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9月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世界各国森林工业发展的趋势
丁方 柴禾 李树苑 方堪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与森林的关系是从盲目的破坏和浪费森林资源,逐步转向保护与扩大森林资源。这是世界各国林业和森林工业发展的一般特点。
世界各国森林的面积、蓄积量、人口、和工业发展水平等都不相同,但总的来看,各国森林工业发展的道路,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着四个阶段,即:薪材阶段、采运工业阶段、森林工业全面发展阶段、森林工业和营林综合经营阶段。
薪材阶段
在第一阶段,木材的主要用途是作烧柴,薪材在采伐量中占极大比重。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以前,世界各国都处在这个阶段,非洲、中、南美洲、亚洲一些国家至今还基本停留在这个阶段上。1958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薪材与工业用材在木材生产量中占的比重是:亚洲的工业用材占40%,薪材占60%;非洲的工业用材占9%,薪材占91%;中美洲的工业用材占20%;薪材占80%;南美洲的工业用材占14%,薪材占86%。这说明在薪材阶段,虽然也需要一些建筑材、家具材、包装材、坑木等工业用材,但是占的比重不大。工业越是落后,薪材占的比重就越大。仅从1957年亚洲一些国家的用材比重来看,伊朗按人口计算木材消费量为0.33立米,其中薪材占94%,工业用材仅占6%;巴基斯坦按人口计算木材消费量为0.13立米,其中薪材占92%,工业用材仅占8%;但工业比较发达的日本,每人木材消费量0.73立米中,工业用材占68%,薪材只占32%。这说明,日本对木材的利用,基本上已经脱离了薪材阶段。
采运工业阶段
在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由于煤矿、铁路、建筑、电讯、车辆和造船等行业的兴起,对锯材、原木的需要量急剧增加。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可能采用各种采运机械和锯机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因此形成了森林工业的第二阶段。
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都曾经处于第二阶段;现在一些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国家,也还处在这一阶段中。工业发展阶段的森林工业具有如下特点:它是以采运为主,由采运和简易加工两个部门组成的森林工业体系;薪材在木材消费中的比重虽然比第一阶段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主要产品之一;工业用材内部的结构,原木与简易加工的锯材、枕木等与薪材一样,是木材的主要利用形式,而胶合板、人造板、纸浆、纸板等物理机械、化学加工产品占的比重还小;木材利用的范围主要是大径材、优质材和针叶材,对树种的利用范围很窄,阔叶材、小径木及废料利用率极低。
各国工业化开始时期,木材需要量的增长是极快的。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1928年),木材采伐量是六千一百七十万立米,到1930年跃至一亿四千七百二十万立米,这一年比1929年增加了54%。随着工业的发展,木材消费水平大大提高,这比工业不发达国家的工业用材,按人口计算消费量要大十几倍、几十倍。工业发达国家每人木材的消费量一般在0.5立米以上,而工业不发达的国家几乎没有超过0.5立米的。这说明工业发展需要大量木材,因而对森林工业的要求是多采木材。其结果是大片森林遭到破坏,木材利用率低,浪费大,是这个阶段的重要标志。在这一阶段,由于森林面积迅速缩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地威胁了农业生产。例如,据1950年调查,日本因森林遭受破坏后,全国五十四个水库中有二十四个已经淤塞了大半,有的甚至丧失了蓄水能力。所以,工业发展阶段,也是一个盲目破坏森林资源、严重浪费木材的阶段。
薪材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人类活动范围有限,对森林的破坏力较小,破坏速度也比较缓慢。到了产业革命以后,交通方便,商品流通迅速发展,对森林破坏范围也迅速扩大;而机械的采用,又加剧了这种破坏。在工业化阶段,各国较普遍地出现已开发林区过伐,木材采运企业向深山内地转移,使运输线拉长,产、销和加工之间互相脱节的现象。这就迫使人们不得不设法解决森林资源不足与需要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
造林固然是扩大森林资源的一个主要方面,但这需要很长期间才能收效,难以解决当前问题。在某些森林资源尚有潜力的国家,兴建林道开发新林区,继续扩大采伐量,当然也是一条出路,但只走这条道路是不合理的,而且在人力资源上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仅采取扩大采伐量的方针,不但森林的生长能力跟不上去,而且还会遇到一些新的困难。例如,现有森林资源将继续遭受破坏;修建新铁路,增加大量建设投资;即使有了铁路,运费高,林产品成本将成倍增加;在人烟稀少的林区建立采运企业,需要大量移民,并要为他们创造各种工业和生活条件;随之而来将出现大片无林地,更新问题不易解决;继续采用过去的加工方式,废材量将更多,浪费更严重。因此,在解决林产品供应问题时,也需要考虑合理利用木材的其它途径。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已为合理利用一切木材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条件。随着各国对木材加工利用的重视,代用品的扩大,煤炭、建筑等需材部门的木材消耗量和消耗定额已不断下降;另一方面,运用防腐干燥技术已可能大大延长木材的使用年限;运用胶合技术已可使小材变为大材,其质量甚至超过天然的整块木材。因此,如何更充分地利用木材原料,用较少原料加工出更好的产品,成为解决木材不足的主要途径。于是,综合利用和联合经营被提上日程,形成森林工业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森林工业全面发展阶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二、三十年内,美国、加拿大、北欧诸国、民主德国、西德和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的森林工业,先后进入并完成了或基本完成了全面发展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木材利用方式已经发展到物理机械和化学加工,加工对象扩大到阔叶材、小径木、废材、碎料,产品种类有了迅速增加,森林工业已由采运为主转为以加工为主。如何充分合理利用木材原料,用较少原料加工出更好的产品,是这一阶段发展森林工业的主导思想。
首先,从木材利用方式和产品结构来看,这一阶段有下列特点:(一)薪材是较早的木材产品,它在木材总消费量中已降至次要地位。例如,美国1910年左右薪材在木材总产量中占48%,而现在只有13%;1900年薪材占燃料比重为47.8%,1950年已减至4.5%。与此同时,部分薪材转为工业用材,成为纸浆和人造板的原料。薪材比重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它已愈来愈为煤和液体燃料(石油、天然气)等所代替。美国1900年所耗液体燃料在燃料总消费量中仅占4.3%,而1950年则上升至64.1%。这是因为煤和液体燃料比薪材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但是,煤和石油的蕴藏量是固定的,矿床面积也有限,愈采会愈少;森林究竟比它们分布广,同时能够生长、更新,生息不绝地生产和再生产。因此,尽管工业再发达,薪材在燃料中还会占有相当的地位。芬兰木材利用水平很高,但因国内不出产煤和石油,燃料仍用薪材。
(二)在工业用材内部,原木经过加工利用的比重占了绝对优势,不经加工的各种原木材种(桩木、立柱、电杆、坑木等)的消费量不断下降。如美国有93%的原木是经过加工后利用的,西欧有80%;日本1950年的坑木消费量占木材总消费量的11%,1959年已减少到5.4%。同时,经过简易加工的木材,如枕木、锯材等的消费量,也在不断减少或停滞不前。坑木、枕木、锯材消费量的停滞和下降,说明原来采矿、铁道、建筑三个主要用材部门的用材量在木材消费中的比重在缩小。
(三)木材物理机械加工制品产量有了迅速增长。美国从1913年到1954年的四十一年间,与锯材产量减少16%的同时,胶合板的产量增加了一百零九倍。1959年世界各国生产胶合板的产量为1948年的五点二倍;建筑业的锯材消费量虽然下降,单位房屋建筑的胶合板用量却成倍的上升,美国在1950年用四百平方呎,1960年估计已达到二千六百平方呎。纤维板、刨花板的情况也是如此。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木材化学加工用材在工业用材总消费量中的比重增加极为迅速。瑞典、加拿大等国都已上升至40%;美国1900年纸浆用材还只占2%,1952年已上升至27%;日本在1950年只占12.2%,1959年已上升为22.8%。1960年纸浆和纸平均按人口消费量,美国为一百九十六点五公斤,英国为一百零七公斤,西德为六十七点九公斤。纸浆工业在木材消费中的比重的迅速增加,主要是由于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对纸浆制品如纸、纸板、人造纤维等的需要急剧扩大所致。在现代工业技术的条件下,除生产一些传统产品外,人们已经能从木材中取得肥料、炸药、塑料、糖、酒精和人造橡胶等产品。
其次,从木材利用范围来看,在森林工业全面发展的阶段,阔叶材、小径木和废材、碎料利用的数量有了显著增加。据统计,1958年日本在木材总消费量中,阔叶材已占19.3%,在纸浆材中已占22%,坑木中已占34%,由于大量使用阔叶材和废材、碎料,针叶材在纸浆用材中的比重已从1959年的62.2%降到1961年的39.9%。目前欧洲纸浆工业利用的阔叶材已有八种,工业用材的最小直径已降至六厘米,许多国家的人造板、热解等工业都利用小径木为原料。在完成森林工业全面发展阶段的国家里,工厂废材量逐渐下降,其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从产品种类来看,随着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研究的发展,以及加工再加工技术工艺的改进,人们不断发现利用木材有许多新的可能性,因而使林产品种类有了迅速增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木材可以制造的产品在二千种以上,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则扩大到四千五百种到五千种,最近已可能发展到一万五千种到二万种。
最后,从森林工业的结构来看,在这一阶段,森林工业已发展为制材、胶合板、人造板和制浆造纸几大部门为主,实行综合利用、联合经营的工业体系,采运工业已成为供应原料的附属部门。瑞典、美国的大型加工企业多是靠近林区联合经营的。正像重工业部门中采矿、冶金和机械制造的关系一样,从以原料采掘为主过渡到以加工为主,这也是森林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于实现了综合利用和联合经营,森林工业得到了全面发展,用同等数量的木材取得了更多的产品,使木材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从1913年到1954年的四十一年间,芬兰采伐量只增加3%,成材产品却增长20%,纸浆和纸的产量增加了七倍。
从主观上来说,第三阶段也是一个从盲目到自觉的过程。森林工业先进的国家,盲目采伐了几百年,最后终于认识到,天然林生长很慢,一旦被破坏,恢复很难,必须合理地利用资源,使森林工业得到全面的发展。但从森林工业本身来看,解决木材不足的途径还限制在挖掘木材利用的内部潜力,即充分合理地利用工业用材、使薪材转为工业用材和扩大树种利用等几个方面。这仍然是一个被动的局面。如何从被动转为主动,从根本上解决采伐和更新的矛盾,使森林工业和合理经营林业结合起来,将是下一阶段的方向。
森林工业和营林综合经营阶段
第四是森林工业、营林造林和综合经营阶段。目前,森林工业取得了全面发展的国家,已逐渐走向采伐利用和营林造林综合经营、统一发展的道路。这种新的趋势在苏联、北欧三国、美国、意大利、法国、西德、日本等国家,有的已经出现了一些苗头,有的则已有逐渐成为主流之势。
森林工业为什么会走上这条道路呢?这可以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森林工业本身的特点和各国森林工业发展的特点来说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木材特别是对某些以木材为原料的制品的需要,上升得很快,这就要求进一步增加木材的产量。可是,只挖掘木材利用的内部潜力总有一定限度,而国民经济对木材的需要却是不断增长,这样势必要考虑森林资源扩大再生产的途径。
森林工业的劳动对象是森林,它是一种生物有机体,可以生息不绝、源源不断地生产和再生产。为了解决森林资源利用和更新之间的矛盾,决定了采伐和造林必须结合起来,实现永续利用,长期经营。
资本主义国家的森林工业是怎样发展的呢?在森林工业发展的第二阶段,它们对营林极不感兴趣。因为林木本身生产的周期性长,作为工业用材的树木,一般要生长一百多年才能利用,投资很不合算。正如马克思所说:“长的生产时间(其中所包括的劳动时间是比较短的)及由此引起的长的资本周转期间,使造林业不适宜于由私人经营,从而,也不适宜于资本主义经营。因为,资本主义经营,即在以结合资本家代替个别资本家的场合,在本质上也是私人经营。”(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288页)所以,掠夺式的采伐是这一时期森林工业的特点,采完一地即迁移他地再采,营林造林的规模几乎微不足道。当时也因为森林资源丰富,客观上具有一定的条件。但是,近几十年来,情况却有了变化,随着森林工业的全面发展,资本主义各国对营林造林开始注意起来。这是因为,森林的严重破坏,带来了森林资源枯竭的危险,威协着资本家的投资利益;为保证木材加工工业的生产,需要保证原料的源源不断的供应;用间伐方式采伐,既可以取得木材,又促进了林木生长,有可能实现永续作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营造速生林已有可能缩短林木生长周期,有些树木三几十年即可利用,使造林事业对资本家有可能成为投资事业;几十年来,木材价格的猛烈上涨,更刺激了资本家经营林木的欲望。因此,森林工业走上了与营林综合经营的道路。
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木材采运企业,过去一般经营十年到二十年后,由于资源采光就要搬家。这样,当它向第三阶段过渡时就产生了以下一个问题:森林联合企业建立起来不久,正要发挥效率,原料却失去了保证。从发展森林工业联合经营、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要求企业必须在林区长期固定下来。这样才有可能建立各种近代化的木材加工联合企业。固定下来,就要求原料能够从周围森林基地源源不断地得到供应。因此,势必要考虑采伐、加工利用和营林造林密切相结合。这样,森林工业也必然走向与林业综合经营的道路。
采伐利用和营林造林的综合经营,使林业实现了集约经营和永续生产,如大规模的近代化的农场似的。因此,过去的林子造起来,主要靠天然力量生长,经营比较粗放,现在则运用了灌溉、施肥、选种、育种、机械化等多种技术措施,进行集约经营,促进林木速生丰产。过去的森林工业是由采运开始到制材加工为止,综合经营则使其扩大到由育苗开始,经过造林、经营、采运,最后到各式各样的加工。
在森林工业全面发展阶段。人们对森林生长的规律、森林工业和营林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已经深入到抓着如何解决采伐与更新这个根本矛盾,着手彻底解决木材不足的问题。


第5版()
专栏:

短途运输和农业生产的关系
朱田顺
短途运输是同农业有直接联系的一种运输方式。它所运送的物资,大部分是农副产品以及农村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短途运输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可以这样说,没有发达的农村短途运输,就不可能有正常的城乡联系,也不会有发达的农业。
农村的农副产品和购买力,是分布在广大农村的各个角落,分布在五亿多农民手里的。
要想扩大农村“供给”和“吸收”的能力,需要把农副产品从农村集中起来,输送到城市,同时把农村要吸收的工业品,从城市输送到港口和车站,分散到农村。由谁来担任这种集中和分散物资的工作呢?无疑是短途运输。在我国目前交通运输的条件下,短途运输是一种最深入、最机动灵活的运输方式。它像微血管一样深入到广大农村的各个角落,把各个最小的物资产地同水陆各种运输干线联接起来,从而也就同城市联系起来。马克思说:“生产物由一个生产场所到别一个生产场所的运输,又有完成生产物由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运输跟在后面。生产物要完成这些运动,方才是完成而可以消费的。”(《资本论》,第二卷,164页)
合理安排农村物资集散点,是建设农村短途运输网的先决条件。这种集散点可以保证农村所需要的各种物资以及农副产品的运输,采取最合理的运输路线,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既节省运输力,又节省流通费用。农村物资流转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许多物资集散点,是在长期的商品流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些传统的物资集散点,一般是合理的。县境内的大集镇是农村最重要的物资集散点,也是农村短途运输的基点。为了活跃农村市场,发展农业生产,商业部门、供销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要深入到这些集镇去,用产、供、运、销相结合和经济的办法,共同组织运输。根据各地的经验,组织农村运输的最好的办法,是由商业或供销部门、交通部门和人民公社的生产队订立合同。这样可以使商业、供销部门的购销计划与生产队的农副业生产和交售计划以及交通运输部门的运输计划相互衔接起来。
农业不只需要短途运输的支援,也给短途运输提供巨大的运输潜力。农业本身所拥有的运输工具,固然主要用于农业生产过程的内部运输,同时也是一支重要的短途运输力量。按照一般习惯,人民公社生产队的运输工具,可以担负两个方面的任务:第一,到较近的物资集散点取运自己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时运送自己要交售的农副产品。采取这种“自货自取,自货自送”的办法,既可以及时满足生产队的生产需要,又可以节省专业运输力量。第二,利用农事间隙,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前提下,挤出一部分运力举办副业运输,为物资部门运送物资,这样既可以增加短途运输能力,又可以增加生产队的副业收入。把农业本身这支运输力量组织好,充分发挥它们的运输潜力,是办好短途运输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
根据各地的经验,充分发挥农业本身的运输潜力的关键,在于组织好专业运输力量和生产队副业运输力量之间的接力运输。这两种运输力量的接力点,一般在大集镇。从生产队到集镇的运输,主要由生产队的运输力量担负;从集镇到城市、车站、港口的运输,由国营和运输合作社的专业运输力量担负。为了做好这种接力运输的组织工作,一般都在大集镇设立运输管理站,由交通运输部门同商业、供销等部门密切协作,用订立合同的办法,为生产队的运输工具组织货源,办理运输手续。同时,还应当从各个方面为生产队参加运输创造便利条件,由有关部门在适当地点设立车马店、草料店、马掌炉以及其他各种运输用品供应店。这些都是极其细致的组织工作,是我国运输组织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了充分发挥农业本身的运输潜力,正确地规定运输价格是十分必要的。“一个生产过程的生产物能够当作生产资料移转到其他生产过程去的速度,是取决于运输交通手段的发展。在这种问题上,运费的低廉,有大的作用。”(《资本论》,第二卷,154页)从加速商品流转、发展农业生产的观点来说,短途运输的运价应该是低廉的,特别是农业生产资料的运价更应从低。但是,生产队经营副业运输是要取得运费的,从这一方面来说,短途运输运价又要有利可图。否则,生产队就没有参加运输的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短途运输的运价要贯彻低利多运的政策,既要有利于城乡物资交流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又要使经营副业运输的生产队和其他运输从业者都有利可图。
除了充分发挥农业本身的运输潜力外,还要进行农村运输工具的技术改革。毛主席说:
“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通通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农村技术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运输工具的改革。田间运输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农村的运输工具是重要的大农具。据典型调查,目前在平原和丘陵地区,田间运输所占用的劳动力,在农副业生产的总劳动量中约占35%左右;在山区约占60%左右。只有改革田间运输工具,才能解放大批劳动力。甚至对于某些地区来说,改革田间运输成为农业技术改革的首要的一着。只有改革短途运输工具,才能加快周转速度,减低运输成本,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
改革农村运输工具,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逐步发展适合农业生产和农村短途运输需要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运输工具,如越野性较强的小型载货汽车、浅水拖轮和安装滚珠轴承的胶轮马车、手推车等等。另一方面,是从技术上改造现有的民间车船,使之增加载量,减少阻力,降低成本,节约人力和畜力。
良好的农村道路网(包括水路和陆路),也是农业和短途运输技术改革共同需要的。良好的道路有利于加速运输工具运转和降低运输成本。几年来,许多农村的交通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今后的任务主要是,由交通运输部门的专业养路队伍和人民公社的生产队分工协作,把已经修成的各种道路养护好,并逐步加以改善。根据各地的经验,交通繁忙的重要公路应由专业养路道班养护,运输量较小和季节性通车的公路由养路道班和生产队共同养护,公社公路和其他地方道路则应由人民公社组织社员自管自养。
秋收大忙季节即将到来,建议有关部门认真检查短途运输的状况,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短途运输的各种问题。并建议短途运输部门深入农村,为农业生产服务,推动完成运输任务,主动支援农业技术改革。农村人民公社和生产队也要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原则下,举办副业运输,积极养护道路和改革运输工具。办好农村短途运输,建设农村短途运输网和道路网,改革农村运输工具,这是短途运输部门和广大农民的共同要求和共同任务。


第5版()
专栏:经济资料介绍

钢铁工业的若干情况
邵象华
钢铁生产概况
平炉、转炉等现代炼钢的基本方法的采用,到现在已有约一百年的历史。它们的出现和不断改进给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可能。
1936—1938年,全世界钢的平均年产量为1.24亿吨,平均每人约57公斤。1960年为3.49亿吨,平均每人接近120公斤。二十多年来,钢的绝对年产量增加了1.8倍,按人口平均计算,增加了1.1倍。请看下表:1936——1938年平均亿吨占世界产量%1960年亿吨占世界产量%社会主义阵营0.23191.0630北美洲(美国、加拿大)0.44350.9728西欧0.47381.0831其他0.1080.3811合计1.241003.49100
1960年,社会主义阵营的钢产量比战前同地区的产量增加了3.6倍,而世界其余地区的总产量只增加1.4倍。现在,社会主义阵营的钢产量已经与北美、西欧地区成三足鼎立的形势,各占世界钢产量的30%左右,即一亿吨左右。
不同地区的按人口平均计算的钢产量是极不平衡的。1961年,苏联每人平均320公斤,与西欧和加拿大大致相同,比美国的490公斤低些。而整个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每人平均产量只有10—30公斤。
在世界钢产量增长的同时,几十年来钢的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高质量的品种不断增加,给各经济部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耐高温或具有其他特殊性能的钢和合金得到了很大发展,是现代尖端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几十年来,由于钢质量的提高和新品种的发展,一吨钢可以抵以往几吨钢使用。
钢铁工业的基本原料——铁矿,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在世界主要产钢国家中,苏联有丰富的矿石,可以满足本国钢铁工业的需要。但是,其他许多国家并不如此。例如,美国1961年产钢9,100万吨,生铁约6,000万吨,而生产的铁矿石不足7,000万吨,平均含铁品位为50%;英国产钢2,200万吨,生铁1,500万吨,而铁矿石只产1,600多万吨,平均品位只有30%。西德矿石品位也只有30%,产量不足用量的三分之一。日本矿石产量只及钢产量的十分之一。这些国家发展钢铁工业的一个主要办法是掠夺经济较落后的国家的矿石。
生产技术上的发展趋势
社会主义国家的钢铁工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原材料和燃料的消耗、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钢的质量和发展新的品种等目的,以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战后在生产技术的各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在资本主义国家里,资本家为了谋取最大利润,保持竞争潜力,在一定条件下也发展了一些新技术。近年来,在钢铁方面有不少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得到利用和发展,形成了若干可以说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
(一)用氧气强化冶炼过程。在钢铁冶炼过程(包括燃烧过程)中需要的大量氧气,主要由空气来供应。但是,空气中含有氧气量四倍的氮气。这样多的氮气通过,不但占用了设备的容积,带走了大量的热,而且留在钢中的氮还使钢的质量受到损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空气中提取氧气已经成为一种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方法,每立米氧气的成本已降低到不到一度电的费用。因此,在冶炼过程中用氧气全部地或部分地代替空气,在很多场合已经成为经济合理的办法。
近年来,氧气炼钢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例如,苏联用氧气生产的平炉钢,几年前已经达到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各国计划十几年以内90%以上的平炉都用氧气;以转炉为主要炼钢方法的西欧大陆各国,用氧气生产的钢已占一半以上。
完全用氧气的顶吹转炉的发明,给全世界的炼钢工业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氧气转炉的发展将使转炉钢的比重不断增长。但是,截至现在为止,就世界范围来说,平炉还是最主要的炼钢方法。
(二)利用真空技术提高钢的质量。现代机械制造工业和尖端技术需要许多种质量特别高或具有特殊性能的钢。要使生产出来的钢达到这些要求,必须经过在真空条件下提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成功地发展了大型、高效率的真空泵,钢铁工业获得了应用真空技术的条件。
战后,西德首先在工业生产中对平炉或电炉炼出的钢水进行真空处理,将钢中所含的气体(主要是氢气)抽去,使钢的质量得到很大改善。钢水的真空处理在苏联、美国、英国和其他一些国家都将得到迅速推广。由于巨型真空泵的制成,目前最大的真空处理设备一次可处理250吨钢水。
对于现代尖端技术需用的某些钢种,要求整个熔炼过程在真空下进行。十年来,特别是近五六年来,在真空中炼钢的炉子在型式和容量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最大的设备已可生产几十吨重的钢锭。
应当说明,在目前和不久的将来,总钢产量中经过真空处理或真空熔炼的部分都还只能占很小的比重。在大量钢的生产中,通过工艺过程的改进而提高质量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近十年来,各国在这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
(三)实行机械化、自动化、大型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切强化冶炼过程的措施都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例如,氧气炼钢就是劳动生产率很高的生产方法。不论是传统的冶炼方法(高炉、平炉、转炉、电炉)还是较新的冶炼方法(如氧气转炉、真空炼钢炉),都随着设备容量的扩大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各国在机械制造工业水平提高的同时,冶炼设备都在不断加大。由于机械化、自动化、大型化的结果,苏联、美国、西德钢铁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已达每人每年80—100吨钢,先进的平炉车间的劳动生产率为每人每年1,500—2,000吨钢,而先进的转炉车间达到3,000—4,000吨钢。
(四)实行高炉新技术配套,提高生产能力,降低焦耗。近年来,各国在高炉上的成就是很大的。有人粗略计算,十五年前,炼一吨铁,进入高炉的原料约为矿石1.85吨,焦0.90吨,石灰石0.45吨,空气3.40吨;而现在只需要矿石1.55吨,焦0.65吨,石灰石0.30吨,空气2.30吨。这就使高炉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生铁成本显著降低。
高炉技术经济指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若干重要的新技术的采用而实现的。在原料方面,严格控制矿石块度,采用含铁品位高而且本身含有助熔剂的烧结矿或团矿,焦炭的块度和强度也有所改进,高炉的风温大大提高;随着风温的提高,在鼓风中加入蒸气,以保持操作的顺利进行。近年来,许多国家从高炉风嘴中喷入天然气、焦炉煤气、油或煤粉作辅助燃料,使焦炭消耗显著减少。许多新建高炉还采用了更高的炉顶压力。近年来的趋势是在同一高炉上把它们综合应用,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五)铁矿石直接还原。炼钢的主要原料除生铁外,还有大量废钢。据估算,近年来在全世界的钢生产中,作为原料加入炼钢炉(主要是平炉,也包括电炉)的废钢约占总产钢量的47%左右。但是,这部分废钢本来也是由生铁炼出来的,因此,目前全世界的钢约有99%归根结底是通过高炉——炼钢炉的途径而生产的。这一情况必将在相当长的时期继续存在。
多少年来,曾经研究和发展了至少二、三十种不通过高炉而将矿石直接还原并炼成钢的方法。其中,有五、六种已经发展成为经济的工业生产方法。例如,粒铁法用酸性的碎贫矿为原料,燃料不用冶金焦而用焦粉、半焦甚至粉煤,在许多国家都被采用。全世界粒铁年产量已达到五百至六百万吨,主要产地是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西德和朝鲜等。
在瑞典有很纯的铁矿。为了避免在高炉的高温下燃料中的杂质进入成品,在那里发展了几种用固体或液体燃料(还原剂)的低温直接还原的方法,年产几十万吨。墨西哥也采用了相似的方法。美国利用石油工业副产物为原料炼成氢气,在高压下将粉碎的铁矿石直接还原,也已发展成小规模的工业生产方法。
在电力充裕的国家,铁矿的直接还原可以在电炉中进行。有的方法对复杂矿石的综合利用特别适宜,在日本已有工业规模的生产。
直接还原有很大的潜在的重要性,它将是世界钢铁技术发展上的主攻方向之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