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3月2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钟工程师三次下乡记
新华社记者 徐士杰 孙玉昌
为下乡研究农具用钢的事,炼钢工程师钟镇南已经犹豫不决两天多了。他这次的犹豫和过去大不相同。过去是他不大愿意下乡,认为小农具用钢敲敲打打,拨点边角废料就成了,没啥可研究的。这次他倒十分乐意去,只是因为有许多地方同时邀请,究竟先到哪里去好呢?
厂长办公室交给他一封来自江汉平原的电报,说是荆州专区马上要开镰刀锄头生产会,听说他下乡专门研究过小农具刃钢,一定要请他去谈谈小农具刃钢的使用技术。电报说得很恳切:二月十六日县里派人来厂迎接,多望给予支援。他刚接到这封电报,厂党委书记又对他说,鄂东大冶县来电话,说要开个会,也指名请他去作刃钢报告。
报告什么呢?
钟镇南对我们说,他这是第四次下乡。这次下乡,就是报告他前三次下乡得到的一点知识。
下乡之前
小农具用钢在钟镇南脑子里从来不占什么地位。前几年,各地热热闹闹地支援小农具生产,报上发了许多消息,他还是冷冷淡淡的。他认为:这是铁匠的事,用不着炼钢工程师来管,小农具能有什么学问!他的同事们也大都跟他是一个想法。正因为不注意这小东西,他所在的武汉钢铁公司炼钢厂就在这小东西上出了一个笑话:厂里要打一把好菜刀送人,问工程技术人员用什么钢好。有人主张用不锈钢打,大家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刀要经常见水,能防锈,用起来一定方便。刀打成了,果真是闪光发亮,经水不锈。可是,一经使用,这钢竟硬得磨不动,勉强磨薄以后,也还是钝的,闹得人啼笑皆非。当时,大家都说不清是什么原因,可是还没有重视这个问题。
去年十一月,一个意外的消息传到这家钢厂,湖北省手工业管理局在孝感县作的一次刃钢试验表明:他们这个厂生产的一种优质炭素工具钢——炭八钢,不能作农具刃口钢。
钟镇南根本不信这回事。这么好的钢做小农具还不成吗?这时,省里组织小农具刃钢试验工作组,要在孝感再次试验刃钢,请钢厂派工程师参加。厂里通知他去参加。他犹豫了一阵,心想这还值得一个工程师去,后来他想到炭八钢的质量关系本厂声誉,才接受了任务。
一次下乡
孝感城关老铁匠丘度清拿出一块一头满身裂纹的钢条,交给钟工程师,对他说:“看,这就是上次试打的那种炭八钢,一锤就打成了这个怪样。”
钟工程师朝着没有锻打的一头仔细瞧了瞧,心马上沉下来了。他从厂里出发的时候,厂长和他都估计孝感试验的炭八钢可能是弄错了钢号,根本不是这种优质钢。可是,这钢头上分明打着本厂出的炭八钢的印记。这是怎么回事呢?
他问丘师傅上次锻打的经过,丘师傅说:“一炉火,一把钳,操作一个样。别的钢都好,就是炭八钢成了‘豆腐渣’。”
他问不出名堂来,就蹲到铁匠炉边上看,请丘师傅再试打炭八钢。火红的钢,“当”的一锤就打裂了。看了半天,他看见无论什么钢,烧的火大小都一样,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是不是问题就出在这炉火上。他请丘师傅再试一次,并且说明这种钢比普通刃钢加热的温度要低一点,火要顺着钢的脾性烧。说来也巧,这一试,炭八钢竟好用了。
用炭八钢作的一口刨刀,老农和木匠拿去试用以后,都坚决要买下来,说“这么好的刃口少见”。
炭八钢是好刃钢,这一条算证实了。可是,老农并不都说用炭八钢作刃口的各种农具都好。他们的评定是:炭八钢只宜作割青禾的镰刀,砍柴的镰刀要韧性比它大的“六零”或“五零”钢,因为炭八钢太硬,砍东西易豁口,而作锄镢等刃口又以“四五”钢最合适。
小农具用钢竟这样严格,有这么多讲究!钟工程师的思想这下受到了震动。他第一次觉察到小农具用钢有广阔的天地需要探索,对小农具用钢发生了感情。试验结束,他提了一条建议:扩大试验范围,用更多的刃钢作更多的农具到各种地区去试验。
二次下乡
试验组第二次到了枣阳县。县城近郊砖瓦生产大队的干部王心元和几个老农,拿起试验组试制的一些镰、锄、锹、镢试了试,就爱不释手,硬要留下它们。王心元拉着试验组的同志说:“要像这样的货色,镰、锄我们各订一百把,镢订五十把,价钱说多少算多少。”钟镇南向他解释他们的来意,说明大家真正喜欢的将来一定能大量生产,王心元才松了手。这时,不知是谁插话说:“那你们说话要算话,夏收没好镰,误了好收成有你们一分责任。”
我们真有这么大的责任吗?钟镇南觉得这“帽子”有点大。后来跟襄阳的老农和干部谈起来,他才了解刃口钢不好对农民劳动和农业收成的危害。老农们把过去质量不好的镰刀叫做“三了”镰:一用就钝了,一砍就坏了,一气就丢了。刀钝误工,迟割庄稼掉粒多,有些到手的粮食,硬是给工具抛撒了。襄阳专区手工业局干部张书发讲了一段使钟镇南很动心的事:
襄樊市有个善打“宝刀”的老铁匠,农民夸他打的镰刀能“吹棉断絮”,割起麦来轻轻松松,两天能多作半个工的活。别人请教他有什么诀窍,他从来不说。他有个上锁的小箱,总在打镰上刃钢以前开一下。最近,细心的人才发觉那小箱装有一种“神秘”的刃钢。张书发和这位老铁匠结交成了朋友,老铁匠才告诉张书发,他用的是一种犁铧尖,不知道叫什么钢。张书发向老铁匠要了一块,交给了钟镇南。
这位工程师手拿着这块冷冰冰的钢,心里热呼呼的,感到这中间凝聚着无限的农民和铁匠的心意。想到农民给他戴的那顶“帽子”,想到农民说“三了”镰对农业的危害,这位长年以炼钢为业的工程师,产生了强烈的夺取农业丰收的责任感。他感到这个担子很光荣,也感到这个担子很沉重。就说这次带来试验的这些小农具吧,有的在这地方连声叫好,而在另一地方就贬为“咬不动土”,等等。
三次下乡
为了选定最合用的刃钢,钟镇南又参加了三个专区组成的试验组,第三次到了武汉市郊区。
出发之前,钟镇南归纳了一下,他们第一次下乡试验的结论是:不同的小农具需用不同的刃钢。第二次到江汉平原和鄂西北岗地试验,又得出一个结论是:同一种农具,也因为各个地区的使用习惯和土质不同,需要用不同的刃钢。原来小农具有过青的(指砍割青禾的)刀类和见土的(指挖掘泥土的)锄类共两大类。过青的刀类,随地区使用习惯不同,用刃钢的软硬有区别,见土的锄类等,随地区土质变化,用刃钢也有不同。
是不是将刃钢问题全闹清楚了呢?没有。他们第三次下乡到武汉市郊区,一下去,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这个问题出在手艺高低不同的铁匠身上。
同他们第一次在孝感县试验炭八钢的名匠丘度清这次又来了。他说:“炭八钢的确是刃钢中较硬的好钢,可是我们那里不少手艺差一点的师傅怕见它,说它不好侍候。”他主张将来不宜多用这种钢。一些老年的铁匠反对这种看法,说这是年轻人怕打硬仗,好手艺不打硬仗练不出来。根据他们的经验,好手艺的大都愿打性硬一点的刃钢,这种农具耐用。后来,钟工程师也参与了这场争论,研究的结果是:新老师傅手艺高低、操作习惯不同,用刃钢也应该有区别,艺高的用钢可以偏硬一点,手艺差的也可以偏软一点。
谈到这里,他很感慨地说:每一种小农具、每一地小农具、每一家铁匠打的小农具,在用刃钢上有这么多的讲究,真没料到。现在,钟工程师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委托写的“小农具用钢”的通俗宣传材料,已印发到湖北广大农村。他说,三次下乡调查试验,才把小农具刃钢问题弄清了个头绪。现在只剩下了一个问题:我们的工厂和有关部门,还要做细致的工作,才能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


第2版()
专栏:

松辽平原气候转暖开犁种春麦
春小麦主要产区的东北地区,气温逐渐回升,田野积雪开始融化,土地逐渐解冻。位于松辽平原上的辽宁省和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已经适时提早开犁播种春麦;吉林省农村正积极进行播麦的准备工作。
目前,冰封雪盖一冬春的松辽平原又露出了肥沃的黑土,一些拖拉机和马拉农具,正奔驶在田野上播种。辽宁省春麦最多的台安县,已播种春麦一万一千多亩;全国春小麦比重最大的黑龙江省,哈尔滨、松花江地区的部分县,已开始试播。望奎县有七个公社二十四个生产队,从三月十五日开始播种,到十九日已播种五百七十多亩。
根据东北地区农民固有的经验,“三月清明麦在前”,今年恰好是三月清明,春小麦播种有可能提前。同时,今年的气温也比去年同期为高,有些地方有些旱。因此,许多地方根据适时早播可以抗旱的经验,比去年春麦播期有所提前。为了提高播种质量,各地在播种完的麦田里,有的还及时镇压了一遍到两遍,来增强土壤的抗旱保墒能力。


第2版()
专栏:

河北播种早熟作物五十多万亩
河北省各地农村已抗旱播种春大麦等早熟作物五十多万亩。
三月上旬河北下了一场雪,但大部分地区雪量很小,土壤墒情不好。为了使早熟作物达到苗全苗壮,各地一般都按照老农的经验采用了抗旱播种的办法。如宁河县对墒情差的耕地采用翻耕两次,把种子直接播在湿土层里。但是对低洼湿地却采用了适当浅播的措施。


第2版()
专栏:

宁夏抢种春麦争取开冻前结束
宁夏银川平原的春小麦播种已到最后阶段,广大回、汉族社员正在加紧抢种,争取在土地开冻前种完春麦。已经种完了的社、队,都由干部和老农检查了质量,安排了田间管理的劳动力。
银川平原每到春天开冻时土地要泛浆,春麦必须在土地完全开冻以前种完。为此各地事前做了周密的准备,并尽量先种容易泛浆的低洼地和稻茬地。现在,这些耕地大部分都已经种上了。
今年,银川平原的春麦种得又快又好,是各行各业大力支援的结果。农村里随处可以看到新添的驴马,新买的车辆。据不完全统计,去冬今春宁夏农村新增的耕畜有一万一千多头,最近工商部门还给农村供应了一批播种机、木耧、七寸步犁等大小农具。各地生产队出勤率高,也是这次春播较快的重要原因。
(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

裕固族有了自己的医生
据新华社兰州二十一日电 聚居在甘肃祁连山的只有四千多人口的裕固族,有了本民族的第一批医务工作者。裕固族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旧社会给这个民族留下的沉重灾难之一,就是性病、关节炎等疾病的流行。解放前,这里根本没有医疗设施,更不用说本民族的医生了。人病了只好求神拜佛。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对裕固地区的医疗卫生工作十分重视,先后数次派遣民族医疗防治队,翻山越岭深入牧民帐篷,为牧民免费治疗,保证了牧民们的健康。
在民族医防队汉族医生的帮助下,许多裕固族医务工作者成长起来。十多年来,通过在职培养和保送专业学校学习等办法,已经培养了四十多名裕固族医务工作者。原来的牧羊姑娘柯尔合,在民族医防队帮助下参加了医疗工作,后来送到省的卫生学校学习,现在她已是深受牧民欢迎的医务工作者了。牧民们亲切地称她为“我们自己的‘克西唉木尺’(裕固语:小医生)”。几年来,裕固地区还训练了二百九十多名保健员和接生员。


第2版()
专栏:

本报编辑部和作家协会邀请作家记者座谈
充分发挥报告文学的战斗作用
新华社二十一日讯 充分发挥报告文学——文学轻骑兵的战斗作用,及时地、生动地反映我国人民的革命精神面貌,鼓舞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这是参加报告文学座谈会的各地作家和记者一致的决心。
最近,应人民日报编辑部和中国作家协会的邀请,来自各地的三十多位作家和记者相聚在北京,他们热烈探讨如何运用报告文学来更好地表现现实生活,反映我们伟大时代的精神面貌。
这是我国举行的第一次专门探讨报告文学的创作会议。近几年来,各地报纸刊物上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报告文学: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看愚公怎样移山》,以及描写一些英雄人物先进事迹的作品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参加座谈的作家和记者认为,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大好形势下,提倡报告文学这一形式有很大的意义。许多人热情洋溢地说,作一个革命的作家和记者,应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政治责任感,运用合适的武器热情地歌颂新事物,有力地批评不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旧事物。徐迟说,他过去当过几年记者,那时必须用自己的笔迅速反映现实、配合政治斗争,他一直怀念着这段时刻。他说,作家如果能及时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敏锐地在现实生活中发掘出萌芽状态的新事物,那将是最愉快的事。菡子说,战争时期许多作家在战斗的环境中写作,当时只想到自己有责任迅速地把激动人心的英雄事迹告诉群众,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些作品的样式在文学中占有怎样的地位。大家认为,我国报告文学具有优秀的传统,如夏衍的《包身工》,刘白羽、华山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些作品,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不仅在当时脍炙人口,传诵一时,直到现在仍然发挥着教育、鼓舞人民的作用。我们现在要继续发扬这种战斗的传统。
座谈会上,作家和记者探讨了报告文学的特点、作用、真实性以及如何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等问题。大家认为,报告文学应该及时反映现实,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必须具有强烈的鼓动性,能够迅速鼓舞千百万读者;同时,要写得生动、活泼,具备文学的形象性。大家在座谈会上交流了彼此写作报告文学的经验。夏衍介绍了自己写作《包身工》的经过,他认为准确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写报告文学除了作者的立场观点必须正确外,还需要作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赵树理也谈到了写作《实干家潘永福》的情况,他说,报告文学的语言要尽可能通俗,生动,这样才能被农民所喜爱。
作家和记者们谈到当前形势时都兴奋地说,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战线上,在广大的农村,正涌现出大量的激动人心的先进榜样,作家和记者有责任去歌颂这些好人好事,鼓舞人民群众的斗志,树立一代风尚。玛拉沁夫说,在火热的群众斗争中,作家的心情是无法平静的,他将努力创作一些能够及时反映时代精神面貌的报告文学作品。他说,这对像他那样的青年作家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许多作家和记者都表示要以实际行动响应沸腾生活的召唤,他们在座谈会上介绍了自己创作报告文学的计划,准备在最近奔赴各地进行采访和写作。大家还在座谈会上建议:各地的作协分会、报社、出版社等合力来提倡报告文学,动员更多的作家、记者和业余作者运用文学轻骑兵这种战斗的形式。这样,不仅我们时代的精神面貌将得到更及时、充分的反映,同时,还将吸引更多的工农群众和青年作者来参加文学创作活动。
报告文学座谈会共开了十一天。周扬、林默涵、吴冷西、胡绩伟、老舍、邵荃麟等都先后参加了座谈。


第2版()
专栏:

北京八百多名城市青年热情建设农场
他们的劳动改变了农场的面貌 也使自己受到了锻炼和改造
据新华社二十一日讯 北京市现在有八百多名响应党的号召志愿支援农业的城市青年在城西北五十多公里外靠近长城的南口农场里热情地劳动着。他们之中绝大部分是高中、初中毕业生,有六百多人是在最近两年去的。
这个以果树为主兼营农、牧、副、渔的大型农场,是一九五八年由北京的几千名下放干部在一片荒石滩上建设起来的。四年来,这里一共种植了十几万株果树,去年已经有部分果树开始结果。农场里还饲养了不少家禽家畜,去年一年曾供应附近人民公社一千多头良种小猪和十几万只小鸡。为了战胜干旱,全场目前正在紧张地修渠引水,二十多眼电井日夜不停地从六十多米深的地下抽出水来,浇灌果树,原野里响彻了一片机器声。
青年们看到农场的事业不断发展,非常兴奋,在劳动中都互相鼓励,积极争取提前完成任务。去年夏天为牲畜打草时,王克慎第一天打了四十八斤,第二天就猛增一倍。冬天挖果树坑是比较重的劳动,当时风大天冷,有的人手被磨破了,但是当大家想到现在的劳动是为了将来的幸福,再过几年这儿果树成荫,风景宜人,许多人都能吃到他们辛勤培育的鲜美的水果的时候,都把这种劳动当作非常愉快的事情。有些人不熟悉果树剪枝工作,便虚心地向老师傅学习,记下剪枝的方法,下班后在果树前琢磨,晚上,有的人还在被子里背诵剪枝口诀。
劳动改变了农场的面貌,也锻炼和改造了每个人。建筑工人的儿子于德江,原来身体比较弱,来到农场以后,他循序渐进地提高体力,现在身体比较健康了。有一次上山去打荆条,在同志们帮助下,克服了山高雾大天冷的困难,胜利地完成了任务。从前爱打扮的王秋萍,在生产劳动中处处有意识地锻炼自己。过去有人开玩笑地说,她身上最好挂个锚,才能不被大风吹走,现在人们都说她身体健壮多了,干活“像样了”。
青年们经过各种形式的业余技术学习,进步很快。孙振家在四年多时间里,先后用函授方式学完了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的若干专业课程,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地担任各种技术工作。高中生张国栋几年来曾两次被农场送到兽医训练班去学习,现在成了一个专职的兽医防疫员,他还在深入地钻研兽医科学。四年前的高中生朱振邦在老师傅指导下,现在担任了全场果树种植、水利工程等方面测量规划工作,今年全场一万多米输水渠道都是他设计的。一九五八年建场时,全场只有四个果树技工,现在已经有一百多人能独立地担任果树的各种技术工作。在食品加工、畜牧、机械、电力等方面,也成长起一批新的技术力量。
农场里有图书馆、运动场,也有各种各样业余文娱团体。许多青年都把农场当作“自己的家”,决心在农场工作一辈子。许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子弟在这里健康地成长,愉快地生活,都鼓励他们听党的话,安心劳动,争取当一个优秀的社会主义农业技术人员。


第2版()
专栏:

英雄的铁道卫士
贺曙初
当你坐上火车安然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当你看到列车满载支援农业和各项建设的物资驶往祖国各地的时候,你是否想到那些日日夜夜在桥梁旁、隧道口守卫着铁路的战士?这里介绍的正是这些“铁道卫士”的功绩。
守卫铁道桥梁、隧道,看来很平凡,其实很不平凡。在这个岗位上,不但要随时警惕敌人的破坏阴谋,而且要有战胜各种困难的坚强毅力。
京广铁路线上的曲江大桥有一次受到洪水的严重威胁。那一天,暴雨倾注,强大的山洪卷着一批木排冲向曲江大桥。木排像凶猛的野兽一样,在第三、第四、第五号桥墩上乱撞,堵塞了桥孔,铁桥在洪水的猛烈冲击下危急万分。守卫在这里的某部七班战士,立即投入了排除积木的紧张战斗。班长、共产党员刘德富第一个冒险跳到木排上,挥着利斧,猛力砍断木排上绑着的铁丝绳。战士王永才、于锡明等也一个接着一个地跳下水去。刘德富的虎口震裂了,胳膊撞得鲜血直流,还是在水里坚持。经过四个小时的奋战,铁丝绳砍断了,木排散开了,大批木材顺着激流,通过桥孔,向下游流去。铁桥安全地屹立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
在那山连山、山叠山的兴安岭、长白山一带,守卫隧道的战士们,一年要过八个月的寒冷日子。在滴水成冰的季节,他们经常冒着风雪上哨,脸被寒风吹得像刀刮一样痛。可是不怕艰苦的战士却说:“桥头洞口把家安,要学长征过雪山;为了祖国建设快,敢与松柏比耐寒。”到了祖国南方,又是一番景象。夏天,战士们几乎整天都在烈日下执行勤务。
在守卫厦门海堤的部队里,我们听到这样一件事:一天,十二级台风,带着倾盆暴雨,直向海堤压来。这时候,在涵洞口放哨的战士郑文忠,被突如其来的大风巨浪打得腿痛眼花。他刚站稳身子,一股劲风刮来,又把他冲倒在铁栏杆边。他挣扎爬起,摸到墙旁的空隙地方蹲着。但是,一想到保卫海堤的重大责任,他又咬紧牙关,艰难地站起来,屹立在风浪里,全神贯注地监视着前方。就这样,战士们在漫长的铁道线上,成年累月,忠心耿耿地捍卫着祖国的交通命脉。
战士们热爱铁道桥梁、隧道,胜过自己的生命。冬季到来,他们拿着扫把,顶着风雪严寒,扫除铁路、桥梁上的积雪。列车通过以后,他们又跑到铁道旁、桥梁上、隧道间仔细查看道钉是不是钉得牢,螺丝可拧得紧,夹板可夹得固。一次,守卫一条隧道的某部五班战士们正准备用饭,一听说离桥不远的路基被积水冲坏了,他们连饭也顾不得吃,拿着铁锹、筐子、扁担赶去抢修。战士们冒着风雨,挖的挖,挑的挑,填的填,在列车到来之前抢修好了路基,保证列车通行无阻。另一个大雾迷茫的早晨,守卫陇海铁路某隧道的哨兵周国民,忽然听到西洞口一阵噼噼啪啪的声音。他顺着声音奔去,发现洞口塌下了一大堆沙石。这时,五一一次客车已从上一站开出来,越来越近了,火车“呜呜”地叫着。忠于职守的周国民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勇敢地站到铁道中央,急促地摇晃讯号灯。嘎的一声,列车在他的身前猛烈刹住,避免了一场严重事故。
在铁路沿线,还传诵着许多公安战士援救群众脱险的佳话。一天晌午,一个名叫栗升谦的青年妇女路过一座铁桥。当时,一列货车过去不久,她以为没有什么车了。可是,她的脚刚踏上下行道,一列快车从她身后飞驰而来,这位妇女被突然冲来的火车吓住了。在这危急时刻,哨兵崔素华奋不顾身地奔向前去,把她推到铁道以外。就在这一刹那,列车从他俩身旁擦过。这时,年轻的妇女为她的生命得救而庆幸,过往行人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战士而自豪。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部队生活

针线包的光辉
某部一连从山区搬到城郊。第一天下地生产,有个战士却穿上了崭新的军装。林指导员觉得很奇怪:下地生产还换上新衣裳,这是为什么?他边生产边和这个战士闲扯,原来这个战士认为:“穿上新衣服好看些”。
还有一次,午饭刚完,林指导员看到新战士曾保成匆匆忙忙往城里跑。问他去干什么,他说去取衣服,还抱怨说:“打个补钉也得两三天”。
这两件事情引起了林指导员的深思。他觉得必须抓紧新环境下的这些活思想,教育战士保持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传统作风。
有一次,林指导员发现副班长李永沫又穿上了他那补钉加补钉的旧军衣,就问他:“你不嫌难看吗?”副班长回答说:“这有什么难看,老红军方和明至今还盖着抗日战争时期发的棉被咧。”林指导员在队前把李永沫的那件旧衣服拿出来给大家看,还叫李永沫谈了自己的想法。指导员又从方和明的故事谈起,谈到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作风,号召大家好好学习。
不久连队里又举办了南泥湾精神展览会,把干部们随身带的针线包都展览出来了。有些新战士看到林指导员的针线包装着针、线、碎布,还有小锥子,都很奇怪,纷纷议论说:“指导员的爱人在这里,还用这个干啥?”当晚,指导员就和新战士们在一起,谈了好些战争时期的故事。他说:我参军的时候,老同志们身上都有针线包,有一次追击敌人,连日带夜的赶路,有的人鞋子走烂了,正发愁,班长掏出针线包,马上就把鞋缝好了。指导员说,这针线包就象征着我们部队的艰苦朴素传统作风,是应当像传家宝似的一代一代地传下去的。
经过这番教育,这个连队的针线包越来越多了;每逢假日,战士们也都像指导员一样,自己动手缝缝补补起来。
左思文


第2版()
专栏:部队生活

都是跟指导员学来的
高射炮三连在一块刚收过红薯的地里构筑完演习阵地回来,在路上,班长李同社发现指导员徐培富两个上衣口袋装得鼓鼓的,便好奇地问:“指导员,你衣袋里装的什么好东西?”徐培富笑了笑说:“是大家挖出来的红薯根,我准备拿回去送给生产队。”原来连队在构筑演习阵地时,挖出了些红薯根,有的战士随手就扔了,徐培富却一根一根地拾了起来。
晚上点名时,徐培富拿出一大把红薯根,对大家说:“爱护人民利益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着手,别看这些红薯根小,当饲料是好东西!”
指导员的模范行动教育了大家。从此,战士们在田野里作业,哪怕是挖出了半寸长的红薯根,也要收拾起来。有的战士还利用休息时间到附近收过庄稼的地里帮助生产队拣豆粒。不到半个月,全连共拾红薯根五百多斤,都交给了生产队。每当提起这件事,战士们都异口同声地说:我们都是跟指导员学的。
孙向东


第2版()
专栏:部队生活

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海岸上,炮兵部队在实弹射击。打得真漂亮,一个齐射就把靶船击中了。
拖船上的同志们一面齐声叫好,一面准备去拖靶船。随船出海的靶标兵车建明在一阵高兴过后,想到了另一个问题:靶翻了,就是拖回去,靶布也得拖个稀烂。这靶布还是新的,多可惜,一定要把它捞上来。这天天气很冷,海上刮着五级风,眼看还要下雪。车建明也不在乎这些,一头就钻进水里。
靶布已经翻到靶船下面去了,一端还紧紧地缠在桅杆上,要捞起来可真不容易。风大水凉,冻得车建明嘴唇发紫,牙齿咯咯作响,手脚也有些麻木了。船上的同志一再催他上船休息。在同志们的帮助下,他终于把靶布和三根三米长的桅杆捞上来了。事后,同志们一致提出要给他请功,车建明却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解放军报供稿)


第2版()
专栏:

为农村输送电力
浙江瑞安县飞云江边竖立起一座跨江铁塔,为农村输送电力。浙江省电力输送队工人正在铁塔高空线上装置防震器
孔晨摄(浙江日报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