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5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备足工具 整修场地 安排人力畜力
山东河南陕西准备开镰收麦
河南陕西阴雨连绵各地积极做好抢收准备工作
新华社济南二十八日电 山东省的冬小麦即将黄熟,各地正在组织劳力,检修工具,为适时收获作好准备。
山东省是我国冬小麦主要产地之一。今年,全省小麦的收获面积比去年大。其中早、中茬麦的面积占百分之七十以上。在去年播种的时候,各地采取措施,提高了耕播质量。今年进行了精细的管理,加上入春以来雨水适合,因此全省大部分小麦长得秸高穗大。
为了及时把小麦收割好,各地人民公社、生产队正从各方面进行准备,现在,泰安专区许多公社的生产队,都订出了夏收夏种计划;其他专区的许多社、队,也都召开专门会议,对夏收夏种期间需用的劳力和畜力,作了合理的安排,有一些生产队还发动社员制订了精收细打公约。各地对夏收工具,都作了充分的准备。济宁专区已做到每个劳力有一张镰,每个麦场都有足够的扫帚。
新华社郑州二十八日电河南省去冬今春小麦生长良好。四月中旬以来,大部地区雨水偏多,以后经常有连绵阴雨。为把小麦收割好,河南省各地农村人民公社的生产队,正在积极组织社员排除麦田积水,合理安排劳力,添置夏收工具。
信阳专区现在已有三百多万亩麦田排除了积水。开封专区的杞县、开封、尉氏、通许、兰考等县的许多社、队,也都及时组织社员将麦田的积水排干。在排涝斗争中,有关部门给各地调拨了一批防汛器材,帮助社员作好防汛的准备。
各地人民公社生产队还合理安排劳力畜力,建立收麦、运输和打场的专业队伍,准备好收麦力量。有些地方并召开老农座谈会,总结过去收打小麦的经验,以便在麦收中做到精收细打,避免小麦因雨霉烂。
有关收麦需用的工具,许多地方除准备了镰刀和扫帚等以外,对防雨用的帆布棚、苇席、麻袋等,也作了准备。
新华社西安二十八日电陕西省广大农村社员根据最近阴雨连绵的情况,从各方面积极作好准备,力争适时收割夏收作物。
陕西省的夏收作物包括油菜、小麦和豌豆,其中小麦占的比重很大。这些夏收作物去年播种适时,事后管理精细。今年入春以来,各地雨水又多,因此大部分长得很好。
今年三月份以来,各地阴雨连绵,大部地区的降雨量都比历年同期多,当时正逢小麦抽穗、扬花、灌浆时节,使小麦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气象部门估计,麦收前后陕西省还将出现阴雨天气。根据这一情况,最近各地都连续召开各种会议,动员干部、社员从各方面作好抢收小麦的准备。现在,各地除已购置了一百二十多万件夏收工具外,还检修了旧有的夏收工具。对于夏收需用的劳力,各地也正在积极调配。有些地区的生产队,已经建立了收割、拉运、碾打等专业组。另外,各地还积极镇压场面,整修仓库,修路架桥,以便做到随割随运,及时脱粒入仓。
由于连续阴雨,影响小麦成熟期推迟,各地夏收和夏播工作就将交织在一起,加上今年陕西省的棉田播种面积比往年扩大,棉田和早秋作物的田间管理也比往年繁重,如果安排不当,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各地都组织社员将棉田锄草和运送夏种底肥等农活,赶在开镰收割夏收作物之前做完,以便能集中力量,搞好夏收。棉花生产比较集中的渭南专区,最近组织八千多个专业组,加强棉田的苗期管理。现在,他们已给十五万多亩棉田,进行了查苗补苗。棉田的中耕锄草工作,各地也在加紧进行。
(附图片)
河南巩县西村公社供销社及早组织加工大批夏收工具,以满足社员需要。这是供销社的同志在检查工具质量,准备外运
刘绪元摄


第1版()
专栏:

四川省简阳县红塔人民公社第一大队第三生产队的社员,在夏收夏种大忙季节注意精选麦种,为秋播作好准备
新华社记者 孙忠靖摄


第1版()
专栏:

中日新闻工作者共同声明在京签字
双方一致高度评价亚非新闻工作者会议的成就,中日两国新闻工作者在反对美帝国主义的共同斗争中将继续互相支援,互相鼓舞,坚决斗争到底。
据新华社二十八日讯 中国新闻工作者代表团和日本新闻工作者访华代表团发表的共同声明(全文见第三版)今晚在北京签字。
共同声明指出,双方一致高度评价亚非新闻工作者会议的伟大成就,再一次肯定美帝国主义是中日两国人民的最凶恶的共同敌人,中日两国新闻工作者在反对美帝国主义的共同斗争中将继续互相支援,互相鼓舞,坚决斗争到底。
中国亚非团结委员会主席廖承志,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刘宁一,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会长楚图南,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副主席李德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夏衍等参加了签字仪式。
在共同声明上签字的,中国方面有中国新闻工作者代表团团长梅益,副团长范瑾、邓岗和全体团员,日本方面有日本新闻工作者访华代表团团长浅海一男,秘书长星野力和全体团员。
参加签字仪式的,中国方面还有首都新闻、出版、电影界人士罗俊、王芸生、周游、石少华、常芝青、高丽生、穆欣、孙轶青、张帆、钱筱章,以及有关方面人士等。
日本方面有:在北京的日本和平人士西园寺公一和夫人,日本《赤旗报》驻京记者谷正德,以及正在北京访问的以宫内裕为首的日本青年法律家访华代表团,以斋藤喜作为首的日本国民救援会第三次访华代表团,日本贸易界人士铃木一雄等。


第1版()
专栏:

伊拉克新任大使拜会陈毅副总理
新华社二十八日讯 伊拉克共和国新任驻中国大使阿明今天下午拜会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陈毅副总理同他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拜会时在座的,有外交部西亚非洲司司长王雨田,礼宾司副司长马振武。


第1版()
专栏:

瑞士新任大使拜会陈毅副总理
新华社二十八日讯 瑞士联邦新任驻中国大使凯乐今天下午拜会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陈毅副总理同他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拜会时在座的,有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马振武,西欧司副司长宋之光。


第1版()
专栏:社论

热爱集体 更热爱国家
如何正确地处理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今天本报发表的河南新乡县七里营公社刘庄生产大队的先进事迹的通讯,给了我们一个具体的回答。
刘庄大队是一个集体经济欣欣向荣的大队,也是一个社会主义精神闪闪发光的大队。在这个集体里,从干部到社员,都是以集体为家,全心全意地维护集体利益,各尽所能地向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个集体里,干部和社员亲密团结,互爱互助,同心同德,为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而努力。这个大队的高尚的社会主义精神,不但表现在热爱集体,而且表现在更热爱国家,是一个一贯坚持正确处理集体和国家关系的榜样。他们每年都按照国家计划的要求,大量种植棉花,并且精心管理,钻研技术,使千亩左右的棉田,平均每亩皮棉产量,连续六年都高达百斤以上。同时,他们每年都按照国家政策的规定,向国家踊跃交售棉花,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最近五年来,他们共向国家交售了七十六万五千斤皮棉,平均每年交售十五万三千斤。一九六二年在完成原定售棉任务以后,这个大队又把两万几千斤超产棉全部卖给国家。
刘庄大队每年以大量的棉花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国家也给了它很大的支援。刘庄的人们常常回忆自己的村庄由贫穷走向富裕的历史,用活生生的历史经验来激励自己的爱国热情。解放前,刘庄是那样贫穷而落后,要种棉花,但是没有一部用来防治棉花害虫的喷雾器,更谈不上使用农业机械。现在呢?国家用拖拉机给他们耕棉田,年年供应他们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向他们提供了很多胶轮车和其他生产工具。由于国家的支援,刘庄才能不断地改善生产条件,革新植棉技术,稳步地发展生产,使集体经济日益巩固和壮大起来,社员生活日益改善和富裕起来。刘庄大队的人们热爱集体,因而集体经济非常巩固。他们更热爱国家,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国家也尽力支援他们,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集体经济。这个事实表明了什么呢?表明了:社员群众的利益同国家的利益,是密切地连结在一起的。这是刘庄大队的干部和群众的一个切身体会。
我们国家的工农联盟,是建立在城乡互助、工业农业互相支援的基础上的。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地位,是我们发展国民经济的根本方针。但是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的强大支援。现在,为了逐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这个伟大的任务,国家工业部门正在大力加强对农业技术改革的支援,尽一切努力为农村提供越来越多的农业机械、交通运输工具、化学肥料、农药和其他生产资料。其他部门也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支援农业的工作。很明显,没有国家的强大支援,农业技术改革的推行,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国家的工业建设也要求农业给予巨大的支援。没有农业的有力支援,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就要受到妨碍,从而也就不可能有力地支援农业生产,有力地支援农业的技术改革,领导农民实现农业现代化。在这个意义上说,农民支援工业建设,归根到底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民自己。工业和农业这种相互支援,是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力量。
就发展轻工业来说,农业和工业之间更要相互支援。农村是我国工业的最大市场,轻工业要尽最大努力,首先为农民服务。但是,轻工业离开农民的支援也是不可能迅速发展的。因为我国轻工业的大部分原料来自农业。因此,农村人民公社的各个生产大队、生产队都应该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千方百计增加各种经济作物、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以及其他副业产品的生产,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工业原料。农民向国家提供的工业原料越多,轻工业就可能更好地发展。轻工业发展了,国家就有条件供应农村更多的物美价廉的工业品。
上面谈的这个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相互支援的道理,对于我国广大农民来说,是他们亲身体会到的,因而也是容易理解的。但是,怎样使人民公社的每个集体经济单位,都能像刘庄大队一样,在任何时候都能正确地处理集体同国家之间的关系,却是农村工作中需要经常注意的一个课题。
就一个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单位来说,集体和国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是:是不是根据国家计划的要求种植各类农作物,是不是按照国家政策的规定向国家出售各种农副业产品。在每个生产大队和生产队里面,每年春秋两季,人们对于这两个问题都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即用什么态度对待国家计划的问题。毫无疑问,对待这个问题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考虑到本单位的集体利益,也考虑到国家的利益,而且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把集体利益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使本单位的计划服从国家的计划。七里营的刘庄大队,就是采取这种正确态度对待国家计划的。
当然,要在农村人民公社各级组织中正确地处理集体和国家的关系,需要做很多工作,首先是要经常地、深入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要完成这项任务,首先要求农村中的党支部加强自己的战斗力,要求农村中的广大基层干部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政策水平,树立坚强的全局观念和国家观念。许多基层干部,工作和生活在本乡本土,但是眼光应当看着全国,从全局来考虑问题。这样,眼界就开阔了,就不会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本单位的利益,而能够同时看到长远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了。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去说服、教育和影响群众,不断地提高群众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觉悟。刘庄大队的经验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
刘庄大队所以能够正确地处理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很重要的一条是,这个大队有一个坚强的党支部,有一支忠实可靠的干部队伍。这里的干部有着坚定的立场,有着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他们经常注意思想政治工作,并且善于抓住实际生活中的思想问题,扎扎实实地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把广大社员的觉悟提高到党和国家的政策水平上。从通讯中可以看到,对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问题,在刘庄的社员当中,也并不是所有的人从一开始都认识得很清楚的。比如在面临着某些暂时困难的时候,有些社员曾经主张少种棉花;在超产棉要不要全部卖给国家的问题上,某些社员也有些犹豫不定。但是,刘庄大队的党支部和领导干部始终站稳了立场,坚持了原则。他们在向社员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既能实事求是,耐心说服,又是理直气壮。他们特别强调的是,支援国家这件事情,不能去跟落后的比;要比,就要跟先进的比:比谁的集体经济更巩固,比谁对国家的贡献更大。他们领导群众讨论的时候,既算小账,也算大账,使小账服从大账。因此,越算账,大家眼睛越亮,思想越开朗。结果,社员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进一步提高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占了统治地位。
在我国农村人民公社当中,有许许多多像刘庄大队这样洋溢着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先进集体。它们为在农村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榜样。它们是我们向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活的教材,我们要重视这些经验,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学习和推广这些经验。


第1版()
专栏:

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保持先进集体荣誉
刘庄大队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干部社员同心同德,集体经济欣欣向荣。六年来每年都按照国家计划植棉一千亩左右,平均亩产皮棉百斤以上,比初级社时增产一倍多。六年共向国家交售皮棉八十九万多斤。社员收入也增加了。刘庄大队的先进事迹,成为新乡县和其他地方的一些生产队的学习榜样。
本报郑州二十八日电 记者周原报道:在河南省召开劳动模范代表大会的时候,新乡县七里营公社刘庄和小冀公社郝村两个大队的社员们,晚上就守在扩音器前或者打开家里的收音机,等着听大会上的发言。两个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一同参加了省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两个大队都是新乡县的棉花高产大队,而且一向是生产竞赛中的对手。郝村的土质、耕畜、水利条件,都比刘庄好,在新乡县是最早采用密植、化肥、农药、农械等一套新的技术和设备的。一九六○年以前,郝村的棉花产量一直领先。刘庄是后起之秀,现在已经超过了郝村。
一天晚间,刘庄的社员从扩音器里听到了党支部书记史来贺的声音:“六年来,我们每年都按照国家计划种棉花一千亩左右,平均每亩皮棉产量在百斤以上,比单干时增产三倍多,比互助组时增产二倍多,比初级社时增产一倍多。我们按国家的政策卖棉花,把超产棉也都卖给国家,六年共向国家交售皮棉八十九万多斤。六年平均,大人小孩每人每年卖给国家的皮棉是一百七十九斤。一九六二年我们完成棉花征购任务百分之一百三十,多卖给国家二万多斤皮棉。”郝村的社员守在收音机前,同样听到了刘庄大队史来贺的发言。这个发言引起了他们的深思。这些日子,郝村的社员在问:“我们的地,比刘庄好;我们的骡马车外出三二十里,人人认得,因为没有第二家有这么好的车马;刘庄的产量以前也比我们低,为啥现在超过咱几十斤?”这个问题已经存在两年了,不过没有被重视罢了。现在,郝村党支部是从这样的角度提问题的:我们要向刘庄学习什么呢?
除郝村外,刘庄附近有几十个大队都提出来要学刘庄。学什么?学技术吗?刘庄的植棉技术确有可以学习之处。但是,这两年刘庄超过郝村,并不是因为郝村人的技术比刘庄差。刘庄的植棉技术,有很多还是前几年从郝村学来的。
那么,主要应当向刘庄学习什么呢?
农村有这样的话:“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党支部。”他们看党员们在集体道路上的进退。他们在劳动和分配上,很注意干部的行为。不说别的,刘庄干部首先在劳动这一点上胜过了郝村。去年年终决算,郝村大队干部补助工占总工数的百分之三点七,刘庄只占百分之一点六二。
去年决算时,刘庄党支部要求社员代表会给干部评补助工。支部的同志事先向代表们表示:大队干部的劳动报酬,不能超过一般社员的中等水平。代表们一查账,正副支书和队长,经常积极参加劳动,都实做了一百八十到二百二十个工。他们认为:这些干部因为开会、工作,误了一些工,应当给每人补助若干个工,达到中上水平,才算合理。可是,党支部拒绝接受三百六十个工这个数字,提出三百二十五和三百三十这两个数,要求代表们复议。代表们二次复议后,提出了维持原案的三条意见:第一条,集体经济办得好;第二条,大队干部除夕还在渠上浇地;第三条,支委们忙于工作和参加集体劳动,常常没有空去种好自留地。支部不同意这些意见。社员代表刘殿明和刘明福提出来说:“要是不听俺的,叫俺来评什么?”就这样,弄僵了。
后来,史来贺召开干部会,谈起这件事。他说:“领导,是我们共产党员的责任;劳动,是我们的本分。社员们同意多给我们一点,我们也可以拿这个补助。但是,反过来想想:群众的眼睛都看着分配问题,我们多拿一点,群众该怎么想呢?我还有这样个想法:有一天咱们不当干部啦,可是要在刘庄留下一条根:谁来搞特殊,他在群众面前就走不过去。”大家接受了这个意见。结果,正副支书和大队长、会计,在三百三十和三百六十中间,取了个三百四十到三百四十五,四个人差上差下,不过五个工。事后,他们自己并没有公布这件事,社员们看到决分榜,才知道只给史来贺补了四十五个工。有人给史来贺建议说,你把这件事说说,对大家不更有教育意义吗?史来贺说:“若在别人,我就说了。我们自己的事,有啥好说的?”
刘庄人对党支部的信任,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史来贺当刘庄支部书记,已有十一个年头。支书和副支书,大队长和副大队长,都是贫雇农,都是土地改革时的积极分子和干部。支部有二十七个党员。这个大队的小队长以上干部,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土改和初级社时的老干部,百分之六十五以上是贫雇农出身。社员普遍反映说:“俺村的干部没有干部架子,没有官气,和社员一条心,一个样。”支部在群众中的影响,十分深远。不久前发生过这样的事情:社员刘树菊不小心被小钢磨的轮轴打伤了。副支书杨森峰带着几个人,把她抬到小冀医院。在急诊室里,医生说病人需要输血,问谁是亲人?大家说:“都是亲人”。刘树菊的亲人只有她大爷和母亲在,因为年纪大,社员们不让他们输血。做过血型试验,四个人可以输血。四人中,三个党员,一个非党员。有个名叫李崇芝的,别人说她身体不好,不让她抽血,她不愿意。医生问她是不是病人的亲人,她说她是队长,病人是她队里的社员。副支书杨森峰第一个伸出臂膀。党员刘树明立即排了上去,他历来怕针,也没有打过针,输完血,他昏了,而病人却好转了。医生说:“病人因公受伤,花钱应由集体开支,医院的规矩是买血来输的。你们回去,让大队给你们些钱,保养……”。医生话没说完,大家就接上说:“要买,一百块钱也买不走一滴。为了病人,不够,你只管抽!”有了这样的集体,他们在生产上会有什么事办不好呢?
七里营公社党委的同志们说:“每去一次刘庄,就多一点集体主义的思想。”真的,只有到了刘庄,才能深切体会这句话的意义。负责给大队喂猪的刘明三,一见客人立即说他喂着全公社配种率最高的公猪,他喂养的十多头母猪没有一头空怀。老保管员史川理认为自己腰带上挂着仓库的钥匙,是件责任极为重大的事情。有些社员嫌他执行制度死板,他说:“没有两联单,连颗豆也不给你。”会计刘明何为两分钱的差错,查过三天两夜账,最后查了出来,心才“扑通”落回肚里。耧工李怀德耩的地像火车道一般直,全公社数第一。……他们每一个人都为自己对集体的贡献而自豪。
这就是郝村和许多准备学刘庄的生产队,应该学习的第一个课题。
前几年风雨失调,旱涝灾害严重,国家对这里棉产区的粮食供应,数量不如以前充裕,品种是粗粮多一些细粮少一些。在这种情况下,棉产区能否按照国家的棉花种植计划办事,能否按照党的政策办事,踊跃向国家交售棉花,这是一个考验。刘庄大队很好地经受了这个考验。
去年,根据国家计划,刘庄大队棉花种植面积是九百五十亩,占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当时,社员中有一些议论,个别党员也犹豫不定,想少种棉花。
在党支部大会上,进行了一场认真的讨论,一场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有个党员对史来贺说:“公社说啥你都听,我看不听也没有啥。”史来贺说:“干部、党员不执行国家计划,那又何必组织起来?”史来贺这句话,在支部会上引出了一笔翻身账。听从党的领导,翻了身;翻身以后,哪能不听党的话?支部要求每一个党员都想一想:是不是要忘本?二十七个党员面对着这个问题,作出了坚决保证执行国家计划的决定,有几个同志在会上作了自我批评。
社员中,有人主张少种棉花。个别的人还说了一些不满意的话,说干部只会听党的话,怕犯错误。在社员大会上,这个深受群众爱戴的支部书记问大家:“你们愿意不愿意叫我去犯错误?我听党的话有什么不好?”这一来,大家议论开了。副支书夏治香的叔叔刘长功提出要和外队比,说邻近有的队,就没有执行国家计划。夏治香和另一个社员接着说:“要比,比谁的集体巩固,比谁的集体富裕?”“要比,比谁对国家的贡献大?咱种一亩棉花顶别人三、四亩。”是的,这几年,刘庄人民对国家的贡献,比邻近的要大一些,刘庄集体经济也办得更好一些,这样一比,一讨论,正气大大发扬起来了。
在卖棉花的时候,刘庄党支部非常注意对党员和群众的思想教育。一九六一年,有几个投机商贩来到这个队,要用高价向他们买棉花,都被拒绝和揭发了。当时,有些社员认为把超产棉花卖给商贩,不算违犯政策。个别人还指责干部是“傻子”。大队党支部坚决批评了这种错误思想,一再向大家说明超产棉花卖给投机商贩的害处,要大家打国家的大算盘,不能只打自己的小算盘。这一年,他们除了完成七万多斤皮棉的征购任务以外,把三万七千斤超产棉全部卖给了国家。
去年,要摘棉花了。中农张克道私下给史来贺提了个意见,说史来贺任哪一条都办得好,唯有主张摘净棉花,不留点给社员自己去拾,做得不对。史来贺当时对他解释说:“摘净,卖给国家,回来按劳分配,这是大家的。留一点叫个人拾,谁拾到是谁的,合理吗?”张克道没往下说什么,史来贺却把这个问题放在心里,到摘棉花时才提出请大家讨论。很多人发表了意见,正面的反面的都有。老社员刘明德说了一段话,说得那些持反面意见的人都张不开嘴了。他说:“国家给咱化肥、农药、工具……,土地是共产党领导咱分的,产量是共产党领导咱提高的,咱的富,还不是集体得来的吗?打个比方(他拉住近旁一个人),你出东西支援我种棉花,我收下棉花不卖给你,来去路不一样远,你愿意不愿意?”那人说:“没那理。”“嘿,这就对了。刘庄的棉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时史来贺悄悄蹲在老社员张海涛身边,听他喃喃地说:“还是把棉花摘净卖给国家好”。
老汉的话,很引人深思。刘庄是个老棉村。解放前,没有一部喷雾器,没有一部胶轮大车,更别说其它先进工具了。现在呢,他们有先进植棉工具,国家年年用拖拉机为他们冬耕棉田,每年给他们几万斤化学肥料。五十八部中耕器可以保证他们在两三天内,把千亩棉田中耕一遍,这在几年前最少要用十天时间。各种型号的喷雾器,给他们在三天内消灭虫害提供了条件。十二辆胶轮马车和九十辆小胶车,把田间运输力提高了几倍。今年春天,他们把五百万斤肥料运到棉田里,只用了七天时间。除耕牛之外,骡马由七头增加到二十八头。棉花的产量增加了几倍。社员的收入也增加了,在这六年的过程中,刘庄社员的年收入,平均每人由八十六元提高到一百四十一元。
这笔账摆在社员的心里,人们的思想就明亮起来。对那些有时候忘记这笔账的人,党支部就拿出来同大家算一算。一算,人们的国家观念加强了,人们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觉悟提高了。郝村这两年因为忘记算这笔账,放松了党内外的思想教育工作,现在有些后悔了。党支部书记姜东方最近说了一句很有价值的话。他说:“我们要把教训变成经验。”
这是应该向刘庄学习的第二个课题。
刘庄的植棉技术,并不难学,他们就是从郝村学来的。但是,同样为人所共知的一些技术措施,刘庄能采用、能坚持,而有些队却不容易做到。那为什么呢?
刘庄的植棉经验中,有很重要的一条是:及时播种,一次全苗,保证苗全齐壮。这句话说来简单,做起来就不同了。
去年从正月初六降二十毫米水,到清明播种,五六十天内没有一滴雨。播种期到了,地里只有保下来的一点墒。怎么办呢?刘庄党支部在全队发动了一场热烈的争论。一些人坚持等待雨后播全苗,说现在深播,万一落雨,结果或者出不来,或者不全苗。另一些人力争及时深播,他们问道:“不下雨怎么办?”史来贺和支部的其他同志,都不知如何是好,但他们知道把社员发动起来,摆出各种意见,从中就可以找到出路。第二天,他们同几十个老农社员一起下了地,讨论的焦点集中在深播后的起土上。最后,大家把两种意见补充成了一个方案:既要适时,又要全苗。办法是:把墒情较好的两合土地划为一寸半浅播区,把墒情不好的胶土地划为二寸深播区。要是这样旱下去,浅播区保证能出苗,深播区起土借墒,也能出苗。要是播后有雨,在浅播区浅破板结,在深播区深起土,同样可以全苗。当下,就在两种土质之间封了土堆标记。四月四日,周围各队都不敢动手播种,刘庄播种了。半个月后,刘庄九百五十亩棉田,行行青绿。外乡人赞叹说:老天给刘庄偷下了一场雨!
几年来,刘庄一直保证了棉田的密植。远在一九五七年史来贺在棉田锄苗时,他发现李镇德老汉在不长的地段内,就锄死了三百多株。史来贺问他,他说:“太稠,连锄都过不来。”史来贺看见这种用了几百年的宽板子锄,阻挡着密植增产的道路。是服从这种工具不要密植,还是改革工具保证密植?史来贺是革命派。经过支部和社员们讨论,经过示范、参观和实验,从那年起,刘庄开始改宽锄为窄锄。一个冬春之间,五百多张宽锄全被窄锄代替了。从一九五八年以来,刘庄每亩棉田的株数,经过几番试验,稳定在五千到五千五百株这个水平上。
很多人学习刘庄的治虫经验。治虫是丰产的关键之一。但他们只学了“工具全”这一条,其实,这也只是一少半。新乡县有不少这样的产棉队,药械齐全,也有虫情测报,但他们在掌握灭虫时机上不如刘庄。刘庄的不同处是,他们的测报小组不但检查虫害情况,主要是掌握虫的生长规律,选择灭虫的最好时机,这就更要靠自觉的劳动了。
刘庄的虫情测报工作由李安仁领导,他是个高小毕业生。每年从棉花出苗到霜后止,李安仁有二百天都要住在棉田里。有人说他迷,有人说他迂,更多的人夸他钻。大热天,他穿个小裤头,蹲在一人深的棉田里,一蹲就是大半天。棉蛉的卵像针尖那么小,粗心人常是看不见的。他不但一粒粒数,还要求出百株棉花上虫害的百分比。他把虫卵的全部生育过程都看在眼里,选择下药剂最有效的全歼战机。没有这样坚毅的人物,虫是对付不了的。
这是向刘庄学习的又一个课题。
刘庄大队的先进事迹,正在激励着它的近邻,激励着新乡县和其它地方的一些生产队。看来,在一般的集体和先进的集体之间,并没有隔着一段遥远的路。当年刘庄赶过郝村的那股冲击力,现在很多队都有。郝村已经在准备着要赶刘庄。刘庄的另一个近邻——戚庄大队,从支部领导工作和植棉技术上,全面学刘庄已经有年了。他们的棉产量稳定上升,去年全大队的亩产皮棉已达到九十四斤。这是紧跟在刘庄后面的又一个对手。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假若谁回头犹豫地一望,就会有人从他身边跑过去。
这是一个新的形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