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2月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高沙田水旱轮作的经济效果
广东省中山县吴栏人民公社大奎大队的调查报告
魏双凤 吴百思 林婕
稻田水旱轮作是高沙田地区增产的重要措施
珠江三角洲沙田地区是广东商品粮食基地。据统计,广东全省沙田面积共500多万亩,分布在中山、番禺、东莞、珠海、宝安、顺德、新会等县的沙田面积即达300多万亩(其中中山县的沙田面积约100万亩),每年提供商品粮占全省总量四分之一以上。因此,搞好沙田地区的粮食生产具有重大的国民经济意义。
广东省中山县沙田的形成过程是这样的:广东的西江、北江,流至珠江口,河面变宽,流速转慢,加上夏季沿海的东南季候风的影响,使西江、北江带来的大量淤泥,停滞于珠江口,逐年沉积,成为海滩;经过劳动人民多年的投石筑围,惨淡经营,成为围田。由于沙田是逐渐形成的,而成土年龄又不同,因此,有高沙、中沙、低沙之分。高沙成土年龄约300年,地势高旱,易受旱患;中沙成土年龄约200年,地势适中,排灌方便;低沙成土年龄约100年,地势低,离海近,受海潮影响大。这三种沙田在中山县都是主要粮食基地。
高沙田又称老沙骨,广东全省共有200多万亩,中山县的高沙田共有20多万亩,分布在黄圃、沙蓢、张家边、斗门等地区。这类稻田,由于地势高,离海远,既不能大量加施泥肥,又缺乏有机质肥,因此,它在长期实施水稻连作的情况下,许多地区表现瘦瘠,单位面积产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有些地区,如中山县黄圃区的大奎大队则例外,近几年来,稻谷产量稳定增加,成为高沙田地区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榜样。
大奎大队是中山县黄圃区吴栏人民公社的一个以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大队,全队现有农业户239户,农业人口1,077人,劳动力500人,耕地面积3,588亩,平均每人占有耕地面积3.33亩,每个劳动力负担面积约7.2亩。稻谷总产量:1956年为1,599,600斤,1961年为1,843,980斤;平均每亩上调商品粮:1956年为323斤,1961年增至440斤;每个劳动力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956年为1,550斤,1961年增到2,433斤。
由于生产的发展,该大队社员的生活水平也有相应的提高,1961年社员口粮每人全年528斤,完成国家上调任务后,大队储备10万斤,平均每人达到90斤以上。大队农副业总收入:1956年为209,499元,1961年为241,417元。由于大队总收入的增加,社员个人收入也相应地增加了: 1956年每人平均为113元,每个劳动力平均为254元,每户平均为495元;1961年每人平均为131元,每个劳动力平均为283元,每户平均为575元。
几年来,大奎大队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正确地执行党的关于农村人民公社的各项政策,不断改善经营管理,以及各级干部深入实际,联系群众,从而调动了广大社员的集体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巩固了集体经济;同时,也由于在农业生产上,实行了长期合理轮作的耕作方法。
实行多年水旱轮作的经济效果
大奎大队实行稻田水旱轮作已有几十年的经验,在不影响粮食总产的前提下,稻田合理轮作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稻谷产量,调节劳动力,发展多种经济,增加社员收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法。在该大队的耕地总面积中有稻田2,700亩,自从1956年以来已实行水旱轮作的稻田共1,700亩。近几年来有1,000多亩高旱瘦瘠的低产田,经过合理轮作后,年产稻谷增加150—200斤。可见,实行水旱轮作是变低产田为高产田的有效措施之一。
第一,多年的水旱轮作方式及其优点。多年轮作方式是大奎大队水旱轮作的主要方式,轮作时间长短不一,一般以七年为轮作周期,四年连作水稻,三年旱作。其轮作方式,主要有下列四种:
(1)早冬瓜,芋头,间种坑仔禾,晚番薯(1年)→果蔗(2年)→水稻(4年)。
(2)水稻(4年)→大蕉(3年)头年间种冬瓜、芋头及坑仔禾。
(3)糖蔗(2年)→水稻(4年)→早冬瓜、芋头,间种坑仔禾,晚番薯(1年)。
(4)香蕉(3年,头年间种冬瓜、芋头及坑仔禾)→水稻(4年)。
除上述轮作方式外,还有甘蔗(2年)→香蕉或大蕉(3—5年)→水稻(3—5年)以及早花生、晚番薯(1年)→糖蔗(2年)→水稻(4年)以及勤基(2—3年)即间种套种瓜羌葛芋等→水稻(3—5年)等方式。由于这三种轮作方式或因时间较长,或因面积较少,故不赘述。
上述四种轮作方式的优点:首先,每种四年水稻之后,都搞三年旱作,借以恢复与提高地力,因为稻田经过水旱轮作,可以改良土壤理化和微生物的性质,减少土壤中的有毒物质,消灭病虫杂草,并且遗留旱作的残枝枯叶,增加土壤的有机肥,这样就为水稻的增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这些轮作方式,在种植早冬瓜、芋头的时候,在畦沟里再种植一造坑仔禾(水稻),每亩平均收获200斤,这样,既可以合理利用土地,又可以增加粮食生产。第三,根据调查,从平均每年每亩总产值,净产值,减农业税后的纯收益以及每亩盈利率来看,水旱轮作的经济效果比水稻连作的经济效果高一至二倍。第四,实行水旱轮作不但能使土壤充分发挥潜力,保证农作物持续增产,而且可以发展多种经营,增加社员收入。
第二,水稻连作与水旱轮作的经济效果分析。根据调查,无论哪一种水旱轮作的经济效果都比水稻连作高。下面是调查所得的大奎大队水旱轮作与水稻连作经济效果比较表:
水 稻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第四轮
连 作  作方式  作方式  作方式  作方式平均每亩年产稻谷(斤)  705.7  812.5  950  782.5  950七年每亩稻谷总产量(斤) 4,940.00 4,275.00 4,150.00 4,155.00 4,150.00七年平均每年每亩总产值(元)  48.85  106.44 96.70  95.75  115.35七年平均每年每亩净产值(元)  27.13   75.70  70.65  70.91  89.33七年平均每年每亩总投资(元)  21.72  30.95  26.07  24.84  26.03七年平均每年每亩总用工(工作日)   33.70  37.06  29.54  34.15  30.86七年平均每年每亩人工折价(元)  33.70   37.06  29.54  34.15  30.86七年平均每年每亩总成本(元)  55.42 68.01  55.61  58.99  56.89七年平均每年每亩农业税(元)  7.44  8.88  8.88  8.88  8.88七年减农业税后纯收益(+)或亏损(-)(元) -14.01  +29.55  +32.21  +27.88  +49.58七年平均每亩盈利率(%)  43.45  57.02  47.26  87.15七年平均每年每元投资稻谷产量(斤)  32.49  26.25  36.44  31.50  36.49七年平均每年每工作日稻谷产量(斤)  20.94  21.91 32.15  25.35  30.78七年平均每年每工作日产值(元)  1.45  2.87  3.27  2.80  3.74七年平均每年每百元投资总产值(元)  224.90  343.90  370.90  385.40  443.10
〔注〕所有农产品产值均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57年不变价格计算。
据上表,可作如下几点分析:
(一)从全年每亩平均稻谷产量看,无论采用哪一种水旱轮作方式,它的亩产都比水稻连作高。如:第二、四种轮作方式比水稻连作每亩产量增加244.3斤,第一轮作方式增加106.8斤,第三轮作方式也增加76.8斤。同时,根据中山县农业局调查:大奎大队的稻田凡经轮作的植株,不论棵高、主穗长和分蘖穗长以及实粒数都比不轮作好,轮作后第一年比轮作后第二年产量高。为什么轮作的稻谷产量,比水稻连作高呢?这主要是由于经过轮作后水稻土壤得到改良,土壤的水、热、气、肥得到协调,有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促进土壤养分不断分解,可充分供给水稻生长所需的养料,使根系发育良好,抗倒性强,每穗实粒多,空粒少,谷粒重,因此,收获的稻谷产量也高。
(二)从整个轮作周期(七年)看,水稻连作七年的总产量虽然获得4,940斤,比任何一种轮作方式高。从解决粮食问题角度看,水稻连作似乎较轮作为好。但各种轮作方式,七年内虽仅种植水稻四年,但仍可以利用畦沟,种植坑仔禾,一造平均收获200斤;种植番薯,一造平均收获2,500斤;间种芋头一造平均收获800斤,两者合共3,300斤,以每四斤折稻谷一斤计算,共折合稻谷825斤。比如,在第一轮作方式,七年内总计产稻谷4,275斤,比水稻连作4,940斤相差665斤。但轮作后稻田的增产潜力很大,如能改善栽培技术,加强田间管理,经过几年后,稻谷总产量,是可以提高的。
(三)从平均每年每亩总产量、净产值、减农业税后的纯收益及每亩盈利率看,任何一种水旱轮作的经济效果都比水稻连作高。如:总产值多的超过66.5元,少的也超过46.9元。从每亩平均盈利率看,水稻连作没有盈利,而第一、二、三、四水旱轮作方式分别为43.45%、57.02%、47.26%、87.15%。又从农业劳动生产率看,水稻连作比任何一种水旱轮作都低,如每工作日稻谷产量,每工作日产值都是低的,尤其是从每工作日产值来看相差更大,如水稻连作每工作日为1.45元,比第四轮作方式每工作日产值3.74元相差2元多,比第一轮作方式每工作日产值2.80元相差1.35元。再从每100元投资总产值看,水稻连作仅224.9元,而水旱轮作则达到343.9—443.1元。再从每亩减农业税后纯收益看,水旱轮作达到27.88—48.81元,而水稻连作不但无纯收益,反而亏损14.01元。
从上可知,水旱轮作比水稻连作经济效果高,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同时,还应当看到,实行水稻连作,可以节省劳动力和资金,以经营其他经济作物。因此,在实行水旱轮作的时候,必须在保证粮食总产量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实行合理轮作,使水稻与经济作物有适当的比例,才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果。
第三,水旱轮作方式的经济效果分析。根据调查,大奎大队水旱轮作主要的有四种方式,其中,以第二、四轮作方式经济效果较高。尤其是第四轮作方式,不但能使稻谷产量增加,平均全年亩产950斤,而且平均每年每亩总产值达到115.35元。虽然每亩总成本比各种轮作方式高,但减农业税后的纯收益达到49.58元,比第一、二、三轮作方式多。其劳动生产率也高,平均每年每工作日稻谷产量30.78斤,每工作日产值达到3.74元。同时每100元投资总产值达到443.1元。
四种轮作方式中平均稻谷产量较低,产值比较少的就是第三轮作方式,即种糖蔗后轮种水稻,稻谷产量平均仅782.5斤,比水稻连作仅增加76.8斤。稻谷增产比较少的原因,据当地老农反映,主要是种蔗后土壤不疏松,土壤结构比较差,尤其当年春天收获后,来不及犁冬晒白,土壤没风化,季节迟,而且糖蔗吸肥又多,所以接着种植水稻,产量不高。至于实行第二、四轮作方式即种蕉后轮种水稻,则稻谷产量高,平均比水稻连作增产200多斤,主要原因是种蕉时,行株间土地空隙比较多,土壤风化比较良好,腐殖质多,有机质多,微生物活动强,而且蕉类与水稻是不同科作物,吸肥比较蔗少,因此,种植水稻能获得高产。实行稻、蕉轮作,经济效果虽高,但是由于种蕉时间较长(有时延续到四五年),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增加,因此,在实行轮作时,应当注意适当控制这种轮作的面积。
为了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稻谷产量,大奎大队还在当地农民在合理轮作的基础上,采取了双犁晒白的措施。所谓双犁晒白,即秋收后第一次用牛犁深三寸,晒白后堆垅;第二次再用牛或人工锄深二点五到三寸,晒白后又翻垅,用犁犁原堆垅部分。根据当地农民反映,这种双犁晒白比一般犁冬晒白好,因为通过双犁晒白,可以改良土壤的理化性,增加土壤肥力,可以加深耕作层增加水稻根系的生长发育。同时,为了发挥和延长双犁晒白的有效作用,当地农民在每年夏收完毕后,进行稻秆回田(一般占总稻秆60%),以补充土壤有机质肥料。应当指出,双犁晒白,稻秆回田虽然是目前增加肥料提高产量的一个有效办法,但是,要解决高沙田肥料来源的根本办法除了继续实行合理轮作外,仍然是养猪积肥及实行冬种绿肥与双犁晒白相结合的办法。
实行水旱轮作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实行水旱轮作必须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保证粮食总产量增加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特别是糖料作物、油料作物),饲料作物、绿肥作物等,以提高稻谷产量,发展多种经济,增加社员收入。
(二)实行水旱轮作要对轮种作物作好具体安排。安排轮作时,应当根据当地的劳动力、畜力、肥料、水利和耕作习惯,既要有利于当年的生产,又要有利于年年增产;既要完成国家任务,又要结合当地条件,把“充分用地”和“积极用地”很好地结合起来,达到能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产量的目的。
(三)实行水旱轮作,要求有较好的水利条件,做到要排能排,要灌能灌,同时,对土地要进行全面规划,在同一轮作区,各田块面积应尽量相等,尤其是一个轮作区的范围内不要相差太大,这样既能争取短时间内排干灌满,又能方便机械耕作,对于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经济效果更加有利。
(四)实行水旱轮作,在种植水稻时,要很好地安排品种,把早熟种、中熟种、迟熟种进行合理安排,提高经济效果,合理地调节劳动力。
(五)实行合理轮作,采取稻秆回田和双犁晒白等措施,是高沙田增加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产品产量的有效措施。因此,为了使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能达到更高的产量,全面提高经济效果,对肥料的积、制、管、用等方面,应当给予重视。
综上所述,可以肯定,大奎大队这类沙田地区,实行稻田水旱轮作,比水稻连作的经济效果高。所谓经济效果高,即一方面每亩平均实物量、每亩平均产值、每亩平均盈利率和减农业税后纯收益都是高的;另一方面,每亩平均总投资、每亩平均总用工、每亩平均总成本、及每百斤主产品成本等都是低的;此外,凡是经济效果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一定高,即每工作日所创造的产量或产值高。因此,我们认为,凡是条件大致与大奎大队相同的地区,在不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前提下,可以采用稻、蔗(包括间种冬瓜、芋头、坑仔禾及番薯等)或稻、蕉或稻、花生或稻、勤基等水旱轮作的方式。
我国土地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土壤土质类型多,群众栽培习惯不同,长期以来,各地都逐渐形成一定的耕作制度和轮作方式。在实行稻田水旱轮作的时候,应当总结当地原有的轮作经验和参考其它有效的轮作方式,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经营管理水平,实行合理的水旱轮作。


第5版()
专栏:

谈谈农业信贷工作
卫毓俊
农业信贷工作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手段。大家知道,货币信用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商品性的生产。人民公社集体经济需要的相当大一部分农业生产资料,例如肥料、农药、农具等以及社员需要的部分生活资料,是需要通过交换来取得的,而交换则有赖于货币作为媒介来进行。在农业生产季节,需要投入生产资料,但是,在没有相应的农产品可以投入交换、在农产品尚未收获或交换还未实现的情况下,农业生产单位为了进行生产,就需要经过信用方式取得资金垫支,维持生产。这种资金垫支,不论在农业合作化以前,或者在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以后,只要商品生产存在,都是需要的。在人民公社化以后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集体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的更为提高,这种资金的垫支也就更为需要。同时,在农产品收获季节和社队定期分配时期,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和社员个人都有大量闲置资金,要求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准备春耕夏锄时期的生产需要或作细水长流的生活上支出。这些都说明农业信贷是必要的。
农业生产是利用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品的。从植物播种或动物繁殖到生长到获得产品,由于自然条件的影响,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例如,冬小麦从播种到成熟,约需九个月的时间;一个生猪从繁殖到壮大,需要十个月的时间。这就势必引起较长时间的生产费用的垫支,需要国家从农业信贷上给予支援。社队依靠副业的现金收入补偿农业费用的支出,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生产费用垫支的时间。但是,农业上的资金垫支较之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仍然是长期的。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限制,生产费用往往是密集在较短时期内支出的。例如播种、施肥时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出,而在农作物收获以后,生产费用的支出却显著减少。这种受季节性影响而形成的生产费用在时间上不均衡的特点,也使农业信贷成为发展农业生产所不可缺少的。
农业信贷工作同时又是巩固集体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党在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问题的历次决议中,一再指出,国家必须在财政上、技术上给互助合作组织以积极援助。农业信贷就是国家从资金上援助农业集体化的一个重要方式。目前,支援农业技术改革是农业信贷工作一个新的繁重的任务。在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实现农业技术改革,是需要花费大量资金的。这种资金需要,主要应当依靠人民公社集体经济自力更生地来解决。但是,有很多事情只靠集体经济本身的资金力量是不能兴办或者不能完全兴办的,还需要国家从财力上大力支援,需要国家从农业信贷上给予支援。
***
农业信贷工作为发展农业生产和巩固集体经济服务,它有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积极支持农业生产发展的资金要求,另一方面是按照农业信贷的基本原则,严格管理好贷款。根据目前情况,要使农业信贷资金得到最合理的使用,发挥更大的经济效果,应当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贯彻执行“以社队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援为辅”的方针。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所需的生产资金有两个来源:一是社队自有资金,包括社队本身资金的积累和当年生产的现金收入等,这是生产队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一是国家支援的资金,包括国家财政投资、银行贷款和预购订金等,这是社队解决生产资金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现阶段的人民公社是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组织。社队在生产上所获得的收入,归社队集体所有,归全体社员分配,因此,社队在发展生产中所需要的生产资金,主要地应当依靠社队自己来解决。社队主要依靠自己力量解决生产资金,这对于促进社队自己贯彻勤俭办社原则,精打细算,节约合理使用资金与加强经济核算,都有积极作用。社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生产资金,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应当看到,集体经济组织本身和农民群众中间有筹集农业生产资金的巨大潜在力量。我国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以来的历史实践证明,农业生产资金主要是依靠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自力更生解决的。这样,就能把国家支援农业的资金用来解决农业增产的关键性问题,发挥更大的经济效果。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切实做到面向群众,依靠群众,从生产入手,开辟财源,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掌握好开源、节流和统筹安排资金三个环节。所谓开源,就是帮助社队发展多种经营和开展储蓄存款;所谓节流,就是帮助社队搞好财务管理,根据勤俭办社方针,精打细算,节约使用资金,作到花比较少的钱办更多的事,作到当年收到实际效益;所谓统筹安排资金,就是帮助社队摸底算账,把资金来源、资金需要、物资供应、收支时间,算得清清楚楚,在这个基础上,根据社队困难大小,需要缓急,把国家的资金援助,加以统一平衡,合理分配,纳入社队的财务计划和生产计划。
(二)实行分口管理和分别使用的原则。目前国家支援农业的资金数量大,渠道多,应当实行分口管理,有计划地使用。财政投资和银行贷款的性质不同。财政投资是无偿的,投入以后不再返还,银行贷款是有偿的,需要按期归还。长期农业贷款和短期农业贷款的性质也不同。长期农业贷款是用于帮助社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力、由财政拨给银行的一种专用基金,委托银行代为发放,只能用于购买耕畜及生产性设备。短期农业贷款是人民银行用于帮助生产队解决季节性和临时性资金周转困难的生产费用贷款,其使用范围包括种籽、肥料、饲草、饲料、农药、农药械、小农具、小型排灌机械用的燃料、机耕费、排灌费、农具修理费等。这是两种性质不同、资金来源不同和使用范围不同的贷款。因此,需要按照规定,划清界线,分口管理,分别使用。同时;还要做到有借有还,按期归还。这是关系到督促社队根据需要和可能进行生产和基本建设的重大问题。这个口子把好了,可以避免社队把短期资金挪用于基本建设,以保证社队维持当年生产所需要的周转资金。
(三)贯彻重点使用和照顾一般的原则。这是因为:一方面,国家支援农业的贷款资金是有限的,为使有限的资金用到农业生产最需要的地方,应当有重点地分配和使用;另一方面,各个社队的资金情况很不相同,有的社队资金有余,有的社队资金短缺;资金短缺的社队,又有缺得多一些的,又有缺得少一些的,这就要求我们根据社队实际需要,重点地发放贷款。如果不区分重点与非重点,平均分配,普降小雨,势必分散财力,浪费资金。目前,国家长期农业贷款的重点,应当主要放在商品粮棉主要产区;短期农业贷款一般用于解决农副业生产费用的资金需要。这样做,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
(四)农业信贷的资金供应必须同物资供应紧密结合。国家发放农业贷款的目的,是帮助社队购买生产资料,以适应农业生产需要。因此,在帮助社队安排资金的时候,一定要根据社队生产资金的需要和物资供应的可能,把农业贷款和国家支援农业的各项资金都落实到可靠的基础上,使安排进去的资金都有物资保证,社队拿到资金能够适时买到适用的东西。有的地区结合社队选购生产资料发放农贷,这是一种发放农贷的好方式,其具体做法是:社队先选购好物资,银行再办理贷款。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保证了资金支付与物资供应紧密结合,保证了生产资金用到生产上,而不致发生有钱无货和有货无钱的脱节现象,以及现金盲目流入市场;另一方面也保证了社队用贷款购买到的物资一定是生产上适用的,为他们所欢迎的,因而也是在生产上能够发挥更大经济效果的。为了贯彻实现贷款与物资供应相结合的原则,银行部门要主动地配合商业部门调查了解社队生产资料需要情况以及供应情况,利用综合部门联系面广的特点在工业企业部门与社队之间,沟通情况,促使产供销密切结合。银行部门还应当通过工商信贷资金的供应与监督,支持工业部门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计划,支持商业部门组织生产资料的供应,为农业生产适时提供适用的生产资料。


第5版()
专栏:经济资料介绍

几种重要非金属矿物的生产
周忠 沈曾荣
自然界存在的非金属矿物很多,目前已为人们所利用的约有100多种。由于近代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非金属矿物原料的使用范围和品种不断扩大,不但在机械、冶金、电器、化学、建筑等工业部门的使用量大大增加,同时,也成为发展航空、电子、原子能、火箭导弹以及宇宙航空等尖端技术部门所需要的重要原材料。下面介绍一下石棉、云母、金刚石、石墨等四种重要非金属矿物的生产发展简况。
石 棉 石棉是一种良好的保温和绝缘材料,不易折断,能抗酸、碱和耐火。石棉制品除大量用作建筑材料外,还广泛使用于汽车、坦克、飞机、拖拉机、电动机、造船等重型机器制造工业部门。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由于石棉增强塑料等复合材料的发展,它的用途更扩大到火箭导弹和喷气飞机等军工部门。例如,石棉和陶瓷纤维制成的复合材料,可用作火箭燃烧室的绝缘;石棉和石墨制成的复合材料,可用来作导弹喷管喉部和导弹发动机机体间的封闭绝缘材料;石棉和金属制成的复合材料,可用于高温防护,以避免火箭发动机火舌和高速飞行时产生的高温而引起的破坏作用。
二十世纪以来,石棉生产的发展速度很快。世界产量已从1900年的3万吨左右,增加到1960年的232万吨。它的制品,也由四十年代的1,000种左右,发展到目前的3,000种以上。目前,世界上生产石棉的国家有40多个,其中年产量超过10万吨的有加拿大(101.5万吨)、苏联(约100万吨)、南非共和国(15.95万吨)和南罗得西亚地区(12.15万吨)(以上均为1960年数字)。
云 母 云母是一种电绝缘性能很好的天然矿物原料。自从二十世纪出现了电气和电子工业以后,为云母的利用开辟了新的天地,大大地促进了云母生产的发展。据估计,资本主义世界目前云母的年产水平,为1901年的40倍。
云母的种类很多,工业用的主要是白云母和金云母,它们的重要用途是制造发电设备,制造无线电收发报机、电视机、雷达、收音机及其它电讯设备上用的电子管,以及电子计算机、导弹和人造卫星等方面使用的电容器等。世界上生产优质白云母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其次是巴西。马尔加什和加拿大是生产金云母的主要国家。美国产量虽然很大,但主要是碎云母和云母屑,工业用的片状云母仅占3%。苏联的金云母储量丰富,白云母的质量可与印度媲美。
金刚石 人类在两千年前就用金刚石作为装饰用品。十九世纪时,金刚石开始用来作为切割玻璃和坚硬石材、刻划分度等的工具。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金刚石广泛用来制作车刀、岩心钻头、拉丝模、磨轮等加工工具。目前,在工业发达的国家里,已经很难找到哪一个工业部门不使用金刚石了。特别是近代工业需要的机械零件,精密度要求极高,它们的切削和磨光都非用金刚石工具不可。尤其在军事工业方面,它是制造新式武器所必不可少的工具。
由于金刚石的工业用途不断扩大,近60年来金刚石的世界产量约增加了10多倍,从1901年的250万克拉增加到1960年的2,660万克拉。目前,资本主义世界金刚石的生产,主要集中在非洲地区。
石 墨 石墨作为工业材料已有150年的历史。石墨有许多优良性能,在工业上主要用作耐火性导电材料、化学稳定材料、机械用的耐磨材料、窑业材料等。1942年后,石墨大量用在原子能工业中,作为反应堆的减速剂和防护材料,它能经受长时间的射线照射而不损坏。由于石墨的质轻和耐高温,近几年来又被认为是制造火箭导弹弹头、喷嘴及其它部件很有前途的耐高温结构材料。因此,最近十年来,资本主义世界的石墨总产量迅速上升,由1950年的16万吨上升到1959年的37万吨以上;产量较多的有奥地利、墨西哥、马尔加什、西德和锡兰。
***
石棉、云母、金刚石、石墨四种非金属矿物,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分布和生产情况是很不平衡的:金刚石集中在非洲,石棉及云母以美洲最为丰富,石墨以欧洲和亚洲较多。不仅各洲之间的分布不平衡,而在各个洲中的分布也是很不平衡的,往往只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或地区。例如,刚果的金刚石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总产量的65%以上,加拿大的石棉占资本主义国家总产量的70%—75%,印度的优质片状云母和剥片云母占65%,马尔加什和锡兰是世界优质石墨的主要产地。
现在,这几种矿物资源丰富和产量较多的国家及地区,由于长期以来受帝国主义者的侵略和压迫,大多工业落后,国内需要量很小,极大部分被帝国主义国家的垄断集团掠夺去了。例如,加拿大国内销售的石棉只占全部开采量的4%;印度国内的云母使用量仅为其开采量的1%—2%;生产金刚石的许多非洲国家,其产品也都几乎全部出口。
相反,工业发达并大量需要这些矿物原料的资本主义国家,却资源贫乏,产量极少。美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消费的石棉的95%,云母的95%(主要是优质云母),石墨的80%,以及金刚石的100%,都依赖进口。其他如英、法、西德、意大利、日本等国家,也大多依靠国外输入。
由于这几种非金属矿物原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往往采取种种措施,来保证它的供应。它们虽然资源缺乏,但仍大力寻找新矿床,通过国家补助和贷款,以及保证价格、利润的办法来鼓励资本家开采;同时,还对这些物资的利用和进出口进行控制。
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采取掠夺落后国家和殖民地的手段,来保证国内对这些重要的非金属矿物的需要和进行战略储备。例如,资本主义世界的金刚石贸易,极大部分掌握在英国垄断资本集团底·比尔斯公司手中。非洲各地的金刚石开采企业,极大部分为英、法、比利时等国的垄断资本集团所经营。马尔加什的云母和石墨开采,掌握在法国资本家手里。特别是美帝国主义,长期以来就对蕴藏有大量非金属矿物资源的美洲国家,实行了经济上的控制。例如,巴西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是美国工业用云母的重要供应地;墨西哥的石墨开采也差不多控制在美国财阀手中;加拿大的石棉开采和加工工业,也被美国资本所垄断,最大的石棉企业约翰·曼维尔公司就是纽约约翰·曼维尔公司的子公司。近年来,美国为了称霸世界,积极扩军备战,加紧了对战略物资的掠夺和垄断,处心积虑地对非洲地区进行经济扩张,和英、法、比利时等老牌殖民主义者勾心斗角。
***
目前,国外在普查和勘探石棉、云母、金刚石和石墨等非金属矿物资源方面,已采用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并通过区域性的综合普查和勘探,全面了解和掌握整个地区的地质情况和矿物分布规律。
在采掘方面,已逐步由现代化的高效能生产设备来代替陈旧的手工操作,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某些地区,根据矿物蕴藏情况,采取综合开发,生产多种非金属矿物。
在科学研究方面,重点是:研究这些矿物的成矿规律,以及先进的普查和勘探方法的应用;研究有效的开采加工方法与设备,以便更好地保护矿物结构和提高产量;研究矿物的物理性能和废料的利用,扩大它们的用途。
此外,为了解决这几种矿物的天然资源不足和需要量日益增长的矛盾,以及弥补天然产品某些性能上的缺陷,使更能适合现代工业技术的要求,许多国家还非常重视合成云母、合成石棉和人造金刚石、人造石墨,以及代用材料的研究,并认为这是解决天然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