角度找到一些“实际”理由,其实这些理由是一驳就站不住的,我怕话出口会太重,她接受不了。这时,和她从小一起长大的,火性直肠的张俊峰插嘴了:“你就只知道你父母省吃俭用供你读高中,咋你爷爷奶奶省吃俭用,你爸爸可没念高中哪!”“小机灵”委委曲曲地说:“我当时想着也还可以支援支援侯隽,您看咱们这个‘家’,顶今儿还是要啥没啥……”在我们对面干活的一位复员军人开腔了:“就算你是份好心吧,可你忘了你和侯隽参加农业就等于上前线。你琢磨琢磨哪个知识青年扛起锄把来,没有多少双眼睛盯着盼着啊。”“小机灵”不说话了,使劲地来回拨拉着麦秸已经不多的“箔”,高粱秆发出哗嚓哗嚓的响声,半天她抬起头来:“姐,我是绕了个弯子,可我才二十几岁,往后日子长哪,您看着吧,我再也不挪窝儿了,我要好好的当小学教师,‘麦秋’‘大秋’放假,我就到侯隽这儿来劳动,我不相信我永远走弯道儿。”我们高兴地说:“对!行!我们把你的话记下来,以后我们还要见面哪!”我想侯隽也一定在乐,这姑娘有哪一天不牵记自己要好的小伙伴呢,我揩了揩额上的汗,放下叉杆,抬眼看侯隽,咦,她哪儿去啦,这个特别的姑娘。烈日当顶,拖拉机吼叫着,牵住八个大?轴在场上转圈,腾起了土雾麸烟,满场是金子的海,金子的山,特别的姑娘在哪儿,是哪一个?这里谁也不特别。集体劳动的竞赛热情,融汇成一片雄壮和谐欢乐的合声,姑娘在人群中,姑娘在麦浪中,麦浪汹涌,麦浪汹涌……。
(五月二十三日——六月二十日写于豆桥——北京——宝坻)(附图片)
孙滋奚 插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