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6月2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谈谈木本油料问题
  项耀威
我国木本油料的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约有二百种以上。其中油茶、油桐、核桃、乌桕、榛子等分布较广,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这些树种的适应性较强,繁殖容易,且具有投资小、花工少、收益快、产量高、用途广等特点,所以各地历来有栽培利用习惯,并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例如,油茶为我国主要食用油料之一,在湖南有百分之七十一的人口食用茶油。尤其在油茶重点产区,种植油茶的收入在当地农业总收入中往往超过一半。油茶的用途不仅限于食用,还可作肥皂、人造奶油、机器润滑油、生发油、印泥油、燃油、凡士林、蜡烛以及医药等用;枯饼可作肥料和杀虫剂;果壳可作活性炭、栲胶和制碱。由于用途很广,它在国际贸易上占有重要地位。至于其他木本油料的用途也各有千秋。例如,桐油在工业上的用途就有数百种,乌桕的用途也很广,核桃不但是富有营养的果品,其木材又是优良的用材。
木本油料一般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在广大山区、丘陵地区均可栽植,并不与农业争地。如能加强经营管理,一般几年内就能开花结果,而且产量逐年增加,盛产期达十多年至几十年。据一九六二年中国林业科学院在湖南、江西等地调查,一般经营较好的油茶林,比同地区油菜的单位面积产量高百分之五,但投资只相当于生产同量菜油的百分之四十,劳力消耗仅为生产同量菜油的百分之三十。因此,大力恢复和发展木本油料生产,是增产食用油的一条重要途径。
我国有的地区核桃、油茶、油桐、乌桕等主要木本油料,过去经营管理不善,加上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有的油料林产量很不稳定。去年湖南的油茶、油桐林,就有一部分产量比过去有所减少。因此,有必要迅速恢复和发展木本油料生产,以适应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需要。
恢复和发展木本油料生产,不但要从方针、政策上采取积极措施,把群众生产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要改进经营管理措施,促进大面积的增产。
增产木本油料的途径,是既要加强对现有林的培育管理,促进大面积的稳定增产;又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新林,促使提早开花结果,不断扩大油源。现在只就木本油料速生丰产措施的主要技术问题,提供几点意见。
选育良种壮苗,加强抚育管理,促进提早开花结实
木本油料为多年生植物,开花结实较晚,收益较迟。在粗放管理的情况下,油茶、核桃等一般要七到八年才能开花结果;油桐虽然在二到三年内有收,但是产量很低。因此,如何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幼林提早开花结实,就成为发展木本油料生产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木本油料植物能否提早开花结果,首先决定于它的生物学特性,如采取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使树体内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有机氮、植物生长激素等,可以促进花芽分化。树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和细胞组织的充实,往往是提早开花结实的先决条件。例如,油茶过去被认为是缓生树种,至少要七八年甚至十多年才能开花结实,但近几年来的试验证明:只要作好一系列的营林技术措施,特别是加强幼林期的抚育管理,不但能提早开花结果,而且可实现持续丰产。湖南林业科学研究所于一九五八、一九五九年先后营造的两块油茶幼林,由于采用良种壮苗和适时栽植,并坚持搞好幼林抚育等技术措施,均能在二、三年内普遍开花结果,比一般造林提早五到六年。
从各地木本油料的速生丰产经验看来,选育良种壮苗是首要的一环。这项工作做得好坏,不单决定了开花结果的早晚和盛产期的长短,而且影响到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优劣。例如:油桐品种中有栽植后第二年就结果的,也有三年或五年才结果的,但不同品种类型的盛果期和产量均不一样。油茶、核桃、乌桕,其出油率、出仁率和产量也因品种的不同而异。所以,我们选择品种时应多方面加以考虑。
我国木本油料的良种很多。例如,新疆、陕西的薄壳核桃和隔年核桃,湖南白花油茶的中降种,浙江、广西的大果乌桕和湖南的猪粪球和鸡爪桕,四川的米桐和湖南的步步桐、五瓣桐等,都具有不同的独特优点。选择品种时,还应根据地区特点,选择那些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结果早而盛果期长的品种进行培育。
为了培育更多的优质、高产的新品种,并促进提早开花结实,运用无性杂交是一个新的方向。在这方面各地群众已取得不少经验。例如,用核桃与枫杨嫁接,三年就能开花结果,比一般造林结实提前四年到七年,而且其优良种性仍然保持稳定。
现在我国木本油料林的品种十分杂乱,而目前对品种分类、鉴定还缺少一套科学方法,以致影响了选种、育种工作的全面系统的开展。要解决什么地区适宜推广什么良种的问题,必须从广泛开展木本油料品种资源的调查着手,把各地优良品种的经济价值、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等,加以总结、整理和分析,以便为良种繁育和引种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也需要确定良种基地,建立良种树木园和良种苗圃,并加强培育管理,为发展木本油料生产提供大量优质、高产的良种壮苗,逐步实现木本油料生产良种化。
各种木本油料的生活习性不同,对土壤、阳光、气候等自然条件的要求就不一样。必须根据树种特性,结合各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栽植。例如,油茶的适应能力较强,较能耐干旱、瘠薄,但喜温、喜光而不耐碱,在阳光充足、带微酸性的丘陵地造林比较适宜。核桃虽然喜光,但对土壤水分、肥力要求较高,在向阳、土壤肥润而深厚疏松的山窝山脚,或屋前屋后栽植较宜。总之,在营造各种木本油料时,应该选择能满足其生长习性的环境,并根据树种、气候和地区特点,掌握适宜季节栽植,才能为速生丰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加强幼林经常性的抚育管理,是促进提早开花结果的主要关键。据湖南各地试验证明,油茶幼林于二到三年内开花结果的速生丰产典型,都是在阳光充足、地势平缓、土层深厚的丘陵区进行林粮间作,并且坚持幼林期的轮作套种,保证了造林前的细致整地和造林后的及时抚育的。林地土壤疏松通气,保肥保水保土作用良好,所以油茶生长发育快,开花结实早。当然,在有条件的地方,如能合理施肥、修剪和喷射植物生长刺激素等,就能更有效地促进木本油料光合作用营养物质的积累,使细胞浓度迅速提高,有利于提早开花结果。
合理垦复,加强培育,保花保果,促使成林大面积增产
历来的生产实践证明,只要合理地贯彻垦复、中耕、修枝、施肥等技术措施,就能使木本油料的产量迅速提高,而且产量比较稳定。湖南永兴、耒阳一带的油茶成林,本来亩产只有几斤至十多斤油,近几年采取了综合性的增产措施后,出现了亩产几十斤甚至百斤油的高产纪录。这些措施的作用在于:有效地清除了杂草,土壤因经过疏松和改良而提高了肥力,改进了林木通风、透光条件,减免了病虫为害,改善了林木水分养料的供应状况,从而使木本油料有了优越的生长发育条件,同化作用加强,有机物质增多,抗性提高,开花结果多而落花落果少。
从我国现在的具体情况来看,在促进木本油料大面积的增产措施中,以垦复和中耕的增产效果最为显著,也较能被群众接受。群众反映:“油茶垦复,当年得利,二年增产,三年丰收”。
但是,要使垦复、中耕获得良好效果,就必须因地、因时制宜地运用。一般来说,对于已荒芜的油茶、油桐林和其他木本油料林,须及时进行垦复。时间以冬夏两季较好。垦复的深度根据地形、地势、土壤和季节而定。垦复的方式有全垦、条垦(即带垦)、穴垦、鱼鳞形垦和阶梯式垦等五种,但在什么地方采用哪种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地势平坦而不致引起水土流失的荒山宜全垦(十五度以下);在较缓的山坡(十五到二十度)宜条垦;在二十到三十度左右的山坡宜穴垦或阶梯式垦;在水土冲刷地区宜以鱼鳞形垦;在四十五度以上或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则宜采取修山(又称劈山,只割除杂草灌木)。不论垦复或中耕,都要特别注意保持水土,同时不伤树根,以免影响林木生长发育。
在土壤较好、林相整齐、树龄较轻、坡度较小、交通方便、生产潜力较大的近山,可考虑集约经营,进行抚育、中耕、补植、林粮间作、种植绿肥、施肥、修剪、防治病虫等措施,以促进高额丰产;在林地条件较差的近山和远山,则采取一般经营,进行劈山、中耕除草;深山则只劈山。目前由于条件限制,大面积搞集约经营还有困难。但随着工农业的不断发展,木本油料生产逐步走上园艺化是有可能的。
影响木本油料增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落花和落果。油茶、油桐、核桃等落花落果比较普遍,有些地区甚至非常严重。例如,油茶在湖南每年落花、落果的积累达总结蕾数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造成严重的损失,应积极加以防治。据研究证明:造成落花、落果的原因,主要是营养不足、授粉受精不良和病虫为害三个方面。因此,保花、保果的措施既要从加强土壤管理、施肥、修枝等方面去改善和调节木本油料的营养供应,同时要积极防治病虫为害。从当前的生产现状和科学水平来看,保花、保果的主要途径是:从选育良种壮苗着手,选择那些优质高产而抗性强的品种栽植,通过杂交和定向培育,以便进一步提高苗木的抗性;同时做好林木的抚育管理,尤其是做好土壤耕作,改善林地营养和卫生状态,以满足其水分养分的供应,提高授粉受精能力,减免病虫为害。
更新老林,改造林相,恢复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不少木本油料林由于林龄过老,又缺乏经营管理,以致生长衰退,结实极少,其中以油桐更加突出。因为油桐生长发育快,开花结实早,所以衰老快而盛果期短,如不及时更新,则产量就会不断降低。此外,有些地区的木本油料林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不是密度过大就是太稀,甚至为其他树种所更替,以致处于混生和被压状态,也使产量下降。因此,及时更新老林、改造林相,是促进木本油料增产的重要环节。根据油茶、油桐等木本油料具有萌芽再生力强的特点,及时采取合理的更新措施,就能迅速提高产量,而且增产潜力很大。在油桐老林更新方面,湘西农民有很好的经验。他们采取截枝更新的方法,既简便,又快捷,第二年便开花结果,盛果期可保持三到五年,产量比原来增加一倍到一倍半;六年到八年后油桐产量减少,进行第二次截枝更新,仍能提高一定的产量。
目前,木本油料生产已有了新的发展,但科学研究工作还未能与生产发展相适应。为此,必须继续作大量的调查研究和长期的试验研究工作,以逐步解决木本油料生产中的问题。


第5版()
专栏:

  稻瘟病的发生、为害与防治
  王庄
稻瘟病是水稻最顽强的病害之一,凡栽培水稻的国家,都曾受过它的为害。国外虽有不少研究成果的报道,但属于大面积防治方法的还不多。
稻瘟病所以顽强的原因是:病菌在条件适合情况下可以产生大量孢子,繁殖力加快,在阴雨连绵季节,最易暴发成灾,而且在雨季中进行防治,颇不易于奏效;水稻在各个生长阶段、各个部位都可感染,即使抗病的品种,其抗病性也易受到气候和栽培条件的影响,造成防治上的困难;病菌的越冬场所易被忽视,特别是稻草用途最广,不易彻底清除病原。一句话,稻瘟病的发生是与环境、寄主和病原等因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分不开的。解放以来,我国在防治稻瘟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湖南平江、浙江镇海、河北渤海地区和其他一些地区,已为防治工作树立了典范,其他许多地方也取得一定的成果。
稻瘟病发生与为害的因素
稻瘟病菌主要借菌丝体在稻草和种子中越冬,次年产生孢子而传播和侵害水稻,并且在受害部分和越冬场所多次产生孢子以扩大其侵害范围。越冬的孢子有一定的萌发和侵染能力,潜伏在患病组织内的菌丝体,还可活到三年而不死亡。孢子借空气传播,在水滴上萌发而形成芽管,芽管的顶端生有附着器,然后利用附着器下端所形成的侵入丝从叶面机动细胞穿入叶里而繁殖和扩展,最后引起受害组织变化,出现斑点类型的症状。幼苗期感染易使苗株死亡,叶片受害后产生病斑,病斑多时可使叶片枯死。茎节及穗颈受害时常呈褐色,组织坏死,影响结实。此外,谷粒也可受害。因此,稻瘟病的为害,每使水稻产量降低。
孢子的形成、萌发、侵入、潜育以至于症状出现等,莫不受环境条件所左右:在侵入前,湿度是主要的方面,侵入后病菌在植物体内活动,温度则是主要的方面。我国不少地区早稻发病轻微的原因,除稻种带菌量少和在育秧的情况下不利于发病外,低温也是限制初期发病的因素之一。旱地育秧易于罹病,可能与矽酸含量少,降低秧苗抗病性有关。一般开始发病的旬平均温度为摄氏二十度,但最适温度则因地区不同而稍有差异。如华中区为二十四到二十八度;华南区稍低,为二十三度到二十八度;北方区更低些,为二十二度到二十五度。两广地区平均超过三十度,华中地区超过二十八度,东北地区超过二十五度,发病程度便会下降,甚至受到抑制。植株表面有水滴,空气相对湿度处于饱和状态,有利于发病,所以一般多雾地区发病就重。南方地区相对湿度低于百分之八十五,北方低于百分之七十六至百分之八十时,病害就受到抑制。栽培管理技术对病害发生发展也有密切关系。如过多施用氮肥或施肥时期及方法不当,灌水过深,冷水灌溉及排灌不及时,以及过度密植,均易促使病害发生。近两年来全国稻瘟病之所以普遍轻微,除在耕作制度及栽培管理方面有所改进以外,与气候条件关系很大。光照主要影响稻瘟病菌孢子的形成方面。当日夜保持相等高湿时,入夜后病斑上即出现孢子,直到拂晓才停止产生。光照强度还可影响病菌在水稻上发病的程度。在日照少的年份里,稻瘟病多易发生,而在日光充足的情况下,病害的发生受到一定的抑制。总之,在各种因素适于发病时,稻瘟病便易在一个短期内迅速蔓延而流行为害。
在自然条件下,稻瘟病菌仅为害水稻。所以它的寄生性是相当专一的,但不同类型的抗病品
种对稻瘟病的抗病性常不一样。一般糯稻发病最重,籼粳稻则因品种而异,就是同一品种,由于
不同生育期,感病性也不尽相同。秧苗后期、分蘖盛期和抽穗期最易感病,甚至同一品种的同一器官,如叶片穗颈等,因年龄不同,组织的老弱不一,抗病力都有差异,即幼龄期较易感病。基于这些特点,稻种布局合理和栽培管理适当,便可以取得一定的防病作用。至于水稻对病菌感病性的差异,表现在细胞原生质对病菌作用的反应上,如侵入后细胞中毒坏死的快慢,病斑面积的大小,病菌生长发育能力和病斑出现时的形状颜色等。根据这些病斑类型或组织病变的差异,可以了解水稻的抗病程度,有助于进行品种抗病性的鉴定。关于组织病变的生理生化反应,有人认为褐变和黑变是多元酚氧化而生成一种染色物质所致;有人则进一步证明抗病品种被侵害后增加了多元酚的含量,而多元酚中的类去氧黄酮是褐变的基本物质。
以上种种,足见引起稻瘟病发生与为害的因素是复杂的,当一地区各种条件具备时,就会造成流行而减产。因而不难设想,流行情况的预测工作是防治病害的重要根据。与流行有关的因素大致可从病菌越冬场所、品种布局、气象因素和栽培管理等方面来考虑。由于地区的特点,这些因素的具体表现有所不同,须在切实掌握该地区的流行规律后,结合气象预报资料进行全面分析,才能订出比较可靠的长期或短期的测报方法。
科学研究的一些成果
近年来,国内外稻瘟病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我国的研究成果不论在理论上或生产实践上都起了积极的作用。在传播途径方面,研究肯定了稻草和种子是本病越冬的主要场所,也是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证明了病草孢子传播范围为三十至九十尺,距离愈远则孢子密度愈小,其飞散高度很少超过十尺以外,而以离稻苗一到二尺处为最多。这就为消灭发病中心,重点施药以防止再次侵染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流行规律方面,把我国主要稻区大致划分为四个类型,为测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这四个类型是:(1)华南区:四月上中旬雨后发生叶瘟,六月上中旬为颈节瘟,到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抽穗后降雨及雨露时为穗瘟;(2)华中华东区:五月下旬至七月上旬雨季期间发生中晚稻叶瘟及早稻颈节瘟,八至十月秋雨,寒潮和台风期间为晚稻颈节瘟,如中晚稻返青时遇到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的高温低湿,则病势中落;
(3)云贵高原区:干季自当年十一月至次年四月秧田期很少发病,湿季自五月至十月中,叶瘟大流行于七月中旬,颈瘟则始发于八月下旬,再过半 月如降雨多雾,则流行加剧;(4)黄河流域以北地区(华北、东北和西北,苗瘟极少发生):五月下旬至七月中旬的雨季期间为叶瘟,八月中下旬秋雨后的低温期间为颈节瘟。日本有人从气象对水稻生育期与感病的关系入手,把稻瘟的流行情况分为四个时期,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即:(1)苗瘟立枯期,插秧前与降雨有关;(2)叶瘟期,分 蘖与孕穗期间与日照有密切关系;(3)颈瘟侵入期,出穗初期两周内与温度和降雨有关;(4)颈瘟进展期,抽穗后十至二十天内与温度及日照有显著关系等。在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方面,全国各稻区从大田调查和试验鉴定结果,肯定了数十个适合于当地栽培的抗病丰产良种。
其中适应性较广的,如南特号适于华东和华中区,青森
5号适于华东、东北和西南区。并且在杂交和种内选种中,创造了一些比原品种具有抗病力较强的新品种。如吉林已经推广的有公交4号、11号、13号、16号和17号等,从“北海”选出的“北海1号”对稻瘟的抗病能力比原品种为高。在栽培技术对抗病力的关系方面,证明了正确的灌溉方法能起控制肥力和影响局部稻株的生长速度与营养物质的转化作用,从而控制了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在足肥密植下采取湿润和落干相结合的灌溉方法,可使植株茎秆粗壮,叶色淡绿,叶片含水量低,从而减轻叶瘟和穗颈瘟。而深水灌溉,日生长速度快,茎秆高而细弱,叶色深绿,叶片柔软,容易加重病情;密植过度和过稀均有利于发病,因过稀,则分蘖多,生长延迟,贪青徒长,过密则生长不良和小气候的改变,有利于发病。但在下足肥料,合理密植则病情较轻;深耕(五至七寸以上)使肥料能均匀分布于不同的土层中,有改良土壤的作用。特别是在多肥情况下,可以防止植株一次吸收过量肥料,使肥力可以继续发挥,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施肥的量和时间对稻株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施肥不当所引起的日生长速度增加,分蘖期延长,无效分蘖增多,叶色浓绿,叶片披垂和含水量加大,以及延迟成熟期等,都是降低植株抗病力的迹象。这是因为施肥过量会超出植株吸收和合成的能力,组织内积累过量的游离氮,不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也降低了抗病的能力。
由于水稻的抗病性或感病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而抗病良种又得之不易,所以综合防治就显得十分重要。但综合防治内容过广,在生产实践上往往不易掌握。陈永康根据肥水管理的丰产栽培措施,大大提高了这方面的要求。不但在理论上提供了调节稻体内碳氮比率,减少全氮和可溶性氮素物质,特别是谷胺酸氮化物的含量而控制发病的论据,而且在实践上提出了看苗定水施肥,肥水结合的“三黄三黑”管理措施,以控制水稻的生长发育,使植株健壮,抑制了稻瘟病的发生。
在测报方面,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地理气候条件的差异很大,水稻栽培面积遍及南北各地,测报方法须结合当地条件。有的地区根据当地流行规律,提出了一套综合防治和测报方法。如湖南和浙江根据稻草病菌越冬预测孢子产生量,根据孢子产生期,结合大田始见期、气象预报、品种布局和栽培措施等进行分析,提出了可靠的当年稻瘟病发生预测方法。在短期预测方面,也取得了不少经验。如发病中心预测,是根据适宜于发病的温湿条件,从中心病株初现至大田普现与盛发相距日数的规律,提出防治预测报告。其他如利用气象型及气象因素、水稻生育相、孢子捕捉、发病相、指示植物及生物季节等进行预测,国内外也取得了一些经验。
在药剂防治方面,汞制剂是目前比较有效的药剂,近来还将粉剂改为液剂,不但人畜安全得以保证,也节省了用药量。农家习用的石灰粉对稻瘟病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日本有人从大量放线菌中筛选并提制出“制瘟素S”,用七万倍稀释液施用,除在高温下出现一些药害外,一般效果还超过了汞制剂。
选育抗病品种与研究栽培免疫
选育抗病品种与其他防止措施同样占有重要的防治地位。虽然实践上较难获得高度抗稻瘟病的品种,但即使是中度抗病或耐病的品种,也能取得防病保产的效果。已有的抗病品种要繁殖推广;各地选育出来的具有希望的品系要广泛鉴定,确定其抗病程度和适应性,然后通过区域试验加以肯定和利用。为了防止品种抗病性的退化,一方面要继续选育抗病强的新品种,另方面还可在一地区中考虑采取多品种合理布局,避免品种单一化,以减轻流行年的损失。品种单一化会招致感染力的增加和新生理小种的积累与蔓延。由于植物本身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性,在人工选择、杂交和培育下,可以获得新的抗病品种。在选育抗病品种的同时,注意生理小种在一地区内的分布、致病性的改变及病斑类型等,对新品种的培育、病情测报和防治等研究工作,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根据福建的初步研究认为,籼粳稻上的稻瘟病菌各有其独特的小种,因而在接种观察品种抗病性时,对于不同类型的稻种和菌种来源,有慎密考虑的必要。
研究栽培免疫和栽培保健必须与总结农民丰产防病的经验相结合。陈永康的肥水管理原则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范例。我国广大水稻栽培地区的老农有着适应于一地区地理条件的丰富经验,把这些经验加以整理和进行科学的分析,比单在试验田设计和摸索,要更加切合实际些。这样做既可避免防治上的被动情况,也为综合防治树立了信心。这方面的工作今后还需要积极开展。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发展淡水养鱼问题的讨论
沈阳市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副食局和水产技术服务站不久前联合召开学术会议,讨论了淡水养鱼的放养种类、苗种质量、放养密度、养殖周期、捕捞和繁殖保护等问题。
关于放养种类问题,大家一致认为,鲤鱼的放养效果不够显著,今后应提倡放养鲢、鳙、草鱼等,积极推广库尔斯克鲤,保护利用当地鲤鲫鱼资源。同时,要注意引进其他新品种加以驯化,加强对地方品种的选育工作。
苗种的规格质量,是决定养殖效果的关键。大家一致认为,规格越大,放养效果越好。但由于自然条件和物质设备条件所限,培育大规格的鱼种有困难。为了确保成活,提高养殖效果,苗种体长应在二点五寸以上,体重应在十克左右为宜。要争取时间,尽量早放苗。
关于鱼种的放养密度,大家认为,合理的放养密度,是充分利用水面和保证鱼类正常生长的中心环节。在不同培育阶段、不同水面面积上,放养密度应有所不同。在鱼苗的夏花饲养阶段,混养每亩以十二万尾为宜。天然水域的放养,一千亩左右小水面,每亩以放养五十到七十尾为宜。
在放养周期问题上,大家一致认为,不能越冬的小型水面,应春放秋捕,以一年为一个周期。关于大中型水面的放养周期,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以两年为一个周期,其根据是循环周期短,收效快。另一种意见认为,以三年为一个周期比较好,这样能够充分利用鱼类性成熟前增重最快的生长期,提高鱼类的商品价值,以及缓和当前苗种供应不足的矛盾。
关于捕捞问题,大家认为,在当前,提高与改进捕捞技术的途径是,充分掌握鱼类活动规律,摸清捕捞水域底部形态,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渔具,提高产量,逐步改进现有的渔具,同时积极试验研究新渔具。大家还认为,今后必须把资源保护,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植物病毒病害问题的探讨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不久前召开了首次全国植物病毒病害学术讨论会。会上着重讨论了十字花科作物病毒病害、马铃薯病毒性退化等问题。
对于十字花科作物病毒病的侵染来源,大家认为,蚜虫是主要的传毒昆虫,其它昆虫和土壤微生物等也有传毒可能。种子的种皮可以带毒,但不能传毒。今后应着重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一、高效防蚜药剂的选用;二、抗病品种的亲本选择及其抗病机制;三、远缘杂交提高抗病性;四、病毒毒原种类分布的调查研究及病毒株系鉴定;五、抗生物质钝化剂的应用等。
对于马铃薯病毒性退化的问题,大家认为,温度对病毒增殖量有很大关系,病毒新侵染对退化也可能有很大影响。对于病毒毒力变异与退化关系的研究前途问题,会上也作了探讨。会议认为,目前的防治措施主要是调节播种期和收获期,以及拔除病株、改善栽培管理等。培育抗退品种、建立无毒种薯场,则是长远的主要防治途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