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7月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上海热情生产农村日用工业品
新自行车可以载重一百公斤,提环有脚的闹钟生产扩大,胶鞋更加适用耐穿,喷花搪瓷制品增加
据新华社上海3日电 本社记者陈迟、张杰报道:6月中下旬,正是大江南北夏收作物登场、农村市场活跃的时候,记者访问了上海的一批工厂,看到广大职工正在热情地为农村制造日用工业品。
记者来到生产“永久牌”自行车的上海自行车厂,在产品陈列室里,厂长向我们介绍了刚刚试制成功的51型标定车。他说:这种新车可以载重一百公斤,超过了一般自行车的载重量,自行车的车架较长,上下方便,骑行稳重,“龙头”前面还增添了一副保险杆,另外又附加了一只备有简单维修工具的工具包。今年4月份厂里派人到太原、石家庄等地农村访问,了解到农民希望提高自行车的载重量,把自行车用来运东西。这种新车就是为农村需要试制的。6月中旬,新车已经通过了样品鉴定,并且试制了五百辆。从7月份开始,上海自行车厂和上海自行车三厂,就将大量生产这种车。
原来主要销售城市的闹钟、台钟和缝纫机等轻工业品,现在也把适应农村的需要,作为产品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上海几家钟厂继去年陆续改进产品的设计之后,今年又继续扩大了提环有脚闹钟和提环双铃闹钟的生产。专门生产小台钟的昌明钟厂,今年先后对产品作了三次改进,现在生产的小台钟,钟面有数字,容易辨识时间,并由座盘式改为提环有脚式,精巧适用,很受农民欢迎。
上海生产的元宝鞋、解放鞋、力士鞋等胶鞋,以及长统球鞋和短统球鞋,历来就是农村最畅销的产品之一。近年来,农民不仅对胶鞋需要量越来越大,还要求这些鞋子坚固耐磨,在劳动中穿着舒服。大孚橡胶厂生产的有包头的解放鞋和义生橡胶厂生产的小包底元宝鞋,就是按照农民的要求,先后恢复和增加的新品种。记者在义生橡胶厂参观做鞋底的工段时,副厂长吴钰舜拿起一只已经成型的鞋底对记者说,鞋底的前掌和后跟都加厚了,鞋底的花纹也由蛇形改为波浪形,这样不仅更加结实耐穿,就是雨天在泥泞的路上行走,也不易打滑。过去翻帮工段工人上平底鞋的鞋帮,只要在一定温度下把鞋帮和鞋底粘结在一起就行了,现在鞋底放宽了一个指头,需要把它翻到鞋帮上,用力把鞋帮包住,以保护鞋面不被乱草荆棘刺破。小包底元宝鞋试销时,农民感到很满意。4月份,大中华橡胶二厂、四厂和大孚橡胶厂也相继生产这种胶鞋。现在,这种小包底的方法,已普遍运用于城乡消费者用的轻便靴和短统靴等胶鞋的生产上,提高了这些胶鞋的穿着性能。
深受农民喜爱的各种日用搪瓷制品,今年的花色也大大增多了。据有关工业公司的技术干部告诉记者:上海六家搪瓷厂生产的日用搪瓷制品,喷花的比重已由去年的45%提高到60%左右。
缝衣针、铁包锁、发夹、镜子以及婴儿塑料围嘴、煤油灯头灯罩等农村需要量大的数十种产品,近几个月来的产量都有较大的增长。全国唯一用机械生产发夹的中沪发夹厂,今年头五个月生产的钢丝发夹、铁丝发夹和塑料发夹,共达二百三十一万三千多罗(每罗一百四十四只),比去年同期增多十一万八千罗。中国制针厂,今年以来已生产出各种钢针十亿多枚。
据记者了解,从4月初到6月10日止,上海调拨给各地的日用工业品已达二万一千多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半以上。(附图片)
上海和平帽厂设计了一种腊线喷漆凉帽,既轻便又凉爽,很适宜于夏季戴用
新华社记者 杨溥涛摄


第2版()
专栏:

元帅听我吹军号
——记司号员张自安的谈话
解放军报记者 杨子才
今年3月的一天,我们一起床,连长就通知我们穿上新衣服,说要接受首长的检阅。
到了广场上排队站好,不大一会儿,首长们就来了。走在前面的那位,远远地我们就认出是林彪元帅。我们连长作完了报告,全连就分批走到元帅的跟前去,接受检阅。在我们连部受检阅的时候,林彪元帅走过来,从排头到排尾,挨个看了我们携带的装备。他走到我跟前,看见了我背的军号,微笑着问我:
“你是司号员?”
“是!”我挺胸回答。
“把军号拿出来看看。”他指着我的号说。我打开布套,取出军号,双手递给元帅。他接在手里,仔细看了看,一面递还给我,一面问:
“能不能吹得响?”
“能!”我响亮地回答。
“吹一下看看。”林彪元帅指示说。我请示吹什么号。他说:“吹冲锋号!”
我转过身去,站好,挺起胸,用足力气,吹起了雄壮的冲锋号。
号音一落,林彪元帅带着笑容说:“吹得可以。”其他几位首长也带着笑容说:“吹得不错。”稍停一下,林彪元帅又说:“这冲锋号可厉害着呢!抗日战争的平型关战役,战斗一打响,四面山头都吹起了冲锋号,把日本鬼子弄得蒙头转向,不知从哪里应付好。”接着,他又叫我吹了起床号、上课号和熄灯号。
接受元帅检阅回来以后,我心里可激动呢!我想,自己的功夫练得还不到家,而且,开始时为了当司号员,我还闹过一阵情绪。去年3月,团里成立司号员训练班,连长对我说:“小张,你不要当通信员了,去学吹号吧。”到训练班学了一个星期,别的人能吹几个音了,我连吹都吹不响。心里想:这买卖不是我干的。跑到通信股长那里,要求不干了。杨股长说:“你不学号,将来打仗你们连没有司号员,怎么保证指挥呢?”他说他也当过六七年司号员,开始也是吹不响,但他不灰心,不泄气,越吹不响越要吹,到底学会了。听了他的故事,我才定下心来学号。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练号。有时三四点钟就起来,到野外拔音。嘴唇吹起了泡,溃烂了,号嘴一贴上去就火辣辣地疼。但是我想到连里的同志们正在等待着我,就忘了疼痛,鼓起勇气练下去。我学会了平时、战时的常用号谱以后,高高兴兴地回到连队,早早晚晚用嘹亮的号声,催促同志们出操练武、回营休息。
可是那时我的功夫还不到家。一天,我跟着部队去打野外,刚冲上一个山头,连长马上命令我吹冲锋号。当时我上气不接下气,哪里还能吹号!连长说:“这是战斗中最需要的,你还得加紧练习。”从此,我天天跟着部队爬山,练习剧烈运动后接着吹号的本领。一个多月后,爬到山顶,就不那么喘了,号也吹得响了。这时连长又对我说:“打仗时要隐蔽身体,不能总是站着吹号,你要学会跪着、卧着也能吹得响。”我按连长的指示去练,跪姿很快就学会了。难的是卧姿。头几次,爬到山顶马上仰卧下来,脸憋得通红也吹不响。但是我又坚持苦练一个多月,终于学会了这一手。现在,就是连冲几个山头,我也能马上仰卧下来吹响冲锋号啦!


第2版()
专栏:

虚心学习生产本领 积极钻研科学技术
西由公社两千多学生活跃在农业战线
一千五百多人已成为生产和技术方面的骨干力量。部分青年被选为各级领导干部和会计人员。五人被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聘为农民研究员
新华社济南2日电 地处渤海之滨的山东掖[yè]县西由人民公社,历年来有两千八百多名中小学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去年和前年这个公社参加生产的中小学毕业生就有九百五十多人。他们分布在农、林、牧、副、渔以及铁木业等各个方面,其中有一千五百多人已经成为生产和技术工作中的骨干分子。一部分青年得到社员的信赖,分别被选为公社各级领导干部和会计人员。有五名高小学生因为在农业科学试验方面有成绩,被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聘请为农民研究员。
这些中小学学生参加劳动后,积极向前辈学习耕、种、锄、割、藏等基本生产技术,逐步成为能够担得起举得动的精壮劳动力;其中不少人在劳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总结老农经验,开展了一些有意义的试验研究活动。例如在作物选种育种方面,王贾生产大队的十三名高小毕业生,就在他们的父兄指导下,先后从外地引进各种作物品种三百多个,经过历年对比试验,已经选出几个好的品种在队里推广。由于选种育种工作做得好,今年麦收季节,各队除选留自用种籽外,还为国家储备几十万斤良种。王贾村高小毕业生张焕英等,用有性杂交培育小麦新品种,已繁殖到第六代,分离出两个有希望的品系继续选育。
这个公社原来的耕作一般是两年三作,后来西由、王贾、后吕等村有一些高小毕业生在小试验田里选育适宜于连作和间作的作物品种,从不同的密度、畦式、施肥、耕作方法上进行试验,作出样子逐步推广。现在,全公社大部分田地已推行一年两作的耕作制度,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
有些中小学学生还研究农家肥、化肥的种类和性能,并且在全公社进行土壤普查,为合理耕作和施肥提供了条件。有的对防治病虫害有兴趣,下苦功去钻研,现在已经掌握了三十多种害虫的习性和防治方法。
这个公社从无到有,先后添置起九十五部抽水机,十四部拖拉机,以及一百多部播种机、脱粒机、喷雾器等新式农具。在这些农业新技术的掌握和使用中,知识青年是主力,有四百多个中小学毕业生经过短期学习成为这些农业机具的驾驭者。农业社时期后吕村买来第一部抽水机时,因为无人开动,曾有人提出要退回去;现在公社里的全部抽水机从使用到一般修理,都由当地新培养起来的知识青年掌握。
这些知识青年在农村中不但学到了生产上的本事,并且通过业余学习、自修,一部分到外面进训练班学习,文化水平也都继续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三百三十多人已由原来的高小毕业水平提高到初中水平。几年来,他们中还有一百十六人参加了共产党,五百八十多人参加了共青团。现在,他们扎根在农村,安心务农,建设自己的家乡。


第2版()
专栏:

为农业生产贡献我的一生
·吕春贞·
我爸爸吕鸿宾教我务农的事,在报纸上登载以后,一连收到几十封信。这些来自辽宁、新疆、广西、湖南、湖北、北京等地各个不同战线上的同志们的信,除对我鼓励外,还要我谈一谈参加农业生产的体会。因为刚刚踏上农业战线不久,没有什么更深的体会,就向大家谈谈我怎样走上农业战线的经过吧。
我今年二十一岁,1958年小学毕业后,爸爸叫我干农业,我不大乐意。爸爸就举出全国闻名的徐建春、邢燕子等大姐们的一些模范事迹来启发我,还说:“你是我的闺女,倒不喜欢农业,说干农业没有前途,你说前途是什么?”这个题目我可回答不出来。说真的,那时候我光想着前途,可到底什么才是前途,我却没有仔细考虑过。
1959年秋天,通过实践,我知道了农业生产有许多学问,并不像我原来想的那么简单。当我第一次锄地瓜时,不是锄不净瓜根的草,就是把苗子锄断了,有些人笑我,说我瞎上了好几年学,连地也不会锄。
以后,大队党支部为了帮助青年人学习农业技术,成立了业余技术学习班。我第一个报名参加了。经过学习,我逐渐懂得了一些农业科学知识,学会了一些基本农业操作技术。由于每天都和庄稼打交道,热爱农业生产的感情,便一天一天地浓厚起来。现在,我已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而且大伙还选我当了副大队长。这些都是党培养、教育的结果。我自己知道,我做的还很不够,但是我有决心继续学习钻研,为农业生产贡献出我的一生。


第2版()
专栏:

新疆重视生产各民族需要的特殊商品
全区十二种主要日用工业品产量增加质量提高
新华社乌鲁木齐3日电 新疆地区生产的十二种主要日用工业品,今年上半年的产量比去年同期有显著增加。其中火柴、食盐、奶粉、机制纸和日用陶瓷等产品增长一倍以上。
新疆的日用工业品原来产量少,有些产品长期靠国家从内地长途调运供应。由于最近几年新疆的轻工业的发展,这种状况正在逐步改善。
今年上市的火柴、灯泡、皮靴、机制纸、保温瓶和搪瓷、玻璃制品等产品的质量都有所提高。火柴掉头、断梗、废支现象减少了;保温瓶的一级品率(按国家标准)已经达到95%以上;经过西安人民搪瓷厂帮助,今年生产的面盆、口杯和饭碗,瓷琅光洁细白,喷花、彩绘的品种也增多了。
今年这个地区还特别重视生产适合各民族需要的特殊商品。著名的“伊犁靴”是用新疆特制的油皮做成的,这种靴柔软耐穿不裂不折,是少数民族喜爱的名牌货。生产牛油皮、马油皮有五十多年历史的伊犁皮革厂,今年固定一批有专长的维吾尔族老工人专门生产“伊犁靴”,他们仍然采取传统工艺,在鞋底上镶钉桦木钉子,这种钉子可以随鞋底皮革的湿度膨胀、收缩,皮革和钉子磨损到最后,不会发生像铁钉那样容易锈拔脱底的现象。这种靴鞋已经供应市场。少数民族妇女,常备质地厚薄不同的头巾四季更换使用,市场需要量很大,过去头巾全靠向内地进货,今年伊犁毛纺厂、和田缫[sāo]丝厂都安排了毛头巾、丝头巾的生产。


第2版()
专栏:

识兽性 知鸟音
金凤泰
一天,我在福建建宁县溪口郑坑山下遇见一位老猎人,他在竹林旁边用十分动听的“鸟语”,跟隐蔽在竹叶里的一只鸟儿“讲话”,“讲”了一会儿,他用鸟枪瞄准射击,枪声过后,他走进竹林里,提出那只被打死的鸟儿。我看得入神,对老猎人敬佩不已,专门拜访了他。
害兽活动了如指掌
老猎人名叫廖奴?,是建宁溪口公社半元大队的社员,今年五十一岁,中等身材,四方的脸上有一双圆溜溜的眼睛,性情豪爽,说话宏亮。他跟我一见如故,侃侃而谈,给我介绍了老虎、山猪、野山羊的活动特点和捕获方法。他说,老虎出没没有一定的路线,它会在走过的路上用脚爪抓地做记号,当地土话叫“摆卦”。要追捕老虎就要先找到它走的路。在它经过的路上,如果发现每隔几百步摆一个“卦”,那就可以断定这只老虎在一个月左右会从原路回来。老虎的大小也可以从测量它的脚印之间的距离判断出来。根据老虎这些活动特点,他采用两种捕杀老虎的办法,第一,在老虎经常活动的山上,做一个虎栏,上面装一个自动开闭的门,里面关上一只狗。老虎听到狗叫,就会赶来咬狗,它围着栏转,用爪抓栏,栏门就会启开,当它一进栏,触动了一根线,门就又自动关上。“那么,狗要被咬死了?”我插上一句。他哈哈笑道:“我不会花这笔代价的。虎栏里面隔成两间,把狗固定关在一间里,空的一间诱虎。“老虎不是要咬栏杆吗?”我又好奇地探问。“这有办法,我用青青的松树做栏杆,栏杆上涂了松脂,它就不敢咬了,因为它咬上几口,松脂就要粘住嘴巴。”他介绍说,用这种办法可以活捉老虎;还有一种简单的办法是捉死老虎。这就是在坡下装上很多削得锋利的竹片;在山坡上装上响竹,老虎触动响竹,发出撞击声,它一惊吓,跳下山坡,就落在“刀山”上,九死一生了。老猎人接着说,山猪的活动,一年大体可以分三个阶段:四、五月间,是母山猪生子的时期,一般在茅草山上活动;六到十月间,庄稼成熟了,它们就在矮山和山垅田、坑头坑尾一带活动,晚上下田糟蹋庄稼;十一月到次年三月间,竹山长着冬笋、春笋,它们就又迁移到竹林山上活动。掌握了山猪的行踪后,他就采用设“路枪”、放爆炸物、围攻等捕杀办法。野山羊活动也有一定的路线,它的脚印和山猪一样,公的脚印前头是尖形,母的脚印前面是圆形。野山羊还有一个特点,很会走硬地,所以在山上追捕它是困难的,可是,把它赶到洼地或者烂泥田里,就很容易捕捉了。
打猎要诀胆大心细
对他的叙述,我越听越感到兴趣,就问他:你这么丰富的打猎经验是怎样得来的?这一问,引起了他谈起往事来。原来半元一带过去兽害很严重,农民种出的庄稼,害兽要“收”一半。廖奴?年青时候起就开始学打猎。但是,开头几年他没有经验,只凭胆量和勇气行事。有一次,他在深山里发现一头四百多斤的老虎咬死一头大山猪,正在大吞大嚼,他立即向老虎开火,结果老虎没打着,还险些送了命。事后有些老人批评他,对他说,“武松打虎并不是光靠力气和勇气的,那大虫有一扑、一掀、一翦三着,当它三着使完,早没了力气,这时武松才使上劲,打死了它。”从此,他就认真向老猎人学习,拜了浙江省打猎名家郑云程为师。他跟着郑云程在大山里跑了三年,练出了一双“飞毛腿”,学会了百发百中的枪法,掌握了不少有关鸟兽的知识和打猎的功夫。
关于他打兽的故事,真是多得很,可是他却讲得不多。只是说猎人要胆大心细,沉着应战。一九五三年的一个深夜,有两头老虎进村咬走了社员的一头大猪,他为了从虎口夺回这头猪,不顾危险地紧跟在老虎后面追赶。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当他追到大山上的密林里,快逼近老虎时,那两只老虎突然丢下猪向他扑来,一左一右把他夹在当中。四只虎眼像电光似地向他射来,老猎人心里不慌张,凭着自己多年练出的功夫沉着应战。他随手一枪,就把左边靠近的一头老虎打倒在地上,那右边的一头老虎听到枪声吓得转身就逃。有时为了歼灭害兽,他采取穷追猛打的战术。他的老伴告诉我,去年六月二十三日晚上,他已经睡下了,突然有人来报告,说枫元山下有一群山猪在糟蹋稻子。他听了立刻起床拿上枪支弹药干粮就朝外跑,一去五天不见面,他的老伴和村里人都有点为他担心,第六天他却欢欢喜喜地回来了,还有几个人帮着他扛着一头大山猪和一头大野山羊回来。
模仿鸟叫智捕害鸟
廖奴?还是一个打鸟的神枪手,他是一个知鸟音的人。他对我说,鸟儿虽然十分机灵,善于隐蔽、飞逃,但是,你若能跟它们“讲话”,就会把它们引诱过来。
“竹古故!竹古故!”老猎人鼓着腮帮学了几声鸟叫,然后说,“斑鸠在招唤伴侣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他告诉我,大头雀是山林中的“掌时者”,它每天早、午、晚,“归缺!归缺!”地鸣叫三次;这鸟有个怪病,六月伏天会发冷打摆子,这时遇到它,可以活捉。这时正是傍晚时候,竹林里远远传来一种鸟声,老猎人指着那方向对我说:你听听,这是竹鸡在叫。它在早上叫,就预报这一天是晴天,中午叫,预示着傍晚会变天;如果傍晚叫,就预告第二天要下雨。老猎人最后说:“你别以为我什么鸟都打,有些益鸟我是不打的。我还跟它们交朋友呢,有时我上山打猎走累了,就坐在树下和它们谈一阵,疲劳就消除了。”
廖奴?三十多年来,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战士一样,战斗在深山密林里,为民除害,在他手下消灭了许多害鸟害兽。为了把自己丰富的狩猎经验传给下一代,最近几年来,他先后收了二十多个徒弟,毫不保留地把真本事教给他们。在他热心传授培养下,现在已有十几个徒弟成为半元大队的打猎能手了。
(新华社)(附图片)
徐启雄插图


第2版()
专栏:

朝鲜国立艺术剧团离宁去津
新华社南京3日电 朝鲜国立艺术剧团结束了在南京的访问演出,今天下午乘专车离开南京去天津。南京市副市长王昭铨、江苏省文化局局长周村等到车站欢送。
朝鲜艺术家们在南京共演出五场,受到一万五千多观众的热烈欢迎。南京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并转播了演出实况。
朝鲜艺术家们在南京期间,曾凭吊了雨花台人民革命烈士墓,晋谒了中山陵,参观游览了南京博物院、玄武湖和栖霞山。艺术剧团的领导人还参观了江苏省国画院和梅园新村中共代表团办公原址纪念馆。


第2版()
专栏:

英国新任驻中国代办贾维到京
新华社3日讯 英国新任驻中国代办悌·维·贾维今天下午乘火车到达北京。
前往车站欢迎的有外交部礼宾司专员卫永清。


第2版()
专栏:

首都各界人士公祭龙云
陈毅副总理主祭,刘文辉致悼词
新华社3日讯 首都各界人士今天上午公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龙云。
龙云先生的灵堂设在龙宅内,灵堂里布满鲜花,灵台前陈放着周恩来、朱德、刘伯承、何香凝、沈钧儒、李根源等送的花圈。
今天的公祭仪式由国务院副总理、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陈毅主祭,陪祭人有黄炎培、李维汉、陈叔通、蔡廷锴、张治中、熊克武、傅作义、徐冰、刘文辉、卢汉、王绍鏊、陈其尤、楚图南等。
上午十时,公祭仪式开始,乐队奏哀乐后,主祭人陈毅向龙云灵前献花圈。接着刘文辉致悼词,他在悼词中叙述了龙云先生的生平事迹,他指出,龙云先生是反对蒋介石的,有爱国心,对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是有所贡献的。悼词中对龙云的逝世表示哀悼。
参加今天公祭仪式的,还有各民主党派和各方面的人士,以及龙云的亲属和亲友等。
公祭后,龙云的骨灰移置西郊八宝山革命公墓。
昨天下午,周恩来总理和彭真副委员长曾前往龙宅吊唁。


第2版()
专栏:

华侨大学增设三个系
新华社福州3日电 华侨大学今年将招收中国语文、数学、化学、物理、亚热带作物和政治等系一年级新生。对象主要是归国华侨学生。新生由参加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中录取。
这所新型的综合大学设在著名的侨乡——福建省泉州市,创办于1960年9月,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从事科学技术工作、教学工作和国家干部等人材。校长由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廖承志兼任。
华侨大学原设有中国语文、数学、化学三个系,今年增设物理、政治、亚热带作物三个系,学制为五年。
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在国内外广大爱国华侨和归侨的热心支持下,华侨大学正在迅速成长和壮大,中央和地方分别选派了一批领导干部和教学骨干,加强了学校的领导力量和教学力量。1961年下半年以来,学校增强了基础课教学和基本训练,全校师生目前正在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


第2版()
专栏:

萧长华为青年演员重排《群英会》
据新华社3日讯 八十五高龄的著名京剧演员萧长华,最近为中国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的青年演员们重排了全部《群英会》。五十多年前,萧长华在“喜连成”(后改富连成)科班执教时,曾经排演过这出可以演五六个小时的京戏。五十多年来,他随教、随演、随改,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现任中国戏曲学校校长的萧长华,从二十七岁起就在“喜连成”科班教授生、旦、净、丑等各种角色的表演艺术。目前国内许多著名的京剧演员,如马连良、裘盛戎等,都是他当年的艺徒。他自己也是著名的丑角演员。他一直坚持京剧的教学工作,现在每周还给学生上三次课,并利用下午时间给北京一些青年京剧演员说戏。说戏的时候,还是那样精神矍[jué]铄,一丝不苟。


第2版()
专栏:

“淡雨点”信鸽获竞翔冠军
新华社上海3日电 一只不到两岁的信鸽冲破黄河流域重重雷雨和云层,2日中午从一千二百二十公里(直线距离)外的西安飞回上海,获得了这次信鸽竞翔的冠军。
参加这次西安—上海竞翔的共有五十二只信鸽,6月27日清晨六时二十分从西安起飞,沿途在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屡遇暴雨,获得冠军的“淡雨点”信鸽,7月2日中午一时零五分四十秒首先到达上海。接着,另两只“黑雨点”和“雨点”也在当天日落前飞返主人家里。
获得冠军的“淡雨点”信鸽是上海天功绒毯厂工人周国平饲养的,他有多年的养鸽经验。这只用两种不同品种信鸽杂交的“淡雨点”,1960年冬天出生,今年才开始参加比赛。


返回顶部