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5月2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棉花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的探讨
过崇俭
棉花病害的种类、分布区域和为害情况
我国棉区分布辽阔。从北纬十五度的热带地区以至北纬四十四—四十五度的寒冷地区,西自东经约七十六度,东至东经一百二十四度之间,都有棉花栽培。由于自然条件复杂,不同棉区在棉花生长过程中,往往受到各种不同的病害。全世界见于记载的棉花病害大致有一百二十多种,我国已经发现的有四十种左右,其中主要的有十多种。苗期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立枯、猝倒、红腐、枯萎、角斑、茎枯、褐斑、轮纹斑及叶斑等。它们的为害方式:炭疽、立枯、红腐、猝倒、枯萎以根腐为主,角斑、茎枯、褐斑以叶斑为主。辽河流域和山西、陕西等省棉区,以红腐、炭疽、立枯等病害为主。河北、河南两省以立枯、炭疽为主。长江流域棉区以炭疽为主,立枯次之。苗期病害是造成棉花断垅缺株的重要因素,死苗严重时往往翻耕重种,贻误农时。
八九月间棉花生长已进入结铃阶段,如遇多雨年份,长江流域及黄河流域棉区棉田湿度增高,有利于多种病菌的滋长与传播,常引起棉铃腐烂,造成损失。根据长江流域棉区的分析,引起烂铃的病菌有:角斑、炭疽、红腐、黑果、花腐、红粉等十九种。最近在四川、陕西、河南、河北、山西、江苏等地区烂铃中分离所见的疫菌,特别值得我们的注意。烂铃为害的损失,一般北部比南部轻,秋雨少的年份比多的年份轻。我国长江流域棉区,每年秋雨较多,常年烂铃损失约有百分之五到十,最严重的可达百分之二十左右。一般说来,在肥多水足、棉株生长郁闭的情况下,烂铃发生的特别多。
黄萎病和枯萎病是世界重要棉作病害。我国北部棉区黄萎病发生较为普遍,陕西、新疆、山西等省区发生较重。南部棉区如江苏、四川、云南等省则仅有零星发现。枯萎病发病面积较黄萎病为小,以陕西、山西、四川、江苏、辽宁的部分棉区发生较重。此外如河南、河北、云南等省虽有发生,但都很零星。这两种病害发生严重的常常在棉株现蕾期间引起枯死,无法挽救,轻的落铃落蕾,纤维品质和种籽成熟度差,损失也可达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六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两种病害均有扩大蔓延趋势,其中枯萎病发展尤为迅速。
角斑病也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其为害程度因品种而有显著差别。我国种植岱字棉地区,除个别年份因台风侵袭植株受到损伤,导致病害流行外,一般发病较轻。但在华南棉区及种植海岛棉的地区,常因此病造成落叶、落花、落蕾、茎秆断折或整株枯死。因此,角斑病是我国发展海岛棉的一个重要问题。
棉花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现行
防治方法的研讨
解放以来,我国在棉花病害方面着重研究了苗期病害、烂铃和黄萎、枯萎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有些成果已在生产上应用,有的还需继续开展研究。兹略述于下:
苗期病害
棉花死苗,一由病菌侵害,一由不良的气候或栽培技术所引起。
病菌侵染,有的来自种籽,有的来自土壤,二者常同时存在。当棉籽播种后,先在土内引起烂籽,以后幼苗出土,真叶发生,在这一时期内出现根腐。根据检查,棉籽上一般携带的病菌多达二十余种。其中大部分来自棉铃或病株。例如,炭疽、角斑、红腐、黑果等病菌来自有病棉铃,黄萎、枯萎由病株传染种籽。这些带病棉籽,在一定的条件下侵染幼苗,发生各种病害。例如,炭疽病菌孢子的发芽始温为摄氏十度,大致与棉籽发芽的始温相同。孢子发芽后,芽管便从棉籽芽尖部分侵入,引起溃烂。立枯、枯萎、黄萎等病菌潜伏在土壤内,条件适宜便侵入根部为害。采用药剂处理棉籽,可消灭种籽上初次侵染的病源,同时又可防止土壤病菌的侵害,是保护棉苗的重要措施。
棉苗随着苗龄的增长,抗病能力亦相应加强。一般在出苗后十五天内是死苗最严重阶段,以后因气温上升,死苗就很少。所以炭疽病、立枯病的致病温度,范围虽可自十度到三十度,而由于苗龄、温度与抗病力的关系,并不能都造成病害。因此采用营养钵育苗,提早苗龄,防止死苗,也是预防苗期病害的一种有效措施。
水涝和冻害与棉苗死亡也有密切关系。我国南北棉区在棉花播种季节经常出现南涝北旱。北部棉区采取灌溉保墒,特别是在播种前灌溉,经常引起严重的死苗。南部棉区则春雨多,如果排水不良,往往根系窒息,引起大量死苗。在四月下旬至五月间,全国主要棉区经常出现低温期,每次寒流侵袭常常造成大片死苗及叶病流行。而部分地区的茎枯病的流行又与蚜虫有关。因此,应该做好播前整地工作,适时播种,不让棉籽长期停留在土中。北部棉区要注意做好灌溉保墒工作,南部棉区的棉田要做到沟沟相通,雨后田干,并要多次中耕松土,提高土温,以利幼苗生长。特别是在寒流侵袭以后,棉苗生活力大大减弱,须及时中耕,追施速效肥料,使棉苗恢复生长。部分地区的茎枯病与棉蚜为害有相互关系。因此在五月底至六月上旬,要注意病害的发展情况,同时要注意棉蚜的发展情况,及时喷施波尔多液和1059的混合液,以便治蚜防病。
铃期病害
烂铃的发生与气候、品种、虫害、栽培技术等各个方面有密切关系。根据分析,烂铃上常见的菌霉共有十多种,按其致病性,大概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直接侵害棉铃,这就是角斑、炭疽和疫菌。角斑病是引起烂铃发生最先的一种细菌病害,于六月到九月间发生,七八两月是发病盛期。高温高湿,是角斑菌侵害的有利条件。角斑病本身对棉铃的损失不大,但因病斑常导致其他病菌如红腐、炭疽的侵入,可以引起棉铃迅速腐烂。不同棉种间对角斑病的抗病力有显著差别。海岛棉最易感病,受害最重。陆地棉较轻。中棉抗病较强,有许多品种是免疫的。目前广大棉区栽培的岱字棉抗病性亦强,除个别年份因台风造成棉株过多损伤导致本病流行外,一般年份发病很轻。目前岱字棉烂铃的发生,与角斑病关系不大。炭疽病是引起烂铃的一种重要病原。每年八月到九月为发病盛期,平均二十度到三十度的气温和长期高湿是炭疽病菌侵害棉铃的适宜条件。病菌侵染与铃期有相互关系,凡发育在二十五天以上的青铃容易发病。幼铃阶段,即使在损伤的情况下,进行田间人工接菌,发病率也很低。疫菌曾于一九一一年在西印度群岛发现,为害海岛棉,之后有关本病研究的文献很少。目前我国流行的疫菌种类及其分布地区等等,均有待进一步研究。第二类属伤痍侵染的病菌,它们的侵害能力弱。只有当棉铃受到虫害、开裂前有裂缝或发生角斑病时,病菌才从伤口、裂口或病斑处侵入,引起腐烂,如红腐、黑果、红粉等病菌。当棉铃接近吐絮的时期,如果天气阴雨,田间湿度高,棉铃不能很快吐絮,病菌便由上述各种伤痍处侵入,引起大量烂铃。
根据烂铃发生情况分析,七月中旬到九月上旬,平均温度摄氏二十五度到三十度,是致病的适宜温度;如遇多雨高湿,相对湿度达百分之八十以上,烂铃便严重发生。这一阶段的烂铃损失可达百分之百。当平均温度下降在摄氏二十度到二十五度,烂铃就受到抑制,损失也显著减轻。所以温度成为这一时期影响烂铃的重要因素。但在适合烂铃发生的温度范围内,除虫伤口与烂铃消长有关系外,棉铃本身生育情况也有决定性的作用。据研究分析,造成烂铃的绝大多数病菌,除角斑病外,都在棉铃吐絮前十到十五天侵染为害。由于棉花是一种无限生长的作物,基部的果枝成熟早,因此下部三个果枝上的烂铃占多数。以岱字棉十五号为例,四月下旬播种,七月上旬开花,七月下旬盛花,一般铃期在五十天左右,以吐絮前十至十五天推测烂铃应于八月上中旬开始发生,九月上中旬为发病盛期,以此结果验证田间烂铃发生情况,基本上符合这一规律。生产中常常看到不同类别的棉田,烂铃发生情况有显著的差别。如长江流域棉区的麦套棉田和麦后棉田的烂铃率,都要比直播的一熟棉田减轻百分之五十左右。原因是:麦后棉田一般在五月底至六月上旬播种,比直播田迟一个月左右,因此棉花生育期显著推迟。麦套棉虽与直播田同时播种,但由于棉苗生长初期受麦行影响,生育期较一熟田也要推迟十天,使一部分将近开裂的棉铃有可能避过发病盛期,从而减轻了烂铃的损失。
棉田封垅后,在株行间可以诱集到各种与烂铃有关的病菌。附着在棉铃表面的炭疽病或红腐病菌孢子,在阳光暴露情况下寿命很短,六天后孢子变型皱缩,终于消失。而在荫蔽的条件下经二十天还没有死亡,发芽率仍可达到百分之三十至六十。这说明这种病菌孢子可以长期潜伏棉铃表面,伺机入侵。因此,可以说棉田封垅是造成病菌活动环境的一个转折点。此外,棉田施用氮肥过多,棉株陡长,铃壳变厚,使棉铃不易开裂吐絮,也都有利于烂铃的发生。总的说来,烂铃是棉花生长各个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我国正在继续深入探索烂铃发生规律,研究烂铃与棉花生态环境的关系,从而找出切合实际的综合防治办法。
黄萎病和枯萎病
黄萎和枯萎是为害棉花导管的周身性病害,在棉花现蕾期间可以大量死株。一般说来,黄萎病的为害性北部棉区较南部棉区为重。根据两种病害病菌的生理型研究,泾阳、临汾、辽宁、唐山、北京、高密、锦州、南京、新疆、宾川等十个地区收集的黄萎病菌,无论培养性状及致病力都有差别。江苏省已发现枯萎病菌有“南京型”和“启东型”两个不同的生理型。“南京型”的致病力很弱,只能侵害陆地棉和海岛棉的几个品种,不能为害中棉。“启东型”则对上述三个不同棉种的许多品种均能侵害。它们在培养性状及病症上都表现有明显的差别。
黄萎病和枯萎病都属土壤寄居菌,土壤、病株残体、土粪和种籽都能传播。土壤和有病残体早经肯定为传病的主要途径,凡病株的根、茎、枝、叶都能带菌。病株残体堆置在室外或埋于土中,经寒冬后,病菌仍能存活致病。有些地区,土粪中常混有病株残体,不经腐烂施到田间也可以传病。据国外研究,黄萎病菌拟菌核是由厚壁的黑色细胞与薄膜的透明细胞组成,病菌只从薄膜透明的细胞处发芽。试验指出拟菌核具有抗干抗热的能力,对病菌的存续有重要关系。黄萎病拟菌核的存活与土壤湿度有关,土壤灌水后能促进拟菌核死亡。苏联曾利用棉田灌水消灭黄萎病。我国江苏省南通枯萎病区也曾利用棉稻轮栽进行枯萎病防治试验,结果是:病田改种水稻三年后再种棉花,仅能减轻枯萎病为害,而不能消灭枯萎病发生。这可能是因为病菌在土壤内的分布可深达四十至七十厘米,而一般水稻田的容水层较浅,难以彻底消灭的缘故。利用棉稻轮作防治枯萎病,也受到地区条件的限制。一九二三年国外研究证实,枯萎病可由种籽带菌。以后埃及、印度及我国也先后得到验证。黄萎病的种籽带病问题,由于国内外所得结果不一致,尚有争论。一九五八年我国证实种籽确能带病,并发现黄萎病株的枯死叶片表面,在高湿度情况下可以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至于分生孢子在侵染循环中的作用如何,目前尚不明确。黄萎病的发生、发展因气候条件和棉花生长阶段而有所不同。在棉株现蕾前四片到五片真叶期只零星发病,现蕾期后迅速发展,铃期为发病盛期,始絮期以后又逐渐停止发展。蕾铃期气温在二十五度到二十八度,降雨多,病害发生就猖獗。温度低于二十五度或高于三十度,发病缓慢,高于三十五度时则呈隐症现象。枯萎病在子叶期开始发病,现蕾前后为发病盛期,造成大量死株。枯萎病发生与雨量、土温关系很大。如六七月间雨量多,分布匀,发病严重。土温升达二十度时,田间出现病株,二十五度到三十度时形成高峰,三十三度到三十五度时停止发生。
由于黄萎和枯萎的病菌长期存活在土壤内,生活力强,不易铲除,因此国内外多采用抗病品种防治。目前国内通过系统选育已得到一些耐病品种。在抗黄萎病品种方面,已应用的有“辽棉一号”和“1018—6”等品系,还鉴定出抗病性较强的品系“1363”、“147—夫”、“108—夫”、“24—21”、“32—42”、“徐州209”、“岱字棉15号”等。在抗枯萎病方面,已从德字棉“531”内选出“52—128”,岱字棉“15号”内选出的“57—80”(南通棉二号)和“57—50”等等。关于农业防治方法,也已总结出一套利用轮作防治黄萎病和枯萎病的经验及施肥、灌溉减轻病害的技术措施。例如棉花与禾谷类作物或苜蓿轮作,可以显著减轻病害的发生,轮作年限愈长,效果愈大。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的调查表明,以禾本科的水稻、玉米、高粱、小麦、糜子和豆科绿肥作物的豌豆、绿豆与棉花轮作,可将黄萎病抑制到不足为害的程度。施用氮、磷、钾混合肥料作基肥,枯萎病发病率比对照大为减轻。北部棉区采用合理灌溉也能显著减轻病害。如在花蕾期控制土壤湿度在最大持水量百分之四十到五十,可以显著减轻黄萎病。在灌水方式中,沟灌比漫灌好,不仅节省用水,发病率也比漫灌减轻百分之四十左右。此外,还选出防治黄萎病菌有效的菌株“奇4”、“5406”、“9895”等,据辽宁棉麻研究所八年试验结果,不但对黄萎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而且有增产作用。
对今后棉花病害防治研究工作的意见
苗期病害是棉花最普遍的病害。各地为了获得全苗,多采取增加播种量作为保证措施。一般每亩播种棉籽十五斤,多的达二十斤,一斤棉种有五千多粒,如以每亩密植留苗五千株计,则以上播种用量的棉籽利用率很低,绝大部分等于浪费。因此如能在精选棉种的基础上,坚决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做到一次播种一次全苗,按最低计算,播种量由每亩十五斤减少为十斤,就可以为国家节约大量棉籽,增产大量棉籽油。要做到这点,一方面要继续研究提高种籽质量、增强幼苗抗逆力的简易方法,另一方面还须深入探究苗期病害的发生规律,特别是早春低温对于病菌致病和棉苗抗病性变异的影响,寻求防病防虫又壮苗的综合措施。
烂铃与气候、品种、虫害、病害及栽培技术等有密切关系,而关键又在于气候、病菌与棉铃生育状况三者间的相互关系。造成烂铃的病菌种类既多,不同棉区又可能因地而异,因年而异。最近很多地区都发现招致烂铃的疫菌,更值得引起重视。今后,除须探究明确有关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侵染条件外,在防治方面,似还可根据各地棉花品种的生育特点,采用适当的栽培技术措施,调整棉花生长与环境间的关系,做到对棉花生产无碍而对抑制烂铃发生有利;再根据棉株生态特点,病虫兼治的要求,研究筛选高效、低毒、残效期长的化学保护方法及其施用技术,以补利用农业技术防止烂铃发生的不足。
棉花黄萎、枯萎病借种籽、土壤、病株残留体而传播,种籽更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媒介。因此棉种带菌问题,不仅关系到病区优良品种的推广和抗病品种在疫区无病田的推广,同时也是植物检疫的重要对象。由于黄萎、枯萎病菌均能深入胚部,并非一般种籽处理所能杀灭,因此目前除封锁疫区外,还没有其他有效方法。同时黄萎、枯萎病又都是属于导管侵害的病害,病菌由根系侵入,也不是一般药剂所易防治的。已往国外都从选育抗病品种来防治这两种病害。选育方法,一是系统选育,一是杂交育种。系统选育虽然有其作用,但从提高抗病性方面来说,毕竟受到品种特性的限制。要选育高度抗病丰产的品种,还须从杂交育种方面进行。黄萎、枯萎病菌中侵害中棉、海岛棉及陆地棉各有其生理型,因此在杂交育种中应注意远缘杂交的材料,因为没有高度抗病的亲本材料,很难获得抗病性很高的后代。为了加速抗病选育工作的进程,研究利用苗期鉴别抗病性技术,有其重要意义。国外研究者曾用多次强迫接种、大量淘汰的方法,获得高度抗角斑病的品种。这些方法,在选育抗黄萎、枯萎病品种中也有参考的价值。此外,关于国内黄萎和枯萎病菌的生理型目前也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这与今后抗病品种区域化有密切关系,很有究明的必要。近年来国外在杀菌剂研究方面,已由保护剂进到化学治疗剂。化学治疗的含义也很广泛,一般指在植物体内直接杀死或抑制病菌,或是参加寄主体内的新陈代谢,从而增强植株的抗病性。一九五五年研究证明,棉花枯萎病病株体内存在生物毒素镰刀菌酸,为此后探索使用化学治疗剂指出了新途径。很多抗菌素在植物体内有运转和刺激生长的作用,还可以作为一种化学治疗药剂。在今后棉花病害防治方法上,这也是值得注意研究的问题。长绒棉地区角斑病的防治,也可以参考黄萎、枯萎病的防治途径,从抗病品种和化学治疗剂方面着手进行。


第5版()
专栏:

棉花良种的繁殖推广
陈仁
解放以来,我国主要棉区已进行过两次大面积的品种更换:第一次是一九五○年到一九五五年,用斯字棉、岱字棉、珂字棉、司3173等改良品种更换了原来栽培的土棉和退化洋棉。第二次是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年,在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进一步用岱字棉十五号良种更换斯字棉、德字棉、珂字棉等品种;在生长期短的棉区,推广了锦育五号、611波、涡及一号等早熟良种;在生长期长、气温高的部分棉区,推广了长绒棉的新品种。这两次换种,都在生产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近几年,经过区域试验鉴定和生产示范,已经有二十多个新良种,可以分别在适应的地区进行推广换种。另外,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湖北、湖南等地,对目前大面积栽培的岱字棉十五号良种,已进一步繁育出纯度高、质量好的原种,可以更新生产上已经程度不同地混杂退化的岱字棉种。加速推广这些新良种或原种,是当前棉花生产上一项重要的工作。
建立棉花良种繁殖基地
推广良种,必须依靠各地自己有计划地繁殖良种。繁殖良种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引进一批良种后,就分散给许多生产单位,让他们自行繁殖推广。另一种是根据推广的需要,规划建立一定面积的良种繁殖基地,集中繁殖,基地繁殖出来的种子,由国家掌握,有计划地扩大推广。由于棉花良种具有容易天然杂交或人为混杂而使种子混杂退化的特点,同时棉花保种需要经过复杂的收花、轧花等过程,分散繁殖不仅良种容易混杂,而且良种种子很容易散失,因而第一种做法是不适当的。我国解放以后两次大面积的棉花品种更换工作,所以取得迅速的成效,在各主要棉区建立棉花良种繁殖基地,实行集中繁殖,就是一条基本的成功经验。
建立棉花良种繁殖基地的方法,根据许多棉区的经验,一般适于以一个县为范围,在主要产棉地区集中地设置良种繁殖区。良种繁殖区要设在生产条件好、高产稳收的生产单位。当地有棉花原种场或良种场的,可以以农场为核心,结合一些条件好的公社或生产队,适当集中地建立良种繁殖区。建立良种繁殖基地的好处是:一、在基地范围内集中繁殖一个良种,可以避免良种的天然杂交和人为混杂;二、便于加强良种繁殖的指导和管理,可以集中解决良种棉的收购、轧花、保种问题;三、在高产稳收的生产单位集中繁殖,可以提高繁殖系数,加速繁殖良种的种子;四、国家可以通过基地每年掌握一定数量优质良种,供有计划地扩大推广之用。
棉花良种繁殖基地的面积,应根据推广范围的大小和当地良种繁殖系数的高低,适当规划设置。比如,一个二十五万亩棉田的县,可以建立一万亩左右的良种繁殖基地。棉种繁殖系数以五倍计算,一万亩的良种繁殖基地,每年可以生产五万亩棉田用的良种。这五万亩良种,推广出去以后,如果就地自行扩大繁殖推广,下一年全县二十五万亩棉田就可以全部普及良种。在良种全面普及之后,良种繁殖基地繁殖的种子,可以根据生产上种子质量变化情况,供有计划地分年分片地更新良种之用。同时,有了良种繁殖基地,也可以解决一些留种不足的生产单位的种子供应问题,以及地区之间必要的良种调济。
棉花良种的推广方式问题
棉花良种的推广方式,可以有以下三种:
一是“多点推广法”,也叫“大分散小集中”的推广法。即把繁殖基地繁殖的种子,同时分给许多公社,每个公社先供一、两个重点生产队换种,然后在社内自行扩大繁殖推广,普及全社。
二是“分片集中推广法”。即把推广地区划分为几个片,繁殖基地繁殖出来的种子,每年供应一片内一部分重点社、队,集中推广,然后就地扩大繁殖推广,普及全片。
三是“波浪式推广法”。即以良种繁殖区为中心,基地繁殖的良种供给周围的生产单位换种,周围的生产单位繁殖的种子,再供外围地区换种,一层层地向外推广,普及全面。
以上三种方式,各有不同特点。第一种方式,多点散开,每一个推广点,又是一个小繁殖点,在开始推广新良种时,还可起多点示范的作用;同时,良种在一个公社范围以内自行扩大繁殖推广,可以节省棉种的调运,棉种的质量也容易保证。因而,在植棉比较集中,社队普遍有选种自留种基础的棉区,采用这种方式是比较好的。但是,在棉花生产不平衡或棉区分布形成几个片的地区,则以采取第二种方式比较适当。第二种方式,在片内先选择一部分生产水平较高的社、队集中换种,有利于良种的保纯管理,同时,利用这些生产条件好的社、队繁殖的种子就近组织换种,扩大推广,比分别由生产水平不同的公社各自繁殖,进度也可以快些。以上两种方式,推广良种都是和生产队选种、留种相结合的。生产队接受一次良种后,在没有新良种或复壮的原种供应的期间,就由生产队连续选种、自留种,这样的做法也适合我国棉花生产的条件。第三种方式,虽然也可以迅速普及良种,但全部种子都需要由国家调拨供应,推广面愈大,良种调运的负担也愈大。同时,良种的质量愈到外围,愈不容易保证。因之,这种方式除了在建立良种繁殖基地的一定范围内,由原种场到原种一代、原种二代繁殖区,可以实施以外,大面积推广,目前一般是不适于应用的。
良种推广管理的五个主要环节
繁殖推广棉花良种,在具体管理工作中有五个主要的环节,即:种、管、收、轧、存。
第一是播种。首先,必须保证种子的质量。良种种子不仅要有好的品种品质,而且一定要有高的播种质量。棉花很容易缺苗,如果种子的质量不好,或者播种量不足,播种后缺苗,不仅影响到生产,而且很容易在补种时,造成品种的混杂。要适当确定播种量,掌握好播种技术,争取一次播种、一次全苗。除去播种时所用的种子外,还要保留一部分良种种子作为预备种,供补种之用。一个生产队同时栽培几个不同的棉种,最容易造成混杂。因此,在群众对良种有了认识并自愿接受的基础上,换种良种时最好一个生产队一次全部换清。
第二是田间管理。一个良种,要采用与它相适应的栽培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其优良的种性和增产的作用。对良种棉田必须加强技术指导,做好栽培管理工作。为了保持和提高良种的纯度,还要认真进行田间选种工作。另外,良种繁殖推广的实际成效如何,哪些良种棉田纯度高,可以扩大繁殖推广;哪些良种种子已经混杂退化,不能继续利用,也都要通过田间考查来确定。
第三是收摘和收购。棉花成熟开絮的时间,往往延续两三个月,要分多次采摘。棉花又是商品性作物,产品要分批出售。在收花、晒花、售花的过程中,稍不留心,就会把不同来源、不同品种的棉花混到一起,造成良种的混杂损失。不仅良种棉田和非良种棉田的棉花要严格分收、分晒、分售,就是在同一块良种棉田里,霜前成熟的可以做种,霜后花就不能做种;从整齐、健壮的植株上收摘的可以做种,从杂株、劣株、病株上收摘的棉花就不能留种。这些都需要在收获过程中分开收摘,分别处理。
第四是轧花。这是最容易使良种混杂的一个环节。生产队选种留种的棉花,必须做到按队分轧,保证每个队选的种加工后自留自用。良种繁殖区则要配合设置专门的良种轧花厂,或者委托供销部门条件适当的轧花厂,进行良种籽棉的单收、单轧和保种工作。良种在轧花加工过程中,不仅要严格防止混杂,而且还要结合棉籽精选的措施,提高良种的种子质量。
第五是贮存保管。良种轧花留种以后,到播种还要经过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在这一段期间,做好棉种的贮存保管工作,防止受潮、受热霉坏,或者人为的混杂、散失,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生产队选留的良种,要有专仓贮存,专人保管。负责良种保纯的轧花厂,更要经常检查翻晒,不使良种损失、变质。
一面巩固、一面提高
棉花良种的繁殖推广,有两个基本要求:一个是快,一个是好。要做到快,除了必须事前做好示范工作,使群众乐于接受,并提高良种繁殖系数,加速繁殖推广进度以外,还必须推广到哪里,就能在哪里扎住根;推广一亩,巩固一亩。要做到好,除必须在推广时保证良种的质量外,还要在推广以后,防止良种的混杂退化,继续不断地提高良种的质量,使良种在大面积连续栽培中,充分发挥作用。
巩固推广成绩,关键在于生产队做好选种、留种工作。良种推广到一个队,生产队选种、留种做得好,就可以巩固推广的面积,保持良种的质量。如果这一条做不好,良种推广出去以后,留不住,选不好,今年推广的良种,明年就散失或混杂,就必然影响良种推广的进度,不能巩固推广的成绩了。
推广一个良种,由点到面,要经过好几年的时间。根据棉花的特性,一个棉种在生产上连续栽培几年以后,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混杂退化;注意选种留种的可以维持得长久些,但也不能完全克服棉花良种的自然退化现象。一个良种推广以后,在巩固播种面积的同时,还必须注意提高良种的质量;在没有更好的新良种代替原来推广的良种以前,要不断地繁育原来推广品种的高纯度、高质量的种子,来有计划地更新生产上已经种了几年开始混杂退化的良种。这就需要建立一套良种繁育推广的制度:以棉花原种繁育场为核心,良种繁殖区为基地,生产队建立种子田选种留种为基础,三者密切结合起来,把良种的繁殖推广工作经常化,有计划地进行良种的更换和更新工作。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科学通报》发表文章
讨论“群体”和“群体生理”问题
《科学通报》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号和一九六三年五月号,先后发表了钟补求的《“群体”和“群体生理”》和王天铎的《关于群体和群体生理》两篇文章,讨论“群体”和“群体生理”的问题。
“群体”和“群体生理”
是否存在?
钟补求认为,在自然界中,同一种生物是以群的形式存在的,但并不存在作为一个整体的群体的单位。他不同意“个体简单的量的增加,引起了群体的质的变化”之类的说法,认为在稀植、合理密植与过度密植之间一系列的情况中,不可能划出这么一条作为标志的线来,也不可能划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界线。空气、食物和水由充裕变为不充裕直至完全不足以维持生物的生存,这一系列的变化是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引起了单株作物生理的改变,最后又引起了收获量的改变。在这一套因果中,并不存在任何“群体”的概念,也谈不上由个体数量的增加导致“群体”的质的改变。王天铎则认为,划不出界线并不排除差异的存在。随着密度的不同,植株间相互影响的程度也不同。在一般生产田的密度下,个体的生长总是受群体条件影响的,不过程度不同罢了。从个体的角度,固然可以把群体中的一切其他个体都看作是它的环境,但是因为其他个体也是处于别的个体的影响之下的,如果要知道这种生物环境的变化,就必须对所有的植株都同样研究其所受其他植株的影响。而这即使不是理论上不可能的,至少也是在实际上做不到的。如果用统计和积分的方法综合起来研究个体的特性和相互作用,则实际上已经采取了群体的角度和概念了。
钟补求认为,既然绝对不存在“群体”,当然也就不可能有“群体生理”。任何生理现象都必须有物质基础,而在所谓植物的“群体”内,并无一种物质基础使它的许多个体之间发生联系以形成整体的生理作用。王天铎则认为,遮荫、争夺水分和养分也是生理联系,而色素、盐类、二氧化碳和水等就是物质基础。蜂群能借助于振动生热或洒水散热调节蜂巢的温度,每个蜜蜂个体在参与这些活动时只不过是对不同环境做出简单的反应,但这些反应能构成一种生理功能,保持群体的类稳状态。这类现象就是群体生理现象。
大田农作的研究应属
哪一学科?
钟补求认为,大田农作的研究仍应隶属于农艺学里面的作物栽培学。这种作物栽培学应该以动态的方法,即随着作物的生长过程来研究解决所有环境条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物个体内各器官对这些影响的生理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矛盾。而这可以由生态学家,尤其是偏重研究作物群落的生态学家和生理学家共同合作,创立一整套工作方法以丰富作物栽培学的内容。以前群落学对农业未起影响,是因为脱离实际。一九五八年以来关于“群体”和“群体生理”的工作,事实上就是关于作物群落学的工作,其起作用是必然的结果。只是这种作用不是起在“群体”和“群体生理”的概念上面,而是起在结合实际上面。王天铎则认为,如果说群体生理所包括的现象实际上属于群落学研究的范围,也未始不可。但不如说植物生理学与植物生态学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类现象进行研究更好一些。至于一些名词的问题,如“群体”与“群落”有无区别,或者哪一个名词更好一些的问题,以及对群体的研究在各学科之间的归属问题,虽然也是可以讨论的,但是问题的实质是在于作物群体确有它的整体性及其发展规律,而不是用个体的性能及其发展规律所能完全代替的。
(周方)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举行全国化肥试验网研究工作会议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最近在北京召开全国化肥试验网研究工作会议。
会议根据各地试验结果,认为各种氮肥品种,按其特性,根据不同的土壤和作物,掌握适宜的施用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对各种作物都能获得良好的增产效果。各地代表认为,磷肥肥效与土壤类型、土壤肥力、作物种类等有密切关系。不少地区的试验结果证明,磷肥最适宜在低产田施用。粮食作物需要磷肥和氮肥配合施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豆科绿肥作物施用磷肥,能提高绿肥鲜草产量,起到了以磷增氮的作用。南方的绿肥地可以普遍施用磷肥。种植绿肥结合施用磷肥,是改良低产土壤最有效的措施。据新疆一些地区试验,单施钾肥对玉米、冬小麦、春小麦、甜菜、棉花等作物有增产效果。钾肥对提高苹果产量作用很突出。
关于化肥试验网的任务,大家认为,今后要加强氮磷钾化肥的各种试验,以便迅速总结出我国主要农业区施用化肥的经验。有些同志提出,今后化肥试验网的主要研究任务应以氮磷钾化肥的效果为中心,附带作一些化肥品种试验工作。试验网的任务不宜太广泛,应该多作一些带有共同性和普遍性的问题的研究,使全国的试验资料便于汇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