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2月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贾振岚
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是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发展山区农业生产的根本措施。解放以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地开展了水土保持工作,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尤其是经过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以后开展的两次大规模的水土保持高潮,这个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广大面积的土地上实施了各项水土保持设施,有效地拦截了泥沙,促进了山区农、林、牧业生产的发展。同时通过实践和科学试验,积累了资料,丰富了经验,初步认识和掌握了影响水土流失的各种因素及其发展的规律,为进一步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奠定了基础。
水土流失的情况与危害
黄河中游地区五十八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上大量的水土流失,是黄河洪水和泥沙的根源,也是这个地区发展山区农业生产的重要的不利因素。在这个地区里,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情况的差异,水土流失的程度也有所不同。为了便于因害设防,黄河中游流域土壤侵蚀地区可划分如下:第一,黄土丘陵沟壑区,面积二十三万多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陕北、晋西、陇南、陇中以及内蒙古的哈尔红河和河南伊洛河流域等地。其特点是:丘陵起伏,沟壑纵横,黄土疏松,缺乏被复,又加暴雨集中,水土流失相当严重,每平方公里年平均土壤侵蚀量五千到一万五千吨。第二,黄土高原沟壑区,面积二万六千多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陇东、晋南和洛川等地。其特点是:黄土深厚,坡陡沟深,沟蚀剧烈,每平方公里年平均土壤侵蚀量五千到一万吨。第三,土石山区,面积八万五千多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吕梁山、太岳山、中条山、秦岭、六盘山、黄龙山、伏牛山、大青山等地。其特点是:土层较薄,植被较好,水土流失不太严重,每平方公里年平均土壤侵蚀量一千到五千吨。第四,黄土阶地区,面积一万八千多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关中、渭北和汾河中、下游等地。其特点类似黄土高原沟壑区,每平方公里年平均土壤侵蚀量二千到五千吨。第五,风沙区,面积一万九千多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长城沿线和内蒙古的伊克昭盟等地。其特点是:气候干旱,缺乏被复,风蚀剧烈,沙丘移动。第六,高地草原和干旱草原区,面积十万零七千多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青海、甘南和伊克昭盟等地,水土流失轻微。第七,冲积平原和林区,面积九万八千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极微。
在这五十八万多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地区里,从内蒙古河口镇到山西龙门这一段,流域面积有四十二个县(旗),约十一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同时这里也是西北人口比较集中的农业区,耕垦指数较高,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
水土流失历来是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发展的重大障碍。土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条件,水、肥是保证农业增产的重要因素。由于水、土、肥的大量流失,土壤肥力就日益降低。根据化验分析,被冲走的每一吨表土中含氮素零点八到一点五公斤,含磷肥一点五公斤,含钾肥二十公斤。同时由于雨量少,降雨集中,水土大量流失,所以这个地区旱灾也比较频繁。根据历史记载,在清朝的二百六十八年中,黄河流域曾发生旱灾二百零一次之多。
水土流失不仅影响着黄河中游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大量泥沙注入黄河,使河床逐年淤高,堤防的防洪能力日益降低。因此,黄河有“地上悬河”之称,在历史上决口成灾的事实屡见不鲜。
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发展的规律
水土流失由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因素造成。
从自然因素来说,水土流失是由于地表主要受水力的侵蚀而造成的。水是动力,土壤是被侵蚀的对象。土壤、地形和植被条件的不同,水土流失的程度也就不同。同时,作为侵蚀动力的水,又与气候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降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雨滴对地表的打击和集流的冲刷而发生的。水土流失除了以风力侵蚀为主的地区以外,只能发生在降雨的地点或降雨径流集中的地方;没有降雨,也就不可能使水土流失。降雨情况的不同,水土流失的程度就不同。其规律是:降雨量和降雨强度愈大,水土流失愈严重。从年降雨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来看,根据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一九四五至一九五六年的观测,年平均降雨量五百四十点七毫米,每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一万七千二百二十三立方米,土壤流失量一千五百八十六点一吨。其中多雨的一九四七年降雨六百二十三点七毫米,每平方公里年径流量五万四千三百六十五立方米,比十二年平均多百分之二百一十五点六,土壤流失量六千五百五十七吨,比十二年平均大百分之三百一十三点四。黄河中游虽然年降雨量只有二百五十到六百毫米,但是季节分布不匀,百分之六十以上集中在五至十月,并且多是暴雨。根据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观测,这个地区五至九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百分之七十六点六,此期产生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百分之九十八点二,土壤流失量占年土壤流失总量的百分之九十六点四。更为重要的是一次降雨的大小对水土流失的程度有很大的影响。根据天水水土保持站的观测,一九四五至一九五六年共降雨七百零九次,而产生地表径流的只有八十一次。尤其是降雨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更大。由于雨滴对土壤的强烈打击,土粒溅散,分散的土粒又堵塞了土壤孔隙,大大削弱了土壤的渗透能力,所以土壤冲刷更加严重。根据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在南窑沟的观测,一九五六年八月八日暴雨降水三十六点七毫米,平均强度每分钟零点三二毫米,每平方公里流失水量二万九千六百五十一立方米,流失土壤二万一千二百五十六吨。而一九五七年在没有暴雨的情况下,全年降雨三百四十二点八毫米,每平方公里流失水量只有一百八十六立方米,流失土壤只有四十八吨。后者的降雨量虽然比前者大八点三倍,但是前者比后者每平方公里流失的水量却大一百五十八倍,流失土壤大四百四十多倍。由此可见,暴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
地形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水土流失是发生在降雨能产生径流的地点,而径流又是发生在有坡度的地点;在十分平坦的地方,一般是不会造成严重的土壤冲刷的。因此,水土流失是发生在一定的地形条件下,而且首先与地面坡度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坡度、坡长、坡型的不同,集流和土壤冲刷的情况也就不同。一般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一定坡度范围内(如四十度以下),坡度愈陡,冲刷愈大;在一定坡长范围内(如五十米左右),坡长愈长,冲刷愈严重;凸形坡的冲刷,大于凹形坡的冲刷。
再是坡向对土壤侵蚀也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坡向不同,坡面所接受的光和热以及风袭的程度不同,而影响着土壤含水量和冻结程度,影响着植物的发育和基岩的风化等,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般是阳坡的侵蚀大于阴坡。从沟壑的水土流失程度来看,沟壑密度愈大,地面就被割切得愈加破碎,水土流失也就愈严重。凡沟头未抵达分水岭而且沟头又有集水面积的沟壑,都有沟长发展的现象,沟头跌差及其集水面积愈大,沟长发展愈快。当沟底未切至石层,其纵坡面尚未达到稳定的侵蚀基面时,如有径流通过,就必然产生沟底下切。沟长发展和沟底下切,使沟壁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并且引起崩塌、滑塌和泻溜等重力侵蚀,使沟坡不断扩展。由此可见,水土流失与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和地形支离破碎有直接关系。
土壤是被侵蚀的对象。土壤特性的不同决定土壤的透水性的大小和抗侵性能的强弱,如果土壤的透水性很大,抗蚀能力很高,也会减轻水土流失的程度。黄河中游地面,多为黄土复盖。黄土具有垂直节理、质地均匀、组织疏松和大孔隙等特点。黄土的成分以粉粒为主,粘粒和有机质含量较低,粉粒含量高达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粘粒含量只有百分之十到二十,有机质含量只有百分之零点零二到一点九八。因此,黄土缺乏团粒结构,透水性能很差,同时径流沿节理下渗,易于造成崩塌、滑塌和陷穴。黄土虽然具有大孔隙的特征,孔隙率一般高达百分之四十到五十,但是由于组织疏松,水稳性团粒很少,富含碳酸盐,遇水易溶,抗蚀能力很低,一遇暴雨,表层土壤就迅速达到泥浆状态,堵塞了土壤的孔隙,致使渗透能力大大降低,易于产生地表径流和土壤冲刷。
黄河中游广大地区,缺乏植物被复,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植物被复具有拦蓄地表径流,减缓集流速度,增强土壤抗蚀性能防止土壤冲刷的作用。主要是因为:第一,植物被复和树冠能够承雨,使地表土壤免受雨滴的直接打击而遭到破坏;第二,草本植物和地面枯枝落叶的复盖能够保护土壤,减缓集流速度,削弱土壤冲刷的能力;第三,植物的根系能够固土和改善土壤结构,加大土壤渗水能力,提高土壤抗蚀性能。根据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在子午岭林区的观测,林区堡子沟五年内三年没有土壤冲刷,其余两年每平方公里的土壤侵蚀量只有零点二吨;而无林区的魏家沟每平方公里年平均土壤侵蚀量,则达一千零八十八到二千六百吨。从对地表径流及其集流速度的影响来看,林区的王家河流域一九五九年九月二十日降雨八十五点七毫米,集流速度零点五八米/秒;而无林区的板桥虽然仅降雨七十三点四毫米,集流速度达二点一九米/秒,比林区的王家河流域大两倍多。
上述降雨、地形、土壤和植被,是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这些自然因素都有其内在的矛盾,并且在不断发展变化,同时各种因素又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就一个地区来讲,几种因素集中表现在水土流失的程度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上。为了进一步探求它的发展规律,绥德、西峰等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选择沟壑小流域,进行了泥沙来源的观测研究工作。初步取得的结果证明,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百分之四十四点四的泥沙来自梁峁坡和沟谷坡的坡耕地,百分之二十二点七的泥沙来自牧荒地,百分之三十二点九的泥沙来自沟床、陡崖、滑坡和村庄道路;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约百分之九十八的泥沙来自沟床、陡崖、滑坡、泻溜和村庄道路。这个数字虽然不够精确,但是从这里可以看出各地形部位和不同类型土地上水土流失的程度,为因害设防,合理利用土地,正确地布设各项水土保持设施提供了依据。
从社会因素来说,人类的社会活动促使水土流失的发展,主要决定于社会制度和经济条件。黄河中游很早以前并不是光山秃岭,不少地区都有森林和草原的分布;由于过去反动统治阶级的长期掠夺和战争的摧残,森林被复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黄河中游有些地区历来耕作粗放,并有滥垦陡坡和随开垦随撂荒的习惯。这种不合理的利用土地现象,对水土流失有很大影响。据离石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观测,二十五度的撂荒地比同等条件的坡耕地径流量大四点四倍,土壤流失量大二点九倍。据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调查,新垦三十二至三十八度的陡坡地每亩流失土壤二十吨,其冲刷量之大为原荒地的一点六倍,为苜蓿地的四点五倍,为林地的五点九倍。另外,不合理的放牧对于水土流失也有密切的关系。以上说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会直接引起水土流失。
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
解放后,为了根治黄河,发展山区生产,在黄河中游地区广泛地开展了水土保持工作。这些年来,不但总结了农民群众长期向水土流失作斗争的经验,同时通过科学试验,积累了不少新的防治措施。
一、在工程措施方面,主要是通过修梯田、地埂、淤地坝和引洪漫地等工程,建设基本农田,改变地形,保持水土,增加生产。并逐步地改变广种薄收的旧习惯,实行精耕细作,做到旱涝保收,稳定高产。
水平梯田具有三保(保水、保土、保肥)一高(高产)的优点。根据陕北六个县二十四个生产队的调查,在一九六二年大旱的情况下,水平梯田平均亩产比山坡地高百分之六十,许多老梯田增产一倍以上。新修梯田,只要在修筑时保留好表土,结合深耕、增施肥料和精耕细作等措施,同样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根据绥德、天水、离石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二年的试验,水平梯田每亩施肥二千到八千斤,再加适当密植,亩产可达二百三十斤到四百二十五斤。这首先是由于坡地修成水平梯田以后,改变了地形,保持了水土,在一次降雨一百毫米的情况下,基本上可以全部拦蓄。因此,水平梯田的土壤含水量,除了在特别干旱的情况下,一般都比坡耕地高百分之六点七到百分之二十五点七。其次是保土、保肥。根据各水土保持科学试验测定,坡耕地每亩年平均流失表土一点三到五点三吨,其中带走氮肥一到五点六公斤(以氮素计算相当于四百到二千斤厩肥),磷二点四到七点九公斤。修了梯田以后,耕地的肥分就不再流失。
地埂是水平梯田的过渡形式,具有截短坡长,减少冲刷,增加生产的作用。通过不断加高,可以变成水平梯田。其优点是施工简便,节省劳力,当年兴工,当年得利。根据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一九五五至一九六○年的试验记载,地埂平均亩产比同类坡耕地增产百分之十五到八十五。
打坝淤地是制止沟蚀,变荒沟为良田的有效措施。坝地由表土淤积而成,土壤肥沃,只要做好防洪保收措施,就能够旱涝保收。根据一九六二年在陕北十七个县八十七个生产队调查,坝地平均亩产一百五十七斤,比山坡地高三倍左右。根据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二年试验,坝地五年平均亩产四百七十斤,丰产玉米曾达八百八十八斤。在拦泥方面,根据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对以打坝为主的王茂沟和一般治理的李家寨沟的对比观测,在一九六一年八月一日降雨七十七点一毫米的情况下,王茂沟比李家寨沟多拦泥百分之四十六。另据在群众中调查,每淤一亩坝地可拦泥一千立方米左右。
引洪漫地和水浇地。在沟壑中利用沟壑常流水或洪水发展小片水地,是山区群众最欢迎的措施。陕西省米脂县东沟发展小片水地四百五十亩,九年来粮食平均亩产二百斤左右,比山坡地高二倍以上。引洪漫地具有拦截泥沙,改造盐碱荒滩,改良土壤,增加生产的显著作用。定边八里河引洪漫地有一百二十年的历史,面积七万亩,根据化验洪水漫过的耕地,每亩含速效氮六点八九斤,含速效磷一点七四六斤,含速效钾四十四点九斤。因此,漫过的耕地平均亩产一百五十斤左右,比旱滩地增产百分之二十五到八十七,比山坡地增产百分之六十五到二百一十二。
二、在生物措施方面,主要是营造各种水土保持林、广种牧草和封山封沟育林育草,增加地面被复,防止土壤冲刷,发展林牧业生产。
在荒坡上营造护坡林。主要树种是洋槐、山杏、杨树和柠条等。根据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九年的试验,五龄洋槐现已长高三点八米,胸径四点二厘米,郁闭度达百分之四十五,比同等坡地减少地表径流百分之八十四点六,减少土壤冲刷百分之七十九点三。
营造陡坡灌木林。主要种柠条酸刺等灌木。柠条是多年生豆科丛生灌木,耐寒耐旱,萌发力强,根系发达,有良好的固土作用,叶子可作饲料肥料。
峁边保护带。沿峁边栽植灌木(柠条)、牧草。根据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一九五三至一九五九年观测,凡是做了峁边保护带的沟壑,峁边都没有崩塌现象的发生。
在沟底营造柳谷坊和沟底防冲林。柳谷坊具有显著的制止沟底下切,稳定侵蚀基点,减轻沟坡崩塌、滑溜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就地取材,技术简单和省工的优点。
在荒山荒坡上种植苜蓿、草木樨。草木樨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三至五月播种,当年长高一米左右,第二年高达二米,被复度达百分之九十左右。草木樨籽含蛋白质百分之四十四,含脂肪百分之七点一九,一斤草籽的可消化蛋白质的含量相当于一斤麦麸或半斤豌豆的营养价值,是较好的饲料。苜蓿的茎叶营养价值更大,蛋白质的可消化率达百分之八十五,不仅是牲畜很好的饲草,而且可以作为蔬菜食用。
在造林种草的同时,安排好群众的放牧和砍柴,积极地封山封沟育林育草,实行轮封轮牧,封牧结合。
三、在农业技术措施方面,这些年来主要推广了各种水土保持耕作法和草田轮作。根据各试验站试验,垅作区田、套犁沟播、水平防冲沟、等高条播等水土保持耕作法,都具有增加地表糙率,减缓集流速度,保持水土,增加生产的作用。在土壤瘠薄的坡耕地上,采用草木樨与农作物轮作,具有保持水土,改良土壤,促进农、牧业生产的作用。
四、贯彻治理与预防并重的原则,制止陡坡开荒和毁林毁草开荒,防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新垦荒地大部分是二十五度以上的陡坡,同时,不少地区没有做好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有的甚至破坏水土保持,增加新的水土流失。已开的陡坡要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牧,毁坏的林草要由开荒单位或个人负责补植。今后开荒必须根据规模大小,分别报请各级水土保持委员会批准,并做好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水土流失既然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要想做好水土保持,就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以往,在治理措施上,存在着以工程措施为主和以生物措施为主的争论。主张以生物措施为主的人认为,缺乏植物被复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造林种草,增加地面被复,是治本的办法。主张以工程措施为主的人认为,暴雨、地形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采取修梯田、培地埂、打坝淤地等工程来改变地形,是治本的办法。这些年来的经验证明,如果仅仅依靠生物措施,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就得不到控制,同时没有蓄水工程的配合,生物的生长发育也受到影响,采取了工程措施,就可以蓄水保土,增产粮食,为发展林、牧创造条件。反之,如果仅仅依靠工程措施,不同时采取生物措施,宜于造林种草的土地就得不到充分利用,山区多种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因此,两者必须结合,不可偏废。
在水土保持工作中,还有治坡和治沟的争论。一种意见认为,面蚀是水土流失的根源,应先治坡,后治沟。另一种意见认为,沟蚀严重,不治沟,即使坡面治理了也不稳定,同时来自沟壑的大量泥沙没有沟壑工程便无法控制。科学试验成果证明,坡面和沟壑都有其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不能把水土流失的根源简单地归因于坡面的侵蚀或沟壑的侵蚀。应该肯定,由于坡面产生的径流流入沟壑,促进了沟蚀的发展。但是,沟壑的发展也影响着坡面的稳定。从治理上来看,坡面的治理为沟壑的治理提供条件,同样,沟壑的治理对坡面的稳定也有一定的作用。从生产上来说,在坡耕地上修梯田、培地埂,可以保持水土,增加生产,在沟内打坝淤地,不仅对控制泥沙迅速有效,而且也是增产粮食的大计。因此,坡沟兼治,治坡、治沟、治沙相结合,才是适应水土流失规律的做法。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准则。以往在水土保持工作中所发生的形式主义和结合生产不够的缺点,追其原因,正是由于离开了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主观地决定自己的工作方针所致。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很好地总结经验。水土保持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有了正面的和反面的经验,也有了一批先进的范例,必须认真地加以总结。第二,因地、因时、因队制宜,按照具体时间、地点、条件办事。例如,水平梯田在人多的丘陵区是一项很好的措施,但是高原沟壑区,由于塬地平坦广阔,群众就不欢迎这项措施。打坝淤地也要看沟壑地形条件办事。各种水土保持耕作法,如遇春旱,翻土筑垅,就会加大土壤的蒸发,影响作物的出苗和生长。造林种草要从当地群众的需要出发,适地适树,否则就不易收到成效。第三,因害设防。由于各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水土流失的特点也就不同。有些地区坡耕地流失严重,就应该以治理坡耕地为主,修梯田,培地埂。有些地区沟蚀严重,就应该积极地打坝淤地,不宜于打坝淤地的就应该采取生物措施。有引洪漫地条件的地区,就应积极地发展引洪漫地和小片水地。风沙区风蚀严重,沙压良田,就应该营造防风护田林,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第5版()
专栏:

红壤的利用和改良
陆发熹
红壤的分布面积很广。红壤地区光能热量充足,雨水丰富,植物生长迅速,不仅出产一般作物林木果树,也出产热带和亚热带经济林木和作物。但是,这些地区由于过去在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长期统治下,不合理地利用土地,以及乱砍乱伐,放火烧山,毁灭森林,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农林业生产资源受到破坏,土壤肥力很低。解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垦荒地、改良红壤和防止水土流失,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远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
红壤的利用和改良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农林果牧副各业综合发展。红壤地区面积很广,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农林业生产很不相同。例如,湘赣两省的低丘陵地带,全年平均气温约为摄氏十八度上下,全年积温约为摄氏五千至六千度;广东的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全年平均气温约为摄氏二十二至二十六度,全年积温摄氏八千至九千度以上,四季可以种植红薯、花生和黄豆,每年可以种植两次。红壤分布的地区,有高丘陵低丘陵和台地等地形的不同。由于地形不同,以及在相同地形中的山坡顶部坡间和坡麓等部位的不同,所以坡度大小、土层厚薄和土壤肥力等都各不相同,一般坡度大、土层薄和土壤肥力低的宜于发展森林,坡度比较平缓、土层厚和土壤肥力比较高的,可以种植经济林或农作物。红壤耕地的有机质和植物养分缺乏,因此在拟订生产规划时,必须考虑农作物生产、饲料生产(畜牧业)和肥料生产(包括绿肥作物)的综合平衡措施,解决有机肥料来源问题。十多年来科学研究和国营农场的实践经验证明,由于实行农林果牧等综合经营的方针,红壤的肥力不断提高,农林业生产也获得很大的发展;反之,有一些国营农场只注意农业生产,没有考虑农林果牧副等综合的经营,经济收益少,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改良利用红壤,必须合理轮作和增施有机肥料,适施磷肥和石灰。在原来森林还没有砍伐和破坏地区的红壤,有机质层厚,含量也较高。砍伐和破坏以后,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加以有机质来源减少,有机质分解矿化又大于累积,所以现时许多荒地和耕地红壤的有机质含量很低。红壤在缺乏有机质的情况下,由于它的矿质成分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进行强烈的生物和化学分解作用,一至二价盐基淋失,矿质植物养分缺乏,磷的有效性极低,土壤呈酸性反应,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并含有多量游离的铁铝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土壤胶体品质差,保水供水、保肥供肥能力弱,耕性不良。农民常用“干时一块铜,湿时一泡脓”,来形容粘质红壤的耕性。由于红壤矿质成分具有一系列的不良特性和缺点,所以对土壤耕作管理和作物生长等都带来不利的影响,但增加有机质以后,这些缺点就可以克服。利用红壤地区生物循环旺盛的有利条件,采取合理耕作轮作种植绿肥和增施有机肥料,使红壤的有机质累积大于矿化,增加土壤有机质,这是改良红壤,培养和提高红壤肥力的主要途径。根据在江西和广东各地调查研究的结果,在红壤上实行合理轮作种植绿肥和增施厩肥或其他有机肥料,土壤有机质逐年增加,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形成活性腐殖质;红壤无机胶体品质得到改善,形成良好的耕层构造,土体由紧实变为疏松;土壤结构以及其他土壤物理、土壤化学、生物性质、土壤耕性和作物营养状况,均得到极大的改善,保水透水供水和保肥供肥的能力也有了提高。这样就为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增进了农业生产。
增施有机肥料是培养和提高红壤肥力最重要的环节,但并不排斥施用化学肥料。增施有机肥料,使土壤逐年增加有机质以后,施用化肥效果更加显著突出。根据江西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结果,在缺乏有机质的红壤上施用化肥,增产效果不显著,但结合施用有机肥或土壤增加有机质以后,施用化肥可增产百分之五十至几倍。红壤酸性强,磷素极缺,根据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在江西的一个红壤改良场试验结果,施用石灰和磷肥,可降低土壤酸度,减少活性铁铝,补给钙质和改善磷素营养状况,有利于作物生长。此外,根据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和广东甘蔗研究所施肥试验结果,一般在红壤上种植甘蔗、红薯和花生等作物,施用磷肥,增产百分之三十至五十,高的可达一倍以上;施用石灰除对红薯增产不显著外,一般作物也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根据广东英德大镇农场在新垦红壤荒地上种植花生的试验,不施石灰,空粒率高,花生仁小和不饱满,施石灰能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由此可见,施用石灰和磷肥,也是红壤利用改良的一项重要措施。
改良红壤,要注意适当深耕和保水保土防旱。红壤地区的雨量分配不均,秋冬干旱,春夏多雨,雨季常有暴雨,强度极大,结合丘陵区红壤容易吸水和失水等特点,易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旱季蒸发大,土壤又易失水而干燥,对作物生长不利。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水保土防旱,是很重要的。根据总结江西各地农民群众经验,开梯地、等高作垅和等高条植,以及冬深耕、春不耕、夏浅耕和根不离土、土不离根的土壤耕作制,是红壤保水保土防旱的一项重要农业技术措施。所谓冬深耕是在冬季进行适当深耕,加深耕作层,结合多施有机肥料,熟化土壤,增加土壤透水和蓄水能力,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春不耕是由于江西春季雨水多,土壤冲刷剧烈。春季不全面翻耕,只在冬季作物行间开沟套种作物,实行根不离土和土不离根的轮作换茬制,使雨季地面有作物复盖。这是采用生物防止土壤冲刷的有效方法。夏浅耕是由于夏季气温高、蒸发大,雨后及时中耕,可以减少蒸发和保持水分。据江西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雨后中耕比不中耕的土壤,水分约多五分之一。
以上是采取农业技术措施来防止土壤冲刷,以保水保土防旱。至于土壤冲刷已经很严重的地区,则必须采取水利工程和林业技术措施,如开梯地筑堤坝和其他沟洫工程以及植树造林等,来改良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
红壤的利用改良的另一个须注意的问题是,在瘦瘠的红壤荒地上开垦,必须先种植耐旱耐瘠的先锋作物。目前大部分地区红壤荒地,壤质瘦瘠,在这些地区开垦,选种何种作物是垦植成功与否的关键。根据总结各地农民群众垦荒经验,红壤初垦地,在江西丘陵地带以黑麦、甘薯、花生等为较好的先锋作物,土壤熟化以后,可以种植棉花、小麦、玉米和黄豆等;在两广红壤地区则以耐旱耐瘠的木薯、甘薯和花生等为较好的先锋作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