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5月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向好八连学习
柯庆施同志在“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守上海××部队第八连,获得了国防部授予的“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光荣称号,这是好八连同志的光荣,是驻上海部队的光荣,是驻华东地区部队的光荣,也是上海人民的光荣,华东人民的光荣。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大会,我代表中共中央华东局、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向好八连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向驻上海部队、驻华东地区部队全体指挥员、战斗员,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南京路上好八连”,是一个高高举起毛泽东思想的鲜红旗帜的连队;是一个有着党的坚强领导,不断提高无产阶级觉悟,无限忠诚于党和人民革命事业的连队;是一个继承和发扬我军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的连队;是一个一贯保持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本色的连队。好八连坚决响应军委号召,坚持“四个第一”,是人民解放军“四好”连队的一个突出典型。好八连同志的这种崇高品质和优良作风,深深感动和教育了上海广大人民。上海人民关心八连,热爱八连,一致称赞八连为“南京路上好八连”。正是因为这样,国防部根据广大人民的意见,正式授予八连以“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光荣称号。
好八连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十四年来,好八连处在和平环境中,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保持和发扬了我军高贵的革命品质和优良作风。我们的人民军队,要经得起战争的考验,还要经得起和平环境的考验。我军三十多年来的历史证明,敌人用武力是征服不了我们的。我们在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现在,我们正在经受着和平环境的考验。经受这种考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比经受战争的考验,还要困难一些。毛主席早就指出,因为革命胜利了,进行和平建设了,就有可能滋长骄傲的情绪;就有可能以功臣自居,产生自高自大的优越感;就有可能停顿下来,不求进步,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就有可能丧失革命警惕性,思想麻痹起来。上海解放以后,好八连立即参加了保卫上海的任务。他们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不仅经受得起和平环境的考验,而且作出了突出的成就。他们遵循毛主席的教导,想党所想,急党所急,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们同群众打成一片,诚诚恳恳地做人民勤务员;他们日夜坚守自己的岗位,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严密注意和防止敌人的破坏活动,保卫着建设事业和人民的安全;他们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进步。在我们的好八连里,不但老干部、老战士是这样,而且他们还把这种优良作风一代一代地传下来。好八连的同志经常拿这样的话来教育新干部、新战士:“咱们革命战士常常想的,应该是怎样把国家保卫好,怎样为人民创造幸福,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不应该是追求自己的享受。”因此我军高贵的革命品质和优良作风,在我们的好八连里,能够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
好八连可贵的地方,更在于:好八连不仅处在一个普通的和平环境中,而且是处在上海这样的一个复杂的大城市中,这种考验就特别艰巨。大家知道,上海过去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强大的堡垒,是资产阶级最集中的地方。上海解放了,但是帝国主义的反动影响,资产阶级的丑恶思想和糜烂的生活方式,还在上海社会中长期存在着,形成一股浓厚的歪风邪气。而且敌人还有计划地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采取各种方式,妄图瓦解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因此,敌人曾经断言:“上海是个大染缸,共产党红着进来,黑着出去。”但是,我们的好八连同志,在敌人的“糖衣炮弹”攻击面前,不但没有倒下去,而且能够粉碎敌人的攻击,把自己锻炼得更加坚强。他们在保持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劳动人民的本色方面,成为驻上海部队的突出典范。他们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始终勤俭节约,克己奉公;他们热爱人民,助人为乐,任劳任怨,忠心耿耿;他们忠于职守,把自己担负的任务,当作生命中最主要的部分。他们说:“人民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人民的幸福,就是我们的幸福。”好八连同志用自己的行动,宣告了敌人妄图瓦解我们军队的阴谋彻底破产。敌人始终不会懂得,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解放军,是腐蚀不了的,是溶化不了的。
同志们,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一方面要长期地向自然界进行斗争,一方面要长期地进行阶级斗争。我们的任务是艰巨的。为了胜利地实现这两方面的重大任务,我们要有更多这样突出的好八连,要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突出的好八连;不仅部队要有更多这样突出的好八连,而且在一切工厂、企业、人民公社、机关、学校、团体中,要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突出的好八连式的先进单位。今天,我们庆祝八连荣获“南京路上好八连”的称号,就要以这样突出的好八连为榜样,认真地学习好八连的精神,使我们工农商学兵各条战线,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的鲜红的旗帜,为争取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而奋斗。
向好八连学习,首先,要学习他们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学习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是要学习毛泽东同志最坚定、最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和最灵活、最巧妙的斗争艺术;学习毛泽东同志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他用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习毛泽东同志永远紧紧地同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毛泽东同志深入实际、联系群众的作风和谦虚、刻苦的学习精神。每个同志都必须以毛泽东同志为榜样,彻底改造自己。好八连同志学习毛泽东思想,是十分认真的。他们的口号是:“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他们学毛主席著作,看了又看,读了又读,认真记笔记、写心得,下了很大苦功。有一个战士写了一首诗:“鲜花没有太阳不能开放,庄稼没有雨露不能生长,一个人没有毛泽东思想来武装,就要迷失政治方向。”正由于好八连同志不断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在上海这样复杂的大城市中,始终保持和发扬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他们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在战时,是战场上的英雄,在平时,是人民的模范。任何拿枪的或者不拿枪的敌人,在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好八连面前,在人民解放军面前,都一定要彻底失败。
向好八连学习,还要认真学习好八连加强党的坚强领导和加强连队的政治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十四年来,好八连不仅一贯忠实执行党和军事领导机关的指示和命令,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善于发动党团骨干,老兵带新兵,先进带后进,使干部同战士打成一片。在党的领导下,他们一贯重视阶级教育和活的思想教育,使每个战士能够明辨敌我,站稳立场,爱憎分明。他们对战士思想情况了解得快,知道得清楚,善于抓住苗头,及时进行教育,使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实际。好八连同志加强党的领导和政治思想工作的经验,不但适用于连队,而且适用于一切党组织,一切军事单位,一切工厂、企业,一切人民公社,一切机关、学校、团体。学习好八连的经验,将使我们各个单位党的领导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
向好八连学习,还要学习他们一贯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和一贯保持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本色的优良作风。好八连的同志是从劳动人民中来的,是工农的子弟兵,他们同群众的关系,亲如手足。他们珍惜人民的财富,为了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分钱、一寸布,也想了许许多多办法。全连每人都有一个针线包,衣服破了自己动手修补。他们爱护公共财产,东西坏了,自己动手修理;他们热爱劳动,自己动手种植蔬菜;哪里需要支援,就到哪里参加义务劳动。他们尊敬老人,遇到年老体弱的,就主动帮助和关心他们。他们热爱下一代,遇到迷路的孩子,就想尽办法,把他们送回家去。这种优良的作风,值得我们大大发扬。
好八连的同志们,你们能够成为我军连队建设中的一个先进标兵,是党长期教导的结果,也是同你们全体指挥员、战斗员虚心学习,力求进步分不开的。毛主席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永远记住毛主席的教导,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不断前进。我们也完全相信你们能够虚心地学习其他兄弟连队的优点,创造更新更大的成绩,为党、为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同志们,一切斗争的考验证明,我们的国家不愧为伟大的国家,我们的人民不愧为伟大的人民,我们的军队不愧为伟大的军队,我们的党不愧为伟大的党。特别重要的是,我们还有以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在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里,必然会产生千千万万个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我们的工农商学兵各条战线,在同大自然进行斗争中,在阶级斗争中,已经涌现而且必将继续涌现千千万万个好八连式的先进集体和雷锋式的先进人物。今天,在庆祝八连荣获“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光荣称号的时候,我们特别要向党中央,向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让我们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高举起毛泽东思想战无不胜的红旗,高高举起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团结一心,再接再厉,艰苦奋斗,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第2版()
专栏:

无产阶级战士的高尚风格
——“南京路上好八连”纪事
郭小川 马玉才 胡瑞松
好几年前,先是在上海市人民中间和报纸上,接着在北京和外地的许多报纸的报道中,出现了这样一个新颖的、响亮的、闪闪发光的名称——南京路上好八连
这个名称,很快就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兴趣。许多人谈说着它,许多会议上讨论着它,许多远方来信的封皮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它;同时,也有许多上海以外的读者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希望看到更多关于好八连的报道。
本文就是在读者们的提示下开始动笔的。如同描述一切伟大的美好的事物那样,我们必须控制住这支感奋的笔,认真地、如实地一一道来。
好八连与南京路
事情似乎还得从好八连与南京路的关系说起。
上海以外的读者恐怕还不大熟悉南京路吧。南京路是上海市最繁华、最富丽的街道。那高楼大厦,确不亚于江河两岸凌空矗立的山峰;那马路上的车水人流,简直胜似江河中的洪涛巨浪;那五光十色的商店橱窗,则很容易使你联想起阳春时节岸旁的茂树繁花。夜里,那通明的灯火、闪烁的霓虹,比江河上空的万点繁星和云头上的闪电还要绚烂、还要辉煌。……
这样一个地方,从上海解放时起,就成为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某部八连警备和驻扎的区域了。
不过,我们不想叙述八连在上海解放初期的具体经历。我们的叙述将着重在八连调往市郊执行了一个时期的新任务,又奉命重返南京路以后。因为这以后的种种事实,对说明本文的主旨更有重要性。
重返南京路,这不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吗?难道还会引起什么新的波动吗?当时是一九五六年秋天,上海解放已经有七年之久了,这时的上海再也不是解放初期的上海了,这时的南京路再也不是解放初期的南京路了。然而波动还是发生了。这个连队的老的或较老的战士,大都已经复员转业。而新兵竟达百分之八十以上。这些新兵中,只有一小部分人反应似乎并不热烈,他们悄悄地说:“土包子,到那里出什么洋相!”其实,年青人的好奇心,已经压倒了他们从老农民那里接受过来的、对于城市的某种偏见,心里还是跃跃欲试的。而另外的新兵呢?则把上级的调动令当做天大的好消息,不可抑止地爆发出一片狂喜。有些人已经高声地谈起南京路的迷人景色,公开宣布他们的愿望就要实现了。于是,有人拿出新发下的皮鞋,有人忙着准备新衣服,有人向留驻在浦东的兄弟部队的同志告别道:“到南京路玩玩吧,我可以给你当向导!”虽然,当时他还根本没有到过南京路,甚至不晓得在上海的哪一方。
在连部,在支部委员会上,这次行动也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使他们激动的,是如何把这次转移工作做好,如何继续完成警备南京路的艰巨任务。时间紧迫,行动在即,来不及细摸连队的思想情况。大家只粗略地感到,许多新战士对南京路的热情,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他们认为,必须向同志们说明:八连开到南京路,是去做艰苦的工作,去做复杂的斗争,而不是去享乐,去闲逛。一定要把战士们对南京路的热情转化为不怕艰苦地保卫南京路的实际行动。因此,不用等回到南京路以后,就在这次行军中,先来一次实地演习。
经过这次会议周密部署的行军,与不少战士的意料相反,第一,明明有汽车,偏偏不坐,一律步行;第二,明明有运输力量,偏偏决定除床板外的一切公私物品均由大家随身携带;第三,夜半出发,天明以前到达。……这样的行军,在连队中有什么怨言没有呢?没有,他们仍像往日行军那样,精神振奋、步伐整齐地行进着。一切正常。只有那几双穿大皮鞋的脚上打了泡,招来大家安慰的目光和善意的讽笑。事过境迁以后才知道,这次行军,被许多战士当作一次革命精神的示威,一次深刻的传统教育来纪念的。也是事过境迁以后才知道,一小部分新战士之所以没有口出怨言,是因为他们的心早寄托在向往已久的南京路上了。
事实果然如此。到了南京路以后,一些过去罕见的现象发生了。有人三番五次地请假外出,而在部队集合时,有人则稀稀拉拉、慢慢腾腾。一位战士竟连背包也不打了,把背包绳拿去拴在凉台上晒衣服了,夜晚都不解回。一些“奇言妙语”传播开了,什么“南京路上的风都是香的”呀,什么“在南京路上站岗比看电影都好”呀,什么“这也好,那也好,就是钱太少”呀,不一而足。
这种种情况,震动了党支部和指导员刘仁福同志。这时候,他们忽然好像又站在毛主席的面前,听取我们的伟大领袖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作报告了,他们又一次地体会到它的伟大生命力。在上级领导同志的帮助之下,他们开始认识到,南京路也和整个上海一样,有它光荣的革命传统。“五卅惨案”中,烈士们的鲜血曾把这条马路染红。一九四七年“二九惨案”中,永安公司店员梁仁达烈士就在这里牺牲了宝贵的生命。解放前夕,反对美蒋反动派的革命行列,曾经一次又一次从这里昂扬走过。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又用生命和鲜血把它从敌人手中夺取过来。无产阶级政权建立了,我党我军的伟大革命传统,在这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南京路的社会秩序一直是良好的,社会风气已与过去不能同日而语,更是任何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无法比拟的。不少政府机关设在这里。数以十万计的劳动群众和干部住在这里。许多著名的国营商店和公私合营商店开在这里,它们聚集着国家的大量财富,起着供应人民生活需要的重大作用。总之,现在的南京路与解放初期的南京路相比,是大大前进一步了。南京路的繁华和富丽,已经是我们的骄傲!但是,直到现在,南京路上仍残存着某些阴暗的东西。解放前,它是洋人、买办资本家、豪商、阔佬和扒手、阿飞、“野鸡”的出没之所,肮脏的交易、五花八门的骗局和千奇百怪的冒险勾当在这里泛滥着。解放后,不法资本家们又在这里兴起过投机倒把的腥风浊雨,投掷过可耻的“糖衣炮弹”。这一切,虽已经过社会主义风雨的一再冲刷,却决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荡涤干净。这里,依然有资产阶级思想的活动市场。
那么,前面所述的一部分战士的言行,到底与资产阶级的思想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又在刘仁福同志的心中翻腾。显而易见,我们不能把某些战士对南京路的好奇心和喜爱的感情一律看成坏事,也不能简单地把买东西、花钱一律当作资产阶级思想的表现,更不能把国营商店的五光十色的商品,以及为了销售商品而进行某些合理的宣传,看作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南京路的财富大都是属于国家的,是人民所需要的,问题是你对它们的态度如何。如果你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革命工作之上,那的确就是阶级立场问题了。可以断定,在上述言行的背后,一定有人多多少少地受到了资产阶级的影响,或者为资产阶级思想开了方便之门。试问:如果刚到南京路就恨钱少,那下一步又会如何呢?如果听任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其后果将会怎样呢?
南京路上依然有两种力量、两种传统、两种影响相互交织着,相互斗争着。作为无产阶级军队的战士,到底要依靠哪种力量,承继哪种传统,接受哪种影响呢?——这是现实生活向八连提出的极为尖锐的问题。现在,被刘仁福和党支部的同志们紧紧地抓住了。……
关键在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问题既已抓住了,又怎样去解决它呢?解决它的关键在哪里呢?
工作是从多方面下手的,而且细致异常。为了克服一些人战备思想开始松弛的现象,一天晚上,连部忽然发出了“紧急集合”的命令,那个把背包绳拴在凉台上的战士果然忙得手足无措,迟到了。领导上却没有批评他,只给大家出了一道题目:“为什么有些同志集合动作慢了?”第二天,各班进行了热烈讨论。为了改变某些同志对南京路的不正确的态度,党支部的同志们更绞尽脑汁。首先,在刘仁福的带领下,全连参观了工人文化宫的“上海工人运动史料陈列馆”。战士们在这里看到了早年工人被剥削被凌辱的情景,和革命人民在南京路上进行斗争的场面。其次是表扬几件好人好事。本来,连队刚到南京路,突出的好事能有多少呢?指导员的看法是:“没有大的,表扬小的;没有多的,表扬少的。没有小,就没有大;没有少,就没有多。”司务长葛士祺自己动手修好楼上的厕所,节省了公家的开支;三班同志把早晨的洗脸水积存起来,用来冲刷厕所,节省了用水;给养员刘云彦一双布鞋穿了三年,而且一直用家里带来的竹杆铜烟袋锅吸旱烟。就这几件事,立刻在全连范围内受到了一再的表扬。
八连的同志们一面工作,一面思索。他们越来越明确地体会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不在别处,就在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种作风,本是我党我军所固有,本是无产阶级所固有,八连自己就有,南京路上的劳动人民身上也有。问题就是:不要让它失传!如果它在谁的手中失传,就证明谁已变质。当然,在南京路上保持它,确有其困难的一面,然而越困难的事情,常常越重要,越要加倍努力。因此,八连的同志们在进行上述大大小小的工作时,无不联系到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一切会议上,无不尽力阐明艰苦奋斗的意义。
就是这样,八连当时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了,他们回到南京路上所遇到的第一次挑战被击退了,好人好事大批涌现,艰苦奋斗的模范事迹使人应接不暇;艰苦奋斗的作风,很快就风靡全连。因此,八连的同志们至今还把这次移驻南京路的斗争叫做“胜利的第一仗”。
至于以后呢,他们也常常谦虚地说:“我们连里的问题还是不少的,因此斗争也很多。”这话也合乎实际。只因为艰苦奋斗的作风已在八连酿成风气,任何一点与之相反的东西都特别显得格格不入,又因教育工作做得及时有力,所以它刚一露头就被消除了。
不仅如此,有些斗争只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的。而且根据我们的观察,一个新战士入伍以后,大都是通过这种细致的教育工作和“无声的语言”的影响,逐步成为这个集体中的毫无愧色的一员。
现在,请看下面这个事例吧。
八连的蔬菜生产基地在离他们驻地二十多里的龙华,按照他们的习惯,每次劳动生产都是徒步往返。连长张继宝曾经解释过这个问题,连里所以支持这种习惯,不仅为了节约,也是为了锻炼军队的战斗能力,不会走路怎么能打仗呢?刚入伍的念过高中的战士易桂生却不能理解它的意义。在一次生产后回来的路上,他已很感疲劳。而公共汽车不断从他身后飞驰而来,他心想:“为什么不可以坐上去呢?车就是给人坐的。车费又不多,不用公家报销,自己也出得起。”于是他试探着跟同行的班长说道:“班长,你觉得这段路长不长?”班长当然懂得他的用意,却轻松地回答说:“不长,越走越短!”易桂生立刻红了脸,不再说话了,他终于怀着不平静的心情和班长一同走回来。而过了一些时候以后,比他后到八连的战士竟也这样问他:“易桂生,你觉得这条路长不长?”易桂生禁不住笑了,然后又郑重地说:“不长,越走越短!”
这能算是“斗争”吗?是的,也可以算做斗争,虽然这种斗争几乎使人无法觉察。
当然,一个人有了高度的自觉,一切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了。现在,就是各个战士单独往返郊外与市内之间也不嫌路太长了。不仅战士,就是工作比战士繁忙的干部也是如此。有一次,继刘仁福而来八连担任指导员的王经文到郊外参加生产,因事耽搁了一会,未曾同战士一同步行回来。有的同志想:“这一回,指导员恐怕要坐车子了!”而事实恰恰相反,有些战士看到,他一个人在马路上奔行着,已经满身大汗。从此,战士对指导员的信任益发加强了。从这件事情上,他们更加懂得了“自觉”这个字眼的意义和分量。
然而,我们仍然不能把这样的事情看成是轻而易举的。为了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就需要真正的艰苦奋斗啊!八连的同志们十四年如一日,互相鼓舞,互相教育,领导与群众相结合,为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进行了不倦的努力。
八连的主要任务是对于一些重要场所的警备。无论在严冬酷暑,或在冷雨狂风中,每人每夜都要在室外的哨岗上警戒地站几小时;连长、指导员每夜都要轮流地到分布在几条漫长的街道上的哨岗上去查哨。此中,谁说没有艰苦!而在某些场合中,只要后退一步,就是遮雨蔽风的屋檐。战士陶元岐却宁愿让双脚浸在水里,让全身浴在风雨中,以便不受阻碍地观察四外的情况,保障这一场所的安全。在同样的情况下站岗的战士顾永良,忽然发现有位同志把一件雨衣披在他的身上,他连声感谢地接受了这种关怀,却首先用它遮住了身上的武器,不让大雨淋湿。在严寒的夜晚,北风呼啸着,战士熊小狗却不肯放下棉帽上面的“耳朵”,唯恐放下它会妨碍他锐敏地听到周围的动静。王经文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学习到很晚,却还要去查哨,真是够疲劳了,他却想出一个办法:住在他查过的最后一个哨岗附近的班里,目的是深入地了解情况,帮助班上解决工作问题。……八连就是这样地进行警备工作的,因而年年都完满地完成了这一光荣的、繁重的任务。
在执勤和完成训练工作之余,进行农业副业生产,也是部队的重要任务。在这方面,驻在上海市中心的八连的条件是相当差的。要生产,第一个条件是土地。上海市内有什么土地呢,连上操都得在马路上。而他们寻求土地的热诚,真不下于寻求矿藏的勘察队员。六班的同志用三天时间,才找到了三十二块小空地,加起来还不够一亩,最大的一块也不过五厘。九班找到的一块比较大,大约有三分地,却是一座屋基,上面碎砖乱石堆积有如一座小山,下面还有一层混凝土的地面。为了对付它,用了两个多月的工余时间和无尽的汗水。使全连感到狂喜的是在郊外找到一块荒地,却是芦苇丛生,比人还高。初耕地是贫瘠的,他们起早贪黑从市区推车送肥料,来回就是四十多里。水呢?也得到几百米以外的深沟里去挑。战士们为了争取丰收,从来不辞劳苦,一有空闲,就自动步行而去。战士顾永良在去年一月到八月的三十二个星期天中,就有二十八个是在菜地里度过的。由于全连同志的辛苦经营,每年已能生产蔬菜十万多斤,除了自给,还有多余。
八连有很多不成文的“公约”,说它是公约,只因为它得到普遍的承认和遵守,实际上,它只是一种风气和一种习惯。比如,第一,无论因公因私外出,不乘坐车子(除非有紧急事务);第二,衣服、家具的修理,尽量不出大门;第三,人人储蓄……。所有这些,都可以说明,他们在物质生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的作风是十分突出的。由连长张继宝带头打的草鞋,指导员王经文盖了十多年的被子,代代相传、人手一件的针线包,人人身上携带的储蓄额不断增加的银行存折等等,与从敌军手中得来的、经历过解放战争的行军锅,战士杨光品修理过的、用了九年之久的洗脸盆等一起,构成了八连的勤俭之风的标志。我们没有理由把这些事情看做细微末节。不错,我们的生活会愈来愈好起来的,我们的勇往直前的奋斗,正是为了全体人民的富裕和幸福。但是,我们永远也不能把个人幸福置于全体人民的幸福之上。当我们的国家还是“一穷二白”的时候,我们更不能有一秒钟忘记我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毛泽东思想——无产阶级战士的灵魂
现在,读者们一定会问:八连的艰苦奋斗的作风,为什么能十四年如一日地保持下来呢?资产阶级的影响对他们为什么没有发生作用呢?
一定的作风是以一定的思想为基础的。作风不能离开思想而在真空中飘翔。八连的同志们之所以能够抵制住资产阶级思想,是因为他们的思想与资产阶级思想有天壤之别。现在,请读者先看看这个故事吧:
在解放战争中参军的指导员丛志良同志,他小时候,父亲受地主的压榨,气死了。母亲含着眼泪把他扶养到十五岁。解放军来了,他要去参军,给父亲报仇。母亲为了叫儿子走得高兴,从邻居家借来半碗面,要给儿子擀点面条吃,擀好了,母亲一边往锅里下面条,眼泪就随着面条叭?叭?掉进锅里。临走,母亲又从破包袱里翻出一个小铁盒,递给儿子:“拿去吧,里面有四角钱,是咱全家的积蓄。”儿子走出四十里地,进了集市,看见很多好吃的,可他怎么也舍不得花一文钱。用九分钱买了一支铅笔,又把剩下的三角一分钱放进铁盒里,托人捎回家,带了口信给母亲说:“妈,你给我的四角钱,用九分钱买了一支铅笔,我要用这支笔在队伍上学文化,学本事。剩下的钱留给你过日子吧!”几年以后,丛志良来到了上海,在八连当过二年指导员,从来没见他买过一件显眼的东西。他常常对战士说:“不要忘了我们是穷人的孩子。” 
请看,具有这样的经历的人,具有这种感情的人,能够不对资产阶级的奢侈糜烂的生活方式感到厌恶吗?不是很容易接受我党我军的艰苦奋斗的作风吗?是的,党在向战士们进行教育时,就是一直注意唤起他们的这种阶级感情的,战士们的阶级自觉大都是从这里出发的。丛志良同志的经历,在解放军战士中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但是,从大量的材料看来,八连的同志们的觉悟水平,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丛志良刚刚参军时的水平。他们的艰苦奋斗,已经不止是为了“给父亲报仇”,为了让母亲“过日子”了,而首先是为了人民,为了集体,为了社会主义的祖国。
八连刚到南京路不久,就有过一个著名的故事,至今还有生命力。一天早操时,战士徐淑潮拿着一分钱的纸币跑到指导员面前说:“我拾到一分钱,交公!”这时站在旁边的一个新战士噗嗤一声笑了。指导员却把钱接过来。第二天,徐淑潮的名字和他的事迹一起上了光荣榜。就在这天晚上,指导员却和那个噗嗤一笑的新战士谈了话。他说:
“一分钱是微不足道的,可是你如果留下它,它就会在你的心中染上永远抹不掉的污点。……”
这是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吗?不,指导员刘仁福的这几句话,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后来一系列的好事插上了思想的翅膀,是为后来战士们的行为立下了一个道德标准。这显然不是什么古已有之的劝善的说教,而是一种“毫不利己”的精神。
是的,既然留下一分钱都是一个污点,而一分钱的拾金不昧都值得赞美,那么,一块钱、十块钱以至几百块钱呢?八连从进入市区到去年年底为止,拾金不昧的竟有一千三百九十多人次,其中光钢笔就有八十七枝之多。战士陈进林在一次站岗时拾到二十八元,当时他就设法交给了失主。后来连长因公去某单位,才从黑板报上看到了这个消息,回连就问排长、班长为什么不汇报,结果都说不知道。连长又问陈进林,回答却是:“这是革命战士的本分,八连的光荣传统,有什么值得汇报的!”
“毫不利己”和“专门利人”正是一个问题的两面。一个人如果“毫不利己”,必然会“专门利人”。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连长张继宝带头打的草鞋,王经文盖了十多年的被子等等。实际上,张继宝打草鞋主要不是为自己穿用,而是供给战士们在农业生产中的需要,也是对艰苦朴素风气的一种提倡。为了让战士看电影,他可以步行七里去替他们站岗。王经文不做新被子,把节省下来的钱做什么呢?连队里发生过好几次这样的事:战士的家庭中有人生了病,或者有了某种急需,来信要求他们的子弟寄钱回去,结果,战士自己的钱还没有汇走,家里又来信说:款已收到。战士知道这是连队里同志的出于同志之谊的一种关注,但怎样也查不清楚这笔钱的来历。查来查去,查出这样的线索,战士曾把自己的家庭情况跟班长说过,班长又在某次汇报或闲谈中透露给指导员。于是,真相大白了。
干部与战士,干部与干部、战士与战士之间的阶级友爱,已经成为这个连队的传统的一部分。部队的生活历来十分紧张,少有闲暇。同志们之间除了在工作和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以外,那点闲暇时间里也充满了友爱互助的内容。一个人生了点病,大家争相替他站岗,有人竟一连站了八九小时。一个新战士的衣扣掉了,衣服破了,大家争相为他补缀。……在这个集体的内部,真是弥漫着革命大家庭的温暖。
仅仅集体内部才是如此吗?不,这里有例为证。
战士吴才令有一次生产回来,在火车站外遇到一个抱着小孩的老人,坐在地下,满面愁容。问其原因,原来是在护送孩子看病的路上不慎把路费丢失。吴才令马上把自己的钱倾囊以助。老人高高兴兴地走了,他自己也高高兴兴地步行回来。
这种关系,是军民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个人与整个人民之间的关系。
这里,我们还要谈到战士李祖根。他是农民出身,入伍以前是个“神田手”,入伍以后却成了学会做木活、铁活、修鞋的“三匠”。他为给连里制备一辆粪车,放弃好几个星期天的休息时间,到木器修理场拜工人为师学手艺,到外面找木料。为给连队里的同志们修理胶鞋,他到处奔走去买胶水(当时正值胶水缺货)。每到工余之暇,他的宿舍外面就开起了小工厂,修凳子,修水桶,修篮球架,修粪车,修鞋。只要连队里有需要,他立即增添了新业务。为了这些并非份内的事,他不仅支付了自己的大量心血和劳动,而且花了几十元钱买工具和原料。连队里要把这些费用替他报销,他说:“我的钱就是国家的,少报销一些,国家的建设资金就多一些。”
其实,何止一个李祖根,何止在这样的一些事情上,整个八连作为一个单位也是处处、事事都想到集体,想到人民,想到国家。按照国家、人民和集体的需要而行动,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已经成为他们共同的准则。一九六一年春天,全国正闹着第三个年头的灾荒,上海地区两个月没有下雨,市区蔬菜供应遇到困难。那时,他们自己辛苦经营的蔬菜也减了产。但是,在这困难的情况下,他们出来了。他们主动地把鲜嫩的蔬菜送到市场,而他们自己却悄悄地去吃卷心菜叶。
凡此种种,到底是什么阶级的思想呢?这是无产阶级的思想。八连的同志们为什么能够抵制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呢?就是因为无产阶级思想发挥了威力。无论这个连队人事怎样变动,老战士一批一批地复员也好,新战士一批一批地入伍也好,干部调出也好,调进也好,都不曾改变这个先进连队的地位;相反地,它已在十四年的漫长的岁月中保持了这种荣誉,而且还在向高处攀登。
人们不禁还要问:好八连的同志们到底是怎样坚持无产阶级的思想阵地的呢?作为采访者,我们确曾这样地问过八连的一些同志,他们简直不用语言来回答,只拿出《毛泽东选集》来,熟练地翻到《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又拿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单行本,然后用手指划着下面两个地方:
“……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时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在这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
请大家评判吧:如果他们在进驻南京路的时候,违反了或者忘记了上面第一段话(那时,《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尚未发表),如果在以后的漫长时间中违反了或者忘掉了这两段话,他们还有可能成为“好八连”吗?他们的人还有可能成为无产阶级战士吗?
这是用不着回答的!
确实,八连之所以成为“好八连”,就是因为他们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学习毛主席的著作。他们不但阅读毛主席著作,而且读得很持久,很用心。到底学了多久呢?谁也说不清楚,反正每个干部、战士到了八连就学,一直学到现在。他们把毛主席著作读了几遍呢?谁也说不清楚,因为八连不但有持之以恒的制度,而且有经久不衰的风气。他们的日常生活是那样俭朴,就是花一分钱,也要掂掂分量;而在购买学习书籍时,却是慷慨非常,毫不吝惜。现在无论干部或战士,人人都有毛主席著作,并且经常带在身边,走到哪里,学到哪里。而最重要的是:在八连,“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已经成为全连干部战士的自觉行动。
我们在研究南京路上好八连十四年的经历时,追本溯源,最后只能归纳到毛主席的思想上来;否则,我们就无法说明“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来历。其理由,战士李宗照同志已经用他的歌声为我们做了交代。那就是:
鲜花没有太阳不能开放,
庄稼没有雨露不能生长,
一个人没有毛泽东思想来武装,
就要迷失政治方向。
本文就要结束了,最后,我们必须说一下“南京路上好八连”这个名称在八连中的反应:
八连有一位战士在给外地同志的信的封皮上,写下了这样几个字:“南京路上好八连×寄”。这个信封,偶然被指导员看见了。指导员便严肃地向战士说:“八连好不好,要由党和人民评定,我们没有权利自称‘好八连’。”司务长这时恰在旁边,又补充道:“如果我们躺在‘好’字上,那就肯定地不‘好’了。”
当然,八连的这个态度,并不妨碍我们叫他们为“南京路上好八连”。事实上,自从部队评定“四好连队”,它已连年获得这种光荣。“南京路上好八连”这个名称,是广大人民所授予的。八连的“好”,已由“党和人民评定”了。然而,我们却非在这里说明一下不可,因为,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伟大将来,也获得了无可比拟的信心。说到这里,我们禁不住以我们自己的一点亲身所见作为全文的结尾。
“南京路美不美?”我们这样地问一个八连的战士。
“美,当然美。还不算最美!”战士回答。
“那么,怎么才算最美呢?高楼大厦还少吗?”
“不少。不过,高楼大厦里要全部装满咱们无产阶级的正气,那就更美了!”
我们忽然感到,在上海南京路站过岗的战士们的最隐秘的诗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了。不过,他所指的并不单单是南京路,而是整个上海、整个祖国以至于整个世界。(附图片)
好八连的战士们在帮助上海虹桥公社虹桥大队运送肥料
初春市场上蔬菜供应“青黄不接”时,好八连便把自己生产的新鲜蔬菜及时支援市场。这是战士们把新鲜蔬菜送到上海重型机械厂时的情形 邓守智摄(新华社稿)
好八连前任政治指导员刘仁福应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的邀请,给少先队员们讲述好八连的模范事迹,受到小朋友们热烈欢迎 牛嵩林摄(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