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7月1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在竞赛和斗争中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文艺
秦犁

“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用这句话来形容我国社会主义文艺近几年来繁荣、发展的景象,是毫无愧色的。近几年来,党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的方针,得到了我国文学艺术家更广泛、更热情的实践。从文艺创作方面来看,成绩是显著的。无论是在文学领域或者艺术的各个领域里,作品的题材更加广阔了。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在我国的文艺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一九五八年以来的不少优秀长篇小说的续作,像《红旗谱》的续篇《播火记》,《林海雪原》的续篇《山呼海啸》等,都在文学刊物上继续连载。悲壮的《红岩》,是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中的新的重大的成就。它在广大的读者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影片中的《红色娘子军》,舞台上的《霓虹灯下的哨兵》,在思想艺术上,也都具有突出的成就,特别是《霓虹灯下的哨兵》,它虽然是回溯了解放初期大上海的斗争生活,却意味深长地给人们上了一次阶级斗争的新课。在反映历史题材的作品方面,也有了新的探索,这突出地表现在话剧舞台上。《武则天》、《胆剑篇》、《神拳》,是出自老作家的手笔,也有个别作品像《甲午海战》,是青年作家的创作。它们在对历史题材的处理上,表现了各不相同的特色,却都反映了新的时代精神。
反映十多年来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就短篇创作来说,虽然比较活跃,但就长篇创作来说,却是薄弱的环节,尤其是以反映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的作品,在长篇小说方面,除《创业史》《汾水长流》等几部外,新作还不多。在电影方面,《李双双》、《槐树庄》,是目前脍炙人口的好作品。在戏剧方面,只有各地正在演出的《夺印》,比较深刻地反映了激烈的阶级斗争的生动面貌。这方面的题材,需要作家们更多的注意。
题材的多样,和体裁、形式、风格的多样,是相辅相成的。近几年来的创作,无论就作家或者作品来看,社会主义文艺的战斗性和艺术质量方面都在不断地提高。从艺术方面来看,作家、艺术家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日益增长的要求,对形式、风格的琢磨和探索的兴趣,愈来愈强烈了,这使得老作家、老艺术家的技巧和风格,日益臻于成熟,而青年作家、艺术家也在不断地进步。
所有这一切,都标志着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的胜利。实践证明,要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只有正确地贯彻党的方针,才能不断提高文学艺术创作的思想艺术水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党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一个伟大实验,几年来的实践已经显示了这一实验的巨大意义。
文学艺术作品的题材、体裁、形式、风格的多样化,这不是任何人的主观要求、主观愿望,而是生活和艺术本身的客观规律。社会的生活、人民的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反映社会生活、人民生活的文学艺术,也应当是丰富多彩的。
一方面,这是反映着人民对于文学艺术的要求。在我们的国家里,人民不仅是政治和社会生活里的主人,也是文化艺术的直接的享受者。他们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对精神产品的要求,也就日益增高。不仅要求产品有更多的数量,而且要求产品有更好的质量和更多的品种。多品种的要求,实际上是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读者和观众的广泛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只有多样化地表现现实,才能满足人民多方面地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
另一方面,从文学艺术史来看,多样化,多品种,也是它本身发展的要求。自古以来,每一个有成就的文学家艺术家的作品,所以能够得到广泛而长久的流传,总是显示了他独有的特色,表现了他们的不同的个性和才能得到某种程度发挥的成果。如果说,这只是文学艺术史上自发的
“百花齐放”,多少伟大的天才由于旧的社会制度的压迫和束缚,才能和个性都没有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就被埋葬和扼杀了;那么,社会主义社会,却给文学艺术家的智慧和才能,开拓了广阔的发展前途,只要有利于人民,只要能够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能够教育和鼓舞人民,文艺作品的各种题材、体裁、形式和风格,文学艺术家不同的才能和个性,都应当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发挥。二
但是,在文艺创作上提倡百花齐放,并不等于否定文艺战线上的思想艺术斗争,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正是为了在斗争和竞赛中,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艺。
从文学艺术史上看,不同的题材、体裁、形式、风格的作品,历来都是在竞赛和斗争中,以自己的特点争取读者和观众。一定的题材在一个时代所以受到特殊的关切和注意,正是体现着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要求。即使一个艺术流派的“标新立异”,不同体裁、形式、风格的文艺的发生和发展,看来似乎是纯艺术的问题,实际上如果联系这个时代的思想潮流来看,也总会找到产生它们的社会的、阶级的生活或思想的根源。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以不同的特点标榜自己的流派,明显地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五四以后的新的时代对新的文学的要求。鲁迅的匕首、投枪式的杂文,也是时代的产物。如瞿秋白所说:“谁要是想一想这将近二十年(指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的中国)的情形,他就可以懂得这种文体发生的原因”。那些屹立在文学史发展里程上争奇斗妍、永不雕谢的作品,它们总是比较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先进阶级的思想,即使是风格、形式上的特点,也是和先进阶级的审美要求有一定的关系。它们的竞赛不是毫无目的的,探索动人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是为了更有力地反映作者所描绘的生活、所体现的思想。因而,这样的艺术竞赛实际上也包含着斗争的内容。
如果说文学艺术史上的这种“竞赛”,是自然的进程,那么,我们党的文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却是根据革命时代的要求,对文学艺术发展规律做了科学概括的成果。它不是否认矛盾、否认竞赛和斗争的方针,而是承认矛盾、加强竞赛和斗争的方针。毛泽东同志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于这一方针的性质做了精辟的论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几个口号是怎样提出来的呢?它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是在承认社会主义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上提出来的。”
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所论述的,是政治、科学、文化的相互联系的全面的方针。提出这些方针的社会根据是,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这个斗争有的属于敌我矛盾,有的则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而它们必然在意识形态上有所反映。“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时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在这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文艺是整个意识形态的一部分,阶级和阶级斗争也必然要在文学艺术上有所表现,而且是用各种办法顽强地表现,“要他们不反映不表现,是不可能的。”革命的无产阶级文艺,是无产阶级进行思想斗争的武器,它从来都是把文艺的教育作用放在第一位。因而,它就不能不和文艺领域里的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发生矛盾,那么,怎样解决这种矛盾呢?是对矛盾视而不见,放任自流,“看着错误思想到处泛滥,任凭他们去占领市场”,不进行必要的斗争吗?如果这样的话,那就是放任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腐蚀人民,为资产阶级的复辟创造条件。现代修正主义就往往利用这些东西来腐蚀人民,削弱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阵地。而马克思主义者的原则,却是“有错误就得批判,有毒草就得进行斗争”。
但是,怎样进行斗争呢?这又是简单化不得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对待人民内部的思想问题,对待精神世界的问题,用简单的方法去处理,不但不会收效,而且非常有害。”
要克服这种矛盾,那就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正确地进行这种斗争,在我国,这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文化艺术领域里,它是承认矛盾而又能解决矛盾的唯一正确的方针。我们相信,百花齐放的竞赛和斗争,可以击败一切非无产阶级文艺,我们相信,接受无产阶级革命教育的广大人民,能够培养出鉴别香花和毒草的能力。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说,社会主义文艺只能“在斗争中发展”,只能在“斗争的风雨中间,锻炼自己,发展自己,扩大自己的阵地”,不能
“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也就是说,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竞赛和斗争,加强社会主义文艺的战斗作用,保证新的、革命的社会主义在我国的文艺园地里占主导的地位。三
强调加强文艺的战斗作用,这是不是和提倡百花齐放,提倡多样化的方针相矛盾呢?帝国主义者、资产阶级文艺家、修正主义者,常常这样理解我们的百花齐放的方针。他们总是把放资产阶级的东西叫做“放”,如果对于资产阶级的东西进行了批判斗争,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文艺的优势,他们就称之为“收”。很明显,这种对于“放”和“收”的看法,无非是反映了他们的反动的阶级立场,无非是反映了他们的只准我讲,不准你讲的专断。而这和我们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完全是两回事。社会主义文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来也不是茫无目的地允许资产阶级和一切反动文艺自由泛滥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有一个明确的前提,那就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文艺,那就是为了达到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目的。
从创作方面来看,几年来的经验启示着我们,执行百花齐放方针的过程,并不是风平浪静,毫无斗争的。实际上这就是各种各样政治态度和艺术风格的文艺作品互相竞赛和斗争的过程。社会主义文艺必须依靠百花齐放的竞赛和斗争,不断加强自己的优势力量,如果革命无产阶级不用自己的文艺武器,去影响和教育人民,如果革命文艺削弱自己在这方面应起的战斗作用,资产阶级文艺和一切非社会主义的文艺,就要乘虚而入,扩大它们的阵地,传播它们的有害影响。因此,可以说,离开思想斗争和艺术斗争,就没有“百花齐放”。
同时,在文艺阵地里,和社会主义文艺争读者、争观众、争听众的,不仅有具有资产阶级思想倾向的当代作品,而且有旧的具有资产阶级甚至封建阶级思想内容的中外遗产。它们在历史上起过进步的作用,在今天,也还有值得吸取的精华。但是,毫无疑问,它们所传播的却都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而且它的精华是和糟粕融成一体的。一般地说,这一部分遗产在艺术上又是非常成熟的,是几千年或几百年文化艺术的结晶品,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而它们所宣扬的生活和思想,却在不同程度上和我们的社会主义现实发生矛盾和抵触,这就不能不给读者带来消极的影响。而这样的遗产又是否定不得的,正如列宁所说:“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怎样批判地接受这浩瀚的遗产,怎样帮助读者认清遗产的精华和糟粕,清除它们的消极影响,是文艺工作者所应担负的重要任务之一。
这一切都充分地说明了,在百花齐放的文艺中,保证新的、革命的、社会主义的文艺在整个文艺战线占主导的地位,在各种各类的文艺作品中,树立革命的、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艺的优势,而且要不断地巩固和扩大这个优势,是当前文艺工作中头等重要的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文艺阵地。
有些人认为,强调加强社会主义的文艺优势,会妨碍作家艺术家对多样化的追求,这显然是把文艺作品的政治方向和艺术形式混为一谈了。百花齐放所要求的多样化,是题材、体裁、形式、风格的多样化,而不是政治方向的“多样化”,相反的,在这方面,它所要求的是,政治方向的一致性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的结合。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文艺的优势,和多样化的要求,没有矛盾之处,因为它所要加强的优势,是作品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是作品中体现这个思想的时代精神,而不是要求一花独放。如果是后者,那是错误的。我们“要求文艺作品具有革命的丰富的思想内容,至于题材、体裁、形式、风格,则应当多种多样,让它们自由竞赛。”(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扩大的第二次会议消息)那些最适宜于反映社会主义思想与现实的文艺形式之所以特别需要提倡,也是首先着眼于它更有利于反映时代精神,而不是用这一种形式排斥另一种形式。四
加强社会主义文艺的优势,又必须通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竞赛和斗争的方法,才能得到保证。因为这样的竞赛和斗争,既有利于防止修正主义、又有利于克服教条主义。
修正主义者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阶级斗争,存在着人民内部矛盾。他们宣扬阶级斗争熄灭论,力图用资产阶级虚伪的口号,所谓“人道主义”、“全民性”、“全人类性”,来粉饰他们篡改马克思主义、背离社会主义文艺革命传统的活动,这实质上是为资产阶级思想在文艺领域的泛滥、为资产阶级的复辟开辟道路。
但也有些人由于不懂得精神世界的阶级斗争的复杂性及其特点,对那种错误的、有害的东西,往往不是采取思想斗争、艺术斗争的方法,而是采取粗暴简单的方法,或者单纯地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或者单纯地利用行政力量简单禁止。这样做,一方面不利于社会主义文艺在竞赛和斗争中的提高和发展,使得社会主义文艺僵化、停滞,另方面也为滋长修正主义思想准备了温床。因为用简单的方法取消意识形态上的矛盾和斗争,就使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文艺丧失了生命力,而使修正主义思想、资产阶级思想得到可乘之隙。
毛泽东同志说:“不让发表错误意见,结果错误意见还是存在着。而正确的意见如果是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如果没有见过风雨,没有取得免疫力,遇到错误意见就不能打胜仗。”
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文艺进行竞赛和斗争的过程,其中包含艺术上的竞赛和斗争,但也必然存在着意识形态上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文艺的任务是,加强自己的优势,击败文艺中的各种各样的非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的思想倾向。
当然,要加强社会主义文艺的优势,最重要的是要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写出更多更好的反映革命历史,特别是反映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来,夺取阵地和占领阵地。在执行这一方针的过程里,我们已经取得了不少经验,今后还将继续取得经验。不久以前,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文联第三届全国委员会扩大的第二次会议,号召全国文艺工作者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更好地为工农兵、为社会主义服务,更好地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紧密地和新的革命的时代相结合,创造为人民所需要的优秀的作品。我们相信,在党的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下,只要正确地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完全有可能实现这些号召,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带来更加繁荣的局面。


第5版()
专栏:

一面光荣的战斗的旗帜
吕骥
前些时候虽然听到李伟同志介绍过福建前线某部七连五人演唱组和某团十二人业余演出队在部队业余文艺活动中所取得的成就,却没有想到他们的演出是这样的出色;表演形式是这样朴素而又有创造性,语言是这样简练有力,内容是这样生动而激动人心,每一个作品都可以说是从战斗生活中迸发出的火花,光芒四射。许多专业文艺工作者看了他们的演出以后说,
“看了他们的演出,更清楚地懂得了群众斗争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只有作者心中有着火一样的革命热情,才能写出充满革命热情的作品。”“有些专业作品其所以显得苍白无力,不能激动人心,主要地是脱离了群众斗争生活。”
这些话一点也不错,的确说出了我们专业文艺工作的缺点。但是我觉得这两个演出组的演出所给予我们的远不止这些。
这些天来,因为看了他们的演出使我想起许多东西,特别使我联想起过去所见到的一些部队生活的片断。首先,我想起了一九五八年到福建前线所看到的一些动人景象,他们以阵地为家,把阵地收拾得比后方的机关、宿舍还显得整洁些,有的阵地附近还修起了小小的花园,炮阵内不仅把各种日用的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而且还贴着战士们的决心书和他们自己写作的诗歌,在许多掩体内外的土墙上,都贴着令人鼓舞的战士诗歌、对联和图画。简直使我们从后方来的人觉得不像是到了前线阵地,倒像是在后方机关。也使我想起解放战争时期,在松花江平原上听到的,那些新参加野战部队、出身于东北农民的新战士口中粗犷而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歌声,和一些部队中蓬勃开展的枪杆诗;还使我想起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和晋察冀边区部队中活跃的文艺工作,日夜都可以听到的充满胜利信心的战斗歌曲。我也联想到一些革命回忆录中记述的、红军过雪山草地时起过巨大鼓舞作用、在最艰苦的时候出现的宣传队的活动。
我觉得在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部队文艺工作中,不管它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同样贯串着一根鲜明的红线。文艺作为一种斗争武器,它是为革命事业服务的,总是密切地和当时的革命斗争结合在一起。不管斗争多么艰苦,革命文艺总是保持着旺盛的活力,而且斗争越艰苦,越能显出文艺工作的巨大精神力量。福建前线这两个业余演出组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光辉的成就,应该说,首先是由于他们继承并且发扬了部队文艺工作的这个革命传统。
这两个演出组有一个共同特点,除了少数器乐节目之外,所表演的节目全部是自己的创作,绝大部分都是集体创作,因而能够迅速及时地反映当前的斗争和部队战士的思想情绪。由于这两个组的领导要求他们的创作活动“密切结合中心任务”,“为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所以他们的创作多是取材于部队生活和当前国内外的阶级斗争,因而所有的节目都具有鲜明的部队特点,强烈的时代感。这样的创作活动不仅要求他们具有高度的政治思想水平,也培养了他们具有高度的政治思想水平;不仅要求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具有这样的能力;不仅要求他们有善于表现现实生活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具有这样的能力。
《枪》是一个极其平凡的题材,可是作者从这个题材中看到了它的不平凡的意义,从它在各个不同时期的阶级斗争中所起的作用去歌颂它,因而使我们随着作者看着他所看到的阶级斗争,不禁使我们对枪产生了一种出自阶级斗争的热爱,不禁使我们对握着这支枪的战士、对歌颂这支枪的战士产生出强烈的阶级的爱。
《雷锋》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平凡的而又不平凡的战士形象,无数诗人歌颂过他,然而像七连演唱组集体创作、黄汉兴执笔的这首朗诵诗这样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战士们的真挚的感情,深深地感动着听众的却还不多。下面请让我摘引几句:
“你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
是懦夫还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这要看你如何行动;
是废铁还是光彩夺目的黄金,
这要用对人民的忠诚来衡量。
你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
每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
正是英雄的摇篮;
每一件无足为奇的小事,
就是奇迹的源泉。”
这是多么朴素而有力量的语言,多么引人深思的语言。它正确地歌颂了这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战士,却又深深地教育着我们每一个听众。当然,可能有些人会提出说,这首诗在技术上还有些缺点,对于音韵还注意得不够。不过如果只有着铿锵的音韵,却缺乏深刻的内容和真挚的感情的话,音韵又有什么意义呢?诗究竟不是为音韵而存在的。我想说,由于这首诗所达到的高度,简直使我觉得它的缺点是微不足道的。
《给肯尼迪画像》和《加勒比海卷怒涛》两首诗有力地揭露了美帝国主义的凶恶相,尖锐地讽刺了美帝国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的丑态。作者们在这两首诗中创造了许多辛辣的语言,正确地表达了战士们,不,应该说是我国人民对于美帝国主义的巨大的憎恶和对现代修正主义的义愤。
《战前练兵忙》、《咱们光荣守海岛》更是生动地反映了前线战士怀着多么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为着保卫我们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练兵,而执行着自己的勤务。《斗诗会》从另一个角度描绘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是既紧张而又有意义,他们的精神世界又是多么广阔而富于色彩。
他们的每一首作品都有许多优点,我不能一首一首谈下去了。
表演方面,显然也有许多优点,在这篇短文中我不能多谈,我只想就下面几点谈点感想。
像七连五人演唱组那样,能够演出那样多生动活泼的节目,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正如《解放军报》上一篇报道中所说的那样,如果不是领导上注意帮助他们使自己的特长服从表演集体、服从为政治服务的需要,又能按照表演集体的需要去掌握多种技能的话,决不可能成为这样一个要演什么,就可以演什么的强有力的演出组。显然,这两个演出组的每个成员都具有高度的革命的集体主义精神,在这个表演集体中,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不断克服自己各方面的弱点,才能把这个表演组建设成为具有强大创造力的表演集体。如果专业艺术团体的每个人都能学到这种精神,我们的表演团体在创作上和表演上不知要增强多少倍创造力!
从他们的演出可以看出,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熟悉了许多民间艺术形式,互相学习了许多原来不熟悉的民间形式,才能共同运用一种民间形式为所选定的题材服务。如果没有不断虚心学习的精神,也是不容易达到的。可是他们并没有为原来的民间形式所束缚,因而能够运用沪剧小唱的形式去歌唱红三班,能够发展对口词的形式去写《斗诗会》,这种创造性地运用民间形式值得我们重视,特别值得我们许多专业团体学习。如果大家能学习这种推陈出新的精神,我们就能够学习民间形式而不为民间形式所束缚,不断地根据新的题材和新的生活内容创造性地运用民间形式,逐渐推民间形式之陈,出民间形式之新。
总之,我觉得福建前线这两个业余表演组在毛主席的思想的教导下,在党的领导下,不仅自己在部队文艺工作上创造了光辉的成就,而且在继承与发扬文艺工作的革命传统上,为我们专业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学习的榜样,也为专业的文艺工作团体增强创作力量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我们不仅要学习他们战斗的工作作风,而且也应该努力学习他们优良的工作方法。这样一定能够大大提高我们的专业文艺工作的战斗作用,也一定能够大大提高我们专业文艺工作者的思想、艺术水平。


第5版()
专栏:

战士的群众文艺之花
——略论福建前线某团业余演出队和某部七连演唱组
李伟
老传统、新发展
广大官兵中的文艺爱好者参加业余演出,活跃部队,鼓舞士气,为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这是解放军的老传统。目前,有了长足的新发展。
福建前线某团十二人的战士业余演出队和某部七连五人演唱组来京演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首长、机关干部看了说好,战士们看了说好,人民群众看了说好,文艺工作者看了也说好。好在哪里呢?大家认为,不仅思想性高,生活气氛浓,现实性、战斗性强,而且轻便易行,形式多样,民族风格亲切动人。
这样的演出队,这样的演唱组,正是目前活跃在全军中成千的业余演出队和上万的连队演唱组的较突出的代表。他们的活动,不仅代表了部队文化生活的一个方面,代表了在这个方面的老传统、新发展,也代表了毛主席所指给我们的正确的文艺方向、方针政策在群众性文艺活动中的体现。
演唱组、演出队
七连演唱组只有五个人,却可以演出一个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晚会。他们在一个连队里,同生活,同训练,同工作,同劳动,同娱乐。只要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创作,排练,就可以搞出节目,进行演出。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在共青团大力支持下,他们成为连队革命军人委员会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一个突击组。
从五人演唱组的成员和演出节目看来:五个人的出身是:两个工人,一个农民,两个学生;老战士党员一人,共青团员二人,群众二人;文化水平是高中二人,初中二人,高小毕业一人;五人中有五好战士三人。这是一个青年战士集体。五个人当中,一人会写作,是他们的“小编剧”,一人会唱沪剧、评弹,四人会六种乐器(笛子、唢呐、二胡、扬琴、月琴、大阮),五件打击乐器(鼓、锣、钗、手锣、木鱼)人人可以使用,五个人都可以说快板,表演诗歌朗诵。他们都是多面手,所以节目搞得丰富多彩。
他们是连队的文娱骨干,也是以团或营为单位组成战士业余演出队的基础和后备力量。
部队中的业余演出队,一般是以团或营(独立营或驻地较分散的营)为单位组织的。有的机关、学校、医院、军人俱乐部也按住地条件组织自己的业余演出队。成员生活在连队和基层,演出和训练、排练时集中起来,平时分散在下边。
福建前线某团的十二人业余演出队,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十二人当中,有两名军官,十名战士,全部是党、团员,有五好战士八人。演出队成员来自连队,由团的俱乐部主任邓兆雄少尉担任队长。邓兆雄一九五九年参加过军区业余演出队,第二届全军文艺会演时来过北京。他有组织能力,又能参加演出活动。有这样的俱乐部主任做骨干,带头,把来自连队的一些文艺活动积极分子组织起来,一台戏就唱起来了。
这种演出队,扎根在连队、基层,是普及和提高的纽带;他们是群众,又是群众文艺活动的“尖子”;部队中的专业文工团是少而精的,业余演出队则是大量存在的,成为专业和群众的桥梁。
密切结合任务,
迅速反映现实
某团演出队和七连演唱组的节目是密切结合任务、迅速反映现实的,这是部队业余演出队的传统、本色和特点,也是他们的活动为部队所需要、受到官兵群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在北京演出的十六个节目中,有反映守卫海防的《苦练硬功守海防》《咱们光荣守海岛》,有描写战备训练的《战前练兵忙》《擦亮手中枪》《枪》《这种思想勿来三》,有反映八届十中全会、歌颂农业集体化道路的《斗诗会》,有讽刺美帝国主义和表现反美斗争的《给肯尼迪画像》《加勒比海卷怒涛》,有进行传统教育、表扬模范的《象山连作风在咱连》《歌唱红三班》,有诗朗诵《雷锋,我们一定可以和你一样》,还有用部队群众最熟悉的队列歌曲曲调编成的器乐小合奏。这些节目,几乎都是直接配合任务的。战士们听了,能在现实斗争中起立竿见影的作用;人民看了,机关工作同志们看了,可以看到我们最可爱的人当前的生活面貌。这些节目是健康的,是能够激动人心的。
说唱奏演,百花齐放
战士们来自五湖四海,来自各兄弟民族,来自工农和学生群众,在文艺行当中,各有所好,各有所长,凑在一起,能说能唱,会奏会演,形式多样。
福建前线某团演出队和七连演唱组的演出节目,共同点是以说唱、演唱为主。这也是群众性文艺活动的一个反映。在部队里,群众性文艺活动开展得最广泛的、最不受条件限制的、可以人人参加的是歌咏。唱歌,只要有好的歌曲,有人教,就可以唱起来。一九六○年,总政治部根据林彪元帅的指示,发布了全军教唱十一支革命歌曲的通知。从那时以来,部队的歌咏运动有了新的发展。在部队里,还有一种最具有群众性的文艺活动是编快板,说顺口溜;随着战士文化水平的逐渐提高,新诗创作和朗诵活动也逐渐发展。所以,说快板,演曲艺,唱民歌,唱革命歌曲,朗诵新诗,搞些民乐独奏、合奏,就必然成为业余演出队、演唱组演出节目的主要形式。此外,他们也演些小歌剧、小话剧、活报和简单的舞蹈。可以说,既是轻便易行的,又是百花齐放的。
民族风格强,创造精神好
正因为战士们来自工农和学生群众,入伍以前,有许多人就熟悉民族、民间艺术形式,如曲艺、民乐、民歌、戏曲等,所以,他们的创作和演出,本来就有可能具有较强的民族风格。比如,七连演唱组的组长赖辉明同志,父亲是一位民间艺人,他从小就跟父亲学会吹唢呐,所以他吹奏的闽南高甲戏和闽南小曲是具有一定技巧水平的。类似这样的人才,在广大官兵群众中间到处都有。而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也是那些具有民族风格的东西。只要我们按照毛主席所指给的文艺方针,做好取精去粗,推陈出新,沿着工农兵的方向普及、提高的工作,那么,组织和培养出像福建前线某团业余演出队和七连演唱组这样的队、组是并不难的,是可以普遍发展的。
目前,部队中除去已实现了总政治部号召的“处处有歌声”之外,连队正在逐步分批配发小型民族乐队所需的乐器(包括丝、竹和打击乐器),这将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坚实可靠的、群众的、民族的音乐力量。连队是部队文工团工作的主要对象,也是开展工作的基础,吸取营养的源泉。连队群众文艺的建设,将反转来影响文工团,有助于文工团做好民族化的工作。
另外,战士业余演出队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有创造性,不受土八股、洋教条的束缚,敢于大胆革新,创造新鲜活泼的形式。比如,福建前线某团演出队的《给肯尼迪画像》这个节目,既有快板,又有演唱,又有漫画,内容形式结合得很好。
* * *
我们曾经把组织和领导业余演出队的经验、要求编成顺口溜。经过补充发展成如下的十二句,记下来作为本文的结束:
业余自愿,依靠骨干,
演出集中,平时分散。
搞好创作,搞点训练,
百花齐放,喜闻乐见。
政治挂帅,勤俭轻便,
结合任务,扎根在连。


第5版()
专栏:

在竞赛和斗争中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文艺
秦犁

“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用这句话来形容我国社会主义文艺近几年来繁荣、发展的景象,是毫无愧色的。近几年来,党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的方针,得到了我国文学艺术家更广泛、更热情的实践。从文艺创作方面来看,成绩是显著的。无论是在文学领域或者艺术的各个领域里,作品的题材更加广阔了。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在我国的文艺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一九五八年以来的不少优秀长篇小说的续作,像《红旗谱》的续篇《播火记》,《林海雪原》的续篇《山呼海啸》等,都在文学刊物上继续连载。悲壮的《红岩》,是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中的新的重大的成就。它在广大的读者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影片中的《红色娘子军》,舞台上的《霓虹灯下的哨兵》,在思想艺术上,也都具有突出的成就,特别是《霓虹灯下的哨兵》,它虽然是回溯了解放初期大上海的斗争生活,却意味深长地给人们上了一次阶级斗争的新课。在反映历史题材的作品方面,也有了新的探索,这突出地表现在话剧舞台上。《武则天》、《胆剑篇》、《神拳》,是出自老作家的手笔,也有个别作品像《甲午海战》,是青年作家的创作。它们在对历史题材的处理上,表现了各不相同的特色,却都反映了新的时代精神。
反映十多年来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就短篇创作来说,虽然比较活跃,但就长篇创作来说,却是薄弱的环节,尤其是以反映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的作品,在长篇小说方面,除《创业史》《汾水长流》等几部外,新作还不多。在电影方面,《李双双》、《槐树庄》,是目前脍炙人口的好作品。在戏剧方面,只有各地正在演出的《夺印》,比较深刻地反映了激烈的阶级斗争的生动面貌。这方面的题材,需要作家们更多的注意。
题材的多样,和体裁、形式、风格的多样,是相辅相成的。近几年来的创作,无论就作家或者作品来看,社会主义文艺的战斗性和艺术质量方面都在不断地提高。从艺术方面来看,作家、艺术家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日益增长的要求,对形式、风格的琢磨和探索的兴趣,愈来愈强烈了,这使得老作家、老艺术家的技巧和风格,日益臻于成熟,而青年作家、艺术家也在不断地进步。
所有这一切,都标志着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的胜利。实践证明,要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只有正确地贯彻党的方针,才能不断提高文学艺术创作的思想艺术水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党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一个伟大实验,几年来的实践已经显示了这一实验的巨大意义。
文学艺术作品的题材、体裁、形式、风格的多样化,这不是任何人的主观要求、主观愿望,而是生活和艺术本身的客观规律。社会的生活、人民的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反映社会生活、人民生活的文学艺术,也应当是丰富多彩的。
一方面,这是反映着人民对于文学艺术的要求。在我们的国家里,人民不仅是政治和社会生活里的主人,也是文化艺术的直接的享受者。他们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对精神产品的要求,也就日益增高。不仅要求产品有更多的数量,而且要求产品有更好的质量和更多的品种。多品种的要求,实际上是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读者和观众的广泛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只有多样化地表现现实,才能满足人民多方面地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
另一方面,从文学艺术史来看,多样化,多品种,也是它本身发展的要求。自古以来,每一个有成就的文学家艺术家的作品,所以能够得到广泛而长久的流传,总是显示了他独有的特色,表现了他们的不同的个性和才能得到某种程度发挥的成果。如果说,这只是文学艺术史上自发的
“百花齐放”,多少伟大的天才由于旧的社会制度的压迫和束缚,才能和个性都没有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就被埋葬和扼杀了;那么,社会主义社会,却给文学艺术家的智慧和才能,开拓了广阔的发展前途,只要有利于人民,只要能够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能够教育和鼓舞人民,文艺作品的各种题材、体裁、形式和风格,文学艺术家不同的才能和个性,都应当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发挥。二
但是,在文艺创作上提倡百花齐放,并不等于否定文艺战线上的思想艺术斗争,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正是为了在斗争和竞赛中,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艺。
从文学艺术史上看,不同的题材、体裁、形式、风格的作品,历来都是在竞赛和斗争中,以自己的特点争取读者和观众。一定的题材在一个时代所以受到特殊的关切和注意,正是体现着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要求。即使一个艺术流派的“标新立异”,不同体裁、形式、风格的文艺的发生和发展,看来似乎是纯艺术的问题,实际上如果联系这个时代的思想潮流来看,也总会找到产生它们的社会的、阶级的生活或思想的根源。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以不同的特点标榜自己的流派,明显地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五四以后的新的时代对新的文学的要求。鲁迅的匕首、投枪式的杂文,也是时代的产物。如瞿秋白所说:“谁要是想一想这将近二十年(指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的中国)的情形,他就可以懂得这种文体发生的原因”。那些屹立在文学史发展里程上争奇斗妍、永不雕谢的作品,它们总是比较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先进阶级的思想,即使是风格、形式上的特点,也是和先进阶级的审美要求有一定的关系。它们的竞赛不是毫无目的的,探索动人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是为了更有力地反映作者所描绘的生活、所体现的思想。因而,这样的艺术竞赛实际上也包含着斗争的内容。
如果说文学艺术史上的这种“竞赛”,是自然的进程,那么,我们党的文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却是根据革命时代的要求,对文学艺术发展规律做了科学概括的成果。它不是否认矛盾、否认竞赛和斗争的方针,而是承认矛盾、加强竞赛和斗争的方针。毛泽东同志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于这一方针的性质做了精辟的论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几个口号是怎样提出来的呢?它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是在承认社会主义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上提出来的。”
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所论述的,是政治、科学、文化的相互联系的全面的方针。提出这些方针的社会根据是,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这个斗争有的属于敌我矛盾,有的则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而它们必然在意识形态上有所反映。“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时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在这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文艺是整个意识形态的一部分,阶级和阶级斗争也必然要在文学艺术上有所表现,而且是用各种办法顽强地表现,“要他们不反映不表现,是不可能的。”革命的无产阶级文艺,是无产阶级进行思想斗争的武器,它从来都是把文艺的教育作用放在第一位。因而,它就不能不和文艺领域里的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发生矛盾,那么,怎样解决这种矛盾呢?是对矛盾视而不见,放任自流,“看着错误思想到处泛滥,任凭他们去占领市场”,不进行必要的斗争吗?如果这样的话,那就是放任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腐蚀人民,为资产阶级的复辟创造条件。现代修正主义就往往利用这些东西来腐蚀人民,削弱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阵地。而马克思主义者的原则,却是“有错误就得批判,有毒草就得进行斗争”。
但是,怎样进行斗争呢?这又是简单化不得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对待人民内部的思想问题,对待精神世界的问题,用简单的方法去处理,不但不会收效,而且非常有害。”
要克服这种矛盾,那就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正确地进行这种斗争,在我国,这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文化艺术领域里,它是承认矛盾而又能解决矛盾的唯一正确的方针。我们相信,百花齐放的竞赛和斗争,可以击败一切非无产阶级文艺,我们相信,接受无产阶级革命教育的广大人民,能够培养出鉴别香花和毒草的能力。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说,社会主义文艺只能“在斗争中发展”,只能在“斗争的风雨中间,锻炼自己,发展自己,扩大自己的阵地”,不能
“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也就是说,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竞赛和斗争,加强社会主义文艺的战斗作用,保证新的、革命的社会主义在我国的文艺园地里占主导的地位。三
强调加强文艺的战斗作用,这是不是和提倡百花齐放,提倡多样化的方针相矛盾呢?帝国主义者、资产阶级文艺家、修正主义者,常常这样理解我们的百花齐放的方针。他们总是把放资产阶级的东西叫做“放”,如果对于资产阶级的东西进行了批判斗争,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文艺的优势,他们就称之为“收”。很明显,这种对于“放”和“收”的看法,无非是反映了他们的反动的阶级立场,无非是反映了他们的只准我讲,不准你讲的专断。而这和我们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完全是两回事。社会主义文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来也不是茫无目的地允许资产阶级和一切反动文艺自由泛滥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有一个明确的前提,那就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文艺,那就是为了达到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目的。
从创作方面来看,几年来的经验启示着我们,执行百花齐放方针的过程,并不是风平浪静,毫无斗争的。实际上这就是各种各样政治态度和艺术风格的文艺作品互相竞赛和斗争的过程。社会主义文艺必须依靠百花齐放的竞赛和斗争,不断加强自己的优势力量,如果革命无产阶级不用自己的文艺武器,去影响和教育人民,如果革命文艺削弱自己在这方面应起的战斗作用,资产阶级文艺和一切非社会主义的文艺,就要乘虚而入,扩大它们的阵地,传播它们的有害影响。因此,可以说,离开思想斗争和艺术斗争,就没有“百花齐放”。
同时,在文艺阵地里,和社会主义文艺争读者、争观众、争听众的,不仅有具有资产阶级思想倾向的当代作品,而且有旧的具有资产阶级甚至封建阶级思想内容的中外遗产。它们在历史上起过进步的作用,在今天,也还有值得吸取的精华。但是,毫无疑问,它们所传播的却都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而且它的精华是和糟粕融成一体的。一般地说,这一部分遗产在艺术上又是非常成熟的,是几千年或几百年文化艺术的结晶品,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而它们所宣扬的生活和思想,却在不同程度上和我们的社会主义现实发生矛盾和抵触,这就不能不给读者带来消极的影响。而这样的遗产又是否定不得的,正如列宁所说:“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怎样批判地接受这浩瀚的遗产,怎样帮助读者认清遗产的精华和糟粕,清除它们的消极影响,是文艺工作者所应担负的重要任务之一。
这一切都充分地说明了,在百花齐放的文艺中,保证新的、革命的、社会主义的文艺在整个文艺战线占主导的地位,在各种各类的文艺作品中,树立革命的、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艺的优势,而且要不断地巩固和扩大这个优势,是当前文艺工作中头等重要的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文艺阵地。
有些人认为,强调加强社会主义的文艺优势,会妨碍作家艺术家对多样化的追求,这显然是把文艺作品的政治方向和艺术形式混为一谈了。百花齐放所要求的多样化,是题材、体裁、形式、风格的多样化,而不是政治方向的“多样化”,相反的,在这方面,它所要求的是,政治方向的一致性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的结合。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文艺的优势,和多样化的要求,没有矛盾之处,因为它所要加强的优势,是作品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是作品中体现这个思想的时代精神,而不是要求一花独放。如果是后者,那是错误的。我们“要求文艺作品具有革命的丰富的思想内容,至于题材、体裁、形式、风格,则应当多种多样,让它们自由竞赛。”(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扩大的第二次会议消息)那些最适宜于反映社会主义思想与现实的文艺形式之所以特别需要提倡,也是首先着眼于它更有利于反映时代精神,而不是用这一种形式排斥另一种形式。四
加强社会主义文艺的优势,又必须通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竞赛和斗争的方法,才能得到保证。因为这样的竞赛和斗争,既有利于防止修正主义、又有利于克服教条主义。
修正主义者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阶级斗争,存在着人民内部矛盾。他们宣扬阶级斗争熄灭论,力图用资产阶级虚伪的口号,所谓“人道主义”、“全民性”、“全人类性”,来粉饰他们篡改马克思主义、背离社会主义文艺革命传统的活动,这实质上是为资产阶级思想在文艺领域的泛滥、为资产阶级的复辟开辟道路。
但也有些人由于不懂得精神世界的阶级斗争的复杂性及其特点,对那种错误的、有害的东西,往往不是采取思想斗争、艺术斗争的方法,而是采取粗暴简单的方法,或者单纯地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或者单纯地利用行政力量简单禁止。这样做,一方面不利于社会主义文艺在竞赛和斗争中的提高和发展,使得社会主义文艺僵化、停滞,另方面也为滋长修正主义思想准备了温床。因为用简单的方法取消意识形态上的矛盾和斗争,就使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文艺丧失了生命力,而使修正主义思想、资产阶级思想得到可乘之隙。
毛泽东同志说:“不让发表错误意见,结果错误意见还是存在着。而正确的意见如果是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如果没有见过风雨,没有取得免疫力,遇到错误意见就不能打胜仗。”
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文艺进行竞赛和斗争的过程,其中包含艺术上的竞赛和斗争,但也必然存在着意识形态上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文艺的任务是,加强自己的优势,击败文艺中的各种各样的非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的思想倾向。
当然,要加强社会主义文艺的优势,最重要的是要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写出更多更好的反映革命历史,特别是反映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来,夺取阵地和占领阵地。在执行这一方针的过程里,我们已经取得了不少经验,今后还将继续取得经验。不久以前,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文联第三届全国委员会扩大的第二次会议,号召全国文艺工作者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更好地为工农兵、为社会主义服务,更好地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紧密地和新的革命的时代相结合,创造为人民所需要的优秀的作品。我们相信,在党的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下,只要正确地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完全有可能实现这些号召,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带来更加繁荣的局面。


第5版()
专栏:

一面光荣的战斗的旗帜
吕骥
前些时候虽然听到李伟同志介绍过福建前线某部七连五人演唱组和某团十二人业余演出队在部队业余文艺活动中所取得的成就,却没有想到他们的演出是这样的出色;表演形式是这样朴素而又有创造性,语言是这样简练有力,内容是这样生动而激动人心,每一个作品都可以说是从战斗生活中迸发出的火花,光芒四射。许多专业文艺工作者看了他们的演出以后说,
“看了他们的演出,更清楚地懂得了群众斗争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只有作者心中有着火一样的革命热情,才能写出充满革命热情的作品。”“有些专业作品其所以显得苍白无力,不能激动人心,主要地是脱离了群众斗争生活。”
这些话一点也不错,的确说出了我们专业文艺工作的缺点。但是我觉得这两个演出组的演出所给予我们的远不止这些。
这些天来,因为看了他们的演出使我想起许多东西,特别使我联想起过去所见到的一些部队生活的片断。首先,我想起了一九五八年到福建前线所看到的一些动人景象,他们以阵地为家,把阵地收拾得比后方的机关、宿舍还显得整洁些,有的阵地附近还修起了小小的花园,炮阵内不仅把各种日用的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而且还贴着战士们的决心书和他们自己写作的诗歌,在许多掩体内外的土墙上,都贴着令人鼓舞的战士诗歌、对联和图画。简直使我们从后方来的人觉得不像是到了前线阵地,倒像是在后方机关。也使我想起解放战争时期,在松花江平原上听到的,那些新参加野战部队、出身于东北农民的新战士口中粗犷而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歌声,和一些部队中蓬勃开展的枪杆诗;还使我想起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和晋察冀边区部队中活跃的文艺工作,日夜都可以听到的充满胜利信心的战斗歌曲。我也联想到一些革命回忆录中记述的、红军过雪山草地时起过巨大鼓舞作用、在最艰苦的时候出现的宣传队的活动。
我觉得在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部队文艺工作中,不管它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同样贯串着一根鲜明的红线。文艺作为一种斗争武器,它是为革命事业服务的,总是密切地和当时的革命斗争结合在一起。不管斗争多么艰苦,革命文艺总是保持着旺盛的活力,而且斗争越艰苦,越能显出文艺工作的巨大精神力量。福建前线这两个业余演出组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光辉的成就,应该说,首先是由于他们继承并且发扬了部队文艺工作的这个革命传统。
这两个演出组有一个共同特点,除了少数器乐节目之外,所表演的节目全部是自己的创作,绝大部分都是集体创作,因而能够迅速及时地反映当前的斗争和部队战士的思想情绪。由于这两个组的领导要求他们的创作活动“密切结合中心任务”,“为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所以他们的创作多是取材于部队生活和当前国内外的阶级斗争,因而所有的节目都具有鲜明的部队特点,强烈的时代感。这样的创作活动不仅要求他们具有高度的政治思想水平,也培养了他们具有高度的政治思想水平;不仅要求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具有这样的能力;不仅要求他们有善于表现现实生活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具有这样的能力。
《枪》是一个极其平凡的题材,可是作者从这个题材中看到了它的不平凡的意义,从它在各个不同时期的阶级斗争中所起的作用去歌颂它,因而使我们随着作者看着他所看到的阶级斗争,不禁使我们对枪产生了一种出自阶级斗争的热爱,不禁使我们对握着这支枪的战士、对歌颂这支枪的战士产生出强烈的阶级的爱。
《雷锋》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平凡的而又不平凡的战士形象,无数诗人歌颂过他,然而像七连演唱组集体创作、黄汉兴执笔的这首朗诵诗这样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战士们的真挚的感情,深深地感动着听众的却还不多。下面请让我摘引几句:
“你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
是懦夫还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这要看你如何行动;
是废铁还是光彩夺目的黄金,
这要用对人民的忠诚来衡量。
你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
每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
正是英雄的摇篮;
每一件无足为奇的小事,
就是奇迹的源泉。”
这是多么朴素而有力量的语言,多么引人深思的语言。它正确地歌颂了这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战士,却又深深地教育着我们每一个听众。当然,可能有些人会提出说,这首诗在技术上还有些缺点,对于音韵还注意得不够。不过如果只有着铿锵的音韵,却缺乏深刻的内容和真挚的感情的话,音韵又有什么意义呢?诗究竟不是为音韵而存在的。我想说,由于这首诗所达到的高度,简直使我觉得它的缺点是微不足道的。
《给肯尼迪画像》和《加勒比海卷怒涛》两首诗有力地揭露了美帝国主义的凶恶相,尖锐地讽刺了美帝国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的丑态。作者们在这两首诗中创造了许多辛辣的语言,正确地表达了战士们,不,应该说是我国人民对于美帝国主义的巨大的憎恶和对现代修正主义的义愤。
《战前练兵忙》、《咱们光荣守海岛》更是生动地反映了前线战士怀着多么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为着保卫我们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练兵,而执行着自己的勤务。《斗诗会》从另一个角度描绘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是既紧张而又有意义,他们的精神世界又是多么广阔而富于色彩。
他们的每一首作品都有许多优点,我不能一首一首谈下去了。
表演方面,显然也有许多优点,在这篇短文中我不能多谈,我只想就下面几点谈点感想。
像七连五人演唱组那样,能够演出那样多生动活泼的节目,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正如《解放军报》上一篇报道中所说的那样,如果不是领导上注意帮助他们使自己的特长服从表演集体、服从为政治服务的需要,又能按照表演集体的需要去掌握多种技能的话,决不可能成为这样一个要演什么,就可以演什么的强有力的演出组。显然,这两个演出组的每个成员都具有高度的革命的集体主义精神,在这个表演集体中,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不断克服自己各方面的弱点,才能把这个表演组建设成为具有强大创造力的表演集体。如果专业艺术团体的每个人都能学到这种精神,我们的表演团体在创作上和表演上不知要增强多少倍创造力!
从他们的演出可以看出,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熟悉了许多民间艺术形式,互相学习了许多原来不熟悉的民间形式,才能共同运用一种民间形式为所选定的题材服务。如果没有不断虚心学习的精神,也是不容易达到的。可是他们并没有为原来的民间形式所束缚,因而能够运用沪剧小唱的形式去歌唱红三班,能够发展对口词的形式去写《斗诗会》,这种创造性地运用民间形式值得我们重视,特别值得我们许多专业团体学习。如果大家能学习这种推陈出新的精神,我们就能够学习民间形式而不为民间形式所束缚,不断地根据新的题材和新的生活内容创造性地运用民间形式,逐渐推民间形式之陈,出民间形式之新。
总之,我觉得福建前线这两个业余表演组在毛主席的思想的教导下,在党的领导下,不仅自己在部队文艺工作上创造了光辉的成就,而且在继承与发扬文艺工作的革命传统上,为我们专业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学习的榜样,也为专业的文艺工作团体增强创作力量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我们不仅要学习他们战斗的工作作风,而且也应该努力学习他们优良的工作方法。这样一定能够大大提高我们的专业文艺工作的战斗作用,也一定能够大大提高我们专业文艺工作者的思想、艺术水平。


第5版()
专栏:

战士的群众文艺之花
——略论福建前线某团业余演出队和某部七连演唱组
李伟
老传统、新发展
广大官兵中的文艺爱好者参加业余演出,活跃部队,鼓舞士气,为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这是解放军的老传统。目前,有了长足的新发展。
福建前线某团十二人的战士业余演出队和某部七连五人演唱组来京演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首长、机关干部看了说好,战士们看了说好,人民群众看了说好,文艺工作者看了也说好。好在哪里呢?大家认为,不仅思想性高,生活气氛浓,现实性、战斗性强,而且轻便易行,形式多样,民族风格亲切动人。
这样的演出队,这样的演唱组,正是目前活跃在全军中成千的业余演出队和上万的连队演唱组的较突出的代表。他们的活动,不仅代表了部队文化生活的一个方面,代表了在这个方面的老传统、新发展,也代表了毛主席所指给我们的正确的文艺方向、方针政策在群众性文艺活动中的体现。
演唱组、演出队
七连演唱组只有五个人,却可以演出一个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晚会。他们在一个连队里,同生活,同训练,同工作,同劳动,同娱乐。只要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创作,排练,就可以搞出节目,进行演出。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在共青团大力支持下,他们成为连队革命军人委员会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一个突击组。
从五人演唱组的成员和演出节目看来:五个人的出身是:两个工人,一个农民,两个学生;老战士党员一人,共青团员二人,群众二人;文化水平是高中二人,初中二人,高小毕业一人;五人中有五好战士三人。这是一个青年战士集体。五个人当中,一人会写作,是他们的“小编剧”,一人会唱沪剧、评弹,四人会六种乐器(笛子、唢呐、二胡、扬琴、月琴、大阮),五件打击乐器(鼓、锣、钗、手锣、木鱼)人人可以使用,五个人都可以说快板,表演诗歌朗诵。他们都是多面手,所以节目搞得丰富多彩。
他们是连队的文娱骨干,也是以团或营为单位组成战士业余演出队的基础和后备力量。
部队中的业余演出队,一般是以团或营(独立营或驻地较分散的营)为单位组织的。有的机关、学校、医院、军人俱乐部也按住地条件组织自己的业余演出队。成员生活在连队和基层,演出和训练、排练时集中起来,平时分散在下边。
福建前线某团的十二人业余演出队,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十二人当中,有两名军官,十名战士,全部是党、团员,有五好战士八人。演出队成员来自连队,由团的俱乐部主任邓兆雄少尉担任队长。邓兆雄一九五九年参加过军区业余演出队,第二届全军文艺会演时来过北京。他有组织能力,又能参加演出活动。有这样的俱乐部主任做骨干,带头,把来自连队的一些文艺活动积极分子组织起来,一台戏就唱起来了。
这种演出队,扎根在连队、基层,是普及和提高的纽带;他们是群众,又是群众文艺活动的“尖子”;部队中的专业文工团是少而精的,业余演出队则是大量存在的,成为专业和群众的桥梁。
密切结合任务,
迅速反映现实
某团演出队和七连演唱组的节目是密切结合任务、迅速反映现实的,这是部队业余演出队的传统、本色和特点,也是他们的活动为部队所需要、受到官兵群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在北京演出的十六个节目中,有反映守卫海防的《苦练硬功守海防》《咱们光荣守海岛》,有描写战备训练的《战前练兵忙》《擦亮手中枪》《枪》《这种思想勿来三》,有反映八届十中全会、歌颂农业集体化道路的《斗诗会》,有讽刺美帝国主义和表现反美斗争的《给肯尼迪画像》《加勒比海卷怒涛》,有进行传统教育、表扬模范的《象山连作风在咱连》《歌唱红三班》,有诗朗诵《雷锋,我们一定可以和你一样》,还有用部队群众最熟悉的队列歌曲曲调编成的器乐小合奏。这些节目,几乎都是直接配合任务的。战士们听了,能在现实斗争中起立竿见影的作用;人民看了,机关工作同志们看了,可以看到我们最可爱的人当前的生活面貌。这些节目是健康的,是能够激动人心的。
说唱奏演,百花齐放
战士们来自五湖四海,来自各兄弟民族,来自工农和学生群众,在文艺行当中,各有所好,各有所长,凑在一起,能说能唱,会奏会演,形式多样。
福建前线某团演出队和七连演唱组的演出节目,共同点是以说唱、演唱为主。这也是群众性文艺活动的一个反映。在部队里,群众性文艺活动开展得最广泛的、最不受条件限制的、可以人人参加的是歌咏。唱歌,只要有好的歌曲,有人教,就可以唱起来。一九六○年,总政治部根据林彪元帅的指示,发布了全军教唱十一支革命歌曲的通知。从那时以来,部队的歌咏运动有了新的发展。在部队里,还有一种最具有群众性的文艺活动是编快板,说顺口溜;随着战士文化水平的逐渐提高,新诗创作和朗诵活动也逐渐发展。所以,说快板,演曲艺,唱民歌,唱革命歌曲,朗诵新诗,搞些民乐独奏、合奏,就必然成为业余演出队、演唱组演出节目的主要形式。此外,他们也演些小歌剧、小话剧、活报和简单的舞蹈。可以说,既是轻便易行的,又是百花齐放的。
民族风格强,创造精神好
正因为战士们来自工农和学生群众,入伍以前,有许多人就熟悉民族、民间艺术形式,如曲艺、民乐、民歌、戏曲等,所以,他们的创作和演出,本来就有可能具有较强的民族风格。比如,七连演唱组的组长赖辉明同志,父亲是一位民间艺人,他从小就跟父亲学会吹唢呐,所以他吹奏的闽南高甲戏和闽南小曲是具有一定技巧水平的。类似这样的人才,在广大官兵群众中间到处都有。而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也是那些具有民族风格的东西。只要我们按照毛主席所指给的文艺方针,做好取精去粗,推陈出新,沿着工农兵的方向普及、提高的工作,那么,组织和培养出像福建前线某团业余演出队和七连演唱组这样的队、组是并不难的,是可以普遍发展的。
目前,部队中除去已实现了总政治部号召的“处处有歌声”之外,连队正在逐步分批配发小型民族乐队所需的乐器(包括丝、竹和打击乐器),这将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坚实可靠的、群众的、民族的音乐力量。连队是部队文工团工作的主要对象,也是开展工作的基础,吸取营养的源泉。连队群众文艺的建设,将反转来影响文工团,有助于文工团做好民族化的工作。
另外,战士业余演出队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有创造性,不受土八股、洋教条的束缚,敢于大胆革新,创造新鲜活泼的形式。比如,福建前线某团演出队的《给肯尼迪画像》这个节目,既有快板,又有演唱,又有漫画,内容形式结合得很好。
* * *
我们曾经把组织和领导业余演出队的经验、要求编成顺口溜。经过补充发展成如下的十二句,记下来作为本文的结束:
业余自愿,依靠骨干,
演出集中,平时分散。
搞好创作,搞点训练,
百花齐放,喜闻乐见。
政治挂帅,勤俭轻便,
结合任务,扎根在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