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光辉的路程
——为五公公社集体化二十周年而作
林铁
编者按:河北省饶阳县五公人民公社走上集体化道路,已有二十年。这个公社的五公大队,是由著名劳动模范耿长锁带头,最早组织起来,走上集体化道路的。二十年来,这里的人们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勤俭创业,力争上游,使生产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取得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连续战胜严重的自然灾害,发展集体经济的经验。中共河北省委第一书记林铁同志为庆祝五公公社走集体化道路二十周年写的这篇文章,介绍了五公公社的变化和全体社员的革命精神,特发表在这里。
饶阳五公公社的社员响应毛主席“组织起来”的号召,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并且坚决沿着这条光明大道前进,至今已经有二十周年了。二十年来,他们经历的斗争是复杂的,发生的变化是巨大的,取得的经验是丰富的。现在,这个公社的广大干部和社员,正在总结二十年来的经验,热烈庆祝二十年来的成就,展望更美好的前景。河北省全体人民,也都为他们取得巨大成就表示热烈的庆贺,并预祝他们在今后取得更大的胜利。
早在一九四三年,毛主席就指出组织起来的道路是“人民群众得到解放的必由之路,由穷苦变富裕的必由之路”。他告诉我们,农民几千年来分散的个体生产,是封建统治的基础,使农民陷于永远的贫困,“克服这种状况的唯一办法,就是逐渐地集体化”。毛主席的话是广大农民的指路明灯。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当中,广大农民坚决“听毛主席的话,走集体化的路”,互助组、合作社如雨后春笋一样,在农村中逐渐发展起来。到一九五八年,河北省和全国各地一样,普遍办起了农村人民公社。以劳动模范耿长锁同志等为代表的先进分子,从抗日战争后期开始,就积极地响应毛主席关于组织起来的号召,最早走上集体化的道路。他们不仅自己坚决走集体化道路,在五公村办起了互助组、合作社,被人们誉为“社会主义之花”,而且不断用自己的行动,吸引带动周围的广大农民也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
五公大队所在的五公村,是在一九四三年遭受了严重旱灾的情况下,创办起农业合作社的。从办合作社到办人民公社,在不长的二十年中,这个村庄已经变得面貌一新了。二十年前,这个村庄曾是风沙和干旱统治的世界;现在,沙滩已经变成果园,沙地已经变成良田,旱地大部变成水田。过去,人们只能靠大镐刨地,靠人拉犁种地;现在,机具成套,骡马成群,百分之九十的耕地用拖拉机耕种,大面积的耕地开始用电力灌溉。过去,亩产量只有一百多斤,组织起来以后,十年提高了近一倍,二十年提高了两倍多。过去,许多农户愁吃愁穿,要啥缺啥;现在,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而且队队有了余粮,很多农户有了存款。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变了,广大干部和社员胸中有全中国,有大集体,热爱国家、热爱集体,并且发愤图强,自力更生,勤俭创业,力争上游。这些,已经成了那里的新风尚。
五公公社的其他三十几个大队,虽然走集体化道路的时间比五公大队晚些,和五公大队有或多或少的差别,但是,它们的面貌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广大社员在党的领导下,依靠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大力改良土壤,兴办农田水利,革新农业技术,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人们经过长期的社会主义教育,思想觉悟大大提高,爱国家、爱集体、爱劳动、团结友爱、勤俭创业的风尚,也逐渐成长起来了。
五公公社的历史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不仅能够解放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也能够最有效地利用旧社会所无法利用的广大自然界。广大群众组织起来,就可以提高控制灾害、改造自然的能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为自己创造越来越多的福利。组织起来的程度越高,控制灾害、改造自然的能力就会越大,创造的福利也越多。今年五公大队遇到多年没有的洪涝灾害,要在单干的时代,必然会有许多人啼饥号寒,流离失所,甚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然而今年,他们连麦季在内,仍然夺得八成多的年景,粮食的亩产量比一九五七年还多百斤左右。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定会使他们增长更大的力量,战胜灾害,改造自然,创造更多的财富。
像其他地方的情况一样,五公公社的农民在集体化道路上,不断战胜资本主义势力的进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一直贯穿在他们集体化的整个过程中。这里的共产党员和贫农、下中农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当五公村初办互助组时,有人企图把互助组摧垮;耿长锁和一些贫农团结一致,坚定地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前进,并且使集体生产大大超过了单干户。后来,少数富裕中农又动摇退组;耿长锁他们同样没有动摇,并且创造出更优异的成绩,吸引富裕中农也走上集体化道路。一九五七年,资本主义势力又向集体经济进攻,这里的贫农下中农社员像过去一样,坚决把资本主义势力打败,并且随之意气风发地开始了大规模的生产建设,使集体经济更加巩固起来。一些有严重资本主义思想的人,多年来总以为“几个穷棒子成不了什么气候”,“鸡毛飞不上天去”,曾经同合作社“唱对台戏”,一个回合又一个回合地较量,结果,都败于坚决走集体化道路的人们手下。“穷棒子终于成气候了”,“鸡毛终于飞上天去了”。现在,五公公社的广大社员更加认清了资本主义道路是朽木搭起的独木桥,社会主义道路是共同富裕的阳关大道。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指出,在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五公大队和五公公社的过去,证明了这种斗争是存在的,今后还会证明这种斗争是存在的,因此必须时时刻刻提高阶级斗争的警惕,在任何时候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五公公社的社员们这些年来积极地发展了集体生产,并且在生产斗争中,始终发扬了发愤图强、自力更生、勤俭创业、力争上游的革命精神。他们怀有雄心大志,决不在自然面前做奴隶,虽然遇到四次严重的水旱虫灾,遇到那么多的挫折,但从来没有咳声叹气,愁眉苦脸,始终是一百个不怕,始终拧成一股劲,挺直腰板,迎着困难前进。正是凭着这种革命精神,他们接二连三地战胜了天灾和困难,发展了水利,造林固沙,改良种子,改进耕作技术,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在五公大队经济上有困难的时候,国家曾贷款支持他们。他们感激国家的支持,按照国家规定的行息办法和归还日期归还国家;他们不伸手向国家要东西,依赖国家过日子,相反地是更加鼓足干劲,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厉行节约。五公公社的历史,是一部发愤图强、自力更生、勤俭创业、力争上游的历史。事实证明,为了发展生产,建设社会主义农村,只要努力奋斗,只要坚持不懈,就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碍人们前进。恰恰相反,在勇敢、顽强的人们面前,任何困难都必定会被赶跑的。
小农经济使许多人“各扫门前雪”,不关心公共利益;集体化以后,因为生产方式变了,人们逐渐树立起社会主义思想。五公大队的干部和社员,在集体化过程中培育了新的思想、新的风尚。他们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思想,处处顾大局,对国家有利的事情就坚决做,对国家不利的事情就坚决不做。他们经常想的是多给国家做出一些贡献。每年向国家交售的粮食又多又好,今年在遇到洪水灾害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完成了交售任务。他们懂得关心集体利益,爱护集体利益。社员中出现了那么多热心为公、一丝不苟的人,他们心甘情愿地干别人看不见的但是有利于集体的事,无所顾虑地反对任何不利于集体的事,并且把它看做自己的本分和荣誉。他们处理关系自己的事情,总是克己让人,团结互助,表现了新型农民的一代新风。这种社会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风格的发扬,使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集体与国家的关系问题都好处理了。毛主席曾经预言,农民组织起来“一经成为习惯,不但生产量大增,各种创造都出来了,政治也会进步,文化也会提高,卫生也会讲究,风俗也会改变……”。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五公大队在集体化过程中树立起来的新风尚,已经变成推动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巨大力量了。
五公大队的干部、社员能够坚持斗争取得巨大成就,重要的是他们在党的长期教导下,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树立了把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共产党人和革命的人民,从来就是以把革命进行到底作为自己的光荣任务的。要革命到底,不仅是为了在全中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把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一直到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而且是为了支援世界上现在还受着压迫和剥削的三分之二的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也取得革命的胜利,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也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得到彻底的解放。在革命的道路上,在复杂的阶级斗争和同自然界的斗争中,硬骨头是最可贵的。究竟在阶级斗争面前,是顽强地战斗,还是屈辱投降?当然应当是前者,而不应当是后者,究竟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是成为大自然的主宰,还是作自然界的奴隶?当然也应当是前者,而不应当是后者。五公的干部、党员和广大社员,正是采取了前一种态度,心中有个全中国,有个全世界,坚持发扬了革命战斗精神。因为这样,他们就能够永远记住阶级斗争,坚持阶级斗争;就能够在自然界加给的困难面前,一直作好汉,绝不做懦夫;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公社,发扬顾大局、识大体,“抢困难、让方便”的高尚风格,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集体与国家的关系。这种革命精神是战胜阶级敌人和自然界敌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保证,是最可贵的,最值得发扬光大的。
五公大队的党组织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保证了在集体化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从毛主席号召“组织起来”的时候起,他们就坚决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大道,一批优秀党员表现了坚强的革命意志,真正成了群众的带头人。在每一个时期,党组织都结合当时的任务,加强对干部、社员的政治思想领导,特别重视社会主义阶级教育,把阶级教育做为一切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武装干部和群众,开展两条道路的斗争,随时警惕阶级敌人复辟的阴谋。他们在各项斗争中,认真执行了党的阶级路线,组织起坚强的贫农、下中农阶级队伍,使他们成为集体经济的顶梁柱,成为发愤图强、自力更生、勤俭创业、兢兢业业办好集体经济的骨干力量。党员干部还发扬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得到了社员群众的信赖。这都是需要今后坚持做下去并且做得更好的。
五公公社的社员们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光辉路程。在过去的二十年,既然能够方向明确,团结一致,战胜困难,创造出巨大的成就,那么,在有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以后,在有了丰富的经验以后,为什么不能继续艰苦奋斗,在今后创造出更大的成就呢?完全可以相信,只要永不自满,永不骄傲,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勇往直前,五公公社这朵社会主义之花必定会越开越鲜艳,必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河北省人民多少年来一直把五公看做是走集体化道路的一面红旗,今后,这面红旗将会更加鲜亮地飘扬在河北省。
河北省各地的农村人民公社和生产队,都有自己走集体化道路的光荣历程,也都经历了复杂的斗争,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后的任务是更艰巨更光荣的,前景也都是无限光明的。为了向着光明的未来阔步前进,都需要十分注意总结自己的斗争经验,同时要积极地学先进,赶先进,“大兴学赶先进之风”。这就要学习五公的经验。比较先进的社、队要向五公学习,比较后进的社、队更要向五公学习。要都像五公那样方向明、干劲足、风格高,那样发愤图强、自力更生、勤俭创业,力争上游。我们面前的形势是很好的,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仍然很多,特别是今年的洪涝灾害给许多社队带来严重的困难。我们要坚决战胜一切困难,争取明年农业的大丰收,把农村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办得更好,把我们的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得更好。


第2版()
专栏:

山东许多工厂学习上海经验的重要体会
先学上海职工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
同时试验一项推广一项,然后订入操作规程或管理制度中把经验巩固下来
据新华社济南二十五日电 山东省许多工厂企业的职工在学习上海先进经验的活动中,首先学习上海职工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并且防止走过场的毛病,使许多先进经验在山东开花结果。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最近两个多月内,已经运用上海经验生产的六十种产品中,有四十五种产品的产量质量提高,原材料消耗和成本降低。
山东省工业领导部门从八月份开始,先后组织济南、青岛、烟台、淄博等地九十个企业的部分人员,分三批到上海学习先进经验。这些企业包括轻工业、化学工业、纺织工业、机械工业、建筑工业和手工业的工厂。已经从上海学习回来的前两批人员,共学到先进经验一千八百多条。山东省和济南、青岛等地有关领导部门都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推广这些经验,到目前为止,有七百五十多条上海先进经验已用于生产。
许多工厂的领导干部和职工体会到,要学习推广上海的先进经验,首先必须学习上海职工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青岛制药厂派去上海葡萄糖厂学习的职工,发现上海葡萄糖厂的原料、设备等条件都不如自己厂的好,但是他们的产品质量高,原因是这个厂的职工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操作一丝不苟,就是一些很细小的地方也决不马虎。比如,葡萄糖糖化工序供气与操作配合得好,看糖化锅的工人时时注意看汽压表,一分钟也不放过。而自己厂的汽压忽高忽低,看糖化锅的工人装上料以后就放松了管理,按规定每批料要糖化六十分钟,但常常出现相差十分八分钟的情况,结果半成品收得率低,糖化出来的半成品存放六七小时就变了质,不能用了。他们学习了上海工人认真操作的精神以后,严格贯彻岗位责任制,使产品质量一天比一天好,现在糖化出来的半成品,存放一天一夜也不变质。
各工厂企业在推广上海先进经验中,一般都是试验一项,推广一项,然后订入操作规程或管理制度之中,把它巩固下来,避免了急于求成、华而不实走过场的毛病。青岛橡胶九厂第一车间在缝纫鞋帮工序推广上海缝纫机自动帮角刀的经验,开始在一台缝纫机上安装自动帮角刀,发现效率很低,随即组织保全工研究,找出了刀角架的毛病。经过改进,然后才在十五台缝纫机上安装。其他车间对待先进经验也是这样扎扎实实地学习推广。到十一月中旬为止,全厂第一批学到的二十一条上海先进经验,已经有十四条用于生产,并且纳入了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之内。目前,这个厂的胶鞋质量正在稳步上升。废品率已由过去的百分之三点三降低到百分之零点零五左右,原材料消耗量也有下降。


第2版()
专栏:

天津针织厂工程师郝光福(中)和针织车间台车工段工人郝新凯(右)、王治平,正在运用上海先进经验安装机器。
李辉摄(河北日报供稿)


第2版()
专栏:

花钱少和效果大的先推广 结合本厂具体条件来推广
无锡八家工厂推广上海经验有成效
据新华社南京二十五日电 怎样让上海的先进经验尽快地在生产上开花结果?江苏省无锡市八家轻化工厂在这方面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经验。
这个市的合众玻璃厂、生化搪瓷厂、利用造纸厂、华兴化工厂、橡胶厂、赛璐珞厂、碳酸钙厂和缝纫机厂的一批职工,八月间在江苏省轻化工业厅的统一组织下,到上海同类型先进工厂学习了一个月。他们通过现场观摩、跟班劳动和座谈访问等方式,学到了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三百零八条。到十一月上旬,已经推广和正在推广的经验有二百一十四条,通过鉴定验收,已经推广的一些先进技术经验,在生产上都显出了很大的效果。合众玻璃厂推广了农药瓶排列退火经验,成品率提高百分之五,每月能增加利润八千多元。赛璐珞厂推广了粗滤工艺,班产量提高一倍。缝纫机厂推广了上海的先进翻铸经验,铸件废品率降低一半。
这些厂学习了上海厂的先进经验以后,都针对当前生产关键,首先推广了花钱少和效果大的经验。生化搪瓷厂向上海锦隆、顺丰等搪瓷厂学到了七十六项先进经验。他们经过排队,其中不花钱或花钱不多就能推广的有四十九条;只是回收琅粉的一项先进经验,在本厂推广以后全年就可以减少原材料损失费用一万多元。无锡缝纫机厂生产的机壳铸件废品率一直很高,成了生产上的关键。这个厂首先集中力量推广了上海第一缝纫机厂提高机壳铸件质量的经验,从铸件的造型、熔炉结构、炉料配方,一直到浇铸等各道工序,都做了合理的改进,保证了铸件废品率逐月降低。
一些花钱较多、费时较长的先进经验,各厂都本着自力更生的精神,积极创造条件,准备推广。无锡橡胶厂生产球鞋的冲底、压边工序,一向都采用手工操作,效率低,质量差;而上海正泰橡胶厂是采用机器冲底、机器压边,效率高,质量好。无锡橡胶厂便发动群众实事求是地制订改造规划,准备把手工操作逐步地改成机械化生产,为推行效果更大的先进经验作好准备。
有些先进经验,工人半信半疑,推广中可能遇到阻力。有关工厂便采用树立样板和以点带面的办法,首先解除工人的思想顾虑,然后再让先进经验全面开花。生化搪瓷厂开始推广上海锦隆搪瓷厂涂钛珐琅粉操作经验的时候,有些工人说,这经验过去学过,效果不见得好。厂领导就组织去上海学习的老工人王禄寿向大家做操作表演,还让他领导一个小组先推行,做出样子。这个小组涂钛珐琅粉的工作效率很快提高了一倍多。另一个小组看到这个经验的确起作用,就主动改变了原来的操作方法。
有些工厂通过试验,把外地的先进经验同本厂的具体条件更好地结合起来。华兴化工厂与上海兄弟厂的设备、技术条件不同,他们在推广上海泡花碱二厂提高产品分解率和总收率经验的时候,先后经过四次不同配方比例的小型试验,找到了适合本厂设备的操作方法,使一项重要产品的产量提高百分之五十,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取得显著效果。
在推广先进经验过程中,各厂领导干部都深入车间,跟工人同劳动、同商量,及时解决推广先进经验中的具体问题。
十月下旬,这些工厂对上海先进经验推广情况进行了一次群众性的自我检查和厂与厂之间互相检查。在自我检查中,各厂都组织干部和工人重温上海经验,并且一项一项对照本厂推广情况,肯定成绩,找出缺点和改进办法。在自我检查基础上,各厂又组织厂与厂之间的互相检查。凡是已经全面推广的先进经验,就填写鉴定验收卡片,签字验收。凡是同上海经验还有距离的,或者尚未全面推广的,暂不验收。


第2版()
专栏:

黑龙江三少年英勇抢救火车
共青团中央表扬他们的高尚品德,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和黑龙江省教育厅通知全省中小学学生学习他们的模范事迹
据新华社二十五日讯 共青团中央最近表扬了黑龙江省海林县沙河小学温庆海等三少年临危不惧、机智勇敢抢救火车的高尚品德。
七月十六日下午,海林县西沙河地区突然雷雨交加,山洪暴发。沙河小学十四岁的五年级学生温庆海(少先队员)在雨停以后,约了十一岁的三年级学生贾树文和十二岁的三年级学生邹祥庭(少先队员)一同到河岸看自己种的倭瓜。他们走到三十一号桥头,温庆海忽然发现桥被洪水冲坏了,桥上的铁轨因失去支柱而悬空着。这时,二○一次客货混合列车快来了。他们想:我们能看着人民的生命和国家的财产遭受损失吗?温庆海急中生智,连忙说:“你们在这里看着火车,我回学校拿红领巾去。”他边跑边喊,冲进学校。突然,远远地传来了火车的鸣笛声。他在急忙中看到老师的抽屉里有一面队旗,一个箭步上去,抽出旗子,就向三十一号桥奔去。
温庆海在奔跑的途中,跌进一条大沟。衣服跌破了,腿也被石头砸伤了,但他不顾疼痛,咬着牙,一纵身从沟底翻上来,继续拼命地向桥头跑去。
一到桥头,温庆海就拉着贾树文的手,走上大桥。脚下失去支柱的铁轨随着他们的走动颤抖着。他们低头一看,下面是咆哮的洪水,有些害怕。但前面又是一阵急人的火车长鸣。他们更紧地互握着手,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去。
说时迟,那时快,火车已经露头了。温庆海一边摇动手里的队旗,一边大声呼喊:“快停车呀!快停车呀!前边的桥冲坏了!”但列车还是继续前进着。温庆海一跃跨上铁轨,向贾树文说:“快到轨道上来,司机看见我们就能停下,要是不停,我就豁出来了。”贾树文接着说:“你豁出来,我也豁出来了!”温庆海两手扯着队旗,踏着铁轨直向火车迎上去。
列车驶过一段弯路以后,司机发现他们的信号,搬动死闸,终于在离温庆海和贾树文三十多米、距离三十一号桥不到一百米的地方停下了。
司机跳下车,听了温庆海、贾树文报告的情况,看看桥上的险情,再看看温庆海流着血的腿,将温庆海紧紧地搂在怀里,激动地说:“是你们保住了这列火车,救了三百多位旅客的性命啊!”旅客们也十分感动,称赞他们是毛主席教育出来的好孩子。
温庆海等三名少年都出生在贫农家里,他们除了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党的教育外,还经常受到家长们忆苦思甜的家史教育,热爱新社会。
三少年抢救火车的英雄行为,正在当地广泛传颂。共青团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教育厅还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省中、小学学生学习他们的模范事迹。


第2版()
专栏:

黄河源上看新城
新华社记者 赵淮青
在黄河最上游的荒凉河岸上,一座新城——玛多城已经落成。它像一块闪光的宝石,镶在崇山峻岭间,记载着附近草原的历史性变化。
旧社会时,这里野兽出没,荒无人烟。一些贫苦牧民为了躲避反动统治者的横征暴敛,逃到这里来打猎为生。然而,反动统治者的魔掌像影子似的跟着过来了,牧民们始终生活在无边的苦难之中。
十多年前,这里解放了;五年前,这里开始建设新城。从此,草原起了翻天复地的变化。
如果你站在黄河上游第一桥上向北望去,那鳞次栉比的建筑群,从你眼前伸展开去;青康公路宛如黄色的缎带从草原上蜿蜒飘过,穿过玛多城(黄河沿)的中心,向你扑面而来。这儿是辽阔草原畜产品的集散地,是来自祖国各地工业产品的集散地。那扬着灰尘的汽车,满载着日用百货和粮食来了;拉走了藏族人民支援国家建设的畜产品,整个玛多城充满了勃勃的生气。
往西看,黄河不像中下游那样壮阔、汹涌,河面只有六七十米宽。它温柔清澈,无波无浪,沿着终年积雪的巴颜喀拉山北麓缓缓而来,淌过玛多县城的脚下。县城的周围,群山似银雕的屏风。在附近辽阔的牧场上,你会看见那流动的羊群,欢乐的牦牛,还有那振鬃长嘶的骏马。
一九五八年,果洛藏族自治州决定在这儿建立玛多县(玛多,黄河上游的意思)时,这儿是一片荒滩,连一间房子也没有;但就在那年的夏秋季节,各种建筑物纷纷矗立起来了,好像雨后草原上突然出现的蘑菇一样。许多因事外出或路过这里的人都曾发出惊叹:几个月不见,变了样了。一位藏族公社社员对我说:“真像做了个梦,我们草原人忽然变成城里人啦!你看那大街上的银行、邮局、粮站,还有那医院、旅社、贸易公司,你们省城里有的,我们这儿都有!”
难道真的像做梦吗?不,这儿一砖一木来之不易。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建设牧区,汉族工人餐风宿露,翻山涉水,从数百里以外采伐木料,水陆兼程,运到这儿来。他们冒着风雪上山采石,在沮洳地上建窑烧砖。窑被地下水冲垮了,再搭起来;土坯被雨水淋成泥汤,重新又打。
新的城镇的建立,使得周围牧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前,这儿的藏族人民生活用品很简单,吃的、住的、穿的全是牛羊身上的。现在,贸易公司为牧民们准备了各色各样的商品,其中有生产和生活需用的物品,还有花色众多的民族特需用品,如藏靴、藏刀、氆氇、闪花缎等。解放前,人们受到商人的无情盘剥,买一双鞋要两块银洋,五斤羊毛只能换一盒火柴。现在,贸易公司的东西比过去便宜得多了,畜产品的收购价格比过去高。牧民的购买力日渐提高,连许多过去牧民没有见过的东西,也成了畅销货。我看到黄河公社一个名叫卓玛的女社员,正在购买润面油。过去,这里的妇女用藏糖代替润面油,面皮受藏糖浸蚀,出现点点黑斑。我看到卓玛的脸上已经没有黑斑了。她还买了肥皂、毛巾、牙刷,替别人代买了钢笔、日记本、雨衣和刮脸刀。卓玛的生活变化,是整个牧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缩影。
以前,牧民到离这儿最近的市镇恰卜恰买粮,来回得走半年光景,如今只花一天时间就能把粮买回去。以前,人们从来不寄信,如今邮电局把他们的问候及时地传给在远方工作、学习的亲人。以前,他们从来没见过藏文书籍,如今,从新华书店买回了藏文版的《毛泽东选集》。
城里有一所民族小学。在校园里,藏族孩子们有的跳绳,有的玩球,有的随着琴声翩翩起舞,像对对展翅的天鹅。我参观了温暖的、窗明几净的教室和宿舍。过去牧民们祖祖辈辈没见过学校,今天,党和人民政府为他们的子弟准备了很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生们刚来时不习惯集体生活,经过藏、汉族老师的耐心诱导和教育,现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成绩优良,道德品质日益提高。在街上,你会看到一个藏族女学生主动去帮助一位汉族老大娘背行李,一个戴红领巾的男孩在贸易公司门前把拾来的钱交回失主。有的家长怀着感激的心情对老师说,这些孩子变得多快呵,讲卫生,懂礼貌,学到了很多知识。
仲秋的早晨,县畜产公司门前人群熙攘,尘雾飞扬,一队队项铃叮当的牦牛,驮着羊毛走进院子。院子里,羊毛堆得像小山一样,还不到上班时间,收购员却已忙得手脚不停。他们评价,过秤,检验,用流利的藏语回答各种问题。黄河公社一个名叫才旦的老头一跨进门就抱住收购员的肩膀愉快地说:“老夏,我又来啦,这次运来的比上次的又多又好!”他还说:“国家供应我们的东西应有尽有,我们对国家别无贡献,就这么一点点心意!”
今年的羊毛上市快,质量好。全县原计划收购二十七万斤,如今已收购了四十七万斤。今年全县百分之八十的生产队都超额完成了出售羊毛的任务。 (本报有删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