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4月2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一个坚持演现代戏的好剧团
——河南省豫剧院三团访问记
本报记者 叶遥
在群众中扎下了根
河南省豫剧院三团十一年来,坚持以河南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河南梆子演现代戏,取得了很大成绩,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十一年来,他们共演出大小剧目七十个。其中有五十九个是反映现实生活、反映革命斗争的现代戏;为了演好现代戏,学习掌握河南梆子的唱腔、演技、音乐,他们也排演过十来个传统剧目。
怎样用河南梆子表现现代生活、表现革命英雄人物,在这方面,他们曾作过长期的探索和艰苦努力。在不断向传统学习,不断摸索、革新中,他们取得了不少经验,演出了一批成功的戏,培养了一批优秀演员和一个好乐队,在群众中深深扎下了根。
几年来,他们经常轮换上演、最受群众欢迎的保留剧目有:《朝阳沟》《刘胡兰》《小二黑结婚》《五姑娘》《红色的种子》《罗汉钱》《袁天成和能不够》《两兄弟》《姑娘心里不平静》等。这些戏,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在对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有的戏使观众感动得落泪,有的戏使观众在笑声里提高了思想觉悟;有的戏让人感奋,有的戏让人回味……。
通过不断演出,他们培养了一批优秀演员。女演员高洁、马琳、魏云、柳兰芳;男演员王善朴、陈新理、朱义、韩登庆等,都扮演了不少成功的角色。高洁扮演的《罗汉钱》中的小飞娥、《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朝阳沟》中的拴保娘;马琳扮演的《五姑娘》中的五姑娘、《刘胡兰》中的老奶奶;魏云扮演的《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中的赵淑华、《姑娘心里不平静》中的金银花;柳兰芳扮演的《刘胡兰》中的刘胡兰、《小二黑结婚》中的于小芹;王善朴扮演的《小二黑结婚》中的小二黑;陈新理扮演的《朝阳沟》中的支部书记;朱义扮演的《罗汉钱》中的张木匠;韩登庆扮演的《小二黑结婚》中的二孔明,等等,都各以不同的特色吸引着观众,观众给予很高评价。
他们演出的现代戏,不但在城市里拥有大批观众,在农村也深受群众欢迎。数年来,有些节目连着上演,观众总是场场满座。尤其他们到各县巡回演出,受观众欢迎的情况就更为热烈。想看他们演戏的人多,剧场容纳人数有限,观众拥挤、戏票不易买到是常见的现象。许昌、开封、洛阳、安阳等地,有许多人喜欢他们的戏到入“迷”的程度。有时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天的夜场戏未散,剧场外就有不少人排队等买第二天的戏票;有些人背着行李、带着干粮,跑几十里地来看他们演戏。
群众称赞他们的戏“唱得好,演得真、演得活,音乐好听、动人”;他们的唱腔“既是河南梆子,又有新鲜味道”。他们演出的不少节目灌了唱片,广播电台播送他们的戏时,群众一听,就能辨别出来“这是三团的戏!”许多人不但爱听,也爱跟着哼唱。他们创造的不少好唱腔,在群众中流行很广,他们曾整理出版过三本《现代戏唱腔选集》,很受群众欢迎。他们的不少乐曲也优美动听和富有特色,群众很爱听。有些戏一演出,一些职业剧团和业余剧团常来抄他们的乐谱,按照他们的乐谱演奏。
热情的鼓励,深刻的教育
他们演出的现代戏,所以能在群众中生根,能非常广泛地受到城乡人民的欢迎,其主要原因,是他们采用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唱的是河南梆子,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既扎实地继承了传统,又大胆地进行了革新。
唱河南梆子,在他们团的大部分成员思想上,并不是一开始就愿意接受的。这得从他们团的成员说起。
这个团的前身是河南省歌剧团,它是一九五二年建立的。它的大部分成员是由河南省、市、专区十几个文工团里抽调来的文工团员。不久,他们又和河南省一个河南梆子剧团——大众剧团合并。领导上要求他们用河南梆子演反映现实斗争生活的戏。当时,大部分文工团员对学唱河南梆子思想不通,抵触情绪很大。
这些文工团员,大多是解放初期参加文工团的中学学生,一般有两三年的舞台生活经验,其中不少人曾参加过剿匪反霸、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等群众运动,政治上有一定觉悟,但思想上对西洋艺术盲目崇拜,瞧不起河南梆子,认为河南梆子“粗俗、落后”“土里土气”“没有艺术价值”,学唱河南梆子是“新文艺工作者向旧的投降”,是“倒退”;更主要的是他们受旧社会歧视戏曲艺人的影响较深,认为唱歌、拉提琴、吹洋号是“光荣的、革命的”,学唱河南梆子、学拉板胡、打小锣、敲梆子是“丢人”“低人一等”。在这种思想支使下,有的演员想转业或到话剧团,有的想回家不干;有的演员说:“叫我当常香玉第二,天天在报纸上登我的名字我也不干!”有的说:“叫我学唱河南梆子,我只唱大花脸,脸上抹得五颜六色,谁也认不出我来!”有的人出门不愿戴他们团的徽章,有的在街上见了熟人不敢抬头,有的人写信回家不愿写他们团的名字,只写他们住处的街道门牌号数……。
大众剧团的戏曲艺人,对演现代戏没有信心,怕自己不会唱“1
 2 3 4 5 ……”,将来吃不开;更怕不演传统戏,把自己学了多年的技艺白丢了。这两部分人之间,也存在着隔阂,互相看不惯。大众剧团的人,一般文化水平比较低,有的是文盲,他们认为文工团员的文化水平高,光嘴会说,一句梆子不会唱;文工团员更看不起大众剧团的人,认为他们是“唱戏的”,看不惯他们的生活习惯,嫌他们的文化水平低。
针对这种情况,团内组织学习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章,解决文艺工作者应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并端正对民族遗产的看法,强调互相团结,互拜师傅互带徒弟。大众剧团的人教文工团员学唱戏,学河南梆子乐器怎样拉、怎样打;文工团员教大众剧团的人学文化、学简谱和音乐理论知识。同时配合婚姻法宣传排演第一个现代戏《新条件》。
《新条件》一上演,虽然演员唱的字不正腔不圆,有时凉腔掉板不沾弦,表演走台步像扭秧歌,像“踏泥的腿”,唱“红丹丹的太阳落呀落了山”时,前腿弓后腿蹬,手臂一挥,指着天幕上的太阳……,硬胳膊硬腿,没有戏曲舞蹈身段美,但是因为他们唱的是群众喜爱的河南梆子,表现的是现代生活,观众感到新颖,几乎演员唱一句鼓一次掌,连续演出许多场,场场满座,场场鼓掌。接着他们又演出了第二个节目《罗汉钱》,这个戏受观众欢迎的情况比《新条件》更热烈、更长久。观众彻夜排长队等买戏票的现象出现了,有的观众远道而来,带着被子睡在剧场椅子上等看戏……。这对他们全团的人是热情的鼓励,也是深刻的教育。不管是从文工团来的,或是从大众剧团来的,他们过去演戏,都还从来没有遇见过观众这样热烈欢迎的。
苦学苦练,向传统艺术学习
从《新条件》演出开始,看不起河南梆子的错误思想很快被纠正了,团结加强了,为了用河南梆子演好现代戏,大家开始勤学苦练向河南梆子的传统艺术学习。
学习的最初阶段,演员跟老艺人一字一句学唱腔,一招一式学表演技巧;早上天不亮起来喊嗓子,练基本功:手眼身法步,白天配合乐器练唱腔。大家起早睡晚,苦学苦练。有的演员嗓子唱哑了,就用手拍着板在心里唱;有的冒着风寒到冰地上练碎步。乐队人员跟老师傅学乐器拉法,学锣鼓点,学曲牌,学伴奏。学打鼓的把手打疼了,就用手指敲着腿练鼓点;学打小锣的,为了练习打得准,敲着大拇指甲盖练。有的胳膊酸疼了,手上磨泡了,还坚持练习不辍。
经过一段刻苦学习,演员由最初分不清河南梆子常用调门什么是二八板,什么是流水板,不知道怎样配合乐器开腔、搭嘴,慢慢学了一些戏,知道怎样配合乐器唱了。乐队人员也由不会拉过门,不会伴奏,慢慢学会不少乐曲,知道怎样进行伴奏了。
但这只是能照着河南梆子的曲调唱唱拉拉,至于怎样才能唱得好,唱得巧,唱出味道来,他们还摸不着门道。观众说他们唱的是“梆子歌”或“歌梆子”,高腔大嗓没有河南梆子味儿。
为了唱出河南梆子味道来,他们更进一步学习怎样吐字,怎样运气行腔,怎样用唱腔的高低、快慢、轻重、强弱来表达情感。
有些演员被派出去拜师傅,跟河南梆子的著名演员学习;一有机会他们也请一些著名艺人来团里教唱、教拉。到各地巡回演出时,他们也经常向各地的老艺人学习。他们并广泛收集河南梆子的老唱片、新唱片,经常放唱,进行学习。有些演员跟师傅一音一字地学;不少人天天守着唱片一段一句扣着学。有的为了学会正确发一个“啊”音,开始舌头压不下去,用牙刷把、筷子压着舌头练习。有的为了学好一句戏,找出它的味道到底在哪里,无数遍地放唱那一句戏,把唱片都磨平了。为什么艺术造诣高的演员唱一句戏,甚至唱一个无唱词的腔能唱哭人?为什么有的唱一个腔弯能让观众深深陶醉?他们在演唱技巧上细心体会、细心地学,并对河南梆子一些著名演员的唱腔的不同特点、不同风格,进行比较、分析、品味。经过这样扎扎实实的学习,他们在唱腔技巧上提高了很多,不但学会了唱出河南梆子味道来,而且有不少演员学会了用唱腔表达情感、打动人心。过去设计的唱腔是河南梆子,他们用唱歌的方法唱,一唱唱成了“梆子歌”;现在设计的唱腔稍有歌曲味,他们能马上辨别出来,进行修改。过去他们凭嗓子硬唱硬喊,唱不了多少句戏,便累得上气接不了下气,往往一场戏只能唱半截,嗓子就支持不住了。一九五四年初,他们演出《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时,一个半小时的戏,主要角色还需要换两个人唱。经过不断练唱,他们学会了运气行腔的方法,有些演员能连唱一百多句戏,接连演出也不感到吃力了。
音乐人员也从各地老艺人那里,以及从唱片中学习了不少唱腔、曲牌和伴奏技巧。他们不但掌握了乐器的拉法,能进行文场戏和武场戏伴奏,而且学了不少唱腔,收集整理了一百多首河南梆子的老曲牌,给丰富和发展他们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边学边用边革新
他们从建团开始,一直坚持采用一边学戏,一边排戏,一边进行革新的办法。在学戏、排戏和对传统艺术进行改革中,他们和老艺人合作得很好。已故河南梆子老艺人管玉田,曾在他们团里当师傅,他会唱二、三百本戏,曾长期随团活动教戏。团里还有两位老艺人专门教音乐和武功。每排一个新戏,导演、演员、音乐人员、舞台美术人员和老师傅们在一起,共同研究剧本、分析剧本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哪段戏是什么感情,该用什么唱腔,该用什么音乐,该用什么动作,请老师傅在传统戏里找,一种不成再换一种,找出适当的调门、曲牌、动作后,再根据现代戏的需要,从现实生活、现代人物的思想感情出发,对传统艺术进行改造,一字一句甚至一个音符、一个小动作,都要经过仔细推敲,直到大家感到满意为止。从排演第一个戏起,他们就是这样和老艺人合作的。老艺人有丰富的传统艺术知识和实践经验,但对新的东西熟悉、理解较差;新文艺工作者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新的文艺理论知识,但对传统艺术不熟悉。他们在合作过程中,做到了互相尊重、取长补短,彼此都学习了不少东西,对扎实地继承传统艺术和大胆地进行革新,作出了不少成绩。
从他们十来年的经验看,传统的唱腔、演技、音乐,原封不动地拿来表现现代生活、表现现代人物,一般是不行的,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有些他们进行了小的修改,有些进行了大的变动,有些是他们根据传统艺术的基本特点重新进行创作的。
在唱腔上,他们有不少创造,丰富和发展了河南梆子的唱腔。在演唱形式上,他们也作了不少革新。表现群众劳动场面的戏,需要热烈、红火,河南梆子里没有合唱,他们在一些戏里,根据剧情的需要,运用河南梆子的旋律,创作了不少受群众欢迎的合唱。如《两兄弟》中社员们在河边洗菜的一段戏,一人领唱众人和,曲调优美,情绪热烈、饱满,表现了劳动的愉快。这段唱是根据河南梆子的慢板、流水板旋律创作的,听起来既是河南梆子味道,又很新鲜。他们在《五姑娘》一戏中,运用河南梆子二八板的唱腔,创作了二重唱,也很新鲜好听。
在伴奏音乐上,他们也进行了不少大胆革新,河南梆子的音乐过门一般较长,原封不动用于现代戏有困难,他们有的掐头去尾,有的重新改写。有些群众爱听的前奏曲和描写音乐,是根据传统音乐的旋律新创作的。
在乐器的种类上,他们也增加了些乐器,丰富了河南梆子的音色。河南梆子的弦乐器,一般有板胡、二胡、三弦。板胡是主奏乐器,但它的高音不很柔和,有时出现噪音,为了弥补板胡的不足,他们把西洋乐器大、中、小提琴加上,改用特殊指法拉出河南梆子味,效果很好。在有些戏里,他们加上笙、笛两种乐器进行伴奏,效果也不错。
在舞台美术方面,他们也作了不少尝试。他们从现实生活出发,按照戏曲的表演特点,进行舞台美术设计。有些戏里实景、实物多些,有些戏少些。在同一个戏里,有的既有实景、实物,也有用戏曲的虚拟动作表演出来的虚景虚物,如进门关门、划船等。为了便于下乡巡回演出,他们的布景、道具一般比较简便。他们的服装设计,一般接近生活真实,但也有的戏更接近传统戏曲。如《小二黑结婚》中的服装,无论色彩和质料,都作了比较大的夸张。这个戏在表演上运用传统戏的程式动作较多,服装的色彩夸张和整个戏的喜剧风格比较协调。
一段波折
他们演的现代戏,并不是在每个时期,在每个地方,每个戏都受观众欢迎的。他们也曾被观众叫过倒好。
一九五七年反右派斗争前夕,社会上曾出现过一股逆流,现代戏也曾一度处于低潮。加上当时他们演出的剧目比较贫乏,有些戏的内容与当时的政治形势不相适应,观众的欣赏水平提高了,他们的艺术质量没有进一步提高,等等原因,他们在一些地方演出,曾遭到观众拍倒掌。观众曾给他们编了这样一个顺口溜:“河南省,豫剧院,不是《小二黑》(即《小二黑结婚》),就是《罗汉钱》,演个《人往高处走》,前面还加个《雁荡山》。”
当时,他们团里的有些成员,情绪有些低落,对演现代戏在思想上曾产生某些动摇。党及时给他们指明方向,鼓励他们提高艺术质量,坚持下去。他们听从党的话,一方面更深入一步向传统艺术学习,努力提高现代戏的质量;一方面以战斗的精神“攻打”现代戏的阵地。有时观众越鼓倒掌,他们演得越起劲。
经过进一步刻苦学习传统艺术和进行创造革新,到一九五八年,他们的演出艺术水平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导演在艺术处理上有不少新的创造,演员在刻划人物和演唱技巧上也达到了较高水平,音乐也进一步丰富了,他们的戏又受到了观众热烈欢迎。以后又经过数年努力,他们终于牢固地“占领”了现代戏的阵地。
兢兢业业,不断提高艺术质量
数年来,他们在艺术创作上一直兢兢业业,不断努力提高艺术质量。他们的不少节目,经常一面演出,一面进行修改加工。有时为了一句唱腔,一个动作,一句乐曲,三番五次推敲修改。除去经常的小加工不算,《刘胡兰》从一九五五年第一次排演到现在,先后大改了四次;《小二黑结婚》从一九五三年演出到现在,大改了两次,一九六一年第二次修改,几乎等于又重新排演了一个新戏;《朝阳沟》从一九五八年演出到现在,也大改了两次。这些戏,每经过一次修改,无论在思想内容和艺术上,都有所丰富、提高。他们的一些节目所以能长期演出,长期受群众欢迎,这是个重要原因。他们团的成员无论在艺术创作上和日常生活上都团结得很好,共同为演出好戏互相切磋,互相勉励,共同努力。
每次演出前,大家认真复习唱词、动作、音乐,演出几场戏后,进行艺术小结。谁在演出上有新的成绩,及时予以表扬;谁稍有懈怠,及时给以帮助。
深入农村为群众演戏,向生活学习
他们除向传统学习外,在深入农村为群众演戏、向生活学习方面也做得很好。
从建团以来,他们一直坚持经常深入农村为农民演戏,有时一年下乡演出三几个月,有时下乡半年左右。十一年来,他们曾到河南省五十多个县(约占河南省的半数县)巡回演出过。他们在河南省一级的专业剧团中,是下乡为群众演出做得最好的一个。一九五八年,他们曾被评为支援农业先进集体,出席了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以后又两次被评选为先进单位,参加了全国文教群英会和全国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财贸方面群英会。
他们到各县演出时,常抽出一定的时间参加农业劳动,帮助农民担粪、锄地、收割庄稼等,与农民同吃、同住,和农民建立了深厚感情。他们曾用建立生活根据地的办法,和开封郊区红光蔬菜公社的社员们建立了比较亲密的关系。他们到太行山区林县演出时,不但翻山越岭到最偏僻的山村为农民演戏,而且还参加水库工地劳动,为农民积肥等。他们到方城、巩县、偃师、正阳等县演出,也都坚持这样做。有时,为了使一部分行动不便的年老社员和一些因工作离不开的饲养员也看到戏,他们采取化整为零、分片分小组的办法,深入到农民家里,或到饲养室里演唱。有时,他们白天同农民一道劳动,田间休息或晚上无事时,给农民清唱,农民非常感动,群众说:“我们没见过这样好的剧团,又帮我们干活,又给我们演戏开脑筋!”群众待他们如亲人一般,常常问寒问暖,关心备至。他们团还保持着老文工团的优良传统,无论走到哪里,都注意做好群众工作,有些地方住房条件差,为了不给群众添麻烦,他们搭帐篷住;有时住在农民家里,常做到“地扫光,水满缸”,并经常向农民宣传党的各项政策,和群众打成一片。有时收集当地的好人好事,及时编成小演唱,进行宣传鼓动,群众非常欢迎,群众称赞他们是“老八路作风”。他们在和群众不断接触中,提高了思想觉悟,积累了不少生活知识,丰富了艺术形象创造。他们演的戏十之八九是农村题材的,群众说他们演啥像啥,这和他们熟悉农村生活、熟悉农民的思想感情是分不开的。
他们到各地演出时,还经常对一些县的专业剧团,以及工厂、农村的业余剧团进行辅导。有时到一个专区演戏,各县专业剧团的主要业务人员,常来观摩他们演出,向他们学习演现代戏的经验。他们总是热情地、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兄弟剧团。有时到县里演出,或到工厂、矿山演出,他们也常常具体帮助专业和业余剧团排演现代戏。无论是导演艺术上的问题,或是演员的唱腔、演技问题,或是音乐、舞台美术方面的问题,他们都尽力给以具体辅导。如有的剧团演现代戏不会面部化装,他们就当场做化装示范,并讲解什么样的人物适合画什么样的线条,调什么样的底彩。不少剧团很称赞他们这种热心辅导的精神。
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于培养新演员。他们团现有七十人,其中有十八个女演员,十八个男演员,一般年龄都在二十五岁上下。二十岁以下的只有二人。从他们团现有演员的发展情况看,培养一个艺术上比较成熟的演员,一般需要十年八年功夫。尤其表演技巧上的一些基本训练,需要从小学起收效才大。如何吸收、培养新演员,是他们团存在的一个问题。
关于剧目。从他们演出的情况看,他们自己创作的剧本较少,从别的剧种移植、改编的剧本较多;能长久经得住群众考验存留下来的好剧目数量少。这里涉及到编剧力量问题,也涉及到编剧深入生活问题。他们团写现代戏剧本的专职人员只有一人。移植、改编别的剧种的剧本,一般需要按照河南梆子的唱腔规格、韵辙,进行改写,有时不但大量的字句需要改,连结构也需要变动,改写任务比较繁重。编剧深入生活、进行创作的时间较少,新的好剧本写不出来,剧目显得有些贫乏。
男生唱腔问题。河南梆子传统戏里的男生唱腔,一般多用二本腔(即尖声假嗓音),用于现代戏,现代人物唱尖声假嗓,使人感到不大真实。他们团的男演员最初采用大本腔(即真嗓音)唱,比同调门的女唱腔低八度音。低声粗嗓,一般唱的没有道白的声音高,唱起来费劲,听起来也不好听,观众说这是“低八度卖红薯”(指像卖红薯的叫卖声)。以后他们又加以改进,提高四、五度音唱,虽然比过去好些了,但仍然不够好听。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很好解决,他们还正在摸索中。


第5版()
专栏:

编后记
河南省豫剧院三团坚持演现代戏,深受观众欢迎,取得很大成绩。它至少说明了两点:
群众是欢迎好的现代戏的;
许多地方剧种是能够演现代戏的。
自然,要做到深受群众欢迎,要做到传统的艺术形式与现代生活的内容相适应,有一个艰苦的学习过程和探索过程。学习什么呢?向谁学习呢?
首先是向生活学习,向群众学习。既然要演现代剧目,那就必须同当前的现实保持密切的联系。只有这样,文艺工作者才能体会群众的思想感情;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和群众接触的过程中,改造自己的思想感情。豫剧院三团在这方面是值得称道的。他们保持着“老八路作风”,他们是演剧队,同时是工作队;他们向群众宣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同时又虚心地向群众学习。群众说他们演啥像啥,是因为根植于群众中的缘故。
其次,向优秀的传统艺术学习。对待传统艺术,常常需要这样:为了改造它,必须掌握它,“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豫剧院三团正是这样做的。他们向传统艺术学习,可以说是费尽心血。
“大家起早睡晚,苦学苦练。有的演员嗓子唱哑了,就用手拍着板在心里唱;有的冒着风寒到冰地上练碎步。乐队人员跟老师傅学乐器拉法,学锣鼓点,学曲牌,学伴奏。学打鼓的把手打疼了,就用手指敲着腿练鼓点;学打小锣的,为了练习打得准,敲着大拇指甲盖练。有的胳膊酸疼了,手上磨泡了,还坚持练习不辍。”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们并没有面对着传统艺术止步不前。而是根据内容、剧情的需要,认真地仔细地对传统艺术进行改造。
“从他们十来年的经验看,传统的唱腔、演技、音乐,原封不动地拿来表现现代生活、表现现代人物,一般是不行的,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有些他们进行了小的修改,有些进行了大的变动,有些是他们根据传统艺术的基本特点重新进行创作的。”
第三,向传统艺术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向掌握传统艺术的艺人学习。在豫剧院三团,新旧文艺工作者建立了正常的、良好的关系,他们取长补短,彼此尊重。看来,要使传统的艺术卓有成效地得到改造,新文艺工作者参加进去,是个必要的条件。
最后,我们仍然需要反复地说明这点:我们提倡演现代戏,但是,并不排斥演优秀的传统剧目,演改编的或新编的好的历史剧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