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2月1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小天桥”纪事
黎先耀
咱们胡同里,有家人们每天生活离不开的小铺。几年前街道上有位老大爷,在这家店门口贴过批评他们的大字报。后来,也是这位老大爷,把这家店取名叫“小天桥”。下面这些片断的小事情,都是我平常在这家商店内外看到和听到的。
收徒弟
“阿姨,阿姨!”李大姐看着小玲玲听到流动货车的梆声,自己能走出来欢迎她了。她抱起门槛上的小玲玲,连连吻着他已有点红润的小脸儿。店里来了含钙质多的副食品,李大姐总忘不了给害软骨病的小玲玲送点来,好让孩子能快点下床来玩儿,快点长大背书包啊!
这位先进工作者,是商店里老红旗售货员老刘的徒弟。她拜老刘做师傅,已经是三年前的旧事了。一天,老刘在店里听到孩子的声音:“叔叔,打酱油!”奇怪,却没有看到人。咳,那位顾客还没有柜台高哩!两手抱着一个比他身体小不了多少的大瓶子。“谁叫你来的!”老刘不放心,提着酱油,让孩子带他回家。原来,孩子的妈妈病在炕上起不来。此后,老刘就按着李大姐家里的需要,把油盐酱醋和蔬菜,都给她送到家里去。李大姐躺在床上,心里却老想:“我要是能做个这样的售货员,多好,能替多少人家解决困难啊!”李大姐病好以后,真的如愿参加了工作,而且就被分配到这家商店,当了老刘的徒弟。
小玲玲的妈妈出来了。她接过李大姐手里的排骨,深情地对孩子说:“你长大了,也跟阿姨学,当个为人民服务的好售货员!”
贺新居
春天,隔壁搬来一对新婚夫妇。像一双刚学筑巢的新燕,还不怎么会安排自己的家。
小俩口正想找邻家的大妈作生活顾问,商店的贾大姐来贺新居。第二天,锅、盆、碗、勺,炉子、案板、笼屉、扫帚,都整套给配齐送来了。
秋天,新媳妇到店里去问有没有山里红。过了不多日子,贾大姐又把奶锅、油布悄悄送来了。邻家大妈瞧见了,抿着嘴乐道:“嘿,这个姥姥家,信儿都用不着送啊!”
工人的菜篮
天上还有未灭的星光,商店的门缝里,已漏出灯光。上早班的工人,从窗口递进他们的菜篮。
星期六的菜篮里,放着假日包饺子的茴香、韭菜。南方人的菜篮里,放着苦瓜、芋头。工人下班回家,从托儿所里领回了孩子,从商店里提回了菜篮。篮里蔬菜还闪着水珠,像刚从园子里摘来的一样鲜亮!
会走路的柜台
胡同口修鞋的老汉(就是给商店贴过大字报的那位老大爷),每天一听到吱嘎吱嘎的声音,准知道是菜车来了。不管刮风下雨,他也连忙跑出来,帮着售货员推车上坡。
大雨里,菜车挨着门儿推到每家门口。顾客站在门洞里,售货员站在台阶上。檐溜水比雨更大。咦,雨停了吗?售货员抬头一看,原来一位大妈在他头上撑起了伞。
淋得浑身透湿,售货员也乐意;因为换得很多人雨天不湿鞋,就上了菜市场。
小车会
砍大白菜的时节,胡同里正修下水道,连三轮车都进不来。商店经理的眉毛打了结。眼看快要上冻,堆在胡同口的几十万斤白菜,怎样运进来?
一位老大娘想出了妙主张。各家各户的儿童车都出来帮忙。车里坐的是胖墩墩的大白菜。各式各样的小车首尾相接,比新年乡下的赛会还热闹。一座小山似的白菜堆,一夜之间就被蚂蚁般的小车队搬得精光。
八级的寒风赶来了,只拣到落在地上的一堆烂菜帮子。
党支部书记
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他手里买点心。他对我抱歉地说:“我刚学,包不好,当心路上撒了!”
夏天晚上,大伙儿在院里乘凉,他来征求群众对商店的意见,我才知道他是商店新调来的党支部书记。
他给我留下最难忘的印象,是在两次偶然的相遇中。
一次,我秋夜回家,走过胡同里的垃圾站,看到一个人弯着腰,用棍子仔细地在翻脏土箱。我挺纳闷:“王同志,你店里丢了什么东西吗?”
他和我开玩笑说:“我在拣破烂儿啊!看看每家有没有倒出来的烂菜。农民好不容易种出来的菜,商店不能推销出了门,就不管了呀!”
喔,他在检查售货员的工作!这家商店,蔬菜淡季的时候,向居民宣传怎样安排计划吃菜。现在,蔬菜旺季,又指导大家怎样腌菜、晾菜、储菜,别把菜糟蹋了。
还有一次,是在黑白铁门市部碰到他。我去修炉子,他也正去修水壶。
焊壶的人劝他:“你的壶,都快锯剩半截了,该换把新的了!”他笑着说:“劳您驾,再给换个底。修好了,不是还能将就使吗?国家用钢铁的地方多,能节省就节省点嘛!”可是,就在前几天,我家的壶漏得不能再用了。商店售货员知道了马上送来了一把新壶!
他在路灯底下翻土箱的影子,他提着一把破壶的笑容,和“小天桥”的名字一起,已深深刻在我心上了……


第6版()
专栏:

“小天桥”无处不在
凌涧
天桥百货商场在北京只有一个,在全国也只有一处;但是,“天桥精神”,“天桥风格”,却是无处不在。
读《“小天桥”纪事》,心里止不住荡漾起一阵阵温暖、幸福的感觉。文章里说的都是些不显眼的小事,油盐酱醋的交道,但是它们都像一面面晶莹的小圆镜,照出了社会主义商业工作者的心。
听说有位年轻姑娘刚走上柜台,别人鼓励她好好学习的时候,她不经心地反问:“不就是算盘、磅秤上这一档子事么?没有什么了不起!”
年轻人,要学会称盐、包糖、算价钱“这一档子”事,只要你认真、细心,倒真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要真正做到“天桥”或者别的地方的那些红旗售货员那样,做到这“小天桥”里的李大姐、贾大姐那样,还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儿哩。不信你试试看!
首先得有一颗时时刻刻为别人着想的心。用我们常说的话,就是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要“全心全意”,不是半心半意,不是三心二意,当然,更不是有口无心,言行不一。
唯其全心全意了,唯其心里时刻有了庄严的责任感,才会对这些不显眼的小事,这些油盐酱醋的交道,产生一种炽烈的感情,产生一种献身的愿望;才会对“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有了切身的感受。当孩子们老远地就喊着叔叔阿姨的时候,你难道不感到:人民群众的无限信任,正是商业工作者最大的光荣和最高的奖赏吗?
唯其全心全意,才会千方百计地去动脑筋,找门道,为人民群众做些事,才会体贴人们的心,替别人把事情都想周到了。新媳妇来问山里红,贾大姐就悄悄送去奶锅和油布,你瞧她的心多细。有这样的好同志为你张罗,为你安排,你还会不加倍努力,在工作上鼓起更大的劲头吗?
感谢“天桥精神”,“天桥风格”,更感谢街头巷尾无处不在的“小天桥”。这数以百万计的“当家人”,为我们这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增添了温暖,增添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情谊,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增添了鲜艳的花朵!


第6版()
专栏:剧评

笑里文章
——川剧《秀才外传》的改编和演出
曹其敏
《秀才外传》是根据川剧传统剧目《小富贵》改编的。《小富贵》的故事情节比较复杂,出场人物也较多,它所表现的思想有不少糟粕,如它通过倪俊的遭遇,说明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不可触犯,只有循规蹈矩之辈才会有圆满的结局。原剧最后以倪俊高中、娶双妻作结;而在少华山落草为寇的袁龙也终于幡然悔悟,认识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最后削发为僧。改编者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番去芜存菁、推陈出新的工作,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再创造的本子。
改编者赋予这一题材以崭新的思想内容。还是这个迂腐不化的酸秀才倪俊,改编者却针对他的迂腐以及他对封建礼教的卫护和迷信,进行了尖锐的讽刺,揭示了封建制度的虚伪性。秀才之所以爱犯“酸”,弄得笑话百出,差点儿身首异处,主要原因在于他不能正确认识理解生活和处理生活。他们只知道按照“圣人”教诲行事,成了封建统治者的奴才而不自觉,还洋洋自得。他们既可笑又可怜,描写这样一个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是有意义的。改编本塑造的倪俊的艺术形象,相当成功,他是个憨直老实甚至于有些近乎痴呆的秀才,他温良忠厚,一言一行皆必以孔孟之教为准绳。可是他越是循规蹈矩,越是幻想着统治阶级的“垂青”,灾难便越是一个连一个地接踵而至。这样一位奉公守法的封建礼教的卫道者,他从统治者那里得到的又是什么样的“深恩厚遇”呵!剧本就是这样通过倪俊这个典型形象的生活遭遇,较深刻地揭露出封建制度的虚伪与残酷不仁,彻底改动了原本那种“劝人为善”的思想。剧中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揭露采取的是喜剧的艺术手法,笑里文章,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自然,也因为它的笔触只涉及到一个秀才的生活剖面,更多地描绘的是一个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传奇式的生活遭遇和可笑的生活态度,故笔锋所及,不能涉及更广、更深的阶级斗争的生活图景,所以使它对封建制度的揭露还受到了一些限制。
《秀才外传》的故事情节带有浓厚的传奇性,引人入胜,剧本改编者没有站出来讲述什么思想,他让曲折的生活本身说话,使观众在笑声中沉思。在这出戏中,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始终没有出场,但它通过巧妙的艺术描写,处处使人感觉到封建统治阶级法权的存在。剧本塑造了一个和倪俊性格相反的形象——袁龙,通过他反映出了古代人民的理想和愿望,表现了人民群众与统治阶级之间的尖锐冲突是不可调和的。有人认为,应该把袁龙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来描写,更多地表现当时农民起义斗争的正义性。我以为倒不一定要把袁龙当成是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领袖来正面描写,因为《秀才外传》的题材内容不是要正面反映某一历史年代中正面的阶级冲突,而主要是通过一个典型的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的矛盾关系,来反映封建统治制度和人民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剧本为表演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再加上导演构思之妙,使得《秀才外传》的舞台演出也具有不少使人耳目一新的东西。有几场戏的导演处理相当精炼动人。例如第三场牢头送信一场,牢头宋万没有下场再上场,而是出牢门后一个翻身,就表示到了尹家门首,那边倪俊惦记地嘟囔了一句:“他该拢了?”这边宋万便自言自语道:“拢了。开门来。”这边宋万向李么姐叙述倪俊的落难经过,并没有用很多语言,只是配合着场上吹打的牌子做了一些手势表情,李么姐惊问:“啊?有这种事?”那边倪俊便自怨自艾、十分抱屈地感叹着:“我都坐起牢来了啊。”宋万送完了信,又是一翻身,就表示又回到了监牢之中。这一场的处理手法很为新颖别致,在同一个舞台画面中,出现了两个不同空间,同时进行着两组表演,而两组表演却又是互相配合,互相衬托,很有喜剧效果的。不但节省了一场过场戏,而且使戏的发展更为紧凑集中。第五场倪俊发配,尹金莲出走遇抢的一场戏,也运用了同样的手法。一方面既发扬了传统戏曲表现手法,适应了戏曲表演的自由和谨严、省略和集中、实在和虚拟相结合的特殊美学要求,精炼集中地表达了剧本的内容,节约出舞台时间和舞台空间来表现更尖锐的戏剧冲突。另一方面,这种手法的运用也更加强和烘托出了这出戏的喜剧气氛。一面写倪俊对统治者的幻想,一面表现出尹金莲被抢的场景,这是多么严峻的讽刺!
演员的表演都很称职,应该说,两位有经验的老演员周企何和谢文新扮演的尹天成和倪俊,形象塑造得更为鲜明突出。周企何扮演的尹天成,一出场从造型和气质上就给观众一个鲜明的印象,这是一个贪婪好财的势利小人。谢文新扮演的秀才倪俊,在几场重点戏里表演得不火不瘟,恰到好处。他掌握秀才性格的特点很准确,把秀才的憨、酸、迂、痴完满地表现出来了。特别是《烤火》一场的表演,蒲剧和滇剧都有《烤火下山》这折戏,但都只是一般地表现了一个书生的拘谨淳朴,而川剧这场戏的表演很有特色,它不单保留了《烤火》这折戏的优秀的传统表演艺术,同时还通过两个不知姓名的青年男女共居一室,彼此心存疑忌而产生出种种误会,增强了喜剧气氛;同时,这场戏仍然是围绕着对倪俊的嘲讽这条线索来写的,倪俊的精神状貌,通过这场戏就被挖掘得更深刻了。


第6版()
专栏:文物小品

陶鬶
易水
鬶[guī]——这种器形很特殊的陶器第一次被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是三十四年前在山东省历城龙山镇。
鬶是一种放置饮料的器皿,由于下面附有三只空心的袋状足,可以和鼎或鬲一样在它下面生火炊煮,和现在烧水用的炊壶很相似。汉代许慎《说文》鬲部谓:“鬶,三足鬴[fǔ]也,有柄、喙。”而在龙山镇首先发现的这种陶器,是有柄、喙的三足器,考古工作者把它称为“鬶”。
陶鬶的造型很像一只伸着长喙的鸟,靠下面有鼎立的三只丰满的袋足,安稳地站立着。但是袋足又是作成上下收敛、中部最宽的形状,足尖呈尖锥状,也就使得袋足的轮廓线流利而不呆板;并且三足并立,匀称而不拥挤,在稳定中又孕有一种灵活的韵味。鬶的长流向上直伸,并且微向外伸,形成一个三角形的锐尖,显得灵动、活泼。和突出的流相反的对称的地位,安置了向下弯转的器鋬,形成新的平衡。所有这一切造型上巧妙的安排,都是紧紧和实用性联系在一起的。
在全国各地发现的各种类型的龙山文化遗址里,都出土过各种各样的鬶形器。尤以山东日照两城镇、安丘景芝镇和宁阳大汶口等地出土的更是精美。这些鬶形器的质料有白陶、灰陶、红陶或黑陶的。式样很多,造型富于变化,为了便于加热炊煮,所以胎里多夹羼[chàn]有砂。
此外,在长江流域发现的一些原始文化,如屈家岭文化、青莲冈文化和良渚文化的遗址里,也出现有这种器形,也许这正说明了它们和龙山文化之间的联系。
最具特色的一种鬶形器,是在南京附近西善桥太岗寺遗址发掘出来的。这件泥质红陶鬶,在球状腹上屹立着一个极长的颈子,口部置一小流。由于颈部比球状的器腹高出两倍,简直像只长颈鹿,实在别具情趣。


第6版()
专栏:

南浔镇
陈山
万家膏血,
东南财富,
筑成了
江浙财阀的乐园,
蒋姓独夫的禁囿;
养肥了四象、八牛、七十二只金毛狗〔注〕。
几十年间,
横冲直撞,
发疯劲向人民搏斗!
平原旭日初腾,
照射旧王朝的遗迹;
这一切,
都化成了墓前石兽。
清波浮着绿野,
绿野载着红楼,
登临极目:
好一领堆金叠翠的雀毛裘,
由勇晴雯辛劳缀补,
从今回到人民手。
看船刺花针、
河盘彩线;
稻米流脂,
鱼鲜组绣;
绿茸茸的是青菜,
白晃晃的是丝绸,
月洞桥边总收口。
春花秋月庆丰收,
苦尽甘来味深厚,
听嘹亮歌声,
唱有字无腔曲调:
“摆主人公身份,
完成了国家收购!”
闹市中心船靠岸,
白鸽子般的干净,
迎来一对笑姑娘,
招公社农民沽酒。
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南浔镇上
〔注〕为解放前本镇富豪们的称号


第6版()
专栏:

冬去春来(木刻) 杜应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