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6月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的几个问题
张森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土流失不仅冲走大量肥沃的表土,将黄土高原冲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同时也是造成黄河淤积、洪水泛滥的一项根本原因。做好西北高原水土保持工作,不但是改变高原面貌、增加生产的重要措施,也是根治黄河水害的根本办法。这是关系到下游两岸千百万人生命财产的大事情,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黄河中游广大地区多为很厚的黄土复盖着。黄土的特性是粘粒含量少,粉沙含量大,土壤疏松,结构不良,遇水易分解。另外,西北地区易受季风影响,全年降雨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这三个月降雨一般占年降雨的百分之七十左右,而且暴雨多,强度大。历代反动统治对森林、草原滥加破坏,使得植被稀疏,土壤更降低了渗透和蓄水的能力,加速了水土流失的发展。水土流失的一般规律是:降雨量愈多,强度愈大,地面坡度愈陡,坡线愈长,不合理人为活动愈频繁,流失就愈严重。

水土保持是增产的措施,但没有农业上的中耕、锄草、施肥等见效快。大部分水土保持措施都是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显示出它的增产作用。先从水土保持措施的拦泥、蓄水的作用来看。据山西省各水土保持试验站和泥沙站观测:初步治理面积占流失面积百分之七十的小流域,可以减少年径流量的百分之五十一,减少泥沙百分之四十八。初步治理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百分之三十的较大流域,可以减少年径流量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减少泥沙百分之十到二十。陕西省三十条小流域的观测也表明了类似的情况。
从上述和有关资料可看出,由于治理时间、治理办法和治理面积比重的不同,蓄水拦泥效果也不一。经过连续三年治理以后,治理面积占到流失面积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蓄水拦泥作用都可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如果治理办法对头,措施得当,管理养护得好,效果还更显著,增产作用也更大。山西省中阳县楼外沟从一九五五年开始,把全部坡地修成水平梯田,在荒山荒坡上造林种草,沟底修谷坊后,产量逐年提高。治理前亩产一百二十一斤;到一九五九年,亩产达二百零四斤;一九六○年虽然大旱,亩产仍达二百一十斤。陕西省绥德县辛店沟,是国家办的小流域治理重点,从一九五三年开始治理,并采取一些增产措施,粮食产量从治理前的亩产四十斤,提高到二百五十斤。这说明现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只要保持住水土,增产潜力是很大的。而合理利用土地,易农则农,易林则林,易牧则牧,农林牧结合发展,则是正确的途径。
水土保持,目前在大流域大面积上还未收到像小流域小面积这样显著的成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从整个黄河中游来看,水土保持治理面积比重还小,治理的重点比较少,现有的点还没有连成片;第二、已治理地区大部分标准偏低,还要经过加工维修,逐步提高,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三、人为破坏引起水土流失的现象还没有完全制止,还有新的水土流失发生。这些都需要继续努力提高和克服。

水土保持措施基本上可分作三大类:农业耕作技术措施,植物措施,工程措施。耕作技术措施指沟垅种植,顺耕改横耕,深耕,种植密生作物,带状间作等。植物措施指利用造林、种草、封山育林、育草等,以增加地面植物被复,改良土壤,固定土壤。工程措施指采用修梯田、培地埂、修谷坊、淤地坝等工程,以改变地形,减缓坡度,减缓流速,拦泥蓄水。这些水土保持措施都是多少年来群众与自然作斗争的经验的结晶,只要运用得当,都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水平梯田: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地区,地广人稀,土层深厚,历来广种薄收,大部地区没有修梯田的习惯。近年来,由于政府的大力提倡,已修了几百万亩梯田,效果基本上是好的。在一般暴雨下,可以就地拦蓄径流,达到水不出田。
修梯田增产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保留了表土,是否使死土变活土,使生土变熟土。凡是质量好、增产的梯田,都是田埂等高,修时保留表土。修后增施肥料,并采用深耕细作、改良土壤、种植耐瘠薄的作物等一系列措施。作不到这些的就要减产。所以尽管梯田从来就是一项成功的既保持水土又能增产的办法,但如果修筑不好,动乱了土层,也会造成减产。因此,推广修筑梯田,必须根据当地的劳力、地形、肥料三个条件,因地制宜进行。在群众缺乏经验的情况下,不能贪多,要典型示范,稳步发展,修一块巩固一块,再发展一块,等群众真正看到好处,有了认识,有了经验,然后大量发展。
梯田埂往往不能修得完全等高,容易造成径流集中,引起冲刷现象。因此,修梯田要注意排水系统,这样遇到特大暴雨,蓄不了时便排出田外,保证梯田的安全。另外,田间道路,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不少地方修筑梯田,没有合理规划道路,送粪、撒粪、运东西很不方便,有的农民便在梯田埂上挖个豁口行走。这样,梯田内拦蓄的水便会从豁口流出,造成集中冲刷,反而加剧了水土流失。道路最好修成之字形和S形。
打坝拦泥(又称淤地坝):这种坝地有很多好处,如保墒抗旱能力强,土壤肥沃,耕作方便,产量高,所以群众非常欢迎。坝地一般亩产可达二百斤左右。特别是在易遭旱灾的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它就更显示出抗旱的优越性。群众说:“家有三亩坝,天旱也不怕”,正反映了这一情况。几年来在黄河中游修筑了几十万座淤地坝,淤出了不少平地,在增产上起了很大作用。
目前,坝地存在的问题是排水不良,利用率低,高产不保收。据陕西省水利厅在延安调查,坝地利用面积仅占坝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今后推广淤地坝的关键,是解决坝地的安全利用。西北群众有丰富的打坝经验。即:从打小坝、低坝起,逐年淤积,逐年加高,并要求当年受益。坝的一端留个排水口,多余的水可以流出坝外。另外,还有采用上坝蓄水,下坝拦泥种地,有蓄水的坝,有种地的坝,既能保证下坝安全,还可以利用上坝内的水浇地,这是一个成功的经验。在推广打淤地坝的作法时,应吸取群众的经验,本着“小多成群,逐年加高,蓄排用相结合”的原则办理。
植树造林:造林是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森林保持水土的作用十分显著。据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观测:栽植在三十度陡坡上的五至七龄洋槐林比二十七度的农耕地减少冲刷百分之八十二,减少径流百分之二十四。甘肃省武山县马河乡解放前森林遭到严重破坏,河流水量仅零点零六秒立方米,经过六年封山育林,树木由原来的二百亩,增加到二千八百亩,基本上控制了水土流失,还增大了常年水量,扩大了水浇地五千亩。
西北黄土高原降雨少,气候干旱,造林成活率低,生长慢,一般人都以为造林是远水不解近渴,把造林的作用看得过于遥远。调查结果表明,这几年造林多、成活率低的原因,主要是树种选择不当,没有采用适合当地的速生树种,造林后管理抚育工作跟不上,牲畜啃踏和人为破坏等。有很多地方采用鱼鳞坑、水平沟、水平阶等保持水土的措施,以当地速生树种为主,加上管理养护好,只用了四五年时间,就收到显著的效果。可见西北黄土高原虽然干旱,但是只要采用适宜的蓄水措施,并不是不能植树造林,也不是长得很慢的。

西北黄土深厚,疏松多孔,容易熟化,矿物成分含量多,每年尽管流失了一些耕层,但仍然可以耕种,所以一般群众对保持水土不大重视。事实上,如果不采取措施,继续任其冲刷流失,将来是会造成很大损失的。因此,要向群众说清水土流失的危害和水土保持的好处。最好的宣传办法是作出样子,给群众示范。总结这几年的经验,下面两点值得注意:一、措施不要太多,要抓住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上最需要的一两项,作出成绩,真正给群众解决困难。二、示范性措施,最好在生产队的耕地里进行,这样说服力最强。陕西省榆林专区水土保持站,为了推广水平梯田,开始在本站的耕地里,修了一亩二分梯田,获得丰收。群众看了说:“好是好,这是国家办的,我们老百姓干不起。”结果推行不开。他们后来在附近杏树梁生产大队郭九的自留地上合作修了九分水平梯田,获得丰收,这就很快地传开了。群众认为这确是提高产量的好办法,修梯田的活动很快地在群众中开展起来。


第5版()
专栏:

植树造林 保持水土
沈鹏飞
我国山区和丘陵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山区人口约占全国总数三分之一,具有丰富的植物和水土资源,发展农业生产的潜力很大。解放以前,山区有不少地方,森林遭到破坏,草地被滥垦,水土流失严重。
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水土保持工作注意不够,也招致水土流失。以广东一省为例,由于森林采伐不当或其他原因,引起水土流失灾害的也有多宗。
水土流失不但影响山区的农业生产,而且往往使河水暴涨暴落,挟带大量泥沙,沉淀在河道、水库里,使航运、发电、灌溉发生障碍,影响平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因此,不论在山区或平原,要减免水害,增加农业生产,都需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地质条件及植被等各方面。就地形来说,在平坦地面,因为径流缓慢,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是很少的。坡度愈陡,则径流愈速,水土流失的可能性就愈大。不同坡向和海拔高度对降水量及植被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坡长与小地形因子也常影响到地表径流的集中和分散,这些都关系到水土流失的程度。
气候因素影响水土流失的有温度、湿度、降水和风力等,而以降水量的大小、集中程度及季节的影响最大。温度、湿度与风力在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因为它们对植物的生长有关,所以对水土流失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在高温湿润地区降水量虽大,但由于这种气候有利于植物生长,也可能使水土流失得到制止。风力在干旱缺乏植被地区会加速侵蚀,而在森林地带则影响较小。所以气候因素又与其他自然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土壤和地质条件是自然因素中影响水土流失的主体。因为土壤是在水土流失过程中被破坏的对象,所以它的物理组成和结构就可能决定水土流失的程度。例如,沙土有较高的透水性,能使大量水分渗透,减少地表径流,就比较能够保持水土。
植被是发挥水土保持作用的一种重要因素。在良好的植被条件下,虽有易于被侵蚀的地形和土壤及有较大的降雨,水土也不易流失。植被能防止水土流失,主要在于它能复盖地表,截留雨水,减少流速,分散流量,过滤淤泥,以及固持和改良土壤等。因此,植被在防止水土流失中就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尤以森林复被的作用最为显著。
不合理地利用水、土与植物资源,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在私有制度下,在反动统治下,人们对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规律是不会认真加以考虑的。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为因素加速水土流失的现象正在陆续纠正,这就为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水土保持措施大致可分为工程技术措施和生物措施两种。例如,农业技术中的带状间作、横坡耕种和深耕、沟垅耕、水平防冲沟等,田间工程中的培埂梯田、石坎梯田、软埝、梯田截水沟、水簸箕和截水坑等,坡面蓄水工程中的水窖、蓄水池、蓄水沟、山坡截流沟等,沟壑治理工程中的沟头防护工程、谷坊工程、沟台地工程、淤地坝、小水库、护岸工程等,都是防阻水土流失的工程技术措施。
要从根本上杜绝水土流失,就必须采取生物措施。生物措施中最重要的是营造各种水土保持林和防护林。
水土保持林是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土地生产条件为主,并相应地生产一定的林产品而营造的森林。它的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调节地表径流和涵养水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较长期的降水,或短期集中暴雨(或溶雪)。这些降水或溶雪,在没有植被的坡地上,招致的水土流失是严重的;在草地和有植物复盖的农耕地上,流失可以减少一些;而以在有林地上为最少。森林下层积聚着活的地被物和死的地被物,吸收水分的能量比一般草地和农耕地为多,林冠和枝干所阻止的降水量又为数甚大(据苏联调查资料,松为百分之二十到二十五,云杉为百分之四十到六十,冷杉为百分之四十到八十。又据观测,雪水涵蓄量在无林的开阔草原为十二厘米,在间林带地段为三十九厘米,在林带地段为一百二十一厘米)。因此,森林通过阻滞和吸收降水,对调节地表径流和涵养水源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固持土壤和改良土壤。森林固持土壤的作用是通过它强大的根系,同地面的枯枝落叶层与植被过滤地表径流中的固体物质而实现的。一般牧草植物的根量虽不少于林木,但因其分布集中在土壤表层,形成了草根盘,容易为急流所冲走,而乔木灌木则多有深长的主根与广阔的侧根,对于固持土壤的作用是较草类为优越的,所以破坏森林就容易引起土壤侵蚀。此外,林木根系还在土壤中不断分泌有机酸和其他有机物质,又不断代谢更新,助长微生物的活动,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改良土壤的作用。
(3)改善小气候及影响大气候。森林内的地表蒸发量虽受阴蔽而有所减低,但因林木的蒸腾面大,作用时间长,所以林地范围内总的绝对蒸发量比无林地大。这样就可以增大林地及其附近地区的空气湿度,从而调节一定的气温,减少一些蒸发。这对植物生长是有利的。如果在一个较大地区范围内,有相当数量的森林复被率,而且是合理分布,则地区上空的湿度、温度和降雨量都会得到改善。
(4)增加林产品的收益。经营水土保持林,虽不以大规模生产经济用材为主,但也可以择伐不少农具用材、薪炭材、小径级的矿柱、杆木和农村建筑用材。此外,还可以从一些经济林树种如果树、木本粮油树等获得林副产品。
水土保持林的经营,要既能发挥因害设防的作用,也能因地制宜作为各种林业生产的一个基地。这是因为水土流失地区,往往也是材料、燃料、油料、饲料、肥料俱缺的所在,以水土保持林为中心,用材、经济、燃料等多林种并举,是既符合当前生产需要,也符合长远利益的。
水土保持林的规划设计应纳入当地山区生产规划之内。在综合工程规划方面,要与水利工程、交通道路工程和农业技术措施密切相配合,按照地形中的凹地、谷沟、坡地等情况,集水面积和分水岭界线等来作相应的规划设计。所谓因害设防,就要按照地形、坡度和坡向,从最易遭受冲刷侵蚀的地段造起。例如,营造水源调节林就要沿坡地等高线布置一种带状林型,营造邻近荒谷林就要沿无林荒谷的边缘进行等。此外,还须选择适当的树种,介绍适合于当地育苗和造林的技术,以保证成林的质量。
目前,有不少现存林,按其性质可划入水土保持林的范围之内,但因建设的需要,正在划入采伐利用之列。这些森林究竟应该怎样利用,才最有效最合理,是当前林业工作上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我们认为,水土保持林的利用,应从采伐方式和更新方法上加以严格控制。凡在有水土流失迹象的地区,必须采取更新和择伐的方式,作为木材生产的主要方式。我们必须运用先进技术,结合当地具体情况,拟出择伐的技术规程,以保证林地经常有一定的复被率,而又获得我们所需要的树种的天然更新。如果天然更新不能满足要求,还得采用人工促进方法和补植方法,以保证林木不断发挥蓄水保土的作用。
水土保持林如何采伐利用与更新问题,目前南方林业生产和研究部门正展开讨论。以海南林区为例。海南各大林区,由于更新跟不上采伐,形成大片荒芜采伐迹地,影响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且不利于木材生产的永续作业。中共海南区委为此发出改皆伐为择伐的指示。各林区生产及科学研究工作者中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主张仍用块状皆伐,烧垦后进行人工造林。我认为海南区党委的指示是完全正确的。从森林对保持水土的作用来说,有水土流失迹象的地区林木,采用什么样的采伐利用的方式需要慎重考虑,而择伐则应该是利多弊少的。


第5版()
专栏:

谈土壤结构改良剂
吴增芳
土壤结构改良剂是用来促进土壤形成团粒结构,提高肥力和固定表土,保护耕层,防止水土冲刷流失,以及防止渠道渗漏的腐殖质制剂,或人工合成聚合物制剂。自从一九三三至一九三四年以来,特别是最近十余年内,由于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技术的日益发展,才为土壤形成人工团粒提供了新的试剂。这些试剂,基本上就是丙烯酸、偏丙烯酸和丁烯二酸的衍生物,它们总称“克里利姆”。只要给土壤施入一定剂量的结构改良剂,就能使分散无结构的土壤变成有团粒结构的土壤。目前许多国家很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一九五八年曾在比利时的根特市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土壤结构改良剂学术会议,各国彼此交流了研究成果,并提出许多新的研究课题。
国外已合成和制备的土壤结构改良剂,计有水解性聚丙烯二钠—铵盐、顺丁烯乙酸—乙烯钙盐缔合聚合物、水解性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钠盐、聚丙烯?等许多种。苏联还利用上述聚合物与腐殖质作用制成混合制剂。试验证明,它们具有下列作用:
一、增加团粒改善结构。耕作时结合增施结构改良剂,能使分散土粒变成团粒,微团粒变成大团粒。更重要的是,它能大大提高团粒的农学价值,增强团粒的机械巩固性、水稳性、生物稳定性,增加团粒内孔隙度,以及改变团粒机械组成。提高直径大于一毫米的团粒的比率,团粒内的孔隙在播种后不仅不减少,反而有增长;直径大于一毫米的团粒,在对照中只有百分之一;而经处理的,则达百分之五十三至百分之六十三。这样,就能调节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活跃土壤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二、保护耕层,防止水土流失。土壤结构改良剂能增强土壤的抗破碎力。据科学家的测定,土壤中施入土重的百分之零点二五的聚丙烯酰胺,土壤的抗破碎力为每平方厘米十点六八公斤,而对照则只有五点一五公斤。这就增强了土壤的抗侵蚀性。据试验测得,在托盘中放上一百克对照土壤,用水冲洗,平均需三点五升水才能冲完,而用改良剂处理过的一百克土壤,则需五点七升水才能将它冲完。苏联科学家曾在大面积的陡坡和缓坡地上进行了试验。他们利用聚丙烯酰胺固定八至十厘米厚的表土,用量为土重的百分之零点零四,然后以平均每秒一点一到二米的流速,每秒平均十升的流量的地表径流冲蚀四小时,结果被冲刷土层尚不到一毫米,而对照斜坡的冲刷层则达三十五毫米。
三、加固渠系防止渗漏。近年来,国外已利用结构改良剂施于地面灌溉渠系的沟底、坡面,使其形成一薄膜层,借以固定表土,保护渠道,防止水利设施的塌决,杜绝渗漏,延长水利工程寿命,经济用水。据测定,渠道沟底和边坡表土施入土重的百分之零点一的聚丙烯酰胺,则形成三毫米厚的薄膜层。有此薄膜层后,经五至十昼夜的、甚至更长时间的连续灌溉,渠道表土并没有被灌溉水冲蚀剥落的现象。
四、减少蒸发,提高灌溉效益。据盆栽试验测定,土壤中施入结构改良剂,每盆的土壤可减少蒸发百分之二十,甚至有的可减少百分之五十。随着土壤蒸发量的减少,作物的需水系数也随之下降。据测定,对照每产一吨籽棉需耗水三千二百公方,而土壤施入结构改良剂者,只需二千三百至二千五百公方,后者比前者减少七百至九百公方水。
五、提高土壤透水性,加速洗盐排碱。土壤施入结构改良剂形成大量人工团粒,提高了土壤的透水性,可加速盐碱土洗盐压碱过程,便于改良盐碱土。据试验测定,对照土壤每小时渗水四十七点四毫升,而施入聚丙烯酰胺的土壤,则能渗水九十五毫升。
关于结构改良剂形成人工团粒的机制,曾有不少人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归纳起来,有下列三种理论:
一、“焊锡”论。“焊锡”论是塔尔摩丹根据他设计的胶体A和纤维糊与土粒作用形成团粒的试验而提出的。他认为,这些结构剂施入土壤后,即以密集的分子在土粒间隙形成极薄的活性膜,将土粒包裹起来,从而改变土粒彼此接触的界面,增加了表面能,使土粒通过活性膜互相团聚粘合成团粒。在这里,结构改良剂的作用,只是起“焊锡”作用。这一理论后来为维尔什尼所发展,又名间层理论。
二、“凝聚”论。苏联土壤学家卡庆斯基根据高分子聚合物的特性,提出结构改良剂作用机制的“凝聚”论。他认为这类结构改良剂是一种电解质,含有许多活性官能团,如氨基、羧基、羟基、?基等等。它们施入土壤与土壤溶液作用而解离时,即产生聚合阴离子和聚合阳离子。其中聚合阳离子即与带阴电荷的土壤胶粒相互吸引结合;聚合阴离子则与土壤中的阳离子发生电性相吸,使土壤溶液发生凝聚。由于它的活性官能团特多,所以凝聚作用进行得十分强烈。同时,结构改良剂是链状化合物,像“小桥”一样将土粒和微团聚体联结形成粒径大的、牢固的团粒。这一理论看来似乎比较圆满地解决了高分子聚合物结构改良剂的作用机制,其实也不尽然。有人利用非电解质的聚合物作结构改良剂,施入土壤后并没有发生凝聚作用,但照样形成了团粒。其次,电解质聚合物水解度越大,凝聚作用反而越小。所以,这一理论仍未解决机制问题。
三、“氢键”论。苏联马斯科的研究证明,聚合阳离子和中性聚合物与粘粒之间的作用,是聚合物分子在蒙脱石、高岭石矿物粘粒的层理之间形成矿物质晶格所致。晶格的形成,则是聚合物分子在矿物层理接触点间形成氢键的结果,这在高岭石的红外线光谱中表现十分明显。基于上述研究,他提出氢键理论,认为水稳性团粒的形成,就是借助于结构改良剂分子和粘粒之间形成氢键而实现的,它与结构改良剂的凝聚力、吸附力呈负相关。因此,即使结构剂的凝聚、吸附粘粒的能力很弱,但它能借助分子本身氢离子的解离,产生大量自由官能团,与粘粒表面形成氢键而使粘粒通过结构剂彼此结合形成团粒。看来,氢键理论似较能解决机制问题。
结构改良剂目前虽还没有大面积广泛使用,但无疑是很有前途的。正如苏联著名土壤学家丘林院士所说:“如果已经找到一种人工结构形成的经济而有效的物质,那末,将会在我们的农业技术中引起巨大的变革。这一巨大的变革,将与引起西欧广泛使用化学肥料的变革相比拟。”随着原子——高分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土壤结构改良剂的使用必将日益普遍和广泛。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对辽宁省今年玉米螟为害的估计
沈阳农学院教授任明道新近发表文章,认为玉米螟今年在辽宁省有大发生的可能性(见《辽宁日报》一九六三年五月二十七日)。其理由是:
一、根据最近在沈阳和旅大等地区调查统计,去年辽宁省过冬的玉米螟,在玉米秸上每株含虫量,到四月底止,还有虫口三至四头。许多野生寄主以及留在田间的楂子上和室内的棒子心里的,还未计算在内。根据几年来的调查结果,五月底以前未处理的或未被烧去的玉米秸棵,各地平均至少有一半以上。以平常年份每亩分摊的越冬玉米螟幼虫,大约在五百头左右计算,则今年至少在一千头以上。有这样多的越冬幼虫,其为害的严重性是可想而知的。
二、五月份温湿度是否适合,是玉米螟在一年内大发生的最关键性的环境条件;其中尤其是湿度方面,即五月份降雨量多少和适时与否,决定着它一年内繁殖率大小。今年辽宁省既有大量过冬幼虫存在,同时从五月初旬起,降雨次数虽不多,但雨量足够玉米螟蛹化羽化,加上阴天雾天又比较多,这些情况都有利于玉米螟的发生。
三、在玉米螟蛹化和羽化阶段,如果气候条件过分温暖和潮湿,不但对玉米螟蛹化羽化有利,同时对一些病菌和敌虫也均有利。这就往往会使过冬后的幼虫,在蛹化羽化阶段内,被一些病菌和敌虫如寄生蜂等寄生而死亡。今年五月辽宁省温湿度对玉米螟非常适宜,而对病菌和敌虫则不然。从现有的材料来看,过冬的玉米螟被寄生菌或寄生蜂所寄生的百分率是很低的。
四、越冬玉米螟属于去年的第一代幼虫还是第二代幼虫,其百分比如何,也是估计今年玉米螟为害大小的一个重要根据。去年辽宁省第一代玉米螟发生量不太多,所以为害不算太重。到了秋季,第二代时期到来,气候条件极有利,不过那时玉米和高粱等均已老熟,因之去年的第二代玉米螟为害现象也不甚显著。但是这许多第二代老熟幼虫,过了冬后,再羽化再繁殖,对今年的玉米等作物,到心叶时期的为害就会很重。
五、去年辽宁省大部分地区,早霜期来临很迟,对玉米螟第二代幼虫的营养、饲料都没有影响,因之过冬幼虫抗寒抗敌力量都很强。它们羽化出来的成虫,繁殖力也一定很强。
此外,在防治玉米螟的途径和措施方面,作者提出了三点供大家商讨的意见:一、适当延迟玉米播种期或提早谷子播种期;二、利用抗虫性品种;三、调整作物种植布局或计划,以缩小第一代玉米螟为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