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8月2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游记

哈密瓜的故乡
和谷岩
如果有人问你:哈密瓜的故乡是哪儿?你一定回答说,哈密瓜嘛,故乡当然是新疆哈密啦。以前我也这么想。到了新疆才听人说,哈密瓜真正的故乡不是哈密,而是哈密以西吐鲁番盆地边上的鄯善。据说鄯善出哈密瓜最多,那里的瓜又大又甜。但是因为哈密是新疆东部的一个重要城市,从口里到新疆去,哈密是第一个大站口,人们总是在这里先吃到新疆特产的大甜瓜,所以就习惯地把这种甜瓜叫做哈密瓜了。实际上,把哈密瓜改名为鄯善瓜才合理。
我最初听到这种说法觉得很有道理,给一种产品命名,当然应以哪里产得最多、最好为根据。譬如黄岩的蜜桔,莱阳梨,河北深县的大蜜桃等等,莫不如此。但是很快我这个想法就被事实推翻了。
我们到塔里木的国营农场去访问的时候,发现塔里木的甜瓜比哈密瓜、鄯善瓜还多还好。我们每走到一个农场,一见面同志们便遗憾地说:“哎呀,你们来得不巧,八月来就好了,那时可以吃到我们种的哈密瓜。”或者说:“你们多在这里住些日子吧,等吃了我们的瓜再走。”为了使你相信塔里木瓜比哈密瓜更好,他们热情地拿出甜瓜丰收的照片来给你看,有的同志还特别介绍说,某年某月某日,从北京来的某个中央首长曾吃过他们种的瓜,某年某月某日,某个全国知名的诗人或者名演员,曾把塔里木瓜与哈密瓜、鄯善瓜作过比较,结论是塔里木瓜最好。
从农场同志那充满骄傲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了不少关于哈密瓜的知识。
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哈密瓜被切成小片摆在玻璃柜子里卖,显得十分珍贵。在新疆,哈密瓜是一种很普通的东西,就像内地的西瓜或白薯之类的东西一样。
哈密瓜是四月下种,八月结瓜,到瓜熟季节,叶子已近干枯,站在瓜田边举目望去,圆溜溜,光闪闪遍地皆瓜。小的有十几斤重,大的三四十斤重。最大的瓜放在地上,一个小伙子双手搬不起,小孩可以当马骑。
哈密瓜的种植和内地的西瓜差不多,却不像西瓜那样娇贵。它喜欢阳光,不怕干旱,不需要什么复杂的管理技术。河边草地上生长着一种名叫“苦豆子”的草本植物,就是哈密瓜的肥料。下种前,把这种苦豆子拔下来,窝一把在土坑里,就是哈密瓜最好的底肥。新疆人民喜爱哈密瓜这种强悍、质朴的性格,说它的根扎在苦豆子上,说它是“吃得苦中苦,方得甜上甜”的。
哈密瓜收下来一般有三个出路,一是挑选那最大最好的放在地窖里保存起来,保存的方法是在地窖的“屋梁”上拴很多绳套,将哈密瓜一个个托底吊起来,就像北方人吊葫芦那样。用这种方法可以将瓜保存到来年四、五月。每逢过节(如维族人民过肉孜节,库尔邦节)时,便拿出保存的新鲜瓜来待客。哈密瓜的第二个出路是将瓜洗净,切成片晒干,加上糖制成瓜干。新疆出产的哈密瓜干畅销全国各地,是干果市场上的珍品。
哈密瓜的第三个,也是最主要的一个出路便是现摘现吃了。你听一听塔里木人谈他们怎样吃瓜那才有意思呢。
塔里木的每个农场每年都要种几百亩甚至上千亩的哈密瓜。每到收瓜季节,瓜田边,打谷场上,食堂的晾棚底下,甚至生产队的俱乐部里,到处是一堆堆新摘下来的哈密瓜。只要你高兴,尽可以放开肚皮吃。客人来到农场,第一个项目是请吃瓜,爱吃多少吃多少,直到你实在吃不下为止。这叫“以瓜代茶”。有的生产队发愁瓜太多处理不了,规定职工们下工后,“先吃瓜后开饭”。这个规定深受职工们的欢迎。因为那新鲜瓜实在好吃,又香又脆,咬一口,糖汁顺嘴流,吃完瓜,手指被糖汁粘在一起分不开。内地的甜瓜吃多了会坏肚子,哈密瓜却没有这个弊病。一气吃上十斤八斤也保你平安无事。在某农场我曾听说,一个职工在从八月开始的两个多月里,一共吃了一千多斤瓜,不但没闹一次肚子,体重还增加了六公斤。拿哈密瓜当饭吃,人们管这叫“以瓜代粮”。
塔里木的瓜可算得上又多又好了。按照我原先的想法,把哈密瓜改为鄯善瓜又显得不确切了。应改为塔里木瓜才合适。可是我又想,塔里木是1958年才开发的,哈密瓜随着我们的生产大军到这里落户只有四年的历史。新疆地面这样辽阔,待开垦的处女地又是那样多,说不定将来有的地方会比塔里木出的瓜更多更好,“塔里木瓜”是不是将来还改名字呢?这样改来改去岂不没完没了?塔里木的建设者们似乎深深懂得这一点,尽管他们口口声声夸赞自己种的瓜好,他们仍然称这种瓜为哈密瓜。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出的瓜干,那雪白的包装纸上,规规矩矩地印着四个大红字“哈密瓜干”。
既然人们已经习惯了,就还称那种瓜为哈密瓜吧,还承认哈密是哈密瓜的故乡吧。但这决不是说只有哈密才出这种瓜,也不意味着只有哈密出的瓜最多最好。哈密瓜只不过是一种产品的标记。瓜和人一样,并不是出生在哪里就永远呆在哪里,故乡只是生命之路的第一个大站口。你看那塔里木河渡口上,不是有来自嘉陵江畔的船夫吗?你听,田野上的江苏姑娘不是在唱《塔里木,我的第二故乡》吗?常言道“好男儿志在四方”。一种优良品种的瓜在我们的国家里也是会“无脚走天涯”的。今天,哈密瓜的故乡越来越扩大了。它的家族分布得越来越广了。而且“后生可畏”,在我们新疆建设者们的辛勤培育下,哈密瓜正一代强似一代。


第6版()
专栏:

秦汉时代的舞蹈
常任侠
我国古代到秦时取得了统一,结束了六国时长期纷争的局面,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的机会。汉代继承了秦代统一的基础,无论在经济上和文化上,都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达到了古代封建社会的文化高峰,这在舞蹈艺术上,也有很多发展。
汉代封建王朝设立了“乐府”,也就是当时歌舞音乐的总机构,除继承了过去的角抵百戏并且加以充实外,还收集了民间的舞蹈艺术,加以提高。其中最常见的有:长袖舞、折腰舞、巾舞、槃舞等。这几种舞蹈,不仅见于文字的记载,也见于汉代的石刻画像中。长袖舞在秦以前已经有了。在战国时洛阳金村的古墓中,曾发现过一件玉雕的佩饰,有一对长袖舞女,相对而舞,丰容盛鬋[jiān],姿态轻盈。在安徽寿县楚国故都的古墓中,也发现了相类的玉雕舞女。在湖南长沙的楚墓中,曾发现了一具上绘舞乐的漆奁[lián],上面的舞女形象,也是长袖细腰的轻盈姿态。古语说:“长袖善舞”,长袖舞的历史由来已久了。到现在京戏服装中的“水袖”,大概就是从这个传统来的。
古谣谚说:“楚王好细腰”。楚辞说:“小腰秀颈”,腰细能增加舞姿的轻盈美妙,成为楚国封建宫廷的好尚。到汉人继承了楚人的艺术,汉画中所表现的舞蹈女子,也多是长袖细腰的。有的腰身蜷曲,能使背后蜷成环状,到现在京戏中的“下腰”、杂技中的“柔术”,也还有此种技能。汉傅毅《舞赋》说:“体如游龙,袖如素蜺[ní]。”所形容的也正是长袖细腰的舞女形象。相传赵飞燕能作掌上舞,可见身体极其轻盈。又说汉刘邦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见于《西京杂记》的记载。《汉书·张良传》说:上谓戚夫人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可见翘袖折腰,是楚舞的姿态。今传项羽《垓[gāi]下歌》、刘邦《木风歌》,都是楚歌,与屈原以来的《楚辞》同调,因为他们原来都是楚人。楚人亡秦,统一了南北,建立了强大的封建政权,收集了民间的歌舞,归入乐府,汇合于宫廷,其时六国亦各有歌舞,赵讴秦倡郑卫之音,逞妍并起,都成为汉乐府中争放的花枝。《史记·货殖列传》说:“赵女郑姬、设形容、揳鸣琴、揄长袂、蹑利屣”。又说:“中山女子则鼓鸣瑟、跕屣,游媚贵富,入后宫,遍诸侯。”可见民间歌舞之盛,也都成为当时的封建贵族以及富商大贾的娱乐所需了。
在汉画和汉晋人的诗文中,还常见有槃舞和巾舞。槃舞是在乐鼓上跳舞,在地上布置槃鼓,多用七个,舞人在鼓上舞蹈。汉张衡《舞赋》说:“历七槃而蹝蹑”。王粲七释说:“七槃陈于广庭”。鲍照诗说:“七槃起长袖”。从汉到六朝,此舞不绝。在文献上的记载,都是以七槃为舞的。汉武梁祠石刻画像,有舞人倒立舞于槃鼓上,大概就是此舞。巾舞是持巾而舞,《宋书》说又名“公莫舞”,演巾舞时,常连带演白紵[níng]舞,白紵舞辞中,也说到巾袍,大概是同类的舞蹈。汉镜铭文中有“舞白紵”之语,可见白紵舞也起于汉代。此外汉代还有“鞞[pí]舞”,到南朝梁时,名为“鞞扇舞”。舞人持巾持扇,以助舞姿的蹁躚,至今淮河流域的花鼓灯舞,以及传播到云南的花灯戏,舞人也还是以手巾与扇子为不可少的舞具,这可能是古代巾舞鞞舞之遗。
汉代还收集了一些国内的少数民族歌舞,并且还输入了一些域外的民族歌舞,丰富了乐府的内容。如四川阆[làng]中宾人的“巴渝舞”,和汉画中常见的“建鼓舞”,都带有民间朴野的气息。汉武时张骞出使西域,得横吹胡乐,传其法于西京、得摩诃兜勒二曲,当时的乐师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古来乐舞相辅而行,今此汉代所传域外乐舞,虽然已无可考,但既列入汉代乐府,当时应该也曾盛行过。自汉以后,北朝胡乐大兴,成为中国乐舞的重要部分,这可以说汉代已开其端了。
汉代带有故事情节的舞蹈,也已见于记载。如“总会仙倡”和“东海黄公”之类。汉张衡《西京赋》说:“总会仙倡、戏豹舞羆[pí],白虎鼓瑟,苍龙吹篪[chí]。女娥坐而长歌,声清畅而蜲蛇[yí]。洪涯立而指挥,被毛羽之襳襹。度曲未终,云起雪飞。”从这个赋中的内容看,这是饰为百兽,假面拟态的舞蹈。由化装的白虎苍龙,奏乐开场。化装的豹和羆舞蹈。由扮演仙女的唱歌、披羽衣的洪涯指挥,更加云起雪飞的变幻景色,组成了一个故事性的歌舞戏。张衡赋又说:“东海黄公,赤刀粤祝,冀厌白虎,卒不能救。挟邪作蛊,于是不售。”这个内容原是陕西中部三辅的民间歌舞戏,讽刺巫蛊的欺罔,不可相信。以东海黄公,手执赤刀作法,与化装的白虎相斗,而终不能救治疾病。用舞蹈的形式,演出了这一情节。这两个故事性的舞蹈,也被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收为角抵百戏内容之一,作为每年新正元旦演出的节目。
此外在河南省出土的汉画像中,还发现一块刻有长袖女子、对月舞蹈的画像,这可能与传说的古代神话“嫦娥奔月”有关。古代的记载说:“后羿[yì]得不死之药、嫦娥窃之以奔月。”从此成为中国的美丽神话之一。汉代把这个神话,演为舞蹈,这是可能的。直到现代的京戏中,也曾把这神话编为歌舞戏,把古代的神话,给以新的艺术形式,在传统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秦汉时代的舞蹈,是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孕育成长的第一个阶段,经过南北朝的酝酿,多方吸收,并且从域外增加了新的成分,到隋唐时代的再度统一,于是发展成熟,奠立了中国古典舞蹈的深厚基础。


第6版()
专栏:书林

提倡讲普通话的“正音咀华”
路工
“正音咀华”是最早推行普通话的一本书,作者莎彝尊,是一位满族人。他原籍长白,在咸丰年间住在北京,当教书先生。鸦片战争之后,南北交通逐渐发达,省会繁荣,许多人都讲求官话。他所谓“正音”,当时也称“官话”,就是现在的普通话。
“正音咀华”分四卷,清咸丰癸丑年(一八五三)刊本,文字通俗易懂。卷一是“字母切韵要法”。开头用一首歌诀:
乡谈岂但分南北,每郡乡邻便不同。
由此故教音韵证,不固指示甚难明。
接着是“分八音法”、“分四声法”的歌诀。作者把土音(北京话)同正音(普通话)作了音韵上的辨别,用千字文作了同音汇注。卷二是实例,是普通话的会话例子。卷三,从天文、时令到禽兽、虫鱼,用普通话和土音(北京话)作了对照。卷四是“话章”,用口语翻译了“论语”、“孟子”等一部分章节。例如“论语”中“孔子曰益者三友”一章,译文是:
“孔夫子的意思说,一个人出来相与朋友,总要带双眼睛,有益于我的有三样,有损于我的有三样。哪三样是有益的呢?一样是正直的人,你就有点儿错,他必然开导你,口乎不肯护短的。一样是老实的人,他总不说句撒谎的话,不干件荒唐的事。一样是有见识的人,通今博古,所有什么事情,没有不考究的。……”
这是百年前将古文译成的语文,举这个例子,可以追溯我国资产阶级文学革命的源流。作者不仅将古文译成语文,而且认为他的翻译“较之各家书说,大相径庭”。有什么“大相径庭”之处呢,就是作者用口语翻译了“欲令人人皆晓”,而且证明“正音之用,无乎不可也”。这就是说可以用文字将普通语写下来,也就是文章了。


第6版()
专栏:知识小品

绍酒·鉴湖·花雕
周芾棠
二千多年的历史
绍兴老酒是全国八大名酒之一。它的起源很早,在《水经注》上就有这样一段话:“越王之栖于会嵇也,有酒投江,民饮其流,而战气自倍。”康熙二十二年抄本的《会嵇县志》上也有记载:“箪醪[láo]河在县南,……勾践师行之日,有献箪醪者,投之上流,与士卒共饮,战气百倍。今河中有泉,虽旱未尝涸[hé]。”“醪”就是酒。由此可以推测,绍兴酿酒远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已开始了。
到了公元六世纪的梁代,绍兴酒就已行销到很远的地方。当时银瓶装的山阴甜酒,就非常出名。梁元帝萧绎著的《金楼子》里有一段记载,说他自己小时候读书,就有银瓯一枚,贮山阴甜酒,放在身旁,一边读书,一边饮酒。唐代,越酒和蓬莱酒都载入《酒经》(山阴和越,都指绍兴)。历代以来,绍兴香雪酒都是重要的“贡品”。1910年沈永和、谦豫萃墨记酿坊所出的“金牌”绍兴善酿酒,还曾分别获得南洋劝业会奖给的奖状、特等金牌各一。
奇妙的湖水
绍兴老酒色泽澄黄,香气浓郁,口味甘顺。会喝酒的人说:“绍兴酒甜酸苦辣咸五味俱全,一口喝进喉咙里就会滑下去,回味无穷。”它为什么这样醇厚好喝呢?“名酒产地必有良泉”,这同鉴湖水很有关系,因为绍酒是用精白糯米、鉴湖水和麦粬作原料,精心酿制而成的,所以又有“鉴湖名酒”的称号。
“鉴湖风景如画”,在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晋代它就已经非常有名了。书法大家王羲之有诗:“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因此鉴湖又名镜湖。王献之说的“山水之美,使人应接不暇”,更是概括了“嵇山镜水”之间的全部景物。宋代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故里三山,也在湖旁。
鉴湖在东汉的时候,是山阴、会嵇等八县的水库,所谓“鉴湖八百里”那大概是把水乡绍兴所有的河流都包括在内了。鉴湖水来自蜿蜒的会嵇山中,水经岩石和沙砾层层滤过,一方面起了清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带入了少量矿物质。因此,鉴湖水质清澈,呈中性,含微量矿物质,如钙盐、镁盐等,水的硬度较高,最适宜于酿酒。
有人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小试验:用一只碗先盛满鉴湖水,再把湖水慢慢加上去,水已高出碗口一分多,但仍然是很平稳的,一滴水也没有溢出来。以前“咸亨”酒店也做过试验,在每一个能容五十斤水的桶内分装鉴湖水与别地方的水,称的结果,鉴湖水要重四两。住在鉴湖旁的居民也说:“用鉴湖水烧茶,特别有鲜味;洗衣服也不大用肥皂,但越洗越白。”
现在每逢冬天酿酒时节,各酿酒厂都驾船至绍兴城南偏门外鉴湖中心取水,正如元人袁桷所写“越船十丈青如螺,小船一丈如飞梭。”(见《越船行》)千船竞发,漂浮镜面,远衬青山,近隔丰饶的农田,那是多么美妙的境界呵!
女儿酒的故事
绍兴酒为什么叫老酒呢?因为绍酒有“越陈越香”、“越藏越美”的特点,所以叫老酒。最陈的绍酒中有一种叫“花雕”,又名“女儿酒”。以前绍兴人往往在女儿生下初满月时,就选美酒数坛,在坛外绘上采花,塑上“京戏”、“绍剧”、“百将”,然后埋藏在地下。到女儿长大成人出嫁时,才取出招待亲友。或放在女儿花轿后面,吹吹打打抬到男家去,作为珍贵的嫁妆礼品。因为藏的时间长了,所以香透色澄,便成佳酿。近年“花雕”美酒中,除传统“香雪”、“美酿”、“加饭”、“竹叶青”、“状元红”等名酒外,还增加了不少花式名产,如一打开酒瓶,就可以闻到八月桂花香味的“桂花酒”等。


第6版()
专栏:

柳塘清趣(中国画)
吴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