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6月27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北京日报》上的一场大讨论发扬了新思想批判了旧意识
  社会主义各行各业不分高低贵贱
商业和服务业肩负重任岗位光荣
本报讯 商业、服务业是不是“低人一等”?《北京日报》最近时期就这个问题组织广大读者展开了一次热烈的讨论。历时三个多月,这个思想讨论形成一次联系实际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生动活泼的阶级教育。
这个讨论的中心内容是反对轻视商业、服务业的错误思想,提倡尊重和热爱这些劳动、全心全意做人民的勤务员的正确思想。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受到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参加讨论的不仅有商业、服务业的新老职工,而且有工人、农民、学生、教师、工程师、医务人员、机关干部和解放军官兵等。在这场热烈的讨论中,他们给报社写来稿件、信件有三千多封,有的提出问题,有的畅谈认识和体验,也有的三番五次写信,针对各种论点阐述自己的看法。许许多多读者利用报纸,民主地、平等地讨论问题,摆事实,讲道理,许多人通过讨论提高了思想觉悟。
二月六日,《北京日报》发表商业职工李宝玉的来信,题目是:“一位新售货员的苦恼”。这封信说,商业工作是“低三下四地伺候人”,是“受气”的职业。编者注意到这个问题的普遍意义,决定组织广大读者积极发表意见,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有一些商业、服务业人员同意李宝玉的意见,并举出了一些具体事实。但是,更多的人不同意这种意见。他们根据亲身的经历,分析了新旧社会“伺候人”的不同本质,有力地说明社会主义社会里各行各业之间是平等的,相互服务的。
从事理发行业三十七年的北京四联理发馆老技师高在宏,以自己过的“二十四年牛马,十三年主人”的生活,作了生动的回答。他说:把商业、服务业看成“伺候人”“低人一等”的思想,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剥削阶级思想的残余。这位五十三岁的老理发师,回忆解放前的情景说:老板拿我们当牛马,在社会上更是一点地位也没有。那些老爷、太太、公子、小姐,还有军阀坏蛋,把自己不劳而食看成“光荣”,把“伺候”他们的劳动人民却视为“下等人”,叫我们是“臭剃头的”。给他们理发,真是满脸陪笑还难得“伺候”好。他说,今天的青年人没有身临其境,很难体会。高在宏说:解放以后,我才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是个真正的人,人人平等,大家都是同志。我“伺候”工人、农民兄弟,为大家服务,这是我为建设社会主义尽力。有的读者用阶级观点来论述新旧社会服务对象有了本质上的变化。他们认为:“今天说‘伺候人’是伺候谁呢?不是伺候工人、农民,就是干部、学生,这不就是为人民服务吗?”有的读者着重分析了所谓“受气”的问题,认为顾客同售货员之间发生争执的原因很多,不能笼统地说售货员“受气”。无轨电车售票员彭厚芝,以亲身经历的事实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双方发生争执的情况下,服务人员首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做到互谅互让,不为一点小事“以牙还牙”,是新社会同志间应有的关系,也是服务人员应有的道德修养。这种意见受到许多商业、服务业人员的赞同。
参加讨论的其他行业的人员,以顾客的身份,要求尊重售货员、服务员的劳动,反对那种对商业、服务业人员的资产阶级老爷态度。
半个月后,《北京日报》发表了读者安峰的两次来信,使讨论又深入一步。他从另一个角度提出商业、服务业工作“低人一等”的问题。他说,社会上的工作既有繁简之分,就决定了贡献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他认为商业、服务业工作是“简单之极”,所以从事这一工作贡献就小,地位也低。有的读者同意安峰的意见,并提出知识青年从事商业、服务业工作是“十年寒窗付流水”,是“屈才”。许多的人不同意这种说法。一些老售货员、老服务员,以自己从事商业或服务业工作几十年的实践,论证这些行业的工作并不是“简单之极”,更不是“没有什么可学”。有的工人、工程师和解放军官兵也参加论战,大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形成整个思想讨论的高潮。
在这段讨论中,广大商业、服务业人员根据切身的体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社会分工的确存在着繁简的不同,但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分;一个人能不能对人民作出较大的贡献,取决于劳动态度,只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任何工作都能为人民做出贡献。工作繁简决定社会地位高低贵贱的说法,实际上是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北京东城区掏粪工人白忠玉,在一篇题为《香和臭》的文章中,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对劳动的看法。他讲述旧社会的悲惨遭遇之后,表明自己十几年来为什么自愿去干“越来越不济的差事”,先扫街,后倒脏土,最后自愿报名掏大粪。他是怎样想的呢?“这工作是一人脏,万人净”。他说:“一个有觉悟的人,先要从思想上分清香臭,只要我们思想不臭,只要我们勤勤恳恳为人民工作,在人民眼中,我们就是香的。”他叙说了这样一些事情:一年夏天,在鼓楼大街一家居民的厕所掏完粪,背着粪桶在门口等粪车。这家主妇再三再四地让他们进屋去喝水。那会儿正是热头上,站在屋檐下还像火烤着。他们坚持不进屋,那个主妇就把茶碗茶壶送出来。当他端着精致的茶碗,喝下凉开水时,不由得呆呆地想起掏粪工人时传祥说过旧社会阔人家拿喂猫的碗给他喝水的故事。还有一回,粪车开到一个胡同口,有群孩子正在玩耍,有个孩子看见粪车来了就喊:“快跑!”一个戴红领巾的孩子马上拦住说:“你干吗瞧不起人家?这是轻视劳动。没有叔叔们掏粪种地,你吃什么呀?”这些事实,最生动地说明了新旧社会对劳动和劳动人民截然不同的态度和看法。
读者杨春旭在《知识青年参加商业服务业劳动是好事》的文章中,进一步论述了所谓“屈才”的问题。他从我国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着眼,指出中学毕业生从事商业、服务业劳动,是许多青年就业的正常途径。这不但不会“屈才”,而且大有可为。还有不少青年售货员、服务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他们是怎样克服了“屈才”、“没前途”的错误认识。
两个月后,报上又发表了小学教师白灵的意见。他认为青年人不愿意当售货员、服务员、农民等等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有朝气、有理想。青年人究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有了革命理想还要不要个人理想?从事商业、服务业、农业等平凡的劳动,与远大理想是不是矛盾?个人的理想跟革命的实际需要发生矛盾的时候怎么办?这些问题,成为第三个阶段讨论的中心。
许多读者认为:一个人不该无大志,更不能只满足于安心工作;在平凡的劳动岗位上,青年人同样可以有理想。理想是有阶级性的。在我们社会里,每个人应该树立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反对追求个人名利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理想,因此个人的理想一定要服从革命的理想,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有的读者指出,理想必须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必须与眼前工作结合起来,否则只能流于空想。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脱离体力劳动,成名成家才是理想。在怎样对待理想的问题上,两种看法、两种态度十分鲜明,反映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种世界观的分歧。
大多数读者认为:个人理想,归根到底是要为革命需要服务的。看来,最好的办法是回到实际中来,干哪一行就爱哪一行、钻哪一行,通过这样的途径去实现理想。北京市一些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如北京市第三建筑公司木工李瑞环、密云县河南寨公社下屯大队大队长、团支部书记萧庆森、朝阳区东坝供销社售货员韩瑞兰、西山试验林场工人杨秀岚等都给报纸写文章,针对白灵的论点,阐明他们是怎样在自己平凡的劳动岗位上树立起远大理想的。
这次讨论也引起一些教师和家长的注意。有些教师来信,讨论究竟应该把青年教育和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有些家长来信,讨论对子女去当售货员、服务员或农民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和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玮瑛合写的《送儿子支援农业最前线》的文章,北京回民学院教师王玉敏写的《教育者必须受教育》的文章,分别就这些问题谈了亲身的体会。
当这场思想讨论结束时,《北京日报》连续发表六篇社论作为结论。这些社论针对讨论中的主要问题,着重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商业的性质和作用,进而论述了产生轻商思想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并指出当前反对轻商思想,是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商业战线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思想建设任务。同时,社论还指出知识青年参加商业服务业工作后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重要性,反对“学而优则仕”的剥削阶级思想,提倡尊重和热爱劳动,希望青年人服从革命工作的需要,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讨论,深受群众欢迎,是一个发扬新思想、抛弃旧思想的群众性自我教育的活动。有的读者说,“大伙出题目,大伙说对不对”是这次讨论的特点。讨论期间,北京日报编辑部还组织过多次座谈会,得到许多商业、服务业职工和领导干部的支持,他们帮助编辑出主意,提供情况,引导讨论。
这次讨论和为此连续发表的社论,已经在北京地区引起广泛的注意。许多商业、服务业部门在广大职工中组织讨论和学习。许多商业、服务业人员反映,这次讨论批判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轻商思想,给商业、服务业人员鼓了革命干劲,增强了工作的信心。有的老售货员看了讨论的文章以后,深感肩负培养教育青年一代的重大责任。许多人表示:安心干一辈子商业、服务业工作,争取在平凡的劳动岗位上,做出出色的成绩来。(附图片)
右图:北京菜市口美味斋餐厅服务员卢桂珍,是去年的初中毕业生。她来到饭馆后,工作不挑不拣,热心为顾客服务。这是她正在接待顾客。王一波摄(北京日报供稿)


第1版()
专栏:

  我参加新兴力量运动会筹委会成立
  推选贺龙为主席,蔡廷锴马约翰荣高棠黄中为副主席
  贺龙副总理讲话,预祝十一月在雅加达举行的首届运动会取得成功
  筹委会决定派出中国体育代表团,并订于九月间在北京举行选拔赛
新华社二十六日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筹备委员会今天在北京成立。
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出席了成立大会。他在会上讲话的时候,代表我国政府祝贺筹委会的成立,并且预祝将于今年十一月间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的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取得成功。
贺龙副总理说:“中国人民、体育工作者和运动员必将积极做好一切准备,为使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开得成功,为发展我国人民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为促进新兴力量国家之间的体育交往和体育事业的共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贺龙副总理说,新兴力量运动会是万隆会议精神的产物。这个运动会的举行,必将加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个国家、人民之间反帝反殖民主义斗争中的团结和友谊,促进体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贺龙副总理强调指出,正因为新兴力量运动会高举团结反帝反殖民主义的旗帜,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就必然要千方百计地进行各种阴谋破坏活动。但是,只要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人民团结一致,识破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的阴谋诡计并与之进行坚决斗争,新兴力量运动会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成立大会由国家体委副主任蔡廷锴主持。
参加成立大会的各方面的代表在会上一致推选贺龙副总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筹备委员会主席;蔡廷锴、马约翰、荣高棠、黄中为副主席;并推选出筹委会委员十七人和秘书长一人。
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国家体委副主任黄中,在会上作了关于参加今年四月间在雅加达举行的新兴力量运动会筹备会议的工作报告。报告以后,筹委会对我国参加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的有关问题作出了决议。
决议完全赞同在新兴力量运动会筹备会议上所通过的《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的规定和章程》、《新兴力量运动会筹备会议公报》、《将被邀请参加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的国家》等三个文件。决议中说,中国体育组织和体育工作者、运动员愿为实现新兴力量运动会筹备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而积极努力。
决议还决定派遣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初步确定参加田径、自行车、游泳、跳水、射箭、体操、举重、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射击等比赛项目,并且订于今年九月间在北京举行参加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队的选拔赛。
决议号召全国体育工作者和运动员努力工作,积极锻炼,提高技术水平,为更好地迎接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的召开,为发展我国人民、运动员和各国人民、运动员之间的友谊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顾大椿、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曾宪植、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杨海波、教育部副部长刘皑风、对外文委副主任张致祥、北京市体委主任张青季等六位筹委会委员,以及出席成立大会的上海市体委副主任杜前、福建省体委副主任李威等,先后在会上讲了话。他们一致表示要积极做好一切准备,全力支持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的召开。
外交部副部长耿飚,文化部副部长夏衍,卫生部副部长贺彪,国家体委副主任李达、卢汉、荣高棠、李梦华、赵正洪,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席马约翰、副主席董守义等也出席了成立大会。
出席成立大会的还有首都的体育工作者和著名运动员等共一百五十多人。


第1版()
专栏:

  陈毅副总理接见朝鲜科学院代表团
新华社二十六日讯 陈毅副总理今晚接见以朝鲜科学院院长姜永昌为首的朝鲜科学院代表团,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谈话。
接见时在座的有郭沫若、李四光、张劲夫、竺可桢、吴有训、裴丽生、张有萱等有关部门负责人。
朝鲜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郑凤珪也在座。


第1版()
专栏:

陆副总理接见越科委会文学院代表团
新华社二十六日讯 陆定一副总理今天下午接见越南文联主席邓泰梅和由他率领的越南国家科学委员会文学院代表团,并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接见时在座的有对外文委副主任曹瑛、全国文联副主席阳翰笙等。
接见时,越南民主共和国驻华大使陈子平也在座。


第1版()
专栏:社论

  一次很有教育意义的讨论
近几个月来,北京日报和另外一些地方的报纸,就商业和服务业工作“有没有出息”、“是不是低人一等”的问题,组织了广泛的群众性的讨论。其他好多地方虽然没有在报纸上进行这样的讨论,但是在那里的商业系统,在教育界,在社会上,也讨论了同样的问题。这是解放后关于社会主义商业问题、关于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社会地位问题的规模比较大的一次讨论。这种讨论的意义是重大的,它将为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商业,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商业队伍的质量打下思想基础。
在这次讨论中,人们对于商业和服务业工作,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人认为这种工作是没有出息的,没有前途的,低人一等的;一种人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没有高贵和低贱之分,这种工作是光荣的。这里争论的中心问题,是应当用什么样的观点看待社会主义商业和服务业工作,应当用什么样的观点看待社会主义的商业和服务业的工作人员,应当用什么样的观点看待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本来,社会主义商业的任务,和资本主义商业比较起来,已经起了根本性质的变化。同以剥削城乡广大人民为目的的资本主义商业相反,社会主义商业是工业和农业之间的桥梁,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它的任务是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正确地利用价值规律,通过适当的购销形式,促进工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逐步保障城乡居民消费品的供应。我们的商业工作人员是这一光荣任务的具体担当者,他们在整个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是光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有些人看不见商业工作的这种根本的变化,仍然用旧的观点,用看待资本主义商业的观点,来看待社会主义商业,因此不能理解社会主义商业的重要作用。一些人认为商业和服务业的工作是“伺候人的”、“低人一等的”,也是因为他们仍然用旧的观点,来看待社会主义的商业和服务业。
一部分人所以轻视商业和服务业工作,还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这种思想有着很深的社会根源。在历史上,自从人类划分为阶级以后,就产生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根本对立。几千年来,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一直处在被轻视的地位。解放以后,由于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战线上已经基本完成,在我国,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根本对立已经基本消灭。但是在不少人的头脑当中,轻视体力劳动者的观念,仍然明显地存在着。这是同无产阶级思想对立着的一种观点。这种对立是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映,是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正视这种情况,组织各方面的力量,不断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逐步地把剥削阶级遗留在人们头脑中的污秽冲刷干净。
这种斗争是十分需要的,它是锻炼和教育年轻一代的重要方法。我们知道,老一辈的革命者,老一辈的工人和农民,曾经在革命战争中,在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中,经受过严峻的阶级斗争的考验,受到了深刻的阶级教育。青年一代所处的环境不同,他们是在社会主义社会成长起来的,是在和平建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没有老一辈的经历。但是,他们却仍然处于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社会,他们也仍然必须在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生活。如果他们没有阶级斗争的锻炼,如果他们没有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武装起来,那么,他们就不能担当起老一辈革命者交付给他们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把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战线上、政治战线上、思想战线上进行到底。现在有些青年也在议论:他们既然不能生活在疾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的环境当中,他们怎样才能够受到阶级斗争的锻炼呢?这确实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应当根据新的条件来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我们是处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同剥削阶级的阶级斗争形式改变了,年轻一代经受阶级斗争锻炼的形式也应当改变,他们要在新的阶级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教育。他们应当积极地自觉地参加反对剥削阶级进行复辟活动的斗争,参加同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斗争,同小生产者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的斗争,同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的斗争,以及其他斗争,在所有这些斗争中锻炼自己。最近在商业战线上进行的这次讨论,是同残余的剥削阶级思想进行斗争的一种形式,是思想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应当广泛地动员和组织青年商业人员和服务业人员参加这样的讨论。在讨论当中考验每个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究竟哪些是属于无产阶级的,应当巩固和发扬的;究竟哪些是属于剥削阶级的,应当批判和克服的。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实际的阶级教育。这种斗争是同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联系的,它牵涉到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牵涉到他们的理想和前途。在这种讨论中,青年人要直接同残存在自己头脑中的剥削阶级思想影响进行不断的斗争,从自己的头脑里把旧的思想意识清除出去。因此教育是深刻的。
在商业战线上进行这样的讨论,同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商业、巩固和提高社会主义的商业队伍密切有关。一方面,现在的商业队伍中,有很多的商业人员,特别是有技艺的人员,年龄都比较大,需要补充一批青年学生,增加新的血液,把这些技艺继承下来。因此必须克服青年商业人员中的轻视商业和服务业的工作、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把这项任务担当起来。
另一方面,经过历年来的政治运动,商业人员的社会主义觉悟有了提高,绝大多数人的政治情绪饱满,工作积极努力。但是也还应当看到,商业队伍还是比较复杂的,那里有资产阶级,有小业主,在原有职工中,一部分人受到了比较多的资产阶级影响。因此,商业战线上在思想意识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复杂的,长期的。作为接班人的年轻一代的商业人员,必须站稳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必须具有坚强的革命意志,才能够胜利地进行这场思想意识方面的阶级斗争,不受资产阶级的腐蚀,不断地扩大无产阶级的思想阵地,战胜剥削阶级的思想影响。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商业必不可少的条件。
这种在讨论中使青年一代受到阶级斗争锻炼、受到阶级教育的办法,不仅可以用于商业战线,而且可以用于各个战线。这样的讨论也不仅可以教育年轻一代,也可以教育年长的一代。因为如像轻视体力劳动者这样的观点,不仅在一部分青年当中存在着,也在一部分成年人中存在着,而很多青年人所以有这种思想,则是因为受了成年人的影响。因此,开展这样的讨论,对成年人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这种讨论所涉及的内容,是无产阶级思想同剥削阶级思想的斗争,但这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范围之内的斗争,因此必须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处理。这就是说,要用说服的方法,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参加讨论的人,都要以平等的态度待人,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互相启发,互相教育。北京日报组织这次讨论所使用的方法,正是这样的方法,效果是很好的。
阶级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思想战线上的阶级斗争当然也是长期的,复杂的。我们既不能依靠一次讨论,也不能依靠一种形式,就可以清除掉青年当中的剥削阶级思想影响。我们应当抓住每个机会,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向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教育,逐步地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把他们培养成为坚强的革命的新一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