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8月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注意企业特点 讲求产品质量
苏州实事求是节约原材料
据新华日报报道:采取实事求是措施,从上到下讲究节约实效,是今年上半年江苏省苏州市各工业部门开展煤、电、粮、棉、油、丝、竹、木、碱、金属等十项物资节约工作的主要特色。今年上半年,这个市共计节约煤炭三万一千多吨,电一百三十万多度,粮一百四十万斤,棉一万零一百多公斤,布三十九万多米,丝一万一千多公斤,木材七百四十一立方米;其他油、碱、金属材料等的节约数量也相当可观。
苏州市节约工作取得这样大的成绩,主要是从不同企业和不同原料的特点出发,因厂因料制宜采取节约措施。例如用农副产品做原料的食品工厂,主要是从如何进一步提高出率着手;用金属、竹木、布匹做原料的五金厂、农具厂、服装厂等,一方面精打细算节约用料,一方面则充分利用边角余料增产小规格产品;用煤炭、丝、棉等做原料的发电厂、丝织厂、棉纺厂等,针对原料容易亏耗等特点,在改进操作的同时,健全了过磅、盘存等制度,全面加强了原料管理。
实事求是地修订各项原料、材料、燃料的消耗定额,是这个市节约物资工作的另一成功经验。今年一开始,各工厂企业由专业人员和工人一起,参照兄弟厂的先进水平,并结合本厂具体情况,重新制定和调整了原料消耗定额。苏州玻璃厂第一季度合理制定了煤耗定额以后,进一步调动了职工节约用煤的积极性,使煤的耗损率很快地降低到定额指标以下。半年来,这个厂共节约煤炭四百多吨。
苏州市节约物资工作的另一条重要经验是,正确地处理了节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许多单位在节约原材料的同时,加强了试验研究工作,全面考核了经济效果,保证用同样多的原材料生产出质量更好、数量更多的产品。民丰锅厂在用废铁屑代替生铁铸锅时,一度因铁水不纯而影响到产品质量,领导干部就到炉前和工人一起研究,从操作和设备上加以改进,终于用杂铁屑熔化成了紫口铁,既保证了铁锅的质量,又节约了原料。


第2版()
专栏:

三条建议
本报记者 莎荫 孔诚
中共山西万荣县县委书记阎广洪,听完王亚庄公社党委书记姚孝贤在干部会议上作的报告后,心里挺满意。由于这些干部虚心地听取老农的意见,看来,今年夏收工作的安排没啥问题了。他决定把这个公社对夏收工作的部署,给县委写个报告。
就按你们的意见办吧!
第二天,他同公社干部研究写这份报告时,发现这个公社还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好。一个是劳动力安排中,没有规划管理棉田的人;另一个是打麦超过定额,奖给粮食,有些不妥当。第一个问题,他前些时在贾村公社工作时,也曾发现过;在那里,他向公社提出过建议,希望安排些劳力管棉田,公社采纳了他的意见。根据贾村公社的情况,他向姚孝贤和公社主任邓国珍说:“夏收期间,劳力最好分成三支队伍:一支队伍割麦运麦,一支队伍打场,一支队伍管理棉田。”姚孝贤听了,不以为然地摇摇头说:“这里的干部是一遭被蛇咬,三年怕草绳啦!去年各生产队因为把劳力分散了,偏偏又碰了场连阴雨,麦子发了霉。今年哩,大家怕再出那个差错呀!”姚孝贤说这话本来也对,可是,阎广洪听了多少有点意见。他想:一个公社党委书记,看问题总得全面些,光知道收麦,将来荒了棉田,那损失不也是一样大吗?他觉得自己的意见是对的;不过,还要把问题说透,下边才能接受。于是说:“光顾麦子不行吧,地里放上一大片棉花没人管,打完场,棉花就来不及管理了。”姚孝贤这才明白了阎广洪的意思,知道他不了解王亚庄公社的情形,就说:“咱这公社,麦多棉花少,这几天紧赶了一下,棉花都过了关,也定了苗,收麦时,棉花地里正好没事哩!”听到这里,阎广洪才感到自己提出的意见,是以贾村的情况为依据的。贾村公社一千一百三十三亩棉田,都还没有定苗,当然要有一批人管,可这里就不同了。他知道自己的建议不合适,就赶快打退堂鼓,说:“要是这样,那就按你们的意见办吧!”
怎样做好,请各地研究
但是,在打麦奖励问题上,阎广洪和公社几个干部的看法就相离很远了。公社的干部说,这事经过大队和小队干部讨论,都同意这么办。因为大家算过了一笔大账:去年相庄大队因为打得慢,碰上雨,万把斤小麦烂在场地里;今年预算支出奖励粮不过一千斤左右,花一千斤粮,争取把麦子及时地打下来入库,那要合算得多。阎广洪把打场的劳动报酬规定摸清楚以后,总觉得这里边有两个方面的问题考虑得不周到:一个是打麦活儿重,工分本来就高,工分多,粮食也给得多,再奖粮食,就不尽合理;另一个是,打麦时候也是夏播紧张的时候,要是场上农活的报酬比田间活儿高得太多,那就会把在地里干活的人拉回来,结果就会顾这头,丢了那头。因此,他又提了个建议:打麦活儿可以奖励,但要降低标准,并且把奖励粮改为只奖工分。姚孝贤和邓国珍一听,感到阎广洪说影响夏播的话有道理,可是,说奖励过头就不合适了。因为打麦工分高是因为活重,其中并不包括超额部分,如果社员每天打麦超定额,多劳应该多得;再说社员也都同意奖粮。两个人嘀嘀咕咕了大半天,最后只同意把超任务多打一百斤麦奖粮一斤改为奖半斤,不同意只奖工分。阎广洪见他们实在不想改,就算了算各生产队的粮食账,发现奖粮也不会影响粮食分配,也就没再说什么。不过他知道,全县各公社的产粮情况并不是都和王亚庄公社一样,如果把王亚庄公社的做法原封不动地推荐给全县,那就会出问题,所以他在给县委的报告中,特别加了这么一句话:打麦超额,奖励粮食好,还是奖励工分好?请各地研究。
比说了还清楚
下午,阎广洪把报告送出以后,想来想去,忽然想起了这么一桩事:王亚庄公社夏收安排虽然比较扎实、细致,可是,夏收中应该进行的思想教育工作却抓得不够。他和几个公社干部谈论这个问题,大家都说:今年生活安排得好,自留地也种得好,小麦虽然七灾八难,也凑合着赶上去年;只要有人巡田看场就行了。公社的领导干部说:这工作年年如此,不说大家也会干得很好。阎广洪从他们的谈话中感到,这显然是麻痹情绪。当时很想批评他们几句,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想,这种事,批评不如实地帮助他们认识问题更好些。当时,姚孝贤正要到乌停大队去,阎广洪知道乌停大队一直是注意社员思想教育工作的地方,正好和他们一起去研究些问题,于是就约邓国珍也一同去。
晚上,乌停大队唱戏,阎广洪原来的打算只好暂时搁下,同大家一起去看戏。第二天早晨,大队干部向他们汇报夏收前的思想教育工作。开始,姚孝贤和邓国珍以为,叫乌停大队汇报思想工作,保险满意。不想,队干部没说了一半,两个人就沉不住气了。原来,就在这个一贯重视思想教育工作的大队里,有很多干部对夏收中的思想工作没有安排。有的说:“旧皇历看不得啦,出不了啥毛病!”虽然这个大队党支部早些时候也有意地抓了一下思想工作,可是,工作不深不透,问题没有解决。姚孝贤和邓国珍听到这里,发现自己的工作中有漏洞。两人背着阎广洪咬了一阵耳朵,一个留下继续了解情况,一个骑着车子一溜烟跑回公社,同各生产队商量展开夏收前的思想教育工作去了。
阎广洪在王亚庄公社呆了三天,三天中间,他向公社干部们提了三条建议:第一条,因为和公社的实际情形有距离,公社没执行,他也没坚持;第二条,因为看法不一样,只采用了一半;第三条,他没说什么具体意见,不过公社干部觉得比说了还清楚,很快就照办了。


第2版()
专栏:文教简讯

文教简讯
一批函授生在北京矿业学院毕业
一批分散在华北、中南各主要矿区的函授生在北京矿业学院函授部经过五年的学习,已经在今年暑期毕业。
参加函授学习的大多是各矿区的技术干部,平时工作比较繁忙。但是,他们都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持自学,通过五年函授教育,先后学完高等数学、矿物岩石、电工学、采煤学、采矿机械学等二十多门基础课和专业课(其中基础课占百分之六十)。开滦、大同、焦作、京西等矿区的五十多名应届毕业生都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了毕业设计。京西、大同、焦作等矿区的函授生并且举行了毕业答辩。京西矿的函授生张德富、王广文等完成的“门头沟煤田龙门盆地开发设计”,从井筒位置、开拓方式、运输方式、矿井提升、矿井通风、排水等方面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对这个煤矿深部开采提出了一套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成立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成立大会,于七月二十二日到八月一日在哈尔滨举行。
来自二十七个省、市自治区的六十多名代表,在会上推选戴芳澜为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名誉理事长,俞大绂为理事长,沈其益、朱凤美、蔡邦华、赵善欢等为副理事长,裘维蕃、齐兆生为正、副秘书长。参加这次大会的植物病理学家、昆虫学家、农药专家和植物保护工作者们,互相交流了几年来科学研究的成果和经验,提出了二百多篇专题报告和科学论文。
天津一些医学专家从事研究和著作
天津市一些著名的医学专家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著作。
著名的内科学家、天津医科大学校长朱宪彝,亲自领导这个学校和附属医院的内分泌研究小组,研究典型的肾上腺、甲状腺、脑垂体和性腺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现在,他又每周定期去附属医院内科看门诊、查病房,进一步研究探讨非典型的内分泌疾病和某些非内分泌疾病患者的内分泌变化。
妇产科专家、天津中心妇产科医院院长杨珂,正在修改他一九六○年在中华妇产科杂志上发表的“子宫吻合术对治疗畸[jī]形子宫之价值”的论文,把他自己最近几年临床医疗的新体会和外国的研究成果增加进去。
著有“生理产科学”、“病理产科学”和“中国女性骨盆”等三部书的天津中心妇产科医院副院长柯应夔,最近和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林元英合作写成“子宫颈癌广泛性切除术”一书,现又从事“子宫脱垂”的研究工作。
成都中医学院老中医整理研究成果
成都中医学院的几位老中医,正在精心整理自己几十年学术研究的成果和临床经验。
这个学院的院长、著名老中医李斯炽,研究祖国古代医学经典著作“内经”已有四十多年历史,最近他正在编著“内经选释义”,结合他自己几十年来的临床和教学的体会加以阐述,在不少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见解。著名的老中医、学院副教务长邓绍先,正在整理他三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写作“伤寒论要义总述”。在这次编著工作中,他特别重视研究“伤寒论”中六经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帮助人们更加系统地学习这部古典医著。妇儿科教研组主任卓雨农,是一位有三十多年临床经验的妇科老中医。他具体指导教研组收集了历代妇科医家著作,编写了“中医妇科学讲义”、“中医妇科临床手册”。他主编的“妇科治疗学”今年已经出版。
张龙志教授探索中国良种猪优点
山西农学院畜牧兽医系主任、山西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张龙志教授,从一九五七年以来,和他的助手们用三个外国良种公猪和一个中国良种公猪(四川内江猪),同山西太谷本地母猪进行了十五个不同组合的杂交,然后以青粗饲料为主,用相同的饲养水平,对这些杂交后所生的猪进行饲养试验。结果发现,用内江公猪同太谷母猪杂交的猪,长得最快,成熟最早,吃的饲料少,猪鬃又好。以每种猪长到七十五公斤为标准来比较一下:内江公猪同太谷母猪杂交的猪,比外国良种公猪同太谷母猪杂交的猪,平均一天能多增加体重四十七克,而且能提早五十三天长到七十五公斤,每增加一公斤体重少吃一点九个饲料单位的饲料,猪鬃也比较粗长和重。内江公猪与各种母猪杂交后所生的猪,比其他不含有内江公猪血液的猪在生长速度、成熟早晚、节省饲料等方面,也都较为优越或相等。(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

景颇人初探风云
记第一个景颇族气象员尚马途
 新华社记者 叶子健
景颇人尚马途参加气象工作已有三年多了,她是云南省八万多景颇族人民中的第一个气象员。
一次气象预报
瑞丽县气象站的负责人王旺竞最近向记者介绍她的情况时,特别赞扬她在一次气象预报中所起的作用。那是1960年的秋天,瑞丽县坝子里的稻子黄了,人们都盼望有个晴天,可是雨季连续了三个多月还没有停下来。9月5日,铅色的天空里仿佛透出了一丝阳光,雨慢慢地小了下来,温度开始上升了。瑞丽县气象站里众说纷纭,有人说明天要出太阳,有人认为还要下雨。傍晚,站里举行了天气分析会议。会议主席一反过去先讲自己看法的习惯,让当天下午的值班员尚马途头一个发言。她虽然感到有些意外,但仍然有条不紊地讲了自己的看法。她说:“浓云正在消散,气压升高,温度上升,相对湿度下降了,明日要天晴。”她的看法,得到多数人的赞同。会议根据尚马途记录的资料和大范围天气预报的情况,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未来一周都是晴天。于是向全县发布了预报。全县的傣族、景颇族、汉族等各族农民集中劳力抢收完稻谷,种下了荞麦和红薯。七天以后,果然又降雨了。各族农民说:“气象站的话是石头不是水,我们很信服。”
走进学校
八年以前,尚马途还是一个小姑娘。那时,多数景颇族人不识字,尚马途的父亲和村子里的景颇人都用刻木记事。有一回,尚马途的一个邻居向别人借了钱,在一根竹片上砍上许多缺口记数字,一格表示一元,后来偿还时,人家硬说一格是十元,这个邻居不得不多还九倍的钱。类似这样的事情,使尚马途产生了读书的愿望。1954年,她打听到离家不远的腾子房村有所小学。她向她爹说:“阿爹,我想去读书。”她爹说:“我们景颇人有句俗话:男人不会耍刀不能出远门;女人不会织统裙不能嫁人。你年纪也不小了,连统裙也不会织,还读什么书?”尚马途说:统裙可以慢慢织,再过两年,我一出嫁,就读不成书了。”有一天,她爹下田收谷子去了,她带了两竹筒米就跑到了腾子房小学,在那里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和简单的数目字。一个多月以后,尚马途回家来,她阿爹阿妈都不理她。尚马途拿着一块他爹记事的木刻说:“阿爹,你不要再刻了,我会写一二三四,我来帮你记账。”阿爹喜欢得掉下了眼泪,对老伴说:“想不到我们这个破竹楼上也出了凤凰。”
半年以后,当地党组织为了进一步培养尚马途,把她送到昆明民族学院,在那里学习了四年,学会了景颇文和一些汉字,还加入了共青团。
初到气象站
1959年2月,她回到了瑞丽,被分配在县气象站工作。气象是什么?尚马途不知道;气象员是干什么的?她也不知道。领导上指定汉族气象员王大章专门帮助她。王大章每天给尚马途讲一小时的气象知识。例如,雨是水蒸汽在高空遇冷凝结成的,闪电和雷是阴电阳电在空中相遇时发出的光和声,虹是太阳照在天空里的许许多多水珠上折射出来的彩色光带……。夜里,尚马途躺在床上,想起了小时候阿爹给她讲的话:打雷是天鬼在发脾气,打闪是天鬼点灯过路,下雨是天鬼在掉眼泪,彩虹是天鬼的裙子。她爹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景颇族女人不会织统裙,丈夫天天羞辱她,她因为羞愧,后来得了重病,临死时对丈夫说:“我死后一定要织一条最好看的裙子给你看。”这就是彩虹。尚马途想,难道阿爹的话都错了?到底相信谁的呢?她拿不定主意,整夜没有睡好觉。这一年5月里的一天早晨,王大章和尚马途来到气象站前的草坪上,发现西北面和西面天空出现了大片浓云,云块越来越大。王大章说:“下午就会有大风和阵雨。”下午果然刮起七级大风,打闪打雷下起雨来。尚马途问王大章这是什么道理?王大章告诉她:瑞丽县的气候属亚热带,5月最热,空气密度小;西北部是西藏高原,气候较冷,空气密度大。西北方的冷空气常向瑞丽方向流动,早上看到的云正是从那里来的。冷空气向热空气这边流动,就有了风,也就可能有雨。根据多年的观察,早上的那种云一出现就下雨,所以我预料下午会有雨。这一天晚上,尚马途很愉快,感到学到不少新知识,睡得很甜。
刻苦学习
尚马途在学习中进步很快,对许多自然现象有了正确的了解,但是,从懂得这些自然现象到把这些自然现象用文字正确地记录下来,并且根据这些现象进行科学分析,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作出正确的判断,还有一段很长的路程,对于一个景颇族干部来说,要走完这段路程,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尚马途过去的数字观念是比较淡薄的,三十以上的数目就不太会计算了;在民族学院学习以后,可以计算到万以上,但是对某些数字之间的关系还弄不明白。她下决心刻苦学习,夜深了,尚马途宿舍里的灯还亮着,她在聚精会神地做算术题,或者是在记生字。早晨,启明星还没有消逝,她就来到草坪上观察云彩、风向;夜晚,她仔细地看星星和月亮。由于尚马途刻苦学习,加上汉族气象工作者的热心帮助,八个月以后,就能独立值班了。现在,她比初值班时懂得更加多了,她用文字记录自然现象的准确率在80%以上。她还能根据这些现象比较正确地分析天气的变化。1960年以来,她连续两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第2版()
专栏:

阿尔巴尼亚又一名剧在京公演
“哈利利与哈依丽亚”受到观众欢迎
新华社4日讯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四年级工农班学生4日起在北京公演阿尔巴尼亚著名历史剧《哈利利与哈依丽亚》。这是北京上演阿尔巴尼亚话剧《渔人之家》之后,上演的又一个阿尔巴尼亚话剧。4日晚在这个学院的实验剧场公演这个历史名剧的时候,受到一千多首都观众的热烈欢迎。
4日晚观看演出的有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曹瑛、中阿友好协会秘书长刘子余,中国戏剧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李超等。
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华西尔·斯库洛伏蒂和外交官员应邀观看了今晚的演出,并在演出结束后登台祝贺。
《哈利利与哈依丽亚》是阿尔巴尼亚著名剧作家柯勒·雅柯瓦于1949年写成的作品,翌年在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首次演出,是极受阿尔巴尼亚观众欢迎的剧目之一。这个戏描写了二百五十年前阿尔巴尼亚人民英勇反抗土耳其统治者的故事。剧中的情节,生动地揭示了阿尔巴尼亚谚语“狼不会变成羊,即或伪装成羊,也是为了吃羊”的寓意。剧本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和阴险,当时土耳其统治者收买的阿尔巴尼亚民族叛徒贝塔什,骗取了纯洁、善良的姑娘——哈依丽亚的爱情,并谋杀了她的哥哥哈利利。
这个戏是工农班学生的实习演出,主要角色都是由工农班学生担任的。这个班的学生都是1958年入学的,他们原来都是工厂、农村和部队的业余文艺积极分子,其中有车工、电工、缝纫工、列车员、售货员、农民、渔家女和战士。
这个戏在排演期间得到了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馆官员的热情指导和帮助,并提供了电影和音乐等有关参考资料。剧作者柯勒·雅柯瓦和地拉那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扎马利·布罗亚都曾写信来给予帮助。地拉那人民艺术剧院还曾寄来“哈利利与哈依丽亚”的全套剧照,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剧本和塑造人物。


第2版()
专栏:

墨西哥教育学院代表团到京
新华社5日讯 应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邀请,前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的以恩利盖·拉维尔·特里赫为首的墨西哥教育学院代表团,今天下午乘飞机到达北京。


第2版()
专栏:

西双版纳的两种热带植物
新华社记者 侯波摄
蛋黃花 这种黄色小花名叫蛋黃花。它是附生在热带树上(有时也长在幽谷的岩缝中)的一种野花。蛋黃花在每年3、4月间开花,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多把它摘下来簪在发髻上作为装饰品。蛋黃花的品种很多,有的是名贵的药材
龙脑香 图中的大树叫做龙脑香,它是热带森林中的一种大乔木,树干直立挺拔,高达三十余米。它的树脂中含有浓度很高的芳香油,可用作调制香精的原料。图为西双版纳的傣族农民正在用土法采取龙脑香的树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