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做好黄河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 赵明甫
最近几年来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了根治黄河和促进整个流域农业生产的发展,今后应当继续以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中游四十二个县(旗)为工作重点,贯彻巩固提高和积极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管理养护工作,充分发挥现有的各项水土保持设施的作用,并有计划地积极地开展新的治理。为此,我们建议黄河中游地区在今冬明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及早动手,做好准备工作。当前各地秋收工作即将结束,开展冬季水土保持工作的季节就要到来。各地要及早动手,切实做好思想、组织、工具及训练农民技术员等准备工作,发动和组织群众利用秋收后到封冻前的农事空隙,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二、认真贯彻水土保持“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相结合,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入手”的原则,为明年农业丰收创造物质基础。根据以往的经验,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新修的水平梯田,要切实注意保留表土,并采取加速土壤熟化的措施,如深翻、增施有机肥料等;第二、打淤地坝,要做好防洪保收设施,并注意提高坝地的利用率;第三、在梯田、坝地上种植作物,应注意采用沟垅耕作等水土保持耕作法;第四、造林、种草,要从帮助群众克服当前的燃料、肥料、饲料的困难出发,群众喜爱的柠条和苜蓿等,应大力推广;第五、水土保持工作所需的劳动力,要与冬季生产统一安排。
三、认真贯彻政策,调动群众积极性。今年大部分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都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进行的。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结合生产,统一安排劳力,合理地处理社员出工报酬,提高劳动效率和保证水土保持工作的质量,同时也便于修、管、用相互结合。少数地区也有以生产大队为单位进行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容易做到全面规划、集中治理,能够兴办生产队力所不及的工程,适应水土保持发展的需要。
为了进一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在今冬明春的水土保持工作中,要注意做好下面三件事情:
第一、要坚决贯彻国务院关于奖励人民公社兴修水土保持工程的规定,对新修梯田和打坝淤地的增产部分,三至五年不征购,对参加水土保持工作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或奖励。
第二、不论以生产队或是以生产大队为单位进行水土保持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自愿互利、等价交换、按劳付酬的政策,社员所得工分,除了本人应负的义务工以外,都应参加当年分配。
第三、认真贯彻有关林业政策和国务院保护森林条例的规定。在山林已经确定林权的地区,要切实作到有权有责,保护好和抚育好现有的林木;林权尚未确定的地区,要根据政策规定,从速确定。今后造林必须坚决贯彻国造国有,社造社有,队造队有,社员个人种植的零星树木归社员个人所有的政策。
四、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黄河中游土地辽阔,各地地形、土壤、气候、人口、劳力等条件千差万别,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就必须认识和适应这些差别,按照这些差别采取不同的措施。水土保持工作已经进行好几年了,哪些措施可行,哪些措施不可行,什么措施适应什么条件,怎么做才能够增产,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已经有了不少经验,只要认真加以总结,就能够做到因地制宜。例如延安专区,根据已有的经验,确定了对新修水平梯田的四项要求:①四不修(十五度以上的坡地暂不修,土层厚度不到二米的不修,风沙区不修,砂石坡不修);②地坎高不超过一点五米,田面宽不小于五米;③保留表土;④固定专人管理。这些要求保证了新修水平梯田的质量,对增产起了很大作用。根据延安专区的经验,要贯彻因地制宜原则,就要按照具体时间、地点、条件办事。在人多地少的黄土丘陵区,修梯田和打坝淤地,是很好的措施,但在高塬沟壑区,由于塬地平坦广阔,群众对梯田、坝地就不甚欢迎。在黄土丘陵区修梯田也必须选择土质好、土层厚、坡度缓的地块,打坝淤地必须选择沟道宽、比降缓的沟道,否则效果就不显著。造林、种草也必须从群众的需要出发,什么样的地,在什么时候,就种什么样的树。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土壤侵蚀情况也有很大差异,根据不同特点,因害设防也是一条很好的经验。坡耕地流失严重的就应该修梯田、培地埂(人少地多和沙质丘陵区还可搞生物地埂)。沟蚀严重的应该打坝淤地,变荒沟为良田,扩大和巩固农业基地,发展小片水地和引洪漫地。无人耕种的荒山荒坡应该造林、种草,发展林牧业生产。风沙地区,应该重点搞防风固沙林,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五、为了加强管理养护工作,管好、用好、维修好各项水土保持设施,使其充分发挥拦泥增产的作用,必须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要建立管理养护组织,并固定专人领导。生产队可根据任务大小,抽调适当劳力组成基本建设队,农忙务农,平时雨后进行水土保持维修养护,冬春作水土保持技术指导。
第二、管理养护任务重的地区,要继续贯彻巩固提高为主的原则,对冲毁、淤平失效的工程进行全面补修。
第三、根据“谁治理、谁收益、谁养护”的原则,确定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凡属于一个生产队范围以内的,过去由公社、大队协作治理的各项水土保持工程和林草,属生产队所有比较有利的,都应归生产队所有,由生产队的基建队负责维修,有固定专业组的,也可以随土地划分给作业组维修使用。规模较大的山林,要建立专门的护林组织。不宜于生产队所有和管理使用的坝地和大面积的山林,应由公社或大队从生产队抽调劳动力,组织基建队,统一经营管理。
第四、制定工程检查、维修和林草抚育管理办法和奖惩等制度。
第五、合理解决出工报酬和收益分配问题。管理养护用工,要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实行评工记分,贯彻按劳付酬政策,参加当年分配。由公社或大队统一经营的坝地和林木,收益按队员实做劳动日分配后,由队员带回生产队参加本队的统一分配。
六、坚决制止盲目开荒破坏水土保持的现象。对已开垦的荒地,要分别情况,妥善处理。已垦的陡坡和毁坏的林草地要停止耕种,由开荒单位或个人负责补植林草,并且保证成活。今后在水土流失地区开垦荒地,一定要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分别报经各级水土保持委员会批准,并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
七、建立检查验收制度,提高工作质量。今年不少地区建立了检查验收制度,对所做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了检查验收,质量符合要求的发给证明,不合要求的进行补修。山西省除了县、社逐级验收以外,省有关领导机关还制定了检查验收的办法,组织工作组,进行了重点抽查;陕西省有的县还发了验收卡片。这样由县、社逐级验收,省专重点抽查的办法,对实事求是的核实数量,保证质量,节约劳力,发挥实效起了很大作用。在今冬水土保持工作中,对这些经验要认真总结,形成制度,全面推广。
八、加强领导。今年各地在国务院农林办公室召开的治理规划会议的推动下,进一步加强了领导,把水土保持当作农业增产的措施,由领导亲自安排部署,督促检查。不少地区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培养典型,树立旗帜,召开现场会议,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促进了水土保持工作的进展。目前,黄河中游各地需要和今春一样,继续加强领导,推动冬季水土保持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第2版()
专栏:

保护野生动物 有计划地狩猎
林业部召开专门会议部署狩猎工作
新华社十三日讯 冬季狩猎季节到来。最近,林业部召开专门会议,部署今后进一步作好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工作,并要求各地抓紧冬闲季节,积极开展狩猎生产活动。
从去年以来,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了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工作。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甘肃、陕西等省、区,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因地制宜地制定了狩猎事业的管理办法。南京、武汉和黑龙江省的北安、林口、铁力等县,还把分散的猎人组织起来,有计划地开展狩猎活动,并设法保护禁猎的野生动物。据参加这次会议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陕西等十二个省区统计,这些地区除规定了二十多种地区性禁止猎捕的野生动物外,还建立了禁猎区和自然保护区五十八处,总面积达八百一十多万公顷。黑龙江省各地采取措施加强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以后,马鹿、水獭、麝鼠、紫貂等珍贵野生动物比前两年有显著增加。
各地的野生动物饲养工作,有了迅速发展。现在,十二个重点狩猎省区已经建立养鹿场一百三十多处,养鹿二万二千多头。麝鼠的放养面积比前两年有所扩大,放养的麝鼠也增加了。
会议经过研究,要求各地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工作,有计划地开展狩猎生产活动。野生动物资源不足的地区,要建立禁猎区,或停猎一段时间,再有计划地猎取利用。珍贵稀有动物的主要繁殖生长地区,要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工作。在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偏远地区,每年都应抓紧时机组织狩猎专业队伍积极开展狩猎生产,充分利用资源,为国家提供更多的野生动物毛皮等狩猎产品。会议要求各地组织人力,调查野生动物资源情况,因地制宜地制订狩猎业生产规划,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狩猎生产活动提供有利条件。


第2版()
专栏:

密切结合生产和自然条件坚持治山治水
临县米脂水土流失面积逐步缩小
粮食产量不断提高,林牧副各业生产迅速发展
据新华社太原十三日电 山西省临县经过多年治山治水,使“满山一片黄,下雨流泥汤,乱石干河滩,满目是凄凉”的旧面貌大大改观。如今,这里已经变成“梯田环山绕,沟沟见堰坝,清水浇良田,山岗披绿装”的新山区了。
现在,这个县的坡耕地上,到处培起地埂,修起水窖、卧牛坑、水簸箕等小型拦洪蓄水工程,有七万亩坡地修成了水平梯田。在许多山沟里还筑起谷坊工程和淤地坝堰,肥沃的沟坝地达到了一万零五百亩,比过去扩大了一倍多。另外,还在十五万亩山坡地上种了树和草。经过一系列保持水土的工作,全县初步控制水土流失的面积,达到水土流失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随着水土保持工作的进行,许多耕地土层加厚,土质变肥,增加了抗灾能力,保证了粮食增产。今年全县虽然遇到了严重的秋旱,粮食亩产量平均仍比去年高百分之二十四多。林牧副各业生产也随着迅速发展起来。
临县位于吕梁山区的北部,全县一百五十六万多亩坡耕地,大部分在湫水河两岸的黄土丘陵上。由于土质疏松、坡度大,每年雨季都有大量泥沙被冲刷流入黄河,不但对当地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对黄河下游危害也极大。
临县领导机关从一九五五年开始,领导全县人民开展大规模的治山治水斗争。他们采取干部、老农、技术人员三结合的方法,组成小组,逐山、逐沟、逐块地进行调查,然后根据不同的地形、气候、土质、耕作习惯和水土流失的程度,划分不同的治理区域,分期分批治理。在工程安排、劳动组织和施工时间上,也按照既有利于水土保持,又适应当前生产的要求。因此,每年在春耕前、夏收、秋收后和冬季各个农闲季节,加紧修建各种保持水土的工程,做到生产建设两不误。
据新华社西安十三日电 陕北米脂县人民经过最近几年来的综合治理,已使一部分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变成了良田。目前,全县经过治理的面积,已达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的百分之十七强,同治理以前的一九五○年比较,泥沙流失量已显著减少。各地在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中,修的水平梯田比未治理的坡地平均增产百分之四十左右;淤填的沟坝地比一般坡耕地平均增产四五倍。由于修建了很多水土保持工程,全县的粮食平均单位产量也有显著增长。去年和今年全县连续遭到严重干旱,一般坡耕地减产,但经过修整的水平梯田、沟坝地和水浇地仍然获得好收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的扩大,也为林业、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一九五八年以来,全县林地增加了六万余亩,草坡增加了三万多亩。过去的光山秃岭,现在有的已经树木成林,绿草如茵。不少生产队的大家畜和羊只都有了增加。
米脂县在陕北无定河中游,境内沟壑纵横,除了小部分河川地以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耕地分布在黄土山上,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既低又不稳定,历史上就是多灾的缺粮区。为了改变这种面貌,米脂县有关领导部门经过调查研究,制定出综合治理的规划和措施。在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中,米脂县最重要的经验是依靠群众,密切结合生产,因地制宜地进行治理。在治理方针上,根据当地坡耕地面积大,水土流失特别严重和群众迫切要求提高粮食产量的需要出发,以治理坡耕地为主,大力修梯田特别是水平梯田,力争当年增产。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治理沟壑,在光山秃岭上造林种草。在治理方法上,强调按照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由单项工程到综合治理,治一山,成一山,用一山。为了不影响农业生产,各地普遍利用冬末春初农闲季节突击治理,常年只安排少数劳力维修养护。(附图片)
米脂县高庙山公社高西沟大队第二生产队的社员在修梯田。
 新华社记者 和坪摄


第2版()
专栏:

学习石圪节煤矿勤俭办企业精神
山西各国营煤矿推广石圪节矿的经验后,干部作风改进,工人责任心加强,九、十两月生产水平稳步上升,坑木消耗减少,生产成本降低。
新华社太原十三日电 石圪节煤矿勤俭办企业的经验在山西省各国营煤矿传播开来以后,有力地推动了各煤矿的增产节约运动。全省七个国营矿务局学习了石圪节煤矿的经验,九十两月煤炭生产水平稳步上升,每采一千吨煤所消耗的坑木比以前减少百分之十三点三八,煤炭生产成本也降低了。
全省各煤矿学习石圪节煤矿经验,不仅注意学习这个煤矿在企业管理上的具体办法,而且学习它勤俭创业的精神。大同矿务局各煤矿的领导干部和工人,在学习石圪节矿的经验中,联系个人的思想认识和本单位的工作情况,检查了贯彻勤俭办企业方针中存在的缺点。阳泉、西山、汾西矿务局所属煤矿也以石圪节为样板,对照检查了自己的问题。这样,通过学习石圪节煤矿的经验,使各煤矿既看到了工作上的缺点,又看到了思想上的问题。许多矿工说,当家作主不是一句空话,做主人就要拿出做主人的样子,要像石圪节矿干部和工人那样,一点一滴的注意勤俭节约,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现在,全省二十八个煤矿精打细算,克勤克俭,努力增产,厉行节约,已蔚然成风。大同矿务局各煤矿、科室、班组和个人,层层制定了增产节约计划,并提出了保证实现计划的措施。大斗沟煤矿按照石圪节矿的办法,整顿了劳动组织,从辅助单位抽出三百一十三人,充实了生产第一线。西山官地煤矿也从本矿的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整顿了劳动组织,普遍提高了工时利用率。全矿虽然减少了两个采煤队,但煤炭产量却比原来提高了百分之三十四点二。
学习石圪节煤矿的经验以后,矿工们主人翁的责任感加强了。他们处处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矿上的每一件事情。许多矿工像石圪节矿工人一样,珍惜一块木板、一滴油、一度电、一两火药、一个雷管、一个道钉。掘进能手张万福为提高爆破效率,降低火药和雷管的消耗,手把手帮助打眼工改进打眼技术,每掘进一米就少用火药一点二公斤。汾西富家滩煤矿许锁儿采煤队工人学习石圪节矿工后,开展了不丢一根坑木、一个木楔的活动,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使每采一千吨煤的坑木消耗量由原来的九点五立方米下降到六点六立方米。阳泉四矿“八一”采煤队工人,还开展了“多出勤、多产煤”的竞赛活动,出勤率比原来提高了百分之十二。
各煤矿的领导干部,也以石圪节矿为榜样,改进领导作风。阳泉一矿党委书记贾大海,在北头嘴坑口矿灯房里跟充电工人一起收发灯、注油、冲洗、上架,什么活都干。他还在参加劳动的过程中研究改进了矿灯的管理办法,节约了电费开支,提高了矿灯的利用率,受到工人们的赞扬。轩岗、晋城煤矿的领导干部,也是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蹲点调查,帮助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第2版()
专栏:

拉萨古老的噶丹寺维修完工
据新华社拉萨十三日电 拉萨三大寺之一的噶丹寺,最近完成了建寺五百五十四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维修工程。维修这座古老寺庙的费用,全部由拉萨市人民政府拨给。工程历时四个月,于十月二十九日全部竣工。
噶丹寺建筑在拉萨东面一座拔海四千米的山顶上。这次维修工程主要是加固寺庙房基。寺庙里可容纳三千人的大经堂,也进行了修缮。在此以前,人民政府已对寺内建筑作了几次修缮,包括殿堂修补、金顶扶正和重新油漆粉刷。
噶丹寺是西藏喇嘛教最大教派黄教的主寺,建造于明代永乐七年。它是拉萨三大寺中年代最久的一座。国务院一九六一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噶丹寺被列为全国古建筑重点保护单位之一。人民政府一直对西藏的寺庙和古迹采取保护政策,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古迹,政府每年都拨出经费加以维修。


第2版()
专栏:

我国自制第一艘大型捕鲸船即将下海
这艘船续航力强、抗风力强、航速高,可连续航行和作业一个多月,遇八级大风能照常捕鲸。
新华社上海十三日电 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大型捕鲸船“元龙号”已在上海求新造船厂制造好了。这艘捕鲸船不久将编入辽宁省大连水产公司捕鲸队,到黄海东海捕鲸。
将在“元龙号”上工作和生活的捕鲸队人员,九月份从大连来到上海,参加了这艘大型捕鲸船在吴淞口外的航行试验。他们对船的使用性能和设备等都表示满意。上海有关船舶检验部门的干部,在这次试航中考核了船的质量,认为符合要求。
这艘船目前正在船坞里进行最后的油漆和清理工作。参加设计工作的工程师朱用年告诉记者,“元龙号”具有续航力强、抗风力强、航速高等特点,可以在海上连续航行和作业一个多月,遇到八级大风能照常捕鲸。它还具有良好的回转性能,能够随时灵活地换转船头朝着鲸鱼逃窜的方向快速追赶。
记者登上这艘捕鲸船,看到了一整套完备的捕鲸设备。前倾式的船首,架着口径九十毫米的捕鲸炮;在驾驶台到操炮台之间,架着天桥,当发现鲸鱼的时候,炮手可以迅速地从休息室穿过驾驶台奔上操炮台,把系有长达一千多米的捕鲸绳的巨型铁制炮箭射向捕猎目标。船体中部设有两套缓冲装置和电动绞鲸机。缓冲装置可以承受鲸鱼受伤后重达四吨的突然拉力,等鲸鱼挣扎得筋疲力尽的时候,电动绞鲸机就把中了炮箭的鲸鱼迅速拖近船旁。这两套缓冲装置可以分别控制和使用,特别有利于对鲸鱼补射第二炮,以加速鲸鱼的死亡。船上还装有电讯设备和发电设备。绞鲸机、操舵机和锚机都是电动的,可以减轻船员的劳动强度。船上的生活设施也很好。在宽敞、舒适的舱室里,有机械通风和暖气设备。船上有餐室和洗澡间,还有能贮存几吨食品的冷藏库和可以装四十吨淡水的贮水池。
鲸鱼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哺乳动物。我国东海黄海都有丰富的鲸资源,“元龙号”就是适应捕猎长须鲸等大型鲸种的需要而专门设计的。有着二十多年海上生活经验的“元龙号”捕鲸船船长于连元兴奋地对记者说,有了这种大型捕鲸船,不但可以出远海捕猎更多的长须鲸,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探索捕鲸的规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