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剧评

知识分子前进的道路
——介绍话剧《三人行》
赵寻
在首都话剧舞台丰盛的秋收中,老剧作家阳翰笙编剧、舒强导演、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出的《三人行》,是其中重要的收获之一。
《三人行》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一场土地改革的群众运动,描写了三个不同思想性格的大学教授,指出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道路。
三个教授中,作者着力描绘的是作为知识分子左翼的赵文浒。这个反美蒋斗争中民主战士的形象,在第一幕中以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鲜明地树立了起来:一是不顾妻子的阻拦,同意儿子去解放区;一是谢绝了朋友们好心的劝阻,毅然参加了在反动军警包围中举行的“五四”晚会。
解放以后,赵文浒积极工作,热心动员别人参加土改,而自己呢?却以为“什么样的风险也都经历过了,现在似乎不一定要参加土改,再受一次考验了吧!”但是,当他听说有的地方工作上有些毛病,于是,又“要去帮助下边把土改搞好,而且我相信,我去了也认定会搞得好!”自高自大,自以为是,正是知识分子思想的通病。到了乡下,他认为自己的工作很快就收到成效,经过他的谈话,贫农二顺“把心里话都讲出来了”,别人表示怀疑时,他却说:“想要在他身上发现什么奇迹,那恐怕是你们希望石头开花吧!”结果,地主暗杀干部的阴谋破获了,贫农二顺这才打消了顾虑,讲出了地主对他的威胁利诱与迫害农民的种种罪行。赵文浒“才开始明白,像我这样一个人,懂什么呢!能干什么呢!我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能干。”
不从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去观察人,不仅看不清农民,也看不清知识分子。他自以为比别人都更了解老朋友石人俊,认为石人俊参加土改“才几个月就变成两个人了”。就在这个时候,石人俊却正在庇护自己的恶霸地主哥哥。事情败露以后,给了赵文浒思想上又一次沉重的打击。他不禁慨叹:“我看不清、认不明白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但是,他有面向事实的科学态度,有勇于改过、追求真理的决心:“真理已经被我发现了,我就一定要学会怎样去掌握真理,革命的队伍我已经找到了,我就一定要加紧锻炼、争取赶快入伍。”剧本到这里,完成了这样一个在长期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在不断思想改造过程中,努力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
三个教授中,刻划得最成功的是中间分子、地质学家吴思贤的形象。作者从这三个方面突出了他性格的特征:一、热情爽朗,爱憎强烈。第一幕一出场,他对蒋记政府的批评,痛快淋漓,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国统区人民的生活与情绪。比如:物价一日三涨;大学教授穿不上一条好裤子;这种“滥污政府,要是还能长治久安下去,那才真正叫作是无天理!”;……二、热爱专业,热爱祖国。解放以后,他像埋藏在地下的矿石一样被人民发现了,英雄大有“用武之地”了。他欢欣鼓舞,专心致意于“地下”,对“地上”的事情却不大关心,因而对于参加土改没有兴趣。后来又乐意去了,是因为去的地方,地下资源很丰富,可以“一面参加土改,一面兼作野外调查”。三、脱离政治,敌我难分。在土改中,他还是抽空去作野外调查,而且找了一个地主的狗腿子罗三带路,并把他当成贫雇农,作为“知心朋友”,要“把他当成很好的根子来培养”,还把斗地主的计划与我们的防卫力量告诉了他。等到罗三暗杀干部的一声枪响,吴思贤才大吃一惊,如梦初醒,觉悟到脱离政治是多么危险。这才懂得:“要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得有阶级观点,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重大问题,得走群众路线。”吴思贤这个人物就是这样从多方面性格特征的统一中表现了艺术的真实性与思想教育意义的完满结合。
三个教授中,作为知识分子右翼的人物是石人俊。在反美蒋的斗争中,他主张“应该有我们独立的主张与独立的看法”,“应该有我们自己应该走的道路”,这种“第三条道路”,正是美帝国主义所欢迎的所谓民主个人主义者的道路,也正是敌人用以瓦解进步力量的手段。解放以后,“不管什么人,什么事,他都一味在那里冷眼旁观,怀疑挑剔。”社会越向前发展就与他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矛盾越大。对于土改,工作一遇到困难,他就散布“土改糟糕论”;地主阴谋被揭穿,他也跟着紧张,感到“世界太可怕了,恐怕我家乡的斗争也这样激烈吧!”他包庇自己恶霸地主哥哥的违法行为被揭发以后,不但拒绝赵文浒的帮助,还反唇相讥,一怒而去。剧本对这个人物没有做最后的结论,是沿着下坡路越来越向背离人民的方向滑下去?还是认清大局,悬崖勒马,彻底改变自己的立场观点?这两个前途在等待他自己的选择。
石人俊与赵文浒是互相对照的两个形象,也是知识分子两条不同的道路。知识分子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它必须依附于别的阶级,并为这个阶级服务。今天的中国,剥削阶级的经济基础被消灭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封建剥削阶级、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还有什么出路呢?因此,赵文浒选择了正确的道路,而石人俊的道路是条绝路。正如吴思贤对赵文浒说的:“你决心要走的这条道路,也就是我应该走的道路。”知识分子的光明大道只有一条,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与劳动人民相结合,彻底改造思想,做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
《三人行》的内容决定了它的艺术特色:在戏剧冲突上,这个以思想改造为内容的戏不同于一般反特或地下斗争的戏剧,在形式上不是那样矛盾尖锐、戏剧性强。大多的戏剧冲突表现在性格矛盾、思想斗争和人物的内心活动中,有时要通过平静的外表来表现炽热的内在冲突。它是静中有动,动静相结合的。因而在故事情节上,它不是以情节取胜,而是以人物性格刻划为主。作者用这些大家都熟知的生活细节描绘了几个真实、生动、有代表性的人物。情节看来平淡,而淡中有味,它是浓墨淡写,浓淡相结合的。这样,在剧本结构上,它并不是以反美蒋斗争或土改运动为中心线索贯串到底,这些斗争是当作时代背景和戏剧的典型环境来处理的,它的贯穿线是剧本的主题思想和围绕这一主题思想的人物性格的发展,这样的结构容易松散,但《三人行》用人物思想性格内在的红线,把看来并不十分连贯的场次紧紧地联在一起。它是似松实紧,松紧相结合的。剧本反映了重大的主题、严肃的斗争,在风格上却又充满喜剧的色彩、活泼的气氛。它是寓严肃于活泼之中,严肃与活泼相结合的。
导演的艺术处理发挥了剧本的特色,整个演出具有严谨朴实的现实主义风格。全剧的基调是:不温不火,有动有静,松紧相间,平淡中有兴味,严肃中有风趣。剧中有热烈的场面,如:群众捕获地主的狗腿子罗三,但导演在这里没有作过多的渲染,而把重点落在三教授对此的反应上,动与静有适当的安排。剧中有些易温、易松的情节,如:三个教授的一些思想争论(土改思想总结的讨论等),但演出并不枯燥,这里不是导演增枝添叶,追求噱头而取得的剧场效果,而是突现了人物思想特征,迸发出了性格矛盾的火花。剧中也有不少日常生活的描写,如:赵文浒老两口顶嘴,两位教授夫人聊天……,导演和演员从这些日常生活中揭示了它背后潜在的人物思想深处情感的变化。
整个演出,由于演员们细致的表演和全体工作人员的集体创造,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人行》不仅真实地描写了老一辈知识分子走过的曲折道路。而且,对于今天的青年知识分子和广大干部也都具有教育意义。当前革命形势正在飞速发展,国际国内进行着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我们必须努力改造思想,适应时代和人民的需要。《论语》上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三人行》中我们不是可以取得一些有益的教训与启发吗?
(附图片)
地主的阴谋揭穿了,赵文浒的思想受到很大震动。 贾经武摄


第4版()
专栏:

演员和观众之间
江之水
前些日子,上海《新民晚报》刊有一篇短文,说有天晚上,天蟾舞台正在上演《武松》,演员梁慧超不慎伤手,疼痛难耐,只好临时落下大幕。戏一停,观众知道台上发生事故,但全场秩序井然,有些人并代表观众赴后台慰问。场中恰好有两位伤科医生,放弃了前台继续开演的好戏,热心地在后台给演员治手。前台的戏,已由因脚病正在休息的演员周云亮代演,而且开打毫不含糊,照样从四张桌上翻下。戏散后,观众热烈鼓掌不肯离去,定要看看演员手伤是否严重。梁慧超上台向观众的关切致谢,大家放心了,这才逐渐散去。几日内,梁慧超连续接到观众来信慰问,其中有工人、干部、“红领巾”,大家都祝他早日恢复健康。
有个掌故,出自《盖叫天的艺术生活》一书。当年上海武生权威何月山,后来由于身体病弱在戏台上打出手不猛,台下便以倒采当面给以难堪,他一时羞愧难当,激愤之下,当场吐了一大口鲜血。从此他就一蹶不振,郁郁而亡。旧社会的戏院里,对演员太不尊重了。有时演员演戏偶有差错,台下立刻报以“倒采”;更有甚者借机起哄,“倒采”接连不断,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表演。所以一提起“喝倒采”来,有些演员真是有苦难言。倒采不仅损害了演员的自尊,竟至连演员的艺术生命也都给夺去了,这些事实多么使人怵目惊心!
不过,这终归是旧社会的事了。何月山、梁慧超都是武生演员,但他们碰到的境遇却完全两样。
旧社会戏院里的看客们,多是用钱来买乐子的有闲阶级,一般工人、农民一无钱、二无闲,是没有权利常进戏院的。那时的看客和演员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买与卖的关系,演员不过是商品而已。稍不如意,看客可以任意横施污辱,“喝倒采”似乎是起码的。
那么“喝倒采”又是怎么在我们的剧场里销声绝迹的呢?难道如今台上已毫无差误和缺漏?不是的,差误和缺漏诚然是少了,偶尔遇有差错发生,从台下发出的反响不是什么倒采,却是观众的原谅、同情、担心、关怀、安慰、期望……常常是演员一时失误,当再重行做过时,台下便报之以掌声,给演员壮胆打气。观众对演员的这种爱护和尊重,只会促使演员设法在表演上精益求精,可以说这是对演员的一种莫大的鼓励。
变化因何而来?归根结底在于社会的变革。观众里头出现了过去从来少有的工农兵。观众和演员之间不再是买与卖的关系,大家平等友爱,亲密团结,彼此只是分工不同,你为我服务,我为你服务;你尊重我,我尊重你,这就构成了我们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彼此关心,互相帮助,融洽和睦的新风尚,这种风尚代表了劳动人民的高尚无私的品质,这是只有我们这个社会制度,只有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下的人们才可能产生的风尚。
在戏院里作为一个观众,我们绝不该追随旧社会的风气,学那“喝倒采”的人们的趣味。忽然联想到,在生活当中,我们也应该如此。在我们这里,在我们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同志当中,也还会有某些问题和缺漏发生的,出于一种阶级感情和同志之谊,我们决不应该幸灾乐祸,冷嘲热讽,而是要满心热诚,爱护帮助,全力促其尽美尽善,否则不也成了一个“喝倒采”的人了吗?
发生在戏院里的这件小事,反映出我们这时代人与人的关系,反映出人们对待集体的态度,反映出人们的思想觉悟。人们在戏院里如此,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里也应如此,这种风气值得大大地发扬。


第4版()
专栏:

黎明
佘树森
一位部队的老同志向我说:“革命战争年月,多年的行军生活,使我对秋天的黎明有种特别的感受。头天晚上,部队从宿营地出发,在沉沉的黑夜里行军。有时,天上连一颗星星也没有,眼前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就凭着同志们枪上或臂上缠扎的白布条,凭着同志们那急速而轻微的脚步声,紧紧相连,在祖国的土地上,有力而艰苦地向前行进……。记不得翻过了几座山岗,涉过了几道河流,绕过了多少村庄,忽然,眼前一闪,只见一片朦胧的白光从四野里向上浮起,村庄、山峦、树木,现出影影绰绰的轮廓。可是,不一会儿,眼前的朦胧白光消逝了,一切又都被夜色所吞没,而且比先前更加浓黑而深沉。这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但是,黎明既已开始,必将冲破浓黑的残夜而占领大地。”
“为了完成黎明前的行军,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我们前进更加迅速。突然,清冷的亮光在东方出现,像把利剑劈开了无边的浓黑,刹那间,大地上的庄稼、树木、房屋、山岗,一起在这庄严的光辉里呈现出来。多么美好的祖国的黎明!在它后面,就是我们向往渴求的光华耀目的白天,我们是多么想在这样的白天里愉快地劳动和生活啊!然而,我们却只能在夜间行军和战斗。因为,这时的白天还不在我们手中。正是为了把它从敌人手里夺回来,我们才在这漫长而艰巨的道路上,不避艰难险阻,不惮困乏劳苦,走过了一个黑夜又一个黑夜。结果,你看,这庄严的黎明,灿烂的阳光,不是永远永远属于我们了吗!”
他的话语里,充满了抑制不住的欢悦自豪和深深怀念。我完全能理解他那激动的心情。怎么能不欢悦与自豪呢?那些光荣的革命前辈们,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从漫漫长夜里,夺来了黎明和白昼,使灿烂的阳光永远照射在祖国的土地上。
黎明,在黑夜里的人们为了它艰苦战斗,流血牺牲;在太阳下的人们又对它深挚怀念、百倍珍惜。人们热爱白天、追求光明,而这光明的白天,是在黎明时刻,经过同黑夜的顽强激战,才降到人间来的。
黎明,这又是一切生命获得新的生机和精力的开始。在黑夜里恹恹不振的花草树木,在黎明时分醒来,吮吸着黎明的光辉,开始了它的光合作用,以新的营养充实着自己,并且把大量的氧气献给宇宙。休息了一夜的人们,在这黎明的时刻,呼吸新鲜空气,顿然头脑清爽,精神振奋,浑身充满了新的生机和精力,朝气蓬勃地去开始新的生活与战斗。
今天,在我们国家里,黎明不再是苦难浓重的黑夜与光明激战的时刻,而是灯火辉煌的夜晚与阳光灿烂的白天的交替;是夜班和日班的人们在交接任务、继续前进的接力站;是人们怀着饱满的斗志,凝神深思,规划一天新的劳动和生活的时刻。在这一庄严而伟大的时刻里,金光闪烁的灯火消融在青白的曙光里,一夜巡逻归来的战士,一面向祖国报告“一夜平安!”一面向即将出发的战士,嘱咐着新的情况和任务;白班的工人从夜班同志手里,接过生产情况记录和操作台,让机器不停地飞转,产品源源地流出;人民公社的社员们,正踏着晨露或早霜走向田野;营业员们在摆上新的货品,擦拭地板和门窗;学校里传来了琅琅的读书声,教师们把昨晚写好的教案又重新打开……。听!北京站的大钟刚刚响过六下,一列巨龙似的火车,长啸一声,载着我们祖国的黎明,风驰电掣般地向前飞奔!
啊,黎明!我们的前辈流血夺取的黎明,我们怎能不对你深挚地赞美、百倍地珍惜呢!


第4版()
专栏:

小河你快快流
张庆明
绕村小河像匹抖开的绿绸,
阳光透过柳枝把金花刺绣;
渐渐,柳影碎了,房影动了,
水鸭子扑拉拉引出一队送棉舟。
咿呀,咿呀,送棉舟轻轻划去,
牵动一串目光,拖水纹抖擞——
石桥上,一群下地的采棉女,
目送船队,心里的小曲溜出口:
“小河啊小河,你快快流,
风儿啊,推着船儿快快走,
船儿载着社员的心,
献给祖国吧,又一个大丰收!”
送棉船在眺望中远了,远了,
姑娘的心还荡悠悠:
恨不能两手变成两支桨呀,
驾船儿快快驶到集市码头。


第4版()
专栏:

深山来客(套色木刻) 张祯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