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9月1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石油风暴
·记巴西人民保卫国家石油权益的斗争· 唯真 庆东
当我们乘坐的飞机到达巴西旧都萨瓦多市上空的时候,只见一股黑烟,从萨瓦多市南边的地平线直上苍空。入夜,那里火光闪闪,烧得天边通红。这是一口钻入地层三千米深的油井正在燃烧。油井所在的地区曾被美国派来“帮助”巴西开发石油的总工程师瓦特·林克下过结论,说“决不可能找出一滴石油”。可是,巴西工程师不相信他的结论,在去年8月中旬钻出了石油。但是,在钻出油来之后不久,油井突然神秘地起火了,火焰直射天空,达八十多米高,有如火山爆发。萨瓦多市民都震动起来。消息也震动了全巴西。
这个油井还在继续燃烧。透过它的熊熊的火光,一篇巴西石油业为摆脱外国的绊勒,争取独立发展的斗争史,展现在人们面前。
十年以前,巴西连一滴石油也不能自己生产。巴西人不知道自己的国土底下,究竟有没有石油。尽管有些地方冒出了黑色的金泉,引起了人们的惊喜,可是,外国专家却认为:“那是偶然现象。”他们说:“巴西是天生的缺油国,根本不可能有石油。”外国垄断资本在巴西的代理人也随声附和。就在这种谎言掩盖之下,巴西曾经长期成为国际垄断资本巨大的汽油销售市场。统治这个市场的最主要的一家公司,是美国的斯丹达(Standard)公司。外国垄断资本利用它们整套的国际垄断机器,每年用越来越低的价格收买巴西的咖啡和其他出口品,而以高价强迫巴西接受他们的石油。为了使巴西永远沦于石油销售市场的地位,国际垄断组织在巴西买下了许多有产油希望的土地,并把它们闲置起来。他们甚至在1939年设法把巴西人民在巴伊亚州用粗浅的技术钻出来的第一口油井埋掉。
早在1934年,巴西著名作家蒙特罗·洛巴托就第一个出来论证巴西必定有自己的油源,他指出不能听信外国垄断资本的谎话。他的观点得到全国爱国人士的支持。在巴西油源越来越无法掩盖的情况下,外国资本在1947年决定攫取巴西的石油开采和冶炼权(在这以前,他们只有法定的汽油分配、售卖权)。可是,这同当时巴西的矿业法是相抵触的。于是,斯丹达公司就让它在巴西的负责人斯科贝尔(美国人)出面,要求修改矿业法,把石油开采、冶炼权让给这家公司。斯科贝尔对巴西有关方面多方施加压力,希望获得这种让步。忍无可忍的巴西人民在1948年4月正式掀起了“保卫石油”的斗争来回答。4月21日,“巴西保卫石油全国委员会”在里约热内卢市(下简称里约)宣告成立。委员会提出了“石油是我们的,决不给斯丹达公司”的口号,并强调指出:“石油是国防的基础,把它让给外国垄断资本是不可想像的事情。”全国委员会成立之后,巴西各州、市的爱国人士纷纷响应,于是,一个全国性的“保卫石油”运动从此轰轰烈烈地展开。仅1948年6月,里约市就举行了二十五次“保卫石油”群众集会。在截至1948年8月的四个月中,全国共成立了四百多个保卫石油地方分会。运动的声势浩大到这样的程度:许多工厂的全体工人,陆军中的全师、全团的官兵,都集体通过决议,表示支持运动。许多政界知名人士和国会议员也公开表示支持这一运动。在运动发展的基础上,从1948年开始的几年间,连续举行了三次“保卫石油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大会和它的地方分会成了全国反帝统一战线的组织。为了支持这个运动,各界人士还集资出版了《巴西解放周报》,这个周报一直存在了六年之久。
在广大群众的保卫石油斗争运动面前,外国垄断资本既慌且恼,他们运用“巴西人反对巴西人”的计策,花了大量美元来收买许多报刊和部分将军、校官,并调动他们能控制的某些地方的警察,向群众运动反扑。在一些地方,警察用武力驱散群众的集会,开枪打死打伤参加斗争的群众,逮捕爱国人士。许多人因为参加保卫石油运动而被企业、学校和机关开除。垄断集团的御用报刊上充满了对保卫石油运动的污蔑和攻击,那些卖身投靠外国垄断资本的“英特列基斯塔”分子纷纷发出叫嚣,要求取消限制外资开发和冶炼巴西石油的法律。他们甚至威胁说,如果政府不让步,就要举行政变。
但是,美元浇不灭巴西民族运动的火焰。这次反扑的结果,使巴西当时的“反对政变”运动和“保卫石油”运动结合起来。运动受到一些陆军部队的支持。在一些地方,当警察包围保卫石油委员会和干涉群众集会时,陆军部队就开来把警察赶走。不少官兵同各阶层爱国人士一起走上街头,揭露外国垄断资本集团和“英特列基斯塔”分子的罪恶。对保卫石油全国委员会的每次迫害,都引起了新的全民抗议浪潮。当时群众的情绪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以至于前总统阿杜尔·伯纳德斯曾几次发出警告说:“油权如果得不到保障,巴西就要面临革命!”
在人民的支持下,1952年7月召开的保卫石油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改“保卫石油全国委员会”为“保卫石油和国家经济全国委员会”,使保卫民族利益、反对外资侵略的斗争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强大的群众运动推动下,瓦加斯总统在1953年底正式颁布法令,重申只有巴西人有权开发本国石油和开设冶炼厂。法令还规定着手组织一个国营“巴西石油公司”,来负责大规模开采和冶炼石油的工作。1954年初“巴西石油公司”正式成立。至此,巴西人民保卫石油的斗争取得了第一回合的胜利。
巴西石油公司在成立以来的八年多中间,不断对外国垄断资本进行斗争。外国垄断资本在硬的手法失败之后,就改用隐蔽破坏和公开胁迫相结合的双重手法。他们假装同情巴西人民发展石油生产的愿望,派了一位大名鼎鼎的美国工程师瓦特·林克来“帮助”巴西发展石油业。林克利用巴西石油公司人员早期技术知识不足的缺点,就乱下结论,说巴西除了已经发现石油的巴伊亚州的某些地区外,其他地方都没有开发石油的希望。他故意避开蓄油的地层结构,而在许多明知毫无蓄油可能的地方大肆进行钻探。他对巴西工程技术人员的合理建议都置之不理。这些破坏手法在最初几年曾经给巴西石油公司造成了无法计算的损失。以后,林克公然要巴西放弃在本国开发石油而投资开发玻利维亚的石油。除了林克之外,国际垄断组织还收买了一些人来破坏巴西石油业的发展。但是,巴西石油工业人员越来越明显地看出林克的破坏伎俩。因此,“林克先生滚回去”的口号在巴西舆论界喊得越来越响。1960年,林克终于在巴西石油界职工和广大社会人士谴责声中正式解职,回到斯丹达公司。
外国垄断资本仍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他们继续大量花钱收买“英特列基斯塔”分子,让他们兴风作浪,要求把石油开发权分让外国。1954年8月瓦加斯总统被迫自杀之后,他们就利用继任总统卡非·费略的软弱无能,再一次把要求分让油权的运动推向高潮。外国垄断资本甚至以进一步压低巴西咖啡国际市场的价格,来胁迫巴西在油权上作让步。但这一次他们又失败了。在群众斗争的支持下,1956年初上任的库比契克总统,重申了“保卫石油”的原则。
1960年林克走后,巴西石油公司依靠自己的新生技术力量,在全国进行了石油普查。普查结果发现巴西几千里长的海岸,除了里约热内卢州和圣保罗州的部分地段之外,几乎都有油田。今年2月,巴西一位二十九岁的工程师厄拉迪奥·戈麦斯,在巴依亚州另一个地方发现了一个大油田。更大的希望出现在北部亚马逊河流域,那里已在一百二十平方公里内发现了油迹。
在逐渐排除外国垄断资本设下的各种障碍的过程中,巴西石油业近几年来有了很大发展。1961年原油产量约为四百七十二万吨,占世界第十九位。
目前巴西石油业还处在青年时期,巴西石油工业所需的工程技术力量虽然大部分能自力解决,但本国生产的石油(截止1961年)还只能满足消费的28%,72%的石油还需要从美国、委内瑞拉等国进口。另外,大量需要的飞机汽油不能自己生产。为了购买这些石油和飞机汽油等,每年要支出大量外汇。如1961年付出的外汇就达二亿一千九百万美元。巴西“保卫石油和国家经济全国委员会”书记米兰达先生曾对我们说:“外国垄断资本仍然控制着巴西的汽油分配权,并对一些由巴西人出面经营的石油公司投资,以同国营石油公司进行竞争。目前,广大巴西社会人士正在为要求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要求收回汽油分配权,取消私营石油业,反对外资改头换面渗透石油业而斗争。”他说:“巴西石油业的发展历史证明了:不摆脱外国垄断资本的绊勒,不努力自力更生,经济落后国家的工业是不能健康发展的。”他说:“我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艰巨的斗争还在前头,但是胜利一定是我们的!”(附图片)
图为萨瓦多市南边正在燃烧的一口油井


第4版()
专栏:

黑非洲古文明的见证  林霏开
埃及古文明是谁也抹煞不了的。但是,对于撒哈拉以南广阔的黑非洲,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却极尽污蔑之能事。他们把黑非洲描写成没有任何文明的洪荒世界,把殖民者描绘成救世主,说什么“西方给这里带来了一切”,甚至贩卖黑奴也是为了“拯救愚昧的黑种异教徒的灵魂”。
黑非洲真的没有什么文明吗?“齐姆巴布韦”的发现,就给了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个位于三比西河中游、南罗得西亚的格韦洛城东南的古代“石城”(“石城”在班图语里为“齐姆巴布韦”),从建成到现在至少有五百多年了。我们从照片上可以看到它的内城墙的一段。内城墙依山而筑,用雕凿平整的方石垒成,高约十一米。在内城墙之外还有一道外城墙,长二百四十四米。这表明这座古代的石头城堡的规模是何等宏伟!据考证,“齐姆巴布韦”是在八十世纪时建成的。有的历史学者说,巴苏陀人当时还没有向南迁移,是他们建设的。更多的学者认为,是马尚纳族或马塔别列族人修筑的。这些说法都证明了,这座古代建筑是黑非洲古代文明的宝贵遗产。
根据现在的考察结果知道,大约从十三世纪起,在三比西河的罗得西亚一带,就存在着一个古国,当地人叫它为“马卡兰加”,意即“太阳之国”。阿拉伯人和葡萄牙人后来又叫它为“莫阿纳·莫塔帕”,意即“矿山的领主”。在阿拉伯人和葡萄牙人到来之前,这里的金属冶炼业已经很发达,铁,被用来锻制锄头;铜,被用来制造各种装饰品。近年来,在罗得西亚的许多地方,发现了古代熔炉的遗迹。在“齐姆巴布韦”的地下,找到了古代铸钱的泥模。在南罗得西亚东北地区的小丘上,发现了古代建造的梯田,它的四周有渠道和水井的残迹,这证明那时候在农业上已经实行了人工灌溉。类似“齐姆巴布韦”的石头建筑物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发现,从三比西河下游直至安哥拉,几乎到处都有,仅罗得西亚就有三百多处。
葡萄牙人在十五世纪末到达了东非三比西河口,关于“太阳之国”的神秘传说深深地吸引着他们。但是,真正使他们动心的还是黄金。因为据说“太阳之国”有一座金山,那里的街道是用金砖铺的,房屋是用金瓦盖的,贵人的衣服是金纱做的。为了黄金和理想中的“天国”,他们千方百计地寻找道路,从东非深入内地。继葡萄牙人以后的是英国人和德国人。从此,这个宁静的古国就遭到了来自西欧的骚扰和侵略。
古代“太阳之国”的人民,不但能开采和冶炼黄金,而且能制造精致的金银手饰。在“齐姆巴布韦”的石城遗址发现后,有人从一口古井里,找到了古代班图妇女的金银手饰。可以设想,这是她们在汲水时没有留意而失落井中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齐姆巴布韦”还发掘到中国明代的磁碗。从更早时期的地层里出土的,还有十三至十五世纪时的中国磁器的残片。这些文物可能同十五世纪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访问非洲,或者同更早时期的中国和东非的友谊有关。(附图片)
图为“齐姆巴布韦”内城墙的一段


第4版()
专栏:

水晶玻璃 丹红
捷克斯洛伐克的玻璃和中国的瓷器一样,在世界上是尽人皆知的。“捷克斯洛伐克水晶”则是捷克斯洛伐克玻璃中的上品,它是日用艺术玻璃中最受人们喜爱的玻璃之一。
这种玻璃有铅水晶、炭酸钠水晶等品种,它的化学性能很好,洁白透明,纯净均匀,色泽华丽含蓄,质地坚硬细腻,不会因为摩擦或磨损而失去光泽。
水晶玻璃之所以优美迷人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玻璃工人、技师和艺术设计家进行了很好的配合,对物质材料、工艺处理、使用功能和艺术装饰,作了综合的考虑,并充分利用了它的特点来进行艺术加工处理,达到了完美统一的艺术效果。比如水晶玻璃适于磨制,就采用磨玻璃的方法,用各种大小不同的金属小轮和金钢砂来磨制,这能突出玻璃制品的立体造型外轮廓线的美,并以质地的优美和外形的和谐取胜。
“捷克斯洛伐克水晶”中还有一种自然成型的艺术玻璃制品(窑玻璃),这种玻璃没有接口,因为玻璃工人和艺术家们在玻璃液还没有冷却硬化时,就顺着玻璃流体的自然形态,巧妙地进行加工,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形态。正因为如此,所以,这种玻璃制品是属于单件进行生产的艺术品。
捷克斯洛伐克玻璃制品中的宝石项练、钮扣、扣花和各种装饰小品的色彩美丽,造型新颖大方,很受人们欢迎。这些精致小巧的玻璃制品,在室内陈设或服装的整体设计中,往往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由于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审美习惯和不同的装饰部位等要求,水晶玻璃也有磨刻成各种人物、花卉、动物、建筑等形体和刻上美术字的。
日用艺术玻璃的装饰手法除了磨花刻花外,还有印花、画花、腐蚀、点泡眼、嵌玻璃丝等。在玻璃原料中加入一定分量的铁、铜等金属矿,玻璃就会呈现各种美丽色彩;如果在进行艺术和工艺处理时,能充分利用玻璃的折光作用,就可使玻璃制品看起来像珊瑚、翡翠、烟光、朝霞一样,变幻万千,使人好像进入了一个迷人的神话境界,从而激起对人们的劳动和智慧的赞美。(附图片)
图为磨制的铅水晶花瓶


第4版()
专栏:

三K党与美国政治 乐山
肯尼迪政府上台以后,对美国共产党和美国进步力量进行了残暴的迫害,为美国法西斯分子的活动进一步提供了合法的基础,新的法西斯组织不断出现,旧的法西斯组织也死灰复燃。现在,随着美国国会选举的到来,这些形形色色的法西斯势力正在准备大显身手。以绑架、私刑、屠杀等恐怖行动对待黑人,并在反共黑旗下进行罪恶活动的三K党,也在加紧活动。
“国会的产物”与流氓政治
美国南北战争后,南方种植园主为了镇压黑人和维护种植园残酷剥削制度而组织了恐怖团体,三K党即脱胎于这种团体。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三K党的组织逐渐扩大,开始对美国地方政权和中央政权发生一定影响。
三K党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开始扩展时,美国国会迫于公众的压力,曾由众议院的一个小组委员会对它进行了调查讯问。这次调查讯问的记录是美国国会史中最丑恶的一页。民主党众议员乌普夏在小组委员会上阿谀奉承地介绍了三K党的“大龙头”西门斯,说“他讲的每句话都是一个爱国志士讲述的真理。他不可能有任何不足取的、非爱国的动机、言语和行为”。三K党通过资产阶级报刊向全国各地介绍了这次调查讯问,把它变成了自己最大的一次宣传运动。在调查讯问开始以前,三K党党徒只有十万名,调查讯问结束后,不到一年,三K党党徒骤增为一百万名。三K党的“大龙头”西门斯说:“我们是国会的产物”,“三K党最忠实、最可贵的党员中有国会议员”。
三K党具有神秘、封建的气息,它把自己的“辖区”叫做“无形帝国”,由“大龙头陛下”掌管。帝国以下为“大区”、“省”、“地方党部”,分别由“大龙”、“大头目”、“独眼龙”掌管。保护党部安全和看管火十字架的党徒叫做“夜鹰”。三K党人在集会和活动的时候,都穿着蒙头的长袍,普通党人穿白袍,恐怖队员穿黑袍。党内存在着十分残忍的制度和各种行话。
三K党在极盛时期拥有将近九百万名党员,党的活动中心迁至华盛顿。有六个三K党员窃据了州长职位,许多三K党人当上了州议会议员、地方法院法官、州警察局局长。
三K党人吊打和虐杀黑人的行动受到了统治当局公开的庇护。三K党人通过贿赂、收买、恐吓等办法,进行院外集团活动,促使国会通过了排斥有色人种的移民法案。当民主党、共和党举行全国代表大会的时候,三K党首脑就率领大批党人在会场附近设立临时总部,配合两党党内的三K党分子进行宣传和恐吓活动,促使大会通过三K党赞同的反动纲领,并使三K党拥护的人当选为总统候选人。三K党的“大龙头”曾经说过:“不错,三K党并没有作为一个团体参加(两党)全国代表大会,会上也没有三K党的有组织的代表。但是,三K党是会上一个无形的力量,代表们因为我们可能采取的行动而感到害怕!”三K党对美国两个政党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在反共的黑旗下
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恐慌时期,美国国内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工人运动有了很大发展。这时候,三K党人屠杀黑人和迫害同情黑人的白人的恐怖活动,引起了美国人民普遍的愤慨和强烈的谴责。因此,三K党气焰稍告收敛,党员人数锐减。
为了重整旗鼓,三K党采取了新的策略。它以反共先锋自命,宣称美国处于“共产主义威胁中”,并挑拨维护美国黑人利益的美国共产党与美国黑人之间的关系。在亚拉巴马州的北明翰,三K党散发了这样的传单:“北明翰的黑人,三K党正注视着你们。去告诉共产党人滚出去,因为他们只会给你们带来麻烦。对善良的黑人来说,亚拉巴马州是一个好地方;对相信种族平等的黑人来说,它是一个坏地方。把共产党人的活动报告给三K党。北明翰信箱661号”。三K党还在纽约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暂时停止迫害黑人的活动,以“唤醒”人们注意“共产主义威胁”。在这以后,三K党就以比较隐蔽的方式进行活动。
三K党的复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统治集团为了准备新的战争,谋求实现美国垄断资本称霸世界的狂妄计划,在加紧推行对外侵略的同时,在国内疯狂迫害工人阶级和进步力量,三K党势力就在这种情况下复活。
据统计,从1955年1月到1959年1月,在美国南部发生的私刑、枪杀、阉割、爆炸、聚众袭击黑人的重大事件,见诸报端的有五百三十件之多,其中很多是三K党人干的。从1954年到1958年,三K党增加了十万多名党徒,建立了五百多个新支部。
1960年年初,美国杜斯克基学院曾发表报告,指出三K党势力的复活。3月底,在亚拉巴马、佐治亚、密士失必、南卡罗来纳和佛罗里达等州,同时发现三K党人焚烧十字架。三K党人对警察说:“我们只想让公众知道,我们已经组织起来和准备活动了。”
1961年,肯尼迪上台以后,三K党的活动变本加厉。5月,在三K党和其他一些法西斯团体煽动下,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城发生了一千多名种族主义者聚众殴打黑人的暴行。当三K党人开始殴打“自由乘客运动”的参加者时,警察们袖手旁观,不加阻止。
1962年7月初,三K党人公然在亚特兰大市散发宣传品,并阻挠全国有色人种协会为反对种族歧视而举行的示威。7月中旬,肯尼迪任命的联邦地方法院法官罗伯特·伊利阿特,宣布取消佐治亚州阿尔巴尼市黑人的宪法权利。美国《工人报》7月29日在题为“肯尼迪先生的法官身穿三K党长袍”的社论中,揭发伊利阿特是一名劣迹昭著的种族主义者。目前,三K党还与其他法西斯团体勾结,准备进行更猖狂的种族迫害活动。
在美国猖獗一时的极端反动的法西斯团体中,三K党的势力和影响还不是最大的。但是,它却是美国最古老的反动法西斯团体。它是美国反动政治气候的测量计。三K党活动的猖狂和美国黑人所受的歧视和迫害,暴露了肯尼迪所谓美国公民得到“平等权利”的欺骗性,意味着美国金融寡头政治地位的虚弱与腐朽。


第4版()
专栏:地理知识

拉丁美洲·南美洲·西班牙美洲 左羲
拉丁美洲是美国以南所有美洲地区的通称,包括北美洲南部的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因为这些地区曾沦为拉丁语系国家(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的殖民地,所以得名。
人们有时把“拉丁美洲”和“南美洲”两词混用。显然,这种用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拉丁美洲所包括的范围比南美洲广。有时“拉丁美洲”和“西班牙美洲”(一作“伊比利美洲”)两词也被混用,这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在拉丁美洲的国家中,虽然有十八个国家通行西班牙语,但巴西却用葡萄牙语,海地用法语,牙买加用英语。“西班牙美洲”只能指讲西班牙语的拉丁美洲国家。此外,对于拉丁美洲中讲葡萄牙语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巴西),有时也称之为“葡萄牙美洲”。对于拉丁美洲中讲法语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海地),有时也称之为“法兰西美洲”。对于印第安人比较集中的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厄瓜多尔和中美六国(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以及墨西哥,往往称之为“印第安美洲”。但是,这些名词都不及“拉丁美洲”准确、全面,所以美国以南所有美洲地区的正式称呼,以“拉丁美洲”为最流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