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8月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追念梅兰芳同志
欧阳予倩
人生六七十年不算短。梅兰芳同志就像一颗奇异的巨星,放着灿烂的光芒划过天空,成千成万的人争先恐后望着,欢喜赞叹,及至有更多的人涌上前去瞻仰时,它忽然消失。六七十年,哪怕再加多少倍,也总觉得太短、太快了!他的逝世是中国艺术界一个很大的损失。
他是个极为卓越的表演艺术家。他的表演艺术,到达了十分完美的境地。他是个爱国主义者,节操凛然。他是个好学之士,无论学甚么,都是老老实实,深刻钻研,一丝不苟。他态度谦虚,不好争辩,而在大是大非面前却决不含糊。解放前他力求进步。解放后他力求贯彻为工农兵、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方针——他到朝鲜慰问志愿军的时候,就能为炊事员同志清唱。他待人接物从来没有疾言遽色,对敌人他却能坚决斗争——当1956年到日本访问演出,蒋帮特务勾结日本反动派进行捣乱,以至爱国华侨被迫害时,他毫不犹豫,立刻给以严重的反击。(注①)
我和梅兰芳同志相识四十余年,1920年还在南通州同台演过一个月戏,可是我一直在南边,彼此相见很少。解放后同住北京,过往较密。又跟他同到日本作访问演出,相互了解更多。关于表演艺术和戏曲改革,我们的见解也多有相同之处。我为着进一步向之请益,曾拟和他作几次有关表演艺术的谈话,以我来发问他作答的形式探讨一些问题,他同意了。电台的同志得到这个消息,准备录音;我也在拟写提纲,这是一件事。其次我准备写一篇《梅兰芳的舞蹈》,研究他在古典舞蹈方面的创造(注②)。此外,我曾约他对总政文工团的舞蹈演员谈过一次有关身段、手势、眼神等的运用问题。那一次座谈,因为和演员们第一次见面,准备也不很够,没能畅所欲言。本打算再组织范围较大的一次,一直没有抓到适当的机会。以上几件事都只有了计划,没有完成。我们都很忙,难得凑在一起也是真的;其实还是由于我的因循误事。现在他逝世了,后悔无及。我总以为他那样好的身体,至少也要活到一百岁,谁知他会走在我的前面!
去年我想趁在颐和园休养的机会,把急待整理的稿件用两个月的时间赶好,就来进行以上计划,但我忽然病了(第一次发现我有心脏病)。梅兰芳同志到医院来看我,谁能料到,这一次的握手便成永别!
因为大家设法瞒着我,他逝世的消息过了很久我才知道。今天他离开我们一周年了!我还在病榻之中,不能到他坟上去。我只想到:他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应当加以系统的整理。他的演出看不到了。听不到他说话了。应该从电影纪录片、唱片和他的著作中学习他的经验。还有他的朋友学生的回忆录等,也有必要整理出一套完整的资料,以供后辈学习和参考。青年演员们和戏剧专业工作者们,要更好地向这位大师学习。学习他那谨严诚恳、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学习他对每个戏都以全力千锤百炼、毕生不断的创作精神;学习他力求进步、明辨是非的品德;学习他对人民服务的努力。从他的全部艺术作品中,随处可以吸取最珍贵的养料。梅兰芳同志对祖国艺术界卓越的贡献,将永远放着灿烂的光辉。梅派艺术无论到甚么时候,都将越来越芬芳远播。梅兰芳同志逝世一周年了,他好像还在我们面前。他高超优秀的艺术、他对人民深厚的感情,永远留在群众心里。越是这样,我们就更叹惜他离开我们太早了!
梅兰芳同志晚年极力争取多演出。他曾对尚小云同志说:“尽量多演吧,千万不要搁下。多为观众服务才对啦。”他有计划到各民族自治区演出,打算先到新疆。我约好和他一同去,借以对他的表演艺术从不同的角度作些研究,多听听他的意见,并可一同畅览壮丽的西北风光。现在是不能想了!如果他还在,他还可以对党对祖国作出多方面的贡献。今日对他,只有无限的追念!
1962年8月2日于阜外医院
注①1956年访日京剧代表团到日本作访问演出,蒋帮特务勾结日本反动派百般破坏捣乱。在大阪演出时,有几个流氓把汽车跟在我们代表团的车子后面,对我们肆行诬蔑,引起了爱国华侨的愤慨,上前理论,发生争执。大阪警察说成是以暴力妨碍市人业务,无理把三位爱国华侨拘留起来,并捏造事实,想借以打击代表团。当时我们正要回东京演出,要上车了,当我把华侨被捕的消息告诉梅兰芳同志,他立刻就决定说:“不马上释放,我们就不离开大阪。”一直就这样等到三位爱国华侨安全回到东京后,我们才从大阪动身;梅兰芳同志词严义正地谴责了日本反动派的不友好行动。
注②梅兰芳同志的舞蹈特点在于能和剧中人的感情相结合,能通过动作表达出艺术意境,独成风格。我想和他细密研究,彻底明了他制舞时的创作命意和技巧运用,然后动笔,今已不及。


第6版()
专栏:

梅兰芳先生周年祭忆语
许姬传
我和梅兰芳先生相处三十年中,他很少谈到自己帮助别人的事例,他认为这都是每个人应做的事,无须标榜,但别人对他的好处,却是铭记在心的。他常说“我的一生,得力于大家的关怀爱护。”现当梅先生逝世周年,就我亲身接触到的几件事谈一谈。
1958年梅剧团在石家庄演出,有一晚,梅先生从交际处乘车到剧场,后台门口围了密密层层的群众,等候瞻仰先生的丰采。车门拉开后,梅先生下车时摔了一跤。我跟着下车,听见老乡们纷纷议论:“可了不得,梅兰芳这一跤可摔得不轻。”我到后台化装室,看见他刚换了扮戏的浴衣在喝茶,就问他摔得怎么样?他说:“我左脚刚迈出去,看到脚下有一个小孩,要是踩下去,皮鞋和一百多磅的身体,怕压坏小孩,我只得一闪身,顺势摔到地下,幸而有同志托住我的上身,没有受伤。”
1951年冬,梅先生带了剧团到沈阳演出。辽宁省人民政府招待梅先生夫妇,还有我和王少卿、梅葆玖等住在交际处二楼,我们分住四个房间。每晚出门上剧场之前,梅先生到我们住的每个房间里,用手试拧脸盆里的热水龙头是否关上,并顺手关上所有的电灯。他对我们说:“旅馆里供应热水,都有一定时间,用手开热水龙头,没有水,必须随手关上,否则热水来了,屋里没人,不但浪费公用的热水,而且能够泛滥到浴室以外,给服务人员造成极大的困难。”在汽车里,他还举了一个实例:“某年,在香港演出,剧团里有个演员就闹了这个笑话,因为时间过久,水还淌到下面一层的房内。第二天,经理开来一张包括修理、折旧、人工的账单,这种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损失,应当引以为戒。现在我们住的交际处,如果发生这种事故,当然不会要我们赔偿,可是这里的水源供给,比南方珍贵,而扰得服务同志半宵不得安宁,就更过意不去了。”后来,交际处的李处长,知道了这件事,还以梅先生爱护公物为题,对全体职工作了介绍。
1958年在石家庄演出全本《宇宙锋》,姜妙香先生扮赵女的丈夫匡扶,剧团的二路小生扮秦二世。唱到金殿一场,赵女见了秦二世念:“上面坐的敢莫是皇帝老官么,恭喜你万福,贺喜你发财呀!”秦二世应接念:“嗯!见了寡人为何不跪。” 赵女接:“有道是,大人不下位,我生员么,喏喏喏是不跪的啊。”这里赵女一边走圆场,同时,用手在膝上一拍,鼻间一抹,形容秀才的酸气,台下是有效果的。那天秦二世没有念“见了寡人为何不跪”,就接下面的“果然疯癫,倒叫寡人好笑,哈哈哈哈。”梅先生只能跟着他念:“我也好笑哇……”
剧终,舞台监督李春林对扮秦二世的演员说:“你这么忘记了一句要紧的话白,把旦角的身段表情都‘窝’回去啦!” 这个演员十分惶恐地向梅先生认错。梅先生说:“我知道你不是有意开玩笑,在台上忘词儿是难免的,以后注意就得啦。”还对李春林说:“你别再埋怨他啦!”
事后,梅先生对我说:“按说,这是舞台上的严重事故,可是他已经汗流浃背,无地自容,我如果再责备他,下次再唱这出戏,还要‘闹鬼’(舞台术语)。”
梅先生分析那次出错的原因,有两种因素,一是过于紧张“晕场”;二是剧中人为同场演员的表演所吸引,不知不觉就变成了观众,看戏出了神。属于后者的成份较多,因为他在台上似乎根本不知道出了错。梅先生总结那次的经验教训说:“由此看来,演员锻炼一副冷静的头脑是有必要的。”
1959年春,梅先生对梅剧团的副团长姚玉芙说:“姜先生在剧团里要陪我和葆玖两个人唱戏,别把老头儿累坏了,咱们该物色一个青年演员,请姜先生培养他。”正好有位叫马毓琪的学生,本年将在中国戏曲学校毕业,本人希望到梅剧团工作。梅先生就关照我们看了马毓琪的戏,大家认为嗓子、扮相、身材都够条件,就向组织上提出,请学校把他分配到梅剧团,事情说妥后,正在办理手续。有一天中共鞍山市委派干部拿了介绍信来见梅先生,大意是,市里京剧团缺小生,他们已经选定马毓琪,而中国戏曲学校为了照顾梅剧团,决定分配到这里,可否把这个小生让给他们。梅先生对他们表示,研究一下再答复。客人走后,梅先生点了一支烟卷抽着,沉吟了半天,就对我说:“这个小生我们剧团虽然十分需要,但鞍山是重工业基地,应当尽量支援他们,请你打电话给文化局说我们同意鞍山市的意见,请校方和鞍山派来的人联系。”
川剧名演员陈书舫有一天到护国寺街来拜访梅先生,她说:“我现在排全本《玉簪记》(高腔),听说您早年演过昆曲《玉簪记》的‘琴挑’‘问病’‘偷诗’里的陈妙常,我想跟您学一些身段表情,特别是拂尘的各种姿势。”梅先生谈了他当年演《玉簪记》几折戏的经验。他说:“陈妙常这个角色,要演得含蓄有诗意,她的性格是外冷内热,表面上有些像《红楼梦》里的妙玉,但没有那种孤僻高傲的习气。我看过您演的《柳荫记》里的祝英台,深刻动人,虽然祝英台和陈妙常的性格不尽相同,悲剧和喜剧的结构也有区别,但我相信您是可以演得好的。”陈书舫凝神默记,细细领略。这时梅先生从花瓶里抽出一支拂尘,站在作为舞台偏下场门的角度,做出高矮斜直各种不同姿势,这时他把拂尘甩出去,然后又收回来说:“来去都有一定的路线节奏,但必须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使观众没有突出表演拂尘的感觉,才是上乘。我们演员常说,有本领的演员,手里拿的,身上系的,都能发挥舞蹈作用,成为整个儿的‘美’,工夫不到家的人,一心照顾这些东西,反而添了累赘[zhuì]。你是聪明人,回去钻研一下,保管能够得心应手。”
今年春节期间,陈书舫同志带了她的儿子到这间曾经为她说戏的客堂里,向梅老师的遗照鞠躬行礼,从她哽咽的话音和沉痛的默哀中,看出她在追忆梅先生对她的启迪和鼓舞。


第6版()
专栏:新书架

“梅兰芳文集”
为了纪念梅兰芳艺术大师的成就,继承和发展他的艺术,为了给研究和总结中国戏曲表演学派提供丰富、生动的材料,中国戏剧家协会编辑了“梅兰芳文集”。
文集主要选辑了梅兰芳同志建国以来发表的报告、论文、评论、回忆录等文章,和一些未发表的手稿。其中“为着人民、为着美好的未来,贡献出我们的一切”、“戏曲大发展的十年”、“赣湘鄂演出旅行手记”等文章,叙述了他对艺术的任务和作用的认识,对毛主席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的感受,以及对“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实践。“关于表演艺术的讲话”、“我演‘游园惊梦’”、“我怎样排演‘穆桂英挂帅’”等文章,介绍了他塑造舞台艺术形象的经验和心得。他对青年演员一代的成长,始终关注,在“要善于辨别精粗美恶”、“怎样保护嗓子”里教导他们在艺术上如何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以及如何保护嗓子的方法。在“纪念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看日本歌舞伎剧团的演出”、“忆泰戈尔”等文章里,流露出对这些国家的艺术和艺术家的热爱和赞美。
“梅兰芳文集”现已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陆乙)


第6版()
专栏:

咏梅二绝有怀梅兰芳同志
——题传记纪录片“梅兰芳”
郭沫若
漫夸疏影爱横斜,铁骨凌寒笑腐鸦。沥血唤回春满地,天南海北吐芳华。
仙姿香韵领群芳,燕剪莺簧共绕梁。敢信神州春永在,拼将碧血化宫商。 一九六二年三月八日作于广州


第6版()
专栏:

梅兰芳剧照
上:1956年赴日本演出的《贵妃醉酒》
中左:1955年演出的《梁红玉》
下:1930年演出的《西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