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63-06-22

1963-06-22新闻联播 文字版

从丘书记到丘同志到老丘

第6版()<br/>专栏:<br/><br/>  从丘书记到丘同志到老丘<br/>  中共浙江省余姚县龙山公社委员会书记 丘善生<br/> 记得我在一九五五年到一九六○年这段时间里,还能经常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可是近二三年来,我没有参加生产劳动,也从来不从思想深处去检查,反而认为“理由”很多。是些什么理由呢?<br/> 一、我们干部只要积极干工作就好了;如果参加劳动,公社干部人数又少,反而会影响党的政策的贯彻执行,又会影响社员的集体生产积极性。难道我们做几个工能解决什么问题吗?<br/> 二、我当党委书记,根据党委分工,我以贯彻政策、进行思想工作为主,会议很多,管生产有主任,我哪里有时间去参加劳动呢?<br/> 三、身体不大好,参加劳动又很吃力,要是累出了病反而会影响工作。<br/> 四、说到改造思想,我从县里到区里、到公社,身在基层工作,一天到晚除了在办公室,就在田头。要是耽在县级机关,那才需要锻炼锻炼呢。<br/> 五、看看别的公社干部也没有参加劳动,要做嘛,大家做。<br/> 总之,“理由”很多,并且还认为很有道理。<br/> 今年一月份,我和公社干部第一次到施岙大队袋底弯水库去参加生产劳动——挑黄泥。社员一见我们来干活,劲头很足,比平时多干了一个多钟头还不想回家。在劳动中,原来不认识我的社员,问了队干部后,都叫我丘书记。支部书记王连田在社员们回去后对我说:“丘书记,今天你们公社干部来劳动,顶过我们三天劳动呢。”我听了心里沾沾自喜地想:“社员、干部对我们参加劳动评价很高。今后只要偶尔去劳动一下,名誉又好听又能推动社员的积极性,真是一箭射双雕哪。”<br/> 四月上旬,我在县里参加干部大会。会上县委书记反复强调了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伟大革命意义,并且组织我们学习了山西省昔阳县干部参加劳动的经验。人家昔阳县的公社负责干部去年一年劳动了一百三十天以上,而我只干了两天。再看看我们浙江省,陈双田、应四官等同志也都是劳动得好,才把工作做得好。一比一想,我才初步提高了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自觉性。有一次,我在汇信五队锄田,社员钟召文高声地说:<br/> “丘同志,我们十亩漕有六十多亩高田没有水,不能春耕了。”<br/> 我因为不熟悉情况,就问道:“怎么办呢?”<br/> 他开始说:“没有办法,只好等天下雨。”<br/> 我说:“人定胜天,我们一定要战胜自然灾害,你是老农民,有经验,动动脑筋看。”<br/> 他见我态度诚恳,思索了一下说:“办法倒有,可惜做不到。”<br/> 我鼓励他说:“你说出来,我和你一起搞。”<br/> 他就说:“用抽水机把水打到底田,将底田里的水放到小河,在小河里筑条坝拦住,再用牛车将水车上去,这样就可以解决了。”<br/> 晚上开社员大会的时候,我把这个意见提出来。社员讨论后,都说这个办法好。有的还说:“丘同志对我们真关心。”我忙说:“这是召文哥提的意见,我只做了个传达。”<br/> 第二天,我和他们一起去筑泥坝,六十多亩白田的水很快就解决了。社员们一看提意见有用处,就在田头经常主动向我提出难题,从生产上到生活上,从集体的到家庭的,从政策问题到其他问题,样样都有。<br/> 还有一桩事也给我很大的启发。汇信大队井头等三个生产队,在花盆畈有七十亩低田,每年受涝淹十余次,单位面积产量只有几十斤到二、三百斤。我来到龙山近三年,差不多每次会议都提出要他们把圩丘修筑好,涵洞造好。当面有人答应,背后有人却说:“公社干部只会指手划脚,讲东道西,大道理讲一套,具体问题不解决,谁去做?”后来在和他们一起参加生产劳动中,我切实了解到他们所以迟迟没有动手,是由于三个队受益面积有多有少,地势有高有低(指原有圩丘),思想认识不一致。我和社员边劳动、边交谈,解决了思想问题,帮助他们研究了合理负担、分段包干的具体办法。结果当夜开好会,第三天就去做。我又和他们一起做,雷雨把衣服全淋得湿透了,但大家仍坚持完成。讲了三年没人做的活,只花一天时间就修筑了二百米圩丘,造好了四个涵洞。这次我深深体会到:“讲了一千遍,还不如动手一干。”我像是走楼梯一样,从“书记”到“同志”,又走上了一步,登上了一格。<br/> 在四月十二日到五月二十六日,我除了开会、学习外,一有时间就参加生产劳动。在这三十九天中,我劳动了二十一天。我们公社干部也都动起来了。我们也越来越理解劳动人民真挚的感情,像鱼儿在水中一样。有一次永敖伯看我在掘泥时,把不应掘的地方也掘了,他就说:“老丘,这里不要掘,河塘要掘坍的。”<br/> “老丘”,多么亲切的称呼啊!回想起三年以前,由于我经常和社员群众在一起干活,大家都叫我“老丘”、“老丘”的。最近三年来,我不大参加劳动了,也就没有人亲热地叫我“老丘”了。而现在,社员们又这样称呼我,这对我既是鼓舞,又是鞭策!从这个称呼上,我好像又取得了普通劳动者的资格了。<br/> (原载《浙江日报》,本报转载时有删节。)

追悼沈衡山先生

第6版()<br/>专栏:<br/><br/>  追悼沈衡山先生<br/>  陈毅<br/>  (一九六三年六月十九日)<br/> (一)<br/>  九十是高寿,<br/>  先生去不还。<br/>  沉哀起薄海,<br/>  狱门忆从前。<br/>  抗日燃林火,<br/>  民盟作大椽。<br/>  公能群而党,<br/>  革命福德全。<br/> (二)<br/>  忆昔入洛日,<br/>  陆机正少年。<br/>  文章登上第,<br/>  爱国历千难。<br/>  瀛海苦负笈,<br/>  中山服膺还。<br/>  加盟永不悔,<br/>  蒋帮不值钱。<br/> (三)<br/>  感谢大解放<br/>  结识在神京<br/>  不弃忘年友<br/>  初见惊寿星<br/>  反右最坚决<br/>  拥党见赤心<br/>  沈老永不老<br/>  革命日日新<br/> (四)<br/>  革命谁为主,<br/>  首推工农兵。<br/>  秀才亦需要,<br/>  同志靠换心。<br/>  抛弃旧皮囊,<br/>  斩断剥削根。<br/>  如公真不匮,<br/>  忠贞过一生。

痛悼衡老

第6版()<br/>专栏:<br/><br/>  痛悼衡老<br/>  史良<br/> 我欲作歌悼衡老,心潮叠叠起复伏。忆昔华夏几沦夷,大地茫茫风尘恶,衡老一生坚持革命跟党走,北伐反蒋团结人民救中国。奔走呼号情不衰,耄老孜孜犹学主席之著作。衡老不愧党的亲密之战友,高举民主人士左派之大纛。<br/> 五四而后识衡老,庞眉垂鬘相契深,抗日入狱同患难,千辛万苦维民盟。衡山高,衡水深,衡老年高德劭一代老人星。衡老于我如师又似父,卅年奋斗赖南鍼。一旦撒手乘风去,高山流水不胜情!衡山高,衡水深。衡老精神不朽万年青!<br/> 一九六三年六月二十日

放下“架子”——十谈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

第6版()<br/>专栏:<br/><br/>  放下“架子”<br/>  ——十谈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br/>  向霖<br/> 有“架子”的人,别人不容易和他接近,勉强接近了,也不会对他说知心话,因为他总显得比别人高一些,别人比他低一些。没有“架子”的人最容易和群众打成一片。当个干部一定要放下“架子”。<br/> 如何放下“架子”呢?这和参加劳动倒很有关系。<br/> 有个大队支部书记谈他参加劳动的体会,其中谈到这样一点:干部参加劳动了,社员就把你看成自家人一样,既不把你看得高些,也不把你看得低些,他们觉得大家都是平等的。而干部呢,也会有相同的感觉,虽然自己负责指挥生产,是领导,但同时要劳动,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不应该比社员显得特殊,自视高人一等。于是“架子”自然就放下来了。<br/> 为什么会是这样?这中间确实有些道理。<br/>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旧社会的说法。那时候的读书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高,现在这种说法虽然不流行了,但是在一些人的思想深处,总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轻视劳动人民的想法,觉得自己有文化,有本事,“下笔万言,倚马可待”,而劳动人民文化不高,只会种地做工,算得了什么!或者认为自己干的是领导工作,劳动人民是被领导的,自己的工作岗位特别重要……口上虽不讲,这种“优越感”却会不知不觉地流露出来。这就是“架子”。<br/> 一参加劳动,上的第一课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原来粮食来得不容易,吃的,穿的,用的一切都来得不容易,都是一滴滴的汗水换来的,没有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自己一天也活不下去,更谈不到自己安静地去工作了。“优越感”就打掉了一半。<br/> 一参加劳动,又发现自己的知识是那么浅薄,犁地、锄地、各种庄稼活都不会,原来种地还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一切都得向农民学习,要做小学生。至于要很好地去领导生产,那就要通过劳动,更虚心地向农民请教了。于是“优越感”又打掉了不少。<br/> 一参加劳动,就会发现劳动人民是那么朴实可亲,那么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劳动,他们的立场坚定,看问题是非分明,他们的思想感情,他们的许多可贵的品质,都值得自己学习,自己应当很好地去培养起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来,这就会使自己认识到认真进行思想改造的必要。于是,什么“优越感”,什么“架子”,想着也觉得惭愧了。<br/> 劳动是锻炼人的熔炉。干部,尤其是经常接触群众的干部,到这个熔炉中去炼一炼,是大有好处的。参加劳动,是帮助干部放下架子的重要条件。至于是不是就真的放下架子了?自然还有待每个人要求进步的自觉和决心。

吕泗洋的渔火

第6版()<br/>专栏:<br/><br/>  吕泗洋的渔火<br/>  好知<br/> 春季小黄鱼汛里,吕泗洋的夜晚迷人极了!最最迷人的要数那成千上万盏闪发着劳动、战斗异彩的渔火。<br/> 夜明珠般的渔火,在蓝天黑下来的傍晚,不约而同地陡然亮起来,渔场上茫茫的夜色马上被驱散,映照出渔工们心里充满的丰收期望。<br/> 我们站在老船长的身后,观赏着渔火。老船长倚着驾驶台右边的窗口,焦急地不时举起胸前的望远镜,朝远处的点点渔火了望。掌灯时分已过,老船长仍然没吃进一口饭。渔捞长王大海悄悄地“咬”着我们的耳朵根:“老船长‘病’了!”<br/> “啥病?”<br/> “渔汛里的辰光一刻值千金,拉不到大网头,船长们常生这种‘病’,我们叫它‘船长病’。”<br/> 借着大口吸烟的机会,我回过头来瞧瞧老船长,确实,他比渔汛前消瘦了,两道游龙似的浓眉下,一对山鹰眼更大了,眼白上血丝网布,看来,至少有个把星期没好好睡觉了,但是,他的精神仍然抖擞,眼里闪闪发光,向远处洋面上观察着渔轮的活动,搜索着鱼群。<br/> 听了王大海的话,我心里有点蹊跷,这个航海(半个月左右)才过去一半,四个舱已经装满了三个舱,还焦急什么呢?老船长狠抽了几口烟,半晌才开口:“今晚,各船都还没吃到‘大锅头’!”这就奇了,各船的网头电报尚未拍来,怎么知道没有吃到“大锅头”呢?<br/> 老船长把望远镜递给我:“你看,那点点的渔火,一步也不停地向前移动……”<br/> “是呀,这为啥?”<br/> “吃到‘大锅头’,谁还会到处‘提灯游行’?”<br/> 有道理,内行人一句话就道破了题。有人说,水底下有没有鱼,像猜谜,眼见不到,手摸不到,捕鱼可难哪!老船长不信这套,“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他常常这样说。几年来,他凭窗远眺,看天气、看海水、看泥沙、测水温,钻研再钻研,终于找出了一整套的掌握鱼情的方法,如今,他只要看看水色、摸摸泥沙,就知道水里有没有鱼。去年,国家任命他为捕鱼工程师,这位旧社会讨过饭、解放后升了船长的<br/> “老黄忠”,却又研究出渔轮活动与鱼群的关系,怪不得一些年轻的船长总爱跟着他捕鱼哩!此刻,起伏不停的波浪颠簸着渔轮,坐在驾驶台里的老船长正和渔场上成千上万渔工的心情共浮沉。他走进了船长室,不时地察看着鱼群探测器,手里翻着他的捕鱼日记。<br/> 突然,老船长拉开了室门,滑下扶梯,三步并做两步往吊网的前甲板跑去,弯下腰,把起网时带上来的小红虾抓在手里玩来弄去,像孩子拨弄着心爱的玩具。他的大眼眯起来,不停地说起来:“不远了!不远了!有苗头!有苗头!”渔工们都围上去看着老船长手里的小红虾,知道附近有小黄鱼群。老船长把手一挥说:“加快车头!准备放网!”<br/> 渔轮乘风破浪地航行着。这时,已近午夜,渔场上突然刮起了六七级大风,平静的海面掀起了一阵阵长浪,渔轮像摇篮。那成串的渔火扭扭转转,我们为那时现时没的渔火捏着汗,老船长却沉着地掌着舵盘,继续前进!<br/> 一支烟的工夫,大副兴冲冲地告诉老船长:“发现大量鱼群!”老船长接过了鱼群探测器的记录纸,看了看,随即揿了放网铃。一网拉上来,网里的小黄鱼被渔火照耀得反射出一片金光,每条小黄鱼的双眼又红又黄,诱人极了。“大网头!”渔工们欢跃着到前甲板去拣鱼,老船长拉开了驾驶台的窗,招呼大副:“快把前桅上的红灯亮起来,通知各船快来‘吃喜酒’!”<br/> 一会儿,四面八方汽笛长鸣,十几对渔轮像三十多匹骏马奔啸而来。各船亮了起网灯,老船长这才笑眯眯地对炊事员说:“开晚饭!”<br/> 各船把网里的小黄鱼吊了一次又一次,老船长的“船长病”突然好了,他边看着边大口大口地划着饭。<br/> 奇怪,我们的瞌睡虫也被集体丰收的喜悦赶跑了。这一夜,渔场上的点点渔火,赛如夏天夜空的繁星,引诱我们看了又看,最诱人的自然还是前桅上的红灯,它是吕泗洋渔场上最出色、最夺目、最令人难忘的一盏红色的渔火!

矿山诗钞

第6版()<br/>专栏:<br/><br/>  矿山诗钞<br/>  巴牧<br/> 给一位煤矿电车司机<br/>  在煤烟滚滚的路上,<br/>  你开车整整十年了。<br/>  多熟悉的道路呵,<br/>  一天要走几遍。<br/>  每当你拉响汽笛,<br/>  笛声也是热爱矿山的语言。<br/> 给一位工程师<br/>  会场上掌声不断,<br/>  要你讲讲成功的经验。<br/>  你却说得多么简单,<br/>  设计图上新加了一条线。<br/>  就是这条线呵,<br/>  闪亮着智慧的光采,<br/>  时间的波澜。<br/> 给一位煤矿工人<br/>  不必介绍你的名字了,<br/>  我早就在光荣榜上看见。<br/>  多想找机会同你长谈,<br/>  一个夜晚又一个夜晚……<br/>  从哪里说起呢?<br/>  天天都看见你在超产。<br/>  给一位青年工人<br/>  你才二十岁光景,<br/>  已经有徒弟几十名。<br/>  留下的元老现在只有你了,<br/>  你挑的担子可不轻。<br/>  我还记得你用树皮盖房子,<br/>  一个简陋的工厂就在这山谷<br/>  诞生。<br/>  

迎渔汛(图片)

第6版()<br/>专栏:<br/><br/>  迎渔汛(石膏版画)<br/> 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