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1月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略谈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黎明
人的认识像镜子和照相那样反映客观事物,那只是个比喻。镜子和照相只能反映事物的某个侧面的外貌,反映它是个什么
样子。人的认识可不那么简单!它不仅要反映事物表面的具体形象,而且要深入到事物的内部,了解它的性质,揭露它的本质;不仅要知道它现在是个什么样子,而且要懂它的过去是怎样产生的,将来又会怎样发展变化,懂得它的来龙去脉,它发展、变化的规律。
人的认识和镜子、照相的反映不同,就是和动物反映周围的生活环境也有质的区别。人和动物都用感觉器官反映它周围的环境,那就是感觉。感觉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反映外界的能力。动物依靠感觉,而且也仅仅是依靠感觉,就能捕捉食物,逃避敌人,来适应它的生存环境。人虽然也要依靠感觉来认识外界事物,摄取外界事物的映象,但感觉仅仅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开始,是认识的第一步。人的认识不仅能够感受从感觉得来的直接信号,看到眼前事物的具体形象,而且能够把这些信号概括起来,进行复杂的抽象思维。
从形象到词
感觉是对外界的反映,思维也是对外界的反映。然而,感觉是直接地反映客体,它只能反映事物的具体形象,思维是对外界事物的间接反映,把从感觉得来的信号概括为词。如把大而圆的椰子、黄色的梨、鲜红的荔枝等等,概括叫水果。水果这个词就成为“信号的信号”。言语中的词是人类认识了不同种类事物的性质,分别概括而成的各种概念,如动物、植物、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等等。一个概念反映着某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我们用概念之间的联系,说明事物的情况和规律性,如“帝国主义就是垂死的资本主义”,说明帝国主义的本质和必然灭亡的规律。我们用概念下判断,进行推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这就是我们的思维的活动。人的认识就是这样从感觉到思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深入地反映着客观事物。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们用语言中的词来表达思想,进行交际,协调共同的活动。
人们把言语中的词,写成文字、数字、音符等等进行广泛的交际,并创造了各种器具,如电话、电报和电子计算机等,建立了复杂的技艺,发展了文化和科学。
人类之所以比其他动物优越,就在于人的大脑能够感受各种非直接的信号,用词、概念来进行思维。人是能够思维的动物。要是没有思维,人就不能从动物界分化出来。没有信号的信号,也就没有人类的社会生活。
人的这种认识能力,使得人类远远地超出动物,变成现代的人。
我们看看蜜蜂建筑蜂房和蜘蛛织网的工作,会觉得我们的建筑师和纺织工的工作还比不上它们工作的精巧。的确,蜜蜂用蜡建造的六角形的蜂房,解决了用最少的材料建成能利用的最大容积的蜂房,连建筑工程师也会感到惊讶。但是,蜜蜂和蜘蛛,甚至一切动物的行为不管它们多么精巧得令人惊奇,它们只能是依靠本能来活动。本能的活动永远不会超过理智,不能事先提出任何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工作。
如果我们把蜂房弄穿,蜜蜂还是像以前一样采蜜,把蜜藏进这个无底的蜂房里,努力填满这个无底的蜂房,并不觉得这是白费力气的。
动物的行为依靠本能,而人则是自觉地行动。蜜蜂的蜂房直到现在还是老模样,建筑师却发明了“蜂窝夹层”结构。这种结构省材料,又轻巧,隔音、隔热的性能好,强度高,可以用来制造飞机,建筑高楼大厦。这就使得再拙笨的建筑师,也比蜜蜂的精巧工作高明。人们在工作以前头脑里已经有了建筑物的蓝图和产品的样式,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自然。动物只是本能地适应自然,不能改变它生活的样式。人们却能不断地创造使用的工具,改善生产的产品,自己创造着自己的社会历史。人在生产劳动中改造自然,认识自然,并且不但创造出一双劳动的手会制造工具,而且锻炼出一个智慧的大脑,会思维,能够认识自然的本质和规律性。这样一来,人就比动物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人类的特殊能动性
动物只能适应自然。虽然它们以自己的存在来改变自然,但是不能给自然界打下自己意志的烙印。人类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而要靠自己的劳动双手,向大自然索取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人类进行劳动生产改造大自然,把荒漠开拓成肥沃的田园,把野生植物培植成庄稼,把飞禽走兽驯养成家禽家畜,改变了大自然的面貌。人类征服着自然,给自然界打下自己意志的烙印。现在围绕着我们的自然界已经不是原初的洪荒时代的大自然,而是“人化了的自然”。
我们所以能够改造自然,就是因为我们能够劳动。劳动创造了人类的世界。劳动改变了自然,也改变了人的本性,使人成为能思维的动物。我们能够从动物界分化出来,就是因为我们能够认识和正确地运用自然规律。人离开动物愈远,人的行动就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事先预定好了目的的活动的特征。
人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中,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产生了正确的思想。
人总是在思想支配下去行动的。根据正确的思想去做或行动,是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就可以把主观的东西(思想、意见、计划等)变为客观的东西,即将原来的预想,经过实践,变为现实。这是人类特有的能动性。人类是在这种自觉能动性的基础上去认识外界,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
“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论持久战》)
人的认识从实践开始,由感觉到思维,得到了世界规律性的认识,再运用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人用实践检验认识的真伪,达到预想的目的。这就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因此,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实践当作认识的基础,把实践看作是它的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什么是实践
人们是在社会实践中改造了环境,才认识了它。也只有认识了环境,才能更好地改造它。改造环境和人的认识活动是统一的,这个统一以实践为基础。
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采的,有着多种多样的活动。
人类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就要进行劳动生产,生产着人们衣、食、住、行所需要的各种生活资料。生产就要向自然界作斗争,改造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的性质和形态,使它们成为我们生活的物质资料。没有劳动生产活动,人类就不能生存下去,也就不能从事其他种种的活动。所以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决定着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为了进行生产,人和人就要发生关系,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合成为一定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里,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剥削着失去生产资料的阶级,他们之间是一种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被剥削的劳苦群众要反抗,剥削者就镇压,统治者和被压迫者之间就展开阶级斗争。统治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制定了法律,成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等,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被压迫阶级就组织起来闹革命,进行罢工、游行示威,直到拿起枪杆子举行武装起义,展开解放战争,推翻反动的统治,求得自己的解放。这就是社会的政治活动,是阶级斗争的实践。
人们在生产斗争中改造自然,在阶级斗争中改造社会。为了取得斗争的胜利,解决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满足斗争实践的需要,就要总结斗争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进一步认识自然和社会,进行科学研究。
科学是斗争实践的反映
科学理论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而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斗争经验的总结,不断地把感性经验提高到科学的水平——自然科学就是生产斗争经验的总结,社会科学就是阶级斗争经验的总结。它们正确地反映了自然和社会的性质及其发展规律。
科学的发展依赖着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逐步提高认识的水平。但是为了解决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的新问题,突破某些关键,就不能不采用一些特殊的方式,进行科学实验,深化我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
自然科学的实验,为了深入观察自然现象,就要选择适当的对象,造成人工的环境,控制它产生的条件,采用精密的仪器和设备,才能找出它内部的因果联系,求得精确的数据,得到它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作出科学理论的概括。例如,要揭露物质结构的秘密,必须选择放射性的物质,如镭、铀等,用加速器击破原子核,才能发现各种微粒子,它们互相的联系,找到它内部运动的规律。生物学要揭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规律,就要选择繁殖力强生长快的生物,如老鼠、苍蝇等,造成一定的环境,控制它的生长的条件,才能观察到生物生长的规律。科学实验的必要,就是要把大自然现象,在试验室里人为地重新出现,以便揭露物质的秘密。
我们研究社会现象,当然不像研究自然现象那样在实验室里去进行。要研究某一社会现象,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问题,就要深入到实际斗争中去,选择一个公社、生产队、工厂、企业去蹲点,进行典型试验,深入调查,搜集全面的材料,了解它产生的环境及其历史发展,它和其他现象的关联,找出它的经济和思想的原因,分析它的阶级根源。这样就能够抓住事情的本质,提出解决的办法。这就是我们经常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一切经过试验”,“突破一点,取得经验,推动全盘”,这就是科学实验工作。
科学实验是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实验所选择的对象,采用的研究方法带有很大的特殊性,不是一般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活动能够代替的。科学实验是我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和规律不可缺少的方式和手段,是使科学认识进一步深化的必要步骤和阶段,是整个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实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工农业生产不能代替试验田,试验田也不能代替科学实验室的试验。科学实验是使我们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经验提高到科学理论的重要环节。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不是工人运动的自发的产物,而是它的经验总结,科学的概括。科学实验使我们能够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认识自然和社会。
另一方面,科学实验得到的正确的理论,又反过来,促进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着革命运动,确定着前进的方向,给运动以胜利的信心,促进革命运动的发展。
科学实验虽然具有相对独立性,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极其重要的实践,但只有同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把科学实验和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的实践结合起来,由可能变为现实,大大促进了科学事业的发展,给科学事业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科学实验成为广大群众的事业,科学知识成为群众的财产。“领导干部、科学技术人员和群众”三结合和“实验、示范、推广”三结合,就是促进我们的建设和科学事业胜利发展的正确的方法。
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我们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的革命运动。
怎样对待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是区分几种认识论的试金石
既然实践的观点是正确地解决认识问题的关键,那么怎样看待实践就是重要的了。唯心主义者把个人的意志活动、精神活动看作实践,也讲“践履笃行”之类的话,单凭个人的聪明才智去活动,这是错误的实践观。
旧唯物主义者把人看作抽象的生物学上的人,不是社会的人,是孤立的个体。因此,他们把个人的生活实践看作是实践的主要内容。从个人的生活实践也不能正确地解决人的认识问题。
对于实践的不同理解,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路线。
一切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正确地把认识看作反映。但是怎样反映,是消极直观的反映,还是积极能动的反映,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回答就有了原则的分歧。
旧唯物主义把人仅仅看作高等动物,不理解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的认识像动物一样,只是消极地直观自然,不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认识客观世界的,这就抹煞了人类的自觉能动性。他们不了解人的认识本质,在解决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时,离了人的社会性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把人的认识看作是消极直观的反映,这就错了。
唯心主义认识论割裂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使得认识脱离了实践,抽象地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认为不要实践也可以获得正确的认识,正确的思想可以凭空从脑子产生出来,这不过是毫无根据的胡说。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正确地理解到人的社会本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才正确地解决了人的认识问题,创造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理解社会实践对于人的认识的重要意义,因而也不能正确解释人的认识问题。所以,怎样对待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就成为这几种认识论的正确或错误的试金石。
劳动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实践是社会的实践,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实践,而从事生产的主要又是工农劳动群众。劳动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劳动群众在长期生产实践和阶级斗争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原始矿藏。文学艺术也是来自人民生活的。脱离了生产实践,脱离了群众,也就不能产生科学和艺术。就是根据这个道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特别强调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实践。劳动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我们说的实践,不是个人的实践活动,而是群众的革命实践。这样就必须把群众观点和实践观点结合起来。认识既然主要来源于群众的社会实践,任何人要想得到知识,就要眼睛向下,向群众学习。
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他的某种职业使他熟悉自己的工作环境和某种对象,摸透了它的脾气,学会了专门的技能和知识。各行各业都有专门家,行行出状元。我们做一个革命者要知道社会上各阶级和阶层的实际情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要懂得民间的疾苦,劳动群众的愿望和要求,那就要先当群众的小学生,才能真正具体地了解社会情况,能够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
所以,我们说:“三个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群众是圣人”。
我们说,要求得知识要先向群众学习,但这并不是否认个人的聪明才智。个人的聪明才智只有在和群众的实践结合起来的时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领导只有集中群众的智慧,代表群众的意志和行动,才能成为英明的领导,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如果脱离群众的实践,特别是脱离广大劳动群众的革命实践,要想求得成功,那是任何一个领导者都办不到的。


第5版()
专栏:

  谈主动和被动
  ——读《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一点体会
  周金鲁
被动和主动的问题,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尽管我们天天在争取主动,可是这个问题总是纠缠着我们,同我们结着不解之缘。
这是什么缘故呢?
被动和主动的矛盾,产生于客观和主观的矛盾。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东西,客观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当主观反映客观和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时候,客观作为被反映和被改造的对象是被动的,而主观在这里却是主动的。不过,我们在一切工作、一切活动中,主动权总是不稳固的,因而时时刻刻都有争取主动权的必要。
人类就是在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中生存下来并且发展起来的。如果人类没有改造客观世界的主动精神,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社会发展。我们在工作中,不争取主动,就要被动,就会一事无成。有些人在工作中不去争取主动或者不会争取主动,问题来了就束手无策,怨天尤人,对工作失去信心;有些人害怕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对问题采取一种回避的做法,结果问题越来越大越多,自己也就越来越被动。所以,敢不敢争取主动,愿不愿争取主动,这是有没有斗志、有没有革命精神的问题。
正因为有被动,所以才要争取主动。争取主动就是从被动中争取。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为例:敌人的“围剿”是主动的,我们反“围剿”是被动的。敌人什么时候“围剿”,有多大规模,这是不能由我们决定的,我们只能了解这些情况,根据这些情况作出对策。但是,当我们一旦有了正确的对策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利用有利条件,打破敌人的“围剿”,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敌人的进攻是主动的,我们的退却是被动的。但是,我们有计划的退却、运动,使敌人疲于奔命,暴露弱点,为我反攻创造条件,这样就使被动又转为主动了。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学习上,从不懂到懂,从懂得不多到懂得较多,从懂得不深刻到懂得较深刻;工作上,从不了解情况到了解情况,从不顺利到顺利,从困难到克服困难,如此等等,都是从被动中争取主动的结果。所以,我们不怕被动,就怕不去争取主动,不会争取主动。
主动是一种革命的进取精神,是一种实事求是地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安于现状,固然不是一个革命者的气质,盲目乱撞和蛮干,也不是真正的革命积极性,也争取不到主动。毛泽东同志指出:“大家明白,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注〕要争取主动,就必须对客观事物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正确的判断。由必然的王国向自由的王国的飞跃,就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给我们开辟了认识客观世界的康庄大道,因此,我们只要紧紧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武器,认真地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就能够在任何工作中摆脱被动局面,争得主动,做出成绩来。
主动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又是客观的。客观条件的可能性,就是主动的度,人们可以在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做出成绩来,但是,人们不能超过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取得成就。超过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就要丧失主动权,就要失败。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左”倾机会主义者不了解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要“以一当十,以十当百”,“全线出击”,“御敌于国门之外”,结果完全陷入被动地位,最后不得不退出江西根据地。“御敌于国门之外”,形式上好像在力争主动,实际上“开脚一步就丧失了主动权”。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不顾客观条件的例子也很多,如在教学中一不顾当前的需要与可能,一味追求“系统完整”;在工作中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事务主义,结果都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如果我们在工作中犯了错误,已经处于被动地位,怎么办呢?应该有计划地“退却”,停止执行原订的错误计划,重新了解情况,制定新的计划。这种“退却”,是以被动的形式争取主动。如果“不肯退却,仓卒应战……,表面上似乎在力争主动,实际上是被动的”。我们到一个新的地方去工作,初时对那里的情况不了解,或者了解得不具体,就应该老老实实地承认这种不了解情况的被动局面,退让一步,很好地去做调查研究工作,然后规定方针,提出办法,订出计划。如果不知道退让,下车伊始,就硬充好汉,乱指挥一气,那是没有不失败的。
有时候,我们的工作一开始也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提出的方针、计划也较切合实际,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前进与退让、主动与被动还是交替出现着。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客观事物的发展,总是不断出现我们没有预计到的或者预计不到的新情况,所以认识情况的过程,不但存在于计划建立之前,而且存在于计划建立之后。“第一个过程中的东西是否符合于实况,需要重新加以检查。如果计划和情况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就必须依照新的认识,构成新的判断,定下新的决心,把已定计划加以改变,使之适合于新的情况。……鲁莽家不知改变,或不愿改变,只是一味盲干,结果又非碰壁不可。”
争取主动,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必须一次又一次地不断争取。一开始没有一个计划,固然是盲目乱撞;即使有了较好的计划,如果不知道适时地修改,也是要被动、要失败的。在军事上常常要预先作出打败仗时的处置方法,在工作中也必须预计到一些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就是说,顺利中要想到失败,主动中要想到被动,热烈中要有冷静,任何时候都要兢兢业业。
被动和主动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被动可以转化为主动,主动也可以转化为被动。在这一方面被动,在另一方面可以主动;在形式上被动,在内容上可以主动;现在暂时被动,以后可以较长久地主动。只要我们在工作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充满着信心和决心,努力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那么被动就总是暂时的、局部的。记住被动可以转化为主动,可以增加我们争取主动、争取胜利的信心;记住主动可以转化为被动,养成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才能使我们在工作中掌握较多的主动权,并在遇到被动局面时较快地恢复主动权。
〔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以下凡未注出处的引语均引自此文。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尹达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任务
《新建设》一九六三年十月号发表了尹达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回顾与展望》一文,对解放后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成绩和尚待深入钻研的问题作了回顾和评述。文章着重提出,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根本目的,应是探索氏族制度的具体历史面貌。
文章说,氏族制度的存在,具体证明了阶级社会有它的发生、发展和必然消亡的规律。资产阶级的反动学者妄图反驳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胡说什么私有制自古就有,且将永世长存。马克思主义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必须为恢复氏族制度的社会面貌提供科学基础,这是它的战斗任务。文章说,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者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具有高度的无产阶级的责任感和战斗精神,在大量资料中注意那些可能提供的复原氏族制度面貌的重要现象。
根据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任务,文章强调考古工作者在研究工作中必须有整体观念。在研究遗址时,必须从某一遗址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整体中去观察、分析其中的个别遗物、遗迹,而不应把它们分裂为一个个孤立的东西。在研究陶器时,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而不应陷入支离破碎的研究。在进行复原工作时,个别房子的复原固然必要,但更应该强调整个聚居点的复原。文章说,在新石器时代的研究中,还有一些对恢复氏族制度的历史面貌不能起直接作用的专题研究,这是必要的。但这些方面的研究,也要先有明确的目的,才能选择出恰当的专题,而不致钻入牛角尖里去。
文章说,祖国的氏族制度历史,是一部层层叠压于大地之下的“无字地书”;把这部“地书”整理好,将是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斗争非常重要的贡献。但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遵守应有的科学的工序,即:大规模的考古调查,有计划的科学发掘,确切的发掘报告和认真的比较研究和综合研究。文章说,我国氏族制社会能否科学地复原其历史的真实面貌,将取决于综合研究的水平。综合研究必须在科学的调查和发掘的基础上进行,而科学的发掘工作也必须以综合研究所取得的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并从其中提出的问题出发。在考古发掘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氏族制度的研究,必须最大可能地把考古学中的术语翻译成历史的社会生活中所习用的语言,使之更具有人的气氛、生活气氛和社会气氛。文章指出,必须既重视考古技术又重视学术理论对考古发掘的指导作用。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小麦锈病及抗锈育种的研究
全国小麦锈病及抗锈育种研究工作会议不久前在北京召开。会议着重研究了如何完成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所规定的任务,一致认为全面深入认识现有小麦品种和原始材料的抗锈性、锈菌小种的区系及其动态、新小种产生的途径和发展的条件以及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抗锈育种工作的水平和效率,是当前小麦锈病研究工作的核心,应当大力加强。对于抗锈性遗传规律、锈菌生理和品种免疫性生理机制等基本理论研究工作已有很好开始,应当适当加强。对于耐锈性鉴定的标准及其机制,也有必要进行探讨。会议认为,在锈病的流行规律方面今后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是条锈菌越夏菌源的关键地区及其传播规律、秆锈菌春季流行的菌源及其传播规律以及三种锈病小区流行规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药剂防治是解决小麦锈病问题的一项必要的辅助性措施,今后需加强研究。
会议还就抗锈育种的目标、抗锈性选拔标准、组合多少和群体大小、杂种后代的处理以及回交方法的利用等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并取得了比较一致的意见。对于南大2419抗锈性丧失问题,会议也进行了讨论,初步肯定条锈菌生理小种类型的改变是丧失抗锈性的主要原因,并就解决的办法提出了建议。
(汪可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