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产量提高 质量上升 品种增加 年计划提前完成
轻纺工业捷报频传
北 京
新华社十六日讯 北京纺织工业部门生产的十五类纺织品中,已经有十二类在十一月底提前完成全年生产计划。产品的花色品种增多,质量普遍提高。今年一至十一月份,各纺织厂的劳动生产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百分之十六点六,可比产品成本比去年显著降低,上缴国家的利润也比全年计划多六百多万元。
提前完成全年生产计划的十二类纺织品是棉纱、棉布、印染布、毛毯、毛线、粗纺毛织品、丝织品、印染丝织品、针织品、缫丝、毛条、麻袋。
今年,北京纺织工业部门组织学习团,三次到上海学习了四百多项先进经验,同时发挥职工群众在生产中的创造性,使纺织产品的质量普遍提高。十一个月来,棉布入库一等品率保持在百分之九十八以上,丝织品、毛毯、粗纺毛织品的一等品率也分别由去年的百分之八十四、百分之九十点五和百分之九十二提高到今年的百分之九十五左右。
北京纺织工业部门今年试制成功一千七百多个新品种新花色的纺织品,有一批已经投入生产。去年,北京丝绸厂的产品只有二十多个花色品种,今年增加到七十多个。新投入生产的有冷月锦、方方绸、缎背绉、无光采条纺等。北京纺织工厂在生产了棉、毛“的确凉”之后,又生产了“的确凉防雨府绸”,并试制成功聚脂纤维和粘胶纤维混纺的“快把的确凉”。“快把的确凉”成本比较低,却保持了毛“的确凉”防绉的特性。生产的人造毛毛毯新花色也很多。
现在,山西、湖北和北京郊区的原棉源源运到北京各棉纺织厂。今年新棉质量比去年好。供应纺织工厂的羊毛和化学纤维也比较充裕。北京纺织工人正积极开展比学赶帮竞赛,进一步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准备在年底前再增产两千万米优质纺织品。
天 津
新华社天津十六日电 到十二月上旬,天津市已经有一百一十多种主要日用工业品提前完成了今年的国家计划。一些完成国家计划的工厂企业,正在积极进行明年生产的各项准备工作。
这些日用工业品包括纺织品、轻工业品和化学工业品,如棉布、胶鞋、搪瓷制品、民用染料、日用塑料制品、卷烟、金笔、毛纺织品等。这些产品的产量,一般比去年有了较大的增加,棉布、丝绸、人造毛哔叽、毛毯等八类纺织品分别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八到百分之二十六。
天津市工业部门在今年初曾派出三个访问团,分赴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调查访问。生产日用品的工厂根据调查得来的意见,增加了许多新的花色品种,提高了许多产品的质量,试制成功和生产了一批新的日用工业品。
大中华橡胶厂生产的“双钱牌”胶鞋,大陆橡胶厂生产的“三三牌”胶鞋,今年质量更好了。胶鞋的耐磨性、抗张力、伸长率等质量指标,都超过了规定标准。把这种胶鞋的胶底放在耐磨试验机上,在一平方厘米面积上磨擦一个小时,只磨掉零点五毫米,而规定标准是不超过一点六毫米。两个厂的胶鞋品种也有增加,今年生产了一批新的运动球鞋和网鞋,适于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穿用。
在已经完成计划的十一大类纺织品中,今年增加了五十四种新产品,七百九十六个新花样。天津织染厂的太青蓝府绸,第二印染厂的“双争艳”牌印花直贡呢,第一丝绸厂的香妃绉等新产品,色泽鲜艳,花型图案新颖别致,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农村消费者比较喜欢花型面盆。天津搪瓷厂从下半年以来,就把花型面盆的生产比重由百分之三十增加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双喜字”、“鲤鱼跳龙门”、“牡丹花”等新花型的面盆、口杯,已大量供应城乡市场。
广州
新华社广州十六日电 广州市今年列入国家计划的四十七种轻工业品和纺织品中,已有二十五种提前在十一月底完成全年生产计划。其中有日用搪瓷制品、保温瓶、胶鞋、棉布、肥皂、火柴等等。其余产品的生产进度也达到国家计划的要求。
今年以来,广州市各轻工业工厂开展了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使许多产品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最近,有关部门对广州七十五种主要日用轻工业品的质量作了调查,其中有百分之八十是质量上升或者稳定的。从一九五九年起,连年被评为广州一等名牌产品的“飞象牌”手电池,今年在全国手电池质量评比中名列前茅。原来产品质量不大好的广州保温瓶厂,今年努力学先进、赶先进,现在生产的保温瓶的保温性能,已超过了规定的质量指标。锋芒打字蜡纸厂出产的“骆驼牌”打字蜡纸,过去用户不大满意,今年以来,职工们以上海产品作为学、赶的目标,根据上海的先进经验,改进了工艺和配方,加强原料材料和半成品的检验制度,产品质量有了改进,许多用户表示“骆驼牌”打字蜡纸,已经达到打字轻松、清晰耐印的要求。
武汉
新华社武汉十六日电 武汉市已有二十三种主要轻工业品和化学工业品完成了全年国家生产计划。
这些产品中,有纸张、卷烟、胶鞋、皮革、皮鞋、肥皂、搪瓷面盆、牙膏、食用植物油、棉布、棉针织品、抗菌素、自行车胎等。大多数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比去年有显著提高。以今年十一个月产量和去年全年相比,增产在百分之二十以上的有卷烟、肥皂、胶鞋、抗菌素等多种。武汉抗菌素厂生产的土霉素素负盛誉,去年生产的土霉素中超级品占百分之三十八,今年头九个月上升到百分之九十,十月份以来全部是超级品。华中橡胶厂的胶鞋,耐磨能力比去年提高。武汉搪瓷厂生产的搪瓷面盆,一等品由去年的百分之七十八上升到百分之八十三。新亚造纸厂今年生产的有光纸又白又光,每平方米上的尘埃点比规定标准少了很多。
新品种、新花色、新规格的轻工业和化学工业品,今年比前几年的任何一年都生产得多。印染工厂今年新增加了三百九十七种新花型的花布,这些花型绝大多数是根据农民的爱好设计的。武汉搪瓷厂今年生产的一百多种规格的面盆,有百分之四十左右是新规格。这个厂今年生产的面盆中,有一半是花面盆,比例比去年大大增加。以生产“汉皮”著名的武汉皮革联合工厂,仅是今年上半年试制出的新花色品种的皮革就有四十五种,生产的新花色的皮鞋有四十七种。
在已完成全年生产计划的产品中,有很多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今年农副产品原料供应量迅速增加,为这些轻工业品提前完成计划提供了条件。一至十一月份,武汉卷烟和化工等工厂得到的烟叶、皮木油和松香等原料,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约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六十。武汉卷烟工厂用的烟叶,在一九六二年以前几乎全部仰赖外省供应,由于湖北农村人民公社近两年来积极扩大烟田面积,提高栽培技术,今年用的烟叶绝大部分已靠本省供应。随着原料工业的发展,武汉许多轻工业工厂需要的工业品原料也日益增加。
(附图片)
天津搪瓷厂在十一月底已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生产计划,同时新增加了十个规格品种、八百六十多个花样的搪瓷制品。这是这个厂的职工在研究设计新花样。新华社记者 时盘棋摄


第2版()
专栏:

北方木材生产的黄金季节来到了
东北内蒙古林区加紧集运木材
江西提前完成全年木材生产任务湖南大批木材运到河边准备流放
新华社哈尔滨电 北方木材的生产黄金季节来到了,东北、内蒙古林区各林业企业全面开始了集材作业。广大林业职工,个个精神抖擞,干劲十足,千方百计战胜困难,加紧集运木材。
入冬以来,北方多数林区天暖雪小,给集材作业造成很大困难,但是广大职工奋起抗“旱”,采取先集陡坡、阴坡木材,铺冰浇道,早晚趁冻集材等办法,有效地克服了这一困难,保持了正常生产。伊春林区伊东林业局东风林场领导干部和职工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具体解决集材中的问题,全场工人每天早晨两三点钟就上山突击集材,因此在天暖雪少的情况下,实现了日日超产,冰雪滑道集材普遍超过定额百分之十五以上。
今冬机械集材任务占整个冬运任务一半以上。为充分发挥机械设备效能,各林业企业都加强了机械的使用管理工作。除彻底检修好机械,提高集材道路质量外,还普遍建立了机车驾驶、保养和巡回检修等制度。不少林场因地制宜地改进了集材方法,进一步挖掘了机械潜力。
冬运一开始,各林业企业就发动职工开展了竞赛。哈尔滨林区从管理局到林业局、林场,普遍开展了局与局、场与场的对口竞赛。各单位见经验就取,见先进就学。这个林区的通北林业局,及时学习了绥棱林业局建兴林场“东方红”拖拉机集材新方法,使每台拖拉机每班集材量由过去四十多立方米,提高到七十多立方米。吉林林区八家子林业局职工,在冬运竞赛中和入山参加冬运的人民公社社员密切协作,又赛又帮,使畜力集材普遍突破了国家定额。
新华社南昌电 江西林业职工和林区人民公社社员已经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木材生产任务。据到十一月二十日为止的统计,全省商品木材产量已完成年计划的百分之一百零一,比去年全年增长百分之十。外调木材任务,到十一月底已完成年计划的百分之八十六,比去年全年增长百分之三十。
江西林区的木材生产,是秋冬砍伐,春夏放运。今年春夏以来,长期干旱,江河水浅,山区水涸,给木材放运带来很大困难。有关部门加强了木材生产和调运的领导,林区的职工和公社社员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千方百计克服浅水运输的困难。
目前,林区职工和社员,在争取更多超额完成今年木材计划的同时,抓住冬季伐材的大好时光,加紧砍伐下一生产年度的木材,以便为明年放运作好准备。全省到十一月二十五日止,已经砍倒的木材,占明年木材砍伐任务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新华社长沙电 湖南省各地森林工业部门和林区人民公社抓住冬闲季节组织劳动力上山集运木材。到十一月下旬,已经运到溪边河边的木材共有六十多万立方米。大批木材在冬季集运到溪边河边,明年春水一发,即可通过江河放运出去。
湖南出产的木材,百分之九十左右是林区人民公社生产的。这些公社大部分以农业生产为主,木材生产是副业生产的主要项目。历年来集运木材占整个木材生产所需劳力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各地抓紧冬闲季节及早组织劳力上山集运木材,使今年木材集运活动比往年提早了一个月到两个月。
盛产枕木、坑木等特种材的东安县,在十月底提前完成了一九六四年木材生产的砍伐任务。接着各个生产木材的人民公社安排有技术的社员参加制材的同时,在不影响当前冬耕冬种、冬修水利和积肥的情况下,由各生产队合理安排了体力较强、有搬运木材经验的社员参加木材集运工作。到十一月下旬,全县已超额百分之一完成了一九六四年木材生产的制材任务,并将大批木材运到溪边河边。
(附图片)
右图:黑龙江伊春站满载木材的列车。
张 靖摄(东北林业报供稿)


第2版()
专栏:

河南黄河两岸造林防风沙
河南省沿黄河两岸沙区冬季造林成绩大。据截至十二月二日的统计,两岸沙区的国营林场和人民公社已造的林木,比去年整个冬季的造林总数还多一倍多。许多沙区县在完成原订冬季造林计划后,仍在继续营造。
河南省沿黄河两岸沙区是黄河历次决口泛滥造成的。这里的沙地中,一部分是瘠薄的耕地;一部分完全是沙荒,每年春季,风沙蔽天,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很大。沙区各级领导部门,从解放后就开始领导群众同风沙作斗争,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涌现出了一批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的公社和生产大队。
今年,河南省沿黄河两岸沙区冬季造林的特点是:集中力量在风沙危害最大的“风口”地带造林。在造林中,各地十分重视造林质量。许多沙区县、社主管林业生产的领导干部,纷纷深入现场,具体帮助队干部勘查地形,确定林址,提高造林技术,检查造林质量。


第2版()
专栏:

江苏今冬造林多过去年
江苏省各地农村积极开展冬季造林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入冬以来植树造林的面积,比去年同期增加近一倍。
今年,江苏各地的冬季造林活动,事先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许多地区在造林前开了专业会议,检查和总结了过去植树造林的经验,对造林所需的劳力和树苗也作了具体安排。为了提高造林质量,各地都举办训练班,帮助社队培训技术骨干,通过他们向群众传授造林技术。盐城专区各县和东海、铜山、涟水、如皋、六合等地,还组织工作组建立造林试点,做出“样板”,组织社员参观学习。邳县、铜山等地的许多社队和国营林场,由于采用了打浆和带水栽植的办法,大大提高了新栽苗木的成活率。


第2版()
专栏:

贵州荒山秃岭幼林成片
贵州省近百个国营林场的职工,已在昔日的荒山秃岭上营造了许多用材林。
现在,在盛产杉木的都柳江和清水江流域,在黔桂铁路沿线,在贵阳市周围等地,拥有幼林五千亩到三万多亩的国营林场就有三十三个。各国营林场成片营造并已成活的五十三万亩幼林中,约有百分之二十已树高丈余,郁闭成林。一些培育杜仲、栓皮、油茶、油桐等经济林木的国营林场,已开始向国家提供林产品。
贵州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宜于林木生长。解放初期,全省只有两个林地面积不过三千多亩的国营林场。一九五三年开始,国家在乌江、清水江和都柳江两岸,先后建立了二十五个林场。发展到现在,全省共有国营林场九十七个,经营森林面积六百多万亩,林场职工达五千人。
全省国营林场在大力发展林业生产的同时,努力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现在有一部分林场已经做到口粮、种子、饲料自给。
(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

有柴烧有钱花 既蓄水又保土
多种醋柳一举数得
雁北黄土丘陵区普遍推广盘石岭大队的经验
据山西日报报道 地处黄土丘陵区的右玉县欧家公社盘石岭大队,从一九五六年以来,采取轮封轮放、封造结合的办法,大力营造薪炭林——醋柳。现在,这个大队已彻底解决了缺乏燃料的问题,防止了水土流失,促进了农业生产。
盘石岭大队过去缺乏燃料,每年得到一百五十里外的左云孙家湾煤矿买进二百八十吨煤炭。一年拉煤要用八千个畜工,四千个人工,二千多元煤钱。不少人家买不起煤,只好靠刨草根、扫树叶、拾牛粪的办法来解决燃料问题。自从营造了醋柳林以后,这里的燃料问题才得到解决。每年冬天,只要利用早晚空隙时间砍醋柳,就备下了全年的燃料。
营造醋柳也控制了水土流失,改良了土壤。从一九五六年封沟育林到现在,荆棘满地,草木丛生,醋柳一般长到八九尺高,再大的暴雨也不致形成山洪,有效地控制了水土。这几年从河滩开出醋柳林地八十多亩,种的山药亩产二千四百斤,莜麦亩产一百斤,比同等的河滩地增产一倍多。
栽种醋柳,还改变了过去屋里烧粪,地里不上粪的习惯。过去每亩平均施肥六担,现在亩施肥达到了十担。
有了醋柳,也为副业生产开辟了门路。前年同去年,全大队卖给国家醋柳籽七千多斤,收入五千五百多元,平均每户收入七十二元。
盘石岭大队营造醋柳主要有三条经验:第一是统一规划,轮封轮放。从一九五六年开始,先试封了大河湾、安家沟两个地方,严禁放牧、打柴和砍伐,坚持封了四年,直到乔木灌木都长大成林才开放。第二是封造结合,醋柳杨树结合。有母树的沟,以封为主,封禁以后,乔木灌木都能成林。无母树的沟,以造林为主,灌木采取直播、撒播方法繁殖,这样可以加速绿化。造林时,沟底植杨树,沟坡种醋柳。第三是建立护林组织,执行奖惩制度。
又讯 山西雁北燃料较缺的黄土丘陵区,普遍推广右玉县盘石岭大队的经验,大力营造薪炭林——醋柳。
雁北地区有九百三十一个缺燃料的大队。这些地方,历来都是靠烧草、烧牛粪来取暖、做饭。近几年来,由于党和政府注意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上述情况有所改变。一九六一年,中共雁北地委总结了右玉县盘石岭大队发展醋柳的经验,号召缺烧柴地区大力学习。现在,右玉、左云等五个县的五百一十个生产大队,已经营造了醋柳林二万七千三百亩。
(附图片)
山西榆社县内浊漳河两岸营造的带状杨树、醋柳水土保持林(矮的是醋柳)。
李福铸摄


第2版()
专栏:小常识

醋柳
醋柳又名酸刺、黑刺、酸柳或沙棘。它是一种灌木或小乔木。它的小枝上有棘刺,三、四月间开黄色小花。先开花后发叶。
醋柳的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瘠薄。它能从根部长出新枝,因此,几株零星分散生长的醋柳,能逐渐繁殖成林。
醋柳有很好的保持水土的作用。由于它的生活力强,可以在水土流失的地方扎根生长;它的庞大根系,可以固结土壤;密集的枝叶和大量的落叶,能阻碍地表径流。
醋柳的根长有根瘤菌,它的叶子含有较多的氮素,落地后很易腐烂,这些都是改良土壤的重要条件。贫瘠的土地上种醋柳,五六年后比上等的河滩地还要肥沃;假若适当地用醋柳和农田轮作,可以显著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醋柳播种后五年,每亩可获得干柴七百多斤。每隔四五年轮砍一次,越砍长得越旺盛。
醋柳的果实,在每年九月间成熟,味酸甜,可用来制醋、酿酒。醋柳的种子可榨油、喂羊、喂鸡。
营造醋柳的方法很多。可用直播,也可插条或用小树苗栽种,还可用三四年生的枝条埋干造林。
醋柳分布地区很广,四川、陕西、山西、河北都有,以陕西、甘肃、山西等省沿黄河一带最多。(林青)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绿化荒山荒坡的一个好办法
我们晋西北神池县烈堡公社乔儿上生产大队,是黄河中游的一个土石山区,往日水土流失严重,燃料十分缺乏。
从一九五六年开始,连续四年,党支部积极领导群众,在乔儿上附近的大片荒山上,种植醋柳一千多亩,油松和杨柳近两万株。几年工夫,原来光秃秃的万亩荒山,已是醋柳满坡,杨柳成林。
乔儿上大队的经验证明,在荒山荒坡上种醋柳,不仅是投资少、见效快、控制水土流失的快速方法,而且是综合开发山区资源,发展山区生产,特别是绿化荒山荒坡的一条捷径。我们归纳起来,种醋柳有十个好处:
(一)加快了治理荒山荒坡的速度。醋柳比其它灌木容易成活,生长快,分蘖多,枝叶茂盛,根深耐寒,滴籽成苗,春种秋成。一般是头年扎根长枝,二年分蘖串根,三年开花结实,四年成林。
(二)种植技术简单。犁沟点播或撒播盖土均可,深一寸左右,行株距三至四尺,以春种为宜。
(三)用工少,宜于地广人稀地区采用。只要种好,封好,管好,就能迅速成林。
(四)给培育乔木创造了条件。在南高山等几处,采取乔木灌木混种的办法种的一万多株油松和杨柳树,比一般成活率高,生长也快。灌木长起后,又天然生长起很多青杨柳,串根自繁,越来越多。当地群众估计,再过十年,这里的万亩灌木林可以变成万亩乔木林。
(五)彻底解决了燃料问题。万亩灌木林现在虽未开放,但由于醋柳串根自繁和借助风、鸟、禽兽的自然传播,靠近万亩林的其它沟坡上,又长起三千余亩零星小片醋柳林,只这就够群众燃烧使用。封禁的醋柳,一般高达五尺,锹把粗,亩产干柴一万多斤,供附近村庄烧燃,取之不尽。
(六)增添了副业门路。过去这里用的箩头、草筛、笼驼等编织用具和把柄,全是花钱买。自一九五八年后,就地取材,自编自用,并开始外销。
(七)缓坡地实行林农轮作,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一亩醋柳一年可落枯枝残叶五百至一千斤,二三年可积三寸左右,经雨沤成腐殖质肥料,改良了土壤。今年在这种土壤上试种三亩山药,亩产三千二百斤,比正耕地增产十倍以上。
(八)增加了肥料。从一九五八年以来,每年利用醋柳枝叶,采取沤、熏等办法,增加肥料一千余担,同时彻底扭转了烧牛羊粪的习惯,每年多积肥一千五百余担。
(九)醋柳叶嫩肥美,牛羊爱吃,肯上膘,有利于发展畜牧业。
(十)有利于搞好农业生产。燃料和肥料问题解决后,省出许多人工畜工,有利于大规模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精耕细作。
我们认为,乔儿上大队种醋柳的经验,很值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和缺乏燃料的地区重视。
中共神池县委副书记 张维业


第2版()
专栏:

拉萨而今无乞丐
新华社记者 毕月华 宗子度
拉萨已经变成了一个没有游民乞丐的城市。而在五年前,这里的游民乞丐曾达到居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以上。
所有在旧社会被迫流浪街头的人,现在都过着新的生活。青年人参加了生产劳动或其他工作,其中许多人还建立了新的家庭;适龄儿童进了学校;一些孤老残废的人,也在政府专门设立的收容院里度着幸福的晚年。
拉萨原是西藏农奴主的统治中心。自从这个城市建立起人民政权以后,就着手收容安置游民乞丐,这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五年来,人民政府安置就业的共有八千七百多人。他们多数是因破产或逃租逃债而流落到拉萨的,有些人已全家行乞二三十年。
人民政府把有劳动力的游民组织起来,帮助他们从事生产劳动,现在,大多数人成了建筑工人和手工业工人;一部分被安置在拉萨郊区或遣送回原籍从事农业生产,同当地农民分得了同样多的土地、农具、房屋和牲畜。
市区胜利路一带,原是拉萨三大贫民窟之一。过去这里的九百九十六户中,就有六百多户依靠行乞度日。那时他们住在低矮的棚屋和破烂的帐篷里。现在,这些棚屋和帐篷已经拆除,人们都搬进了政府分配的房屋里。居民委员会主任仁则告诉记者:这里的居民中有五百人当了工人,三百人成了手工业者,全居民委员会建立了十九个手工业互助组,人人安居乐业,谁都不再为吃穿发愁了。
八角街跃进铁木手工业生产互助组组长边加杰布,是人民政府从拉萨街头拯救出来的几千个青年人之一。五年前,他只有十六岁,白天行乞,夜间露宿街头。民主改革后五年来,他学得了一手好手艺,会做几十种农牧业生产工具。并且初步掌握了文化,能够阅读藏文书报。由于工作出色,他被推选为互助组长,去年还被评选为全城区的先进生产者。
这个互助组里,有一半人是旧社会的游民乞丐,现在都已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个互助组成立后,政府曾给他们贷款一千元,还低价供应了三千斤钢铁,帮助他们发展生产。
在拉萨市的各个学校里,都有一些过去的流浪儿童在学习。仅第三小学就有三十八名这样的学生,他们都在学校住读,受到教师的很好照顾,吃穿和一切费用全部由政府供给。
一百二十多个孤老残废者,被收容在东郊的一所教养院里。教养院设在风景优美的林卡中,政府供应他们充足的衣物和食品,并派医生给他们治疗疾病。在教养院愉快地生活着的次仁卓玛,原是西藏反动大农奴主索康·旺清格勒的家奴。当她被榨干血汗,年老力衰的时候,索康·旺清格勒就把她赶到楼底下的厕所旁边,每天只给一碗掺着锯木末的豌豆糌粑。民主改革刚开始,次仁卓玛就来到教养院。提起过去的苦难和今天的幸福,她含着眼泪激动地说:“过去住在地狱里的人,如今升上了天堂,党的恩情比雅鲁藏布江还长!”八十六岁的卓噶,老家住在西藏高原东部的横断山脉中。六十年前,她离开苦难深重的家乡,翻山涉水,前来拉萨朝佛,祈求神灵护佑,找一碗饭吃。结果一无所获,而且无法回家了。从此她变成无依无靠的流浪人。现在,卓噶身体硬朗,精神健旺,好像年轻了几十岁。她被选为乡人民代表,经常参加乡里的会议。开完会,她就把会议情况传达给教养院的老人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