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2月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纷纷写信给古巴政府
欢呼第二个哈瓦那宣言的革命真理
歌颂古巴革命照亮了拉美解放道路
据新华社哈瓦那三十日电拉丁美洲各国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士不断给菲德尔·卡斯特罗、古巴政府和哈瓦那电台写来无数热情洋溢的信件,感谢第二个哈瓦那宣言指出了解放的道路,赞扬古巴人民通过自己的斗争证实了第二个哈瓦那宣言指出的真理。
哥伦比亚布加城居民卡斯蒂略在信中写道:“你们国家人民是拉丁美洲解放斗争的先锋,一九五九年一月一日标志着美帝国主义及其腐朽的剥削制度的末日的开始。第二个哈瓦那宣言万岁!拉丁美洲革命万岁!”
墨西哥古斯曼城职员桑多瓦耳写道:“我谨通过这封信欢呼第二个哈瓦那宣言,这个宣言无疑是一个具有非常意义的文献。古巴不是孤立的,因为我们绝大部分拉丁美洲人都准备好保卫古巴,反对贪得无厌的美国资本家的走狗。我们敬仰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下的全体勇士们,特别钦佩他(菲德尔·卡斯特罗),因为他坚决抗击了美国佬的胡作非为。”
波多黎各阿托雷伊城的多明克斯写道:“我同情古巴革命,钦佩古巴人,我希望所有善良的波多黎各人都怀有我同样的热情,因为帝国主义者是些无耻之徒,他们知道我们岛上成千的人就是因为他们的罪恶而失去了生命。波多黎各人不愿当帝国主义的奴隶,他们明白自己受到无耻的剥削。菲德尔·卡斯特罗万岁!”
委内瑞拉拉帕尔马地区的一个农民布兰科写道:“我们是科黑戴斯州一个农业区的居民,我们对古巴农民获得解放感到羡慕,但是我们也在这种吸引力的指引下为自己的解放而斗争,这个吸引力便是古巴革命,我们就像我们自己的祖国遭到侵略一样,尽我们一切力量保卫古巴革命。革命万岁!古巴万岁!打倒帝国主义!”
哥斯达黎加美国联合果品公司的工人洛佩斯从利蒙港来信说:“菲德尔的每一句话都是给我们全体拉丁美洲人带来希望和鼓舞的明灯,我们全体拉丁美洲人无限热切地希望今天照耀在美洲自由国土上的这盏救世主和解放者的明灯将照耀全安的列斯,从格朗德河照到巴塔哥尼亚。我们联合果品公司的工人们热烈拥护古巴革命。”
厄瓜多尔克维多的一位泥水匠皮内伊罗写道:“各种需要、饥饿、寒冷推动我们这些穷苦人要求收复权利。请你们相信,我们所有穷苦人都已经觉悟到,革命不能输入,但是我们找到了一个榜样,这就是古巴革命。”
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居民巴加斯写道:“古巴政府是不可战胜的,因为它受到今天已经武装起来的自己国家人民的支持,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武装起来的一个国家的人民还强大。我同南美洲千百万工人、农民和知识界人士一样,用自己的声音和双手阻止美帝国主义采取任何反对古巴的措施。”
巴西隆德里纳的一位大学生席尔瓦写道:“古巴是全拉丁美洲的榜样和灯塔。古巴不是孤立的。”
秘鲁皮乌拉城十九岁的青年卡斯蒂略在信中说:“古巴革命是我们美洲、特别是我们穷人的一个榜样。我的同学和我都在晚上学习,因为白天我们必须劳动,为的是能够正当地生活。我们同情古巴人民,时时刻刻都会支持他们。”
洪都拉斯科迈亚格拉的一位老人伊格莱西阿斯在信中说:“我们洪都拉斯和全中南美各国的人民都已经团结起来,保卫作为拉丁美洲和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榜样的古巴社会主义革命。我们今天、明天、永远都保卫古巴革命!”
萨尔瓦多首都的苏亚雷斯写道:“帝国主义和反动军人势力纯粹是在用大棒和子弹来统治我们,但是,当我们遵循美洲唯一的真正的革命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完蛋。美洲唯一真正的革命就是你们的革命。”
乌拉圭蒙得维的亚的安娜·费尔南德思写道:“假如美国佬侵略古巴,古巴将不是孤立的,全世界所有穷苦群众都站在它的一边。”
无数封拉丁美洲人的来信表达了对菲德尔·卡斯特罗的钦敬和爱戴。哥伦比亚卡塔里纳的一批哈瓦那电台的听众写道:“菲德尔是所有有气节的古巴人和拉丁美洲人的培养者和教育者,他培养和教育他们抵抗抱残守缺的美帝国主义的最后挣扎。”
厄瓜多尔的一位农民梅萨从阿尔契多纳写信说:“我是菲德尔的坚定不移的崇敬者,我认为他是一个解放者。”厄瓜多尔首都基多的马约尔写道:“我衷心地希望在我的祖国出现一个新‘菲德尔’,在存在美国侮辱的所有一切国家出现许许多多的‘菲德尔’。”
一个住在美国的拉丁美洲人桑切斯从那里来信说:“菲德尔是拉丁美洲其余国家革命的象征。”


第4版()
专栏:

哈瓦那宣言万岁! (原载古巴《今日报》。图中地上的三个字母是“美洲国家组织”的简写)


第4版()
专栏:

肯尼迪哀叹美国面临西方分裂危机
华盛顿加紧酝酿一场对戴高乐的反攻
美国要员四出活动伙同英国纵横捭阖
新华社二日讯 华盛顿消息:华盛顿方面正在进行紧张的幕后活动,酝酿采取反措施,来对付布鲁塞尔会谈破裂后北大西洋集团出现的危机。
美国总统肯尼迪昨天在白宫招待怀俄明州一批报业老板的午宴上发表讲话,对北大西洋集团目前呈现的“裂缝”表示忧虑。他强调说,由于法国在西欧独行其是而在北大西洋集团内部引起的四分五裂局面是“当前美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威廉·马丁同一天在国会两院经济联合委员会作证时承认,如果各西欧国家中央银行一齐来要求把它们手里的美元换成黄金,那“将会给我们造成麻烦”。
据美国报刊透露,肯尼迪政府正在对戴高乐的行动对西方“联盟”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紧急估计”,以便决定今后的对策。
昨天的《纽约先驱论坛报》在一篇发自伦敦的通讯中指出,“一场在外交战线上对戴高乐的反攻”正在积极酝酿中。这篇通讯列举了这两天美英两国的一系列幕后外交活动,其中包括:奉命在一日回华盛顿报告情况的美国驻英大使布鲁斯临行前同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外交大臣霍姆和英国参加布鲁塞尔谈判的首席代表希思举行了会谈;麦克米伦一日去罗马同意大利总理范范尼举行布鲁塞尔会谈破裂后“西方主要国家领导人的第一次会晤”;麦克米伦会见了丹麦首相克拉格。克拉格会后表示,丹麦将不寻求“单独”加入“共同市场”。报纸指出,戴高乐上周曾邀克拉格去巴黎谈丹麦加入“共同市场”问题。肯尼迪的贸易谈判代表赫脱应邀在一日访问伦敦。这家报纸透露赫脱这次访问是临时安排的,英国的正式邀请直到一月三十日晚间才发出;他原来并无访英计划。赫脱在访问伦敦期间将同英国财政大臣莫德林、外交大臣霍姆等重要官员会谈。
另外,据白宫新闻秘书塞林格昨天证实,自从布鲁塞尔会谈破裂以来,肯尼迪同麦克米伦之间一直保持着通信联系。
在这同时,美国报刊继续就布鲁塞尔会谈破裂的影响问题发表评论。
专栏作家李普曼一日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上写道,戴高乐的作法使美国必须“对战后的美国外交政策作一次困难而重大的重新估计”。李普曼说,“戴高乐表示得很明白,他不让英国加入共同市场的用意在于削减美国在欧洲的政治影响。如果我们认为他的行动只是一个将会被历史的潮流冲刷掉的插曲,那我们将是自我欺骗。”
李普曼认为,戴高乐要把美国逐出西欧的主要原因是,“战后美国作为西欧的保卫者和银行家的局面已经告一结束”。李普曼承认,目前美国的经济力量一落千丈远非二次大战结束时可比。因此美国目前的问题在于“重新审查我们的主张和我们的政策,并且使它们重新适应”新的形势。
前一天的《纽约先驱论坛报》在一篇从巴黎发来的评论中说,戴高乐对英国说“不”,“使欧洲和大西洋联盟二者的前途都蒙上了疑问的乌云。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共同市场都将受到法国在布鲁塞尔行使否决权所产生的震动的影响。”这家报纸认为,戴高乐实际上是要“共同市场”其他国家在巴黎和华盛顿之间进行抉择;这将在北大西洋集团内部“引起一次非常现实的信任危机”。这家报纸认为戴高乐不是把美国当成“盟友”,而是把它当成“敌手”,并且说这是戴高乐上台后一贯做法的继续。


第4版()
专栏:

共同社评布鲁塞尔谈判破裂的影响
华盛顿遭到巨大冲击
美英合伙关系也有发生分裂可能
新华社一日讯 东京消息:日本共同通讯社三十日引用华盛顿消息报道说,英国参加西欧“共同市场”谈判的破裂,“给华盛顿以巨大的冲击”。消息援引一位美国高级官员的话说,“美国政府感到非常愤怒”。
共同社说,谈判破裂使“美国总统肯尼迪一直推行的从政治、经济和军事各方面实现北大西洋共同体的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下子破了产,致使美国不仅迫切需要重新研究对欧洲的外交政策,而且迫切需要重新研究对全世界的外交政策”。消息说,华盛顿的看法是,美国在今后一个时期仍然要朝着使英国参加“共同市场”和密切美国同“共同市场”的关系的方向对法国施加一切压力,努力设法孤立戴高乐总统。
共同社说,在今后一定的期间内,以西欧“共同市场”为一方和华盛顿—伦敦轴心为另一方,不得不在经济方面展开竞争。但是,如果这样的话,统一和加强整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事体制的工作,一定会更加难以进行。消息说,法国保持独立的核力量的政策只会越来越坚定。如果美国要求英国更加努力承担军事负担的话,这个轴心体制也会产生裂痕。美国进退维谷的情况是严重而又根深蒂固的。
共同社记者指出,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发言权反而会增强。


第4版()
专栏:

苏美英禁止核试验谈判暂停
新华社一日讯 华盛顿消息:美国国务院昨天发表声明说,苏、美、英三国代表目前在纽约和华盛顿举行的关于停止核试验问题的谈判,已经根据苏联代表的建议在当天中止,而把问题交给预订二月十二日在日内瓦复会的联合国十八国裁军委员会继续讨论。


第4版()
专栏:

麦克米伦急谋挽救英国困难处境
赶赴罗马策划孤立法国
意大利统治集团内部对西方分歧态度不一
据新华社二日讯 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英国参加布鲁塞尔会谈首席代表、掌玺大臣希思的陪同下在一日到达罗马访问,他们在一日下午同意大利总理范范尼和外交部长皮齐阿尼举行了会谈。
麦克米伦和范范尼在一日下午首先举行了一小时半的单独密谈,随后,希思和皮齐阿尼以及两国的大使参加了他们的会谈。据意大利政府发言人说,他们在一日的会谈中用大部分的时间讨论了北大西洋联盟问题以及美国倡议的建立一支“多边核力量”的问题。这个发言人说,双方还“审查了目的在于维持一个所有西欧国家之间的政治协商机构的途径和手段”。双方还讨论了裁军问题和东西方关系问题。
据伦敦《泰晤士报》今天报道,二日的会谈将讨论布鲁塞尔会谈破裂以后所产生的政治和经济问题,会谈已经扩大成为“一个关于英国如何能积极地同不包括法国在内的共同市场五国联合起来的考察”。这家报纸还说,在会谈中提出了“在英国同五国之间实行更紧密的军事力量的合并的安排”的建议。
意大利统治集团对于今后意大利在英法和美法的争吵中应当采取什么立场存在着意见分歧。预算部长、共和党人马尔法主张结成一个“英—意—荷比卢轴心”来对抗“波恩—巴黎轴心”。但是,对意大利外交政策有影响的前外交部长马蒂尼在为《意大利报》撰写的一篇社论中说:“企图以特定的各种联盟来反对法国同德国(西德)的政治联盟将不是对克服目前的困难作出有益的贡献”。
一家西方通讯社一月三十一日写道:意大利政府“既想同兔子一起跑,又想同猎狗一起追:在政治和军事问题上同肯尼迪在一起,在共同市场的经济前途上又同戴高乐和阿登纳在一起。”


第4版()
专栏:

共同市场六国内部关系混乱
许多会议都宣告流产或延期
丹麦无意单独加入共同市场
据新华社二日讯 布鲁塞尔会议破裂以后,“共同市场”六国内部关系混乱。
布鲁塞尔昨天宣布,“共同市场”六国预定在最近举行的一系列会议都已经延期或者取消。这些会议中包括安排签订十八个非洲国家成为“共同市场”联系会员国协定的会议,这些非洲国家中绝大部分同法国有密切关系。
原定一月三十一日在西德巴登巴登举行的六国财政部长会议已经流产。据透露,荷兰政府已经告诉“共同市场”部长会议主席办公室,荷兰不准备派代表参加六国在二月份举行的一切会议。意大利代表也要求延期举行会议。
荷兰参加“共同市场”委员会的代表曼斯霍尔特就布鲁塞尔会议破裂指责法国政府想回复一国居统治地位的旧的同盟政策。
他说,法国拒绝英国进入动摇了“共同市场”的基础。“如果我们不能改变法国的意志,共同体(共同市场)就要趋于崩溃。”
西方报纸都盛传,“共同市场”除法国以外的其他五国准备同英国单独建立联系。但是,“共同市场”执行委员会主席西德人哈尔斯坦一月三十一日宣布,执行委员会反对任何英国同五国联合对付法国的打算。
他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不管我们是否喜欢,罗马条约规定,六国应该一致行动”。
据新华社二日讯 伦敦消息:布鲁塞尔谈判破裂以后,丹麦表示不单独加入“共同市场”。
丹麦首相茵斯·奥托·克拉格三十一日在伦敦说,如果英国在“共同市场”之外,丹麦不打算要求成为“共同市场”的成员国。
克拉格在巴黎访问了五天以后在三十一日到达伦敦,并且同英国首相麦克米伦举行会谈。他在会谈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丹麦和英国两国政府对布鲁塞尔谈判破裂后果的估计“完全意见一致”。
克拉格说,丹麦“仍想同英国、挪威等国家一起加入共同市场”,但是,不会进行丹麦单独加入“共同市场”的谈判,也不会出现“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分裂。
丹麦是以英国为首的七国“欧洲自由贸易联盟”集团成员。法国在拒绝英国加入“共同市场”同时,却想拉拢丹麦,以孤立英国。在布鲁塞尔谈判破裂前夕,法国总统戴高乐曾向当时在巴黎的克拉格建议,即使英国不能加入“共同市场”,丹麦也可以在接受罗马条约的条件下加入,或者成为这个集团的联系会员国。


第4版()
专栏:

腊斯克说要寻找控制西欧新办法
叫嚷不顾加拿大的反对硬要在加储存核弹头
说同苏联进行谈判不影响美国核备战并准备恢复核试验
据新华社二日讯 华盛顿消息:美国国务卿腊斯克一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表明,尽管布鲁塞尔谈判破裂,美国“统一欧洲”的计划受到打击,但是美国仍将不会放松力图加强控制西欧的努力。
有记者问腊斯克,他对美国在同法国“在欧洲政策问题上的分裂方面”的处境如何估计,腊斯克回答说,“我认为,现在在布鲁塞尔的讨论破裂后,我们处于这样一个时期:各国政府,特别同这种讨论直接有关的政府将重新估计局势,看看我们大家如何能够完成摆在西方面前的巨大任务。”
腊斯克企图缩小布鲁塞尔谈判破裂的严重意义。他说,这个谈判的决裂对美国的政策“并没有根本的影响”,“对将来的希望也没有根本的影响,因此虽然今后若干周将会有一个停顿和重新考虑这种努力的某些方面的替代办法的时期,但是西方在欧洲和北美的重大的政策方针将向前推进。”
腊斯克在这方面特别提到美国要不顾法国的反对,继续推行美国关于建立北大西洋集团的“多边核力量”的计划。他指出,美国还将继续同西欧国家谈判,要这些国家为美国商品打开大门。
谈到美国和加拿大的紧张关系,腊斯克承认,美国国务院一月三十日发表的干涉加拿大内政的声明已“受到加拿大朋友的批评”。他说,“我们遗憾的是,由于我们的声明中有些措词不当,因此得罪了人”。但是腊斯克同时又力图把事情的责任推到加拿大头上。腊斯克还表明,尽管加拿大不满,但是美国仍将继续强迫加拿大同意美国在它的领土储存核弹头和用核武器武装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的加拿大部队。他说,美国认为,关于美国向加拿大提供核弹头的美—加谈判“将会恢复”。
谈到停止核试验谈判问题,腊斯克重申美国坚持的“就地视察”主张。他说,对美国来说,“就地视察的主张不仅是一个牵涉到原则上接受视察的政治问题,而且是一个作出安排的实际问题……”。他说,“从这个观点上来看,苏联提出的两三次就地视察是不够的”。腊斯克同时强调,尽管同苏联进行谈判,美国决不会放松发展核武器的活动。他直言不讳地宣布,美国总统肯尼迪“将发出指示,规定恢复这种试验(地下核试验)的准备工作”。他还说,这个决定是在纽约和华盛顿谈判暂停后“一夜之间”就作出的。他并且指出,只要“一作出安排”,美国的“北极星”潜艇就将部署在一些北大西洋集团国家附近。
腊斯克在记者招待会上还表明,对于古巴,美国将继续推行侵略和干涉政策。他说,在这方面,“我们已争取本半球的其他各国政府进行合作”,“我们也在和他们讨论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可以如何行事的政策问题”。
谈到南越,腊斯克不得不承认,美国进行的武装干涉在南越人民武装的有力打击下正遇到重重困难。他不安地说,美国对那里的“游击行动所需要采取的那种作战方式是最困难、讨厌的和易受挫折的”。


第4版()
专栏:伦敦通讯

伦敦通讯丧钟为谁而鸣
本报记者 言彪
英国进入“共同市场”的前景被法国的政治否决所破灭,帝国主义错综复杂的矛盾达到了新的高峰。
笼罩着英伦海峡的西方政治危机,在大西洋的彼岸显得更为沉重。几天前为持续了十五个月之久的布鲁塞尔谈判举行的“葬礼”,标志着不仅是英国和法国之间以及法国和它在“共同市场”中的小伙伴之间的矛盾已进一步加剧,更为重要的是,它标志着美国和法国之间争夺西欧霸权的斗争已达到无法调和的程度,正在日益走向公开的决裂。
布鲁塞尔谈判的失败,是肯尼迪在外交上所遇到的一次重大的挫折。他在新年前夕对报界的“背景谈话”中说过,他为了实现他的“宏图”,准备冒同盟国发生“大摩擦”的风险。戴高乐在一月中旬向报界的谈话中对英国加入“共同市场”和美国提出的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多边核力量”的建议都作了“不行”的回答。戴高乐的这一谈话是在肯尼迪“国情咨文”提出西欧政策的同一天发表的。这是两大“宏图”的一次有意识的正面冲突。一个“宏图”是肯尼迪要建立一个在美国领导下的越来越紧密的“北大西洋共同体”,另一个“宏图”是戴高乐要建立一个把英美排斥在外而形成“第三种力量”的欧洲。这次布鲁塞尔谈判,实际上是这两个“宏图”的一场搏斗。美国在幕后卖尽力气地进行了干预,竭力拉拢共同市场小国,孤立法国,并对西德施加压力,要它用自己的影响迫使法国让英国参加“共同市场”。但是,这并没有能阻止布鲁塞尔谈判的最后破裂。这一次又是戴高乐这个“任性的法国家伙”打破了美英的计划。
美国和英国的报纸把这种局面称之为“西方联盟最严重的政治危机”。
英国《卫报》说:“在共同市场问题上发生的危机向美国提出了重大的挑战。肯尼迪正从最广泛的各个方面研究这一挑战。”这家报纸说:戴高乐的计划被肯尼迪看作是“弃绝在从马歇尔计划到美国的新贸易发展计划这个时期中一直指导着美国政策的那些原则。”《纽约时报》说:“美国面临着一种新的局面,这种局面要求在政治上进行的调整不下于要求经济上的调整。”
戴高乐为了挡住英国进入“共同市场”的道路,从今年年初以来就采取了一个接着一个的紧急步骤。首先,他公开指责英国还没有作好进入“共同市场”的准备,坚持英国要严格遵守“罗马条约”。在阿登纳访问巴黎前夕,戴高乐向英国提供了它所不能接受的“联系会员国”的地位。其次,他拉英国的“自由贸易区”成员之一的丹麦成为“正式成员国”。这一着,被认为是“戴高乐蓄意对英国进行的外交神经战中的新打击”。最后,法国以“浪费时间”为理由迫使布鲁塞尔谈判破裂了。这里的报纸对戴高乐为什么决定得这样快、这样没有挽回余地地采取反对英国进入“共同市场”的行动,作了猜测,它们把这件事同美国和英国去年年底的拿骚协议联系起来,并指出:法国方面对英国加入“共同市场”的最重要的条件,是要英国把它的核威慑力量变成一种“欧洲联营”——这实际上也就是英法双边协约——并且结束英国目前对美国的依赖。但是拿骚协议证明的却是正好相反的事。英国答应最后把它的核力量并入美国控制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是促使戴高乐作出这次决定性打击的原因。
戴高乐的行动使阿登纳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一方面,法国和西德所拥有的力量和影响,是建立在它们的相互合作上面的。因此保持两国的合作,一直是波恩的既定方针。另一方面,西德在军事、政治上处处都要依赖美国,不能过分得罪它。美国为了孤立法国和讨好渴望得到核武器的西德,已建议让西德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多边核力量”的成员。同时去年的政治危机削弱了阿登纳对西德政治局势的控制,使他不得不考虑到在联邦议院和西德内阁中赞成英国进入“共同市场”的压力。再在经济上,西德也不得不考虑它同欧洲自由贸易区成员国进行的占它对外贸易将近三分之一的出口生意,英国进入“共同市场”是符合西德大企业渗入英国贸易区的利益的。但是对阿登纳来说,巴黎—波恩的“和解”驾凌于其他一切之上。所以,在他访问巴黎期间,签订了法国—西德合作条约,为巴黎—波恩轴心进一步打下了基础。正是因为如此,在英国进入共同市场的问题上,阿登纳就没有能够“缓和”戴高乐的不妥协态度。西德代表团为了避免布鲁塞尔谈判破裂而提出的“折衷”方案遭到了法国的断然拒绝。《卫报》在抱怨西德不积极帮助英国时写道:“阿登纳从来没有准备向法国施加任何实际的压力”。
法国断然的行动,也尖锐地加剧了“共同市场”内部的矛盾。荷比卢和意大利,对法国的控制企图和傲慢态度存在着担忧和愤懑,因此,对谈判的破裂表现出强烈的反应。它们正在准备采取的反措施包括:拒绝进一步发展共同农业政策、停止共同市场国家花费三亿英镑来开发法国的前非洲殖民地的计划,和拒绝戴高乐推行欧洲“政治联盟”的计划。意大利政府人士分成两派,一派赞成采取激烈措施,包括建立一个政治上的“反法阵线”在内;另一派则赞成采取温和得多的路线。在这种情况下,《星期日电讯报》不久前预料,“共同市场”的发展已经“部分地冻结了”。《泰晤士报》也说,西欧六国集团“面临着长期的不稳定局面”。
在伦敦,英国统治集团正在对整个政策作“令人痛苦的重新估计”。在经济上,英国同“六国”的贸易有了激增。一九六二年,出口比一九六一年增加了百分之十七,而一九六一年则比一九六○年增加百分之十八。现在,由于英国加入“共同市场”的谈判的破裂,这种新贸易将受到仅仅适用于“共同市场”国家之间的进一步削减税率的威胁。据悉,英国工业的经理们正在讨论谈判破裂后对他们自己的公司的影响,其中有些公司已为英国参加“共同市场”作好准备。谈判失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在政治方面。因为麦克米伦政府的外交、防务和经济政策都是同这个计划联系在一起的。《金融时报》写道:“英国在西方世界中的未来的地位成了问题,麦克米伦关于‘相互依靠’的主题受到了巨大的挫败。”在国内方面,布鲁塞尔谈判的失败,使保守党政府和麦克米伦的威望受到沉重打击,这是大选前的苦恼问题。
英国报刊正在苦思寻找英国自己处于“共同市场”之外的情况下必须制订的方针。但是他们提不出可以代替的“妙计”。有迹象表明,保守党政府将设法加强自己同自由贸易区和英联邦国家的联系。自由贸易区将于二月十八日举行会议,来检讨局势并研究下一步骤。英国是不会放弃将来进入西欧的希望的。英国参加谈判的首席代表希思在布鲁塞尔会议的最后一次会议上讲话时,强调英国“无论在地理、历史、文化、贸易和文明方面都是欧洲的一部分”。他在返回伦敦时又说,英国不能背对欧洲。预料,英国将充分利用欧洲大陆上的一切矛盾,来力求孤立法国。麦克米伦当前的罗马之行引人注意。
为“共同市场”六国谈判报丧的钟声,在各个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都引起了强烈的回响。肯尼迪政府“统一”欧洲的计划,遭到了最沉重的打击。这说明,从布鲁塞尔敲响的丧钟,并不仅仅是为埋葬“英法合作”而鸣,它也是为美国“领导地位”江河日下而鸣,为北大西洋集团的四分五裂而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