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63-10-20

1963-10-20新闻联播 文字版

拆迁志喜

第6版()<br/>专栏:<br/><br/> 拆迁志喜<br/> 梅原<br/> 在报上看到上海著名棚户区——闸北蕃瓜弄拆迁改建、居民迁入新居的报道,我这个解放前曾久居上海的人,在万分喜悦之余,禁不住浮想联翩,百感交集。<br/> 我有一位上海的工人朋友,解放前曾在他那里住过几天,所以对当时上海工人的居住情况,也略知一二:矮小的木板房、污浊的臭水沟、烟雾腾腾的工厂区、衣衫褴褛的孩子……。这一切,和那些洋大人、“高等华人”们的整齐、干净、宁静、有着花园和漂亮的小洋房的住宅区,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br/> 但我接触的这位工人朋友的居住条件,还算不得是最为低劣的。如果我们当时更深入地到那些外国“租界”边沿的棚户区去走走,那么,我们就会真正接触到人间的“十八层地狱”。在棚户区里,有的一家子住在一条臭河浜的一艘小木船上,有的六七口人挤在一所以茅草、苇席、木板、洋铁皮搭成的破烂棚户里。这些棚户,人要弯着腰、甚至爬着才能进去。而里面,往往只有一张双人床面积大小的以稻草加破棉絮的地铺,旁边放着一些破锅烂碗之类的家什。这些,就是一个码头工人或者人力车工人、三轮车工人的全部家当!据统计,解放前上海棚户约有二十万户左右,居民将近百万人。以报道中的蕃瓜弄来说,面积只有七万多平方米,住的却有二万人,居住密度之高,真是惊人。解放前繁华的上海十里洋场,有的是高耸入云的大厦高楼,有的是川流不息的汽车,有的是灯红酒绿的酒吧、舞厅,但这只不过是殖民者和中国阔佬们荒淫无耻的场所;它的另一面,却是眼泪、失业、饥饿、疾病、死亡的非人生活!有时反动的市政当局,或者为欢迎帝国主义分子的观光,或者为接待最高统治者的视察,借口所谓有碍观瞻和整顿市容,也曾拆除某些地区的棚户,但拆而不迁,棚户居民因此而流落街头,铺的是地,盖的是天,连狗舍勿如的棚户也无权居住!往事如烟,那是一个怎样的社会,一个怎样的世界啊!<br/> 解放了,寒夜终于变成了阳光灿烂的春天。一九五一年,我从外地去上海,那时虽然还来不及把大多数棚户拆迁改建,但臭河浜已经不再那么污浊和臭气熏天了;棚户区有了自来水、电灯设备、公共厕所、下水道;棚户区的道路,也不再见到堆积如山的垃圾了。以后听说,上海每年都拆除一些棚户,建造一批工人新住宅。著名的曹杨新村就是其中之一。先前在棚户、木板房、小阁楼里生活着的最贫苦的劳动者,现在变成了这里的住户。中国劳动人民,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懂得我们的党,是在怎样关心而且切实地改善着他们的物质生活的。<br/> 在我们新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正在逐步提高。我们目前有着和先前有天渊之别的幸福的个人生活,以后也还要更加改善。但是,旧中国在三座大山的压榨下,是那样贫穷、落后,反动派留给我们的,是如此一副烂摊子,完全改变它,使我们在生活的各方面都过上十分富裕的日子,需要长期的艰苦劳动。“生产长一寸,福利长一分”,就是我们在这方面的原则。倘若把这二者颠倒过来,变成“生产长一分,福利长一寸”,那么,就会因此而减慢我们建设的速度,归根到底,最后也还会减慢我们物质生活的提高。<br/> 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一个有着社会主义觉悟的人,那是把它放在工作和劳动之后的。因为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建设的全局;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世界上还没有翻身解放的阶级弟兄。即以我们目前的物质生活来说,比之过去,比之他们,不知已经好了多少倍。革命的无产阶级懂得,个人的幸福,只能寓于集体的、阶级的、国家的幸福之中。<br/> 上海棚户区的拆迁改建,也是对年轻一代的生动教材。广东海陵岛在建设渔民新住宅,拆迁渔民过去住的“棚仔”时,当地领导同志建议他们保留一幢,作为“展览品”,好让以后过不上“棚仔”生活的年轻人去看一看——看一看我们劳动人民的先辈,曾经过着怎样的生活;想一想这生活又是怎么样才能得到改善的。这是一个好建议。生长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幸福的年轻朋友们啊,你们看了这些“棚仔”,该如何记住它们,去走你们未来的道路呢?

在一个小山村里

第6版()<br/>专栏:<br/><br/> 在一个小山村里<br/> 陈得胜<br/> 我们电影放映队要从李集转到山王公社去放电影。今天,我一个人先去打头阵。走进山峦重叠的大别山,来到山口第一村——魏家庄,打魏忠良大伯家门口走过的时候,冷不防魏大伯的老伴魏大婶,从屋里跑了出来一把拽住我:“老陈呐,我正盼着你来哩!”<br/> 看到她这样着急,我很惊愕,忙问:“有什么事吗?大婶!”<br/> 她笑笑:“俺收音机坏了,找你给俺修修。”<br/> 我在这一带放了几年电影,大家对我都很熟悉,都知道我们电影队的同志会捣治电器方面的东西,电筒、电话、广播喇叭等坏了,都找我们。听了魏大婶的话,我就紧跟着她走进屋去。<br/> 半年没到山区来,魏大婶的家全变了。三间草房换上了瓦顶,墙泥了,壁粉了,屋里还贴着字画匾对。院里的玫瑰,屋后的海棠全开了,屋里屋外,到处香喷喷的。<br/> 我问魏大婶:“魏大伯呢?”<br/> “上县里开老农会去了!”<br/> “广玉和翠楼呢?”我又问她儿子和媳妇。<br/> 她说:“他俩都到供销社运化肥去了,家里就剩下我一个。”寒暄之后,魏大婶把收音机搬出来了。我打开机壳,检查毛病。魏大婶一面为我倒茶递烟,一面跟我叙家常。我问:“这收音机是什么时候买的?”<br/> 一提这收音机,她的兴头更高了,不仅一五一十地告诉我是哪一天、在哪个商店买的;临了还跟我讲了一段有关魏大伯与收音机的事。<br/> 她对我讲:“你魏大伯是苦水里泡大的。从小就失去了爹娘,八岁就给人放牛,以后又给地主打了二十多年长工。他那东家是我们这一带最大的财主,乡里有田,镇上有店。财主心都歹毒,把长工当牛使。农忙季节,你魏大伯帮他耕田种地;冬末春初,地里没有庄稼活,东家就打发他到店里扛盐驮货,当杂工、当跑堂。一年四季,老板不让他歇口气。有一天,你大伯扛了一天盐包,浑身筋骨都累散了,他靠到堂屋的门框站着歇一歇,正好碰到东家在账桌上开收音机。他不知道这漂亮的木盒里是啥玩艺,只见东家手一拧,里面的灯一亮,就哗哩哗啦唱起戏来了,有男腔,有女调,还敲锣打鼓拉胡琴。你大伯觉得真稀奇,就坐在门槛上听起来。那知老板看见就火了,走出账房,朝你大伯胸膛狠命一脚:‘妈的,老子花钱雇你来听戏的。’可怜,痛得你大伯话都说不出来,含着眼泪,捂着胸口走了。走出堂屋老远,还听到老板在后面骂:‘你这个穷鬼贱骨还想听收音机,把你老子卖了,把你娘卖了,把你祖宗八代的死人骨头都搬出来卖了,也买不起老子半个收音机。’你看,财主多可恶啊!”魏大婶说着抹了一把眼泪,我也听入了神。<br/> “解放后不久,他才在县文化馆第二次看到了收音机。这回他不但看了,听了,亲手开了,还请文化馆的同志拆开了底壳,里里外外让他看个够。那时,他可没有想到现在自己也能买一个呢。<br/> “成立了合作社,成立了人民公社,我们的收入多了,日子愈过愈富了,银行里也有存款了,他的心也动了。有一天,他忽然跟我商量:俺想买一个收音机。当时,我心里一炸:咱们这号庄户人家,买那个玩艺干啥。但是,等他跟我一说清楚,我也同意了。”<br/> 这时候,我顺口插上了一句:“如今儿大媳妇大,吃不愁,穿不愁,生活好了,日子富了,买一个收音机,闲来无事听听音乐听听戏也该。”<br/> 我这最后一句话把魏大婶说恼了。她说:“光是为了听歌听戏,花这么多钱买一部收音机,我才不干哪,那倒不如把这些钱,买些化肥买些菜饼,上到地里,还能多打粮食多增产。”<br/> 随后,她跟我解释,说魏大伯跟她商量的时候,讲了两个理由。<br/> “你魏大伯常对我讲,如今咱们劳动人民翻了身,做了主人,当家执政掌大印,就要过问和关心国家大事。他从小没有读过书,斗大的字,不识半个。他虽然一字不识,这几年来却总订一份报纸,上工之前,或是下工之后,就找到会计:给俺念念,给俺念念。但是,成年累月,天天这样麻烦人家也不是事。你大伯说,要是买了收音机,就不用订报纸,就不用请人读报,只要开关一拧,灯一亮,国内的大事,国外的新闻,都能听得清清楚楚的。那才真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哩’。”——这是魏大伯讲的第一个理由。<br/> 魏大婶呷了一口茶润润嗓门之后,又接着讲第二个理由:“你魏大伯是六十开外的人,人老体衰,推不得,担不得,可是队里却把他当个活宝贝,说他是个老把式,生产上有经验,聘他当技术顾问。春天育山芋苗,秋天窖山芋种一些技术性强的庄稼活,都请他当指导。可是,干这育秧蓄苗的工作,非得知道天气冷暖阴晴变化不可。我们这是偏僻的山区,还没有气象站,听不到气象方面的消息,你大伯过去全凭自己的经验办事,可是人到底不是气象台,哪能那么准呢,难免不失手不误事。你魏大伯说,要是买个收音机,早、中、晚听三次气象广播,办起事来不是更有把握么?”<br/> 听完魏大婶这番话,我深深感到魏忠良这个平平常常、枯瘦佝偻的老头,有着一颗多么火红的心!<br/> 我修好收音机,谢绝魏大婶的一切招待,赶忙走了。走到村后,当我无意中回过头来朝魏家庄张望的时候,猛然发现魏家庄的屋顶上,树起了五根天线。这五根天线告诉了我,只有二十四户,而且二十四户都是贫农的魏家庄,如今,有五户人家有收音机了。<br/> 我车转身来,正要迈步的时候,又一个熟悉的声音把我喊住了:“老陈同志,等一等!”<br/> 这是魏大婶的隔壁邻居,二十三岁就带着儿女守寡、讨了二十几年饭的李玉英大娘。她走到我跟前,从怀里掏出一卷钞票递给我:“老陈同志,你是内行,你给俺买一架收音机吧!孩子们都想听听啦。”<br/> 我只问:“买什么牌号的?”<br/> 她说:“什么牌号我搞不清,随你选好了,只要声音大,收得远,能听到北京的声音,能听到毛主席讲话就好了。”<br/> 接过李大娘手中的钱,看着那屋顶上的天线,我心头无比激动。今天,在这荒僻的小山村里,我再次看到了祖国农村的天翻地复的变化,听到了祖国阔步前进的坚实的足音!

将军当兵片断

第6版()<br/>专栏:<br/><br/> 将军当兵片断<br/> 里沙<br/> 出发<br/> 挂上列兵军衔,<br/> 他对着镜子笑了。<br/> 多少年的烽火,礼花,战友……<br/> 霎时全在眼前跳。<br/> 爱人给他鱼肝油,<br/> 他摇头接过来,给了儿子小毛。<br/> 只带走党的嘱托,<br/> 赤胆红心,军装、战刀。<br/> 呀,大雨云烟漫天飘,<br/> 开汽车送送吧?<br/> 嘿!他背起背包走了,<br/> 昂首阔步地走了。<br/> 从前,今朝皆一样,<br/> 一路歌声高。<br/> 看哪,劈雷和暴雨,<br/> 为他闪开了道!<br/> 休息<br/> 熄灯号吹落了军营的灯火,<br/> 我们的老兵睡啦。<br/> 呵!月光透过树叶,<br/> 在他身上绣起花。<br/> 看,肘上补钉像一片蜡梅,<br/> 床前的鞋也快要“报销”啦。<br/> 老兵呵,你经过多少冲杀,<br/> 滚过多少雷雨,风沙?<br/> 他翻身时,还闪出一丝微笑哩!<br/> 莫非在梦里看见手榴弹开花?<br/> 还是和小胖子一同伏在烈日下,<br/> 并肩举枪,又三中红靶?<br/> 风呵,翻山飞去吧!<br/> 不要吹拂他花白的鬓发。<br/> 明晨,不等启明星升起,<br/> 他又要去唤起黎明的朝霞。<br/> 球赛<br/> 一阵火热的掌声,<br/> 催得乒乓球飞起来了。<br/> 锦标赛:老兵对新兵,<br/> 扯得观众的心鼓点般急跳。<br/> 新兵猛抽球,<br/> 像发火箭炮,<br/> 老兵把球轻轻挑回,<br/> 微微一笑……<br/> 老兵喊:“加油,小伙子,<br/> 我可是不好攻的碉堡”。<br/> 新兵双眼紧追球,<br/> 汗湿了军帽也不知道。<br/> 同志们看呆了,<br/> 心里直念叨:<br/> “最高的奖赏还能归谁?<br/> 肯定是老兵夺得锦标!”<br/> 嗬,球赛结果真妙,<br/> 老兵输了。<br/> 留下多少激情让人们去想,<br/> 这个秘密老兵心里知道。<br/> “你打得真好,<br/> 可是不能骄傲。”<br/> 老兵紧握新兵手,<br/> 新兵脸红了,不肯接锦标。<br/> 谈心<br/> “我媳妇要和我挑战!<br/> 你说怎么办?……”<br/> 说着,新兵向老兵挤眼,<br/> “为我保密,不要宣传!”<br/> 老兵也向新兵挤眼;<br/> “不相信吗?那就别谈!”<br/> “别逗啦,老列兵!”<br/> 憨笑呵!爬上新兵的脸。<br/> “咱俩同举一杆枪,<br/> 同卧一张毯。……<br/> 我的心事你也能看见,<br/> 不找你谈找谁谈?<br/> “我思想背包袱了,<br/> 和你谈了,包袱就丢完;<br/> ‘碉堡’攻不下了,<br/> 和你谈了,困难就向我低头打颤。……”<br/> “好,小伙子别谈了,<br/> 挑战就应战呗!……”<br/> 老兵眼里闪着淳厚的光辉,<br/> 用手拍着新兵宽厚的肩。<br/> “对!你给我想想条件”,<br/> 新兵哈哈大笑了,<br/> “我的心事,<br/> 不找你谈找谁谈……”

《喜看公社好年景》

第6版()<br/>专栏:新闻纪录片之窗<br/><br/> 《喜看公社好年景》<br/> 梅奉<br/>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最近摄制的《喜看公社好年景》,向我们真实生动地介绍了在公社光芒的照耀下,农业、牧业和渔业等全面开花,获得了丰硕的果实。<br/> 今年我国许多地区遇到了干旱。但是,公社化五年来兴修的水利工程发挥了作用:你看那纵横的河道,那盘山的水渠,那大大小小的水库,都慷慨地给公社的土地送来了比油还贵重的水!因此,广东虽然遇到了近六十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但是,社员们终于战胜了它,向天夺取到了粮食;过去长期缺水的太行山区的许多地方,现在出现了旱天不旱地的动人景象……<br/> 这儿是浙江五龙公社的社员们。他们驾着公社化后才有了的机帆船,在海面上大显身手。五年来,他们乘风破浪,为国家生产了五十多万担鲜鱼。<br/> 这儿是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胡和淖尔公社。在公社的一片水草丰实的大牧场上,游动的羊群,像朵朵随风飘动的白云。胡和淖尔公社社员们,在不断地同风雪搏斗中,使羊群等牲畜逐年增多。与五年前公社化初期相比,牲畜头数整整增长了一倍。<br/> 银幕上所展现的这些农业社、渔业社和牧业社的旖旎风光,只是全国几万个人民公社的缩影。但是,这已经使我们认识和体会到公社巨人的威力。这种威力,是我们过去和现在得以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的主要力量之一;这种威力,使广大人民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这种威力,还为人民群众打开了科学实验的道路……<br/> 《喜看公社好年景》,不仅纪录了今年的好年景,同时还简洁生动地纪录了人民公社怎样带领我们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和我们在这条道路上所留下的脚印和汗珠。现在,当我们欣慰地回顾已走过来的道路时,我们发现:公社巨人赋予了我们多么大的斗争力量。反过来,我们又从自己的斗争力量中,看到了公社巨人的无穷生命力!

新谷盈仓(图片)

第6版()<br/>专栏:<br/><br/> 新谷盈仓(木刻) 宋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