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略论我国摄影艺术的风格特征
陈勃
摄影艺术在我国还是个年轻的艺术品种。尽管摄影术传到我国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在旧社会它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只有到了人民的时代,它才得到了迅速的成长。
党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为我国摄影家指出了一条无限广阔的道路,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使他们找到了新的主题,新的表现形式和新的服务对象,使他们大有用武之地,调动了每个人的创作积极性。全体摄影家们团结一致,努力学习,不断革新创造,使我国的摄影事业蓬勃的发展。我国的摄影家,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不仅表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在多样化的个人风格基础之上,也逐渐的形成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摄影艺术的新风格。它表现在:我国的摄影艺术作品,通过真实生动的艺术形象,充分反映了我们这个翻天覆地、英雄辈出的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体现了人民群众改造世界、变革现实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战斗性的特征。我们的摄影作品坚持了政治方向一致性和艺术风格多样性的统一,不仅内容是有益的和健康的,在形式上也是生动优美,明快大方,达到了形式和内容和谐而生动的统一。
我国摄影艺术主要的风格特征,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广 泛 多 样
我国的摄影家,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力求广泛;在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力求多样。
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客观事物的广泛和多样性,是摄影家进行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特别是我国人民当前的生活和斗争,更是丰富多采。但是,能不能从多方面把生活中最有意义的、最美好的事物反映出来,这要取决于摄影家们对周围世界认识与把握的程度。在这方面,大量的优秀摄影作品表明了,我国摄影家们的思想领域和创作视野一天比一天扩大了。在旧社会,大多数摄影家只是把“风花雪月”作为摄影的创作题材,把摄影艺术供于象牙之塔,而今天我国摄影家们的创作,却完全不同了,他们不仅把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中的人物、事物、景物,当作自己创作的对象,他们更加注意把人民群众火热的斗争,把祖国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当作自己重要的创作题材。因为他们知道,摄影艺术的历史任务,是反映人民的生活斗争,并用来鼓舞人民、教育人民继续前进的工具。摄影家们为了这个目的,不断的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特别是当摄影家在生活中在斗争中同群众打成一片,思想感情上发生了变化,懂得了群众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的时候,他们的创作视野就更加向前推进一大步。
我国的摄影家在强调摄影艺术创作必须注意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斗争的题材的同时,也并不忽视那些和人民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风光摄影、人像摄影、静物摄影以及其它花鸟鱼虫的摄影等各类品种。事实证明,人民群众对艺术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既需要能够启发思想和鼓舞斗志、以反映社会生活的重大斗争为题材的作品,也需要使他们心旷神怡,得到美的欣赏和美的享受的较为轻松活泼的作品。摄影家把自己的创作题材逐步扩大,正是符合了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
丰富的题材内容,需要多种多样的形式表现它们。可见,只要艺术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务,在题材、体裁、形式和风格上,就不能不多样化,党适时而正确的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对于我国摄影艺术多样性的发展,给了莫大的鼓舞,产生了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我国摄影界里,一些修养有素的老摄影家,他们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摸索独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技术技巧上,个个有其独特的造诣。全国解放以后,他们在社会主义的摄影事业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长,并使自己的艺术风格更加完善。因此,多年停顿几乎失传的一些技法和形式,如色调分离法、摄影线描法、中途曝光法、多底合成法等,又复活起来了,把这些形式和新的生活内容相结合,从而使它们放出了新的光彩。
映 实 刻 意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往往具有极大的事实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我国的摄影家充分地利用了摄影艺术的这一特点,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我国朝气蓬勃、气象万千的现实生活。但是,摄影家们在反映现实生活的时候,绝不是对生活简单的、机械的翻版,而是在映实的同时,更着重刻意。可以这样说,摄影作品能不能刻意,是区别摄影艺术和一般照相的一道分水岭。十分明显,一个初学摄影的人,虽然掌握了一般的摄影操作和感光知识,也可以把镜头前面的对象照下来,但这并不等于就是艺术作品。这就是说,用现代技术装备的摄影机反映现实对象是容易的,但要用摄影作品表现作者的创作意图,表现一种意境,告诉人民一种信念、理想,那就不容易了。因此,从映实到刻意,实际上反映了一个摄影家的艺术成长的艰苦过程。
怎样能达到刻意?这是摄影家们在进入创作之前经常考虑的一个问题。摄影创作,必先立意,必先构思,这是一切艺术创作的过程和规律,摄影当然也不例外。有人问:摄影面对具体的拍摄对象,有时需要用极快的动作去抓取,怎样还可以构思?我们说:摄影创作往往就是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完成的,但是它同样少不了按动快门之前的构思过程,这也就是摄影艺术创作不同于其他艺术创作的特有的规律。
摄影创作的立意,主要是对生活的观察、体验、研究、分析和积累,并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的,而不能用虚构的方法去完成。也就是说,摄影是依靠作者深入生活,深入现场的方法,用具体观察对象并选择具体典型的方法,去表现生活的实质,表现时代的精神的。在具体的构思过程中,有些对象并不具有太强的时间性,作者可以有充分的时间酝酿、思考、摆布或等待(如静物摄影、人像摄影、风光摄影等),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有一些事物往往是瞬间即逝的景象,因而作者要进行即景式的创作,所谓“触景生情”。在这种情况下,作品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作者对生活认识和积累的程度。如果没有这种日常的积累和丰富的想像,即使接触了“景”,也不可能生出“情”来,不能借景抒情,因而也就不能表现作者自己创作的境界。
摄影创作的刻意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这从我国许多优秀的摄影作品里可以得到解答,首先是都有明确的创作意图,有鲜明的主题思想。虽然作品所反映的对象和内容是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但是一经作者的构思、加工,它就具有强烈的倾向性,它就能够告诉读者应该爱什么,憎什么,或者向读者展示出一种高尚的理想,成为人们努力以求的榜样。其次,是作品有自己独特的意境。这种丰富的意境,蕴藏在作品的深处,因而能够发人深思,耐人寻味,激起人们更多的联想和向往。
这里举两个例子。
第二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会展出过的作品《横笛高歌话别情》(胡宝玉摄)和这次六届影展的作品《高原战士奏凯歌》(郭谨良摄),两幅作品虽然创作年代和取材地点各不一样,一个是在我国兄弟之邦朝鲜,当时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打败了美国侵略者之后,要分别的时候;一个是在去年,在祖国西部边疆,正同印度侵略军作严正斗争的时候。但这两幅作品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现了我国的人民军队所共有的精神素质:勇敢、坚毅、真诚、乐观的气概,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高尚品德,以及藐视困难,藐视敌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的革命精神。作者在处理这些题材时,不是简单地表现人们一时的欢乐情绪,也不玩弄什么技术技巧以吸引观众,而是通过特写,着力刻划人物的神态面貌,表现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真实自然,动人心弦。读者在欣赏这些作品的时候,会深深地为作品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感染,自然而然的沉浸在他们共同的欢乐之中。
为许多观众所熟悉的《在结婚登记处》(李仲魁摄),是一幅饶有情趣而含意深邃的摄影作品。画面上的景物并不复杂,只有一个在结婚登记处正在等待登记的僮族少女的特写,画面的用光也十分简单朴素,但是作者紧紧地掌握了足以表现她的精神特征的一刹那——她那含羞的眼神,用牙尖轻轻咬住的手绢,局促不安的手势等,而道出了她内心的一切:纯洁的心灵,欢乐的情感和她的幸福的未来……。在一个有限的画面上,激发着观众无限丰富的想像。不是吗,旧社会亿万的任人欺辱的妇女,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妇女姐妹,只有在新社会,她们才得喜笑颜开啊!在这幅朴素的作品中,概括地表现了时代的变化。
不仅如此,就是在一些表现自然景物的风光摄影作品里,它们也有着鲜明的思想,含蓄深邃的意境,读者也可以从中领略到作品的深刻意义。如《东方红》(袁毅平摄)《声震山河》(张甸摄)等,就是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
上面这些例子,只是想说明,我国的摄影家们,在反映现实的时候,更注意作品的刻意和境界,因为越是经过苦心经营的作品,就越能发人深思,引人入胜。
健 美 生 动
摄影艺术的特点,是以具体的形象,通过人们的视觉产生作用的。因此,形式——摄影艺术的造型,在摄影的创作中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既反对那些不顾内容,只讲形式的倾向,同时也反对那些认为只要内容好就可以不讲究形式的观点。我们的摄影作品,要求把先进的思想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统一起来,要求神形兼备,使作品既能给观众以鼓舞教育,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我国的摄影家,在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的同时,也强调了进一步提高艺术水平,加强摄影基本功的锻炼,加强摄影艺术的表现能力。事实证明,我国许多优秀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同时在形式上也是健美和生动的。
首先,表现在光线的运用,气氛的掌握和色调的控制。如果说画家们是用画笔、颜料作画,那么摄影家则是用相机、用光线来作画的。正确的用光(不是一般的准确曝光)是摄影家们重要的造型手段。他们用各种不同的光线处理各种不同的对象,不仅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人物和物体的立体感、质感,以及丰富的色泽、层次等,更重要的加强了事物本质的表现,体现了摄影家对于对象的不同的情感,这就是说,我国的摄影家,总是把各种造型的手段(用光、画面构图等)用来为作品的主题思想服务,而不是本末倒置,一味地去玩弄光影。许多作品由于光的恰当采用,所以它们的色调总是舒适悦目、生动明朗(应该指出,这里还包含了广大暗房制作同志们的无名的劳动)。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那种朝气蓬勃、青春焕发的情感和精神面貌。
其次,是十分注意画面构图的新颖美观。一方面,在具体的摄影过程中,苦心选择新颖的角度,同时在拍摄完成以后,又作精心的剪裁加工,力求景物简练,主体突出,画面完整,以更有力的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
我们的摄影作品,在艺术处理过程中,也更加注意依形传神,神形兼备。这些功夫不只要靠作者纯熟的技术技巧,还要靠作者对各种事物的细心观察,掌握它们的发展规律和运动高潮。这是摄影艺术创作和其他艺术创作所不同的特点。比如拍摄人物,既要掌握对象的动态,又要掌握对象的神态,只有把握住恰当的拍摄时机,才能在一刹那间拍摄下对象最富有代表性的瞬间。如同我们前面所举的几个例子,如果没有作者的对生活的深刻的观察了解,没有作者眼明手快的动作,也就很难把它们的主人公刻划得那样生气盎然,真实生动。在这方面,即是许多静物摄影作品也由于作者巧妙的构思、生动的艺术处理,因而使死物也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起来。
鲜 明 有 力
我国的摄影艺术,由于具有真实、鲜明、生动的特点和优点;它又能迅速地通过报刊、展览等各种形式,广泛地和群众见面,及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还由于摄影作品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感染群众,因此它能激发人们内心的共鸣,鼓舞人们的劳动热情和革命斗志,在一定程度上它能够把政治的鼓动、艺术的感染和事实的说服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发生巨大的力量。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战斗的利器,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宣传社会主义的利器;是揭露敌人、打击敌人,反对帝国主义及一切反动派的利器。我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始终是有力地掌握了并使用了这一武器的。
就最近展出的第六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而论,它是我国摄影家、摄影工作者一九六二年创作成绩的大检阅。这些作品突出地表现了我国人民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在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指引下,在各条战线上所创造的业绩。它也表现了我国人民高举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旗帜,为加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为反对帝国主义,保卫世界和平,积极支持各国人民的解放斗争所作的努力。这些作品,对广大观众是一次生动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随着摄影家思想、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摄影艺术,今后还将发挥它更大的战斗作用。


第5版()
专栏:

摄影的秘诀在哪里?
石少华
在一次国际摄影艺术展览的评选工作结束之后,有位外国著名的摄影家热情地对我说:“我非常喜欢中国的作品,这些作品对同志和朋友来说,真是良师益友,在敌人眼中,它却似锋利的匕首。”他接着问:“你能告诉我吗?你们拍摄如此高度思想性、艺术性的作品的秘诀在哪里?”提出以上类似问题的人,我曾在国内、国外都遇到过不少次。
解放以来,我国的摄影艺术,一直遵循着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指出的正确方向,保持和发扬了革命摄影艺术的战斗的传统,使摄影艺术起着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作用;同时也进一步发挥了摄影艺术的特长。
摄影艺术有什么特长?摄影是以现代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为凭借的造型艺术。它直接从生活中,通过具体的形象,迅速、真实、生动、优美地反映现实。它具有使不同语言、不同文字、不同国籍、不同文化水平的广大观众都能看懂的效能。它具有高度的说服力和纪实性,以及艺术的强烈感染力。正因为摄影艺术具有如此的特长,所以它已成为现代文化艺术领域中的一个新的、不可缺少的部门。但摄影艺术能否充分发挥它的特长,能否真正为广大的劳动人民服务,关键还在于掌握它的人,在于掌握它的人是否具有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方法,是否具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以及是否具有高度熟练的技术技巧和艺术修养。
几十年来,我国的摄影艺术事业,经过了漫长而曲折过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正确道路,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那就是:在内容上真实、鲜明,富有战斗性,在形式上朴素、生动、优美,在题材上广泛多样,为群众喜闻乐见。如今,在我国摄影艺术的园地里,呈现了万紫千红,百花竞艳的景象。这些重大的变化非常令人高兴,难怪不少人打听它的秘诀在哪里。
摄影艺术的秘诀究竟在哪里呢?
摄影创作好似在海洋中远航的轮船,需要有明确的航行方向,否则就容易迷失方向。迷失了方向是很危险的。
在旧社会里,我们有不少摄影家在辛勤地创作,也拍摄过不少的作品,但那时候,大家对为什么要拍摄照片?为什么人而创作?自己的作品应起什么作用?很多人是不大明确的,因而,那时候的摄影创作就有一定的局限性,与现实斗争有很大距离,不能更好地和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甚至有些人,由于迷失了方向,而为反动统治者所利用,做出了对人民不利的事情来。
但是,今天的情况却完全不同了,我国摄影家在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正确方向下,大家的创作劳动和成果,已经同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同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密切结合起来了。摄影事业在我国已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正由于创作方向的明确和坚定,鼓舞了摄影家的创作热情,扩大了摄影家的视野。许多优秀的摄影艺术作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赏识,摄影家的创作获得党和群众的支持,老摄影家受到尊敬,新生力量获得培养和关怀,这些更使摄影家体会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于是对自己的工作自觉地要求更严格,力求使自己的作品能够更真实、准确地反映现实,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实践中,大家逐渐认识到,要在复杂的生活现象中正确地认识现实,反映现实,就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的著作,以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现实、认识现实。正由于这种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我国的摄影家才能透过现象从本质看问题,不为错综复杂的生活现象所迷惑,所以,反映在他们的摄影作品中的,是生活的最本质的东西,是真实的,富有巨大说服力的。由于摄影家把自己对现实的深刻认识、感受,对生活的巨大热情都倾注在自己的作品中,所以他们的作品就能鲜明地告诉观众,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爱憎分明,洋溢着革命的感情。
我国的摄影艺术,还认真贯彻了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力求达到政治方向的一致性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的统一。这样使得摄影家的创作特长和爱好得到了保证,使他们的创作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创作出各种不同形式、题材、体裁和风格的作品。我们既有直接反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人民的生活和斗争的作品,也有风光、静物等等题材的摄影,前者能够真实深刻地反映出人们的面貌和时代的精神,从而鼓舞着人民前进;后者则以祖国的美丽河山和一草一木的生动的再现,去增进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丰富了人们的知识,满足了人们美的欣赏的需要。以上各种题材的作品,都获得广大群众的喜爱,满足了人民多方面的需要,它们都是为人民服务的。
摄影艺术的创作特点是:通过直接的、具体的形象去表现生活,所以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对摄影工作者来说,就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的重要。今天,正由于我们大批的摄影家和摄影工作者,经常地、长年累月地深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深入到工厂、矿山、部队和祖国的各个角落里,与人民群众同生活,共甘苦,对广大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有较深的了解,所以现实生活中的新鲜事物或重大事件,才能在摄影作品中迅速、直接地反映出来,才能准确地纪录了时代脉搏的跳动。
生活是摄影创作的源泉,生活是丰富多采的,但并不等于摄影家只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就能拍摄出优秀的作品来,也不等于作者有了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世界观就能拍摄出好作品来。虽然以上两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对创作起主要作用的,但在这基础上,摄影家还必须在深入生活中,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以正确的观点、立场、方法去分析客观事物,从而真正地了解生活、熟识生活,这才能从生活的海洋中选择出最本质、最有代表意义的形象,也正由于摄影家对生活经过观察、体验、研究、分析的过程,从而对被拍摄的对象,就会有更深刻的感受和热爱,在这样情况下拍摄出来的作品,才能散发出浓厚的生活气息,才能够感动观众。如果摄影家自己对事物无动于衷,他的作品是很难使观众感动的。
我国摄影家在重视作品的思想内容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作品的艺术形式。很好的内容,如果不能通过摄影艺术的造型技巧去完善地表现它,那么单有好的题材仍是不能成为完善的摄影艺术作品的。我们力求使我们的作品,既有健康、正确的内容,又有完美的形式,因为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更好地发挥摄影艺术的效能,才能更深刻地感动观众,才能更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我们的艺术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而不是为形式而形式。摄影艺术应该保持它的真实的特征,但是,如果我们在形式上去过分追求,矫揉造作,反而会破坏这种特征,反而不能使人信服。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题材本身就是很动人很优美的。我们许多摄影家,正由于正确地运用熟练的技术技巧,准确地反映生活,因此他们的作品,分外显得清新悦目,亲切有力。不仅内容是真实的,而且在形象上也是非常朴素、自然、生动、优美的。
生活中的素材浩如烟海,但并不是每一现象都值得表现,摄影家必须进行选择,提炼,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表现生活的目的。摄影作品对生活的反映,可以而且应该比一般生活更高、更美、更理想和更带普遍性。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艺术技巧,锻炼艺术技巧。同样内容的题材,由于摄影家的思想水平和艺术修养的不同,拍摄出来的作品无论在思想性或艺术性上,都存着很大的差异。正由于这些原因,我国摄影家非常重视政治理论和技术技巧的学习。熟练基本功,认真总结前人和其他同志的经验,经过消化和吸收,使之变成自己的东西。我们认识到,只有站在革命的立场上,抱着虚心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并加以创造性地发挥,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才可能在艺术上形成独特的风格。才可能使我国的摄影艺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的伟大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第5版()
专栏:

发扬新闻摄影的战斗传统
陈正青
新闻摄影以其逼真的形象迅速地反映事物,表达一定的思想,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教育作用。好的新闻照片本身就是一条独立的新闻,它不借助于文字说明,就能鲜明地生动地揭示事物的真象。同时,由于新闻照片的可视形象的特点,使它能够不受语言、文字的隔阂,易于为各地和不同文化水平的读者所理解。新闻摄影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作用,已成为新闻事业中的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也是摄影艺术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战斗性与群众性的兵种。
我国的新闻摄影事业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早在抗日战争中,它就已得到了党的关怀和重视。在过去革命斗争的艰苦岁月里,在物质条件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党仍大力地支持了这个事业,培养了一批干部,为解放后的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正由于我国的革命新闻摄影事业从一开始就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党要求摄影记者站在革命斗争的最前列,以战斗者的姿态来反映当时的如火如荼的斗争,因而产生了不少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这些作品在今天都已成为极其珍贵的革命历史教材,形象地记载了中国人民的前进步伐和斗争业绩,反映了我们国家民族的面貌的变化。它们和时代的脉搏紧密地扣在一起,无论当时或现在,这些优异的作品都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全国解放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新闻摄影事业更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壮大,一支无产阶级的新闻摄影队伍已经逐渐成长起来,摄影记者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各个角落。他们继承和发扬了过去时期的战斗传统,紧密配合了党在各个阶段的中心工作,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以摄影机作武器,生动地反映了祖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反映了祖国人民在党的领导和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指引下所取得的成就,反映了人民的新生活和新气象。此外,还有不少记者在国外拍摄了许多反映各方面情况的和世界重大事件的照片。我国的新闻照片,以其真实、准确的报道,丰富的政治内容和正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赢得了许多国家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的新闻照片,通过对外广播传真,迅速地飞遍了世界各个角落,有力地支持和鼓舞了正在斗争中的各国人民,特别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人民,巩固他们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剥削压迫的信心,增强了他们争自由求解放的斗争勇气。我国的新闻照片,还以具体的事实,生动的形象,揭穿了帝国主义、各国反动派和现代修正主义者对我们的造谣诬蔑。
党教导我们:新闻摄影必须为政治服务,成为阶级斗争的有力工具。新闻摄影工作者多少年来都是根据这一原则来进行工作,根据这一原则来总结自己的经验和吸取教训的。同时,也是以这一原则来衡量我们工作的好坏,并和各种不良倾向进行斗争的。新闻摄影为政治服务,就是为无产阶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群众争取美好生活的斗争服务。我们这样的目的性,是毫不含糊的,也是坚定不移的。多年来的事实证明,新闻摄影必须在任何时候都紧密地配合当前最重要的斗争和国家建设中的各项中心工作,把国内外主要斗争和中心工作的报道放在首要的地位。中心工作是一个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时代生活的主流。在这里体现了党在一定时期的方针政策。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高度发挥,并呈现出崭新的精神面貌,不断涌现出新人物和新气象。这些就是新闻摄影所必须紧紧抓住的,为广大人民所最关心的,最生动和最丰富的实际,摄影记者的任务就是从中发现和选择各种先进事例,通过鲜明、生动、完美的形象把它们深刻地反映出来,并以之作为动员人们学习的榜样,带动更多的人去完成党所提出的任务。新闻摄影脱离了这样的实际,就等于解除了自己的武装,失去了战斗的作用,就不能发挥其阶级斗争有力武器的威力,为政治服务也就成为一句空谈。在反映中心工作的同时,摄影记者应当善于高瞻远瞩,不但看到中心工作的本身,也要看到由于中心工作的成就在各方面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变化,这样才能扩大报道面,使读者能从各种各样的生动有趣的现实生活中体会到党的政策方针的正确性。此外,摄影记者还可以反映许多增广见闻的事物,拍摄许多对人们有利的,或供欣赏要求的赏心悦目的照片,用这些绿叶配合中心工作的红花,就会使我们的摄影报道更加生动活泼,五彩缤纷,而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
应当看到,优秀的新闻照片的产生,是摄影记者善于从纷纭的现实生活中去发现新生事物,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本质的结果。要做到这一点,摄影记者就必须充分地学习和理解党的有关政策,又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不断的深入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比较,逐步地认识和理解事物,只有事物被我们充分地认识以后,我们才有可能深刻地反映它。因此,摄影记者要有高度的政治水平和对新生事物的敏锐嗅觉,一张内容深刻和有重大社会价值的新闻照片才能得以产生。不少新闻镜头是突然发生而转瞬即逝的,不容许你作更多的思索和采访,在这种情况下,主要就是依靠摄影记者在平时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依靠平时的经常不断的观察和经验的积累,一时的灵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记者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他的政策思想的修养,丰富的知识,以及他对待客观事物的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态度,是决定新闻照片的成败的重要关键之一。
新闻摄影作品,是依靠摄影记者把客观发展的事物,通过自己的认识,用形象表现出来的,因此也存在着表现方法的问题,内容与形式统一的问题。新闻摄影反映客观现实,绝不是像镜子似的、呆板地再现现实,复制现实;它是通过摄影者对事物的认识和态度,通过精心的选择角度和有利的时机,并经过发表时的画面剪裁和暗室工艺处理而与广大读者见面的。因此,好的新闻照片不仅应有好的思想内容,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完美的形式。内容要发掘,要经过选择提炼,不是俯拾皆是的;形式也不是随意附加上去的僵化的外壳。内容与形式必须有机地结合为统一的整体。这就向摄影记者提出来一个重要的经常的任务,这就是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和熟练技术技巧基本功的任务。新闻摄影工作者们,应当不断学习和提高摄影技术技巧,刻苦钻研,掌握摄影造型的基本规律和丰富自己的艺术修养,以便在任何复杂的急遽变化的新闻现场内,灵活地多样地运用各种可能的形式,拍摄出真实、生动、自然、优美的新闻照片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