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4月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萧条黑影笼罩全国 到处产生绝望情绪
美国呈现一片悲惨的失业景象
五百万人全失业,二百六十万人部分失业,还有几百万人被迫“退休”,更多的人面临失业威胁。全国萧条地区共达五百七十多个,主要萧条地区都在高度工业化地区。
据新华社二日讯 纽约消息:昨天出版的一期美国《新闻周刊》在一篇题为《美国的失业》的长文里,报道了美国广大失业者的悲惨处境。
文章说,目前美国的失业者共达四百九十万人,失业比率高达全部劳动力的百分之六点一。“不仅如此,在美国劳动力总数中,每五个人中至少有一个人将在今年某个时候失业。至少还另外有二百六十万工人将因为找不到整天的工作而只能部分就业。在全国三十个最大的城市里,每十一个工人中至少有一个将继续到处奔波寻找工作而不可得。……至少有五百万人失业时间将长达十五周甚至更久一些,他们之中的半数左右都是要养家活口的。”文章接着说,“根据政府最近的统计,有两百二十万失业者由于失业时间过长已经领完了失业补助金——而这样的失业者总数每星期要增加四万人。还有未经统计的数百万工人由于找不到工作而被迫非自愿地退休了……。那些最经受不起打击的人遭到的打击最沉重——青年和老年、黑人、技术陈旧或根本没有技术的人、生活在萧条地区的人,以及那些没有熟练技能的妇女,她们或是寡妇,或是离了婚,或是遭到了遗弃,她们必须作工来养活自己和孩子们”。
文章接着列举实例说明广大失业者的悲惨遭遇。
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钢铁工人阿尔弗雷德·密歇尔,五十四岁,“已经三年没有工作,而且也许永远找不到工作了。……尽管他在工厂里干了三十七年的活,但是当美国钢铁公司关闭它在匹兹堡附近的一座老式的、效率不高的工厂时,他被解雇了。”
佐治亚州一个十七岁的失业青年安东尼·罗查,没有念完中学;从来不曾有过一次真正的工作。他“跑遍了各个加油站、一家面包房和所有的杂货店想找到一个工作”而不可得。文章说,罗查的遭遇并非个别的。目前美国大约有五十万青年失业,占失业者总数的百分之十以上。而根据美国劳工部的估计,在六十年代,将有二千六百万青年进入劳动力市场。
第三个名叫伯斯特·泰勒,五十七岁。文章说,泰勒和他的妻子洛拉在四十年代初期离开了密西西比州的农村。像其他三万名包装部门的工人一样,他被自动化夺去了工作。他每周的工作时间逐渐从五天减为四天,再减为三天,然后在两个月前完全停止了。由于泰勒最后的工作是按天数来计算的。他没有资格领取失业补助金。泰勒夫妻二人目前只能靠他妻子领取的每周二十四美元的微薄救济金和不时到泰勒原先工作过的市场去讨些残叶剩菜来勉强度日。
另一个名叫安东尼奥·摩雷诺,加利福尼亚州的流动农业工人。“他从十五岁起就开始下地干活。现在他已是六十一岁,是十一个孩子的父亲,他生活中剩下的唯一雄心是:‘我希望得到一个整天性的工作,并且为我的劳动取得公正的报酬。’但是作为流动农业工人,他是没有可能实现这一雄心的。的确,他只要有工作就是幸运的了。”文章说,流动农业工人从来得不到足够的工作来维持一整年像样的生活。而美国南部和西南部广泛采用自动化设备的结果,实际上使五分之一的流动农业工人陷入了永久性失业。文章指出,摩雷诺要维持一家生计是十分不容易的。他已经负债累累,并且已经把他的住房、家具等全部抵押出去。“在今后二十四个月里,他必须每月偿付四十三元,而这对一个流动农业工人来说是一笔惊人的款项。”
文章接着谈到了那些被政府列为“萧条地区”的凄凉景象。文章写道,“按照政府所下定义,萧条地区就是有着‘严重而长期的失业现象’的地方。……事实上,萧条地区就是那种甚至在经济繁荣时都感受不到好处的地方……。虽然主要的萧条地区都在高度工业化的东北部,但是问题却不限于那里。据上周统计,目前(美国全国)一共有十八个‘主要’萧条地区,一百零三个‘较小的’萧条地区和四百五十四个‘极小的’萧条地区——萧条的黑影从亚拉巴马延伸到华盛顿,从纽约延伸到加利福尼亚。更加严重的是:萧条地区被卷进了一种恶性循环。由于失业增长、存款下降、零售贸易减退,新的工业势必望而却步,这样工作位置就更少了。不可避免的结果是:人们产生一种冷酷的、灰色的绝望情绪。”(附图片)
美国旧金山港务局招收三个港口工人,却有一千多名求职者列队报名应征


第4版()
专栏:

纽约报纸工人罢工结束
资方被迫同意增加工资缩短工时
据新华社二日讯 纽约消息:纽约报纸工人的罢工在坚持了近四个月之后,已经在昨天结束。
这次被称为纽约历史上坚持最久的罢工,是从去年十二月八日开始的。当时三千名印刷工人因为要求保障就业、提高工资及缩短工作时间,对《纽约时报》、《美国人日报》、《每日新闻》及《世界电讯太阳报》等四家报纸发起了罢工。以后,铅版工人、报纸邮寄工人及图片制版工人也分别向资方提出了工资、福利要求,并且先后参加了罢工。
罢工工人得到了这几家报纸所雇佣的其他工种的工人及全国其他报纸印刷工人的同情和支援,同时也遭到了政府的压力和企业主的有组织的抵抗。
罢工工人在有力的声援下,始终斗志昂扬。资方终于被迫对工人的要求作了某种程度的让步。其中包括:同意在两年时间内,把印刷工人每周工资提高十二点六三美元;在签订新合同以后的第二年把每周工作时间缩短一小时半。
在保障就业问题上,印刷工人也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这样一项保证:资方在采用新技术、实行“自动化”时将不解雇工人。


第4版()
专栏:

阿尔及利亚议会通过投资预算
政府宣布把几起法国殖民者财产收归国有
据新华社阿尔及尔电 阿尔及利亚制宪国民议会在三月二十六日晚间一致通过了阿尔及利亚独立后的第一个投资预算。这个预算的拨款总额为三千二百亿旧法郎,期限为一年多,其中一九六三年的拨款总额为二千一百七十亿旧法郎。
阿尔及利亚总理本·贝拉当天下午在向议会提出这个预算时发表的讲话中指出,政府在拟订预算时的一个根本考虑就是给生产投资保留十分明显的优先地位。
他说,一九六三年的投资总额中,生产投资将占百分之七十,其中农业生产占百分之三十六,工业装备占百分之十七。
本·贝拉指出,政府将全力注意农业。他说,在这方面采取有力的行动,将既可以使没有工作的人有很多工作可做,同时也可以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本·贝拉在谈到投资预算的来源时说,“我们用以应付这些开支的财力,极大部分来自外国协助。”他接着强调指出,自力更生的发展才是经济上不依附别人的最好保证。他说,因此,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奉行,而且可能是长期地奉行一种自觉的严格节约和动员全国储蓄的政策。
据新华社阿尔及尔三十一日电 据阿尔及利亚新闻社报道,阿尔及利亚政府昨天把一宗属于一个法国殖民主义者的财产收归国有。一个七人管理委员会接管了这些财产。这些财产包括经营葡萄园、果树园、菜园的一千八百公顷土地以及许多住房、地窖、葡萄酒厂等。
据新华社阿尔及尔一日电 阿尔及利亚政府在把法国殖民主义者亨利·博尔若的种植园收归国有之后,又把另两个殖民主义者的种植园收归国有。这两个殖民主义者——歇尔曼和雅克·阿维尔桑在阿尔及尔省占地三千多公顷的两个种植园已被行政委员会接管。


第4版()
专栏:

南罗得西亚非洲人政党代表
反对殖民者的假独立阴谋
殖民当局以莫须有罪名再度迫害恩科莫
据新华社开罗一日电 南罗得西亚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驻开罗的代理代表穆提兹瓦今天在这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强烈反对在南罗得西亚的殖民主义者提出的要这个非洲国家在他们的统治下“独立”的要求。
他说,白人移民所提出的要南罗得西亚“独立”的要求“并不使我们感到意外,这件事在伦敦和索耳兹伯里已经策划了很久”。
穆提兹瓦说,如果殖民总理费尔德真的宣布南罗得西亚“独立”,“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将宣布成立它自己的政府”。
穆提兹瓦说,“我们非洲人将在今年取得独立,或者按照宪法,或者不按照宪法。”
在中非民族独立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下,南罗得西亚的殖民总理费尔德,最近要求英国政府让南罗得西亚取得所谓“独立”。费尔德的要求实质是要使南罗得西亚取得“南非共和国”式的独立,以保持和加强少数白种殖民主义者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非洲人的殖民统治。
据新华社二日讯 索耳兹伯里消息:南罗得西亚在卢萨普的殖民法庭一日以违反“维持法律和秩序法”的罪名判处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领袖恩科莫六个月徒刑和苦役。
同恩科莫一起受审讯的两位非洲民族主义者尼亚贡博和契克雷马分别被判处三年和六个月的徒刑。
他们都拒绝殖民当局强加的“罪名”,宣布将要上诉,现在都在保释中。


第4版()
专栏:

为中朝签订今年文化合作执行计划
郝德青大使举行宴会
新华社平壤一日电 中国驻朝鲜大使郝德青今天晚上为中朝两国签订文化合作协定一九六三年执行计划举行宴会。
朝鲜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委员长宋影,朝中友好协会常务委员、朝鲜文学艺术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李冕相,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委员长康九永,科学院副院长郑斗焕,外务省出版报道局局长李奎乙等应邀出席了宴会。
由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曹瑛率领的中国文化代表团全体成员和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外交官员也出席了宴会。
郝德青大使、曹瑛团长和宋影委员长先后在宴会上致词祝中朝两国文化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
宴会充满热烈友好的气氛。


第4版()
专栏:

庆祝匈牙利解放十八周年
匈驻华大使举行电影招待会
新华社二日讯 匈牙利驻中国大使马尔丁·费伦茨今天下午举行电影招待会,庆祝匈牙利解放十八周年。
外交部副部长曾涌泉,对外文委副主任、中匈友协会长屈武等出席了招待会。应邀出席的,还有各国驻中国的使节和外交官员。招待会上放映了匈牙利影片。


第4版()
专栏:

摩政府贸易代表团去外地访问
新华社三十一日讯 摩洛哥政府贸易代表团结束在北京的贸易会谈和参观访问后,今天上午乘火车离开北京前往我国南方继续进行参观访问,然后取道广州回国。
前往车站欢送的有对外贸易部副部长林海云、局长刘希文等。摩洛哥政府贸易代表团团长、摩洛哥驻华大使阿卜杜勒·拉赫曼·兹尼贝尔也到车站送行。


第4版()
专栏:

大谷莹润和夫人离广州回国
新华社广州二日电 日中佛教交流恳谈会会长、中国殉难烈士慰灵实行委员会委员长大谷莹润和夫人,结束了在我国的访问,于今天上午乘火车离开广州经深圳回国。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周叔迦陪送客人们到深圳。
在大谷莹润和夫人离开广州时到车站欢送的,有广州市副市长罗培元、广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云峰等。大谷莹润和夫人是在一日从杭州乘火车到达广州的。当天晚上,广东省副省长李嘉人设宴为日本客人饯行。大谷莹润和夫人在广州期间参观了毛主席早年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并前往广州六榕寺觉皇殿礼佛。


第4版()
专栏:

亚非人民团结组织谴责美国策划反古巴新阴谋
号召亚非拉各国人民加强支持古巴
据新华社开罗一日电 亚非人民团结组织书记处今天在这里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帝国主义者策划入侵古巴的新阴谋。声明说,由美国唆使在哥斯达黎加举行的中美国家首脑会议再次证明,美帝国主义者一心想入侵古巴。
声明谴责在美国唆使下的这次会议以“制止古巴在西半球进行颠复”为借口,企图“在古巴周围筑起一道围墙”。声明还谴责要在四月举行中美国家部长级会议的计划,这次会议将策划进一步限制中美国家人民来往古巴。
声明说,“这些不可饶恕的罪恶活动是企图消灭古巴革命政府,企图把古巴人民同其他拉丁美洲人民隔离开。”
声明指出:“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住拉丁美洲人民和世界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和支持古巴的斗争。”
声明最后号召所有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人民加强支持古巴。


第4版()
专栏:

葡属几内亚武装爱国者出击获胜
截获两艘葡殖民者机动驳船和一些军火
新华社科纳克里电 葡属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三月三十日发表公报说,葡属几内亚民族主义战士三月二十六日在卡提奥地区截获两艘葡萄牙殖民者的机动驳船,并截获大米九十吨。
公报说,这两艘机动驳船的非洲人船员完全支持这一行动。这些船员中好多人是葡属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党员。
葡属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在三月二十五日发表的一项公报中说,三月四日,一批游击队员在卡菲纳地方伏击了一支敌人队伍,并摧毁一座桥梁。在同一天,葡属几内亚战士还在南部地区伏击了两辆敌人运输车辆,截获一些军火。


第4版()
专栏:

阿登纳党越来越不得人心
在莱因兰—法尔茨州选举中受挫
新华社一日讯 波恩消息:西德执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在三月末的莱因兰—法尔茨州议会选举中遭到严重挫折。
莱因兰—法尔茨州一直是基督教民主联盟的堡垒。但是在这次选举中,这个党失去了绝对多数:它在全部一百个议席中只获得四十六席,减少了六席,社会民主党获得四十三席,增加六席,自由民主党获得十一席,增加了一席。
据报道,基督教民主联盟自从在一九六一年西德联邦议会选举中失去绝对多数以来,就接连在一些州议会选举中遭到挫折。在汉堡州、黑森州、巴伐利亚州、北莱因—威斯特伐利亚州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州的议会选举中,阿登纳党所获得的选票都较以前减少。
在波恩的观察家指出,基督教民主联盟在州选中一再受挫,这反映了阿登纳的党越来越不得人心。


第4版()
专栏:

财经情况恶化 政策引起不满
英保守党在补缺选举中又遭惨败
据新华社伦敦电 在三月一日和三月二十八日分别举行的三次补缺选举中,保守党完全失败了。
据官方宣布,他们总的选票减少了百分之五十以上。《星期日泰晤士报》政治记者詹姆斯·马格契在评论这些考验时指出,这“证实了(选民们)不满已变得多么深刻”。
由于下次大选日益临近
(应该在十八个月内举行),在科恩谷城、东斯温西和罗瑟拉姆举行的三次补缺选举受到了重视。
工党在这三次补缺选举中保持了他们的全部席位。但是,选举结果表明:甚至在“工党保险区”,工党在这些补缺选举中的选票也大大下降了。
自由党在这些补缺选举中的选票有了明显的增加。他们在东斯温西和科恩谷城都居第二位。
这里的报界人士认为:工党选票减少,是作为主要反对党的工党在内政、外交和防务方面,并没有提出任何与保守党不同的明确的政策。至于自由党人增加的选票主要是属于保守党的选票,选民们这样投票反映出保守党的不得人心。
这三次补缺选举是在“一个极为令人不满意的冬季”的背景下举行的;在这个冬季,英国被拒绝加入西欧“共同市场”;英国的“核独立”遭到了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进一步“践踏”,失业达到了这个国家战后最高的水准。
从今年年初以来,英国的经济和财政情况的恶化继续在发展。工业生产下降了,出口减少了,进口增加了。英镑的地位有危险,贬值的传闻甚嚣尘上。保守党主席麦克劳德三月二十三日在约克郡保守党会议上讲话时承认,政府由于它的政策不得人心,“在选民中不得人心”。


第4版()
专栏:三言两语

三言两语
肯尼迪用“民主”、“进步”之类的花言巧语精心制造的“中美洲宣言”,一下子就被危地马拉极右势力的军事政变,打得稀烂了。美国国务院最初还承认,这次政变“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但接着又装起蒜来,说什么还不能发表“实质性的意见”。似乎这样的政变是违背华盛顿的“民主”教义的!
的确,正如美国通讯社所说,“正当美国力图通过争取进步联盟实现政治和经济民主的时候”,华盛顿怎能不对这个军事独裁政权不迟不早的出现,感到“头痛”(美联社)呢?肯尼迪怎能不“担心”会使“中美洲宣言的实施受到损害”(合众国际社),也就是臭名远扬呢?
但,法新社却报道了“来自危地马拉城的美国大使馆的消息”说,“赶走伊迪戈拉斯是希望防止左派发动暴动”,因为,在被美国武装干涉所推翻的阿本斯政府以前执政的阿雷瓦洛,要参加竞选。果然,这个美国的忠实奴仆伊迪戈拉斯,一点也不对他“被黜免”有所不甘,还称赞政变“是好事”。你看,美国大使馆是十分清楚的,美国国务院所谓不发表“实质性的意见”,就是不敢承认他们换了傀儡。他们来不及先救肯尼迪的“民主”、“进步”外衣,而不得不先救奴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印度财政部长德赛,又在大叫“印度将用武力”把中国“清除出去”。真够厉害呀,这几乎每一个字都是尼赫鲁在去年发动大规模进攻之前所说过的,火药气味也是一样的浓。
德赛说,印度不“收复领土”,是不甘心的,“不管作出什么牺牲”。不过,他所以要这样大叫起来,也同自己的艰巨任务有关,这就是他说的,“我在制订我的预算时是很困难的”。原来,印度反动派至今为止的反华喧嚣,包括尼赫鲁要“同中国长期作战”之类的话,都还不能使这位财政部长的搜括任务顺利一些!因此,德赛怎能不叫得更凶呢?
我们又看到一篇《伊索寓言》新编:灯为橄榄油所醉,发出了光,自以为比太阳还要亮。一阵风吹来,立即被熄灭了。有人来再给点上,对它说:“灯呵,照着,沉默着吧!那星的光是不会灭的”。这点灯的人,就是美帝国主义,但灯却不仅不“沉默”,还夸着更大的海口呢!


第4版()
专栏:

肯尼迪政府为什么要“减税”?
吴大琨
早在去年年末,当美国经济出现了停滞不前的情况的时候,肯尼迪政府就不断表示要在今年向国会提出“减税”及“赋税改革”的方案。今年一月二十四日,肯尼迪终于在他的特别咨文中向国会提出了他的“减税”方案。方案规定要在今后的三年内逐步降低现有的个人所得税率和公司税税率,个人所得税率将分三年从现有的百分之二十(最低税率)和百分之九十一(最高税率),分别减为百分之十四和百分之六十五;公司税税率则将从现有的百分之三十(最低税率)和百分之五十二(最高税率)分别减为百分之二十三和百分之四十七。同时,方案也规定将改变一些具体的征税办法。估计美国政府如实施这一方案,到一九六五年,“减税”净额将达一百零二亿美元。美国政府实行这一“减税”方案后,由于它的预算开支特别是军事开支仍在不断增大,所以财政赤字也就势必增加。肯尼迪政府在今年六月三十日截止的财政赤字估计将达八十八亿美元,明年(一九六四财政年度)的预算赤字估计更将高达一百一十九亿美元之多。按照目前的估计,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将一直继续到一九六七年六月。所以肯尼迪政府的“减税”方案,实际上也就成为一个实施长期赤字财政的方案。
自从肯尼迪将这一“减税”方案,或赤字财政方案向国会正式提出后,由于垄断财团之间的利害不一致,已在国会中引起了激烈争吵,至今还没有取得任何结论。肯尼迪最近在国内到处发表演说,即是为了要促使国会能够通过他的原定方案。今年三月十三日,他在华盛顿的全国广告理事会会议上表示,美国在一九五七至一九六○年期间两次出现经济危机的原因都是由于当时共和党政府没有减税,没有增加预算开支和没有提高国债限额所致。肯尼迪说,为了避免一次新的经济危机,美国人必须接受“历史教训”,实行他的建议——实行“减税”和赤字预算。看来,“减税”和赤字预算已经成为肯尼迪政府目前企图挽救日趋恶化的美国经济情况的一张王牌,势在必行。
从战后美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看,美国的经济情况目前确已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一九六一年的危机过去后将近两年的时间,美国经济的“虚弱回升”就已停止。从去年秋季以来,它的工业生产指数(以一九五七为一百)徘徊在一百一十九左右而升不上去。全失业的工人人数不但不见减少反而更为逐渐增加。失业人数在全国劳动人口中的比例数已由去年年中的百分之五点三上升到今年二月份的百分之六点一。企业开工不足的数字也更见增加。肯尼迪目前自己就承认,美国的生产总值比美国的生产能力低三百至四百亿美元。这些情况都说明美国又可能爆发一次较前更为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着这样的经济情况,作为白宫主人的肯尼迪就不能不接受他手下那些信奉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谋士们的献策——运用赤字财政来挽救美国的经济危机。
按照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如果一个国家面临经济危机,那么政府当局最主要的政策就是立刻大量增加开支来补偿私人投资和消费的不足,借此来替工商业打吗啡针。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主义者们认为政府不应该为了追求达到当年预算的平衡而进行增税。因为增税势将缩小人民的消费能力,而这是与政府扩大开支的目的背道而驰的。如果政府能够非但不增税,反而减税,那么人民的消费能力就更将大为增加,从而加速促使社会的经济上升。但预算不平衡了,又怎么办呢?他们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政府大量举债,等到经济危机过去了,社会的生产力上升了,政府的税收自然也就会增加,那时政府就自然可以有盈余来偿还旧债。这些就是美国的凯恩斯主义者们所提倡的所谓“补偿性财政政策”的内容。这也就是目前肯尼迪政府为避免严重的经济危机而一面要扩大联邦政府的军事开支,一面又主张
“减税”,造成赤字财政的“理论”根据。
当然,除了为阻止发生一次经济危机以外,肯尼迪政府也想借他的新“减税”方案来促进美国的经济增长率。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大大落后于其它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而使美国在资本主义国家内的经济实力地位大大下降,这使肯尼迪之流的人物十分忧虑。为了促进美国的经济增长率,按照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就必须减免资产阶级的投资纳税负担,以促进国内投资率的增长,使扩大再生产能加速进行。所以肯尼迪政府的这次“减税”虽以普遍降低所有美国人的纳税负担为号召,实际上的重点则在于减低各大公司的税率和大资产阶级的个人所得税税率。
肯尼迪政府所准备采取的这套作法是否有效呢?
的确,不能说大规模的减税会对经济完全不发生影响。但是问题在于这种对经济的临时刺激,远不是肯定有效的。美国民主党议员普罗克斯米尔已经指出,在以往美国实行的九次减税,就有五次没有能刺激经济上升。另外,用减税办法促进投资的结果总是为未来更深的危机埋下祸根。一九五四年艾森豪威尔政府减税七十亿美元造成了一九五五——一九五七年的投资高潮,结果使美国垄断资本过度扩大了它们的生产能力,终于促进了一九五七——一九五八年的危机。直到今天,这一后果仍在对美国经济发生着不小的影响。更何况这次肯尼迪的“减税”虽然目的是想增大一些社会上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但由于“减税”的重点是对垄断资产阶级的好处大,广大劳动人民所能得到的“减税”实惠很小;同时“美国的各州和各地方政府又都在计划增税,而美国地方税收主要依靠消费税,所以美国整个税收的负担实际上将以更大的比例落在广大劳动人民的身上。再加上美国政府实施赤字财政后,公债的发行量还要大量增加,估计到一九六七年时,美国联邦政府的公债将高达三千二百八十亿美元,这也就是间接的通货膨胀。在这情况下,今后美国的物价就还要不断上涨,劳动人民的实际工资也要进一步下降。广大劳动人民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既然还要削弱,它与社会生产力的扩大的矛盾就只会加剧而不会缩小。这也就是说,经济危机的严重性还是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至于促进国内的投资这一点,则目前美国的企业开工率本来就已经很低。这证明美国的生产设备能力已经过剩。美国的资产阶级正是因为顾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不愿意大量增加投资。现在肯尼迪政府仅只想用片面地“减税”办法来促使垄断资产阶级大量增加投资,显然是不容易的。事实是,去年肯尼迪政府就已经通过增加折旧和投资优惠的办法,为垄断资产阶级减税二十五亿美元。但是自那时以来美国国内的投资,并未见有所增长。去年美国企业用于新工厂和设备的开支仍然低于一九五七年的水平。这就足以说明,今后即使美国再大量地对垄断资产阶级的投资予以减税的优待,因此而增加的投资,恐怕仍将是极有限的。
但肯尼迪政府的“减税”和赤字财政,虽然不能达到它的预期目的,在客观上却能起到一个通过这些税法和赤字预算使美国的国民收入作大大有利于垄断资产阶级再分配的作用。战后的美国财政负担本已愈来愈重地压到了美国劳动人民的身上。以一九六一年度的联邦财政负担来说,就有百分之五十五的税是直接间接由工人、职员负担,只有百分之四十五的税是由资产者负担。在个人所得税中,三百三十亿美元的税是从工资中扣除取得的,只有一百三十亿美元的税是由资产阶级负担。一个单身工厂工人对联邦财政的平均负担比重,已从一九四七年的百分之十二增加为一九六一年的百分之十九。与此同时,资产阶层的负担比重则已由百分之十七减为百分之十三。现在肯尼迪政府又主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资产阶级实行“减税”,并且同时还要实施赤字财政,也就是通货膨胀,今后美国劳动人民通过联邦预算遭受资产阶级的掠夺将会更多更重。这就说明了当前美国的国家机构已经更加成为当权的垄断资本财团榨取全国劳动人民的工具。目前美国的国会内部,为了“减税”和赤字财政之所以还发生激烈的争吵,只是由于各个垄断财团之间对于“减税”和赤字财政所将获得的好处“分肥”尚未取得一致的协议所致。
由客观的经济规律所决定了的美国的经济危机的阴影又在笼罩着美国。看来,肯尼迪政府的“减税”和赤字财政方案只是标志着美国垄断资产阶级集团在当前除了利用国家机构加强剥削劳动人民,从而更加促使它的财政经济发生严重危机外已经别无“良策”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