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火灾发生以后……
——记上海第四师范学校师生的“雷锋精神”
十二月十日的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分别报道了上海市第四师范学校师生英勇救火的先进事迹。在这次偶然的失火事件中,正在掀起学习雷锋热潮的上海第四师范学校住校的五百多名学生和教师,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配合消防人员同烈火搏斗,迅速地将一场大火扑灭,表现了高尚的公而忘私、先人后己的共产主义精神。
今年四月四日深夜,住宿在上海市第四师范学校的近五百名学生都已经酣睡了。突然间,与学生宿舍仅隔一道竹篱笆的友谊竹器工厂失火了。在睡梦中被惊醒的学生们,一个个猛地从热呼呼的被窝里跳了出来。这群青年学生,最小的才十五六岁,最大的也不过十八九岁,但是,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惊慌失措,表现得很镇静和沉着。
学生会主席方阿凤,抢先提起洋铁桶,带领了同学赶到竹器厂去救火;学生彭淳柏奔去打电话报警;另一个学生取来了水龙带。这时,党支部书记周定豪也从教学大楼赶来临场指挥。顷刻间,从洗衣室到大楼外面形成了一列救火的长蛇阵,一桶桶、一盆盆水穿梭般地从学生们的手中传过去。大家只有一个心眼:“赶紧把火扑灭掉,保护工厂,保护学校!”
消防队迅速赶到了。解放军“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战士也赶来了。可是竹木、油毛毡等易燃物着火后,火势很猛,消防队一时扑灭不了。熊熊的火舌,随着猛烈的风势,直向宿舍大楼舔了过来。眼看着宿舍大楼就要着火。在这座大楼上,有着学生们的衣物铺盖,还有六十架钢琴和风琴。这时,不知谁大叫一声:“快去抢救钢琴!”许多男女学生马上都顾不得抢救自己的衣物,争先拥向一间间弥漫着浓烟的琴房。沉重的钢琴,平时十几个人才抬得起来,这时,四五个人就搬走了。女学生张逸仙等虽然体弱力小,但她们还是咬着牙,和别人一起把几百斤重的钢琴从楼上抬下来。对祖国财产的高度热爱,给学生们增添了无穷的力气。
共青团员程裕坤和同学们一起抢救出两架钢琴之后,已经精疲力尽,但他看到琴房里还有没抢出的琴,便又奋不顾身地第三次冲进烟火滚滚的琴房。这时,屋顶上落下来的砖瓦、木头打在他的头上,受了伤。同学们在火光中看到他满脸淌血,要送他到医院去。他却甩开他们的手说:“抢救钢琴要紧!”同学们把他送进了学校对面第九人民医院急诊室。护士按住他要他躺下休息,但他趁护士一个不备,便一骨碌爬起来,又奔回学校去。
学生们在“好八连”战士的协助下,全部六十架钢琴和风琴,都被抢救出来了。
这时另一些学生正在抢救宿舍里的床铺和衣物,在这场战斗中,共青团员和青年学生们都不约而同地自觉地实践着雷锋同志的生活准则:他人第一。大家都是首先搬运别人的东西,团员葛华敏为了帮助同学抢救东西,扔下了自己的手提箱,结果手提箱被烧了。团员刘惠珍抢出了那天没有回校的同学黄金萍的棉被,而没有管自己的东西。有些学生在宿舍大楼的木梁已着火下坠的情况下,还是几次三番冲进寝室,抢救出同学的衣箱。住校教师因为全力救火和保护学生的安全,根本没有去管自己的东西。但是事后他们却发现自己的衣物都被学生们抢救出来了。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搏斗,大火终于扑灭了。
第二天,抢救出来的物品堆满在大礼堂,让学生们去认领。由于许多东西已经分辨不出是谁的,这些在救火中争先恐后地冲在前面的学生,在认领自己的东西时,却又是相互谦让。为了帮助受到损失的同学解决困难,全校都伸出了友谊的手。许多走读学生知道有些同学书和笔记本被烧了,就自动组织了“抄写笔记小组”,为同学抄写烧掉的笔记。这以后,学校党支部的门缝里,也常常突然塞进一封信件、一包东西;有的教师走在楼梯上,也忽然会有人从背后塞来一件东西。一封封带着诚挚的语句的信件在教师们面前出现,要求把送去的钱和东西,转送给受损失的同学。
为了帮助学生们解决大火造成的困难,有关部门拨出了一批补助费。学校把一百四十九张困难补助申请单发给那些受损失最大的学生。结果有一百四十三张,不是空白的,就是写着这样一些话:“学校受到了比我更大的损失,我不能再增加国家的负担。”“我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有些学生还联名写信给学校的党组织说:“我们感谢党和国家的关怀,但我们不要补助。我们保证更加努力地学习来报答党的关怀。”经过好多周折,费了好多口舌,有些学生才接受了困难补助费。
这时,还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团员程裕坤在乡下的母亲突然收到了用程裕坤的名义寄去的十元钱。以后才知道这是学生王凤霞寄去的。她在这次火灾中烧掉了很多东西,学校行政补助了她二十元钱。但她知道同班同学程裕坤的家境不宽裕,而且母亲在乡下还有病,因此就把补助费分一半寄去了。程裕坤的母亲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十分感动。她退还了钱,并且写了封信给班主任,感谢党和毛主席,感谢老师们培养出王凤霞这样的学生。
这件事只是这所学校在火警以后涌现出的团结互助、相互关心的许多动人事迹之一。另一个叫金惠英的学生在失火以后也遇到了一件类似的事件。星期天,金惠英刚回到家里,弟弟就递上一件衣服,说是一个姓马的戴眼镜的同学送来的。她一听,就知道这是她的同班同学、二年级团支部书记马佩莉。翻开一看,这件衣服已经按照她的胖胖的身材剪裁过了。金惠英抚摸着这件衣服,泪水却扑簌簌地流了下来。因为她知道,马佩莉在大火中也受到了损失。
“我能帮助人民克服一点困难,是最幸福的。”雷锋的这一光辉思想在这个学校的学生中引起了链锁反应。许多学生都说:这次大火烧掉了我们许多东西,但是我们思想上得到的东西比那些失去的东西要多得多。(新华社上海十五日电)


第2版()
专栏:

杭州市反对侵略战争纪念碑落成
杭州各界和日本岐阜市代表等出席揭幕仪式
新华社杭州十五日电 杭州市今天上午隆重举行反对侵略战争纪念碑的落成仪式。
日本岐阜县各界人士和岐阜市市长松尾俉策倡议在杭州市和岐阜市各建立一座反对侵略战争纪念碑,岐阜市的纪念碑已经建成。
今天出席纪念碑揭幕仪式的有:应杭州市市长王子达邀请来杭访问的日本岐阜市代表北田霞和莳田浩,由外山勘兵卫率领的日本工业展览会友好访华参观团第四批人员,日本中央大学教授大岛藤太郎。
去年十月间,岐阜县各界访华代表团来杭州和杭州市交换了建立纪念碑的碑文。今年六月,岐阜市纪念碑在岐阜市中心公园建成,上面刻着杭州市市长王子达的题字:“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杭州市的纪念碑树立在柳浪闻莺公园,碑文是岐阜市市长松尾俉策写的碑文“日中不再战”。
揭幕仪式今天上午十时半在纪念碑前的草坪上举行。一早,穿着盛装的杭州市民六百多人带着气球、手风琴赶来参加揭幕仪式。当岐阜市代表北田霞和莳田浩等来到会场时,人们热烈鼓掌欢迎。
杭州市市长王子达在仪式上讲话。他说,杭州市和岐阜市建立纪念碑,不仅是杭州市和岐阜市政治生活中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而且也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史上增添了新的一页。它表达了中日两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的坚定意志。
王子达说,中日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深厚友谊,中国人民一直把日本人民看作是自己的朋友。过去,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给我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祸害。中日两国人民深深懂得,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也懂得,和平不能向帝国主义乞求,要靠斗争来争取。
王子达说:杭州市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为日本人民的反美爱国正义斗争不断取得胜利而感到欢欣鼓舞。在反对共同敌人美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我们两国人民的团结发展了,友谊加深了。我们非常珍视同日本人民的战斗友谊,并且为巩固和发展这种友谊而不断努力。
岐阜市代表莳田浩在热烈的掌声中宣读了岐阜市市长松尾俉策给杭州市的祝词。松尾俉策在祝词中,对王子达市长和各界人民为日中两国人民的友好亲善所作的努力表示感谢。
讲话后,王子达和岐阜市代表北田霞一起到碑前,徐徐揭开披在碑上的紫红色金丝绒幕幔,“日中不再战”五个镏金大字的碑面显露出来。这时欢腾的人们放出了数百只和平鸽,带着“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保卫亚洲和世界和平”标语的许多气球飘向天空。
王子达和岐阜市代表北田霞和莳田浩等日本朋友还将两棵樱树种植在纪念碑的两旁。
揭幕仪式在杭州市各界人民和日本朋友齐唱日中友好歌声中结束。


第2版()
专栏:

首都举办民族声乐独唱音乐会
五位歌唱家的精采演唱受到听众热烈欢迎
据新华社十五日讯 十四、十五日晚上,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在民族宫礼堂联合举办的两场民族声乐独唱音乐会,使首都音乐爱好者获得了一次十分满意的艺术享受,同时展示了我国民族独唱艺术所达到的新成就,显示了我国民歌风格的百花齐放、丰富多采。
赴苏联、东欧国家和日本、香港访问演出载誉归来的青年歌唱家才旦卓玛、胡松华、王玉珍、郭颂以及在京的云南歌唱家黄虹,在这两场的独唱音乐会上,演唱了各自的拿手歌曲。
以成功地主演歌剧《洪湖赤卫队》而闻名全国的湖北歌唱家王玉珍,在这两场音乐会上,再一次以她那朴实而又深情的歌声感动了全场听众。有些听众认为,王玉珍的演唱很有深度,不论是唱歌剧选曲还是唱普通民歌,她都是通过内在的情感来打动听众的心。同时,由于歌剧舞台生活的锻炼和向传统戏曲表演艺术学习的结果,王玉珍在表演方面也有独到之处。
云南民歌手黄虹在一九五三年来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时,就在首都音乐界和音乐爱好者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她的演唱仍然受到了欢迎。至于西藏民歌手才旦卓玛的演唱,又是另一番韵味。她的歌声既优美,又诚挚。她用藏语演唱的《年青的朋友》、《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等藏族民歌,亲切地唱出了藏族人民对自由幸福的新生活的欢畅心情。听众从她的演唱中,分享了翻身后的藏族人民的欢乐。
中央民族歌舞团的歌唱家胡松华,很善于掌握各民族民歌的歌唱风格。在这次音乐会上,他用蒙古族民歌特有的唱法,演唱了内蒙古民歌《森吉德玛》,传达了草原牧歌的特有情趣,听众认为获得了和马头琴发出的音响相似的韵味效果。他演唱青海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用高昂、辽阔、开朗的歌声,表现了高山巍峨的音乐形象,留给听众余味无穷。黑龙江歌舞团的歌唱家郭颂则是以演唱东北民歌著称,在这次音乐会上,他以明朗而富有风趣的演唱,博得了观众的笑声和掌声。
(附图片)
在首都举行的民族声乐独唱音乐会上,青年歌唱家王玉珍在演唱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
新华社记者 张彬摄


第2版()
专栏:

《在人民公社的大道上》纪录片拍成
大型纪录影片《在人民公社的大道上》,最近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
这个影片反映了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上集体化康庄大道的历程。影片介绍了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耿长锁领导的河北饶阳县五公人民公社组织起来二十年前后的深刻变化,还通过浙江舟山群岛中面积只有两平方公里的蚂蚁岛上的蚂蚁人民公社以及长江岸边的江苏江宁县长江人民公社和长城下的北京市密云县石城人民公社等单位的重点介绍,生动地显示了人民公社的巨大优越性。观众在影片中还可以看到小农经济时代中国农村的悲惨景象等有价值的资料性镜头。
(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

实行大垅栽培使用畜力除草
盘锦垦区学习朝鲜经验水稻增收
农垦部召开现场会议,认为在类似农场推行这一经验对发展水稻生产有重要意义。
本报沈阳十五日电 记者王珂报道:辽宁省盘锦农垦局十六座国营农场,学习朝鲜水稻栽培经验,今年在二万六千六百亩水田上,实行大垅栽培和用畜力除草机中耕除草的技术,大大改进了水稻生产面貌。
辽宁省盘锦垦区在渤海北岸,是目前我国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最大垦区之一。这个垦区有十六个国营谷物农场和两个苇场,全垦区可种植水稻的耕地面积有一百三十万亩,现已种植水稻十七万六千多亩。过去这里种水稻一直是采用小垅插秧或小垅直播的栽培方法。采用这种耕作方法的水稻田垅距窄小,不能使用机械除草,在插秧和除草交织进行的季节,劳动力显著不足,往往使部分水田草苗争长,或是因插秧过晚而减产。由于这种原因,水稻栽培技术的改进,水田面积的扩大,都受了很大的限制。今年垦区各农场水田大面积采用大垅栽培,畜力除草,劳力紧张现象减轻,不仅促进了水田种植面积的扩大,而且全部水田都比往年耕作及时、细致,从而促进了水稻大面积丰产。
水稻大垅栽培和用畜力除草机中耕除草的特点是:把水稻垅距适当加大,株距适当缩小。即变6×4寸或5×4寸的小垅插秧为12+4×3寸或11+4×3寸的插秧密度,每垅秧苗插成双行或单行,然后在加宽了的垅距之间使用牛或驴牵引畜力除草机进行中耕除草。
采用这种耕作方法有以下几点好处:
第一、能够解决春季大忙季节插秧与除草用工的矛盾,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根据今年盘锦垦区各农场使用畜力除草机的情况,一个农业工人用一头牛,一般每天可以除草七亩半至九亩,最高可以达十一亩,比用人力手推除草器提高工效两倍半,比人工拔草提高工效五倍以上。这个垦区的清水农场大清二大队第四生产队,去年平均一个农业工人担负十五亩水田,耕作粗糙;今年平均一个人担负十九亩水田,耕作得都很细。去年平均一个农业工人生产四千斤粮食,今年一个农业工人生产一万三千斤。清水农场小清二大队第五生产队,今年比去年扩大水稻面积百分之十。
第二、用畜力机除草,耕得深,使土壤结构发生理化性变化,有利于水稻根部发育,促进了水稻增产。据盘锦农垦局农业科学研究所调查,畜力机除草,灭草率一般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伤苗率一般仅为千分之五到八,一般中耕松土深度二到三寸,使土壤松宣,提高了地温,增加了通气透水能力。这样水稻根扎得深、延伸得广,同时克服了由于盐碱较重排水不良而造成的黑根病。
第三、实行大垅栽培虽然垅距放宽了,但是由于株距缩小,每平方米的水稻穴数仍然和小垅栽培的穴数一样多。另方面大垅栽培却改善了水稻群体与个体、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生育关系,与小垅栽培比较,发生了许多有利于水稻生长的新的变化。大垅栽培通风透光好,克服了小垅栽培时水稻早封垅所产生的下部稻叶枯黄的现象,增加了叶面光合作用的时间和强度,促进根系发育,调节了群体与个体的矛盾。据调查,同样品种、同期插秧,全垦区凡是实行大垅栽培和使用畜力除草机中耕的水稻,都比小垅栽培的水稻茎秆粗壮,分蘖力强,不易倒伏,穗大、粒多、粒重,一般每亩可增产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十六。如清水农场种子队,大垅栽培平均每穗比小垅栽培多八到十五粒,成粒率提高百分之十到十二,水稻单位产量比小垅栽培增产百分之十三点七。
第四、大垅栽培由于加宽了垅距,农场工人在水田里行走都踩在垅间空地上,大大有利于改进插秧技术和提高插秧效率。另外用畜力除草机代替人工拔草,改变了几千年来农民盛夏在水田里弯腰曲背拔草的繁重劳动条件,大大减轻了农业工人的劳动强度。
水稻大垅栽培和用畜力除草机中耕除草的技术经验,是一九六○年辽宁省赴朝水稻考察团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安北道学得的。考察团回国后,就按照从朝鲜带回来的图纸,试制了畜力除草机。一九六一年和一九六二年先后在沈阳市郊浑河农场、盖平县西海农场和安东县合龙农场等十个单位进行试验,效果良好。辽宁省党政领导对这一经验极为重视,今年辽宁省农业领导部门在盘锦垦区各农场大面积推广,除了选派省内有丰富经验的水稻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外,兼任这个农垦局领导工作的中共辽宁省委常委、辽宁省副省长张正德,以及省农业厅、局一些领导干部也亲自下水田参加劳动,带头进行大垅插秧和使用畜力除草机。
大垅栽培和用畜力除草,是水稻生产技术上的一项重要改革。为了进一步推广这一经验,最近农垦部在盘锦垦区召开了现场会议,组织一批国营农场领导干部参观学习这一成功经验。农垦部认为:目前在全国农垦系统一些与盘锦垦区类似的国营水稻农场推广这一经验,对发展水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第2版()
专栏:编后

值得一试
今年辽宁省盘锦垦区十六个国营水稻农场,学习朝鲜水稻栽培经验,实行大垅栽培和畜力除草,得到了可喜的成果。
改进水稻中耕除草的方法,是有关发展水稻生产的一件大事。近几年来,我国发展了不少水稻新垦区。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也好,对发展水稻生产非常有利。但是往往因为除草问题没有很好解决,草荒严重,劳力紧张,以致影响了水稻产量的提高和水田面积的扩大。在这些地区,如何解决水稻的中耕除草问题,就很值得重视。为了逐步实现水稻栽培的机械化,有些地区采用了水稻旱直播。采用这种方法播种的水稻,虽然比育秧、插秧节省许多劳动力,但是往往比插秧的稻田的草荒问题要严重得多,这样也就影响了水稻旱直播方法的推广。在一般种植水稻的地区,草荒问题虽然没有新垦区严重,但是水稻中耕除草季节,正是劳动繁忙的季节,提高中耕除草的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也会给这类地区带来很大好处。
从上面各种情况来看,改进水稻中耕除草方法,提高水稻中耕除草效率,是目前水稻栽培技术中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水稻大垅栽培和畜力除草的经验,正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经验。各类水稻产区,特别是新开垦的水稻地区,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确定可否推广这项经验以前,先在小范围内试一试。


第2版()
专栏:建议

充分发挥机耕作用
近几年来,我县利用拖拉机耕地的面积逐年扩大,对于保证农作物增产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使机耕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一、机具不配套,不能随耕随耙。全县有七十三台拖拉机,只有八盘圆盘耙。机引的犁多耙少,只好实行机耕畜耙。凡是机耕地比较多的地区,一般都缺少畜力。结果,耕得多、耙得少,土壤水分蒸发很快,不仅不能保墒,还会形成很多土坷垃。
二、机耕的土地不能留墒沟,影响防旱和排涝。今年秋季,我县雨水较多,有些地区沥水成灾,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机耕土地不留墒沟,不能及时排出积水。
三、机耕土地的两头各留有两丈多长的地横头。这些地横头,虽然能用畜力耕耙,但由于拖拉机往返碾压,土质硬结,播种后,大部分出苗不齐,不利于充分利用土地。
四、有些拖拉机手不了解各公社和生产队的土壤性能,耕作深浅不当。
五、我县拖拉机站根据上级指示规定:地片不足五十亩者,不予代耕。有些生产队土地比较零散,又缺乏畜力,由于不符合以上规定,不能机耕。
目前秋耕已基本结束,拖拉机站正在维修机具;各公社、生产队也正在为明年的生产做准备工作。为了充分发挥机耕的作用,希望有关部门采取一些措施,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议农业机械生产部门,生产机具要尽量做到配套;在目前短期内不能全部配套的情况下,有机耕任务的生产队,要及时安排人力和畜力准备耙地,尽可能做到随耕随耙,以免土地失墒。
二、凡是机耕的土地,耕过以后,要及时利用人力或畜力犁出墒沟,做好防旱抗涝准备。低洼易涝的地区,更应该注意做好这项工作,以防积水受淹。
三、在机耕时应该想办法尽量耕到地头。实在耕不到的地方,生产队要及时组织人力畜力犁耙好,以充分利用每一小块土地。
四、拖拉机站应该组织拖拉机手学习一些土壤学,在代耕时做到看田下犁,深浅适宜。
五、关于机耕地片大小,涉及耕作效率和机耕成本等问题,能否改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在原规定没有改变以前,各生产队可以在不影响本队作物种植计划的前提下,从今冬开始,适当地调整茬口,尽量使地块集中成片,达到机耕要求的作业面积。河南邓县 李超瑞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家长也有责任
读了《读者来信》栏发表的平青同志写的《从小养成劳动习惯》一文,也有同感。
儿童是好动的,好学的,只要家长注意,并持之以恒,儿童的劳动习惯是可以养成的。我的孩子大淮,今年十一岁。他刚上小学时,不爱学习,不肯做作业;平时好上树,好吵架,不听老师的话。一年过去,大淮留了级。妈妈和姥姥都为他发愁,都说:真没办法。
我当过小学教师,知道孩子有很大的可塑性。大淮这孩子很聪明,爱好活动,投其所好,加以正确指导,是可以把他改变成一个好孩子的。我有意识地在房子附近找了一片荒地,星期天引他去开荒,刨坑、端水、种谷子、栽红薯,他干得很高兴。大淮开始爱上了田间劳动。两年来,大淮不仅乐意帮助我种房前屋后的菜地,还和弟弟妹妹或同院小朋友合伙种些玉米、葵花籽,情绪特别高。
大淮养成劳动习惯以后,好动的天性有了正确的施展场所,打架斗殴的现象少了;从劳动中也养成了守纪律、尊重别人的习惯;课堂作业、家庭作业一般都能按时完成。
从此,我进一步体会到: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一致的。问题在于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云路


第2版()
专栏:来信摘编

帮助社员办好黑板报
办黑板报,不费多少人力和时间,就能帮助社员知道国内外许多大事。这是社员们学习政治时事,学习文化的好园地。曾有一段时间,由于我们公社领导重视,黑板报办得很好,很受社员们的欢迎。有的社员说:“看黑板报,开眼界,开心窍。”但是,有些公社想起来就办一阵,过一些时候就没人管了。
希望社、队领导干部和下乡蹲点的同志,注意发挥回乡知识青年的作用,鼓励、帮助他们办好黑板报。
山西省万荣县荣河镇 柴养元


第2版()
专栏:

设立农村流动图书站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广大社员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了。他们很想看新图书。有一天,我到县文化馆去,带回了一套连环画,青年们知道了,你一本我一本,一会儿就借光了。后来,他们几次催促我到县里去换新书。因此,我建议县文化馆在公社或大队设立流动图书站,定时开放,便利社员群众借阅。
浙江省金华县仙桥公社中联大队 金缄三


第2版()
专栏:

为农民编些说唱脚本
农村盛行说书活动,尤其是农闲时间,群众很愿意请一些说书艺人来说上几段。但是,目前有些艺人说的都是旧词,如《二爷秦琼》、《银枪罗士信》等等,新词很少,青年人不愿意听。新出版的一些小说,除赵树理同志的某些作品外,很难上口。农村说书艺人文化水平不高,又忙于生产,没有力量改编。希望有关部门组织作家和艺术家们,为农民创作或改编一些通俗新颖的鼓词、评词脚本。
吉林市总工会宣传部 李广岱


第2版()
专栏:满足农村社员的文化要求

办好农村俱乐部
为了满足广大社员对文化的要求,广东省韶关专署文化局协助乐昌县河南公社河南大队办起了“青年俱乐部”。俱乐部下设读报组、图书组、戏剧组、歌咏队。以农忙少活动、农闲多活动为原则,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结合农业生产,组织回乡知识青年和多才多艺的社员,利用晚上进行活动。社员群众很欢迎。
现在,各公社都有知识青年参加农业生产,公社党、团组织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把农村俱乐部办好,活跃文化生活。
广东省乐昌县河南公社河南小学
文光


第2版()
专栏:读报有感

堵塞“漏眼”
读了十月二十七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北京市自来水公司工程队听漏组王新昌同志的文章,感触很深。听漏组的同志,不管刮风下雨,夜夜到有管道的大街小巷去“听漏”,一心一意要查找漏眼,及时整治,杜绝浪费。
在我们的周围,经常看到一些浪费现象,却无人注意。如有些办公室里无人关熄的“长明灯”,和垃圾一起运走的铁钉铜片,讲台角上被扔弃的大半截粉笔头,一些散在角落里的公共食堂的碗碟,等等。如果说,从管道漏眼里漏出来的是人民的自来水,那么,上面这些不也正是从建设事业这个大江河的“漏眼”里漏走的人民的物资财富吗?
管道只要有米粒那样大小的一个洞眼,每月就要白白漏掉二百吨自来水。那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在那些无可计量的“漏眼”里,每日每月不知道要“漏”掉多少财富!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资金和财富,都是点点滴滴地汇合而成的。如果大家都不注意那些看来微不足道的“漏眼”,我们建设事业的大江河流量就会减少。听漏组的同志们冒风雨,顶雪花,不分昼夜地出巡,想尽办法查找漏眼。我们每个人也应该带起“听漏器”,时刻注意周围的各种“漏眼”,及时地把它堵住。
广西武鸣新华书店仓库保管员 曾汉文


第2版()
专栏:读报有感

节约用水
看了王新昌同志写的《夜夜探听漏水声》的文章,使我很感动。
在日常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相当普遍。有一次,我看到一位大娘在水管下面洗菜,水龙头大开,随其乱冲,任其自流,大娘站在一旁和别人聊天。等她讲完话,菜也“冲”干净了。还有些人因为夏季天气较热,唯恐牛奶坏了,就把奶瓶放在水龙头下面冲上一天,他们把这叫“冷却”。至于平时听任抽水马桶、水龙头整天哗哗漏水而不管的现象,也不是个别的。
别人在那里辛辛苦苦,为了不漏掉一滴自来水,夜夜到处奔走“听漏”,甚至睡觉也惦记这件事,只怕有米粒大小的漏洞,给国家带来损失。而那洗菜的大娘和发明“冷却”法的同志,却在那里浪费,实在太不应该了。
北京冶金设计院 陈宁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