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8月1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剧评

一场攻坚仗
——漫谈歌剧《奥涅金》的艺术表现
李凌
许多人都认为,《奥涅金》这个俄罗斯古典歌剧,是常见的歌剧中最难演好的一个。演过这个歌剧的人,特别是塔姬娅娜和奥涅金的演员,都感到吃力,他们的戏很简单,而音乐,又多半是内心独白,起伏纷繁。
关于这个歌剧的不易讨好,柴科夫斯基自己是预想到的,在他着手创作时,他就有意识地按照自己的美学原则进行创造。他要从普希金这部诗篇所暗示的音乐趣味、品格,通过自己的手使之充分地、丰美地突现出来。他认为:“普希金的诗(《奥涅金》),已经冲破了狭小的诗的氛围进入了音乐辽阔的境界,他所写的不仅仅是诗句,而在字面上的充满深意之外,还有深入人心的东西,那就是音乐”(给梅克夫人信)。他也意识到,要是把这部作品,按交响诗的趣味来写歌剧,会失去许多有利的条件,但他想:“主题的诗意,人情味、淳朴性,再加上天才的诗句,绰绰有余地补偿了所有的缺点”(给弟弟信)。
他很早就不满意于当时意大利某些歌剧那种铺张的、富丽堂皇的、偏于追求舞台的表面效果的做法,他立意要通过自己的创作,来体现他的企图——“以亲切而有力的音乐,刻划心境的音乐”,来塑造他的人物。
的确,这部歌剧的构思和设计和表现手法(人物的素描、情节的变化、以及许多侧影,都是通过乐队音乐来暗示和衬托的,幕与幕之间的情趣对比……等)有它的独特之处。
从这里可以看到,这个歌剧带有这样的特点和这么复杂的因素,要把它演好,按照排练一般歌剧那种导演、指挥的要求,是很难找到它的真谛。他必须要认真来洞察作家的意求,悉力寻觅到一种特殊的表现方法,冲破许多困难,才能使这个真挚的、朴素的、抒情性强烈的、别致的,而又吃力不讨好的歌剧,表现出作者所希冀的境界。
我认为,我们的指挥和导演,把《奥涅金》当作一首交响诗型的歌剧来处理,而不是只求在“戏”上打转转,这是比较聪明的,也是符合作者的意求和这个戏剧的特点的(这不仅是它本身没有多少戏,如果过多的动作,过多的舞台位置的移动,就会容易冲淡甚至破坏了音乐的诗意)。我们看到他们的清唱音乐会,并不比舞台剧演出特别逊色,其原因也在这里。
也正是由于他们一反过去那种边唱边排戏的做法,而首先从音乐着手,从每个角色的音乐、乐队音乐,一点一滴地雕塑,悉力使人物、情节和诗一般的音乐突现出来,并且在戏没有开始排练之前,以清唱音乐会的形式,进行公演,尽可能使每一个演员,能从音乐的深处获得启示,借音生情,着重以歌声来描画人物的情思,才使得这个歌剧,带有较高的品格。
歌剧公演,我曾看过两组不同主要演员表演的戏,总的感觉,不管是演唱、乐队音乐,它的深刻性、完整性、准确性,可以说把歌剧表演艺术提到一个新的水平。
而特别使我惊异的,是两个饰演塔姬娅娜(郭淑珍和李晋纬)的演员,在最难演好的《写信》及《终幕》两场中,都能较深地把这个人物的精神面貌创造出来。
应该承认,这两场戏是这个难演的歌剧中最费心思,也是最富诗意的。柴科夫斯基最初不打算由著名演员、而希望一个中等水平的演员来担任这个角色,主要也是害怕一些沾染了流行习气——卖弄技巧、做大歌剧的效果的木偶,而中等水平的演员,她们会根据作者的要求,“能理解人物最深的情感”。
《写信》中,塔姬娅娜的心绪是复杂的,内心的斗争异常曲折和剧烈。她是一个真挚、娴静、爱好幻想的姑娘,但自这个外表潇洒、典雅的奥涅金来访,她那平静的胸怀,彻底地被搞乱了。她坐卧不安,痛苦、焦急,又好像寻觅到长久以来梦寐以求的幸福一样,她犹豫、害羞!……终于不顾一切,把心献给她所追恋的人。
这段音乐,的确比较噜嗦,冗长,缺乏一般歌剧咏叹调那完整优美的曲腔(她的优美的曲腔,由乐队来表现了),层次也嫌繁杂,时而激动、时而后悔……并且都是独自诉述。这里就不能单靠热情,能够深刻地体现出来的,还必须有极高的分析力、层次感和多种多样的声音、音色的技巧,才能一点一滴,一步一步把观众带进到她的内心世界,使你不觉得这段音乐是如此零碎、斑杂。
《终幕》一场,塔姬娅娜已经不得已和退休的老将军结婚了,她长久地把爱情的火焰隐藏起来,外表上好像已趋平静,但是在外流浪了若干年的奥涅金又在她面前出现了。这次,却倒过来,他狂热地追求她,使她包围在苦恼、哀痛、惶惑、左右为难的情绪之中,她的音乐(主要是她的歌调,乐队音乐是出色的,它给人提示许多诗的情绪和幻想),也和写信一场一样,没有给她多大便利,但是演员们都能慢条斯理地把心思、情感体现得非常深刻而清晰。
这两位演员,各有不同的条件和特色:郭淑珍的声音嘹亮、稳实、功力老练一些;李晋纬则歌音真挚、亲切,层次感鲜明一些。郭是善于以歌音的力度和音色刻划细微的变化,李则长于以歌情、姿态来体现人物的深刻、具体的心绪。在《终幕》一场,李的造诣是很高的。
我有这样的感想,我们的演员,已经脱离那种只凭热情,或者只求音乐形式美的阶段,进到了使两者较好的结合起来的境地。就是遇到像塔姬娅娜这样情感复杂,变化万千,歌调又极少易于取胜的因素的人物,也能情真、意深,并以较精密的艺术技巧,极有条理、有分寸地表现出来。这也说明了,我们的歌剧艺术,在这几年的实践中,大大提高了一步。
这次演出中,有几个年轻的演员,也是表现得非常出色的。像饰演奥涅金的刘秉义,他还是一个在校的学生,从他开始排练,到正式演出,他的进展是异常显著的。平心而论,奥涅金这个旧社会的“多余人”,这个对生活不满、性格傲慢、不论对善行和恶德都是无动于衷的,外表上冷淡、典雅的青年,已经给演员在表现上带来许多困难了,而他的音乐,也多半是零碎、有些甚至是乏味的。奥涅金在花园中对塔姬娅娜唱的一段咏叹调,好像比较完整一些,但那些装腔作势的教训歌调,也难以唱出生气。他回到彼得堡参加舞会一段独白,也是没有多少油水(指音调)可以雕琢的。如果说,塔姬娅娜难演,她还有戏,有情可唱,而奥涅金,除了《终幕》一场较有歌情可以刻划之外,都是一些空虚、淡漠、吃力不讨好的音乐,这个角色的曲调,可以说是别脚的(连斯基的两首咏叹调比他的好得多),即使一个极有经验的演员,对它也是棘[jí]手的。
是的,刘秉义的表演,前几场还演得不够潇洒、飘逸,有点拘谨,那种超然物外、玩世不恭的风度,还体现不足一些。但整个来说,是雕刻得不坏的,从最初公演到第五、六场以后,逐渐稳定下来,并且有很大的进展,这是极不容易的。
这里,我还想谈谈饰演连斯基的李光羲的艺术,这也是令人兴奋的。他的舞台经验不多,但他在创造这个热情奔放、多愁善感的年轻诗人时,演得比较准确。他的两首咏叹调:《我爱你》、《青春、青春》唱得情深、意厚、完整、优美,《决斗》一场,他演得也是相当成功的。
北京的观众,接受这一类型——诗意浓厚的歌剧,也许不如《货郎与小姐》那么容易,但我觉得,我们能于一些比较易于领会的艺术之外,如能享受一些偏于抒情的、淳朴的、诗意强烈的艺术的陶冶和慰籍,也是很有意思的。演员们能经受这种比较艰深的、偏于内心描述的……人物和剧情的磨炼,对将来表现其他东西,也会有很大的好处。
我认为,这场攻坚仗是有收获的,是胜利的。


第6版()
专栏:

英雄·困难
黄世衡
最近,有缘听到上海民族乐团来京的演出。在合奏《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之前的报幕中,女报幕人以亢奋的音调,高声朗诵了两句颂词,前一句是:英雄面前无困难。
“英雄面前无困难”,这话对不对呢?看怎么理解了。如果认为英雄们不会遇到困难,那便是极大的误解。英雄、模范们在战斗中、生产建设中,和我们一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大渡河上的英雄们,不是也遇到了险滩恶浪的困难么?
这样说来,“英雄面前无困难”之说是不对的了?不,这“无困难”,是说英雄、模范们以他们崇高的精神、顽强的斗志、坚韧的毅力,去战胜了那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黄继光以自己的身体扑灭了火舌,他牺牲了年轻的生命,换来了生命的永远年轻;大渡河上的英雄们,越过险滩,冲破恶浪,终于战胜了大渡河。
所以,“英雄面前无困难”,并不是他们不会遇到困难,而是他们会征服困难而使之不复存在。
一件事情,由初创到成功,实际就是不断战胜困难的历史;一个人的成长,实际也是不断战胜困难的过程。仔细想想,这样那样的、大大小小的困难,真是随处可以碰到。我们人人都景仰英雄、模范,都愿意向他们学习。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呢:我们学习英雄、模范,实际就应该学习他们怎样对待困难。
女报幕员的两句颂词的第二句是:困难面前识英雄。
这一句,不但证实了英雄实际上会碰到困难,而且道出了英雄是怎么出现的。静静如镜的湖面上,恐怕无法结识真正的水手;微有起伏的丘陵地带,大概也难以见到登山的健将。海燕被人们歌颂,因为它翻飞在浪峰如山的海面;苍鹰被人们仰视,由于它翱翔于云雾蒸腾的高空。谚语说道:钢铁要在烈火中锻炼,英雄要在困难里摔打。古人有云:疾风知劲草,——是啊!“困难面前识英雄”。
只有在困难面前才能识出英雄。但情况又有种种:有时,困难突然袭来,需要立即征服,否则就会对人民的利益带来严重的损害,生活要求你马上做出回答,容不得片刻犹豫,这时,是英雄,是懦夫,情况立明。但更多的情形是,在日常的看似平凡的学习工作中,生活对你进行长期细致的考验,看你能否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地“发热发光”,克服一个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应该看到,不管哪种困难面前都能出英雄,到处是“用武之地”,主要看我们在困难面前,是不是永远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
“英雄面前无困难,困难面前识英雄”这颂词给人以宝贵的生活启示。


第6版()
专栏:

“鸭司令”
陈廷基
江素珠是我的初中同学。今年十九岁,身体修长结实,举止轻捷,性情厚实。
毕业那时,她笑呵呵地对我说:“秀杏姐,我决定要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我扶着她圆实的双肩问道:“真的?”
她认真地说:
“秀杏姐,你知道我多么喜欢养鸭子,我可真想当上个‘鸭司令’哩!”
就这样,江素珠到红旗公社黎明饲鸭场去了。
分手三年了,我多么怀念她呀。高中毕业后,我也决定到农村去。
一天早上,我到红旗公社黎明饲鸭场去找江素珠。
一走进大门,立时见到一个剪短发的姑娘,穿一套匀称合身的蓝斜纹工作服,正埋头在切野菜。这不就是她吗?我叫一声:“江素珠!”
姑娘转过头来,惊喜地叫道:“是你呀,秀杏姐!”
我握着她的手,端详着她。她的肤色黧黑,健康结实。丰腴[yú]的脸颊上现出红晕,明净的眼睛闪着热情的光芒。
过了一会儿,她介绍几位饲养员给我认识,随后就领我参观饲鸭场。那一排排新筑的栅栏,那一幢幢牢固的鸭舍,那一个个清洁的食槽,还有电气孵鸭、暖气育雏等现代化设备,可真新鲜!我环顾四周,阳光充足,通风流畅,真说不出有多好。
江素珠有一付嘹亮的嗓子,晌午,她亮开嗓子唱起来了:
鸭子唷,那个快快来罗,
今天午餐好菜多唷,
那咧多啊嗨罗唆;
野菜唷那个香可口罗,
吃个饱饱乐呵呵唷,
那咧多啊嗨罗唆!……
她的歌声是那么的悠扬,我听得很入神。忽见三千多只肥敦敦的鸭子像听到命令似的,呱啦呱啦地叫着跑来了,满有秩序地到自己的食槽去吃食。
她一边给鸭子添着野菜,一边唱着歌儿;鸭子轻快地扑打翅膀,乐得几乎要翩翩起舞。
嘿,怪有趣的!
江素珠告诉我,为鸭子唱歌,这是运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作法,可以促进鸭子增强食欲。
她指着鸭群,像背书似的滔滔不绝地说道:“我们场里鸭子的品种可多哩,麻鸭、鹭鸭、番鸭、香鸭、北京鸭、高邮鸭、白狸鸭、印度疾走鸭……。这里头数北京鸭最好:头大,颈粗,额头高耸;体长而宽;胸脯丰满突出,腹肌肥胖低垂。爱卫生,很少生病,适应性强。一年可下蛋一百二十到一百八十个,每只鸭可长到十斤左右。高邮鸭呢?也有长处:集体观念挺强,能遵守纪律。要是白狸鸭,哼!……”
她笑了一声,又作个滑稽的鬼脸继续说道:“无组织,无纪律,自由散漫,调皮捣蛋。”
江素珠对各种鸭那么熟悉,说得又那么幽默,我简直听入迷了。她留下一些野菜,对我说道:“走,我们到海滩上去看看它们。”
江素珠还给我介绍饲鸭场的发展计划,说到年底要把鸭群扩大到八千四百只。
我听了喜不自禁地说:“那你可真当上‘鸭司令’啦!”
她说:“我早就当上了!”又反问我一句:“像不像?”
“有点儿像。”我说。
“有点儿?”她不满意我的话。撇了撇嘴,又唱起歌来了。歌声中,只见鸭群嘎嘎嘎地飞扑而来,一只只嬉戏在蓝湛湛的海面上,宛如一条洁白的绒毯。
我看呆了。她再一唱起歌来,鸭子纷纷爬上岸,嘎嘎嘎地欢叫着拥入饲鸭场。
呵,我的天,鸭子多听她的歌声的指挥!这回江素珠更神气了,满脸笑容地问道:“秀杏姐,像不像呀?”
我握紧她的双手,赞不绝口地说道:“像!像!像极了!”
江素珠很得意。她说:“秀杏姐,要叫鸭子听人的指挥,非掌握它的生活习性不可;要把大批鸭子养好,得用新的科学方法。秀杏姐,你准备上大学,还是下农村呢?”
这话正问到我的心坎上,我高兴地告诉她道:“我不上大学了,我正申请到你们红旗公社来。”
她一听可乐了,大声说:“我一定向社委会请求把你分配到我们饲鸭场来。”
“要是能这样该有多好呀!”我说:“素珠,我一定当好你的‘副司令’。”
江素珠快乐地伸开双臂紧紧地抱住了我。我感到我们两颗心已经融成一体。


第6版()
专栏:

满江红
陈山
〔述怀〕东溟扬帆,消受尽、海天春色!情难遏,红霞铺纸,银河挥笔。鼍吼龙吟裁格调,波翻浪涌敲平仄;学一通咏雪沁园春,浑身热!平天下,怀英烈。建大业,思豪杰。勉闻鸡起舞,寒光周彻。逐鹿中原虹贯日,掣鲸东海潮喷雪!问“可堪效命再长驱?”何消说!


第6版()
专栏:

水乡漫画
毕克官
社员大会
“百货公司”来罗!
让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