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月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学习《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体会
庞季云
毛泽东同志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总结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集体化的理论,规定了党在农业问题上的根本路线。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证明,毛泽东同志所提出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理论和路线,是完全正确的。我们今天结合着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的公报,再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著作,更加感到它的伟大的历史意义。
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后,我们党在农业问题上的根本路线是: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充分地完整地说明了这个根本路线。
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现在不但正在进行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而且正在进行技术方面的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现代化机器生产的革命,而这两种革命是结合在一起的。在农业方面,在我国的条件下(在资本主义国家内是使农业资本主义化),则必须先有合作化,然后才能使用大机器。”农业的改造包括社会改革与技术改革、即农业集体化和农业机械化两个方面,正确地处理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是使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迅速而健康进行的重要保证。根据我国的条件,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是:一方面只有先实现农业集体化,才能为使用农业大机器、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准备条件;另一方面,农业集体化的步骤和农业机械化的步骤必须密切联系,在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要迅速地有步骤地进行农业技术改革,逐步实现机械化。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实行农业机械化创造了前提条件,而农业机械化的实行,又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所以,我国只有既实行了农业集体化,又实行了农业机械化,才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大农业经济,使我国农业经济面貌完全改观。
根据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党在农业问题上的根本路线,我国农村在彻底完成土地改革的基础上,经过了互助组、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农业生产高级合作社几个不同的过渡形式,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在基本上没有实行农业机械化的条件下,实现了农业集体化。随后,由农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组成了人民公社。由于党中央随时总结经验,规定了适当的具体政策和具体措施,已经使人民公社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现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的公报中又指出,要集中全党全国力量,在物质方面、技术方面、财政方面,在组织领导方面、人才方面,积极支援农业生产,支援人民公社集体经济,逐步实现农业的技术改革。现在,我国的农业已经由主要地实行社会改革,进到主要地实行技术改革的新的阶段了。我们满怀信心地要争取在预计的期间内,基本上实现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所预见的、全国人民盼望很久的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有人认为,没有拖拉机,就不能实现农业集体化。他们怀疑,先集体化后机械化是否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按照这种观点,就只有坐等拖拉机的到来,不去积极地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工作,势必会推迟农业集体化的时间。这些人不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考虑问题,并且也违反了这样一条普遍的真理,就是只有生产关系的变革,然后才有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固然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而生产力的发展又有赖于生产关系的变革为它开辟道路。这正是一条重要的社会发展的规律。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就是先有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即工场手工业,许多工人在资本家的支配下,使用手工工具,分工协作地进行生产),然后才有大机器工业。苏联初期建立的一批集体农庄,也是仅仅把农民原有的农具集中在一起,实行集体劳动;在技术上跟农民的个体经济并没有多大差别。斯大林把苏联建立的第一批集体农庄,称作是代表集体农庄建设中的工场手工业时期。
我国有长期的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历史。在过去的革命战争和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中,党就领导翻了身的农民,组织带有社会主义萌芽的生产互助合作组织。我们不仅在没有农业机械的条件下,而且在生产资料还没有公有化的条件下,就组织了农民的集体劳动。经验证明,集体劳动在它还没有用现代技术武装起来的时候,就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农民们仅仅是把原有的农具集中起来,人们组织起来,集体劳动,就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农业增产。集体劳动能够着手解决农民个人劳动力所不及的任务,如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开荒、抵抗自然灾害、对困难农户的帮助,等等。特别是集体劳动为使用大机器、应用先进技术创造了条件,大的农业机械只能集体使用,集体经营,一家一户的小农,被许多田界和篱笆分隔开的小块土地,不可能使用大机器进行生产。
无论从理论上或者实践上都说明,没有拖拉机也能够实现农业集体化。但是我们又应该看到,不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集体化就不能得到巩固,更不能进一步发展。在农民使用手工工具、农业生产方式还很落后的情况下,集体经济组织的规模不能过大,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不能过高,这是非常明显的。而且,只要农民还使用手工工具进行生产,农业劳动还没有充分社会化,就仍存在退回到资本主义道路去的可能。只有真正把农业生产技术彻底改变,实现农业机械化,创造彻底消灭资本主义滋生的物质条件,这时集体经济才能进一步巩固起来。这就是说,一方面我们反对没有拖拉机就不能实行集体化的错误论点,党坚持了先集体化后机械化的发展农业的路线,既加快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又为我国实现农业机械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我们又认为,农业的集体化与机械化是密切联系的,在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应迅速地进行农业技术改革,进一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巩固集体经济,迅速发展农业生产。
我们在农业问题上的根本路线,体现了党对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阶级路线。这是我们党在两条道路的斗争中,坚持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根本路线。在农业集体化的问题上,不是所有的农民都持有相同的态度的,而是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应该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去观察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真正知道什么人愿意实行农业集体化,什么人还想走资本主义的道路。真正知道农业集体化运动主要的依靠什么力量,采取什么样的阶级路线。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同志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又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我们知道,在土地改革运动中,毛泽东同志对我国农村的阶级关系进行了透彻的科学分析,规定了土地改革运动的阶级路线,因而保证了这一革命斗争的胜利。毛泽东同志指出,土地改革所依靠的基本力量是贫农,因为贫农和雇农在一起,就占了中国农村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他们没有土地或只有很少的土地,受封建地主剥削最厉害,因而对土地改革有很大的积极性,土地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满足贫雇农的土地要求。同时,土地改革运动必须注意团结中农,因为如果贫雇农不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二十左右的中农结成巩固的统一战线,就会使自己陷于孤立,土地改革就会失败。我们党在土地改革中的阶级路线,就是:依靠贫农、雇农,巩固地团结中农,消灭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的封建和半封建的剥削制度。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毛泽东同志又对我国农村各阶级的状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毛泽东同志指出,在对待农业合作化的问题上,不仅贫农和中农的态度是不同的,而且中农中的富裕农民和非富裕农民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农业合作化开始推广或者推广不久的地区,应当把贫农、新中农中间的下中农、老中农中间的下中农这三部分人首先组织起来,按其觉悟程度,分作多批组成合作社,然后才去吸收富裕中农入社。他又说:贫农、新中农中间的下中农和老中农中间的下中农“这几部分人的经济地位是比较接近的。他们的生活或者还是困难的
(贫农,他们分得了土地,比较解放前是好多了,但是还因为人力畜力和农具的不足,生活仍然感到困难),或者还不富裕
(下中农),因此,他们有一种组织合作社的积极性”。“至于新中农中间的上中农和老中农中间的上中农,即一切经济地位较为富裕的中农,除开若干已经有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觉悟、真正自愿加入合作社的,可以吸收他们入社以外,其余暂时都不要吸收,更不要勉强地把他们拉进来。这是因为他们现在还没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觉悟,只有等到农村中大多数人都加入合作社了,或者合作社的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到同这些富裕中农的单位面积产量相等甚至更高了,他们感到再单干下去在各方面都对他们不利,而唯有加入合作社才是较为有利的时候,他们才会下决心加入合作社。”
毛泽东同志一方面分析了贫农、非富裕的农民同富裕中农,在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上有区别,因而吸收他们加入农业合作社应该有先后;另一方面又指出了必须注意团结富裕中农,等待他们的觉悟,让他们留在自己的小块土地上观望一下,用合作社优越于个体经济的事实,吸引他们入社。列宁在《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一文中说:“……无产阶级应当把劳动农民和私有者农民,亦即把做工的农民和经商的农民、种地的农民和投机的农民分别开来,划分开来。这种划分就是社会主义的全部实质所在。口头上是社会主义者实际上是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马尔托夫之流、切尔诺夫之流和考茨基之流完全不懂得社会主义的这种实质,是毫不奇怪的。”现在,也还有人不懂得阶级划分是社会主义的全部实质所在。他们认为,在土地改革中进行划阶级的工作是需要的,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划分阶级就是不需要的了;或者认为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已经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农村就没有阶级和阶级斗争了。
为什么有的人赞成建立农业合作社,有的人反对建立农业合作社?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为什么有的人要坚持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有的人还幻想资本主义的道路。这是因为,人们的经济地位、生活状况不同;也因为人们的觉悟程度不同,所以,他们的要求和倾向也不同。对于农民小生产者的改造,是一个复杂的艰巨的工作;至于对小生产者的思想习惯的改造,就更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农民在彻底被改造以前,有一定程度的两面性,其中一部分人对集体经济还会有动摇,还会自发地走资本主义道路。因此,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就存在着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
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分析了贫农、下中农与富裕中农在走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的不同态度,这两条根本原理,保证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加速进行,保证了社会主义道路对资本主义道路的胜利斗争。如果我们不抛弃没有拖拉机就不能集体化的观念,如果我们不看到贫农和下中农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那末,我们就不会在土地改革以后把革命继续进行下去,就不会加紧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事业,结果农村资本主义的自发势力必然会发展起来,农民向两极分化的现象必然会加剧。这样,以后要实行农业集体化,就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就会困难得多了。党在农业问题上的根本路线,指引我们走上了一条正确的发展农村社会主义事业的道路,我们在这条道路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并将继续取得更大的胜利!


第5版()
专栏:

发展农业生产与财政金融工作
葛致达

发展生产与财政金融的关系,实质上是生产同分配、经济同财政的关系问题。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又影响经济。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正确地解决了财政同经济的辩证关系问题。他在一九三四年就曾经指出:“从发展国民经济来增加我们财政的收入,是我们财政政策的基本方针”①,一九四二年他更加明确地指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②。我们在民主革命时期,正确地贯彻执行了毛泽东同志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取得了财经工作的伟大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遵循着毛泽东同志的这个指导思想,克服了财政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里所说的发展经济,主要地就是指发展农业和工业的生产;这里所说的保障供给,就是要经过分配和交换逐步地保证农业和工业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和物资,还要在生产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可以这样说,“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思想是财政经济工作的灵魂,是财政金融的基本出发点,要解决财政问题,必须从发展生产、开辟财源着手。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充分地证明生产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对于财政信贷收支的增长有重大的影响。农业发展的速度,不仅影响工业发展的速度,而且影响财政信贷收支增长的速度。以农产品为原料的消费资料生产增长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财政收入增长的快慢。当然,这决不是说可以忽视生产资料生产对财政收入的巨大影响。农业的丰收或歉收,一般地说,大约影响当年财政收入四个月到五个月,影响下一年度的财政收入七个月到八个月。因而凡是农业丰收的年份,当年特别是下一年的财政收入就增长得比较快。反之,农业歉收,财政收入和基本建设支出也就增长得比较慢。

财政固然决定于经济,但财政也反过来影响经济,做好了财政工作,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因此,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一向把财政和金融作为发展工农业生产、逐步改善人民生活的一个有力工具。
十多年来,国家通过财政信贷,支持了国营经济的发展,支持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③我国集中力量兴建和扩建了数以万计的工矿企业。在国家预算中,每年有相当大一部分的支出用于工业基本建设的投资,有力地支持了国营工业的发展。国营工业生产发展的结果,不断地扩大了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同时,又为财政提供了日益扩大的财源。实践证明: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没有重工业的发展,便不能保证轻工业和农业获得现代化的技术装备,便不能保证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只有实现了现代化的工业,才能为农业的现代化、国防的现代化、科学文化的现代化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提供物质基础。今后,必须按照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指出的方向: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地位,正确地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坚决地把工业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
同时,国家通过财政、税收和信贷从多方面支持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国家首先通过正确的税收政策和合理的价格政策,促进农业合作化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在税收政策上一直采取了稳定农民负担的政策,这样,农业生产发展了,而税负基本稳定,就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就可以使农民休养生息,使农业生产资金日益充裕;这样做,就可以在分配问题上,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既保证国家和合作社的积累,又能够使农民在正常年景下,从增加生产中逐年增加个人收入。这样我们一时少收了一些,但却开辟了取之不尽的财源。同时,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根据党的阶级路线,为了保护集体经济的发展,限制农村中的资本主义自发势力,配合对当时的农村初级市场的管理,国家还从工商税收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对从事商业贩卖的个体农民课征一定的工商税,而对自产自销的农民,则在规定的限额内给予免征工商税的优待。在农业合作化以前,国家征收的农业税在富农经济尚未消灭的新解放区,实行了累进税制,贯彻了限制富农经济的发展和扶持贫苦农民的阶级政策。在农业合作化以后,随着个体经济向集体经济的转变,我国农业税征收办法便由累进税制改为比例税制,并实行了稳定农民负担的政策。这样,就有利于加速农业合作化的实现,就使得农业生产合作社不断增加积累扩大生产投资,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目前,在农村中地主富农残余影响还存在的情况下,税收和信贷工作,应当配合市场管理、通过税收的征减、信贷的发放,对生产队集体经营的农副业生产给予优待,对正当的社员家庭副业给予保护,对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给予必要的限制,对于投机倒把、高利贷等违法活动给予有力的打击。今后为着进一步鼓励农业生产的发展,照顾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保持城乡人口合理的比例,国家征收农业税和统购粮食的数量,在适当的水平上,在一定时期内,继续稳定下来。国家还根据等价交换的原则,制定了合理的价格政策。
国家除了采取合理的税收政策和价格政策以外,还从国家财政支出中拿出大量的资金直接或间接地用于发展农业生产、进行农业技术改革以及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保健、福利事业。为着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的情况下,国家还对于那些直接为农业服务的事业和企业,在财政上给予了必要的补贴。此外,国家还通过银行发放了大量的农业贷款。
以上,都说明了财政对于促进工业生产的发展,对于促进农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于农业技术装备的改善,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牢固地树立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把进一步支援农业生产的发展,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放在首要地位。加强农业战线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问题。有了农业的大发展,就会有工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大发展,也才会有财政资金的更多的积累。因此,在财政措施上大力支援和加速农业生产的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毛泽东同志说:“我国有五亿多农业人口,农民的情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④。因此,我们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任何时候都应当重视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应当不断地加强工业和农业的结合,不断地加强工农联盟。财政金融部门和其他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一样,应当把进一步支援农业、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当作一个重大的政治任务,应当充分认识和依靠五亿农民集体力量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应当积极的把农业资金安排好、管理好、运用好。除了大型农业机械、大型水利工程等由国家投资以外,一般农业资金,应当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援为辅的方针,应当坚持勤俭办社、精打细算、重点使用的原则。要把人民公社本身的积累(这是农业生产资金的基本来源)、财政资金、银行的农业贷款这三部分资金统筹安排使用。把财力首先集中用于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改革方面,各地应当特别珍视国家的这种支援,把资金用到刀刃上,解决农业增产的关键问题,力求做到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以较少的消耗取得较大的经济效果。为了用好资金,还要使资金运用同物资供应结合起来,使资金供应同生产资料供应衔接起来。同时还要通过资金的安排使用,考虑到劳力和土地的合理安排,要十分注意节约劳动力和少占用耕地。特别是地方财政金融部门更要切实注意这一点。
生产是消费、分配的基础,也是财政金融的基础。生产是根本的问题,生产与分配不能舍本求末。财政金融主要是对生产成果进行分配,只有生产发展了,财源才能茂盛,因此,要从发展生产特别是从农业生产出发来解决财政金融问题。财政金融工作人员首先要关心生产建设,而关心生产建设也就是关心财政金融工作。毛泽东同志早在一九四三年就指出:“县区党政工作人员在财政经济问题上,应以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帮助农民增加生产,然后以百分之十的精力从农民取得税收。对前者用了苦功,对后者便轻而易举。”⑤这一指示的精神,过去是、今后仍然是全体财政金融工作人员的座右铭。为了促进生产的发展,我们安排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的原则,应当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客观的需要和可能,充分挖掘潜力,积累资金,增加收入;合理地分配资金,尽量增加生产性的开支,紧缩行政管理费用和非生产性开支,支持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发展农业生产既然是财政资金积累的重要源泉,我们在安排财政信贷收支的时候就不仅要考虑工业生产发展的状况,而且更重要的要考虑农业生产发展的状况。要考虑农业生产能够提供多少农副产品、多少财政收入,然后确定拿多大力量优先用于支援农业,拿多少用于发展工业、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方面。目前,在党的各项农村政策的全面贯彻执行、人民公社制度日益健全、劳动力得到合理安排和农业技术装备日益增加的条件下,我国农业是一定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但是我国农业的技术水平还很低,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还不强,农业收成还是不稳定的。丰收年或歉收年难以完全预计,一旦发生灾荒就要影响工业生产和财政收支,就要增加当年的支出,减少当年的收入,特别是影响下一个年度的工业生产、商品供应和财政收入。目前,我们要集中力量支援农业生产的发展,支援农业技术改革,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对于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应当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地加以改善。即使在安排生产建设支出的时候,也应当集中力量、打歼灭战,避免战线拖长、分散财力。同时财政信贷收支的安排,不但要注意本年度的平衡,还应当瞻前顾后,注意年度前后之间的衔接。这就是在丰收年度预计到以后年度的歉收,在年度有余的时候,预计到以后年度可能发生的不足,采取逐步增加后备力量,以丰收补灾歉,以有余补不足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从财政信贷方面,保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财政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发展工农业生产与财政信贷收支有着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更为深刻地体会到毛泽东同志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指导思想的正确性,我们应当在进一步调动全体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动员和集中一切力量来为农业服务,从各方面动员出更多的人才、物力和财力,来支援农业生产,支援农业技术改革,支援人民公社集体经济,进一步地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新高涨。
①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
②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
③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④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⑤毛泽东:《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


第5版()
专栏:经济资料介绍

煤炭工业的发展
陈宝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煤炭工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煤炭产量飞跃发展,资本主义主要产煤国家的煤产量日趋下降。社会主义阵营的原煤产量(包括褐煤)发展速度,1959年为1949年的302.9%,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7%。同一时期,资本主义阵营的原煤产量发展速度却有所下降,1959年为1949年的99.6%。其中:美国1959年为1949年的90%,英国为95.8%,仅有少数国家煤产量稍有增长,如西德在1950—1959年期间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3%,法国为1.2%,日本为2.1%。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煤产量的急剧上升,使得两个阵营煤炭产量的对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社会主义阵营的煤炭总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资本主义阵营主要产煤国家的生产简况
最近十五年来,资本主义各国的探明煤炭储量有所增长。资本主义国家的煤炭总储量是:总地质储量为26,540.34亿吨;总探明储量为8,260.16亿吨。其中,西欧各国的煤储量约占30%,美洲各国约占50%,亚洲、非洲的资本主义国家合计还不到20%。
资本主义的主要产煤国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拥有各种丰富矿物燃料资源的国家,如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这两种矿物燃料以很快的速度渗入铁路、水运、电力、民用以及化工部门,产量迅速增长。1929年—1958年,美国石油产量增长了143%,1958年产量达330,936万吨:天然气增长了465%,1958年产量达3,119.1亿立方米;而煤产量在同一时期降低了30%。虽然在1944年和1947年美国的煤炭产量曾两度上升,但从1956年到1960年煤炭产量又有下降,1960年产量只达到38,870万吨,1959年煤炭在燃料动力构成中的比重,只占23.5%。从发展趋势看,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煤炭在美国燃料动力构成中仍将占有一定的地位。预计到1975年煤炭在燃料动力构成中将占25%,石油占4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煤炭露天开采比重有了显著的增长,目前露天开采量约为煤炭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由于露天矿开采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30米厚的表土已能在一次中剥取,剥采比已超过25比1。由于煤炭工业与石油天然气的互相竞争,以及其他的因素,如:好的自然条件(煤层呈水平状,平均厚度约1.6米,两帮岩石稳定);采用简单的开拓方式和高效率的采煤方法;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迅速发展;矿井组织系统简单,工人集中在生产第一线,井下辅助工人少;矿工技术熟练程度高,等等,使美国的煤炭工业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第二种类型:国内缺乏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以煤炭为主要的矿物燃料来源的国家,如西欧各国。
欧洲主要产煤国家是英国。1913年,英国煤的产量达到29,103.9万吨,这是英国煤炭产量所达到的最高峰,此后逐步下降,到1946年产量仅19,313万吨。英国政府为适应垄断资本家的利益实现了所谓“煤炭工业国有化”,1947年1月1日成立了英国煤炭管理局,1950年制订了一个所谓“煤炭计划”,预计1965年煤炭产量指标为2.4亿。1 946年—1956年,十年间,英国煤炭产量增加了约3,000多万吨,年平均增长速度仅为1.36%。但是,1958年以来,由于英国经济的衰退,煤炭产量连续下降,1959年英国共产煤20,940万吨,比1958年减产984万吨,因此,原来制订的“煤炭计划”将无法实现,不得不大为削减。
西德煤炭在该国燃料工业构成中占95%(其中烟煤75%)。西德大部分煤储量集中在鲁尔煤田。鲁尔煤田大部分矿井的平均寿命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由于西德财政困难和销售危机,难以建设新矿井,因此,西德竭力用改建和合并已有矿井的办法来提高矿井的生产能力。目前,西德的煤炭工业的发展遇到很大困难。1958年,鲁尔区各煤炭企业存煤量达1,000万吨,各用户的存煤总数也已超过了1,000万吨,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法国在1931—1932年经济最不景气时期的煤炭存量。尽管如此,西德还从美国和其他国家进口煤炭,如1957年进口煤(包括褐煤)达2,200多万吨。因此,1958年鲁尔就有42个矿井每周只开工四天,并相应的降低了工人工资。
法国是西欧各国第一个超过了战前的煤炭产量的国家,1956年产煤5,738万吨(1929年—1938年期间平均每年产煤4,900万吨)。法国由于煤的资源有限,埋藏条件复杂,矿井老,煤炭产量不敷本国需要,因此,对煤的合理利用很重视,如:以劣质煤做为矿井附近电厂燃料,以节省运输费用,提高燃烧效率,就地取材,利用长焰煤炼焦;尽量保持原煤一定粒度,不使破碎,将小粒度进行团制煤球;改进家庭用炉设计,取得较高燃烧效率;在煤矿区就地建设炼焦厂及煤化学厂,以节省运输费用,等等。
社会主义阵营主要产煤国家的发展趋势
苏联的煤炭储量占全世界第一位,截至1956年地质储量已达86,695亿吨。苏联的煤炭工业发展速度非常迅速,从1913年到1956年,苏联的煤炭产量增加了约15倍。1960年底,苏联燃料工业构成的情况是:煤炭占53.9%,石油占30.5%,天然气占7.9%,其他(页岩、泥炭、薪材等)占7.7%。
目前,苏联的煤炭工业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上的基本途径,是广泛采用最先进的即露天采煤法和水力采煤法。在苏联,露天采煤的劳动生产率比井下采煤平均高四倍,井下开采一吨煤的成本比露天开采一吨煤的成本高两倍,水力采煤的劳动生产率大约比普通井下采煤高一倍半,而成本约低21%—25%(设计资料)。此外,就是实行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苏联在回采方面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基本情况如下:装煤机械化水平1960年为48.9%,1961年上半年为52.5%,1961年上半年使用金属支架的工作面为2,595个,占缓倾斜工作面的70%,使用液压支柱的工作面有250个。综合机械化的工作面有251个,占缓倾斜工作面的7%。
战后,欧洲各人民民主国家的煤炭产量也有了很快的增长,1956年的煤炭产量比1938年增长了将近90%。
在欧洲各人民民主国家烟煤和褐煤的总储量中,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两国的烟煤储量占欧洲各人民民主国家烟煤总储量的99.5%,波兰的褐煤储量占欧洲人民民主国家褐煤总储量的33%。欧洲人民民主国家生产的煤炭,不仅可以自给自足,并且还可以出口。例如,1956年向资本主义国家输出口的烟煤,占欧洲各人民民主国家烟煤总输出额的36.7%。
褐煤的开采在欧洲人民民主国家中占着重要地位。目前世界上动力来源的5%—6%靠褐煤。世界褐煤总储量约125,000亿吨,其中欧洲约占16%,亚洲约占24%,北美洲约占57%,澳洲占3%。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1957年开采的褐煤约占世界褐煤总产量的36%。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十分重视褐煤的综合利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用褐煤发电占总发电量的90%以上,化学工业也是以褐煤加工为基础的。根据埋藏条件、机械类型和褐煤用户的特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立了三种类型的公司:(1)露天矿、煤砖厂和热电站,供给用户以煤砖,特别是电能;(2)露天矿、煤砖厂、用煤砖制取液体燃料的工厂和电站,这一类公司的最终产品都是煤砖,焦油,液体燃料,油类,半焦、煤加工的其他产品和电能等;(3)露天矿和区域电站,均以国家线路供电。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已着手建设世界上最大的褐煤加工联合企业,建成后每年可处理3,280万吨褐煤,年生产2 50万吨高温褐煤焦炭,还有50万吨焦油和原油,35亿立方米的煤气和9亿度发电量。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主要产煤国家极为重视煤炭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其提高煤炭工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可归纳为:发展露天开采和水力采煤;新建和改建大型矿井(或露天煤井);实行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采煤工作的集中生产;改善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减少辅助工人和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