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4月2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享福·幸福观·思想红旗
欣然
南京路上好八连是以其艰苦作风闻名全国的。对于他们的艰苦生活,曾经有人说他们“傻”。说这话和持有这种想法的人,似乎也有种种“理由”。比如说:他们的津贴是国家发的,爱怎么花就怎么花;上海这个地方生活条件舒适,用不着处处自找苦吃;如今是和平建设时期,何必保持战斗作风……诸如此类,总之一个意思:有福不会享。
但是,好八连同志对于“享福”问题,却有自己的理解。从他们的模范事迹中,我们可以挖掘到无产阶级革命者幸福观的丰富内容。
他们既看到今天的幸福,更看到明天——共产主义的幸福。从战火纷飞的阵地走进繁华的南京路,国家发的给养是提高了。但是,他们并没有安于舒适的生活,依然保持了当年的艰苦作风。他们说:“今天我们穿孬的,是为了明天穿得更好”。在这一革命理想指导下,他们每人都准备一个“针线包”。时常缝缝补补,就可以不领或少领新服装。他们深知:“共产主义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要靠大家艰苦劳动来创造,也要靠每个人一点一滴地节约来积累”。于是,那一根针、一根线,都在编织着未来的幸福。这样,他们便把眼前的利益服从于长远的利益,并把二者自觉地统一起来了。
他们既看到个人的幸福,又看到了国家的富强。他们爱说这句话:“国家是自己的,自己是国家的。”这样的思想,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在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中,他们流过血,他们的战友贡献出了生命;而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他们淌过汗,吃过苦;不流血、不吃苦,就不能保卫和发展革命的利益。为了尽快地改变国家的“一穷二白”面貌,他们把日常省食俭用下来的钱,储蓄在银行里,支援国家建设。这样,他们就把个人的幸福融汇到祖国整体的事业之中了。
他们不光顾自己的幸福,更关注同志和广大阶级弟兄的幸福。他们牢记毛主席的教导:“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正是在这一教导之下,他们宁可自己克勤克俭,也要慷慨无私地支援别人。像拿出衣物支援灾区人民,拿出从废墟上种出的第一批蔬菜支援市场,拿出自己的积蓄悄悄地寄给战友的家属……这些举动,正像雷锋同志说到做到的“我能帮助人民克服一点困难,是最幸福的”那样,显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风格。这样,他们又把自己的欢乐和阶级弟兄的命运拧成一股绳了。
由此可见,好八连的同志总是时时处处站在全国六亿人的共产主义事业的高度来对待自己的“享福”问题的,在他们心中所孜孜以求的绝不是个人的、眼前的、局部的所谓“享福”。唯其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好八连同志之所以能如此光明磊落,胸怀坦荡,克己为人,正是无产阶级伟大理想、意志和高度革命责任感的集中体现。在他们看来,为了最大多数人能享福、为了子孙万代能享福,自己抢先吃苦,挑“重担子”,则是最幸福的。具有这样高尚幸福观的战士,不是最可爱、可亲而可敬的英雄吗?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了:高举这面思想红旗的革命者,都是无往而不胜的。
真正懂得“享福”含义的,是真正理解什么是幸福的革命者;真正理解了幸福的人,才真正懂得怎么去创造幸福!


第6版()
专栏:影评

《南海潮》的几个特色
秦榛
有一个观众,看了影片《南海潮》之后,曾写了一首诗。诗的开头两行是:“《南海潮》,浪头高,怒潮冲天唤风暴。”接着以诗句叙述了影片的革命斗争内容,而最后的两行是:“抚今追昔思潮涌,影片教我阶级仇恨永记牢。”这里不谈诗写得怎么样,但前后几行诗却相当中肯地点明了影片的一个重要方面:《南海潮》的创作者们是以怒潮般汹涌的感情来描绘南海人民的生活和斗争的;而作者们的“抚今追昔”的构思,以革命历史来教育群众的意图,也是相当鲜明的。
热情充沛、爱憎分明,是影片《南海潮》的特色之一。影片描绘了一九二七年以后,南海人民在革命的艰苦年代里的生活和斗争,反映了当时渔民们的悲惨遭遇和他们的觉醒与反抗。影片通过渔民老郑一家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出千百万贫苦渔民的共同命运。影片对渔民们的苦难生活和坚强的斗争,寄予了满怀同情,对于青年一代渔民的斗争性格的成长,给了热情的称颂;而对地主、渔霸、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者,其鄙视、憎恶和愤恨的感情,更溢于言表,历历可见。
阿彩和金喜,是作者深爱的两个人物。影片描绘了阿彩的强烈性格:她对金喜有着真挚而热烈的爱,对生活有美好的愿望;她坚强不屈,抗拒了地主渔霸的诱骗和逼迫,敢于在地主渔霸的威胁面前,毅然纵身跳下海里,游到渔船上,和金喜结为夫妇。金喜也被描绘得淳朴、直率、刚强而可爱。他对阿彩的一颗诚挚之心,在影片所描绘的十年来长久岁月里,展示出他水晶般纯洁的感情,这是劳动人民淳朴、善良的胸怀的写照。他对地主渔霸“老狗头”和狗腿子,有深刻的仇恨,小伙子刚强的反抗性格,显示出劳动渔民的坚韧气质。
作者把自己浑厚的热情,灌注在这两个形象之中。描绘严酷的斗争情节时如此,描绘日常劳动生活时也如此。小阿彩和小金喜青梅竹马时期玩“娶新娘”的游戏,表现了作者对于他们的热烈的抚爱和亲切的感情,使观众情不自禁地对小阿彩和小金喜产生深厚的感情。金喜赌钱输掉了衣服的那场戏,观众也会深深地感到作者对他的那种既是疼爱又是无可奈何的真切感情。
高仁利父子的形象,则从内到外,都给人一种憎恨和厌恶之感。通过一些具体的情节:如老郑因脚烂了,穿上了鞋,而高仁利却逼他把鞋子脱下来,并把他的鞋子抛到海里去;把金水打得鲜血直流,并逼他在账单上打手印;再如高仁利那些把剥削渔民看成是天经地义的混账话,高子端的油腔滑调,轻佻而洋洋自得的神态,深刻地揭露了他们的狠毒、贪婪和伪善的丑恶心灵。影片虽然并没有特别在外形上丑化他们,但通过演员的生动表演,这两个人物的丑恶形象却活脱在银幕上。
情节曲折动人、引人入胜,而在处理上又丰富多姿、通俗易懂,是影片《南海潮》的又一特色。影片以一对青年悲欢离合的故事为核心,展开了激昂的斗争,有苦难的生活史,有抒情的南海风习。影片在叙述故事的方法上,既互相交错,又有头有尾,脉络分明;它所描绘的时间虽长,而在情节上则既有埋伏在先,又有呼应于后。作者善于用对比、重复的手法,引起观众的联想和回忆,因此,尽管它所描绘的时间较长,情节变化比较多,但仍然使观众感到有条不紊,清晰流畅。例如阿彩与金喜之间的情节,从金喜给阿彩送石斑鱼、玩“娶新娘”,到十年之后在封建统治者面前并肩反抗、结为夫妇的描绘,使人既感到有发展有变化,又有紧密联系而不中断。又如地主渔霸对老郑一家的剥削和压迫,十年前高仁利压秤、杀价收老郑的鱼,并逼老郑认了他的阎王债,而十年后,高仁利又强迫金水在一辈子也还不完的账单上打手印,这都在影片中形成了很好的联想与呼应。
曲折动人的情节,丰富多彩而又通俗易懂的艺术处理手法,是中国群众所喜爱的,影片《南海潮》的这一特色,正是它获得观众赞赏的主要原因之一。影片《南海潮》编导者之一蔡楚生同志是创作实践经验最多的艺术家之一,他懂得观众的心理,因此这部影片比较成功地采用了群众所喜爱的艺术手法。
影片《南海潮》也还有一些不能尽令人满意的地方:影片后半部,尤其是结尾,调子显得低沉了些。诚然,现在的影片,只是整部影片的上集,昂扬的斗争和胜利的情节,将在下集展开,但作为一个独立放映的上集看来,它的情节的安排,我觉得还是以比较高昂的情绪为结束好一些。影片中有些戏进展也嫌缓慢,如阿彩和金喜结婚后月夜谈心那场戏,就拉得过长了,因为这场无言的戏,本身并不具有更多的内容,渲染得过多,就有拖沓之感。此外,张伯从广州的战斗中撤退,金喜等在渔船上与日寇搏斗等等,在情节安排上似还有不够合理和周到之处,因此使人感到缺乏真实性。后一场戏虽然在处理手法上吸取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特点,技巧也很熟练,但总使人感到生活的真实性不够充分。


第6版()
专栏:桥话

桥梁作用
茅从昇
桥梁是这样一种建筑物,它或者跨过惊涛骇浪的汹涌河流,或者在悬崖断壁间横越深渊险谷,但在克服困难、改造了大自然以后,它却不阻挡山间水上的原有交通而产生新的障碍。
桥是为了与人方便而把困难留给自己的。人们正当在路上走得痛快时,忽然看到前面大河挡路,而河上正好有一座桥,这时该暗自庆幸,果然路是走对了。
造桥是不简单的。它要像条纽带,把两头的路,连成一体,不因山水阻隔而影响路上交通。不但行车走人,不受重量或速度的限制,而且凡是能在路上通过的东西、都要能一样地在桥上通过。如果能把桥造得像路一样,也就是说,造得有桥恍同无桥,这造桥的本领,就够高了。桥虽然也是路,但它不是躺在地上而是悬在空中的,这一悬,就悬出问题来了。所有桥上的一切重量、风压、震动等等的“荷载”,都要通过桥下的空间,而传达水下的土石地基,从桥上路面到水下地基,高低悬殊,当中有什么“阶梯”好让上面荷载,层层下降,安然入土呢?这就是桥梁结构:横的桥身,名为“上部结构”,竖的桥墩,名为“下部结构”。造桥本领就表现在这上下结构上。
桥的上下结构是有矛盾的。要把桥造得同路一样牢固,上部结构就要很坚强,然而它下面是空的,它只能靠下部结构的桥墩作支柱,桥墩结实了,还要数目多,它才能短小精悍,空中坐得稳。但是,桥墩多了,两墩之间的距离就小了,这不但阻遏水流,而且防碍航运。从船上人看来,最好水上无桥,如果必须造桥,也要造得有桥恍同无桥,好让他的船顺利通过。桥上陆路要墩多,桥下水路要墩少,这矛盾如何统一呢?很幸运,在桥梁设计中,有一条经济法则,如果满足这个法则,就可统一那个矛盾。这个法则就是上下部结构的正确比例关系。
桥的上下部结构是用多种材料造成的。材料的选择及如何剪裁配合,都是设计的任务。在这里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要使上层建筑适应下面的地基基础,有什么样的基础,就决定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过来要为巩固基础而服务;一是要把各种不同性质、不同尺寸的材料,很好结合起来,使全座桥梁形成一个整体,没有任何一个孤立“单干”的部分。纵然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各有不同的自由活动,也要步调一致,发挥集体力量。桥的“敌人”是既多且狠的:重车的急驶、狂风的侵袭、水流的冲击、地基的沉陷等等而外,还有意外的地震、爆破、洪水等灾害。桥就是靠着它的整体作用来和这些敌人不断斗争的。
桥的上下部结构要为陆路水路交通同等服务,而困难往往在水路。水是有涨落的,水涨船高,桥就要跟着高,这一高就当然远离陆路的地面了。地面上的交通如何能走上这高桥呢?这里需要一个“过渡”,一头落地,一头上桥,好让高低差别,逐渐克服,以免急转直上。这种过渡,名为“引桥”,用来使地面上的路,引上“正桥”。引桥虽非正桥,但却往往比它更长更难修。
可见,一座桥梁要在水陆交通之间,起桥梁作用,就要先在它自己内部很好地发挥各种应有的桥梁作用。整体的桥梁作用是个别桥梁作用的综合表现。


第6版()
专栏:

闹春耕(外一首)
欧阳翎
忽晴忽雨岭南天,
一高一低粤北田;
弯弯路,曲曲烟,
几缕春阳,嵌在山那边。
山那边,瓦房一大片,
白的是墙,红的是檐;
村前瓜——坠坠,
村后果——串串。
不见人影,
不闻鸟喧,
但见娃娃在塘边牧鸭,
老汉在树下抽烟。
问娃娃,人去哪里?
问老汉,鸟飞哪边?
他们指我上山巅——
呵,山巅好片天:
田水漫漫,软土绵绵,
红日落水中,彩霞浮水面;
人喊,牛叫,鞭儿响,
阳雀声高,布谷声啭……
黄泥腿,春风脸,
——晃晃,动动;
男人竹笠,女人汗巾,
——飘飘,闪闪。
铲泥、挑土、撒金谷,
?牛、扶犁、绣金田;
春风带露润人心,
春阳艳红火朝天。
迎春风,赶春潮,
男男女女干劲添,
闹起一个,山区新生活,
闹出一个,公社大丰年!
插秧姑娘
山绿,没有秧苗绿,
天蓝,没有田水蓝;
戴竹笠,卷裤管,
姑娘插秧在田间。
一株一株苗,翠滴滴,
插绿了田垅,插圆了波浪;
姑娘的手,是画家的彩笔,
描出了水纹、绿秧……
忽然落下一阵云雨,
田水叮咚,禾苗蹦蹦长;
刹那换过一阵阳光,
禾苗伸长绿色的臂膀。
为啥姑娘的手这快、这巧?
因为她心里有幅丰收的图案;
为啥禾苗长得这快、这欢?
因为公社的土肥、水美、
天宽……


第6版()
专栏:


叶守先
我见过各式各样的宝塔。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期,却有着不同的感受。
小时,对我来说塔是非常神秘的。小时看过《西游记》之类的神怪小说。小说中往往说在塔上放有佛家珍宝——舍利子,每到夜晚就会闪闪发光,因此引起妖魔鬼怪的念头。后来又听了一些民间传说,说建造宝塔是为了风水,或镇压什么妖魔的。因此,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塔就变得非常神秘了。每过塔下,不由得仰首凝视,颇涉遐想,既怀有恐惧的心情,又不愿遽行离去。
稍大一些,不再迷信传说了,对塔就另有一番亲切之情。故乡较大的城镇村落,往往都有宝塔。我出生的那个小山城,就有一座古塔矗立在城东的一座小山头上,在老远的地方就可以看见它。每次离乡,亲友相送,反复叮咛,心中眷恋之情,不能自已。当亲人看不见了,而那高耸的塔却还伫立在那儿,像是最后一个送行人,使人不由得一步一回头。而每当异地归来,愈近家乡,心中愈急,每次首先迎候我的,也总是那座古塔。
就是异乡的塔,又何尝不然呢?它是行路人一个暂时目标。走得困乏已极的时候,偶一抬头,忽然发现前面远方出现了塔影,不由精神就振作起来了,因为看到塔,也就快到村落或市镇了。
以后,塔在我的心目中又成为崇高的象征。抗日战争时期,一天偶然得到一张延安的照片,看到清凉山上的那座宝塔,巍然屹立,像是一个坚强不屈的巨人。这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它召唤千百万祖国儿女奋起抗战,它似高举的火炬,把光芒照遍全中国。解放以来,每当看到北海公园的白塔,高耸在一片树海之上,使人想像到,它的光辉不仅照耀了整个祖国,还照耀着全世界。
在我的人生的旅途上,出现过多少的塔啊!然而它引起我的思想感情的共鸣,却是有过曲折的变化,由神秘到亲切,由亲切到崇敬。


第6版()
专栏:

水果之乡(油画)
余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