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6月2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关于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刘日新
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分批分期地、因地制宜地实现农业技术改革的任务。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有领导地进行农业技术改革,这是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步骤。我这篇文章想就个人学习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文件的体会,对逐步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农业现代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
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路线是: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我国农业集体化,现在推进到了人民公社这样一个新的阶段。农业现代化已经提到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日程上来了。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极其深远的意义。
首先,农业现代化,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不断繁荣高涨。大家知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对各个经济部门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一方面农业为国民经济提供劳动力、商品粮食、工业原料、资金和市场等条件,对各个经济部门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农业现在的生产力水平很低,为国民经济提供的这些条件经常不能满足需要,对各个经济部门的发展又有制约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多年的实践表明,凡是农业增产,必然促进工业高涨,国家财政收入增加,基本建设规模扩大,市场繁荣,人民生活改善。反之,农业减产,工业建设各个方面都将受到不利的影响。因此,只要正确执行党和政府的政策,随着农业技术改革的逐步进行,建立起了现代化的农业,农业生产将会大幅度地增长。这将为国民经济奠定稳固的基础,工业建设将会蓬勃发展而无后顾之忧。
其次,农业现代化,关系到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进一步的巩固。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主要是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现阶段,这种集体所有制就是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人民公社制度。农业不集体化,农村就无法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集体化以后,农业不进一步现代化,就不能使农业不断扩大再生产,农村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就不能最终巩固地确立起来。
第三,农业现代化,关系到我国政权的基础——工农联盟的进一步巩固。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我国的工农联盟在党的领导下,经过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现在,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进行,工农联盟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要在进一步巩固农村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同时,把工农联盟建立在逐步实现农业技术改革,农业现代化的新的基础之上。“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只有在实现农业集体化之后,进一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大幅度增产,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同时,不断地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才能进一步改造农民的精神面貌,牢固地树立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
最后,农业现代化,关系到全国人民生活的根本改善。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我们生活所需要的吃的穿的基本上全靠农业提供,一部分用的也靠农业提供。我国由于现在农业技术落后,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解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虽然有很大改善,但是农业生产还远远赶不上需求的增长。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业生产力将会蓬勃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将会大大提高,各种农产品的产量将会大大增长。那时我们将会有足够的粮食、棉花、油料、糖类和肉类等农产品,可以满足我国人民对吃穿用的需要。
农业现代化和国家工业化
实现农业现代化,同许多部门都有关系,需要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财政贸易等各行各业都来大力支援,特别是工业对农业的支援。农业现代化和国家工业化是分不开的。只有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农业部门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日益增多的各种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燃料、电力、运输工具和建筑材料等现代技术装备和物资,农业现代化才能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的,工业的主导作用,正是表现在它的重工业部门为国民经济、首先是为农业的技术改革提供现代技术装备,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现代化的程度,首先是农业现代化的程度,基本上取决于重工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
我国农业现代化要求供应的生产资料,数量之大是异常惊人的。假如设想基本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平均每万亩耕地有机械动力八百马力(现在美国是一千六百马力,日本一千马力左右,苏联四百五十多马力),平均一千五百亩耕地有一标准台拖拉机(现在美国是五百亩,苏联一千六百八十亩,西欧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只二百亩左右),平均四千亩耕地有一辆载重汽车(现在美国是七百六十亩,日本是八百八十亩,苏联是四千三百亩),平均四十亩地有一马力排灌机械,平均每亩耕地施用化肥(非有效成分)三十斤(目前世界施肥最多的国家荷兰达二百六十斤,日本一百五十斤左右,美国二十五斤,苏联六斤),平均每亩耕地用电五度(现在美国十一度,日本六度多,苏联三度),据此按我国目前耕地十六亿亩计算,全国就需要农业机械动力将近一亿三千万马力,拖拉机八十万台(按可耕地十二亿亩计算),载重汽车四十万辆,排灌机械二千万马力(按需要机灌面积八亿亩计算),化肥二千四百万吨,农业用电近八十亿度。我国农业现代化需要数量如此巨大,品种规格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资料,显然是无法依靠进口解决的。因此,为了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我们必须立足于国内,依靠发展我们自己的重工业独立地加以解决。由此可见,离开国家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是根本不可思议的事情。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农业现代化和国家工业化,是相辅相成的。农业的逐步现代化,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日益加强和巩固,必将进一步大力促进国家工业化。这是因为工业化的进行,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劳动力、商品粮、原料、资金和市场等条件,而这些条件是必须依靠农业部门解决的。随着农业的日益现代化,农业为工业化提供的这些条件将越来越充分,从而将更加有力地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
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国家工业化完全能够有计划地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只要我们贯彻党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地位,重工业切实面向农村,实行以农业为重要市场,通过支援农业技术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来发展重工业,我们就会找到一条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康庄大道。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我们的农业能够有更大的发展,使轻工业相应地有更多的发展,这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会有好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了,重工业有了市场,有了资金,它就会更快地发展。这样,看起来工业化的速度似乎慢一些,但是实际上不会慢,或者反而可能快一些。”①
农业现代化要从我国农业的特点出发
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学习各国一切有用的经验固然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考虑我国农业的具体情况,从我国农业的特点出发,找出一条符合我国情况的道路来。
实现农业现代化,要考虑我国农业哪些特点呢?
首先,要从我国人多地少的特点出发。大家知道,我国耕地有十六亿亩,绝对数量不算少。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按人口平均的耕地相对不足,全国平均每人只有两亩多田地,南方各省很多地方只有一亩田,或者只有几分田。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劳动手段。任何农业生产,要是没有一定数量的土地是根本无法进行的。农业增产的途径一般不外两条:一条是扩大耕地面积,一条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一些地广人稀的国家,例如苏联和美国,一定时期农业增产的途径主要是靠扩大耕地面积。美国从一八六○年以来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前八十年农业发展是靠扩大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增长将近三倍。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农业增产的途径,除了要尽可能的扩大耕地面积外,主要的是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尽管我国还有大量的宜耕荒地,但是大都分布在边远地区,不易开发利用。要开垦这些荒地,除了存在客观上的困难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因为,虽然“土地本身也是一种劳动手段,不过要当作农业的劳动手段来用,就还须有一系列别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力的比较高度的发展作为前提”②。当然,我们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可能条件下,每年要开垦一定数量的荒地。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进行,基本建设在严格控制用地的情况下,每年总还是要占用一部分耕地。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每年新增加的人口不是几十万几百万,而是上千万;为要满足这些新增加的人口对耕地的需要,而不致影响原有人口平均的耕地减少,每年至少要开荒成千万亩土地,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如果在一定时期内开荒不多,我国平均每人的耕地还将有所减少。因此,我国农业现代化,首先要从人多地少这个根本特点出发,千方百计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使已有的耕地生产出比现在多得多的农产品来,以便充分满足全国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
第二,要从我国自然条件极其复杂的特点出发。我国幅员广大,地域辽阔,从北到南,有寒、温、热三带气候。各地农作物的生长期长短不一。农作物的品种也非常多。就地形说,我国有平原、山区、高原、盆地和洼地等。有的土地是水田,有的土地是旱地。有的地区土壤的自然肥力好,有的地区土质瘠薄。各地的耕作技术也是多种多样。由于受季候风的影响,北方一部分地区往往发生春旱秋涝,长江中下游一带往往春夏多雨,秋季偏旱。西北地区雨量不足。每年总有一部分地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水、旱、风、霜、雹、虫等灾害。
我国自然条件既然如此复杂,各个地区对农业技术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也就有不同的要求,必须坚决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例如,华北、东北和西北很大一部分地区,由于地广人稀,畜力不足,对农业机械化、首先是耕作机械化和运输机械化,有着迫切的要求。同时,这些地区地势平坦,耕作粗放,使用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和载重汽车等现代运输工具,也有现实的可能。冀鲁豫平原是全国有数的易旱和易涝地区,迫切需要实现水利化。东北、华北和其它一些工业发达地区以及大城市郊区,农产品加工等固定作业和灌溉工作的电气化,从需要和可能来看,都有条件比其它地区先行一步。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作物需水量大,同时降雨也多,要求首先实现排灌机械化。至于稻田耕作机械化,是一件比较艰巨复杂的工作。世界上一些先进农业国家,例如日本,现在水稻种植也还没有机械化。我国南方的耕作机械化虽然已经取得若干初步的成果,但从根本上说,还有待于农业科学技术部门的积极研究试验,看来在时间上可能要晚些。南方水利条件较好,水田一般都有灌溉设施,施用化肥的增产效果大。南方稻田螟虫为害严重,每年要损失几十亿斤甚至近百亿斤稻谷。如果普遍地及时地施用有效的化学农药,就可以增产大量粮食。因此,南方对化学化的需要就显得很迫切。当然,其它地区对化学化也很需要。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对农业机械化不但需要量大,而且种类也多。这就要求我国农业科学研究部门,在总结农民群众的经验的基础上,独创地因地制宜地加以解决。
第三,要从我国农业主要是集体经济的特点出发。我国的农业,国营经济所占比重不大,主要是人民公社的集体经济。农业技术改革的推行,农业现代化的逐步实现,应当考虑农业主要是集体所有制这种状况。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要同国家整个国民经济和集体经济生产的发展和资金积累的速度相适应。农业技术改革是件大事,国家尽可能地给予必要的支援。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国家要有计划地提高农业投资在国民经济总投资中的比重。但是,发展农业生产力,改变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还要依靠农民的力量。因为一方面,国家的财力有限,我们还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工业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农民群众,生产队集体还有很大的潜力。总之,农业技术改革的推行,农业的逐步现代化,既不能落后于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积累的可能,因为这会影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也不能超越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积累的可能,因为这是国家和农民所负担不起的。
现阶段,我国农村人民公社是三级集体所有制,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情况,要求各种农业机械的定型和制造,必须贯彻大中小结合,而以中小为主的方针。大型农业机械除国营农场需要外,为集体经济服务只能由国家举办机器站。中小型农业机械就不同,因为这些机械除了有轻便灵活,可以综合利用等优点外,更重要的是购置费用小,适合生产队经营管理。目前十马力以下的动力机械受到农村的普遍欢迎,就是这个缘故。由此可见,只有从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具体情况出发,逐步增加各种价廉物美和品种规格对路的现代技术装备,才能加速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要讲究经济效果
我国农业现代化,包括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和水利化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四化”是农业技术进步的几个重要标志。总的来说,在二十到二十五年的长时间内,农业技术改革要积极地稳妥地进行,“四化”都要基本上实现,这是肯定的。但是,在一定时期内,由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四化”不可能齐头并进,步骤上必然有先后之别,安排上必然有轻重之分。我认为,我国农业技术改革的推行,不仅取决于需要,而且也取决于可能。只有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把需要和可能正确结合起来,考虑最大限度的经济效果,这才是考虑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骤和重点的科学态度。经济效果问题,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它关系到全面地贯彻执行党的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问题。因此,从多方面比较轻重缓急,权衡利害得失,正确决定农业现代化的步骤和重点,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应当从哪些方面考虑农业现代化的经济效果呢?
首先,应当考虑各种现代技术措施的增产效果;增产效果大的,应当给予更大的注意。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各种农产品的总产量,满足社会的需要。前面说过,我国农业增产的途径,主要是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例如,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部分占百分之六十以上,靠扩大面积的部分只占百分之三十几。今后我国农业的发展,仍然将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主。因此,凡是最能促进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的现代技术措施,不能不优先予以考虑。
应当肯定,农业的“四化”都能直接间接地或多或少地促进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业机械化对于开荒扩种有很大作用,增产效果是很显著的。因为多种一亩地,一般就能多产一百多斤或者几百斤粮食。但农业机械化对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作用,就要小得多。由于使用农业机械,能够作到及时耕作,适当深耕,根据典型调查,一般能比畜力耕作有一定程度的增产。但是,农业机械的这种增产作用,是在代替畜力的过程中一次表现出来的,而不是逐年都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告诉我们,工农业生产使用机器,实行机械化,主要是为了节省劳动和减轻劳动③。外国农业机械化的经验表明,机械化的作用与其说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不如说是主要为了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例如美国,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一九四○年同畜力时期的一九一○年比较,三十年内农业劳动力几乎减少五分之一,粮食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五,而单位面积产量则基本上没有提高。水利化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作用也很显著。一亩旱地变成水浇地,根据典型调查,一般能增产几十斤到一百斤粮食。但是也应当看到,这种增产作用也是一次性的,而不是逐年都有的。旱地变成水浇地以后,进一步增产则要靠其它措施。
农业化学化,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作用特别显著。马克思曾经一再指出农业的发展前提和科学基础,首先是化学④。因为农作物的生长,除了阳光、水分和空气外,需要大量的氮、磷和钾等化学元素作为养料。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是完全正确的。一般的说,一斤硫酸铵可以增产四斤到六斤稻谷,三斤到五斤小麦,六斤到八斤玉米;一斤过磷酸钙可以增产二斤玉米;一斤硫酸钾可以增产二斤稻谷。特别是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土壤的自然肥力比较差,而目前的施肥水平又比较低,农家肥料普遍不足,化肥每亩地也只有三四斤。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在大量增加有机肥的同时,不断增加化肥的施用量,只要其它措施配合得好,我国单位面积产量就可以一年年地逐步提高,比目前的水平成倍地提高是完全可能的。化学农药的增产作用也很大。根据有关方面的材料,如果我们能够基本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每年就可以少损失百分之十以上的粮食和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棉花。这就是说,大力实现化学化,用化学农药和其它措施消灭了病虫害,一年就可以增产几百亿斤粮食和几百万担棉花,这是一个多么可观的数字!当然,农药的这种增产效果也不是逐年都有的,但是,这是一种效果大、投资少的增产措施,其经济效果是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等措施所不易取得的。
多年来世界主要农业国家、特别是人多地少的国家,例如日本,对农业化学化非常重视,把它作为增产的重要手段。从一九○○年前后到一九三六年的几十年间,日本稻谷增产将近百分之八十是靠增施肥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化肥产量发展得特别快,一九六○年比一九四七年增长三倍以上。目前平均每亩耕地施用化肥一百五十斤左右,是世界上施肥最多的国家之一。正因为如此,日本单位面积产量达到很高的水平,一九六○年水稻平均亩产六百四十八斤,是世界上大面积的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
既然农业化学化比其它现代措施的增产效果更为显著,那末我们在进行农业技术改革,决定农业现代化的步骤和重点时,就应当予以高度注意。同时从工业生产的可能来说,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化肥的生产技术,特别是氮肥和磷肥的生产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从使用上说,各地农民对化肥普遍表示欢迎。农业机械化的情况则不同。虽然一些地多人少的地区,特别是一些畜力不足的地区,对农业机械化的需要非常迫切,东北和华北部分地区,事实上农业机械化也已经有了初步基础;但是就全国来说,由于我国自然条件复杂,作物种类繁多,耕作技术多种多样,农业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还不够高,除了少数农业机械已经定型成批生产外,农业所需要的绝大多数机械和农具尚有待于农业科学研究部门的发明创制。至于工业部门的大量生产,农业部门的普遍推广使用,更要晚一些时候。因此,从需要和可能来说,至少在目前一定时期内,似乎应当把农业化学化比机械化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如果说世界上先进农业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步骤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先机械化,后化学化,如苏联和美国等地多人少的国家;一类是先化学化,后机械化,如日本、西德和英国等地少人多的国家。为要类比起见,那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骤,应当是更多地类似后一类国家,而不是前一类国家。
其次,应当考虑国家投资的经济效果;投资省收效大的,应当给予更大的注意。
前面说过,我国农业主要是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人民公社三级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农场占的比重不大。前面也说过,农业现代化是要靠国家工业化,靠全民所有制的重工业生产。诸如农业机械、排灌机械、化肥、农药、现代运输工具和电力设备等,都有赖国家投资建厂进行生产,供应农业。国家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当然要从各方面尽可能的给予支援。但是由于农业主要是集体经济,所以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国家和农民的关系,主要还是通过买卖的形式,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因此,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投资,必须讲究投资效果。投资省收效大的现代技术措施,不能不予以优先考虑。
农业机械化,国家要花几笔投资。建了拖拉机厂,还要相应的建设农具厂、配件厂和修理厂。拖拉机和大型农具生产出来以后,生产队买不起,需要国家投资举办拖拉机站。而且拖拉机站初期经营管理不容易走上轨道,费用一般较高,生产队负担不起,一定时期内需要国家补贴。所以农业机械化的推行,是需要国家大力支援的。水利化,在投资方面有几种情况:如果是由农民兴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则国家只需略予补助就行了,这种小型水利工程应当根据社队的劳动力和农业积累的可能积极举办。如果是由国家兴建大中型水利工程,一般建设期限较长,投资规模也较大,投资的回收期限更不是三两年的事,只能根据国力和民力的可能,既积极又稳妥地进行建设。如果要实现排灌机械化和电气化,则就同拖拉机的情形相类似,国家也得花几笔投资,也需要补贴,但可能略为经济一些。农业化学化,在投资方面就比较经济,国家只需花建设化肥厂和农药厂一笔投资。化肥农药生产出来以后,生产队买得起,国家不用补贴。而且化肥和农药的价格扣除成本以后还有一定的利润,所以只需几年时间投资就可全部收回。化学化的投资效果既然如此显著,就不能不予以高度重视。
当然,这里应当说明,投资的经济效果是决定农业现代化的步骤和重点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因为一方面,不讲究经济效果,固然不可能多快好省地实现农业现代化;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应当把投资的经济效果孤立地加以强调,把它绝对化起来,否则就会得出似乎只需要化学化,而不需要机械化的错误结论了。应当指出,这种比较是就全国范围内总的情况来说的。由于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经济效果也就会不同。在劳力和畜力严重不足的地区,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对农业增产就有决定性的意义。在水旱灾害比较频繁的地区,水利化对农业增产稳收的作用就非常重大。因此,各个地区应当从当地的需要和可能出发,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经济比较,具体地决定农业现代化的步骤和重点。应当强调指出,农业机械化在一部分地区确实迫切需要,只要工业技术已经过关的,即使暂时不很合算,也要积极发展,因为这对农业增产有利。现有的农业机械更应当经营管理好,进一步提高利用率,降低作业成本。这是因为,从总的方面来说,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和水利化,是发展农业生产力,使我国农业由落后的手工劳动过渡到现代技术基础上来的根本措施,是促进农业高速度增长,从而使国民经济,首先是工业和农业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的根本保证。工业和农业既是高速度又是按比例地发展,从国民经济的全局来看是最大的经济效果。因为这表明全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得到了合理利用,避免了社会财富的浪费,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根本优越性的表现。这是我们进行农业技术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应当注意到的。在肯定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和水利化将来都要基本实现这个大前提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根据需要和可能,对农业现代化的某一个方面有所侧重,对那些最有利的措施采取先行一步的办法,这不但是许可的,而且是完全应当的。
第三,应当考虑各种技术装备和物资在不同地区投放的经济效果,对能够提供更多商品农产品的地区,给予更大的注意。
大家知道,农业为国民经济提供商品农产品,首先是提供商品粮食和工业原料,是农业的基础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我国农业的商品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生产水平是很低的,而国家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展,对于这些物资的需要却是一年一年地增大,这是一个尖锐的矛盾。农业现代化的目的,首先应当着眼于解决这个矛盾。这就是说,通过农业现代化,要使我国农业生产力来一个根本性的跃进,在主要农产品总产量大大增长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增加商品粮食和工业原料,以满足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
我国各个地区由于情况不同,为国民经济提供的商品农产品多少不一。有的地区,例如黑龙江和内蒙古,由于地多人少,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提供的商品粮食就多。有的地区,例如四川等省,由于单位面积产量较高,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提供的商品粮食也多。另外一些地区,或者由于平均每人耕地很少,或者由于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提供的商品粮食也就很少。有的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历史上有种植习惯,工业原料作物就比较发达,例如河北等省的棉花,山东等省的花生,四川等省的油菜籽,河南等省的烤烟,广东等省的甘蔗,等等。另外一些地区或者由于自然条件不适宜,或者由于没有种植习惯,就根本不生产这种或那种工业原料作物。因此,农业技术改革的推行,现代技术装备和主要物资的投放,就不应当过分分散,遍地开花,而应当确定重点,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基本实现一批,再发展一批。主要商品粮食基地和工业原料作物产区,应当先行一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然后再逐步推向一般地区。具体的说,东北华北地区的耕作机械化和运输机械化,南方水田地区的排灌机械化,棉花、油料、烤烟、糖料和麻类等重要工业原料作物集中产区的化学化,应当优先予以解决。大城市郊区是商品蔬菜和其他副食品的重要基地,需要的现代技术装备和物资有限,应当首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和水利化。经验证明,这样有重点地有步骤地进行农业技术改革,逐步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是最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的,是符合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否则,分散力量,平均分配各种技术装备和物资,就收不到应有的经济效果。
农业现代化,是一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牵涉面很广的问题。特别是如何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目前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界和经济学界还有不同的意见。本文只是个人的一些很不成熟的粗浅看法,作为引玉之砖,提出来讨论,请批评指正。
①《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三七页。
②《资本论》第一卷,第一九四页。
③参阅《资本论》第一卷,第四四六页;《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第三九页。
④参阅《资本论》第三卷,第一二○○页;《剩余价值学说史》第二卷,第二六九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