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63-04-13

1963-04-13新闻联播 文字版

高原上的海子——北疆见闻

第6版()<br/>专栏:<br/><br/> 高原上的海子<br/> ——北疆见闻<br/> 哲中<br/> 在人们印象里,海,只有在我国东南面才能看到,殊不知在祖国的西北高原上,却有着另外一种海。这种海好似湖泊,散布在沙漠深处。高山上的雪水,经过地下长途潜行,在沙漠的低洼地方涌现出来,形成泉水湖,本地人叫它海子。<br/> 一天,我到解放军天山北麓一个农业生产师去,访问这个师水库管理所所长陈林。听说在解放战争时期,陈林是全师的特等战斗英雄,一九四九年随军进疆后,又在修建水库和管理水库中创造了出色成绩。他利用水库养鱼,把长江鱼引来繁殖,这在高寒地区实在是个创造。不巧,陈林不在家,水库管理所的王教导员告诉我,陈林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东道海子打鱼去了,本来,在沙漠里能有海子就是少闻,真没想到海子里还有鱼。<br/> 关于到东道海子打鱼,王教导员讲了一串故事。一九五○年,部队开始生产,需要修建大批的营房。当时陈林是生产排长。他听人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里有个海子,长着许多芦苇,用它来盖房子最理想,他就领着战士们到那里去。经过一天一夜的寻找,走得口干舌燥,一下发现了海子,都高兴得跳了起来。陈林立即带领队伍跑步前去,快要接近海子时,忽然从迎面扑过来一阵“哗哗”声,这声音来自海子,原来海子里正翻腾着滚滚的波浪,连水边上的芦苇都颤抖了。他走近一看,水面上浮着一层鱼,那乌亮的脊背,一个挨一个,把整个海子都挤满了。他伸手就抓上来一条大鲤鱼。他们打了九天芦苇,美美地吃了九天鱼。只是当时部队正忙于开荒造田,顾不上来打鱼,时间一久,就把这事情忘记了。<br/> 去年九月,这个师水库里养的鱼正式供应城市,这些鲜鱼受到各族居民的欢迎。为了增大供应量,陈林就想起东道海子,为了弄清那里的鱼情,他带着一个小组去勘察,没想到他们走近东道海子,再没有过去那种情景了。水面上见不到鱼,水里面打不上来鱼。他们一连守了四天,带来的干粮吃光了,海子里的水盐碱性大,喝得人直拉肚子。陈林又有胃病,看着他瘦了下来。有人主张回去,他没有答应。他说:“同样的海子,十年前有鱼,十年后就没有了?我不相信鱼会插翅飞了!”第五天早上,沙漠里刮起一阵东南风,下了一会子小雨,掩藏在深水里的鱼群,一下都浮上来了。他们到附近的红柳林里找到一棵空了心的大柳树,把它挖成木船,下到海子去勘察鱼情。勘察证明,这里的鱼层很密,只要好好保护,是打不完的。<br/> “今年领导上指示,要我们师一天上交四千斤鲜鱼,老陈又到东道海子打鱼去了。那里生活比较艰苦,他身体又不好,今天有部汽车去拉鱼,我想跟去把他换回来。”王教导员说。<br/> 这真是个好机会,我决定随王教导员去一趟。<br/> 我们经过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傍晚,才到东道海子。东道海子,就像一条落地的银河,静静地躺在沙漠里。海子两旁,长着一人多高的芦苇,现在正是芦花盛开的时候。我在车上,极力向海子里望去,想看到打鱼的战士。王教导员说,这海子很大,一公里多宽,十公里多长,还要走好一阵子,才能走到渔场呢。<br/> 汽车顺着海子向前驶去,道路难走,到天黑时,才在一个海湾子里停下来。我走下车子,看周围一间房子也没有,就问王教导员:“渔场在哪里?”<br/> 他笑着说:“就在你的脚下。”<br/> 我低头一看,脚旁正是一块透着灯光的玻璃板。原来这里没盖房子,战士们住在地窝子里,这块玻璃是地窝子的一个冲天窗户。<br/> 我们走进去。渔场的地窝子又大又敞亮,离地面两人深,一连十二间,进门处是个伙房,锅里正煮着香喷喷的野味;紧挨着是办公室,墙上挂着毛主席像,桌上放着一束无名的野花;里面的十间是战士宿舍,床是土做的,上面铺着芦花,芦花上是白被单,坐上去非常舒适。<br/> 王教导员说:“这是老陈领战士们挖的。他干啥事都认真,再艰苦的环境,他也能打扮得漂漂亮亮。”<br/> 一个战士挑水进来,进门就问:“是教导员来了?”<br/> 王教导员一边帮他倒水,一边问:<br/> “老陈呢?”<br/> “清早下海子啦。”<br/> “中午没回来吃饭?”<br/> “他那人只要有鱼打,三天不吃饭也不晓得饿。”<br/> “锅里煮的啥呀?”<br/> “老陈打的水鸡、野鸭子,还有雁蛋,合在一块红烧。你尝尝,好吃么?就是缺少点调料。”<br/> 这位战士出去不久,就转回来说:“老陈他们回来了。”<br/> 这时候,月儿东升,海子里清光粼粼,远处数点渔船,慢慢地向这边游来,随着木桨的拍水声,传来一阵阵歌声。那歌子用的是维吾尔族一首民歌调子,一个嗓门宏亮的人领唱,大家热烈地和着:<br/> 东道海子长又长,<br/> 鱼儿成群翻波浪,来了一队解放军,<br/> 建立人民新渔场。<br/> ……<br/> 王教导员忍不住地扯开嗓门叫道:“老陈!”<br/> 海子上的歌声变成笑声。一个嗓门宏亮的人回话:“老王,你再不把车子要来,我们可要不饶你啦!”<br/> 王教导员问:“你身体怎样?”<br/> 他说:“没啥呀!我这不是唱着歌吗?你把车子打发来就行啦,干嘛要自己跑一趟?哈,鬼老王,你别逞能,你来也赶我不走,我才不干哩。今儿来几部车子?”<br/> “一部。”老王说。<br/> “不是说得好好的,来两部吗?”他没等解释,就对船上的战士们说:“同志们,我们把鱼装上汽车再吃饭,争取这部车子明天多拉一趟,行不行?”<br/> 战士们一阵笑,说:“行罗!咋不行罗!”<br/> 满载着白花花鱼儿的木船,一条跟着一条,划进储鱼塘。战士们跳下船就向汽车上装鱼。到吃晚饭时,老陈一面向我们碗里添鱼,一面憨厚地笑道:“海子鱼多,就是不太大,我想把东海里的鱼引来改良品种,不知行不行?”<br/> 王教导员接过话:“好,可以试试。都是盐性水嘛,或许能成呢!要是搞成了,海和海子真成亲家啦!”<br/> 大家都笑了。

看英国水彩画展

第6版()<br/>专栏:<br/><br/> 看英国水彩画展<br/> 张安治<br/> 目前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英国水彩画展览》,包括了从十七世纪后半叶到现在约三百年来九十几位画家的一百五十多幅原作,有系统地展示了英国水彩画发展的过程。<br/> 在西洋画的领域中,水彩这一工具的运用,早在十五世纪晚期德国大画家丢勒时即已开始。但从十七世纪传入英国以后,得到了特殊的发展,形成一种具有独特表现力——长于发挥透明感和明快风格的艺术。至十八世纪后期和十九世纪前期在世界艺坛享有盛誉。<br/> 初期的英国水彩画,大多作为书籍插图用的彩色版画的底稿;特别是为了作游记这一类书的插图(因为当时照相术尚未发明)。由于水彩画工具的轻便,更适合作户外的风景写生。随着水彩画技巧的进步,也显示出这种工具适宜于表现雾气迷蒙、风云变幻等英国的气候特征。因此英国的水彩风景画逐步获得了显著的成就。<br/> 初期的水彩画技法,大多先用钢笔或铅笔作素描,再加以淡彩。色彩比较单纯,起一种烘托辅助的作用。到了十八世纪的亚历山大·柯岑斯,吸收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期和荷兰画派的风景画的一些特点,发挥了独创的风格。他不仅用钢笔,更常用毛笔和乌贼墨作成素描,再用淡墨或棕色染浓淡层次;不用彩色而重视远近明暗的色调对比。<br/> 水彩画技法的这一新发展,在和柯岑斯大致同时的桑德比的作品上,体现得更为突出。他的水彩画虽仍以素描作底稿,但已较多重视色彩的变化。例如《橡树下的小憇》表现光影明暗的对比,树叶用点笔,和柯岑斯有相近的地方;但用色浓厚,向纯粹的水彩画迈进了一大步。到十九世纪初期,英国水彩画已发展到完全脱离着色素描,用丰富的色彩和色调来表现的阶段。<br/> 印象派的先驱者泰纳,他在水彩画方面的杰出成就和油画齐名。展品中有他早期以墨笔点画为主,间用钢笔的作品,明暗节奏丰富,天空和远山迷蒙相接,风格爽朗。例如《达德利堡与河上货船》可以说是代表他成熟期的典型风格。全画色彩的运用突破了按照各别物象的具体色彩来描绘的规律,而是依照光影和空间距离的整体色彩关系,把画面分成几片不同色彩的区域,除近处有些物象刻划精细外,大部景物都迷离隐约,仿佛包围在烟雾之中,色彩、色调的变化,模糊和清晰的交错,表现了光和色的规律,加强了诗意的表现和色彩的整体的和谐。<br/> 和泰纳同时期的重要水彩画家还有康斯太伯尔、克罗姆、瓦利、科特曼、柯克斯和德·温特等。他们的风格有的富有装饰风,有的风格朴素,有的清新洒脱,各具特色。他们共同把英国的水彩风景画发展到了新的高峰。<br/> 从十九世纪中叶起,精工富丽的拉飞尔前派主宰了英国画坛,和这一派有关系的重要画家如帕尔麦、勃朗、霍尔姆·亨特和密莱斯等,他们常用水彩画和水粉画来作油画的底稿,题材亦较多转向人物方面,但比较忽视了水彩画的技法特色。<br/> 从十九世纪晚期到二十世纪初期,英国水彩画有一定程度的复兴。斯蒂尔被认为是泰纳、康斯太伯尔以后的最杰出的画家。他的水彩画风格自由、轻快,又简淡、含蓄,继承了英国水彩画的优秀传统,吸收了印象派的影响,发挥了水彩画的技法特长。萨金特以油画肖像著名,但他常用水彩作风景和人物速写。色彩明快浓郁,作法淋漓、酣畅。这几位画家各有独特的风格,继承和发展了英国水彩画的传统。<br/> 自二十世纪,法国的后期印象派和其他形形色色的流派也影响了英国画坛;所谓“现代运动”风靡一时。许多水彩画家也采用了那种强烈刺激的色彩和粗犷的线条。把追求所谓情调、趣味放在首要地位;乃至有不少人走上完全脱离生活、不顾内容的抽象主义的道路。<br/> 这次展览使我们能够比较系统地认识英国水彩画发展的面貌,有机会欣赏、学习许多美术史上著名画家的优秀作品。英中友协热忱地组织这次展览会,对于中英人民的文化交流,将写下有意义的一页。

“海报”下乡

第6版()<br/>专栏:文化街头<br/><br/> “海报”下乡<br/> 张志忠<br/> 剧团下农村,满足农民的文化生活,这是一件好事。<br/> 随着剧团下乡,过去张贴在城市的“海报”,也出现在农村了。有的套色精印,有的素纸书写,有的用粉墨勾画于黑板报、布告牌。虽然形式不一,但目的只有一个:告诉人们要演什么戏。<br/> 现在有的剧团贴“海报”,不写出演员姓名。群众说,“不写出演员的名字,戏好戏坏,怎么知道是谁唱的呢?”于是,只好望“报”兴叹!<br/> 还有些剧团的“海报”,字写得不普通,群众看不清。美术字确实可以美化“报”面,但写不好,龙飞凤舞,勾连不断,群众看了还是不知道唱什么戏。<br/> 在当前文化为农村服务,剧团、电影面向农民的时候,这个小问题也希望能注意起来。

不用悲伤

第6版()<br/>专栏:<br/><br/> 不用悲伤<br/> 林林<br/> 老挝临时民族团结政府外交大臣贵宁·奔舍那被刺消息传来之后,有关人士陆续慰问他在京学习的孩子们(一女三男,年龄八岁、九岁、十岁、十二岁)有感作此小诗。<br/> 小妹妹、小弟弟哟,<br/> 不要流泪,不用悲伤。<br/> 今天我们围坐在<br/> 你们爸爸遗像的面前。<br/> 回想前些时候,<br/> 爸爸来北京,<br/> 看你们,亲你们,<br/> 和你们玩,和你们谈,<br/> 要你们坚苦朴素,<br/> 像中国小朋友一样。<br/> 哦,你们不明白为什么<br/> 在人世间有这么毒心肠。<br/> 用冲锋枪杀害了爸爸,<br/> 而妈妈也受了重伤。<br/> 听万象消息说:——<br/> 妈妈躺在爸爸灵边病床上,<br/> 心中虽然忧郁,<br/> 态度镇定自然。<br/> 小妹妹,小弟弟哟,<br/> 不要流泪,不用悲伤。<br/> 为祖国和平独立团结统一,<br/> 爸爸坚持了无畏的斗争。<br/> 美国佬却要老挝混乱黑暗,<br/> 就把爸爸看作眼中钉。<br/> 它们惯于杀人和放火,<br/> 它们惯于制造灾难和不幸。<br/> 小妹妹,小弟弟哟,<br/> 不要流泪,不用悲伤。<br/> 今天我们围坐在<br/> 你们爸爸遗像的面前。<br/> 爸爸神采奕奕,并未死去,<br/> 他对你们充满希望。<br/> 让幼小的心灵,<br/> 记住四月一日这一天;<br/> 让纯洁的心灵,<br/> 含着仇恨长大成人。<br/> 一九六三年四月七日

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图片)

第6版()<br/>专栏:<br/><br/> 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br/> 吴敏 高山画<br/> ?雷锋看病回来,经过某建筑工地时,听到广播说运砖队供不上砖了,他忘了自己的病,操起小车就推起砖来。工人们受到鼓舞,立即展开了一个“向解放军战士学习”的劳动竞赛,运砖的劳动效率飞快上升。<br/> ?后来工地的干部们敲锣打鼓送来了表扬信,雷锋带病参加劳动的事迹传开了。同志们纷纷表示要向雷锋学习,学习他随时随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br/> ?一九六○年十一月八日,雷锋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他在这天日记上写道:“伟大的党啊!英明的毛主席!有了您,才有我新的生命!……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入火海进刀山,我甘心情愿!……”<br/> ?“永远做一个人民的勤务员!”雷锋念念不忘毛主席的这一教导。一九六二年春节,雷锋想到:过年过节正是服务部门最忙的时候,便向连里请假,到抚顺车站上去帮忙接待旅客。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