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把个人专长变成集体财富加速祖国社会主义建设
辽宁一批老工人赤诚传授绝技
技术协作活动提供了传播先进技术的广阔天地,许多技术难题迎刃而解
新华社沈阳十三日电 记者史越峨报道:辽宁工业战线上的能工巧匠们,正在向广大职工传播他们用长年辛勤劳动得来的技术“绝招”。他们通过技术协作活动,采取签订师徒合同、互教合同、举办技术讲座和技术表演等办法,让自己的“绝招”为更多的人掌握,让自己的技术专长在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些能工巧匠依靠长年累月的苦心钻研,都取得了一手或多手高超技术。他们有的能凭耳听、眼看,精确地判断火车、汽车上发生的故障和钢轨内部暗伤和折损;有的能在几分钟之内整齐地割断一块大钢料;有的能用热处理方法,让金属表面上呈现出茶黄、浅蓝等七种鲜丽的色彩;有的能运用特种火焰巧妙地校正弯曲变形的金属工作物。
许多职工早已不叫这些能工巧匠的姓名了,他们另外给这些人找了一些当之无愧的称呼:“焊接能手”、“汽车大夫”、“钢轨大夫”、“机械专家”。
不少人反映,看这些能工巧匠们进行的技术表演,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
有关部最近在沈阳重型机器厂铸钢车间主办了一次十分精彩的焊接技术表演。表演开始之后,沈阳气体压缩机厂老工人李贵迅速骑坐到一块普通钢锭上,轻巧地拿起一个切割工具。那工具的气孔中,很快窜出一股耀眼的火焰,顿时金花飞溅;不到一分钟,火焰穿进钢料,红色裂纹徐徐延伸,一股钢流缓缓溢向地面,啪哒一声响,四百五十毫米厚的钢料一下变成两段,掉落在地上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观摩代表不禁松了一口气,发出啧啧称赞声。有的看看手表惊讶地说:“全部切割时间只有四分钟!”
据内行的人说,采用通常的办法切割这样厚的钢料,至少需要几个小时。许多厂矿常常由于厚钢料切割技术水平低而耽误生产。广泛地推广使用老工人李贵设计的这种新型切割工具,就能大大推进我国大厚度钢料切割技术。
传“绝技”、比刀具和赛技巧的技术表演活动,同样在鞍山、大连、抚顺各地一次又一次地举行。不久前,东北有名的焊接能手杨家三兄弟之一的老工人杨振孟,来到鞍山通用机器厂表演了钢板涂铅和焊钨的技术。他的涂料在钢板上一刷,铅、钨金属就会服服贴贴地沾在钢板上。有些工人过去把焊铅、涂钨金的技术想像得很神秘,看了杨振孟的表演之后都高兴地说:老工人的技术就是“绝”在方法简便,妙在一学就会。有些试验没有成功的人都连连赞赏地说:真开脑筋,并且当场就拜杨振孟为师,把操作秘诀记到了自己的本子上。
随着技术协作活动的广泛展开,老工人传播技术专长的天地也越来越广阔了。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现在参加全省技术协作活动的老工人中,仅是新发现的具有一招或几招“绝技”的就有几千名。过去,由于生产条件和活动范围的局限性,许多老工人的技术专长不能在较大范围内传播和运用。有些人由于工作岗位的调换、企业生产性质的变更或家庭的迁居等原因,他们的专长有的一时用不上,有的竟像埋在地下的宝藏,很少有人知晓。
一年多以前,沈阳各工厂在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生产品种的过程中,提出成串成堆的复杂技术问题,要求群众技术协作委员会帮助解决。这些有关车、焊、锻、铆各工种方面的复杂技术问题,不是一两个人可以解决得了的。技术协作发起人之一、工人出身的青年技术员吴大有和其他许多技术协作积极分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热情地到处访能人请高手。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刀具大王”金福长和焊接能手吕德顺,使这两位老工人的“绝招”很快传遍全市各个工厂,成为沈阳市车工和焊工的共同的财富,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
擅长“仰脸焊”的东北一家冶炼厂的工段长杨振孟,解放初期就在本厂无保留地把技术传给徒弟,他的一套技术在他所在的工厂的青年焊工中已经是人人皆会的普通技术了。可是在外厂仍然有一些同类的技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沈阳高压开关厂老工人吕德顺被吴大有请出来参加技术协作活动以后,觉得自己的技术还不如多年失掉联系的杨振孟,就到处专访,终于找到了杨振孟。吕德顺一见杨振孟,先请他表演,后又拜他为师。这种真诚的学技术的态度感动了杨振孟。从此开始,杨振孟不仅自己满腔热情地利用业余时间传授他的全部焊接技艺,还把他的两个擅长立焊等技术的哥哥、老工人杨振云和杨振山也动员出来,参加了广泛的技术协作活动。
鞍钢机修总厂不久前为阿尔巴尼亚生产一台小型轧钢机,许多精细的钳工活几个老钳工不敢下手。他们把这个问题提到工厂技术委员会上讨论。车工出身的工长许平荣想到早已退休的老伙伴赵印堂。赵印堂有一手雕刻钢板的本领,到鞍钢以后他的“绝招”没有使用过,别人根本无法知道。许平荣立即去拜访了赵印堂。经过赵印堂的一番指点,钳工们设计了几个胎具,改进了加工方法,原来的难题很快就解决了,质量都达到了设计标准。
能者不难,难者不会。有些人看去是“老大难”的关键问题,能工巧匠看去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沈阳重型机器厂过去加工三千吨水压机的缸套,都是先钻孔后车削,效率低,又费料,工厂曾经研究了三年、试验十一次,都没有成功。金福长参加技术协作活动以后,就串连了工艺室主任李世新,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研究成功了一项“深孔套料切断法”,不仅效率提高四倍,而且节约了原材料。
有些能工巧匠既是生产知识和劳动经验很丰富,又是一个工厂、一个矿山的“活资料”。他们的一句话、一条建议,常常可以使生产事业少走弯路,为国家节约不少资源和财富。本溪煤矿老工人王绍尧解放前是第四采区的采煤工,解放后一直在地面工作。今年,他听说四区煤已采尽,工人要“搬家”了,觉得十分惊奇。凭他的记忆,那里还有不少煤可采。于是他就主动找领导提供地质资料。果然,在这块即将报废的煤田里发现还有八万多吨煤炭资源可供开采。
专长绝技广泛传播和反复交流之后,那些原来不够完善的技术更完善了,原来用途单一的技术现在使用范围更宽广了。不少专长通过技术协作,配套应用,解决了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
辽宁省不少工厂广泛应用的一种先进加工技术——滚压工具,就是集中不少老工人的一技之长逐渐提高和发展起来的。这种由滚压轮或滚珠制成的滚压工具,可以使金属零件表面光洁度提高二级到五级,硬度和耐磨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生产效率分别提高百分之三十到两倍左右。沈阳几家工厂的老工人传授了这种“绝招”以后,很快就有几十家工厂推广应用,使许多产品的表面光洁度显著提高。
老养路工王跃年是本溪铁路工务段著名的钢轨检查员。他有一手正确无误地发现钢轨内部损伤的“绝招”,保证铁路安全运输,被人称为“钢轨大夫”。最近,王跃年想把损伤的钢轨“更生”使用,但是自己却无能为力。后来他串连八级老焊工柴世安想办法。柴世安同王跃年经过半年时间的反复研究,巧妙地用“割烂疮、补新肉”的办法,成功地解决了高锰钢轨的焊补难题,本溪工务段已经正式推广这一技术经验。两个老工人共同研究成功的这项“绝招”,不仅消除了钢轨折损隐患,而且恢复了报废钢轨的青春,为国家节约大量财富。
(附图片)
右上图:二十五吨全回转自行式轮胎起重机,已在北京起重机厂试制成功。这种起重机自重四十七吨,标准起重臂长达十五米,可以四周回转。
新华社记者 喻惠如摄


第2版()
专栏:

哈尔滨电机厂和锅炉厂
供应各地多种新品种发电设备
全部新产品都是用“三结合”方法自行设计
据新华社哈尔滨十二日电 哈尔滨电机厂和哈尔滨锅炉厂今年生产了多种新品种的发电设备,供应各地电厂电站。
新产品中有七万五千瓩水轮发电机组,三万六千瓩大型轴滚式水轮发电机组,五万瓩新型汽轮发电机,燃烧褐煤的锅炉等。这些新产品都是这两个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领导干部,采用“三结合”的办法自行设计的。
哈尔滨电机厂今年制造的水力发电设备的品种比过去任何一年都多,产量比去年增加三倍以上。过去没有制造过的三万六千瓩大型轴滚式水轮发电机组,是适合于低水头发电的设备。这台机组的水轮机,采用了转浆式转子结构,在运转中可以根据水位的变化,自动调节转子叶片的位置,提高水轮机效率。这个厂还试用了“抗磨堆焊”新技术制造水轮机,这样能够减轻滚沙对水轮机转子叶片的磨损,延长水轮机的寿命。
哈尔滨锅炉厂为云南制造的七十五吨燃烧褐煤的发电锅炉,是根据云南的资源条件设计制造的。这种锅炉全部用褐煤作燃料。


第2版()
专栏:

降落保险器顺利通过考验
新华社天津十二日电 煤矿竖井提升设备上用的降落保险器,已由张家口煤矿机械厂试制成功。这一新产品在南票矿务局丘皮沟矿井试用,顺利地通过了各种考验。
降落保险器是现代化煤矿竖井提升设备上不可缺少的安全装置,过去一直依靠进口。竖井提升罐笼安上这种降落保险器,就可以防止钢丝绳折断而引起的事故。保险器上有一个奇妙的捕绳器,罐笼升降过程中如果突然发生钢丝绳折断的情况,捕绳器就可以立即准确地把断绳卡住,使将要下坠的罐笼平稳地停在钢丝绳折断的地方。


第2版()
专栏:

上海制成新型轴瓦性能好寿命长
据新华社上海十二日电 南通轮船公司一艘客轮上的柴油机,装配一种新型的铝合金钢带轴瓦,柴油机连续运转六千八百多个小时,轴瓦仍在正常使用,寿命比我国以前自制的各种轴瓦长得多。
这种新型轴瓦在“东方红”拖拉机和多种柴油机上试用证明,它的承载能力、耐磨性、导热性和抗腐蚀性都很好。
十二月六日,上海有关单位对这种轴瓦的小批试生产进行了鉴定。参加鉴定的人员认为,铝合金钢带轴瓦的试制成功,是我国轴瓦生产工艺的重大变革,大大提高了我国轴瓦生产的技术水平。
轴瓦是汽车、拖拉机和船舶上的发动机、柴油机等机械设备的重要配件,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参加这种轴瓦的设计工作的工程师宋宝和告诉记者,过去,我国自制的重载荷机械上的轴瓦,都是铜铅合金的。现在制造铝合金钢带轴瓦与制造铜铅合金轴瓦比较,生产工序可以减少百分之六十,生产效率提高近三倍,原材料利用率提高一倍,废品大大减少,成本低一半,还能为国家节省大量的铜和白银。


第2版()
专栏:

我国制成第一台六米三重型车床
总重二百多吨,通过电钮遥控操作
新华社武汉电 我国自制第一台六米三重型立式车床,在武汉重型机床厂试制成功。
这台机床可以加工直径六米三、重达八十吨的加工件。十万瓩以下的水轮机转子、底环,容积一千多立方米的高炉炉顶等大型零件,它都能加工。加工出来的零件的椭圆误差不超过零点零三毫米,比一根头发丝的二分之一还小。
最近,第一机械工业部组成鉴定委员会对它作了鉴定,认为这台机床的质量达到了规定要求,结构性能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参加鉴定的北京精密机床零件厂老工程师胡祖仁,在宣布鉴定结论后兴奋地说:“这台机床的试制成功,说明我国机床制造工业发展迅速。特别使人感动的是,设计和制造这台机床的都是年轻人,这说明我国又红又专的年轻一代技术人才正在迅速成长。”
这台重型机床总重二百多吨,高九米多,共有零件一万五千多个,大小电动机十多部。整个机床上找不到一个手柄,它的动作完全是通过电钮来控制,工人可以在五个地方对机床进行遥控操作。
(附图片)
左图:我国自制第一台六米三重型立式车床,在武汉重型机床厂试制成功。这台机床总重二百多吨,高九米多,它的动作完全是通过电钮来控制。
新华社记者 杨礼门摄


第2版()
专栏:

佤族聚居山区生产力飞跃发展
刚解放时,这里还保持着古老的部落组织和原始公社的残余形态。在国家大力帮助下,生产工具得到不断改革,并凿水渠三千多条,新开水田相当于解放前一百多年所开水田面积的四倍多。
新华社昆明十二日电 云南佤族聚居的阿佤山区,生产力飞跃发展,社会经济面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个山区的沧源佤族自治县,今年粮食产量比一九五三年增长了一点二倍,历史上的缺粮区现已变为自给有余。全县牲畜总头数在十年内净增了二点八倍。
我国的佤族共有十七万多人,主要聚居在云南西部边疆的阿佤山区。刚解放时,这里还保持着古老的部落组织和原始公社的残余形态。最近,记者从昆明旅行九百公里,来到阿佤山区的沧源佤族自治县,这里群峰间层层叠叠的梯田,从山脚蜿蜒到山腰,远望去,像运动场上的看台一样整齐、壮观。梯田里的稻谷已经成熟,好似一排排金梯直搭云霄。身戴银饰、体格健壮的佤族农民正在梯田里收割水稻。虽然今年阿佤山区遭受了春旱和秋旱,但由于绝大部分梯田有水渠灌溉,仍获得了较好收成。一九五三年,这个县平均每人仅有粮食三百斤左右,缺粮户占百分之六十以上。现在,平均每人有粮食六百六十斤。记者访问了贺勐、贺南、建设等乡的许多佤族村寨,看见成群结队的黄牛把新粮驮回寨去,有些寨子原有的仓房已不够用,正在修建新仓,不少佤族人家去年的陈粮尚未吃完,今年的新粮又收到家。但是在十年前,佤族人民却过的是“一年辛苦两月饱,春夏秋冬裤一条”的生活。
这个山区早在一百多年前就传进了种水田的技术,但到解放时,沧源佤族自治县只有一万七千多亩水田。那时候,佤族人民主要是种旱地,大部分耕地不施肥料,等土地的自然肥力耗尽以后,便丢荒轮歇,一般亩产只有一百多斤。山区自然灾害频繁,灾年往往是“种一葫芦收一瓢”、“种一山坡、收一土锅”,生产水平极为低下。
佤族农民过去不能大量开垦水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生产工具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解放前,阿佤山区只有一些还没有同农业分离的手工业打制锄头、斧子、长刀等简单农具。要在山区开梯田,必须劈山凿渠引水灌溉。可是佤族人民那时不会制造修建水渠所需的炸药、钢钎、大锤,也缺乏会修渠道的技术人员。连最低生活也无法维持的佤族农民更没有力量来进行农田水利建设。解放以来,国家共拨了二百多万元的救济款和贷款扶持佤族人民发展生产,人民政府还从内地调来了汉族技术工人,运来了兴修水利需要的各种工具和器材。贺南乡佤族农民在解放初期修水渠的时候,碰到一座两丈多高、五丈长的石岩挡住去路,他们就架起柴火把岩石烧烫,再泼上冷水使石头裂开。但是这种老办法只能破开较小的石岩,不能铲除庞大的石壁,不得不中途停工。一九五六年国家送来了钢钎、火药和大锤,并从内地请来了三个汉族石工,水渠又重新开工。汉族石工在工地上教会了九个佤族徒弟,终于凿通了大石壁,把一条十五里长的水渠修通了。十年来,佤族人民在阿佤山上开凿了三千多条水渠,利用这些水渠新开了七万亩梯田。新开的水田相当于解放前一百多年内所开水田面积的四倍多,一亩梯田的产量相当于三亩旱地,而且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强,产量比较稳定。现在水稻产量已占全县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二,佤族农民多年来想望的“水沟绕山转、梯田布满山”的美丽的图景,今天已经呈现在眼前。
过去佤族部落内部的剥削制度和部落间的仇杀械斗,是阻碍佤族生产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阿佤山区,一个部落要开水田,往往要利用来自另一个部落的水源。过去,由于佤族部落间的械斗非常频繁,对立的各部落互不往来,更不用说相互利用水源了。在部落内部,适宜开水田的土地大都被部落的统治者所霸占,广大佤族农民得不到开垦。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对佤族同胞进行了民族团结的教育,调解了部落间的纠纷,帮助对立的部落订立了团结公约。同时,随着佤族同胞觉悟的提高,部落内部的剥削制度被废除,出现了跨部落修水渠和互相帮助开田的新型民族关系。解放前,贺南部落要修一条经过岩帅部落地界的水渠,两个部落为这件事打了五十多年冤家,那条水渠一直没有修通。一九五三年,中共县委和岩帅区人民政府帮助这两个部落订立了团结公约,以后贺南部落修这条水渠时,岩帅部落不但允许通过,还主动派了七十六个人去帮忙。一九五八年,岩帅部落要修一条水渠,没有爆破手,贺南人就派了两个学会爆破技术的青年帮助岩帅人修通了一条十里长的水渠。记者在这里到处可以听见“团结沟”、“联合沟”、“解放沟”等名称,这一切都标志着佤族的民族关系和生产水平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第2版()
专栏:

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有了可喜进展
北京现代剧目观摩演出好戏连台
新华社十三日讯 北京市举行的市属剧院、剧团现代题材剧目观摩演出周今天结束。这些天来,许多剧种好戏连台,集中地反映出北京市的戏剧工作者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服务的努力,有了可喜的新进展。
在演出周内,北京市的话剧、评剧、昆曲、河北梆子、曲剧和木偶戏等剧团,共演出了十八部大、中、小型现代戏。这些剧目有的取材于现代革命斗争的史实,有的取材于当前农村、工厂、部队、商店和知识分子的现实生活。其中,歌颂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剧目占很大比重。
这次观摩演出表明,戏剧工作者们在努力反映现代生活,塑造当代英雄人物形象方面,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情,付出了辛勤劳动。过去演出现代戏较多的话剧、评剧和曲剧,这次的演出在戏剧内容和人物塑造上,增强了思想性和劳动人民的生活气息。北京市农村文艺工作队演出的《箭杆河边》,因为作者在最近下乡期间又吸收了京郊人民公社社员和干部的意见,进行补充加工,使这个戏在揭示农村的阶级斗争方面更深刻了。中国评剧院这次演出的《向阳商店》,剧作者和演员,曾几次到商店体验生活,与售货员共同劳动。演出《汾水长流》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们,在最近去门头沟地区演出的一个多月中,虚心征求农民的意见,进行艺术加工,使这个剧的农村生活气息更加浓厚。
昆曲、河北梆子等一些古老的剧种,也演出了一批题材多样的现代戏。北方昆曲剧院演出了五部大型和小型的现代剧,其中有揭示农村阶级斗争的《血泪塘》,有歌颂革命英雄人物的《红霞》,有讽刺个人主义的短剧《悔不该》,也有气魄雄伟地反映红军长征史诗的《飞夺泸定桥》。从来没有演过现代戏的北京青年河北梆子剧团,这次也演出了《梅林山下》。这两个剧院为了使古老剧种的表演形式能适应新的戏剧思想内容,在曲词、唱、做等方面都作了一些革新。
在演出周期间,除了五万多人在剧场观看演出外,还有许多人在电视机和收音机旁欣赏了一部分剧目的实况转播。有一批观众应北京剧协分会筹委会的邀请,在座谈会上畅叙了观剧感想。他们一致盛赞那些能紧密结合当前形势,通过生动的舞台艺术形象来教育观众,提高观众思想认识的剧目。来自北京郊区四季青人民公社和清河人民公社的社员们认为《箭杆河边》、《汾水长流》等剧虽是反映他们所熟悉的农村生活,但剧中反映的阶级斗争的和典型人物的思想活动,使社员看后,更加“心明眼亮头脑清醒”。北京一个电机厂二十多位工人在看了北京曲艺团演出的曲剧《祝你健康》后,到后台同演员热情地交谈看戏感受,有的青年工人激动地谈到这个戏生动地教育他们懂得要工作好、生活得有意义,必须有健康的思想。有的观众说,尽管有些古老的剧种在表现现代生活上还有某些不谐调、不自然的地方,但是,这在目前是难免的,只要今后不断努力,定会取得新的成功。
借演出周的时机,各方面的戏剧工作者交流了创作和演出经验。许多剧作家和演员分析了这次演出有一批剧目所以获得观众好评的根本原因,都认为这首先是剧作者和演出人员深入现实生活的结果。
这次观摩演出周是由北京市文化局和北京市文联举办的。


第2版()
专栏:

二十一只信鸽远程竞翔半岁幼鸽“浅雨点”领先
新华社武汉电 武汉铁路局职工姚孝宽养育的年仅半岁的一只名叫“浅雨点”的幼鸽,最近在武汉市举行的首次信鸽远程竞翔中,首先飞完了从北京到武汉间一千二百零九公里的路程。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信鸽竞翔史上幼鸽飞翔的最长距离。
这次信鸽竞翔是武汉市信鸽会举办的。参加比赛的信鸽共有二十一只。它们十一月二十二日从北京天坛开笼起飞。“浅雨点”在十二月七日下午首先归巢,历时十五天——实际飞翔时间为一百五十八小时零五分。
“浅雨点”是今年六月出壳、七月展翅的,十月间就曾参加了从河南漯河到武汉间三百七十四公里的试翔。


第2版()
专栏:

团结树
在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县城勐董的城头,并肩耸立着两株树干粗壮、枝叶茂盛的菩提树。当地的佤族同胞,都叫它“团结树”。
勐董的菩提树很多,为什么独有这两株获得这个称号呢?这里,有一段佤、傣两个民族悲欢离合的历史故事。
相传在距今四五百年以前,傣族同胞从瑞丽江边迁来沧源,和原先住在这里的佤族人一道开发阿佤山,并肩建设勐董城。为了纪念佤族和傣族之间的团结和友谊,在勐董城的一座佛寺落成的那一天,两族代表在寺前根挨着根地栽下两株菩提树,并在树下庄严地盟誓:“我们两个民族,一个不要欺负一个,像这两棵树,永远团结在一起。”这就是这两棵树被称为“团结树”的由来。
沧源的约七万人口中,大多是佤族,傣族只有三千多人。但傣族都居住在土地肥沃的几个坝子里,他们很早就掌握了种水田的技术,有自己的文字,社会发展比佤族先进。贪得无餍的傣族封建土司,后来征服了附近山区的佤族部落。佤族人每年要向傣族土司交纳门户钱和各种土特产品。每户佤族农民一年要给傣族土司无偿劳动七天。傣族土司还对佤族农民有生杀予夺之权。以后,佤族岩帅部落的统治者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支持下,势力逐渐强大,千方百计扩张自己的统治地盘,同傣族土司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他们便利用佤族人民对傣族土司的仇恨,把民族上层统治阶级之间为了扩大自己剥削范围的斗争,变成了佤族和傣族人民之间的一场残酷的械斗。
有一次,傣族土司的马帮经过岩帅部落,马帮的猎狗咬了一个正在路边取水的佤族妇女。岩帅部落的头人要傣族土司给这个佤族妇女叫魂,土司不答应。岩帅的头人就乘机带兵打到傣族土司的住地勐董城,放火烧了土司衙门和佛寺。在解放前由于双方械斗,勐董城被烧两次,全城几成焦土。被赶跑的傣族土司为了报仇,又勾结耿马的傣族土司及汉族的土匪武装,三次攻打岩帅部落,烧毁二十二个佤族寨子,杀死八十多名佤族人,抢走耕牛两三百头。
但是,当人们看见那两棵依然屹立在一起的“团结树”时,又产生了希望,大家留恋从前那种团结互助的日子。他们盼望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解放军把五星红旗插上了阿佤山,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党和人民政府进行了大量工作,教育佤、傣两族人民团结起来发展生产。以后,傣族农民分回了被土司、地主霸占的土地。他们还把种不完的水田调整给山区的佤族农民耕种。有七个村寨的佤族农民,从山区搬到土地比较肥沃的平坝来住。曼波寨的傣族农民自动把种不完的四十亩水田让给曼黑寨的佤族兄弟。但田在勐董河东,佤族住在河西,每天过河种田,很不方便。曼波寨的傣族农民又主动调换了河西的四十亩稻田给佤族兄弟。曼黑寨的佤族农民深受感动,他们推举合作社长带了芭蕉茶叶来到曼波寨,向傣族兄弟表示感谢。合作社长激动地说:“从前我们都受土司压迫,两个民族不得团结。今天有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我们才得在一起。”有些佤族人不会种水田,附近的傣族人就热情地教他们。曼黑寨的佤族人在坝子里种的那四十亩水田是沙田,一九五八年他们不识土性,种了糯谷,只收了九千斤。秋后,傣族农民告诉他们这种土质适合种小白谷,佤族农民照着做了,第二年果然获得丰收,共收了一万五千斤谷子。
号称全县“粮仓”的勐角坝,有六千多亩肥沃的田地,过去由于两个民族长期械斗,荒芜了三分之一。现在住在周围山区的佤族和拉祜族农民,同坝子里的傣族农民共同修整水渠,治理河道,使荒芜的田地种上了庄稼。
过去一片废墟的勐董城,如今以崭新的面貌重建起来,变成了一座充满了民族友谊的城市。屹立在勐董城头的那两棵“团结树”,经过几百年的风雨,如今已是根深叶茂,充满了生命力。从两根主干上繁衍出来的千万片叶子,在风中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欢笑,又像是在歌唱:“一道泉水大伙喝,一根木头大伙扛,民族团结是一家,永远跟着共产党。”新的歌声荡漾在阿佤山上。民族仇杀的悲剧一去不复返了。
(本报有删节)
新华社记者 黄昌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